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组件及装置中,可防止平行排列的灯管产生亮线,同时还能使体积和厚度最小化,而亮度则增到最大。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液晶显示(LCD)装置是利用液晶来显示图像的。液晶将不含有信息的光线转换为含有信息的光线,从而可显示出图像。LCD装置包括一液晶(LC)控制部件和一发光部件,液晶控制部件能精确地控制液晶,而发光部件则用于向LC控制部件提供光线。
尤其是,发光部件会极大地影响到LCD装置的显示质量。具体地,发光部件会影响LCD装置的显示亮度、耗电量、以及厚度和体积。
近来,随着LCD装置的显示面积变得越来越大,LC控制部件的尺寸也有了显著的增大。结果就是,从发光部件发射向LC控制部件的光量也要增大。
近些年来,LCD装置的结构有所进步在LC控制部件的下方平行地设置多个光源,以便于能向增大了的LC控制部件的区域提供足够的光线,其中的光源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这种在LC控制部件下设置多个平行光源的结构被称为“直射型LCD装置”。
一种传统的直射型LCD装置的优点在于可向LC控制部件提供足够量的光线。但是,这种传统的直射型LCD装置还存在一些缺点亮度会变得不均匀,且LCD装置的厚度和体积都会增大。
为了避免显示质量由于亮度不均匀而劣化,传统的直射型LCD装置采用一个散射板,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
但是,尽管采用了散射板,但传统的直射型LCD装置仍然存在一个缺陷,该缺陷在于从光散射板的外面一侧能看到发光灯产生的亮线,该亮线是否可见取决于节距和间隙。所速节距是指光源(发光灯)之间的距离,而间隙是指光源与光散射板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如果通过将光源与光散射板之间的间隙加大、同时将光源之间的节距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上来消除亮线,则亮度就会急剧地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显示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直射型LCD装置的厚度和体积都会增大。
与此相反,如果减小间隙、而同时将节距保持固定值,则能解决由亮度带来的问题,但是,显示出可被用户观察到的亮线,从而出现显示故障。
另外,如果增大节距、同时将间隙固定在一个定值上,则就会极大地降低亮度,而亮度是会影响到显示质量的,因而,显示质量就变差了。
与此相反,如果减小节距,而却将间隙保持在一个定值上,则能极大地增强亮度,但亮线数则会增多,并增大了耗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其节距与间隙的比值得以优化,从而优化了亮度、耗电量、厚度以及体积,由此实现了很高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高显示质量的LCD装置,该LCD装置采用了节距与间隙的比值得以优化的背光组件,从而该LCD的亮度、耗电量、厚度和体积等都是优化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括接纳容器;布置在接纳容器内的至少两个发光灯;以及光学板,用于提高发光灯所发出光线的亮度均匀性,其中,该背光组件具有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防亮线率,该比值的范围在约1.3到约2.0之间,从而防止从光学板的外侧观察到发光灯产生的亮线,所述节距是指两相邻发光灯之间的中心距,间隙是指各个发光灯与光学板表面之间的中心距,该表面与发光灯是相对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组件,其中的背光组件包括接纳容器;布置在接纳容器内的至少两个发光灯,用于产生第一光线;以及光学板,其远离发光灯的中心,用于对第一光线进行散射而形成亮度分布均匀的第二光线,其中,背光组件具有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防亮线率,该防亮线率的范围在约1.3到约2.8之间,从而可防止从光学板的外侧观察到第一光线的亮线,所述节距是指两相邻发光灯之间的中心距,间隙是指各个发光灯与光学板表面之间的中心距,该表面与发光灯是相对的。这种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板组件,其安装在接纳容器中,用于利用光学板散射后的第二光线来显示图像;以及框架,用于将液晶显示板组件固定到接纳容器上。
