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06462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领域,例如对眼镜上的零件弹弓芯子进行加工的装置或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部件加工领域中,有许多零件需要从条形的坯体中进行切割后再进行加工,如眼镜上的零件弹弓芯子就属于此领域,而弹弓芯子的外形在加工中,需要对弹弓芯子的条形坯体依据其外形尺寸要求进行切断或打孔,此前,这项工作大多由人工手动作业完成,经切断后的坯体的误差较大,不仅费时费力,且直接影响了弹弓芯子的生产效率,不利于弹弓芯子生产的自动化;因而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而提供的一种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包括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导轨板,有一活动板与所述导轨板配合,所述活动板在导轨板上滑动;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固定的基块,所述基块上设置有第一轴块,第一翘压板与第一轴块活动连接,第一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基块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轴块,第二翘压板与第二轴块活动连接,第二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活动板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翘压板的上半槽与基块的下半槽、第二翘压板的上半槽与活动块的下半槽扣合后共同形成零件坯体的送料通道。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轴与活动板连接;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活动板在导轨板上来回运动。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压板与第一轴块活动连接由第一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一轴块上的轴孔配合,第一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一轴块上的轴孔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翘压板与第二轴块活动连接由第二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二轴块上的轴孔配合,第二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二轴块上的轴孔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轴块凸起部分的槽孔;所述第二翘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二轴块凸起部分的槽孔。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轴与第一翘压板的一端连接;便于第一翘压板的送料通道处于打开或扣合的状态。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翘压板的一端设置有
3通孔与第二翘压板上的第三气缸配合,第三气缸轴与活动块上的支撑块连接。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长度微调器具;如第一调节千分尺;用于调节固定板与活动板的间距。如上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块上也设置有微调器具;如第二调节千分尺;用于调节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间距。经以上设置后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工作过程是首先,根据需要通过第一调节千分尺调整好固定板与活动板的间距,通过第二调节千分尺调整好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间距;将零件坯体置于送料通道上,闭合电源,第一气缸带动活动板在导轨板上前行,此时,第二翘压板处于扣合状态,第一翘压板则处于翘开状态,当第二调节千分尺顶端达到与第一翘压板接触时,电路输出指令,第一翘压板扣合,第二翘压板翘开而松开零件坯体,此时可以对零件进行打孔和切断等工序;第一气缸带动活动板在导轨板上退回,当第一调节千分尺顶端与活动板接触时,第二翘压板扣合夹住零件进入初始状态;依此循环,第一气缸带动活动板将送料通道上的零件根据预先设置的长度,进行一段一段地等距输送,并可对零件进行打孔、切断等加工处理。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可应用于生产弹弓芯子或者其它杆状零件等,并为零件坯体的打孔切断等加工工序提供了一种实用装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二翘压板部分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改变视图方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包括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导轨板 11,有一活动板6与所述导轨板11配合,本实施例选择活动板6与导轨板11之间呈一种燕尾结构配合的方式,即由导轨板11上的燕尾形凸台111与活动板6上的凸台槽63配合;所述活动板6在导轨板11上滑动;工作台1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固定的基块2,所述基块2上设置有第一轴块61,第一翘压板3与第一轴块61活动连接,第一翘压板3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基块2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所述活动板6上设置有第二轴块 61,第二翘压板4与第二轴块61活动连接,第二翘压板4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活动板6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第一翘压板3与第二翘压板4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翘压板3的上半槽与基块2的下半槽、第二翘压板4的上半槽与活动块6的下半槽扣合后共同形成零件坯体的送料通道7。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一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第一气缸52,第一气缸52 与活动板6通过第一气缸52的轴连接;从而带动活动板6在导轨板11上来回运动。所述第一翘压板3与第一轴块61活动连接由第一翘压板3的轴承孔43与第一轴块61上的轴孔611配合,第一翘压板3的轴承孔43与第一轴块61上的轴孔611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翘压板4与第二轴块61活动连接由第二翘压板4的轴承孔43与第二轴块61上的轴孔611配合,第二翘压板4的轴承孔43与第二轴块61上的轴孔611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翘压板3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轴块61凸起部分的槽孔42 ;所述第二翘压板4上设置有容置第二轴块61凸起部分的槽孔42 ;槽孔42的大小可根据情况选定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所述基板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1,第二气缸21通过第二气缸21的轴与第一翘压板3的一端连接;便于第一翘压板3的送料通道7处于打开或扣合的状态。所述第二翘压板4的一端设置有通孔41与第二翘压板4上的第三气缸44配合, 第三气缸44通过第三气缸44的轴与活动块6上的支撑块62连接;便于第二翘压板4的送料通道7产生翘开或压下并扣合的动作。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千分尺51 ;用于调节固定板5与活动板6的间距。所述第二轴块6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千分尺612 ;用于调节第一翘压板3与第二翘压板4的间距。所述第一轴块61和第二轴块61上设置有一螺孔613与轴孔611相连通;用于固定中心轴,并防止中心轴磨损后引起松动,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中提及的内容仅作为说明性的例证,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包括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导轨板,有一活动板与所述导轨板配合,所述活动板在导轨板上滑动;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固定的基块,所述基块上设置有第一轴块,第一翘压板与第一轴块活动连接,第一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基块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轴块,第二翘压板与第二轴块活动连接,第二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活动板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翘压板的上半槽与基块的下半槽、第二翘压板的上半槽与活动块的下半槽扣合后共同形成零件坯体的送料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轴与活动板连接;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活动板在导轨板上来回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压板与第一轴块活动连接由第一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一轴块上的轴孔配合,第一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一轴块上的轴孔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翘压板与第二轴块活动连接由第二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二轴块上的轴孔配合,第二翘压板的轴承孔与第二轴块上的轴孔间用中心轴连接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一轴块凸起部分的槽孔;所述第二翘压板上设置有容置第二轴块凸起部分的槽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轴与第一翘压板的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翘压板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与第二翘压板上的第三气缸配合,第三气缸轴与活动块上的支撑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长度微调器具;用于调节固定板与活动板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块上设置有长度微调器具;用于调节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微调器具是千分尺。
专利摘要零件打孔切断送料机构,在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导轨板,有一活动板与导轨板配合;工作台的一侧有一基块,基块上设置有第一轴块,第一翘压板与第一轴块活动连接,第一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基块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活动板上有第二轴块,第二翘压板与第二轴块活动连接,第二翘压板前端有一开口向下的上半槽与活动板上设置的一开口向上的下半槽配合;第一翘压板与第二翘压板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翘压板的上半槽与基块的下半槽、第二翘压板的上半槽与活动块的下半槽扣合后形成零件坯体的送料通道;从而提高了零件打孔切断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文档编号B23Q7/00GK202006387SQ20112007056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杨兴龙, 杨小龙 申请人:杨兴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