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式深钻机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 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目前,随着电站设备、化工设备、海水淡化等行业的发展,大型、特大型零件加工越 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并要求机床有高刚性、高效率、高精度数控加工。但现在的数控 深孔钻的加工仅局限于3至5米加工面或050以下的深孔,即便如此,现国内外数控卧式深 孔钻床依然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钻孔加工时存在较大的反作用力,会使立柱向相反方向倾斜,在加工到立 柱顶端时,倾斜明显,严重影响加工工件的精度,是机床的使用变得有局限性。2、过高的立柱会把加工中的切削力变成抖动,无法使机床完成中切屑,以及过高 加工面加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 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 装置,包括工件装夹立柱,Y向立柱,深孔加工部装,Y向托板,支撑梁座,支撑臂,支撑臂滑 动轨道,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座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梁,支撑梁的内侧固定连接 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所述Y向立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臂,支撑臂的右侧端面上规 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所述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采用 内嵌式滑动连接。所述的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为四方向等载荷的直线 导轨。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加工作用力会被支撑臂通过滑动导轨完美的传递给 支撑梁后被支撑座吸收,从而使立柱不会因加工作用力而倾斜导致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
图1,1为工件装夹立柱;2为工件;4为Y向立柱;5为深孔加工部装;6为Y 向托板;7为支撑梁座;8为支撑臂;9-1为支撑臂滑动轨道下轨;9-2为支撑臂滑动轨道上 轨;10为支撑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2]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件装夹立柱1,Y向立柱4,深孔加工部装5,Υ向托 板6,支撑梁座7,支撑臂8,支撑臂滑动轨道,支撑梁10。支撑梁座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梁 10,支撑梁10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9-1。Y向立柱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支撑臂8,支撑臂8的右侧端面上规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支撑臂滑动轨道的 下轨9-1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采用内嵌式滑动连接。工件2装夹在工件装夹立柱1上,深孔加工部装5安装在Y向托板6上,Y向托板 6可沿Y向立柱4上的直线导轨垂直上下移动,Y向立柱4的右侧通过支撑臂8上的支撑 臂滑动轨道上轨9-2连接支撑梁10上的9-1为支撑臂滑动轨道下轨,从而使支撑臂8带动 Y向立柱4沿X向自由滑动,由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9-1为 四方向等载荷的直线导轨,所以滑动摩擦系数低,从而保证,支撑臂8随Y向立柱4任意位 置的停滞或移动,并限制的Y向立柱Z向的自由度,并且在加工中作用力会被支撑臂8通过 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9-1完美的传递给支撑梁10后支撑 座7吸收,从而使Y向立柱不会因加工作用力而倾斜导致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包括工件装夹立柱,Y向立柱,深 孔加工部装,Y向托板,支撑梁座,支撑臂,支撑臂滑动轨道,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梁座(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梁(10),支撑梁(10)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 (9-1);所述Y向立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臂(8),支撑臂(8)的右侧端面上规定连 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所述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9-1)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 上轨(9- 采用内嵌式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9-2)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9-1)为四方向等载荷 的直线导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式深钻机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特大管板加工钻镗床加工作用力平衡装置,包括工件装夹立柱,Y向立柱,深孔加工部装,Y向托板,支撑梁座,支撑臂,支撑臂滑动轨道,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座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梁,支撑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所述Y向立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臂,支撑臂的右侧端面上规定连接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所述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下轨与支撑臂滑动轨道的上轨采用内嵌式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加工作用力会被支撑臂通过滑动导轨完美的传递给支撑梁后被支撑座吸收,从而使立柱不会因加工作用力而倾斜导致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B41/02GK201815706SQ20102024744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周玲奇 申请人:周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