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冲压模具,具体讲是ー种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背景
如图I所示,该移动触点固定片通常应用在墙壁开关中,当使用者左右按压墙壁开关的按键时,移动触点固定片会跟随按键来回摆动,从而使连接在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两端的动触点I与设置在接线座上的静触点轮流碰触,实现电路通断。上述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通常由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冲压制出,冲压时,料带4 (见图2)会持续地从级进连续冲压模具的左端向右端移动,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在冲床的带动下合模ー次将完成以下6个エ步1、冲孔机构中的冲头对料带4进行冲通孔5 (见图2);2、打凸成型机构中的打凸冲头对料带进行打凸,即成型加强筋3 (见图2);3、第一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打凸的料带4进行外形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的两侧边6 (见图2)切出;4、第二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两侧切边的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前后两端7 (见图2)进行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的整个外形切出;5、折弯机构中的折弯冲头对已完成上述整个外形切边エ步的料带4进行折弯成型;6、下料机构中的切边冲头对已完成上述第5エ步的料带4进行下料切边,最終制出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生产工人使用专用エ装将两个动触点分别铆接在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两端便可得到如图I所示的移动触点固定片。由上述工作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冲压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以及将两个动触点I铆接在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上是分开进行的,即先使用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冲压出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然后再由生产工人将冲压出的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2拿到专用エ装上来铆接两个动触点1,很明显,这种生产效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冲压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同吋,就能够将两个动触点铆接在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两端,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ー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板、上垫板、固定板、冲孔机构、打凸成型机构、第一组切边机构、第二组切边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上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板,其中,还包括成型镶件、压盖、用于输送动触点的输送块、用于铆接动触点的铆接冲头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块移动的楔紧斜块,成型镶件和压盖位于第一组切边机构与第二组切边机构之间且与下模板连接,成型镶件两侧的下模板上均开有用于放置输送块的凹槽,输送块位于凹槽内并与下模板可滑动连接,输送块与凹槽侧壁之间设有弹簧,输送块上开有用于放置动触点的开ロ槽,成型镶件上开有弧形槽,弧形槽一端与开ロ槽对接,弧形槽另一端用于与动触点振动盘的出料ロ对接,楔紧斜块和铆接冲头上端依次穿过脱料板、上挡板及固定板并顶在上垫板上,楔紧斜块和铆接冲头均与固定板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具有以下优 点本实用新型在冲床的带动下合模ー次将完成以下エ步1、冲孔机构中的冲头对料带进行冲通孔;2、打凸成型机构中的打凸冲头对料带进行打凸,即成型加强筋;3、第一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打凸的料带进行外形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两侧边切出;4、输送块在楔紧斜块的作用下将由振动盘传来的动触点送到第Iエ步所冲压的通孔下方,铆接冲头随后将动触点铆接在通孔内;5、第二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两侧切边的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前后两端进行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整个外形切出;6、折弯机构中的折弯冲头将已完成上述整个外形切边エ步的料带折弯成型;7、下料机构中的切边冲头对已完成上述第6エ步的料带进行下料切边,最終制出移动触点固定片。