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台就位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20246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拼台就位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调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拼台就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迫使汽车制造商生产出性价比高、类型多样、质量可靠的汽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对汽车各零部件的焊接质量及拼台的安装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焊接的高要求离不开拼台的精确定位,而要做到这一点,采用先进的汽车生产线是关键。通常而言,一条汽车焊接线包括前车体、下车体、侧围、总拼、门盖线等总共六七十个拼台,拼台的安装必须保证几个拼台之间的距离和直线度。目前,进行拼台就位的工作并无专门的工具,需要人工使用钢管撬、大锤敲的方式来调整,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且无法保证调整的精度而极易导致重复作业,同时无法满足缩短工装夹具安装调试周期的项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调整精度低、就位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效率高、调整精度高、就位周期短的一种拼台就位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拼台就位装置,包括支撑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之下并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的垂直定位单元以及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在一起的水平定位单元;所述水平定位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拼台的支撑体、位于所述支撑体四周并对所述支撑体限位的多个转动装置以及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在一起的支撑座;所述转动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所述垂直定位单元包括用于垂直方向定位的垂直调节件;所述水平定位单元包括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水平调节件。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支撑体滚动时绕其轴转动用以促进支撑体滚动的转动体以及和所述转动体的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架;所述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之上、并与所述支撑体表面接触,所述转动装置通过其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支撑体为球体,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球体。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垂直定位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单元之下并与其连接的上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上部固定装置之下并与其连接的下部固定装置和用于固定所述垂直调节件的垂直紧固件。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上部固定装置包括上部固定支座、设置在所述上部固定支座上的多个上部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体及垂直调节件的容纳腔;所述上部固定支座中心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垂直调节件的上部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下部固定装置包括下部固定支座及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支座之上、并与所述上部固定支座连接的多个下部支撑架;所述下部固定支座中心设有用于方便所述垂直调节件操作的下部通孔。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支撑座中心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通孔与所述容纳腔、上部通孔、下部通孔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径相等;所述下部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径;所述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部通孔的直径。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水平定位单元还包括水平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水平调节件的水平紧固件;所述水平支架包括架体以及位于所述架体一侧的两个架臂;所述架臂一侧与所述架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连接;所述架体的底部及所述架臂的底部与下部固定支座固定连接。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架体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水平调节件的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本发明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中,所述球体为镀铬钢球。实施本发明的拼台就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使用镀铬钢球做为拼台的水平支撑点,即用点接触取代现有技术中拼台进行位置调整时的面接触,减小拼台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由于使用垂直调节件对拼台在垂直方向进行定位,使用水平调节件对拼台在水平方向进行定位,在进行水平方向定位时,调节水平调节件推动拼台移动,镀铬钢球随之滚动,镀铬钢球滚动带动转动装置的转动体绕其轴转动,转动体的转动同时进一步促进镀铬钢球的持续滚动,由于转动体固定在镀铬钢球四周,对镀铬钢球滚动时进行限位,所以在调节水平调节件以推动拼台移动过程中,镀铬钢球在同一位置进行持续滚动,不需要人力推动拼台移动;所以其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效率高、调整精度高、就位周期短。


图I是本发明拼台就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俯视 图3是图2沿C-C方向的剖视 图4是所述实施例中拼台Y向调节结构示意 图5是所述实施例中拼台X向调节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_支撑体;21_转动体;22_转动支架;23_底板;24_螺栓;3_支撑座;
4-垂直调节件;51_上部固定支座;52_上部支撑架;53_容纳腔;61_下部固定支座;62_下部支撑架-J-垂直紧固件;81_架体;82_架臂;83_水平紧固件;9_水平调节件;11_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2_第二拼台就位装置;13_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4_第四拼台就位装置;15-拼台。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拼台就位装置实施例中,该拼台就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I中,转动体21、转动支架22和底板23构成转动装置,支撑体I、转动装置和支撑座3构成支撑单元;支撑座3与转动装置固定在一起,转动装置的高度低于支撑体I的高度,转动装置位于支撑体I四周并对支撑体I进行限位,转动体21设置在底板23之上、并与支撑体I表面接触,转动支架22与转动体21的轴固定连接。其中,支撑体I用于支撑拼台,且支撑体I滚动时,转动体21绕其轴转动用以促进支撑体I滚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滚针轴承具有较小的截面且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特别适用于径向空间受限制的场合,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由于拼台就位装置空间有限,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转动体21选用滚针轴承。