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显示设备等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放电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于计算机或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称为“PDP”)作为一种可实现大型、较薄而又重量轻的显示设备,正受到瞩目。
该PDP显示设备是这样一种显示设备通过使用气体中等离子体放电所发出的紫外线照射荧光体(红、绿、蓝)产生可见光,实现彩色显示。
上述等离子体放电时,如果产生在相邻单元之间放电的所谓串扰,就会产生异常发光,造成显示质量变差。
现有的PDP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的使用了将相邻单元物理隔离的间隔壁。
图11是具有这种间隔壁的PDP2000的展开透视图。
PDP2000由主面相对配设的前面板1090和背面板1091构成,它们相互重叠,外围边缘通过密封玻璃(未图示)热粘接并密封起来,在内部形成放电空间1101。
前面板1090由前面玻璃基板1101、显示电极1102、显示电极1103、电介质层1106、保护层1107构成。
前面玻璃基板1101采用构成前面板1090的基体的材料,在该玻璃基板1101上形成有显示电极1102、显示电极1103。
显示电极1102、显示电极1103和前面玻璃基板1101进一步被电介质层1106和氧化镁(Mg0)所构成的保护层1107覆盖。
背面板1091由背面板玻璃基板1111、地址电极1112、电介质层1113、井字形有底的荫罩板1114、形成在荫罩板1114井字形内面的与红绿蓝各色相对应的荧光体层1115r、1115g、1115b构成。
该荫罩板1114相当于所谓的PDP的间隔壁,如上所述是有底的井字形,使用膨胀率低、易于加工的镍铁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与地址电极1112平行的平行部1114a、与地址电极1112垂直的正交部1114b、与电介质层1113相接的板状平面部1114c。
如图12(a)、(b)所示,正交部1114b的顶端部与前面板1090之间设置了微小的空隙作为使气体各单元之间流通的通道,以便迅速完成杂质气体的排放和放电气体的注入。
放电空间1101中封入了He、Xe、Ne之类的稀有气体成分所构成的放电气体。
分别配置在相邻像素上的显示电极1102和显示电极1103所包夹的区域与1个地址电极包夹着放电空间92而交叉的区域附近构成了用于显示图像的单元。
此外,图11中表示了横跨相邻单元沿各单元的中央部位切开后的状态。
上述荧光体层1115r、1115g和1115b位于上述荫罩板1114的凹部的壁面,形成在除了地址电极1112附近的上述凹部的中线区域1114d之外的范围内。
这样,荫罩板1114在上述中线区域1114d处暴露在放电空间中。
在上述结构中,因为有金属荫罩板介于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所以荫罩板整体必定是相同电位。
因此,在通常的AC型PDP的写入工序中实施写入的情况下,在地址电极和一个显示电极之间的写入放电时,由于金属荫罩板所产生的电场的影响,会导致试图写入的单元内存在的显示电极表面带电的电荷移动受到阻碍,因此进行写入放电的动作变得困难。
即,通过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的放电进行写入并维持在1对显示电极之间放电而不能使用进行表面放电的常规AC型PDP的驱动方法。
因此,不同于通常的表面放电型PDP,上述PDP2000是通过显示电极1102或显示电极1103与地址电极1112之间的放电来实现对置放电发光。
此外,学会文献(SID2002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200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2/5/15,信息显示学会2002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2/5/15)中记载了关于上述PDP2000的详细内容。
另外,现有的AC型PDP中,也有在位于相互不同的单元内的相邻的显示电极之间具有金属材料形成的间隔壁。(特开平10-302645)这种结构的PDP即使在例如相邻显示电极1102和1103之间将要发生串扰,由于显示电极1102和1103之间有上述正交部1114b,相邻放电空间基本被隔绝,所以虽然不容易发生串扰,但如上所述地址放电变得困难。
但是,即使在这种相邻放电空间基本上处于物理隔绝状态的现有的PDP中,电荷也会穿过作为气体通道所设置的微小空隙而移动,很少会导致串扰,所以仍希望进一步减少串扰,另外,也希望改善发光效率,进而希望改善整体放电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要求,目的是提供放电状态良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PDP是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第1基板上大致平行地配设多个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构成的成对的显示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对置的第2基板上,在与上述显示电极的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设第3电极,相邻的第3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隔壁;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上述间隔壁或第1基板一侧的上述间隔壁的对置壁面上配设了第4电极,该第4电极电气地暴露在由上述间隔壁构成的放电空间中。
