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手电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器件的便携式照明警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电。
背景技术:
由专利号CN02119025.9已知一种卤素白炽灯,其具有一个灯泡;一种封装在灯泡的内腔中的填充气体,其包括一种惰性气体或一种惰性气体混合物和一种卤素添加剂;一个设置在灯泡的内腔中的螺旋灯丝和两个用于螺旋灯丝的引线。由上述可知普通手电是由传统的钨丝灯泡填充氮气或惰性气体作为主要照明元件,打开开关通过蓄电池组提供电能,通过连接电路提供电能到达灯泡金属底座,使钨丝发热以达到照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手电的照明光束发散,同时随着电量的减少,照明亮度衰减。
由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05779.8LED照明装置和申请200410090331.5一种LED灯及设备。上述两个专利的照明器件都是采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普通灯泡,但是二者只具有单一的照明功能,且都用电池供电,因此存在亮度不稳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使为了克服现有手电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电,它除了具有普通手电的照明功能以外,还具有闪烁警示和自吸持在铁制材料上的功能,并且本装置具有保持亮度恒定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装置主要包括有发光二极管3、电源9,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有闪烁警示器件1、磁力吸持装置2、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外壳A10、外壳B11、透明壳体4,其中,电源9与恒流源驱动电路14连接,恒流源驱动电路14通过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分别与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连接,照明驱动电路15与发光二极管3连接,闪烁驱动电路16与闪烁警示器件1连接,透明壳体4置于外壳A10和外壳B11之间,发光二极管3设置在外壳A10内部,闪烁警示器件1设置在透明壳体4内,在闪烁警示器件1和磁力吸持装置2之间设置有电源9、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
所述的闪烁警示器件1为发光二极管,其发光波长范围为400-760纳米,尤其是可以发出波长范围为630~760纳米的红光、600~630纳米的橙光或560~580纳米的黄光。
闪烁警示器件1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上设置至少三列,每列中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的径向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闪烁警示器件1,这样就可以无需调整多功能手电的使用角度而快速发挥闪烁警示功能。
电源9是能够提供电能的直流电源,尤其是各种不同的电池、蓄电池,如AAA电池、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等。本装置还采用了恒流源驱动电路14,这样使手电的照明亮度和闪烁亮度保持恒定,不会因电量的减少而出现亮度衰减的情况。
透明壳体4由塑料压铸件尤其通过注塑工艺制成,因此其加工成本是低廉的,透明壳体(4)的外侧光滑,内侧具有用于使闪烁光发散的例如棱镜形式表面结构。
磁力吸持装置2可以是电磁铁、永久磁铁等。磁力吸持装置2可以设置在垂直于外壳纵轴线的外壳B底部,也可环附在垂直于纵轴线的外壳A的照明部分外围材料上。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照明开关7控制照明驱动电路15的通断;闪烁警示开关8控制闪烁警示驱动电路16的通断。当照明开关7接通时,电流通过照明电路到达照明器件3,使发光二极管3点亮,达到照明的目的;当闪烁警示开关8接通时,接通闪烁警示器件1的供电通路,使闪烁警示器件1发出警示或求救信号,从而起到警示作用。由于照明开关7和闪烁警示开关8分别控制两个电路,从而可以分别工作,而且二者互不干扰,也可以同时发挥照明和闪烁警示功能。
本装置的主要优点是1)具有闪烁警示功能;2)可以自吸持在铁制材料上;2)由于采用了恒流源驱动电路,本装置的照明亮度和闪烁亮度保持恒定。
图1本发明的外形图,图2(a)图1内部结构剖视图,图2(b)闪烁警示部分的横截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图4(a)示意出多功能手电吸持在车顶位置图。
图4(b)示意出多功能手电吸持在车门位置图。
图中,1.闪烁警示器件,2.磁力吸持装置,3.发光二极管,4.透明壳体,5.闪烁灯组阵列,6.发光二极管照明组,7.照明开关,8.闪烁警示开关,9.电源10.外壳A,11.外壳B,12.车顶,13.车门,14.恒流源驱动电路,15.照明驱动电路,16.闪烁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装置主要包括有发光二极管3、电源9,闪烁警示器件1、磁力吸持装置2、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外壳A10、外壳B11、透明壳体4,其中,电源9与恒流源驱动电路14连接,恒流源驱动电路14通过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分别与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连接,照明驱动电路15与发光二极管3连接,闪烁驱动电路16与闪烁警示器件1连接,透明壳体4置于外壳A10和外壳B11之间,发光二极管3设置在外壳A10内部,闪烁警示器件1设置在透明壳体4内,在闪烁警示器件1和磁力吸持装置2之间设置有电源9、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本实施例将多个发光二极管3组成发光二极管照明组6。
