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发光屏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屏和包括这样的发光屏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用从电子发射器件发射的电子照射发光元件来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亮度,希望用被充分加速的电子照射发光元件。由于这个原因,需要将高电压施加于阳极。然而,由于最近几年显示装置的厚度的尺寸缩减,所以存在放电发生在后板上的电子发射器件与前板(发光基板)上的阳极电极之间的情况。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下述构造的阳极面板,在所述构造中,为了抑制由放电引起的损坏的目的,通过电阻性材料层将阳极电极单元的组件(阳极电极单元按二维矩阵布置)电连接。此外,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为了抑制光学串扰(cross talk)的目的,提供网格形分隔壁,以便包围荧光材料。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No. 2007-00523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结构需要改进之处在于使阳极的电势稳定。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发光屏和包括这样的发光屏的图
像显示装置。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括电子发射器件;和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 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馈电电极在与所述分隔壁元件相邻的网眼(mesh)形基底上与所述电阻元件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括电子发射器件;和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 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分隔壁元件包括网眼形部分,所述网眼形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所述馈电电极在所述分隔壁元件的网眼形部分上与所述电阻元件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馈电电极在与所述分隔壁元件相邻的网眼形基底上与所述电阻元件接触,并包括在所述网眼形基底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分隔壁元件包括网眼形部分,所述网眼形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所述馈电电极在所述分隔壁元件的网眼形部分上与所述电阻元件接触,并包括在所述网眼形部分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在其中电势可被稳定地供给阳极的发光屏和包括这样的发光屏的图像显示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构造的一部分被切掉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前板和后板的平面图。图3是包括图2(a)中的前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图4是包括图2(a)的前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另一个部分截面图。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前板。图6是包括图5中的前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图7是包括由网格形元件构成的分隔壁元件的前板的平面图。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前板,并提供包括该前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图9是包括图8(a)中的前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另一个部分截面图。图10示出移除图2(a)中的前板的元件的状态。图11是基底附近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整体构造的透视图。在该透视图中,为了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内部构造, 切除该装置的一部分。图2 (a)示出用作构成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发光屏的前板11,从后板12侧观看该前板11。图2(b)示出从前板11侧看到的后板12,前板11用作发光屏。