根据本发明,对节距和间隙精确地进行控制,以使背光组件的厚度和体积达到最小,从而使发光灯的亮线不会出现,并具有最佳的亮度。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可对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有更为清楚的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所作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所作的剖视图;图4是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图5中的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图6中的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图7中的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装置;图8是图7所示LCD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示意图,表示了图8所示LCD板中的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以及图10是图8中滤色基底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一种导光板、用于制造该导光板的方法、以及设置有该导光板的LCD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所作的剖视图。
参见图2,背光组件100包括接纳容器110、多个发光灯120、以及光学板130。附图标号140代表反射板。反射板140被安装在接纳容器110中,并将发光灯120发出的光线反射向光学板130。
接纳容器110还包括容纳框架115和底架119。
参见图1,容纳框架115是由四块相互连接的侧壁111a、111b、111c、111d构成的。发光灯120的两端连接到容纳框架115的两侧壁111b和111d上。
底架119是由矩形的底板116、以及从底板116的边缘延伸出的底架侧壁117构成的。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所作的剖视图。
参见图3,各发光灯120例如平行地布置在容纳框架115的两侧壁111b和111d之间,两侧壁111b和111d是相互面对的。
各发光灯120被设置在容纳框架115中,容纳框架115各个侧壁111a、111b、111c、111d的内表面和底架侧壁117的外表面联接(couple)。
举例来讲,容纳框架115和底架119是钩接在一起的。具体地,在容纳框架115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卡钩(图中未示出),并在底架119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钩接孔(图中未示出)。
反射板140被安装在发光灯120和底架119的底板116之间,用于将发光灯120发出的一部分光线发射向光学板130。
光学板130还用以提高发光灯120所发出光线的亮度均匀度。为了提高该均匀性,光学板130被安装在容纳框架115的侧壁111a、111b、111c、111d上,并固定于此。例如,光学板130的光透射率约为35-65%。更具体地,光学板130的光透射率约为41%、49%或59%。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00中,发光灯120之间的节距(P)、以及发光灯120中心与光学板130底面之间的间隙(G)是可被测量的。下文中,“节距”被定义为两相邻发光灯中心之间的间隔,“间隙”则被定义为发光灯120的中心与光学板130底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在该实施例中,假定设置在接纳容器110中的各个发光灯120的直径基本上是相同的,且各个发光灯的高度也基本上是相同的。
参见图2,取决于发光灯120之间的节距(P)、以及各发光灯120中心与光学板130底面之间的间隙(G),在光学板130的外面一侧,或者可看到发光灯120的亮线、或者看不到该亮线。
如果在光学板130的外侧可看到发光灯120的亮线,则靠近发光灯120所产生亮线处的图像就会变得非常地亮,而位于各发光灯120所产生亮线之间的图像则相对较暗。这些亮线会降低图像显示的质量。
为了防止显示质量由于存在亮线而被降低,可对节距(P)和间隙(G)进行改动并执行计算,以获得它们的最佳值。如上所述,在产生亮线的问题方面,节距(P)、间隙(G)、以及光学板130的透射率是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下文中,将对背光组件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在这些实施例中,对节距(P)、间隙(G)以及光学板130的透射率精确地进行控制,以使得发光灯120的亮线不会显现出来,同时还能将背光组件的功耗、厚度、以及体积达到最小,并使背光组件的亮度达到最大。
