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在原有的单线连轧设备上进行四切分轧制的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中的线材生产依赖于单线连轧机完成,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线材需求量剧增,现有的单线生产设备已无法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而已有的两切分、三切分导卫装置的切分效率虽然已有改善,但仍未能显著改善市场严重的供需矛盾。迅速提高钢材中的线材的生产效率就成为摆在钢材生产厂家和设备制造厂家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采用四切分轧制,可用少于常规的轧制道次以大断面坯料生产出相对小规格的钢材,能够不用增加道次设备投入而解决轧制小规格棒材产量低的问题,并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综合消耗。四切分轧制技术最早是由德国巴登公司开发的轧钢生产新工艺,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引进德国巴登公司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棒材四线切分轧制技术(中国专利ZL03117469.8),可提高产量2倍以上,但四切分和四切分以上多线切分轧制技术因为对工艺操作、生产组织、设备管理水平要求相当高,目前亦只有少数厂家能熟练掌握12mm以下的四切分技术。目前,国内市场所采用的四切分导卫装置主要有德国巴登公司生产的四切分装置和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四切分装置(中国专利ZL200420054922.2)(如图1所示),这种四切分导卫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导卫总成是由各个部件通过螺钉组装而成,由于切分轮是易耗件,通常切分4-5小时就要更换,更换切分轮极为复杂,每次需要0.5-1小时,影响了工作效率;2.同时由于组装时的累积误差导致切分轮的同轴度精度不高,常常出现严重的粘钢、堆钢现象,不能顺利地形成连续轧制,四切分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3.该导卫总成只适合直径在12mm以下的线材,对于直径在14mm以上的线材不能适用,因此使用范围单一;4.切分轮的调节采用螺杆和压簧来实现,一方面调节精度差,另一方面当两侧压簧的弹性磨损不一致时会影响到上下切分轮的磨损不均匀,导致加速更换切分轮,影响了切分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以方便切分轮的更换,同时保证切分轮的同轴度,来满足热连轧技术的需求,降低、乃至消除轧制中粘钢、堆钢现象,大幅度提高轧机的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它包括一个导卫盒体、进口鼻锥、出口导槽、导辊轴、一组前切分轮和一组后切分轮,所述的导卫盒体前端有进料的进口鼻锥、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槽;所述的四根导辊轴安装有前、后两组切分轮,所述的每组切分轮的上、下切分轮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根导辊轴的两端设有偏心套和偏心蜗轮套,并通过所述的偏心套和偏心蜗轮套固定在所述的导卫盒体上,在所述的导卫盒体的一侧设有两根蜗杆,所述的每根蜗杆与所述的一组上下偏心蜗轮套啮合,所述每根蜗杆的上下啮合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通过所述的蜗杆来调节每组切分轮的上、下切分轮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发明的进口鼻锥支架、切分轮支架和刀架的支架设计为整体浇铸,保证了各部分的同轴度,大幅度降低、乃至彻底消除了轧制中粘钢、堆钢现象的产生;2.通过所述的蜗杆来调节每组切分轮的上、下切分轮之间的距离,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上下切分轮的同轴度,提高了切分轮的使用寿命,使切分轮的使用寿命长达48小时;3.安装、拆卸切分轮方便,只要将蜗杆旋出就可将切分轮很方便地取出,每次更换仅仅需要5分钟,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4.对于直径在12mm以上的棒材,只有更换相应的进口鼻锥、切分轮和刀架就能生产,其适应性强,可以适应的使用范围达到10mm-22mm。
5.在所述的导卫盒体上设有刀架,通过刀架的刀片将切分后的棒材再进行一次切分,保证了棒材的外观尺寸;6.所述的出口导槽通过芯轴安装在导卫盒体上,一方面保证其与导卫盒体的同轴度,另一方面方便刀架的更换;7.在所述的导卫盒体上设有起吊耳环,方便导卫的安装;8.所述的各转动部位和工作部位连有润滑通路和水冷管路,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部件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确保了导卫的使用寿命和加工产品的质量。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的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所述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的结构示意3为图2中所示的刀架的放大示意4为钢坯的切分工艺过程示意图。
1.进口鼻锥 2.导卫盒体 3.前切分轮 4.后切分轮 5.导辊轴6.偏心蜗轮套 7.蜗杆 8.刀片 9.限位块 10.起吊耳环11.出口导槽 12.刀架 13.冷却系统 14.润滑系统 15.芯轴 16.