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装置、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99202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轧制装置、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制装置、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
本申请主张2006年11月27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06-318820号 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在轧制装置中修正轧制板的形状的方法,已知有对上下的工 作辊选择喷射例如两种温度的工作辊冷却油(冷却介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从与工作辊平行配置的多个喷油器喷射高温的工作辊 冷却油,借助其热影响使辊径膨胀,从而使轧制板的板厚减小。另一 方面,通过对工作辊喷射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使辊径收缩,从而使 轧制板的厚度增大。由此,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参照专利文献1 )。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4-197507号公报
然而,即使在使用上述技术的情况下,在轧制板的板厚是无法忽 视包含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的厚度以下 的极薄板轧制中,不一定能够充分地进行形状控制。
即,在轧制板的板厚是无法忽视包含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 的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的厚度以下的情况下,会出现如下的现象当 对工作辊喷射高温的工作辊冷却油时,轧制板的板厚反而增大,另一 方面,当对工作辊喷射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时,轧制板的板厚反而减 小。
因此,在极薄板轧制中存在无法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极薄板 轧制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的轧制装置和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 法。
在本发明的轧制装置和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中,为了解决上述 课题,采用以下的手段。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轧制装置具备轧 制机,在上下的工作辊之间对轧制板进行轧制;形状测定部,对由上 述轧制机进行轧制后的轧制板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进行测定;喷油部, 具有沿着上述上下的工作辊的长度方向进行配置的多个喷射喷嘴,对 上述上下的工作辊喷射工作辊冷却油;以及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形 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对从上述喷油部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的喷出量和 /或温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上述轧制板的形状。上述形状控制部具有 两个控制模式,所述两个控制模式中的从上述喷油部喷出的工作辊冷 却油的喷出量和/或温度相对于上述形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的关系相 反,上述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轧制板的板厚来切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根据该发明,除了能够通过从喷油部对上下的工作辊喷射的工作 辊冷却油的热影响使上下的工作辊的辊径膨胀/收缩,来控制轧制板的 形状以外,还能够考虑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和轧制板之间的工作辊冷 却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来控制轧制板的形状。
并且,上述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轧制板轧制成无法忽 视包含上述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的厚度 以下的板厚时,上述形状控制部切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由此,即使在包含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 大的极薄轧制区域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
并且,上述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喷油部具备喷出温度不同 的工作辊冷却油的高温喷射喷嘴和低温喷射喷嘴,上述形状控制部具 有第一控制模式,在对上述轧制板检测到相当于形状变化的凸部的 情况下,使来自上述高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在检测到相当于形 状变化的凹部的情况下,使来自上述低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以 及第二控制模式,在对上述轧制板检测到相当于形状变化的凸部的情
况下,使来自上述低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在检测到相当于形状 变化的凹部的情况下,使来自上迷高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
由此,在包含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几乎 不存在或较小的轧制区域中,通过设为第一控制模式,对上下的工作 辊喷出高温的工作辊冷却油而使辊径膨胀,从而能够消除轧制板的凸 部,并对上下的工作辊喷出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而使辊径收缩,从而 能够消除轧制板的凹部。另一方面,在包含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大的轧制区域中,通过设为第二控制模式,对上 下的工作辊喷出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而使油膜厚度增大,从而能够消 除轧制板的凸部,并对上下的工作辊喷出高温的工作辊冷却油而使油 膜厚度减小,从而能够消除轧制板的凹部。若消除轧制板的凸部、凹 部,则会消除该部分的板的局部伸长率异常,板形状变得良好。