图 3(a)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3(b)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请注意,为了清晰地显示图1中的线 A-A'、线B-B'和线C-C'与用作发光屏的前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2(a)中也示出了线 A-A'、线B-B'和线C-C'。请注意,以下,将用作发光屏的前板简单地描述为前板。后板12包括在背部基板32上的电子发射器件1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 (b)和图 1所示,在基板上包括多个电子发射器件16,并且该多个电子发射器件16按矩阵与扫描布线14和信息布线15连接。如图2(a)所示,前板11包括在正面基板31上的多个阳极电极20、分隔壁元件19 和电阻元件21,分隔壁元件19被定位在阳极电极之间,电阻元件21被定位在分隔壁元件 19上,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与电阻元件接触的馈电电极22设置在正面基板 31的外周部分与形成有阳极电极的区域之间的部分中。在馈电电极的端部,设置以下所述的与电源电路的端子连接的连接部23。在正面基板31上还设置有发光元件17和网眼形基底对,发光元件17和网眼形基底M在其它元件下面,并且在图2(a)中未显示。以下, 将对这些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如图3(a)所示,多个发光元件17和多个阳极电极20设置在正面基板31上,发光元件17在被从电子发射器件16发射的电子照射时发射光,阳极电极20被定位为与发光元件17重叠。相对于正面基板31的表面朝向后板12突出的分隔壁元件19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如图3(b)和图2(a)所示,在Y方向上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20电连接的电阻元件21设置在分隔壁元件19的面向后板12的部分上。如图4所示,用于将电势提供给发光屏的电源电路27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外部。电源电路27通过电阻元件21将电势提供给阳极电极20。请注意,当电阻元件21和电源电路27被设置为彼此分离一定距离时,根据该距离而发生电压降。由于这个原因,通过馈电电极22将条带形电阻元件21和电源电路27彼此电连接。这样,通过将电阻元件21 设置在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17之间的分隔壁元件19的面向后板12的多个部分上,电阻元件21不阻挡从发光元件17发射的光,因此,可高效率地使用该光。因此,可提高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此外,由于与阳极电极20连接的电阻元件21被定位在分隔壁元件 19的面向后板12的多个部分上,在X方向上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20之间的部分具有高电阻。结果,X方向上的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20之间的部分的耐压增大。这样,通过将连接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20的电阻元件21设置在分隔壁元件19 上,提供各种优点。然而,当电阻元件21设置在分隔壁元件19上,并且连接电阻元件21与电源电路的馈电电极22设置在正面基板31的表面上时,为了将电阻元件21与馈电电极22连接,产生横跨分隔壁元件的上表面与正面基板31的表面之间的台阶式(stepped)部分的部分。因此,存在断裂发生在横跨部分中的情况。结果,引起不稳定地执行对与电阻元件21连接的阳极电极20馈电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如图2(a)、图3(a)和图10(a)所示,定位在分隔壁元件19和馈电电极22上的电阻元件21被设置在与分隔壁元件19相邻设置的网眼形基底M 上,馈电电极22抑制电阻元件21与电源电路27之间的电压降。这里,图10(a)示出馈电电极22从图2(a)中的构造移除的状态。在不横跨台阶式部分的情况下,在网眼形基底M 上实现馈电电极22与电阻元件21之间的连接和馈电电极22与电源电路27的端子之间的连接。具体地讲,在不横跨台阶式部分的情况下,使馈电电极22和电阻元件21以及馈电电极22和电源电路27的端子在网眼形基底M上彼此接触。结果,由于从电阻元件21到电源电路27的电路径不具有台阶式部分(在所述台阶式部分中,通过横跨这些台阶式部分引起断开),所以电势可被稳定地供给与电阻元件21连接的阳极电极20。基于进入阳极电极 20的电子的阳极电流加入(join into)到馈电电极22中,大电流通过馈电电极22。结果, 在馈电电极部分中产生热。然而,如图10(a)所示,通过使其上设置有馈电电极的基底M 具有网眼形状,可减小由发热在馈电电极部分中产生的应力。因此,可抑制基于馈电电极与基底的分离、基底与正面基板的分离等的馈电电极的损坏,并可实现阳极电压的稳定供给。 