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水温感 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浴室、桑拿浴、厨房等场所使用水龙头时,由于无法知 道水管内的水温,而人们试探水温则只能直接用手试探,而用手试探
则容易发生烫伤现象;目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温感应 式水龙头发光装置(专利号200420059600.7,公告号CN2898520Y), 该水温感应式水龙头发光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水龙头管体内的水力发 电机和水温感应器及自动控制机构以及安装在水龙头管体外的变压 及蓄电机构和发光机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流冲击力使水力发电机 自动发电并将电能输送到变压及蓄电机构内,变压及蓄电机构根据自 动控制机构将电流输送到发光机构,发光机构根据水温感应器探测到 的水温发出不同的光线;该发光装置虽然在视觉上可以通过不同的光 线分辨出不同的水温,但由于该发光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各机构安装 较为分散,不利于生产组装且密封性能不佳,从而极大的影响整体的 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优化现有水温感应式水龙头发光装置的结构复杂及解决密封 性能不佳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温感应式水龙头发光装 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优化现有水温感应式水龙头发光 装置的复杂结构及解决密封性能不佳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水 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其包括有壳体,叶轮,发电机,水温感应 器,控制电路板,发光机构;所述的发光机构具有二种以上的光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胆壳体,该内胆壳体内设有 一隔板使内胆壳体内形成两独立的上下容腔,所述的叶轮安装于上容 腔内,所述的上容腔的上端面偏离中心处设有一进水口,在所述的上 容腔内进水口下方均匀分布有多条通槽,所述的进水口与通槽构成一水流通道;所述的发电机,水温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发光机构安装
于下容腔内,所述的发电机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叶轮联动连接且与隔板 动密封配合,所述的水温感应器的探测端露出下容腔的外侧壁。 进一步,内胆壳体外侧成阶梯形,所述的壳体内壁与内胆壳体外
形相适匹;所述的环形槽设置在上容腔的底端且垂直相通。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口为旋转上升状。
进一步,所述的所述的发光机构设有三组不同光源且均与控制电 路板不同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内设置一内胆壳体,将叶轮,发 电机,控制电路板,发光体及水温感应器安装在内胆壳体内,采用这 种方式,在优化其内部结构的同时,还可提高其密封性能,从而提高 组装效益及延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 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胆壳体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盖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 的立体分解图 '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好电子部件的内胆壳体的立体分
解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 龙头,其包括有壳体l,叶轮2,发电机3,控制电路板4,发光体5, 水温感应器6;所述的发光体5具有二种以上的光源;为了优化现有 水温感应式水龙头发光装置的结构复杂及提高其密封性能,所述的壳 体l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胆壳体7;为方便安装电子设备,在所述的内胆壳体7内设有一隔板71使内胆壳体7内形成两独立的上下容腔72、 73,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其它部件集中安装在壳体l内,在优化其内 部结构的同时,还可提高其组装效益以及整体的密封性能,延长其使 用寿命;所述的叶轮2安装于上容腔72内;为能实现自动发电,在 所述的上容腔72的上端面偏离中心处设有一进水口 721,在所述的 上容腔72的进水口 721下方均匀分布有多条通槽722,所述的进水 口 721与通槽722构成一水流通道,当水进入上容腔72时,其水流 冲击力可使叶轮2迅速旋转并经过通槽722流出壳体1夕卜;为保证电 子设备的绝对密封,避免水流损坏电子设备,所述的发电机3,水温 感应器6,控制电路板4,发光体5安装于下容腔73内,所述的发电 机3输出轴穿过隔板71与叶轮2联动连接且与隔板71动密封配合; 采用这种方式,在优化结构的同时,还可有效保证其密封性能;为方 便对水龙头内的水温进行检测,所述的水温感应器6的探测端露出下 容腔73的外侧壁,当水流经通槽722流出时,水温感应器6可迅速 检测到实际水温并将其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4 则根据其相应信号激活相应的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内胆壳体7的安装,所述的壳体l包括有 本体11及螺帽12,所述的本体11出水口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孔, 其相对于出水口的另一端为螺纹接口,所述的螺帽12两端均为螺纹 接口,其一端与本体11相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水管螺纹连接;采 用这种方式,可方便内胆壳体l的安装,将安装好电子设备的内胆壳 