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88290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LED灯条,并在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下方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条位置对应、且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所述LED灯条发出的光线经混光条扩散反射后进入导光板内;由于采用了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可有效改善LED产生的hotspot现象,同时在导光板下方设置LED灯条,不仅可以增加混光距离,同时可以实现窄边框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如今的平面显示领域,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得用于背光模组上。但伴随着LED的功率不断增加,加上液晶电视的边框越来越窄的现状,LED电视的背光线使用的LED颗数越来越少,同时混光距离也越来越小。
[0003]LED的半值角是指:发光强度值为轴向强度值一半的方向与发光轴向的夹角。传统背光用LED的水平半角值为60°,即LED轴向左右偏60°时候的出射光强为轴向的1/2,所以LED类似于一个朗伯辐射体。
[0004]朗伯辐射体是指:符合发光强度余弦定律的发光体,即I=It^c0sa的发光体。朗伯辐射体的各个方向上的光强I与中心光强Itl成余弦定律,光强随着出射角度的变大而减小。
[0005]hot spot是指:由于光线的光强分部差异,在导光板的入光侧形成的明暗相间的区域。
[0006]由于LED的发光强度具有局限性,混光距离较小的情况下,便在靠近导光板的入光侧形成了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灯影或hot spot,严重影响了电视机的显示效果。
[0007]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旨在改善由于混光较小,同时LED颗数较少情况下造成的hot spot现象,实现背光模组的窄边框。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LED灯条,并在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下方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条位置对应、且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
[0011]所述LED灯条发出的光线经混光条扩散反射后进入导光板内。
[001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混光条包括:与所述LED灯条位置对应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位置对应的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反射面;
[0013]所述光线从入光面进入混光条内,经过第一反射面或/和第二反射面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混光条外。
[0014]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条上的单个灯珠位置对应的凹球形表面,所述光线通过该凹球形表面扩散至混光条内。
[0015]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面上设置有用于破坏所述光线在混光条内发生全反射、并使所述光线从出光面射出的印刷网点。
[0016]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反射斜面,并在所述反射斜面上设置有斜面反射片。
[001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反射曲面。
[0018]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一背板,所述LED灯条、混光条依次固设于所述背板上。
[0019]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所述LED灯条上设置有第三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反射片。
[0020]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一散热铝条,所述LED灯条贴于所述散热铝条上、并通过第一螺钉将所述散热铝条锁附于所述背板上。
[002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中框,其中,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通过卡扣或第二螺钉锁附于所述中框上。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由于米用了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可有效改善LED产生的hot spot现象,同时在导光板下方设置LED灯条,不仅可以增加混光距离,同时可以实现窄边框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优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优选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优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包括:
[0030]导光板110、LED灯条120、混光条130,以及背板150,与以往侧光式背光模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将作为光线的LED灯条120放置于导光板110下方,并且在导光板110入光侧111下方增加混光条130,该混光条130与LED灯条120位置对应,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混光距离,LED灯条120发出的光线经混光条130扩散反射后进入导光板110内。将LED灯条120放在导光板110下侧,减少了中框300的厚度,可以实现窄边框的需求,同时在导光板110入光侧111增加混光条130 (用于扩散光线),可有效改善LED产生的hot spot现象。
[0031 ] 具体地,LED灯条120、混光条130依次固设于背板150对应位置上,其中,LED灯条120通过导热胶贴在散热铝条160上,并通过第一螺钉(图中未示出)将散热铝条160锁附于背板150上。
[0032]本实施例中,该混光条130采用PMMA或MS等光学级塑料制成,其包括:与LED灯条120位置对应的入光面A (混光条130右侧面)、与入光面A相对的第一反射面D (混光条130左侧面)、与导光板110入光侧111位置对应的出光面B(混光条130顶面),以及与出光面B相对的第二反射面C (混光条130底面)。光线从入光面A进入混光条130内,经过第一反射面D或/和第二反射面C反射、最终从出光面B射出混光条130外。
[0033]进一步地,入光面A上设置有与LED灯条120上的单个灯珠位置对应的凹球形表面130a,在混光条130的入光面A上设置凹球形表面130a,使得光线通过该凹球形表面130a可以扩散至混光条130内。其中,该凹球形表面130a的数量可根据LED灯条上的单个灯珠的颗树进行调整,而该灯珠可采用封装有荧光粉的LED颗粒,可发出白光。