另外,如图1所示,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为了抑制前板起电(electrification)的目的,在前板的反表面(不面向电子源并且曝露到空气的表面)上形成由诸如ITO的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抗静电膜30。通常,与阳极电极相比,低电压(例如,GND)被施加于抗静电膜30。在这种情况下,馈电电极22与抗静电膜30之间的电压在馈电电极部分中产生电容。然而,通过使基底M具有网眼形状,可减小该电容。结果,可降低功耗。请注意,图4中所示的连接部23是馈电电极22与电源电路接触的部分。高电压管脚观是电源电路的杆形端子部。高电压管脚观将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外部上的电源电路27的输出电压延伸到前板11。以下,将对本实施例中的组成元件进行详细描述。关于正面基板31,可使用透射可见光的元件,诸如玻璃。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诸如PD200的高应变点玻璃。关于阳极电极20,可使用已知的用于CRT等的金属背(back)、金属背由Al等形成。为了执行阳极电极20的图案化,可使用通过掩模执行的汽相沉积法、蚀刻法等。关于阳极电极20的厚度,由于电子需要通过阳极电极20到达发光元件17,所以考虑电子的能耗、设置的加速电压(阳极电压)和光的反射效率来适当地确定厚度。当^iv到15kV的电压施加于阳极电极20时,使阳极电极20具有50 [nm]到300[nm]的厚度。请注意,当由ITO 等构成的透明电极用作阳极电极20时,所利用的构造不限于图1和图2(a)中所示的阳极电极20被定位为与发光元件17重叠并覆盖发光元件17的构造。阳极电极20可设置在正面基板31与发光元件17之间。关于发光元件17,可使用由于电子束激励而发光的荧光晶体。关于具体的荧光材料,例如可使用在由 Phosphor Research Society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编辑的“Phosphor Handbook”(Ohmsha,Ltd.出版)中描述的并且已用于现存的CRT 的荧光材料等。根据加速电压、荧光材料的粒子直径、荧光材料的填充密度等来适当地确定荧光材料的厚度。当施加于阳极电极20的加速电压为大约5kV到15kV时,使荧光材料具有4·5[μπι]到30[μπι](其为3[μπι]到10[ μ m](常见荧光粒子的平均直径)的1. 5到3 倍)的厚度,优选地,大约5[ μ m]到15[μπι]的厚度。
分隔壁元件19优选由下述材料形成,所述材料由具有几乎表现为绝缘的电阻的无机混合物构成,诸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玻璃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诸如氧化铅、氧化锌、 氧化铋、氧化硼、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钛。为了执行分隔壁元件19的图案化,可使用诸如喷砂法、感光印料(photopaste)法或蚀刻法的方法。请注意,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的规格适当地确定分隔壁元件19的高度。优选使分隔壁元件19的高度为发光元件17的宽度(图中χ或y方向上的长度)的1/2到10倍。例如,当发光元件17的宽度为50[μ m]时,优选使分隔壁元件19的高度为25[μ m]到500[μ m]。结果,可抑制晕光现象的发生,这是优选的,在所述晕光现象中,被发光元件17反射的电子到达另一个发光元件17,引起发光。分隔壁元件19不限于如图2(a)所示的由彼此分离的多个条带形元件构成的分隔壁元件19, 而是可由图7(a)和图7(b)所示的网格形元件构成。请注意,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当图2(a)和图5中的分隔壁元件19由网格形元件构成时的前板。在分隔壁元件19由网格形元件构成的这样的情况下,可在两个方向(X方向和Y方向)上抑制上述晕光现象的发生,这是优选的。总之,主题申请的发明不仅可应用于如图2(a)所示的包括由彼此分离的多个条带形元件构成的分隔壁元件19的前板,而且还可应用于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包括由网格形元件构成的分隔壁元件19的前板。关于电阻元件21的组成元件,可使用电阻性材料,诸如氧化钌、氧化钛、氧化锡、 ITO或ΑΤΟ。关于用于形成条带形电阻元件21的方法,可使用现存的方法,诸如印刷法或者使用分配器的涂布法。关于电阻元件21的电阻,可通过更高的电阻抑制放电电流。然而,当电阻太高时, 由于由电子束产生的电流而在阳极引起电压降。考虑到抑制放电电流的效果、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之间的耐压特性等,电阻元件21的最佳电阻优选为大约IkQ到1ΜΩ。馈电电极22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即可。然而,当从电源电路27和高电压管脚观(高压电源电路的端子)施加高电压时,为了减小馈电电极 22自身中的电压降,优选地使和电压管脚观连接的连接部与离该连接部最远的部分之间的电阻为1[ΚΩ]或更小。更优选地,该电阻比电阻元件21的电阻小三个或更多个数量级 (1/1000或更小)。