通过向第4电极施加电压,借助于相邻的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所设置的第4电极,相邻的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电位而不是物理上被隔绝,即,形成了防止电荷移动的阻挡层,防止了串扰。
由此,改善了PDP内的放电状态,从而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另外,上述第4电极也可以插设或放置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1距离处。
通过把第4电极配设或插设在间隔壁上,从而能够自由设定第4电极和第1基板之间的距离。
当第4电极插设在间隔壁上时,由于间隔壁的顶端部不存在该第4电极,即,由于具有高成形自由度的间隔壁与上述第1基板对置,所以第1基板与间隔壁之间容易设置用作气体通道的空隙。
由此,能够迅速完成杂质气体的排出和放电气体的迅速填充。
另外,上述第4电极也可以放置在上述间隔壁的顶端部。
由此,无需改变现有的间隔壁形成方法,就能够在间隔壁顶端部形成上述第4电极。
另外,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可以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2距离处插设第5电极。
在对第4电极和第5电极个别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更细致的放电控制。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上述间隔壁,上述第4电极和第5电极的配设方向也可以大致垂直。
由此,上述放电会沿着至少一部分间隔壁的配设方向进行,因此通过上述第4、第5电极能够防止在放电方向上相邻的单元间的串扰。
另外,也可以在与上述第3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上述间隔壁。
由此,能够如上述那样沿着放电方向实施电压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是这样一种显示装置在第1基板上大致平行地配置了多个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构成的1对显示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对置的第2基板上,在与上述显示电极的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设了第3电极,相邻第3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隔壁,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上述间隔壁上配设了第4电极,该第4电极电气地暴露在由上述间隔壁构成的放电空间,并具备对上述第4电极施加电压或将上述第4电极接地的驱动电路。
由此,通过对设置在相邻的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的第4电极施加正电压,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电位而不是物理上被隔绝,因此防止了串扰。
即,能够改善PDP内的放电状态。
另外,上述驱动电路也可以对上述第4电极施加正电压。
由此,通过设置在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的第4电极,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电位而不是物理上被隔绝,因此防止了串扰。
另外,上述第4电极也可以插设或放置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1距离处。
通过把第4电极配设或插设在间隔壁上,从而能够自由设定第4电极和第1基板之间的距离。
另外,上述第4电极也可以放置在上述间隔壁的顶端部。
由此,无需改变现有的间隔壁形成方法,就能够在间隔壁顶端部形成上述第4电极。
另外,上述驱动电路分别向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施加第1电压脉冲和第2电压脉冲,进一步,也可以向上述第4电极施加固有的第3电压脉冲。
由此,能够向第4电极和第5电极单独施加电极,实施更细致的放电控制。
另外,上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2距离处插设上述第5电极,上述驱动电路也可以在上述第1电压脉冲和上述第2电压脉冲的双方重复输出时向上述第5电极施加固有的第4电压脉冲。
通常,向第1电极和第2电极交互施加电压产生交流放电,但在此时,如果向第4电极施加波形使得第1电极的施加脉冲的下降沿和第2电极的电压脉冲的上升沿期间有一部分发生重叠,则负电荷就会被其附近的第4电极诱导而加速,因而通过低功率即可驱动。
另外,也可以在与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上述间隔壁,上述第4电极和第5电极的配设方向也可以大致垂直。
由此,上述放电会沿着至少一部分间隔壁的配设方向进行,因此有可能沿着放电方向实施电压控制。
另外,也可以在与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上述间隔壁。
由此,就能够如上述那样沿着放电方向实施电压控制。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面板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面板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7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对各电极的电压施加模式的图。
