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焊接不锈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不锈钢管是利用不锈钢板或不锈钢带经成型、焊接、内外焊道处理、退火热处理、整形等工艺后制成,焊接不锈钢管与无缝不锈钢管相比,无论在单位能耗和价格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锅炉热交换器、冷凝器用焊接不锈钢管方面,更由于焊接不锈钢管的管壁厚度的一致性和钢管内表面的平整性都比无缝不锈钢管更易控制,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成为目前增长快速的制管行业。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559446b所公开了了一种锅炉用焊接不锈钢管的制备方法,属于焊接不锈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包括钢带放卷、成型、焊接、内焊道整平、外焊道打磨、热处理、整形和切割,其中所述的各工艺依次连续进行,热处理采用光辉热处理炉。
但是上述方法生产的不锈钢管,缩口率普遍比较低,且必须经过退火才能使用,增加了一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用于提高消音效果减少生产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管生产方法通过下述设备实施,设备包括:钢带输送架、连接钢带输送架的26组钢摸和连接26组钢摸的切割机;
其中26组钢摸中1至13组钢模为开口成型部;14至15组钢模为焊接部,焊枪设于14组钢摸上方正中间;16至26钢摸为闭合成型部,且每组钢摸前都设有润滑枪,16组钢摸前设有冷却枪;
其中,不锈钢管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设备,不锈钢带进入1组钢摸,依次通过至13组钢摸,不锈钢带逐步成型至圆弧,而后根据不锈钢带宽度调整13组钢摸和14组钢摸之间的距离,使不锈钢带在闭合成型时的两边缘形成的v字型夹角角度为3至6度;焊枪对所述钢带进行焊接;
焊接时,不锈钢管内部用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使不锈钢管内部焊接点与氧气隔离,而不锈钢管外部焊接点则通过橡胶层覆盖做保护层使氧气隔离;
焊接完成后,不锈钢管进入所述闭合成型部对不锈钢管外圆进一步整形;整形完成后,切割机切断所述不锈钢管。
而后测量内壁焊缝高度是否超过不修钢管壁厚的百分之二十,若焊缝超过不锈钢管壁厚的百分之二十,则表明焊接速度过慢,需要加快焊接速度;若焊缝低于不锈钢管内壁壁厚的百分之二十,则表明焊接速度过快,需要减慢焊接速度。
其中,不锈钢带需先去除毛刺,并且为一次切割断面,不能有拉断面。
其中,冷却枪所用冷却剂为自来水。
其中,焊枪大小为wp8;焊枪钨针直径为3.2mm。
其中,焊枪钨针与不锈钢管呈60至75度夹角设置。
其中,焊枪通过的电流为110a。
其中,润滑枪所用润滑剂为水溶性冷却液。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生产空调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能够将必修钢管的缩口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八以上,且还不需要退火,减少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不锈钢管的质量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生产汽车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空调消音管的不锈钢管生产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下述设备实施,设备包括:钢带输送架、连接钢带输送架的26组钢摸和连接26组钢摸的切割机;
其中26组钢摸中1至13组钢模为开口成型部;14至15组钢模为焊接部,焊枪设于14组钢摸上方正中间;16至18组钢模为打磨部,冷却枪设于16组钢摸前方两厘米处;19至26钢摸为闭合成型部,且每组钢摸前都设有润滑枪;
其中,不锈钢管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设备,不锈钢带进入1组钢摸,依次通过至13组钢摸,不锈钢带逐步成型至圆弧,而后根据不锈钢带宽度调整13组钢摸和14组钢摸之间的距离,使不锈钢带在闭合成型时的两边缘形成的v字型夹角角度为3至6度;焊枪对所述钢带进行焊接;
焊接时,不锈钢管内部用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使不锈钢管内部焊接点与氧气隔离,而所述不锈钢管外部焊接点则通过橡胶层覆盖做保护层使氧气隔离;
焊接完成后,不锈钢管进入所述闭合成型部对不锈钢管外圆进一步整形;整形完成后,切割机切断所述不锈钢管。
而后测量内壁焊缝高度是否超过不修钢管壁厚的百分之二十,若焊缝超过不锈钢管壁厚的百分之二十,则表明焊接速度过慢,需要加快焊接速度;若焊缝低于不锈钢管内壁壁厚的百分之二十,则表明焊接速度过快,需要减慢焊接速度。
其中,不锈钢带需先去除毛刺,并且为一次切割断面,不能有拉断面。
其中,冷却枪所用冷却剂为自来水。
其中,焊枪大小为wp8;焊枪钨针直径为3.2mm。
其中,焊枪钨针与不锈钢管呈60至75度夹角设置。
其中,焊枪通过的电流为110a。
其中,润滑枪所用润滑剂为水溶性冷却液。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