关于基底Μ,可使用各种元件,只要基底M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即可,即,控制基底M的高度,以使得不引起馈电电极22与被定位在分隔壁元件19上的电阻元件21之间引起的断开和由于分隔壁元件与正面基板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而引起的断开。例如,可使用在真空中释放少量气体的材料,诸如聚酰亚胺。可替换地,还可使用包含氧化铝或氧化锆的陶瓷、通过烧制(firing)包含低熔点玻璃料的糊剂(paste)而获得的材料、或者其中具有相对低电导率的金属氧化物(诸如ZnO或SnO)包含低熔点玻璃料的材料。还可使用与分隔壁元件19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基底优选由分隔壁元件构成。基底被定位在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以便与分隔壁元件19相邻。请注意,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是相对于被定位在最外周的发光元件的向内(inward)部分。该区域是在图2(a)中用标号40 表示的虚线区域,即,图像显示区域。基底M与分隔壁元件19相邻意味着横跨在分隔壁元件19与基底M之间的电阻元件21被定位为不朝向正面基板31悬挂(hung)。只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基底M就可被定位在离分隔壁元件19 一定距离处。请注意,基底M优选地被定位为与分隔壁元件19接触。基底的形状被形成为网眼形状,诸如网格形状。指出,网眼形状是联成网络的形状,在图11中示出其示例。图11是放大基底附近结构的局部视图。 如图11 (a)和图11(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图10中所示的包括四边形开四的网格结构,并且涵盖例如包括圆形开口四和十字叉形(十字形)开口四的结构。请注意,如图10中那样,图11示出移除了馈电电极22的状态。当馈电电极被电阻性材料覆盖时,可抑制馈电电极与例如电子发射器件之间产生的放电电流,这是优选的。请注意,关于覆盖馈电电极的电阻性材料,可使用电阻元件21。 具体地讲,形成馈电电极22,并将电阻元件21形成为覆盖馈电电极22。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遮光元件18 设置在分隔壁元件19与前板11之间。关于遮光元件18,可利用已知的用于CRT等的黑矩阵结构。遮光元件18通常由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氧化物、碳等形成。这样的黑色金属氧化物的示例包括氧化钌、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钼、氧化钴和氧化铜。接着,将对后板12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b)所示,发射通过激励使发光元件17 发光的电子的多个电子发射器件16设置在后板12的内表面上。关于电子发射器件16,适合使用例如表面传导发射器件。用于将驱动电压供给电子发射器件16的多条扫描布线14 和多条信息布线15也设置在后板12的内表面上。用作抗气压结构的间隔件13优选地设置在后板12与前板11之间。间隔件13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17之间的部分中,以使得间隔件13不影响图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间隔件13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材料诸如玻璃、其中绝缘材料与导电材料混合的元件等。还可使用其中表面被电阻性材料覆盖的构造。在使间隔件13具有微小的电导率(以下,称为导电间隔件)的这样的情况下,可抑制间隔件的起电,这是优选的。结果, 可使从电子发射器件发射的电子的轨迹稳定,并可显示良好的图像。制备以上描述的前板11、后板12和间隔件13,并将间隔件13放置在前板11与后板12之间。前板11和后板12的外周部分通过侧壁沈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图像显示装置 100。当用如此形成的图像显示装置100显示图像时,电源电路27通过馈电电极22和电阻元件21将电压施加于阳极电极20。此时,通过端子Dy和Dx将电压施加于扫描布线 14和信息布线15,以将驱动电压供给电子发射器件16,使所需的电子发射器件16发射电子束。从电子发射器件发射的电子束被加速,并撞击在发光元件17上。结果,发光元件17被选择性地激励发光。如此,显示图像。示例(示例 1)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进行描述。请注意,由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图像显示装置的后板和整体构造,所以将仅对示例1的特征进行描述。图2(a)示出示例1 的前板11,从后板侧观看前板11。图3(a)、图3(b)和图4分别示出沿着图1(或图2(a)) 中的A-A' ,B-B'和C-C'截取的截面。(步骤1:形成黑矩阵)在正面基板31 (PD200)的表面上印刷黑色糊剂,正面基板31为在其表面(背面)上设置由ITO构成的抗静电膜30的玻璃。通过光刻技术使印刷的糊剂曝光和显影,以使该糊剂被图案化为网格形状。如此,形成用作黑矩阵的遮光元件18。