并且,上述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轧制 板的板硬度、进入侧的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以及上述轧制润滑 油的粘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切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由此,通过还考虑对包含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和轧制板之间的工 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存在影响的、轧制板的板硬度、 进入侧的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以及上述轧制润滑油的粘度,进 而能够在极薄板轧制区域中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为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对在上述工作辊之 间被轧制后的轧制板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进行测定,根据该测定信息, 从沿着上述上下的工作辊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喷射喷嘴对上述上下 的工作辊喷射工作辊冷却油,从而控制上述轧制板的形状,其特征在 于,该方法根据上述轧制板的板厚,以使从上述多个喷射喷嘴喷出的 工作辊冷却油的喷出量和/或温度相对于上述轧制板的形状的关系相 反的方式进行切换,来进行上述轧制板的形状控制。
根据该发明,除了能够通过从喷油部对上下的工作辊喷射的工作 辊冷却油的热影响使上下的工作辊的辊径膨胀/收缩,来控制轧制板的 形状以外,还能够考虑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和轧制板之间的工作辊冷 却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来控制轧制板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除了能够通过从喷油部对上下的工作辊喷射的工作辊冷却油的热 影响使上下的工作辊的辊径膨胀/收缩,来控制轧制板的形状以外,还 能够考虑包含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和轧制板之间的工作辊冷却油的轧 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来控制轧制板的形状,因此,即使在包含 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大的极薄轧制区域中, 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轧制装置R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在第一控制模式中,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 冷却油C与轧制板P的形状修正的关系的图。
图2B是用于说明在第一控制模式中,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 冷却油C与轧制板P的形状修正的关系的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在笫二控制模式中,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 冷却油C与轧制板P的形状修正的关系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在第二控制模式中,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 冷却油C与轧制板P的形状修正的关系的图。
标号说明
R轧制装置
10轧制机
12工作辊
14支承辊
20形状测定部
30喷油部
32喷射喷嘴
32A高温喷射喷嘴
32B低温喷射喷嘴
40控制部
42形状控制部
44喷油控制部
P礼制板
C工作辊冷却油
L轧制润滑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轧制装置、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的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轧制装置R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轧制装置R具备利用工作辊12对轧制板P进行轧制的轧制机10;对轧制板P的轧制后的形状进^f亍测定的形状测定部20;对專L制机10的 工作辊12喷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油部30;以及对它们进行集中控制 的控制部40。
对工作辊12与轧制板P的接触部分供给轧制润滑油L。轧制润滑 油L可以从未图示的供给部供给,也可以从喷油部30供给。在从喷油 部30供给轧制润滑油L的情况下,工作辊冷却油C兼用作轧制润滑油 L。并且,轧制润滑油L的供给源(未图示)和工作辊冷却油C的供给 源可以分体形成,也可以作为一体而共用。
这样,供给到上下的工作辊和轧制板P之间的轧制润滑油L包含 工作辊冷却油C。
轧制机10是具备上下的工作辊12和支承所述上下工作辊12的上 下的支承辊14的四辊轧制机。另外,在上下的工作辊12之间对轧制 板P进行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四辊轧制机作为轧制机10的情况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六辊轧制或其它公 知的轧制才凡。
形状测定部20具备多个旋转转子22和压力检测器24。 多个旋转转子22分别具有一定的宽度,利用空气轴承以能够旋转 的方式浮动支承在设置于轧制机10的下游侧的水平的支承轴21上而 与其邻接。旋转转子22的整体宽度设定为至少大于作为对象的轧制板 P的宽度。
压力检测器24是检测旋转转子22的内表面的空气压的部件。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遍及整个宽度精密地测定由轧制机10轧制 后的轧制板P的宽度方向的形状精度、即平面度。
另外,利用形状测定部20的压力检测器24检测到的测定信息被 发送至控制部40。
另外,作为形状测定部20,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平10-137831 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形状测定辊。