体7插入本体11内后,只需将螺帽12拧紧即可将其固定在壳体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内胆壳体7在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在壳体 l内的活动,以方便对内胆壳体7的固定安装,所述的内胆壳体7外 恻成阶梯形,所述的壳体,l内壁与内胆壳体7外形相适匹;采用这种 结构,在水流的冲击力下,可有效保证内胆壳体7的固定;当水流经 进水口 721进入上容腔72内时,为方便将水排出,所述的通槽722 设置在上容腔72的底端且垂直相通;当然,也可将通槽722设置在 上容腔72的底端侧壁上,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由于设置在上 容腔72的底端可有利于水的及时排出,因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先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各相关电子设备的安装,所述的内胆壳体
7包括有基座74,头罩75及底盖76,所述的进水口 721设置在底盖 76的边缘处;当叶轮2置于上容腔72内时,底盖76将上容腔72封 闭并与上容腔72开口处相固定连接;而当其它相关电子设备安装于 下容腔73内时,头罩75便将其封闭在下容腔73内且并与下容腔73 开口处相密封连接,该头罩75由透明材料制成;当然,内胆壳体7 也可不采用这种结构,比如说,安装好相关部件后,直接将上下容腔 72、 73相互焊接,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由于采用这种方式, 方便其它部件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先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叶轮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旋转并带动发电机 自动发电,所述的进水口 721为旋转上升状;由于设置成旋转上升状; 叶轮2便可充分利用水流的冲击力,使其能够迅速的旋转并带动发电 机3自动发电;当然,也可不采用这种旋转上升结构,比如说直接采 用上下垂直的进水口 721,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但由于垂直结构, 可能延长叶轮2旋转的反应时间,致使发光体5不能与水流同步,因 此,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优先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使用者可以通过目视知道水龙头内的水温, 所述的发光体5设有三组不同光源且均与控制电路板4不同的控制电 路相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使用者在目测的情况下知道水温,比 如说,水龙头内发出蓝色光源表明水温适中,而橙色光源则表明水温 较低,而红色光源表明水温较高,其控制不同光源工作的是控制电路 板4中的不同电路,而激活不同控制电路的则由水温感应器6来控制, 水温感应器6根据实测壳体1内的水温激活相应的控制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胆壳体7方式也可适用于喷头,花洒等 出水装置上。
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其包括有壳体,叶轮,发电机,水温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发光机构;所述的发光机构具有二种以上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胆壳体,该内胆壳体内设有一隔板使内胆壳体内形成两独立的上下容腔,所述的叶轮安装于上容腔内,所述的上容腔的上端面偏离中心处设有一进水口,在所述的上容腔内进水口下方均匀分布有多条通槽,所述的进水口与通槽构成一水流通道;所述的发电机,水温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发光机构安装于下容腔内,所述的发电机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叶轮联动连接且与隔板动密封配合,所述的水温感应器的探测端露出下容腔的外侧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其 特征在于内胆壳体外侧成阶梯形,所述的壳体内壁与内胆壳体外形相 适匹;所述的环形槽设置在上容腔的底端且垂直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为旋转上升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发光机构设有三组不同光源且均与控制电 路板不同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水温感应发光装置的水龙头,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发光机构设有三组不同光源且均与控制电路 板不同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根据水温发出不同光线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密封的内胆壳体,该内胆壳体内设有一隔板使内胆壳体内形成两独立的上下容腔,所述的叶轮安装于上容腔内,所述的上容腔的上端面偏离中心处设有一进水口,在所述的上容腔内进水口下方均匀分布有多条通槽,所述的进水口与通槽构成一水流通道;所述的发电机,水温感应器,控制电路板,发光机构安装于下容腔内,所述的发电机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叶轮联动连接且与隔板动密封配合,所述的水温感应器的探测端露出下容腔的外侧壁;其有益效果是在优化其内部结构的同时,还可提高其密封性能,从而提高组装效益及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1S9/04GK201386856SQ20092011383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管锡洪 申请人:管锡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