使开口的间距在Y方向上为630[μπι],在X方向上为210[μπι],如在面向开口的电子发射器件中一样。使开口的大小在Y方向上为^5[μπι],在X方向上为145[ μ m]。(步骤2涂覆分隔壁材料和基底材料)接着,为了在遮光元件18上形成在Y方向上延伸的条带形分隔壁元件,用狭缝式涂布机涂覆氧化铋绝缘糊剂,以使得烧制之后的膜厚度将变为190 μ m。在120°C下将所涂覆的糊剂干燥10分钟,以形成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用狭缝式涂布剂在将在后面的步骤中在其中形成馈电电极22的区域中涂覆氧化锌绝缘糊剂,以使得所涂覆的糊剂与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相邻,并且烧制之后的膜厚度将变为190 μ m。在120°C下将所涂覆的糊剂干燥 10分钟,以形成基底的预制件。(步骤3形成分隔壁元件和基底)接着,用层叠装置将干膜抗蚀剂(DFR)贴附到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和基底的预制件。然后使用于曝光DFR的铬掩模与预定位置对齐,并按图案曝光DFR。所使用的铬掩模在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上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掩蔽与遮光元件18重叠的条带形部分(未曝光部分),在X方向上宽度为50 μ m并且在Y方向上延伸;在基底的预制件上具有这样的形状,该形状掩蔽在X方向上延伸的网眼形部分(其中宽度为50 μ m的部分在X方向和Y方向这二者上延伸的网格部分)。然后通过该铬掩模使DFR曝光。此外,用显影剂对DFR进行显影(移除曝光部分)处理,通过冲洗对DFR进行洗浴处理,并对DFR进行干燥处理,以形成用于喷砂的掩模,该掩模在所需部分处具有开口,并由DFR构成。执行使用SUS粒子作为磨粒的喷砂法。因此,根据DFR的开口对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和基底的预制件进行图案化, 以使得移除预制件的不必要部分,将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图案化为在Y方向上延伸的条带形状,并将基底的预制件图案化为在X方向上延伸的网眼形状(在示例1中,网格形状)。 此后,通过用去膜溶液(stripping solution)对DFR进行洗浴来剥离DFR,并对基板进行清洗。(步骤4:形成电阻元件)用分配器形成包含氧化钌的高电阻糊剂,以使得烧制之后的膜厚度在如此图案化的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上以及从分隔壁元件的预制件到基底的网眼形预制件将变为5 μ m。 在120°C下将所形成的糊剂干燥10分钟。请注意,按测试图案涂覆用于形成高电阻层的材料,并测量所涂覆的糊剂的电阻。发现体积电阻率为KT1Q ·πι。(步骤5:烧制)在530°C下对这些元件进行烧制,以形成由在Y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条带形元件构成的分隔壁元件19、定位在分隔壁元件上的从分隔壁元件到网眼形基底M的条带形电阻元件21、和在X方向上延伸的网眼形基底对。(步骤6涂覆荧光材料)接着,关于发光元件17,使用在其中分散了 CRT领域中所使用的P22荧光材料的糊剂。通过丝网印刷法落入式(drop-in)地印刷荧光材料,以使其与具有条带形开口的分隔壁元件19对齐。在示例1中,为了提供彩色显示,分别按条带图案涂覆具有三种颜色R、 G和B的荧光材料。使每种荧光材料的膜厚度为15 μ m。此后,在120°C下对具有三种颜色的荧光材料进行干燥处理。请注意,可分开地对每种颜色或者对这三种颜色一起执行干燥处理。此外,通过喷涂在荧光材料上涂覆将用作粘合材料的包含碱性硅酸盐的水溶液,即, 水玻璃。(步骤7:形成金属背)接着,通过喷涂涂布法涂覆丙烯酸乳液,并对该丙烯酸乳液进行干燥,以用丙烯酸树脂填充荧光粉末材料中的空隙。此后,在荧光材料上沉积将用作阳极电极20的铝膜。此时,使用金属掩模形成阳极电极20,所述金属掩模仅在与用作发光元件17的荧光材料对应的部分和条带上的电阻元件21的部分中具有开口。请注意,使用作阳极电极20的铝膜具有90nm的厚度。请注意,阳极电极20不限于铝,可使用钛、铬等。(步骤8:形成馈电电极)接着,在网眼形基底对上形成馈电电极22,以使得馈电电极22的多个部分与电阻元件21重叠。具体地讲,通过在网眼形基底M上使用印刷丝网印刷在其中分散了银粒子的玻璃糊剂来形成馈电电极22,所述印刷丝网具有与馈电电极22的图案对应的开口(在示例1中,所述开口具有等效于网眼形基底M的形状)。同时,在网眼形基底M上还形成与电源电路27的高电压管脚28连接的连接部23。馈电电极22和连接部23在120°C下被干燥并随后在500°C下被烧制。(步骤9形成后板和间隔件)通过在玻璃元件(PD200 背部基板3 上形成用作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电子发射器件的表面传导发射器件16、多个扫描布线14和多个信息布线15来形成后板12。在背部基板32的一部分中形成用作电源电路的端子的高电压管脚观延伸穿过的孔,所述部分面向前板11的连接部23。电源电路27设置在背部基板32的背表面(不面向前板11的表面)中的孔附近。间隔件13由玻璃元件(PD200)构成。用如此制作的前板11、后板12和间隔件13制作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100。