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9是第4实施方式的面板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对各电极的电压施加模式的图。
图11是现有的PDP显示装置的面板部的剖视图。
图12是现有的PDP显示装置的面板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PDP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第1实施方式1.PDP显示装置1000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AC型PDP显示装置10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PDP显示装置1000由显示图像的面板部100和以域内时分割灰度显示(intra-field time division gradationdisplay)方式对面板部100进行显示驱动的显示驱动部200构成。
1-1.面板部100的结构接着,通过图2和图3说明面板部100的结构。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面板部1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3(a)是图2中的A-A’截面,也是图3(b)中的B-B’截面。
如图1所示,面板部100由主面相对配设的前面板90和背面板91构成,它们相互重叠,外围边缘通过密封玻璃(未图示)热粘接并密封起来,在内部形成放电空间92。
前面板90由前面玻璃基板101、作为第1电极的一例的扫描电极102、作为第2电极的一例的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103、电介质层113、保护层114构成。
前面玻璃基板101以构成前面板90的基体的材料,在该前面玻璃基板101上形成有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
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按照以下方式形成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CVD法或喷涂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101上面层叠IT0(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SnO2、ZnO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借助于光刻技术在上述层叠物中形成一定宽度和间隔的图案,由此,如图3(b)所示,形成较宽的透明电极102a和103b(未图示),进而,使用厚膜法等公知的技术,在透明电极102a和103b上层叠银(Ag),由此形成总线电极102b和103b(未图示)。
电介质层113覆盖在形成有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前面玻璃基板101上,进而,在其上面形成有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102。
背面板91由背面玻璃基板105、作为第3电极的一例的地址电极107、电介质层123、间隔壁106、作为第4电极的一例的引导电极108、形成在间隔壁106的壁面及上面的与红绿蓝各色对应的荧光体层115构成。
间隔壁106是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矩形井字形部件,如图3(a)所示,具有与地址电极107平行的平行部106a和如图3(b)所示与地址电极107垂直的正交部106b。
该间隔壁106可以通过使用光掩膜的丝网印刷或喷砂法等形成。
引导电极108是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矩形井字形电极,设置在间隔壁106的顶端部。
此外,引导电极108是通过使用真空蒸镀法或厚膜法等公知的技术放置到间隔壁106的顶端部,因此省略其配设方法的说明。
显示驱动部200向该引导电极108的整个区域施加等电位的正电压。
放电空间92中封入了He、Xe、Ne之类的稀有气体成分构成的放电气体。
一对相邻的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所包夹的区域与1个地址电极附近的区域包夹着放电空间92而交叉的区域附近构成了用于显示图像的单元。
上述荧光体层115形成在上述间隔壁106的壁表面上。
前面板90和背面板91中的各电介质层113、123是通过把铅系低熔点玻璃、铋系低熔点玻璃、含有铅系低熔点玻璃和铋系低熔点玻璃的有机粘结剂进行涂敷、烧制而成。
另外,保护层102是氧化镁(MgO)构成的薄膜。
1-2.显示驱动部200的结构返回到图1,说明PDP显示装置1000中显示驱动部2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显示驱动部200由数据检测部210、子区域变换部220、显示控制部240、维持驱动器250、扫描驱动器260、数据驱动器270和恒压施加部280构成。
其中,数据检测部210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表示面板部100的各放电单元的灰度值的影像数据,检测每个画面的图像数据(各单元的灰度值),依次转送给予区域变换部220。
这里,可以以影像数据中所含的垂直同步信号为基准来实施各个画面的检测。
子区域变换部220中内置了子区域存储器221,将数据检测部210传送过来的图像数据变换成子区域数据,该子区域数据是在用于灰度显示的各子区域中指示单元的点亮/熄灭的2进制数据集合,并保存到子区域存储器221。
然后,通过显示控制部240的控制,将子区域数据输出到数据驱动器270。
显示控制部240中与上述影像数据同步地输入同步信号(例如,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