偏心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至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包括一个导卫盒体2、进口鼻锥1、出口导槽11、导辊轴5、一组前切分轮3和一组后切分轮4,所述的导卫盒体2前端有进料的进口鼻锥1、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槽11;所述的四根导辊轴5安装有前、后两组切分轮3和4,所述的每组切分轮3或4的上、下切分轮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根导辊轴5的两端设有偏心套16和偏心蜗轮套6,并通过所述的偏心套16和偏心蜗轮套6固定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的一侧设有两根蜗杆7,所述的每根蜗杆7与所述的一组上下偏心蜗轮套6啮合,所述每根蜗杆7的上下啮合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通过所述的蜗杆7来调节每组切分轮的上、下切分轮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前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为双刃切分轮,且前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有两个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后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为单刃切分轮,且后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上有一个彼此配合的切分刃。
从图2可以看出,切分轮设置两组,同时结合图4,多联的棒材从进口鼻锥1进入导卫,经前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的切分刃将多联钢坯外侧的两条棒材先行分离,多联棒材继续前进,经过后切分轮组中的上、下切分轮的切分刃从中间将多联棒材的另外两条棒材再行分离,最后完成分离的四条棒材通过出口导槽11各自的轧制通道,最终完成成品的轧制过程。
导卫的前后切分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磨损,切分轮上的切分刃将不可避免地间距变化的情况,同时磨损后切分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修磨,修磨后的切分轮的直径变小,由于蜗杆7上下与偏心蜗轮套6啮合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蜗杆7的旋转,使偏心蜗轮套6相向或背向移动来达到调节上下切分轮中心距的作用,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上下切分轮的调节精度和同轴度,提高了切分轮的使用寿命。另外安装、拆卸切分轮方便,只要将侧面的限位块松开,而后将蜗杆旋出就可将切分轮很方便地取出,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调节机构对于前、后两组切分轮来讲,结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由于本发明的进口鼻锥支架、切分轮支架和刀架的支架设计为整体浇铸,保证了各部分的同轴度,大幅度降低、乃至彻底消除了轧制中粘钢、堆钢现象的产生。
为了保证了棒材的外观尺寸,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设有刀架12,通过刀架12的刀片8将切分后的棒材再进行一次切分。
为了方便刀架12的更换,所述的出口导槽11通过芯轴15安装在导卫盒体2上,同时保证出口导槽11与导卫盒体2的同轴度。
为了方便导卫的安装,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设有起吊耳环10。
所述的各转动部位和工作部位连有润滑系统14和水冷系统13,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部件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确保导卫的使用寿命和加工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不但可以切分直径12mm的棒材,对于直径在10mm-22mm的棒材,只有更换相应尺寸的进口鼻锥、切分轮和刀架就能生产,其适应性强。
权利要求
1.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包括一个导卫盒体(2)、进口鼻锥(1)、出口导槽(11)、导辊轴(5)、一组前切分轮(3)和一组后切分轮(4),所述的导卫盒体(2)前端有进料的进口鼻锥(1)、后端有出料的出口导槽(11);所述的四根导辊轴(5)安装有前、后两组切分轮(3)和(4),所述的每组切分轮(3)和(4)的上、下切分轮上有彼此配合的切分刃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根导辊轴(5)的两端设有偏心套(16)和偏心蜗轮套(6),并通过所述的偏心套(16)和偏心蜗轮套(6)固定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的一侧设有两根蜗杆(7),所述的每根蜗杆(7)与所述的一组上下偏心蜗轮套(6)啮合,所述每根蜗杆(7)的上下啮合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鼻锥(1)、刀架(12)、切分轮(3)和(4)的支架为整体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切分轮(3)为双刃切分轮,后切分轮(4)为单刃切分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设有刀架(12),所述的刀架(12)上安装有刀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设有润滑系统(14)和水冷系统(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卫盒体(2)上设有起吊耳环(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导槽(11)通过芯轴(15)安装在导卫盒体(2)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分导卫总成,具体讲就是一种一次可将单条的钢坯轧制出四条棒材的四切分连轧导卫总成,它包括一个导卫盒体、进口鼻锥和出口导槽;前、后两组切分轮安装在导辊轴上,导辊轴通过两端的偏心套和偏心蜗轮套固定在盒体上,有两根蜗杆与每组上下偏心蜗轮套啮合,每根蜗杆上下啮合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通过蜗杆来调节每组切分轮的上、下切分轮之间的距离。该装置方便切分轮的更换,同时保证切分轮的同轴度,来满足热连轧技术的需求,降低轧制中粘钢、堆钢现象,大幅度提高轧机的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21B39/14GK1861281SQ20061008551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立祥 申请人:江苏金冶冶金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