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73798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一种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属于铁路客车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位于铁路车辆外端墙上部的端顶大横梁I为18a槽钢,呈开口向上平放状,两端与侧墙上边梁3焊接,中部外侧与两根折棚柱2上端焊接,如附图1所示。车辆使用过程中,当折棚柱承受撞击后,撞击力将传递到端顶大横梁中部位置,当所受外力超过大横梁的强度极限时,就会造成端顶大横梁的凹入变形。
[0003]端顶大横梁变形后需要专门的检修台位,车辆位于检修台位后,端部前方还需要有6m的作业空间,地面需有便于焊接螺旋拉杆的支座。调修时将车体固定,拉杆一端与端顶大横梁变形处焊接固定,拉杆另一端与地面支座固定,固定后将变形梁柱向外拉以实现调修目的。对于变形较严重的还需对端墙钢结构进行分解,以便作业。部分车辆的端顶大横梁通过该方法无法矫正时,只能整体更换,更换后的质量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制V型或Ω型支架,将支架置于端顶大横梁靠近车内的一侧,使支架外凸部分与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对应且支架外凸部分背离所述端顶大横梁,将支架两端焊接固定在端顶大横梁上,将千斤顶的两端分别抵住支架外凸部分和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通过千斤顶施加推力进行调修,同时配合对端顶大横梁变形区域火焰烘烤和浇水激冷冷却,达到矫正目的。
[0006]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改进:
所述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在支架外凸部分的内侧,千斤顶的顶出头抵住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
[0007]发明人调研了端顶大横梁内凹变形的形式,主要有端顶大横梁整体缓弯、折棚柱部位急弯及长圆孔部位急弯几种。
[0008]本发明在矫正工艺上做出调整,新的矫正工艺采用了在车体内部的通过台上方位置进行矫正作业的方法。无需专门的检修台位,施工方式比较灵活。通过支架及千斤顶的辅助,利用端顶大横梁自身承受的力对变形处进行调修。改工艺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在场地条件限制时,保证矫正质量,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为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安装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调修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端顶大横梁;2-折棚柱;3-侧墙上边梁焊接;4-支架;5-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为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调修示意图。本实施例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方法如下:预制V型支架4,将支架4置于端顶大横梁I靠近车内的一侧,使支架4外凸部分与端顶大横梁I最大变形处对应且支架4外凸部分背离端顶大横梁1,将支架4两端焊接固定在端顶大横梁I上,千斤顶5的底座固定在支架4外凸部分的内侧,千斤顶5的顶出头抵住端顶大横梁I最大变形处,通过千斤顶7施加推力进行调修,同时配合对端顶大横梁变形区域火焰烘烤和浇水激冷冷却,达到矫正目的。
[0014]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制V型或Ω型支架,将支架置于端顶大横梁靠近车内的一侧,使支架外凸部分与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对应且支架外凸部分背离所述端顶大横梁,将支架两端焊接固定在端顶大横梁上,将千斤顶的两端分别抵住支架外凸部分和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通过千斤顶施加推力进行调修,同时配合对端顶大横梁变形区域火焰烘烤和浇水激冷冷却,达到矫正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在支架外凸部分的内侧,千斤顶的顶出头抵住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端顶大横梁变形矫正工艺,预制V型或Ω型支架,将支架置于端顶大横梁靠近车内的一侧,使支架外凸部分与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对应,将支架两端焊接固定在端顶大横梁上,将千斤顶的两端分别抵住支架外凸部分和端顶大横梁最大变形处,通过千斤顶施加推力进行调修,同时配合对端顶大横梁变形区域火焰烘烤和浇水激冷冷却,达到矫正目的。本发明在矫正工艺上做出调整,新的矫正工艺采用了在车体内部的通过台上方位置进行矫正作业的方法。无需专门的检修台位,施工方式比较灵活。通过支架及千斤顶的辅助,利用端顶大横梁自身承受的力对变形处进行调修。改工艺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在场地条件限制时,保证矫正质量,缩短工期。
【IPC分类】B21D3/00
【公开号】CN105499316
【申请号】CN201610005516
【发明人】朱国祥, 曾力荣, 李保霞, 石付广
【申请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