[0034]更进一步地,第二反射面C上设置有用于破坏光线在混光条130内发生全反射、并使该光线从出光面B射出的印刷网点(图中未示出),通过该印刷网点的设置,可使得光线最终从混光条130正上方的出光面B射出。
[0035]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反射面D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140a,在第二反射面C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140b,在LED灯条120上设置有第三反射片140c,在导光板110与背板150之间设置有第四反射片140d (在背板150上设置有散热铝条160的情况下,第四反射片140d应当是设置在导光板110与散热铝条160之间),其中,上述第一反射片140a、第二反射片140b、第三反射片140c,以及第四反射片140d采用分为若干段的单个反射片,通过弯折贴合在对应的反射面上,并通过该反射片将光线完全封闭在导光板110与背板150之间。
[0036]再次如图1所示,导光板110入光侧111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使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110内的反射斜面112,并在该反射斜面112上设置有斜面反射片(图中未示出),光线从混光条130的出光面B射出后,从导光板110入光侧111射入,并经斜面反射片进入导光板110内,从而提闻光效。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优选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是将导光板210入光侧211上部的反射斜面111改为反射曲面212,采用反射曲面212这种自由曲面,具有光学可控性,不需要贴侧面反射片,也可以控制将光线全部入射到导光板210中。同样地,本实施例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也包括:
[0039]导光板210、LED灯条220、混光条230、第一反射片240a、第二反射片240b、第三反射片240c、第四反射片240d、背板250,以及散热铝条260,而其装配方式也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0040]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路原理图,LED颗粒的发光角度约为120°,LED出射的光线经过混光条130被扩散开,从出光面B进入导光板110中。
[0041]其中,上述入光面A对应于LED做成凹球形表面130a的结构,其原理为凹透镜原理,可扩散入射光。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LED的入射光经过入光面A—次折射,出射角度被改变,扩散后入射到混光条130左侧第一反射面D的光线经过第一反射片140a的反射重新回到混光条130中。入射到混光条130底面第二反射面C的光线,被印刷网点破坏了全反射从而从混光条130的正上方出光面B射出。入射到导光板110中的光线,经过导光板110入光侧111上部反射斜面112的反射进入导光板110内部,通过这种光线投射方式,使得入射到导光板HO内的光线更为均匀,从而有效改善传统侧光式背光模组产生的hotspot现象。
[0042]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具体组装方式所述如下:
[0043]步骤一:将LED灯条120贴于散热铝条160上,并将散热铝条160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背板150上;
[0044]步骤二:将有特殊骑缝线处理的第三反射片140c放置于散热铝条160上,使LED颗粒被露出来;
[0045]步骤三:将混光条130放在第二反射片140b上方,入光面A与LED灯条120位置相对,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定位固定;
[0046]步骤四:在第四反射片140d上安装导光板110,入光侧111与混光条130的出光面B位置相对;
[0047]步骤五:按照需求依次在导光板110上方加上光学膜片后,扣上中框300。
[0048]基于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其包括:
[0049]中框300,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具体如上所述,具体地,该侧光式背光模组通过卡扣或第二螺钉锁附于中框300上。
[00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可有效改善LED产生的hot spot现象,同时在导光板下方设置LED灯条,不仅可以增加混光距离,同时可以实现窄边框的需求。
[005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的LED灯条,并在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下方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条位置对应、且用于扩散光线的混光条; 所述LED灯条发出的光线经混光条扩散反射后进入导光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条包括:与所述LED灯条位置对应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位置对应的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反射面; 所述光线从入光面进入混光条内,经过第一反射面或/和第二反射面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混光条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条上的单个灯珠位置对应的凹球形表面,所述光线通过该凹球形表面扩散至混光条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设置有用于破坏所述光线在混光条内发生全反射、并使所述光线从出光面射出的印刷网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反射斜面,并在所述反射斜面上设置有斜面反射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上部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内的反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背板,所述LED灯条、混光条依次固设于所述背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所述LED灯条上设置有第三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反射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散热铝条,所述LED灯条贴于所述散热铝条上、并通过第一螺钉将所述散热铝条锁附于所述背板上。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中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通过卡扣或第二螺钉锁附于所述中框上。
【文档编号】F21V8/00GK204153587SQ20142056682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孟长军 申请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