显示控制部240基于所输入的同步信号,输出用来指示向数据检测部210传送图像数据的时序的时序信号、用来指示子区域变换部220对于区域存储器221的读写时序的时序信号、以及用来指示向维持驱动器250、扫描驱动器260和数据驱动器270施加各自的脉冲电压的时序的时序信号。
维持驱动器250使用公知的驱动器IC电路,连接到面板部100的前面板90上所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103。
维持驱动器250为使全部放电单元中保持稳定的初始化放电、维持放电以及消除放电,在各子区域的初始化期间、维持期间内对多个维持电极103施加初始化脉冲、写入脉冲(约+180V)、以及在0V和大于等于+180V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设定的指定电压(最好是+200V)之间变化的维持脉冲。
扫描驱动器260使用公知的驱动器IC电路,连接到面板部100的前面板90上所设置的多个扫描电极102。
扫描驱动器260为使全部放电单元中保持稳定的初始化放电、写入放电以及维持放电,在各子区域的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内对多个扫描电极102分别施加初始化脉冲、写入脉冲(约+100V)、以及在0V和大于等于+180V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设定的指定电压(最好是+200V)之间变化的维持脉冲。
数据驱动器270使用公知的驱动器IC电路(参照例如特开2002-287691号公报的图1中所述的驱动器IC电路等),连接到面板部100的背面板91上所设置的多个地址电极107。数据驱动器270为使全部放电单元中保持稳定的写入放电、维持放电,而在各子区域的写入期间内对多个地址电极107有选择地施加0V或在大于等于+60V而小于等于+90V范围内的设定的指定电压(最好是+75V)的写入脉冲。
恒压施加部280在驱动时对引导电极108施加设定在大于等于-150V而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设定的预定的恒定电压(最好是设定在大于等于+30V而小于等于+150V范围内设定的预定的恒定电压)。
通过实施这样的驱动方法进行寻址,从而借助于扫描电极102和地址电极107之间的放电只在应该发光的单元形成壁电荷;同时,借助于扫描电极102和与其成对的维持电极103之间的放电,维持相应的表面放电发光。
进一步,通过给包围着扫描电极102和与其成对的维持电极103的引导电极108施加正电压,能够借助于引导电极108附近形成的电场所产生的排斥力把由于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的放电而移动的电荷封闭在上述包围之内,从而防止跨过相邻单元电荷移动。
即,借助于设置在相邻单元交界处的引导电极,这些单元相互之间在电位而不是物理上被隔绝,因此防止了串扰。
进一步,由于也能够获得放电状态的稳定化,因此可以减少误放电、地址写入失败等。
而且,由于引导电极108设置在间隔壁106的顶端部,即远离地址电极107的位置,所以减小了施加于扫描电极102和地址电极107之间的地址放电的电场影响,能够保持良好的地址放电状态,既防止了串扰又获得了地址放电的稳定。
由此,即使放电状态得到改善,单元间的间隔比现有的面板部小,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放电,增大了单元的有效面积,能够获得高亮度和高精度。
另外,有可能从引导电极供给电荷,因此,即使在放电所需的壁电荷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之放电,即能够防止所谓的黑噪声,所以其结果是提高了发光效率。
另外,本第1实施方式中,给引导电极108——即第4电极施加了设定在大于等于150V而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的指定的恒定电压(最好是设定在大于等于30V而小于等于150V范围内的指定的恒定电压),但正如为了确保半导体等的电极间的隔绝所实施的那样,即使通过将上述第4电极接地,相邻单元中的显示电极之间在电位上也被隔绝因而能够防止串扰。
此外,本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100中,引导电极108设在了间隔壁106的顶端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在与间隔壁的顶端部相对的前面板90一侧的壁面上。
此时,引导电极108形成为在保护层114上包围各个单元周围的井字形。
即,引导电极108作为第4电极的一个例子,也可以沿着前面板90一侧的内壁面上单元的边界而形成。
另外,由于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不像现有的PDP2000那样有金属部件介于其间,所以当然能够借助于使用了通常的AC型PDP的驱动方法的地址放电来实现写入。
第2实施方式2-1.面板部的结构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面板部500。
面板部500仅在背面板94的结构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100的背面板91的结构有所不同,面板部500与PDP显示装置1000一样,通过显示驱动部200驱动。
更具体地,面板部500和面板部100中,背面板94的引导电极的配设位置不同。
下面,使用图4、图5(a)、(b)详细说明面板部500和面板部100的不同点。
这里,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面板部5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5(a)是图4中的C-C’截面,也是图5(b)中的D-D’截面。
此外,面板部500中,对于与面板部100结构相同的部件赋予同样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4所示,背面板94中作为第4电极的一个例子的引导电极510不是处在间隔壁506的顶端部,而是插设在间隔壁506的高度方向上离开间隔壁506的顶端部附近的前面板90的内壁表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在这一点上与背面板91不同。
