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位尺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装的切R模固定板。
【背景技术】
[0002]油位尺又称机油尺,主要用于检测油箱油位,根据附着在油位尺上的油液高度判断油箱的油量。传统的油位尺主要包括塑料手柄、O型圈和油位杆等部分构成,其中油位杆主要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的油位高度。
[0003]在油位尺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油位尺冲压装置完成油位杆上冲孔和油位杆端部切R,使其加工成图1所示的结构。现有的油位尺冲压装置主要包括切R冲头、圆孔冲头、退料板、凹模、定位装置及冲压总成,退料板上设有分别供切R冲头和圆孔冲头通过切R冲头限位孔和圆孔冲头限位孔,凹模上设有分别供所述切R冲头和圆孔冲头通过的切R成型孔和圆孔成型孔,切R冲头限位孔的中心线与切R成型孔的中心线共线,圆孔冲头限位孔的中心线和圆孔成型孔的中心线共线,切R冲头和圆孔冲头固定连接在冲压总成上,油位杆放置在凹模和退料板之间,退料板安装在凹模上方,通过定位装置实现油位杆的宽度方向定位。油位计冲压装置工作时,冲压总成带动切R冲头和圆孔冲头及退料板向下运动,退料板先对油位杆压紧。当切R冲头和圆孔冲头运动至凹模中时,位于凹模与退料板之间的油位杆完成冲孔和端部切R。
[0004]然而,现有油位尺冲压装置中的固定板与退料板之间通常采用弹簧复位,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弹簧的恢复力越来越弱,频繁的更替复位弹簧非常麻烦,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通过改变固定板和退料板的连接方式,从而避免更换复位弹簧的麻烦,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包括板体,其关键于:所述板体上竖直朝下固定有一对内导柱、一对圆冲头以及一个切R冲头,所述圆冲头的圆心位于所述切R冲头的对称线上,在所述切R冲头的右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一条用于实现油位尺端头切R的凹槽,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且凹槽的槽底采用圆弧过度;在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退料螺钉通孔和橡胶柱定位孔。
[0008]基于上述设计,一方面利用一对圆冲头以及一个切R冲头可以满足油位尺端部切R和中部冲孔成型,另一方面利用内导柱可以保证固定板升降过程中的精确定位,通过设置退料螺钉通孔和橡胶柱定位孔可以实现与退料板的连接,保证退料板往返运动的动力,延长设备寿命。
[0009]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板体的上方通过垫板与冲压总成相连。
[0010]在安装有退料板时,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中穿设有退料螺钉,该退料螺钉的头部设有凸缘且位于所述板体的上方,退料螺钉的尾部与板体下方的退料板螺纹连接,退料螺钉的杆部套接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中,在所述橡胶柱定位孔中安装有橡胶柱,该橡胶柱抵接在所述退料板以及垫板之间,且橡胶柱伸展时的长度大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的深度,所述内导柱穿插在所述退料板上的导向孔中。
[0011]为了保证受力平衡,并提供足够的弹性恢复力,所述退料螺钉通孔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的数量为4个。
[0012]结合具体应用,所述橡胶柱定位孔为圆形或方形,对应的所述橡胶柱为圆柱形或方柱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通过改进固定板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固定板与退料板之间的安装方式,从而满足利用橡胶柱实现退料板复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弹簧疲劳效应引起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油位尺加工形态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有应用过程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凹模3的俯视图;
[0017]图4是图2中退料板6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9]图6是图5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2-图5所示,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包括板体8,所述板体8上竖直朝下固定有一对内导柱5、一对圆冲头7以及一个切R冲头9,所述圆冲头7的圆心位于所述切R冲头9的对称线上,在所述切R冲头9的右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一条用于实现油位尺端头切R的凹槽,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且凹槽的槽底采用圆弧过度;在所述板体8上还设置有多个退料螺钉通孔810和橡胶柱定位孔811。
[0022]结合图2所示,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板体8的上方通过垫板12与冲压总成相连。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中穿设有退料螺钉10,该退料螺钉10的头部设有凸缘且位于所述板体8的上方,退料螺钉10的尾部与板体8下方的退料板6螺纹连接,退料螺钉10的杆部套接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中,在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中安装有橡胶柱11,该橡胶柱11抵接在所述退料板6以及垫板12之间,且橡胶柱11伸展时的长度大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的深度,所述内导柱5穿插在所述退料板6上的导向孔中。