喷油部30具有多个喷射喷嘴32。多个喷射喷嘴32沿着上下的工 作辊12的宽度方向,在与旋转转子22的宽度相同的范围内等间隔地 配置。
另外,通过从各喷射喷嘴32对各工作辊12分别喷射工作辊冷却
8油C,从而防止各工作辊12等的烧结等。
各喷射喷嘴32具备喷出通过未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后的工作辊冷 却油C的高温喷射喷嘴32A;和喷出通过未图示的冷却器冷却后的工作 辊冷却油C的低温喷射喷嘴32B。即,高温喷射喷嘴32A和低温喷射喷 嘴32B分别沿着上下的工作辊12的宽度方向在同一范围内等间隔地配 置。
另外,从喷油部30的各喷射喷嘴32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 出量和温度通过控制部40进行控制,
控制部40进行轧制机10的上下的工作辊12和支承辊14的压下
量等的控制。
并且,控制部40具备形状控制部42,根据形状测定部20的测 定结果求出要修正轧制板P的形状时应从喷油部30的各喷射喷嘴32 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温度;以及喷油控制部44,根据来 自形状控制部42的指令控制未图示的控制阀和加热器及冷却器,对上 下的工作辊12喷出来自喷油部30的所期望的喷出量/温度的工作辊冷 却油C。
形状控制部42存储确定应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 喷出量和温度以修正轧制板P的形状的多个运算方法(控制模式),并 进行该控制模式的切换。
作为控制模式,具有第一控制模式,应用于轧制板P的板厚比 无法忽视包含工作辊冷却油C的轧制润滑油L的油膜厚度(以下,省 略为油膜厚度)的变化的影响的厚度厚的情况;和第二控制模式,应 用于轧制板P的板厚是无法忽视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的厚度以下的情 况。
另外,对于轧制板P的板厚,无法忽视油膜厚度的影响的厚度通 过轧制板P的板硬度、进入侧的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以及轧制 润滑油L的粘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例如工作辊径越大、或/和轧制润 滑油L的粘度越高,则无法忽视油膜厚度的影响的厚度就越大。具体 而言,大概为9pm 15pm的范围的板厚。
接着,对利用轧制装置R进行的轧制板P的形状控制进行说明。 轧制装置R通过对轧制板P反复实施轧制处理,从而将轧制板P 形成为所期望的板厚。例如进行粗轧制、中间轧制、完成前轧制、精轧制。
具体而言,通过将板厚为2. 0mm的轧制板P拉入上下的工作辊12 之间对其进行轧制,而形成为1. 2mm的板厚。进而,反复进行轧制处 理,使板厚向0. 7mm、 0. 4mm、 0. 2mm、 0. lmm、 0. 05mm、 0. 02mm、 0. Olmm、 0. 005mm阶段性地薄板化。
这样,在使轧制板P薄板化时,需要使轧制板P的表面平坦。即, 由于在轧制板P的表面形成有局部的凸起(板厚相当于形状变化的程 度的厚的区域以下记为凸部)或局部的凹陷(板厚相当于形状变化 的程度的薄的区域以下记为凹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以使其平 坦化。
因此,从喷油部30的多个喷射喷嘴32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射高 温或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C,通过该热影响使上下的工作辊12的辊径 膨胀或收缩,从而修正形成于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或凹部。这样, 使轧制板P的形状在整个宽度上精密地平坦化。
另外,如上所述,形状控制部42具有两个控制模式。下面对无法 忽视油膜厚度的变化的影响的厚度为10jLim时的示例进行说明。
第一控制模式应用于轧制板P的板厚比10Mm厚的情况。即,在 将轧制板P的板厚从2. O,轧制至0. 02mm的工序(薄板区域)中,应
用第一控制模式。
第二控制模式应用于轧制板P的板厚为10Mm以下的情况。即,
在将轧制板P的板厚从0. 02mm轧制至0. Olmm、进一步从0. Olmm轧制 至O. 005m迈的工序(极薄板区域)中,应用第二控制模式。
即,在将轧制板P的板厚从0. 02mm轧制至0. Olmm的处理时,形 状控制部42将控制模式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至笫二切换模式。
图2A、图2B、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 辊冷却油C与轧制板P的形状修正的关系的示意图,图2A和图2B表 示第一控制模式的情况,图3A和图3B表示第二控制模式的情况。
在应用第一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如下所述那样进行轧制板P的形 状修正。
如图2A所示,当利用形状测定部20检测出在轧制板P的表面局 部隆起而成的区域(凸部)时,在形状控制部42的控制下,从喷油部 30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出高温的工作辊冷却油C。向与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对应的上下的工作辊12的区域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量增 大。
由此,上下的工作辊12的辊径局部热膨胀(增大),对轧制板P 的表面的凸部的压下量增加,其表面形状平坦化。
相反,如图2B所示,当利用形状测定部20检测出在轧制板P的 表面局部凹陷而成的部分(板厚减小的区域(凹部))时,在形状控制 部42的控制下,从喷油部30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出低温的工作辊冷 却油C。向与轧制板P的表面的凹部对应的上下的工作辊12的区域喷 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量增大。
由此,上下的工作辊12的辊径局部热收缩(减小),对轧制板P 的表面的凹部的压下量减少,其表面形状平坦化。
这样,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和凹部净皮弄平(凹部的深度和凸部 的高度减小),板的伸长率分布均匀化,表面形状平坦化。
另外,在形状控制部42中,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温度根据
形成于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或凹部的程度等而求得。
如上的控制方法、即应用第一控制模式的轧制方法与以往进行的 控制方法相同。
但是,当将应用第一控制模式的轧制方法也应用于轧制板P的板 厚为10fim以下的情况时,使轧制板P的表面形状平坦化较为困难。 这是因为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12和轧制板P之间的油膜厚度对轧制板 P的表面形状产生大的影响。