这里,上述离开前面板90的内表面一定的距离意味着小于等于间隔壁高度的至少一半。
该引导电极510与第1实施方式的引导电极108一样,是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矩形井字形电极,因此,面板部500与面板部100相比,引导电极510与前面板90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更大。
另外,如图5(a)所示,间隔壁606上与地址电极107平行的部分与前面板90的内表面大致接触在一起。
这里,上述大致接触意思是空隙可以为0,也可以是留有微小的空隙。
另外,如图5(b)所示,间隔壁606上与地址电极107垂直的部分与前面板9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很大空隙。
该空隙成为排放杂质气体等时的气体通道。
先使用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公知技术形成比第1实施方式的间隔壁106低的间隔壁,在其上面层叠导电性材料形成引导电极510,进而使用上述的公知技术在其上增加形成绝缘性的间隔壁,由此制造出具有上述结构的间隔壁606和引导电极510。
如上所述,本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500在间隔壁606上与地址电极107垂直的部分与前面板9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很大空隙,即气体通道,所以具有能够迅速完成杂质气体的排出和放电气体的注入的优点。
另外,即使有的部分产生了这样的空隙,由于该空隙附近存在被施加了正电压的引导电极510,从而阻止了电荷穿过该空隙,防止了串扰。
进一步,由于也能够获得放电状态的稳定化,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可以减少误放电、地址写入失败等。
而且,由于引导电极510插设在间隔壁506的顶端部附近并离开前面板90的内表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即设置在远离地址电极107的位置,所以减小了施加于扫描电极102和地址电极107之间的地址放电的电场影响,能够保持良好的地址放电状态,既防止了串扰又获得了地址放电的稳定化。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100一样,有可能从引导电极供给电荷,即使在放电所需的壁电荷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之放电,即能够防止所谓的黑噪声,其结果是提高了发光效率。
另外,由于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不像现有的PDP2000那样有金属部件介于其间,所以当然能够借助于使用了通常的AC型PDP的驱动方法所进行的地址放电来实现写入。
第3实施方式3-1.PDP显示装置1500的结构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AC型PDP显示装置1500。
如图6所示,PDP显示装置1500由显示图像的面板部100和以区域内时分割灰度显示方式对面板部100进行显示驱动的显示驱动部201构成。
该显示驱动部201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驱动部200相比只是对引导电极的电压施加方法不同。
3-2.显示驱动部201的结构下面说明显示驱动部201的详细情况。
如图6所示,显示驱动部200和显示驱动部201相比,显示驱动部201中配置了显示控制部239用以代替显示控制部240。
进一步,引导电极控制部241和引导电极108之间,新插设了脉冲发生器275。
脉冲发生器275在从引导电极控制部241接收时序信号期间内,给引导电极108施加在0V和设定在大于等于-150V而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最好是设定在大于等于+30V而小于等于+15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之间变化的脉冲电压。
另外,脉冲发生器275在从引导电极控制部241接收旨在表示需要向引导电极108施加固定的正电压的信号时,向引导电极108施加恒定的正电压。
显示控制部239具有引导电极控制部241。
如图7所示,将施加到扫描电极102的例如脉冲宽度为twl(10nsec≤tw≤1μsec)的电压V1(100V≤V1≤300V)下降的同时,施加到维持电极103的脉冲以完全相反的相位上升的时间设为t0,该引导电极控制部241向脉冲发生器275输出时序信号,以在从该t0时刻起前100nsec的时刻t-1时上升,在该t0时刻起过100nsec后的时刻t1时下降。
另外,引导电极控制部241在写入期间向脉冲发生器275输出信号,该信号旨在表示向引导电极108施加恒定的正电压。
即,向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交替施加电压产生交流放电,但在此时,向引导电极108施加波形使得施加到扫描电极102的脉冲的下降沿与维持电极103的电压脉冲的上升沿期间发生部分重叠。
这时,负电荷受附近的引导电极108诱导而加速,因而有可能在低电压下放电,用低功率即可驱动。
另外,相邻单元相互之间,即相邻的显示电极间被引导电极108电屏蔽,因而能够防止串扰、误放电和地址写入失败等的发生。
由此,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面板部100和面板部500一样,放电状态得到改善,即使单元间的间隔比现有的面板部小,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放电,增大单元的有效面积,从而能够获得高亮度和高精度。