下文中,当对亮线进行评价时,符号“×”意味着这样的情况图像显示是可行的,但用户可观察到亮线;符号“△”意味着图像显示是可行的,但可被看到的亮线要弱于符号“×”所对应的情况;符号“●”意味着当在光学板上制成光漫反射图纹时,大部分亮线被去除;符号“◎”意味着看不到任何亮线。
表1列出了当在图2所示背光组件的接纳容器中仅安装光学板130时、亮线评价以及亮度随节距(P)以及间隙(G)的变化结果。
表1
在表1中,背光组件的发光灯120之间的节距是定值,约为13mm。节距(P)被定义为两相邻发光灯的中心之间的间隔距离,间隙(G)被定义为发光灯中心与光学板130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实验中使用了透射率为49%的光学板130,并将间隙以1mm的步长逐渐增大,例如,间隙的测量值依次为4.7mm、5.7mm、5.7mm、6.7mm和7.7mm。
随着间隙的增大,亮度逐渐减弱,亮线也如表1中“亮线评价”一列中所示那样是逐渐减弱的。
亮度随着间隙(G)的增大而减弱的原因在于光线的强度(亮度)是与间隙的平方成反比的。
反之,随着间隙的增大,对图像显示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亮线的强度也被减弱了。此现象的原因在于光学板130上发光灯的光线能被发射的面积会随着间隙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通过在保持发光灯之间节距不变的同时对间隙进行调节,可将对显示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亮线最小化。
下文中,将发光灯节距与发光灯-光学板之间间隙的比值定义为防亮线率。
按照表1所示,当防亮线率至少为2.0时,亮线减弱到足以进行图像显示的程度。通过精确地调节该防亮线率,就可以在使亮线不显现的同时、使背光组件的总厚度最小化。
例如,优选地是将防亮线率设定在约1.8到1.7的范围内,从而可保持高的显示质量、使背光组件的厚度达到最小、并能获得理想的亮度。
即使防亮线率被设定为小于1.7,也不会出现亮线。但是,随着防亮线率的降低,间隙就会变得很大,从而使背光组件的厚度和体积增大。因而,希望防亮线率至少约为1.3。
另外,对于LCD装置,亮度指标是如此之重要如果亮度太低,则图像的显示质量就会显著降低。
表1表示的是在仅采用一个层光学板的情况下,对亮线的评价以及亮度的测量结果。
下面的表2表示了这样的情况在一层光学板上增设至少一层、优选两层的用于提高亮度的光学片,从而可使背光组件的厚度达到最小,并能提高亮度,且不会出现亮线。
表2
“光学片”是一种散光片,用于提高光线的亮度,并增大亮度的均匀性。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剖视图。
参见图4和表2,相比于表1仅有一个光学板的情况,当在光学板130上添加两层光学片133时,对亮线的评价变得较好(即更弱的亮线),同时还提高了亮度。
具体地,在对发光灯的节距以及间隙进行调节以使得防亮线率约为2.0、且同时使用光学板130和两光学片的情况下,亮线的强度至少足以允许显示图像。相比于仅使用光学板130的情况,亮度增大了约30%,由此可提高显示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光灯120的节距是定值;调整间隙,使防亮线率约为2.3、1.9或1.7;且同时使用了光学板130和两光学片,则能使亮线最小化,且相比于表1的情况,亮度增大约30-35%,从而能提高显示质量。
因此,参见表1和表2,可与光学板同时使用用来提高亮度的光学片,以提高图像显示的质量。
图5是一个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组件。
参见图5,如果在光学板130上叠置了至少一层光学片,则还可在背光组件100中安装增亮膜(BEF)或一层双增亮膜135(DBEF,其是由3M公司[即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制造的一种产品的商标名),以防止光线被LCD板的下偏光片所吸收,从而避免亮度的降低。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增亮膜、还是双增亮膜,都可以一起使用。
在下面表3表示的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了双增亮膜。
双增亮膜135可防止光线被布置在LCD装置背光组件上的下偏光片吸收。此外,双增亮膜135能回收利用光线,从而提高光线的亮度,增加的光线能拓宽LCD装置的视角范围,因而能避免不必要的功耗浪费。
表3