通常,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12和轧制板P之间的油膜厚度大约为 ljLim左右。因此,即使是油膜的厚度稍微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轧制板 P的板厚大,所以油膜厚度的变化几乎不会影响轧制板P的表面形状、 即平坦化。
但是,在轧制板P的板厚为10jum以下的情况下,当油膜厚度变 化时,会对礼制板P的表面形状的平坦化产生大的影响。
油膜厚度的变化与轧制板P的表面形状的关系存在如下的关系。 已知的是轧制润滑油L的粘度随着其温度而变化。具体而言,在 轧制润滑油L为高温的情况下,粘度下降,所以油膜厚度容易局部减 小。并且,摩擦系数也变大。由此,对轧制板P的压下量减少,轧制 板P的板厚局部增加。另一方面,在轧制润滑油L为低温的情况下,粘度上升,所以油 膜厚度容易局部增大。并且,摩擦系数也变小。由此,对轧制板P的 压下量增加,轧制板P的板厚局部减小。
另外,工作辊冷却油C不仅影响工作辊12的温度,而且也影响轧 制润滑油L的温度。即,轧制润滑油L的温度受工作辊冷却油C的温 度的影响,如果工作辊冷却油C的温度升高,则轧制润滑油L的温度 也升高,如果工作辊冷却油C的温度降低,则轧制润滑油L的温度也 降低。
并且,由于喷出至工作辊12上的工作辊冷却油C直接作为轧制润 滑油L,所以若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增加,则轧制润滑油L 的量也增加,若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减少,则轧制润滑油L的量 也减少。
即,在轧制板P的板厚为10pm以下的情况下,从喷油部30向上 下的工作辊12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温度相对于轧制板P 的表面形状(平坦化)的关系与板厚大约为10 pm以上的情况相反。
因此,在轧制板P的板厚为lOjuin以下的情况下,应用考虑了包 含工作辊冷却油C的轧制润滑油L的油膜厚度变化的控制模式、即第 二控制模式。
在应用笫二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如下所述那样进行轧制板P的形 状修正。
如图3A所示,当利用形状测定部20检测出在轧制板P的表面局 部隆起而成的部分(凸部)时,在形状控制部42的控制下,从喷油部 30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出低温的工作辊冷却油C。向与轧制板P的表 面的凸部对应的上下的工作辊12的区域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量增 大。由此,上下的工作辊12的辊径局部热收缩(减少)。
另一方面,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12与轧制板P之间的油膜厚度局 部增大。
因此,在油膜厚度的增大相对于上下工作辊12的辊径的减少来说 为更多的情况下,对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的压下量增加,其表面形 状平坦化。
相反,如图3B所示,当利用形状测定部20检测出在轧制板P的 表面局部凹陷而成的部分(凹部)时,在形状控制部42的控制下,从
12喷油部30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出高温的工作辊冷却油C。向与轧制板 P的表面的凹部对应的上下的工作辊12的区域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 的量增大。由此,上下的工作辊12的辊径局部热膨胀(增大)。
另一方面,形成于上下的工作辊12与轧制板P之间的油膜厚度局 部减小。
因此,在相对于上下工作辊12的辊径的增大来说、油膜厚度的减 小更多的情况下,对轧制板P的表面的凹部的压下量减少,其表面形 状平坦化。
这样,在板厚为10Mm以下的轧制板P中,通过使对上下的工作 辊12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温度与现有的板形状控制方法 颠倒,从而弄平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和凹部(凹部的深度和凸部的 高度减小),板的伸长率分布均匀,能够使表面形状良好地平坦化。
另外,在形状控制部42中,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温度根据
形成于轧制板P的表面的凸部或凹部的程度(突出量、陷入量等)、轧 制板P的板厚等而求得。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轧制装置R,通过从喷油部 30对上下的工作辊12喷射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热影响使上下的工作辊 的辊径膨胀.收缩,从而控制轧制板的形状,除此之外,还考虑形成 于上下的工作辊12与轧制板P之间的油膜厚度的影响,由此能够良好 地控制轧制板P的形状。
特别是在油膜厚度的影响大的极薄轧制区域(无法忽视工作辊冷 却油的油膜厚度的变化的影响的厚度板厚大概为9pm以上、15 ym 以下)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动作步骤或各构成部件的诸形状 和组合等为一个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根据加 工条件和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四辊轧制机作为轧制机10的情况进 行了说明,但应用本发明的轧制机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是配置多 个轧制机IO、连续进行轧制的多级式轧制装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轧制板P的轧制工序中,对从第一控制模式 切换至第二控制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根据轧制 板P的板厚切换控制模式即可,因此,也可以是从第二控制模式切换至第一控制模式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工作辊12的上游侧配置喷油部30、 并调节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温度的情况进行 了说明,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工作辊12的下游侧配置喷油部30。并且,也可以将 喷油部30 i殳置在上游侧和下游侧这两侧。
并且,不仅限于喷油部30的各喷射喷嘴32具备高温喷射喷嘴32A 和低温喷射喷嘴32B的情况。也可以是能够任意调节从各喷射喷嘴32 喷射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温度的情况。