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同时,将两个动触点铆接到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两端,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I是现有技术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是冲压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时,料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中隐藏定位板、上模座板、上垫板、固定板、上挡板及脱料板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中盖板、成型镶件、输送块及弹簧装在下模板上时的局部分解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包括定位板10、上模座板8、上垫板9、固定板18、冲孔机构、打凸成型机构、第一组切边机构、第二组切边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上挡板17、脱料板16、下模板13、下垫板14、下模座板15、成型镶件25、压盖23、用于输送动触点I (见图I)的输送块21、用于铆接动触点I的铆接冲头11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块21移动的楔紧斜块12,定位板10、上模座板8、上垫板9及固定板18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上挡板17与脱料板16通过螺钉连接,上挡板17与定位板10之间装有复位弹簧,固定板18、上垫板9及上模座板8上均开有供复位弹簧穿入的通孔,下模板13、下垫板14及下模座板15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成型镶件25和压盖23位于第一组切边机构与第二组切边机构之间且通过螺钉与下模板13连接,成型镶件25两侧的下模板13上均开有ー个用于放置输送块21的凹槽24 (见图5),输送块21有两个,这两个输送块21分别位于成型镶件25两侧的凹槽24内,输送块21与下模板13可滑动连接,输送块21上设有用于与楔紧斜块12接触的斜面22,输送块21与凹槽24侧壁之间设有弹簧19,输送块21上开有用于放置动触点的开ロ槽20,成型镶件25上开有两个弧形槽26,弧形槽26 —端与开ロ槽20对接,弧形槽26另一端用于与动触点振动盘的出料ロ对接,楔紧斜块12和铆接冲头11上端依次穿过脱料板16、上挡板17及固定板18并顶在上垫板9上,楔紧斜块12和铆接冲头11均通过螺钉与固定板18连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冲孔机构、打凸成型机构、第一组切边机构、第二组切边机构、折弯机构及下料机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故其连接关系及具体结构不再此赘述,所述的动触点振动盘为市售产品。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冲床的带动下合模ー次将完成以下7个エ步1、冲孔机构中的冲头对料带进行冲通孔5 (见图2) ;2、打凸成型机构中的打凸冲头对料带进行打凸,即成型加强筋3 (见图2);
3、第一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打凸的料带进行外形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两侧边6 (见图2)切出;4、输送块21 (见图4和图5)在楔紧斜块12 (见图3)的作用下将由振动盘传来的动触点送到第Iエ步所冲压的通孔5 (见图2)正下方,铆接冲头11 (见图3)随后将动触点铆接在通孔5内;5、第二组切边机构中的冲头对已完成两侧切边的移动触 点固定片本体前后两端7 (见图2)进行切边,将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整个外形切出;6、折弯机构中的折弯冲头将已完成上述整个外形切边エ步的料带折弯成型;7、下料机构中的切边冲头对已完成上述第6エ步的料带进行下料切边,最終制出移动触点固定片(见图I)。上述第Iエ步、第2エ步、第3エ步、第5エ步、第6エ步及第7エ步均与现有技术相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板(8)、上垫板(9)、固定板(18)、冲孔机构、打凸成型机构、第一组切边机构、第二组切边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上挡板(17 )、脱料板(16 )、下模板(13 )、下垫板(14)以及下模座板(1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镶件(25)、压盖(23)、用于输送动触点(I)的输送块(21)、用于铆接动触点(I)的铆接冲头(11)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块(21)移动的楔紧斜块(12),成型镶件(25)和压盖(23)位于第一组切边机构与第二组切边机构之间且与下模板(13)连接,成型镶件(25)两侧的下模板(13)上均开有用于放置输送块(21)的凹槽(24),输送块(21)位于凹槽(24)内并与下模板(13)可滑动连接,输送块(21)与凹槽(24)侧壁之间设有弹簧(19),输送块(21)上开有用于放置动触点的开ロ槽(20),成型镶件(25)上开有弧形槽(26),弧形槽(26)一端与开ロ槽(20)对接,弧形槽(26)另一端用于与动触点振动盘的出料ロ对接,楔紧斜块(12)和铆接冲头(11)上端依次穿过脱料板(16)、上挡板(17)及固定板(18)并顶在上垫板(9)上,楔紧斜块(12)和铆接冲头(11)均与固定板(18)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加工移动触点固定片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垫板、固定板、第一组切边机构、第二组切边机构、上挡板、脱料板及下模板,其中,还包括成型镶件、压盖、输送块、铆接冲头及楔紧斜块,成型镶件和压盖位于第一组切边机构与第二组切边机构之间且与下模板连接,下模板上有凹槽,输送块位于凹槽内并与下模板可滑动连接,输送块与凹槽之间有弹簧,输送块上有开口槽,成型镶件上有弧形槽,弧形槽一端与开口槽对接,弧形槽另一端与动触点振动盘出料口对接,楔紧斜块和铆接冲头上端依次穿过脱料板、上挡板及固定板并顶在上垫板上。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同时,将两个动触点铆接在移动触点固定片本体的两端,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639089SQ20122031661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金海平 申请人:宁波科艺德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