发光二极管3和闪烁警示器件1分别与其各自的驱动电路分别组合成一个部件,这样可以简化安装。
透明壳体4由塑料压铸件尤其通过注塑工艺制成,外侧光滑,内侧具有用于使闪烁光发散的例如棱镜形式表面结构。例如对于三列闪烁灯组,通过透明壳体的表面结构可以使每列闪烁光以接近100度、最好120度的发散角传播。透明壳体(4)与外壳A、外壳B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连接、快卡连接和粘连接等方法进行连接,在连接部位之间设置密封部件(例如O形圈)或密封结构(如迷宫),由此防止水份或污物进入手电内部。
所述的闪烁警示器件1为发光二极管,其发光波长范围为400-760纳米,尤其是可以发出波长范围为630~760纳米的红光、600~630纳米的橙光或560~580纳米的黄光。由于光波长范围在500-800nm的红、橙或黄光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因此使警示作用更加明显。
闪烁警示器件1为闪烁灯组阵列5,其设置在透明壳体4里面。闪烁灯组阵列5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上设置至少三列,而且在各闪烁列中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的径向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闪烁器件,并且依次纵向排列。由于在圆周上设置至少三列闪烁器件并且在透明壳体表面上具有发散结构,因此在将多功能手电吸持在铁制材料上时,无需考虑其角位地总是能够迅速地发挥其闪烁警示功能。
磁力吸持装置2可以使用永久磁铁、电磁铁等。磁力吸持装置2设置在垂直于纵轴线的外壳B底部,也可环绕在垂直于纵轴线的外壳A照明部分的外围材料上。磁力吸持装置2设置在垂直于外壳纵轴线的外壳B11底部时,磁力吸持磁装置2可以嵌入到外壳B11底部里面,或者通过由不屏蔽磁性材料制成的盖板封闭,或者直接外露地安置在外壳底部的一个凹槽里面并且使永久磁铁的外露端面基本与外壳端面平齐或者略突出于外壳端面。以本领域专业人员公知的方法、例如粘接实现盖板的封闭以及永久磁铁的固定。该磁力吸持装置2可以使所述多功能手电方便地吸持在铁制材料上。
本装置可以作为汽车故障警示器具,它可以自吸持在汽车铁制壳体的任意部位上。例如在汽车出现故障停驶时,可以迅速地将其吸持在汽车门或车顶部上,由此减少发生追尾事故的可能性。本装置也可以作为用于引起重视的警示导引器具,例如用于在寻求救助时导引急救车和急救人员。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手电,主要包括有发光二极管(3)、电源(9),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有闪烁警示器件(1)、磁力吸持装置(2)、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外壳A(10)、外壳B(11)、透明壳体(4),其中,电源(9)与恒流源驱动电路(14)连接,恒流源驱动电路(14)通过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分别与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驱动电路(16)连接,照明驱动电路(15)与发光二极管(3)连接,闪烁驱动电路(16)与闪烁警示器件(1)连接,透明壳体(4)置于外壳A(10)和外壳B(11)之间,发光二极管(3)设置在外壳A(10)内部,闪烁警示器件(1)设置在透明壳体(4)内,在闪烁警示器件(1)和磁力吸持装置(2)之间设置有电源(9)、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开关(7)、闪烁警示开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警示器件(1)为发光二极管,发光波长范围为400-760纳米,尤其是发出红光波长范围为630~760纳米,橙光波长范围为600~630纳米,黄光波长范围为560~58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警示器件(1)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上设置至少三列,每列中在一个围绕纵轴线的圆周的径向上设置至少一个闪烁警示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壳体(4),外侧光滑,内侧具有用于使闪烁光发散的表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吸持装置(2)设置在外壳B(11)的底部或者环附在垂直于纵轴线的外壳A照明部分外围材料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手电。该装置主要包括有发光二极管(3)、电源(9),闪烁警示器件(1)、磁力吸持装置(2)、恒流源驱动电路(14)、照明驱动电路(15)、闪烁警示驱动电路(16)、外壳A(10)、外壳B(11)、透明壳体(4)。电源与恒流源驱动电路连接,恒流源驱动电路通过照明开关(10)、闪烁警示开关(11)分别与照明电路、闪烁电路连接,透明壳体置于壳体A和壳体B之间,闪烁警示器件设置在透明壳体内,在闪烁警示器件和磁力吸持装置之间设置有电源、恒流源驱动电路,照明开关、闪烁警示开关。本装置除了具有照明功能外,还具有闪烁警示功能以及自吸持在铁制材料上的功能,并且能保持恒定的照明亮度。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898561SQ20062011328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建新, 贺卫利, 门伟钢, 刘国富, 樊语, 成琳, 贾茹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