并且,除了高温喷射喷嘴32A和低温喷射喷嘴32B之外,还可以 具备喷出中温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中温喷射喷嘴。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轧制板P的板厚为预定板厚(约 10pm)时切换控制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大概 9pm以上、15 pm以下的范围的板厚即可。
除了轧制板P的板厚之外,也可以还考虑轧制板P的板硬度、进 入侧的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及轧制润滑油L的粘度等至少一个 或多个或全部因素,来切换笫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
轧制板P的板厚、板硬度、进入侧的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 及轧制润滑油L的粘度等的关系优选通过反复进行轧制处理而求出最 佳的数值。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轧制装置和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即使在包含工 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的影响大的极薄轧制区域中,也 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
1权利要求
1. 一种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轧制机,在上下的工作辊之间对轧制板进行轧制;形状测定部,对由上述轧制机进行轧制后的轧制板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进行测定;喷油部,具有沿着上述上下的工作辊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喷射喷嘴,对上述上下的工作辊喷射工作辊冷却油;以及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形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对从上述喷油部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的喷出量和/或温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上述轧制板的形状,上述形状控制部具有两个控制模式,所述两个控制模式中的从上述喷油部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的喷出量和/或温度相对于上述形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的关系相反,上述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轧制板的板厚来切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轧制板轧制成无法忽视包含上述工作辊冷却油的轧制润滑油的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的厚度以下的板厚时,上述形状控制部切 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油部具备喷出温度不同的工作辊冷却油的高温喷射喷嘴和低温喷射喷嘴,上述形状控制部具有第一控制模式,在对上述轧制板检测到相当于形状变化的凸部的 情况下,使来自上述高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在检测到相当于形 状变化的凹部的情况下,使来自上迷低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和第二控制模式,在对上述轧制板检测到相当于形状变化的凸部的情况下,使来自上述低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在检测到相当于形 状变化的凹部的情况下,使来自上述高温喷射喷嘴的喷出量增大。
4. 根据权利要求l-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形状控制部根据上述轧制板的板硬度、进入侧板温度、板速度、工作辊径以及上述轧制润滑油的粘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切换上述两个控制模式。
5. —种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对在上述工作辊之间被轧制后的 轧制板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进行测定,根据该测定信息,从沿着上述上 下的工作辊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喷射喷嘴对上述上下的工作辊喷射 工作辊冷却油,从而控制上述轧制板的形状,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轧制板的板厚,以使从上述多个喷射喷嘴喷出的工作辊 冷却油的喷出量和/或温度相对于上述轧制板的形状的关系相反的方 式进行切换,来进行上述轧制板的形状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极薄板轧制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形状控制的轧制装置、轧制板的形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轧制装置具备轧制机,在上下的工作辊(12)之间对轧制板(P)进行轧制;形状测定部,对由轧制机进行轧制后的轧制板(P)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进行测定;喷油部(30),具有沿着工作辊(12)的长度方向进行配置的多个喷射喷嘴(32),对工作辊(12)喷射工作辊冷却油(C);以及形状控制部,根据形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对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或温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轧制板(P)的形状。形状控制部具有两个控制模式,所述两个控制模式中的从喷油部(30)喷出的工作辊冷却油(C)的喷出量和/或温度相对于形状测定部的测定信息的关系相反,形状控制部根据轧制板(P)的板厚来切换两个控制模式。
文档编号B21B37/32GK101547756SQ2007800436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7日
发明者大塚裕之, 本城恒, 松泽司, 都筑茂 申请人:株式会社Ihi;Ihi金属生产设备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