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直流引弧割炬,具体地说是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
等离子切割长期以来都无法排除高频、高压引弧的技术问题,因为切割机及等离子弧割炬的故障根源来自于击穿方面的损坏,电气线路的损坏根源来自于高频高压,割炬的95%以上的损坏原因是来自于高频高压引弧时未成或引弧不佳而造成。高频高压的渗入也很容易造成机器设备中的电子器件的损坏,而使整机损坏,而且高频高压也会通过电源辐射干扰邻近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微机的工作,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在切割机的程控领域中总是迟迟不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需切割机本机的高频高压引弧,而能达到节能节料的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它对任何电子仪器及设备无干扰及损坏,并能与各种微机及程控数控设备配套使用,使切割机及割炬的寿命有近10倍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由本体绝缘体12,内、中、外层金属导电体10,9,7,喷嘴1,装有铪丝13的电极2,绝缘隔离套3,绝缘导气管4,保护套6,导电管11组成的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其特征是弹簧5与上下活动套6通过隔离套3使两极(电极与喷嘴两个异性极)碰撞与分离,电极2延长进入隔离套3的部分,其外圆直径自上而下呈阶梯形收缩,喷嘴1内孔断面呈与电极2外圆直径相应的阶梯形收缩,内层金属导电体10一端封闭,中间通孔对着电极2开口端开口,其侧壁有孔与本绝缘体12内的进水环流通道15连通,中层金属导体9内开有通道,其侧壁与出水环流通道14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无需高频高压引孤,采用低压直流引弧与切割,切割引弧时割炬的喷嘴端贴上工件向下轻轻一按即放松,碰撞分离时就能将等离子弧引成并切割。本割炬具有节能,节料(节约原料60%),结构优化等特点,比一般切割机的割炬寿命提高近10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电极2延长进入绝缘隔离套3的部分,其外圆直径自上而下由等径部分经锥面收缩,电极2内孔与铪丝13安装孔连通,喷嘴1内孔直径自上而下由等径区经锥面收缩,内层金属导电体10一端封闭,中间通孔对着电极2开口端开口其侧壁有孔与本体绝缘体12内的进水环流通道15连通,进水由进水环流通道15流进,中层金属导电体9内开有通道,其侧壁与进水环流通道14连通,出水由水环流通道14流出,中层金属导电体9将内层金属导电体10与电极2连成一体,循环流通道分别经内层金属导电体10内孔、绝缘导气管4,顺通道进入电极2内,后顺绝缘导气管4外部出水环流通道14排出,循环气体同时经气电管11内孔、外层金属导电体7内孔、中层金属导电体9外部气流室经二路气流分配,一路由中层金属导电体9外部前段切向以旋涡的形式环绕电极,以很高的速度进入电极2室内,经喷嘴口高速排出,另一路气体由中层金属导电体9外部气流室轴向进入上下活动套8外部冷却槽经绝缘隔离套3外部流经喷嘴外部,在保护套6内以很快的速度将喷嘴上的热量带出。工作电流经内、中层金属导电体10、9到电极,通过弧柱形成一个导通的回路,由于弧柱电流导通在电极室中形成了三大效应,即“机械压缩效应”,“热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由于上述基本因素使等离子弧柱能量集中,以极细的焰柱形态射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从引弧到切割均采用低压直流方式,从而使切割等离子炬的寿命提高了近10倍。
本实用新型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弧割炬,采用了进口及国产的原材料,主要采用了铜合金导电材料,绝缘体材料采用进口SMC环氧胶布棒、白陶瓷等材料,气体采用廉价的压缩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由本体绝缘体12,内、中、外层金属导电体10,9,7,喷嘴1,装有铪丝13的电极2,绝缘隔离套3,绝缘导气管4,保护套6,导电管11组成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其特征是弹簧5套在金属体9上,另一端与活动套8连接,隔离套3一端套在活动套8上,喷嘴1一端套在隔离套3上,电极2在活动套8、隔离套3、喷嘴1的中间,内层金属导电体10一端封闭,中间通孔对着电极2开口端开口,其侧壁有孔与本体绝缘体12内的进水环流通道15连通,中层金属导体9内开有通道,其侧壁与出水环流通道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直流引弧等离子割炬,其特征是电极2在绝缘隔离套3中间的部分,其外圆直径自上而下由等径部分经锥面收缩,喷嘴1内孔直接自上而下由等径区经锥面收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无需高频高压引弧,采用低压直流引弧与切割的等离子割炬。其特征是弹簧与上下活动套通过隔离套使电极与喷嘴两个异性极碰撞与分离,电极延长进入隔离套的部分,其外圆直径自上而下呈阶梯形收缩,喷嘴内孔断面呈与电极外圆直径相应的阶梯形收缩,内层金属导电体侧壁有孔与绝缘体内的进水环流通道连通,中层金属导电体内开有通道,其侧壁与出水环流通道连通。本割炬比一般切割机的割炬寿命提高近10倍。
文档编号B23K10/00GK2145088SQ9221898
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孟荣 申请人:张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