而且,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一样,由于引导电极108设置在远离地址电极107的位置上,所以减小了施加于扫描电极102和地址电极107之间的地址放电的电场影响,能够保持良好的地址放电状态,既防止了串扰又获得了地址放电的稳定。
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1500是通过显示驱动部201驱动面板部100的,但即使是驱动面板部500而不是面板部100,由于这些面板的基本特性相同,所以其效果与驱动面板部100相同,即能够获得防止串扰、减轻误放电和地址写入失败等,提高发光效率等效果。
另外,引导电极控制部241中设定的时刻参数和在脉冲发生器275中设定的电压参数的数值是基于目前市场上一般性的单元的位置关系而设定的值,将来根据单元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系包括脉冲形状在内当然可能会有所变化。
另外,引导电极控制部241在写入期间向脉冲发生器275输出信号,该信号旨在表示向引导电极108施加恒定的正电压,但也可以在写入期间向脉冲发生器275输出信号,该信号旨在表示将引导电极108接地。
第4实施方式4-1.PDP显示装置1600的结构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AC型PDP显示装置1600。如图8所示,PDP显示装置1600由显示图像的面板部600和以区域内时分割灰度显示方式对面板部600进行显示驱动的显示驱动部202构成。
第4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1600与第1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1000的面板部结构和显示驱动部结构不同。
下面说明PDP显示装置1600和PDP显示装置1000的不同点。
如图9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面板部600与第1实施方式的面板部100的背面板结构不同。
更具体地,面板部600中,背面板95上配设了配设方向相异的2个引导电极,这一点不同于面板部100和面板部500。
即,如图9所示,背面板95中作为第4电极的一个例子的引导电极610是插设沿矩形井字形间隔壁606的高度方向上离开前面板90的内壁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前面板90的附近,距离为0的情况除外),并且与地址电极107垂直的方向上;进而,作为第5电极的一个例子的引导电极611配设在间隔壁606的顶端部,与地址电极107平行。
这里,上述离开前面板90的内壁面的一定距离小于等于间隔壁高度的至少一半。引导电极611与前面板90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气体通道。
此外,引导电极610、611通过使用公知的技术配设于间隔壁606,因此省略配设方法的说明。
1-2.显示驱动部202的结构下面说明显示驱动部202的详细情况。
如图8所示,显示驱动部201的显示控制部240中增加了引导电极控制部241。
如图8所示,显示驱动部201和显示驱动部202相比,显示驱动部202中配置了显示控制部238用以代替显示控制部239。
进一步,引导电极控制部241和引导电极108之间,新插设了脉冲发生器276。
这里,脉冲发生器275在从引导电极控制部241接收时序信号期间内,给引导电极610施加在0V和设定在大于等于-150V而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最好是设定在大于等于+30V小于等于+15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之间变化的脉冲电压;另外,脉冲发生器276在从引导电极控制部242接收时序信号期间内,给引导电极611施加在0V和设定在大于等于-150V而小于等于+22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最好是设定在大于等于+30V小于等于+150V范围内的指定电压)之间变化的脉冲电压。
这时,施加于引导电极611的电压的最高值设定为小于施加于引导电极610的电压的最高值。
引导电极控制部241的动作如第3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
如图10的最下图所示,引导电极控制部242以例如施加给引导电极610的脉冲的上升沿时刻延迟10nsec~1μsec后的时刻t2作为施加给引导电极611的脉冲的上升沿时刻,另外,以施加给引导电极610的脉冲的下降沿时刻延迟10nsec~1μsec后的时刻t3作为施加给引导电极611的脉冲的下降沿时刻,把这样的时序信号输出到脉冲发生器276。
通过这样的控制,借助于施加到引导电极611的电压脉冲,可以进一步使等离子体放电扩展到单元的背面板方向。
如上,本第4实施方式的PDP显示装置1600中,在前面板90的内表面附近,通过给配置在包围着各个单元的4面间隔壁之中相对2个面上的引导电极施加固有的电压脉冲,就能够沿着放电方向进行细微的放电控制。
即,在地址电极107的垂直方向所配设的引导电极610能够确定易于排除单元之间的串扰和误放电的脉冲波形和时序,进而,在地址电极107的平行方向所配设的引导电极611能够使等离子体放电向单元的背面板方向进一步扩展,从而提高发光亮度。
而且,与第1、第2和第3实施方式一样,由于引导电极610和引导电极611设置在远离地址电极107的位置,所以减小了施加于扫描电极102和地址电极107之间的地址放电的电场影响,能够保持良好的地址放电状态,既防止了串扰又获得了地址放电的稳定。
此外,引导电极控制部241、242中设定的时刻参数和在脉冲发生器275、276中设定的电压参数的数值是基于目前市场上一般性的单元的位置关系而设定的,将来根据单元的尺寸和位置关系包括脉冲形状在内当然可能会有所变化。
此外,本第4实施方式的面板部600中,作为第5电极的一个例子的引导电极611配设在间隔壁606的顶端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在与间隔壁606的顶端部相对的前面板90一侧的壁面上。