[0023]在所述退料板6的下方还设置有凹模3,所述退料板6和所述凹模3中还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圆冲头7和切R冲头9的过孔,在所述凹模3上也设置有用于穿插内导柱5的导向孔。
[0024]从图3可以看出,在所述凹模3上安装有两对挡销4,在所述凹模3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托板1,该定位托板I上安装有挡块2,图中凹模3上两个导向孔(图中标注105)用于内导柱5穿过,起到定位导向作用。凹模3中心线上的两个较小的圆形过孔(图中标注107)用于圆冲头7穿过,中心线上一个类似于R形的过孔(图中标注109),用于切R冲头9穿过。
[0025]同样的,从图4可以看出,在退料板6上设置有4个用于连接退料螺钉10的螺孔(图中标注610),两个用于穿过内导柱5的导向孔(图中标注65),两个用于穿过圆冲头7的过孔(图中标注67),一个用于穿过切R冲头9的过孔(图中标注69),以及4个用于凹模3上的挡销4穿过的过孔(图中标注64)。
[0026]从图5可以看出,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的数量为4个,且橡胶柱定位孔811为圆形,对应的所述橡胶柱11为圆柱形。
[0027]以加工图1所需尺寸的油位尺为例,板体8上的切R冲头9则需按照图6所示的尺寸设定。
[0028]除此之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冲压装置中的冲压总成通常由垫块13、冲柄14以及压圈15构成,整个装置还设置有上模座16和下模座17,凹模3安装在下模座17上,冲柄14、垫块13、垫板12以及板体8安装在上模座16中。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当需要加工油位尺时,将待加工的油位尺放置在凹模3和退料板6之间,油位尺的尺身可以通过定位托板I托起,在挡块2和挡销4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油位尺的定位,从图3可以看出,挡销4为4个,并两两分布与油位尺两侧。
[0031]放置好待加工的油位尺后,在冲压机的作用下,推动冲柄14和板体8向下移动,在内导柱5的引导下,退料板6抵接在凹模3上,凹模3上的挡销4穿入退料板6相应的过孔中,随着板体8的继续下移,橡胶柱11压缩,板体8上的圆冲头7和切R冲头9穿过退料板上的过孔,直接冲击到待加工的油位尺上,使其形成图1所述的圆形销孔和切R的端头;
[0032]冲压成型后,冲压机上提,橡胶柱11逐渐恢复原始长度,在退料螺钉10的牵引下,带动退料板6复位,最终取出加工成型的油位尺。
[0033]整个过程控制方便,退料板6恢复能力十足,橡胶柱11的抗疲劳能力更强,延长了丰旲具寿命,提尚了生广效率。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包括板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上竖直朝下固定有一对内导柱(5)、一对圆冲头(7)以及一个切R冲头(9),所述圆冲头(7)的圆心位于所述切R冲头(9)的对称线上,在所述切R冲头(9)的右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一条用于实现油位尺端头切R的凹槽,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且凹槽的槽底采用圆弧过度;在所述板体(8)上还设置有多个退料螺钉通孔(810)和橡胶柱定位孔(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的上方通过垫板(12)与冲压总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中穿设有退料螺钉(10),该退料螺钉(10)的头部设有凸缘且位于所述板体(8)的上方,退料螺钉(10)的尾部与板体⑶下方的退料板(6)螺纹连接,退料螺钉(10)的杆部套接在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中,在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中安装有橡胶柱(11),该橡胶柱(11)抵接在所述退料板(6)以及垫板(12)之间,且橡胶柱(11)伸展时的长度大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的深度,所述内导柱(5)穿插在所述退料板(6)上的导向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螺钉通孔(810)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的数量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定位孔(811)为圆形或方形,对应的所述橡胶柱(11)为圆柱形或方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油位尺冲压的切R模固定板,包括板体,其特征于:所述板体上竖直朝下固定有一对内导柱、一对圆冲头以及一个切R冲头,所述圆冲头的圆心位于所述切R冲头的对称线上,在所述切R冲头的右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一条用于实现油位尺端头切R的凹槽,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且凹槽的槽底采用圆弧过度;在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退料螺钉通孔和橡胶柱定位孔。其效果是:通过改进固定板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固定板与退料板之间的安装方式,从而满足利用橡胶柱实现退料板复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弹簧疲劳效应引起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4353334
【申请号】CN201420813838
【发明人】江万里, 孔利
【申请人】重庆飞龙江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