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属于冷冲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切模是用于管类零件的修边工艺的。对于金属管类拉伸产品来说,往往会涉及到修边,传统修边工艺时使预加工冲件沿轴向旋转。修边刀口紧贴冲件内壁滑动进行剪切。这种修边工艺中,刀口与冲件内壁接触无过渡,刀片对冲件内壁冲击力大,导致制造的产品内壁切断面产生圆弧倒角。此时,往往需要对切断面进行打磨等二次加工,以使其端面平整,符合产品加工要求。可见,传统的修边工艺严重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提闻了修边的加工精度,提闻了生广效率和广品品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背板、垫块、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托板、溜板、滑轨和冲头,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由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上垫板上固定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背板、垫块、托板从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垫块中心设有溜板,溜板中部对称布置四个滑轨。所述溜板中心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冲头。下模包括从下到上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的下模座、下垫板、下固定板和镶嵌在下固定板中心的凹模。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导轨让槽、第二导轨让槽、第三导轨让槽和第四导轨让槽。所述第一导轨位于第一导轨让槽中,第二导轨位于第二导轨让槽中,第三导轨位于第三导轨让槽中,第四导轨位于第四导轨让槽中。溜板和垫块之间设有溜板复位橡胶环。所述溜板与背板之间设有一圈滚珠。所述冲头前端设有弹性压块。所述上固定板和背板之间连接等高螺钉,等高螺钉上套有弹簧和垫片。所述上垫板上固定上导柱,背板和垫块上设有与上导柱相配合的上导套,上导柱滑动安装在上导套中。所述托板上固定下导柱,下固定板上设有与下导柱相配合的下导套,下导柱滑动安装在下导套中。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以上垫板中心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加工工艺简单,模具调试及维护方便;加工时间短,提闻了工作效率;提闻了加工精度,提闻了广品质量;降低了生广成本。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上模座、2_上垫板、3_上固定板、4_背板、5_滚珠、6_溜板复位橡胶环、7-垫块、8-第一导轨、9-第二导轨、10-第三导轨、11-第四导轨、12-托板、13-溜板、14-滑轨、15-冲头、16-下模座、17-下垫板、18-下固定板、19-弹性压块、20-凹模、21-等高螺钉、22-弹簧、23-上导柱、24-上导套、25-下导柱、26-下导套、27-第一导轨让槽、28-第二导轨让槽、29-第三导轨让槽、30-第四导轨让槽、3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f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上固定板3、背板4、垫块7、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第四导轨11、托板
12、溜板13、滑轨14和冲头15。上模座I、上垫板2、上固定板3由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上垫板2上固定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和第四导轨11,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和第四导轨11以上垫板2中心对称分布。背板4、垫块7、托板12从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垫块7中心设有溜板13,溜板13中部对称布置四个滑轨14,溜板13和垫块7之间设有溜板复位橡胶环6。所述溜板13与背板4之间设有一圈滚珠5,用于减小溜板13与背板4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溜板13中心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冲头15,冲头15前端设有弹性压块19。所述上固定板3和背板4之间连接等高螺钉21,等高螺钉21上套有弹簧22和垫片31。所述上垫板2上固定上导柱23,背板4和垫块7上设有与上导柱23相配合的上导套24,上导柱23滑动安装在上导套24中。所述托板12上固定下导柱25,下固定板18上设有与下导柱25相配合的下导套26,下导柱25滑动安装在下导套26中。下模包括从下到上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的下模座16、下垫板17、下固定板18和镶嵌在下固定板18中心的凹模20。所述下固定板18上设有第一导轨让槽27、第二导轨让槽28、第三导轨让槽29和第四导轨让槽30。所述第一导轨8位于第一导轨让槽27中,第二导轨9位于第二导轨让槽28中,第三导轨10位于第三导轨让槽29中,第四导轨11位于第四导轨让槽30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冲床上滑块推动上模向下模靠近。第二导轨9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右侧受力变形,溜板13带动冲头15向右平切工件。上模继续下行,第三导轨10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前侧受力变形,溜板13带动冲头15向前平切工件。上模继续下行,第一导轨8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右侧回弹复位推动溜板13,左侧受力变形,溜板13带动冲头15向左平切工件。上模继续下行,第四导轨11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前侧回弹复位推动溜板13,后侧受力变形,溜板13带动冲头15向后平切工件。上模继续向下,第二导轨9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左侧回弹复位推动溜板13,右侧受力变形,溜板13带动冲头15向右平切工件。上模继续向下,第三导轨10前端内侧面推动对面的滑轨14带动溜板13向轴心运动,溜板复位橡胶环6后侧向中心复位,溜板13带动冲头15回复到模具中心位置。当冲床滑块上行,由弹簧22推动背板4、垫块7、托板12组合体相对于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第四导轨11向下复位,结束一个冲压循环。如此完成工件的修边工作。该结构上下模对中方便,易于调整及凸模、凹模刀口维护,在保证模具的冲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模具的制造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上模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上固定板(3)、背板(4)、垫块(7)、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 (9)、第三导轨(10)、第四导轨(11)、托板(12)、溜板(13)、滑轨(14)和冲头(15),上模座 (I)、上垫板(2)、上固定板(3)由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上垫板(2)上固定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和第四导轨(11),背板(4)、垫块(7)、托板(12)从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所述垫块(7)中心设有溜板(13),溜板(13)中部对称布置四个滑轨(14),所述溜板(13)中心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冲头(15);下模包括从下到上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的下模座(16)、下垫板(17)、下固定板(18) 和镶嵌在下固定板(18)中心的凹模(20);所述下固定板(18)上设有第一导轨让槽(27)、第二导轨让槽(28)、第三导轨让槽(29)和第四导轨让槽(30);所述第一导轨(8)位于第一导轨让槽(27)中,第二导轨(9)位于第二导轨让槽(28)中, 第三导轨(10)位于第三导轨让槽(29)中,第四导轨(11)位于第四导轨让槽(30)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溜板(13)和垫块(7)之间设有溜板复位橡胶环(6)。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溜板(13)与背板(4)之间设有一圈滚珠(5)。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冲头(15)前端设有弹性压块(19)。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固定板(3) 和背板(4)之间连接等高螺钉(21),等高螺钉(21)上套有弹簧(22 )和垫片(31)。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垫板(2)上固定上导柱(23),背板(4)和垫块(7)上设有与上导柱(23)相配合的上导套(24),上导柱 (23)滑动安装在上导套(24)中。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托板(12)上固定下导柱(25),下固定板(18)上设有与下导柱(25)相配合的下导套(26),下导柱(25)滑动安装在下导套(26)中。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轨 (8)、第二导轨(9)、第三导轨(10)和第四导轨(11)以上垫板(2)中心对称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模浮动的旋切模运动转换机构,属于冷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背板、垫块、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托板、溜板、滑轨和冲头,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由上到下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下模包括从下到上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紧固的下模座、下垫板、下固定板和镶嵌在下固定板中心的凹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加工工艺简单,模具调试及维护方便;加工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2803892SQ2012204940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魏忠, 张思文 申请人: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