即,引导电极611是形成在前面板90的内壁面上、包围着各个单元的四周的4边之中与显示电极平行的2边上。
另外,由于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不象现有的PDP2000那样有金属部件介于其间,所以当然能够借助于使用了通常的AC型PDP的驱动方法的地址放电来实现写入。
工业适用性本申请的发明可以应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等所使用的高精度显示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第1基板上大致平行地配置了多个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构成的1对显示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置的第2基板上,在与上述显示电极的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设了第3电极,相邻第3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隔壁,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与上述间隔壁或第1基板一侧的上述间隔壁相对置的壁面上配设了第4电极,该第4电极电气地暴露在由上述间隔壁构造的放电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电极插设或放置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1距离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电极放置在上述间隔壁的顶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2距离处插设第5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也形成有上述间隔壁,上述第4电极和第5电极的配设方向大致垂直。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第3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也形成有上述间隔壁。
7.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第1基板上大致平行地配置了多个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构成的1对显示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置的第2基板上,在与上述显示电极的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设了第3电极,相邻第3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隔壁,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上述间隔壁上配设了第4电极,该第4电极电气地暴露在由上述间隔壁构成的放电空间;具备对上述第4电极施加电压或将上述第4电极接地的驱动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电路对上述第4电极施加正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电极插设或放置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1距离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4电极放置在上述间隔壁的顶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电路分别向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施加第1电压脉冲和第2电压脉冲,进而向上述第4电极施加固有的第3电压脉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在距上述间隔壁的上述第1基板第2距离处插设第5电极,上述驱动电路在上述第1电压脉冲和上述第2电压脉冲的双方重复输出时,向上述第5电极施加固有的第4电压脉冲。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也形成有上述间隔壁;上述第4电极和上述第5电极的配设方向大致垂直。
14.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也形成有上述间隔壁。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第1基板上大致平行地配置了多个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构成的1对显示电极,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置的第2基板上,在与上述显示电极的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设了第3电极,相邻第3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隔壁,其特征在于,相邻显示电极之间的附近,在与上述间隔壁或第1基板一侧的上述间隔壁的相对置的壁面上配设了第4电极,该第4电极电气地暴露在由上述间隔壁形成的放电空间。
文档编号H01J11/02GK1717768SQ20038010434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8日
发明者北川雅俊, 寺内正治, 森田幸弘, 桥本伸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