应注意,在形成图像显示装置100时,充分地执行对齐,以使得电源电路27的高电压管脚观与定位在网眼形基底上的馈电电极22的连接部23接触。图3(a)、图3(b)和图4中分别示出沿着图1中的线A-A'、线B-B'和线C-C'截取的截面。在如此形成的图像显示装置100中,电源电路27通过馈电电极22和条带形电阻元件21将SkV的电压施加于阳极电极20,以显示图像。如图3 (a)、图3 (b)和图4所示,通过设置分隔壁元件19和将条带形电阻元件21放置在分隔壁元件19上,获得充分高的发光亮度,并显示具有较少的由晕光引起的颜色混合的良好图像。台阶式断裂在条带形电阻元件21与馈电电极22之间的接触部分中没有出现。由在馈电电极部分中产生的热量引起的馈电电极部分的损坏(断裂或分离)也没有出现。在长时间段的图像显示期间没有问题出现。请注意,在示例1中,条带形电阻元件21被形成为被定位为从分隔壁元件19到网眼形基底M。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馈电电极22可被形成为被定位为从基底M到分隔壁元件19,并与分隔壁元件19上的电阻元件21接触。(示例 2)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进行描述。基本构造与示例1中相同。示例2与示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具有图5、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构造的前板。请注意,图10(b)中示出移除了图5中的馈电电极22的构造。示例2的构造的特征在于,如图 10 (b)中的基底部分25所示,分隔壁元件19在正面基板31上被形成为延伸到发光元件17 被定位的区域外部的区域,并且这样的延伸部分(基底部分2 被形成为具有网眼形状。换句话讲,分隔壁元件19被形成为延伸到示例1中的网眼形基底M的位置,并且分隔壁元件 19的这样的延伸部分(基底部分2 被形成为具有网眼形状。请注意,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是相对于定位在最外周的发光元件的向内部分。该区域在图5中是用标号40表示的虚线区域,S卩,图像显示区域。与示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馈电电极22设置在分隔壁元件的网眼形部分(基底部分)上,所述部分被定位在图像显示区域(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并且使馈电电极22在网眼形分隔壁元件上(在基底部分上)与电阻元件21和用作电源电路27的端子的高电压管脚观接触。与示例1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阳极电极20覆盖在X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并且阳极电极20分别覆盖电阻元件21。请注意,图 6(a)是沿着图5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图6(b)是沿着图5中的B-B'截取的截面图。在示例2的图像显示装置100中,电源电路27通过馈电电极22和条带形电阻元件21将SkV的电压施加于阳极电极20,以显示图像。结果,如示例1中那样,获得充分高的发光亮度,并显示具有较少的由晕光引起的颜色混合的良好图像。台阶式断裂在条带形电阻元件21与馈电电极22之间的接触部分中没有出现。由馈电电极部分中产生的热量引起的馈电电极部分的损坏(断裂或分离)也没有出现。在长时间段的图像显示期间没有问题出现。此外,由于条带形电阻元件21到阳极电极20的连接部分被阳极电极20覆盖,所以以更大的确定性建立阳极电极20与条带形电阻元件21之间的电连接。结果,使阳极电极 20的电势稳定,并显示更好的图像。(示例 3)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进行描述。基本构造与示例1中相同。示例3 与示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具有图8(a)、图8(b)和图9中所示的构造的前板。具体地讲,示例3与示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成电阻元件21之前形成馈电电极 22,然后将电阻元件21形成为覆盖馈电电极22。请注意,图8(a)示出从后板12侧看到的前板11。图8(b)是沿着图8(a)中的B-B'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8(a)中的C-C' 截取的截面图。请注意,沿着图8(a)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与图3(a)类似。以下,将对制作示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步骤进行描述。省略与示例1中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描述。(步骤1形成黑矩阵)、(步骤2 涂覆分隔壁材料和基底材料)和(步骤3 形成分隔壁元件和基底)与示例1中相同。然而,不执行(步骤4:形成电阻元件),执行(步骤 5 烧制)。如此,形成分隔壁元件19和网眼形基底24。接着,如示例1中那样执行(步骤6 涂覆荧光材料)和(步骤7 形成金属背)。