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支 架22为轴承支架,用来固定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的轴,使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绕其轴转动。转动装置通过其底板23固定在支撑座3上,本实施例中,底板23通过多个螺栓24固定在支撑座3上,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底板23也可通过别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座3上;上述支撑体I用于支撑拼台,支撑体I为球体,且上述支撑体I包括至少一个球体;上述支撑座3中心设有用于容纳支撑体I的支撑通孔,由于镀铬层的摩擦系数小,镀铬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体I为镀铬钢球,用以减小支撑体I在滚动时的摩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I也可以为其他镀层的钢球,这种情况较为适应对拼台位置调整的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镀铬钢球作为拼台的水平支撑点,即使用点接触取代原拼台的面接触,减小拼台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I包括两个镀铬钢球,上述两个镀铬钢球沿竖直方向排列且两个镀铬钢球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当上述支撑体I滚动时,其实就是当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时,下端的镀铬钢球随之一起滚动,这样,可减小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过程中与其接触部位之间的摩擦;同时,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带动上述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绕轴转动,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的转动又进一步促进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不需要人力推动拼台移动,所以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转动体21 (滚针轴承)在支撑体I滚动时对上面的镀铬钢球进行限位,在拼台水平位置调节期间,使上端的镀铬钢球持续在同一位置滚动,也可以说,防止上端的镀铬钢球由于滚动而脱离所在位置,导致上端的镀铬钢球不能支撑拼台。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支撑体I也可以只包括一个镀铬钢球,这种设置虽然不能改善镀铬钢球与其接触部位之间的摩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设备成本,较为适应在对拼台就位精度要求不高但对成本敏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上端的镀铬钢球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单元设置有多个转动装置(请参见图2,图2中支撑单元设置有四个转动装置),使上端的镀铬钢球的四侧都能被限位。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根据支撑座3及镀铬钢球的大小情况,上述支撑单元设置的转动装置的数目也不同。图I中,上部固定支座51、上部支撑架52和容纳腔53 (请参见图3)构成上部固定装置,下部固定支座61和下部支撑架62构成下部固定装置,垂直调节件4和垂直紧固件7(请参见图3)与上述上部固定装置、下部固定装置组成垂直定位单元;本实施例中,垂直调节件4用于垂直方向定位,即通过垂直调节件4调节其在垂直方向的位置,达到对拼台进行垂直方向定位的目的;上述上部固定装置位于支撑单元之下并与其连接,上述下部固定装置位于上部固定装置之下并与其连接,上述垂直紧固件7用于固定垂直调节件4。其中,在上部固定装置中,上述上部支撑架52设置在上部固定支座51上,上述容纳腔53用于容纳支撑体I (下端的镀铬钢球)及垂直调节件4 (当垂直调节件4向上调节时),上述上部固定支座51中心设有用于容置垂直调节件4的上部通孔,本实施例中,上部固定支座51上设置有多个上部支撑架52 (请参见图2,图2中上部固定支座51上设置有三个上部支撑架52);在下部固定装置中,上述下部支撑架62设置在下部固定支座61之上、并与上述上部固定支座51连接,本实施例中,下部固定支座61上设置有多个下部支撑架62(请参见图2,图2中下部固定支座61上设置有三个下部支撑架62),上述下部固定支座61中心设有用于方便垂直调节件4操作的下部通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方便垂直调节件4操作指的是,方便使用者通过下部通孔对垂直调节件4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进行位置调节。本实施例中的垂直调节件4为螺栓,称之为垂直方向调节螺栓。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通孔与容纳腔53、上部通孔、下部通孔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上述支撑通孔的直径与容纳腔53的内径相等;上述下部通孔的直径大于容纳腔53的内径;容纳腔53的内径大于上部通孔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架体81、架臂82构成水平支架,水平调节件9、水平紧固件83和上述水平支架组成水平定位单元;本实施例中,水平调节件9用于拼台的水平方向定位,即通过 调节水平调节件9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推动拼台在水平方向移位,达到对拼台进行水平方向定位的目的;其中,水平紧固件83用于固定水平调节件9,架臂82用于将水平定位单元与上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连接;架臂82位于架体81的一侧,架臂82—侧与架体81连接,另一侧与上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连接;架体81的底部及架臂82的底部与下部固定支座61固定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水平定位单元设置了两个架臂82用于将水平定位单元与上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连接;架体81设置有用于容置水平调节件9的水平通孔,上述水平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水平调节件9为螺栓,称之为水平方向调节螺栓。上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和水平定位单元构成该拼台就位装置,其中,垂直定位单元位于支撑单元之下并与支撑单元连接,水平定位单元与上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在一起,且水平定位单元位于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的一侧。图4为本实施例中拼台Y向调节结构示意图。图4中,在水平方向设定了 X和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使用四个上述拼台就位装置,分别为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第二拼台就位装置12、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和第四拼台就位装置14 ;如图4,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第二拼台就位装置12、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和第四拼台就位装置14分别放置于拼台15底板的四个角下方,以支撑体(镀铬钢球)作为水平支撑点,使用者的工具或手从上述下部通孔穿过,将上述四个拼台就位装置的垂直调节件(垂直方向调节螺栓)向上调节到指定的垂直方向位置,用垂直紧固件将上述每个拼台就位装置的垂直调节件(垂直方向调节螺栓)进行固定,0点为拼台15下端的一点,A点为水平方向指定的位置,即使拼台由0点移至A点,ML与NL分别为经过A点的分别与上述X和Y方向平行的两条直线,分别调节上述四个拼台就位装置的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将拼台15在Y向上沿fl方向进行调整,直到使0点移到直线ML上,完成了拼台15的Y向调节,将上述第二拼台就位装置12和第四拼台就位装置14的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用水平紧固件进行固定。图5是本实施例中拼台X向调节结构示意图。在进行拼台15的X向调节时,将其中两个拼台就位装置(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和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移至如图5箭头所指向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可使用千斤顶支撑拼台,分别调节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和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中的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将拼台15在X向上沿f2方向进行调整,直到使O点移到直线NL上,这时,O点移到了 A点所在位置,完成了拼台15的X向调节,也即将拼台15调整到了指定位置,将上述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和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的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用水平紧固件进行固定。