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冲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采用传统的模具结构对高强钢板料进行冲压时,由于凸模和凹模的圆角作用,使得工件内外表面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变形不一致,当冲压结束工件离开模腔后,由于弹性力的恢复,工件内外表面的应力会发生改变,从而工件的侧壁容易产生卷曲回弹等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结构,所述模具结构可以有效控制高强钢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侧壁卷曲回弹的情况,提高高强钢板冲压件的成形精度和质量。
[0004]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包括: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所述凸模组件设在所述凹模组件的下方,所述凸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凸模,所述凸模设在所述下模座上;以及下压料板,所述下压料板穿过所述凸模且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下模座上,其中所述下压料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工件的拉伸深度,且所述下压料板被构造成当所述凹模组件向下运动至与所述下压料板配合后、所述下压料板和所述凹模组件同步向下运动且所述工件的边缘产生预定变形量。
[0005]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结构,通过将下压料板的上端面设置成低于凸模的上端面,由于下压料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工件冲压成形后工件的侧壁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这样工件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受到凹模组件的圆角的作用力较小,工件的侧壁有足够的变形量,从而工件的与凹模组件接触的表面和与凸模组件接触的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卷曲回弹的现象。
[0006]具体地,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凹模,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上;以及上压料板,所述上压料板穿过所述凹模且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上模座上。由此,凹模可随上模座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且防止了工件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的现象。
[0007]具体地,所述凹模的下端面上设有凸台,所述下压料板上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形成有凹槽。由此,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使得工件整体的法兰边得到充分拉伸,从而加强了工件成形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料板的上端面低于所述凸模的上端面。
[0009]可选地,所述上压料板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上模座上。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
[0011]进一步地,模具结构进一步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凹模之间。由此,降低了成本。
[0012]可选地,所述下压料板通过第二弹性元件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下模座上,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延时性。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具有延时性的氮气缸。由此,通过采用具有延时性的氮气缸,从而进一步防止了工件出现卷曲回弹变形的情况。
[0014]可选地,所述下压料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6mm。
[00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结构和工件的剖面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模具结构;
[0019]11:上模座;12:凹模;121:凸台;
[0020]13:上压料板;14:第一弹性元件;15:垫板;
[0021]21:下模座;22:凸模;
[0022]23:下压料板;231:凹槽;24:第二弹性元件;
[0023]2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结构100。
[003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结构100,包括: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凸模组件设在凹模组件的下方。
[0031]其中,凸模组件包括:下模座21、凸模22以及下压料板23,凸模22设在下模座21上,下压料板23穿过凸模22,且下压料板23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下模座21上,其中下压料板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工件200的拉伸深度,且下压料板23被构造成当凹模组件向下运动至与下压料板23配合后、下压料板23和凹模组件同步向下运动且工件200的边缘产生预定变形量。具体地,下压料板23的上端面低于凸模22的上端面。
[0032]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示例中,凹模组件设在压机(图未示出)的上架(图未示出)上,从而凹模组件可以随着压机的上架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凸模组件设在压机的下架(图未示出)上,其中下模座21可以与压机的下架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参照图1,下模座21可以与压机的下架固定连接,下压料板23位于下模座21的上方,凸模22设在下模座21的顶部,且凸模22从下模座21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并穿过下压料板23,此时凸模22的上端面高于下压料板23的上端面,具体地,下压料板23上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凸模22可以穿过该第一通孔,可选地,凸模22的外周面形成为与第一通孔的内壁面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这样下压料板23就可以沿着凸模22的侧壁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033]当压机的上滑块(图未示出)处于上死点时,凹模组件位于凸模组件的上方,且凹模组件与凸模组件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此时操作者可以将钢板放置在凸模组件上,当压机的上滑块向下移动时,上架会带动凹模组件向下移动,凹模组件首先与凸模配合,随着凹模组件的向下移动,工件200的侧壁处于自由状态,且工件200的侧壁在凹模组件的推动作用下向下弯折,这样工件200的侧壁可以拥有足够的变形量,接着,当凹模组件继续向下运动至与下压料板23配合时,凹模组件与下压料板23共同向下运动,使得工件200的边缘产生预定的变形量,以保证工件200的成形稳定性,优选地,下压料板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例如图1中所示的LI)为6mm,当凹模组件运动至压机的下死点位置后,工件200冲压成形。由此,由于工件200的拉伸长度(例图1中所示的L2)大于下压料板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I,从而工件200的侧壁有足够的变形量,且工件200受到的圆角作用力较小,工件200的内外应力分布均匀,从而成形后的工件200的侧壁不会发生卷曲回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压机的上架、下架、上滑块的结构以及上死点、下死点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0034]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下压料板23还可以为两个,两个下压料板23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凸模22设在两个下压料板23之间。进一步地,下压料板23与下模座21之间还可以设有连接架(图未示出),从而下压料板23可以稳固地设在下模座21的上方,而不易晃动。
[003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结构100,通过将下压料板23的上端面设置成低于凸模22的上端面,由于下压料板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I小于工件200冲压成形后工件200的侧壁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L2,这样工件200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受到凹模组件的圆角的作用力较小,工件200的侧壁有足够的变形量,从而工件200的与凹模组件接触的表面和与凸模组件接触的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卷曲回弹的现象。
[003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1和凹模12,凹模12设在上模座11的下表面上。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凹模12设在上模座11的底部,且凹模12从上模座11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凹模1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上模座11连接成一体,从而凹模12可以随着上模座11 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凹模12还可以与上模座11连接成一体。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