(步骤8:形成馈电电极)接着,在网眼形基底M上形成馈电电极22。具体地讲, 在基底M上通过使用印刷丝网印刷其中分散了银粒子的玻璃糊剂来形成馈电电极22,所述印刷丝网具有与馈电电极22的图案对应的开口。同时,在基底M上还形成与用作电源电路27的端子的高电压管脚观连接的连接部23。在120°C下干燥馈电电极22和连接部 23。(步骤9形成电阻元件)用分配器形成包含氧化钌的高电阻糊剂,以便覆盖分隔壁元件19和在网眼形基底M上的图案化的馈电电极22,并使得烧制之后的膜厚度将变为 5 μ m。所形成的糊剂在120°C下干燥10分钟,随后在500°C下被烧制。此后,执行示例1中的步骤9及其后面的步骤(形成后板和间隔件及其后面的步骤)的过程,以制作图像显示装置。在示例3中,也实现与示例1中相同的优点。另外,由于馈电电极22被具有高电阻的电阻元件21覆盖,所以由在馈电电极部分中引起的放电(例如,馈电电极与电子发射器件之间引起的放电)产生的电流被抑制。结果,获得以与示例1相比的稳定性工作的图像显示装置。请注意,示例3的技术可与上述示例2的构造组合,在示例2的构造中,使用包括基底部分25的分隔壁元件19来代替基底M的形成。标号列表11发光屏(前板)12 后板16电子发射器件17发光元件19 分隔壁元件20 阳极电极21 电阻元件22 馈电电极23连接部24 基底25基底部分27 电源28 高电压管脚31 正面基板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括电子发射器件;和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馈电电极在与所述分隔壁元件相邻的网眼形基底上与所述电阻元件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接触。
2.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括电子发射器件;和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分隔壁元件包括网眼形部分,所述网眼形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所述馈电电极在所述分隔壁元件的网眼形部分上与所述电阻元件和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馈电电极被所述电阻元件覆至ΓΤΠ ο
4.一种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并且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馈电电极在与所述分隔壁元件相邻的网眼形基底上与所述电阻元件接触, 并包括在所述网眼形基底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连接。
5.一种发光屏,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从所述基板的表面突出,所述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所述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所述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分隔壁元件包括网眼形部分,所述网眼形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被定位的区域的外部;所述馈电电极在所述分隔壁元件的网眼形部分上与所述电阻元件接触,并包括在所述网眼形部分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端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屏,其中,所述馈电电极被所述电阻元件覆盖。
全文摘要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高效率地使用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而以高亮度显示图像,减小由反射的电子引起的晕光以允许显示清晰图像,并将电势稳定地供给阳极电极以允许在长时间段内显示高质量图像。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后板,包括电子发射器件;以及发光屏,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多个阳极电极、分隔壁元件、条带形电阻元件和馈电电极,所述多个阳极电极被定位为与发光元件重叠,所述分隔壁元件被定位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所述条带形电阻元件将彼此相邻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被定位在分隔壁元件上,所述馈电电极将电阻元件与电源电连接,其中,所述馈电电极在与分隔壁元件相邻的网眼形基底上与电阻元件和电源电路的端子接触。
文档编号H01J31/12GK102473571SQ2009801605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丰口银二郎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