调节好拼台15基脚(图中未示出)高度,使用者的工具或手从上述下部通孔穿过,松开上述每个拼台就位装置的垂直紧固件,然后沿垂直方向向下调节上述每个拼台就位装置的垂直调节件(垂直方向调节螺栓),将每个拼台就位装置的支撑体(镀铬钢球)支撑点降低,取出第一拼台就位装置11、第二拼台就位装置12、第三拼台就位装置13和第四拼台就位装置14即可完成。总之,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的拼台就位装置用于拼台的位置调整,采用支撑体(镀铬钢球)做为拼台15的水平支撑点,由于采用镀铬钢球作为拼台15的水平支撑点,即使用点接触取代现有技术中拼台进行位置调整时的面接触,减小拼台15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使拼台15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进行移动;采用垂直调节件(垂直方向调节螺栓)和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推动拼台15进行位置调整,由于采用垂直方向调节螺栓和水平方向调节螺栓来推动拼台15,使拼台就位精度达到I毫米,保证拼台间的直线度。该拼 台就位装置使拼台15进行位置调整的过程得到简化,操作简便,降低时间(节约时间)及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保证拼台15的就位精度,满足拼台15的布置精度要求。由于使用垂直调节件(垂直方向调节螺栓)对拼台15在垂直方向进行定位,使用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对拼台15在水平方向进行定位,在进行水平方向定位时,水平调节件(水平方向调节螺栓)推动拼台15移动,上端的镀铬钢球随之滚动,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带动转动装置的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绕其轴转动,转动体21 (滚针轴承)的转动同时进一步促进上端的镀铬钢球持续滚动,由于转动体21 (滚针轴承)固定在上端的镀铬钢球四周,对上端的镀铬钢球滚动时进行限位,所以在调节水平调节件9 (水平方向调节螺栓)以推动拼台15移动过程中,上端的镀铬钢球在同一位置进行持续滚动,不需要人力推动拼台移动;所以其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效率高、调整精度高、就位周期短。本实施例中的拼台就位装置方便加工制造,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合理,坚固实用;拼台15位置调整精度可达到I毫米;经测量,使用中平均用力30牛顿每米(简写为N M)即可使拼台15移动,极大的降低了拼台15就位的劳动强度,缩短拼台15就位的周期;投入使用后,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条焊接线的拼台就位原来需要10人,就位时间需要20天,使用本拼台就位装置后只需要I人操作,2天即可完成,每年需要调试汽车焊接线5条,共计节约成本50090 (元)/264天(10-1)(人)X (20-2)(天)X5条=153,685元;提高工作效率达10倍。该拼台就位装置已进行实际操作验证,就位效果良好,此拼台就位装置可推广应用到今后所有的汽车焊接线的拼台就位工作中。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之下并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的垂直定位单元以及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在一起的水平定位单元;所述水平定位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拼台的支撑体、位于所述支撑体四周并对所述支撑体限位的多个转动装置以及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在一起的支撑座;所述转动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所述垂直定位单元包括用于垂直方向定位的垂直调节件;所述水平定位单元包括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水平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支撑体滚动时绕其轴转动用以促进支撑体滚动的转动体以及和所述转动体 的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架;所述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之上、并与所述支撑体表面接触,所述转动装置通过其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球体,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定位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单元之下并与其连接的上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上部固定装置之下并与其连接的下部固定装置和用于固定所述垂直调节件的垂直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装置包括上部固定支座、设置在所述上部固定支座上的多个上部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体及垂直调节件的容纳腔;所述上部固定支座中心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垂直调节件的上部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固定装置包括下部固定支座及设置在所述下部固定支座之上、并与所述上部固定支座连接的多个下部支撑架;所述下部固定支座中心设有用于方便所述垂直调节件操作的下部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中心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通孔与所述容纳腔、上部通孔、下部通孔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径相等;所述下部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径;所述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部通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单元还包括水平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水平调节件的水平紧固件;所述水平支架包括架体以及位于所述架体一侧的两个架臂;所述架臂一侧与所述架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连接;所述架体的底部及所述架臂的底部与下部固定支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水平调节件的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台就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为镀铬钢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台就位装置,包括支撑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之下并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的垂直定位单元以及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固定在一起的水平定位单元;所述水平定位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垂直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拼台的支撑体、位于所述支撑体四周并对所述支撑体限位的多个转动装置以及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在一起的支撑座;所述转动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所述垂直定位单元包括用于垂直方向定位的垂直调节件;所述水平定位单元包括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水平调节件。实施本发明的拼台就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效率高、调整精度高、就位周期短。
文档编号B23K37/00GK102744539SQ2012101980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岑延清, 李福贵, 甘文昌, 管菁, 韦斯洋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