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99756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冷床输入辊道的驱动辊,属于轧制棒材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轧制棒材生产中,驱动辊是轧钢冷床输入辊道上的部件,目前很多企业使用的冷床输入辊道的驱动辊多为一体结构,材料多采用QT400。生产实际中发现,经轧制后的成品钢在经冷床输入辊道上冷床的过程中,驱动辊的工作面与棒材呈近似点接触,且为干摩擦形式,故辊面磨损速度很快。磨损区域在距驱动辊端面70mm范围内,距驱动辊端面30mm范围内磨损最快。在驱动辊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更换,这就造成驱动辊更换频繁,影响了生产的连续进行,也增加了维修的工作量。同时,需要更换的驱动辊的其他部位并没有损坏,整体更换驱动辊也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钢量高、使用寿命长、不需整体更换的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它由辊毂、辊环组成,辊毂为圆柱体,辊毂圆柱体的中心有轴孔,辊毂圆柱体的外径呈阶梯状,靠近驱动辊磨损区域一侧的辊毂直径小于驱动辊另一侧辊毂直径,在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有螺纹,辊环套装在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辊环的外径与另一侧辊毂的大直径相等,辊环的内圆周有螺纹,辊环的内螺纹与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螺纹相匹配。上述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所述辊环为三个,它们顺序连接在辊毂上,辊毂和辊环的螺纹旋向与驱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上述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所述辊毂的材质为45#钢,辊环的材质321不锈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由一体结构改变为组合结构,在驱动辊的易磨损区域增加了辊环,辊环采用更加耐磨的材质,辊环与辊毂采用不同材料,可大大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同时辊环与辊毂为螺纹连接,拆装方便,磨损后更容易更换;三个辊环相互之间形成双螺母结构,具有防松作用,不需另外考虑防松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结构后,一个驱动辊相当于三个驱动辊,其过钢量是原结构原材料的六倍,但成本增加不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0012]图中标记如下棍毂1、辊环2、轴孔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辊的外形和内孔与原有的驱动辊相同,其改进之处是将驱动辊原有一体结构变为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由辊毂1、辊环2组成。图中显示,辊毂I为圆柱体,辊毂I圆柱体的中心有轴孔3,辊毂I圆柱体的外径呈阶梯状,靠近驱动辊磨损区域一侧的辊毂I直径小于驱动辊另一侧辊毂I直径,在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有螺纹。图中显示,辊环2套装在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辊环2的外径与另一侧辊毂I的大直径相等,辊环2的内圆周有螺纹,辊环2的内螺纹与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螺纹相匹配。图中显示,辊毂I和辊环2的螺纹旋向与驱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旋紧作用趋势。螺纹旋向决定于驱动辊的旋转方向,如面对驱动辊端面,驱动辊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螺纹旋向为右旋;反之则为左旋。图中显示,辊环2为三个,它们顺序连接在辊毂I上,三个辊环2相互之间形成双螺母结构,具有防松效果。图中显示,辊毂I的材质为45#钢,辊环2的材质321不锈钢,321不锈钢具有较好的热硬性性与耐磨性和较好的机加工性能。辊环2与辊毂I的材料不同,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受热后辊环2紧抱在辊毂I上,不易松脱。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其特征在于它由辊毂(I)、辊环(2)组成,辊毂(I)为圆柱体,辊毂(I)圆柱体的中心有轴孔(3),辊毂(I)圆柱体的外径呈阶梯状,靠近驱动辊磨损区域一侧的辊毂(I)直径小于驱动辊另一侧辊毂(I)直径,在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有螺纹,辊环(2)套装在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辊环(2)的外径与另一侧辊毂(I)的大直径相等,辊环(2)的内圆周有螺纹,辊环(2)的内螺纹与辊毂(I)小直径部分的圆周螺纹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环(2)为3个,它们顺序连接在辊毂(I)上,辊毂(I)和辊环(2)的螺纹旋向与驱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轧钢冷床输入辊道驱动辊,属于轧制棒材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过钢量、延长使用寿命、不需整体更换,其技术方案是它由辊毂、辊环组成,辊毂为圆柱体,辊毂圆柱体的外径呈阶梯状,靠近驱动辊磨损区域一侧的辊毂直径小于驱动辊另一侧辊毂直径,在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有螺纹,辊环套装在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上,辊环的外径与另一侧辊毂的大直径相等,辊环的内圆周有螺纹,辊环的内螺纹与辊毂小直径部分的圆周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将驱动辊由一体结构改变为组合结构,在驱动辊的易磨损区域增加了耐磨辊环,辊环与辊毂为螺纹连接,拆装方便,磨损后更容易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驱动辊相当于三个驱动辊,其过钢量是原来的六倍。
文档编号B21B43/00GK202845473SQ2012205078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千胜, 何振山, 高艳军, 侯占国, 冯建军, 刘俊妍 申请人:何振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