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24083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线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卡车车身
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厂车身装焊生产线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采用一条焊装线实 现多车型共线的自动化程度高越来越高,但是在重型卡车这一领域却很难实现。现有重型 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线包括往复杆输送线、车身总成补焊工位、顶盖装焊工位、车身总成 工位、车身总成预装工位、地板总成补焊工位、地板总成工位等构成;现有重型卡车的车顶 盖有普通型、半高顶、高顶三种车型,现有柔性焊装线中的顶盖装焊工位不能同时适用于上 述三种车顶盖车型通过。同时,对于车身总成工位而言,它不能适合于不同长短的车型的定 位以及左右置方向盘两种车型的定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解决 上述问题,在同一条装焊线上适合更多车型的装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它包括车 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和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所述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 包括底座,底座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导轨,导轨上设有移动支撑架,移动支 撑架上设有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构,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分别适于长短车型定 位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结构 相同,支撑压紧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压紧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 撑块;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撑块,支撑杆上铰接连接压紧缸,压紧缸 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压紧块。 所述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连接的摇臂,摇臂上设有 支撑臂,支撑臂上连接连接块,连接块一侧铰接连接夹持缸,夹持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夹持 块,夹持块端部铰接连接夹头,夹持块与连接块铰接连接;连接块另一侧下部设置压块。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顶盖装焊工位和车身总成工位基础上,对原有的顶盖装焊 工位和车身总成工位上的夹持定位的改进,对于车身总成工位而言,增设适于长短车型定 位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在移动支撑架上设置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 构;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的支撑臂上设置适用于普通型、半高顶、高顶三种车型通过 的夹具,本实用新型车身总成工位夹具能实现四种不同的车型、顶盖装焊工位夹具能实现 三种不同的车型,从而整个焊装线能实现十二种车型的共线。

图1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线示意图。[0008] 图2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3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单侧示意图。 图4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布置示意图。 图5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6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1。 图7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2。 图8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IO压紧机构与顶盖接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线包括往复杆输送线100、车身总成补焊 工位200、顶盖装焊工位300、车身总成工位400、车身总成预装工位500、地板总成补焊工位 600、地板总成工位700等工位组成,其中往复杆输送线100、车身总成补焊工位200、车身总 成预装工位500、地板总成补焊工位600、地板总成工位700等工位与现有的技术相同,不在 此累述。 车身总成工位400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它包 括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401,底座401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402,支撑架 402上设导轨403,导轨403上设有移动支撑架404,移动支撑架404与支撑架402之间连接 气缸405。移动支撑架404上设有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构420和其他的定位夹持机构组 406,其他的定位夹持机构406的结构和布置与现有的技术相同,不在此累述。两个支撑架 之间的底座401上设有分别适于长短车型定位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440和后排支撑压紧机 构460,以及其他的车身定位夹持机构组407 ;以及其他的车身定位夹持机构组407的结构 和布置与现有的技术相同,不在此累述。 如图3、4所示,前排支撑压紧机构440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460同轴设置两组;左 右对称设置,前排支撑压紧机构440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46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以一 组后排支撑压紧机构460进行结构描述。 如图5所示,后排支撑压紧机构460包括支撑装置461和压紧装置465,支撑装置 461包括支撑杆462,支撑杆462上设有定位支撑块463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是竖直的支承 部分和水平的定位支撑块设置部分构成);压紧装置465包括支撑杆466,支撑杆466上设 有定位支撑块467,支撑杆466上铰接连接压紧缸469,压紧缸469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压紧 块470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66连接固定板468 ,固定板468另 一端铰接连接压紧缸469 (气 缸),压紧块470与固定板468铰接连接。 当通过长车型时,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后排支撑压紧则处于压紧状 态;当通过短车型时则相反。 如图6、7所示,左右置车型伸縮定位机构420包括移动支撑架404连接的支撑臂 421,支撑臂421上铰接转动缸422 (气缸),支撑臂421端部通过铰支轴427铰接连接旋转 臂423,旋转臂423与转动缸的活塞杆424铰接;旋转臂423两端分别连接左置方向盘车型 伸縮定位销430和右置方向盘车型伸縮定位销431。本实施例中左置方向盘车型伸縮定位销和右置方向盘车型伸縮定位销的结构相同,它们包括与旋转臂423连接的气缸425,气缸 425活塞杆端部连接定位销426。 当通过右置车型时图中右伸縮定位销打开,左伸縮定位销不动,通过左置车型则 相反。 顶盖装焊工位300包括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如图8、9所示,顶盖装焊工位 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301,底座301上铰接连接的摇臂302,摇臂302上设有支撑臂303, 支撑臂303上连接夹持装置311夹持装置311包括与支撑臂303连接的连接块304,连接块 304相对于车顶盖的端面是斜面(如图10),连接块304 —侧铰接连接夹持缸305(气缸), 夹持缸305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夹持块306,夹持块306为"L"型;夹持块端部铰接连接夹头 307,夹头307与车顶盖的接触面形状与车顶盖形状相配合(如图10)。夹持块306与连接 块304铰接连接;连接块另一侧下部设置压块308。压块308连接在连接块304端面的下 端。压块304与车顶盖的接触面形状与车顶盖形状相配合。309是普通型、半高顶、高顶分 别三种车型的截面轮廓线。压块308能同时满足三种顶盖的压紧;顶盖装焊工位300的其 他的定位夹持机构310的结构和布置与现有的技术相同,不在此累述。
权利要求一种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它包括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和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导轨,导轨上设有移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上设有左右置车型伸缩定位机构,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分别适于长短车型定位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结构相同,支撑压紧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压紧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撑块;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撑块,支撑杆上铰接连接压紧缸,压紧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压紧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压紧 机构同轴设置两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置车 型伸縮定位机构包括移动支撑架连接的支撑臂,支撑臂上铰接转动缸,支撑臂端部铰接连 接旋转臂,旋转臂与转动缸活塞杆铰接;旋转臂两端分别连接左置方向盘车型伸縮定位销 和右置方向盘车型伸縮定位销。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装焊 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连接的摇臂,摇臂上设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连接连 接块,连接块一侧铰接连接夹持缸,夹持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夹持块,夹持块端部铰接连接 夹头,夹持块与连接块铰接连接;连接块另一侧下部设置压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块相 对于车顶盖的端面是斜面,压块连接在连接块端面的下端。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 与车顶盖的接触面形状与车顶盖形状相配合。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块为 "L"型,夹头与车顶盖的接触面形状与车顶盖形状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卡车车身总成柔性焊装定位夹持装置,它包括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和顶盖装焊工位夹持定位装置,所述车身总成工位夹持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导轨,导轨上设有移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上设有左右置车型伸缩定位机构,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分别适于长短车型定位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前排支撑压紧机构和后排支撑压紧机构结构相同,支撑压紧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压紧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撑块;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支撑块,支撑杆上铰接连接压紧缸,压紧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压紧块本实用新型车身总成工位夹具能实现四种不同的车型、顶盖装焊工位夹具能实现三种不同的车型,从而整个焊装线能实现十二种车型的共线。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1471113SQ2009202276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邹征宇, 陈以春, 陈利江 申请人: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