参见图5和表3,表3表示了在设置有一个光学板、亮光学片、以及一个双增亮膜(DBEF)的背光组件中,亮线评价以及亮度的测量结果是如何随防亮线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发光灯120之间的节距约为13mm,间隙按照约1m的步长从约4.7mm逐渐增大到约7.7mm。
如表3所示,相比于表1、2的情况,双增亮膜使得亮线的评价提高。且相比于设置有光学板和两层光学片的背光组件,另加的DBEF135使得背光组件即使在防亮线率约为2.0的情况下仍具有相对较高的显示质量。
下面的表4分别表示了在只使用光学板130、同时使用光学板130和两层光学片133、以及同时使用光学板和两层光学片与DBEF的三种情况下,对背光组件中亮线的评价、以及亮度的测量值,其中在这三种情况中,光学板130的透射率增大到约59%。
发光灯120之间的节距约为13mm,间隙约为7.7mm,防亮线率约为1.7,这些条件与表3中的条件都是相同的,除了将透射率增大到约59%之外。
表4
参见表4,相比于表3中的数值,随着光学板的透射率从约49%提高到约59%,对亮线的评价变差了,但亮度却提高了。
具有表4中所列结构组成的背光组件尤其适合于需要较高亮度的LCD装置。
下面的表5表明了在将透射率从49%提高到59%、并减小防亮线率的情况下能达到很高的显示质量。
表5
如表5所示,透射率从约49%提高到约59%,且防亮线率(节距/间隙)均为1.5。
在所有的情况下,对亮线的评价都是良好(也就是说,去除了大部分亮线),并提高了亮度。换言之,透射率的变化对亮线的影响很小,但能影响到亮度。
表6到表8表示了当光学片的透射率从约49%减小到约41%时对亮线的评价及对亮度的测量结果。
表6
表7
表8
参见表6到表8,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光学板130的透射率被降低到约41%,但亮线评价和亮度是取决于防亮线率,该防止率是从节距和间隙而得出的。
具体地,对亮线的评价表明当防亮线率约为2.0时,亮线被减弱,从而能显示出高质量的图像,当防亮线率约为1.8-1.7时,图像的显示质量就不受亮线影响了。
相比于仅采用光学板的情况,当在光学板上增加两层扩散片133时,能进一步提高亮线评价。而相比于增设两层扩散片133的情况,当在光学板130上增加两层扩散片133、并增设一层双增亮膜135时,亮线的评价能更进一步地提高。
下面的表9、10和11表示了亮线和亮度之间有赖于节距变化的关系。
表9、10和11表示了当节距从约13mm增大到约18mm、且将防亮线率逐渐减小时的亮线评价及亮度分布。光学片的透射率约为49%。
表9
表10
表11
参见表9、10和11,在所有的情况中,当防亮线率从约2.7逐渐减小到1.5时,亮线都减弱到足以允许显示图像的程度。
尤其是,当防亮线率在约1.8-1.7的范围内时,亮线的评价有显著的改善。另外,当防亮线率为1.3左右时,亮线评价类似于防亮线率约为1.7时的情况。
表9、10、11表明相比于仅使用光学板的情况,当在光学板上增加至少一层散射片、或在光学板上增设散射片和双增亮膜时,可更为有效地消除亮线。
下面的表12、13和14表示了当节距从约18mm增大到约23mm、且将防亮线率逐渐减小时的亮线评价及亮度分布。在表12、13和14中,光学片的透射率约为49%。
表12
表13
表14
参见表12、13和14,在所有的情况中,当节距从约18mm增大到约23mm、且防亮线率从约2.6逐渐减小到1.8时,亮线都减弱到足以允许显示图像的程度。尤其是,当防亮线率减小到约1.8或更小时,由于亮线而产生的问题大部分被解决了,并使亮度达到最大。
相比于仅使用光学板的情况,当在光学板上增加两层散射片、或在光学板上增设两层散射片和双增亮膜时,能更为有效地消除亮线,从而显示出高质量的图像。
表1到表14表示了的测量结果对应于这样的情形未在光学板上形成有用于减弱亮线的防亮线图纹。如果形成有用于减弱亮线的防亮线图纹,则能进一步提高显示质量。
图6是剖视图,表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在该背光组件中,面向发光灯的光学板中形成有防亮线图纹。
参见图6,防亮线图纹137能将照射到光学板130上的光线散射。考虑表1到表14中列出的结果,理想的情况是在形成有防亮线图纹的情况下,可将防亮线率调节到约2.3-1.7的区间内。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剖视图。
参见图7,LCD装置500包括背光组件100、LCD板组件200、以及框架300。附图标号400指代背罩。
如先前参照图1到图5进行描述的那样,背光组件100包括接纳容器110,其具有容纳框架和底架119;发光灯120、光学板130以及光学片133。
节距(P)与间隙(G)的比值,即防亮线率(节距/间隙)在约1.3-2.0的范围内。如果防亮线率在约1.3-2.0的区间内,则亮线就被减弱得几乎不会被用户观察到。
在随后的一些附图中,将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指代那些与先前图1到图6中部件类似或相同的部件。
LCD板组件200被安装在背光组件100的接纳容器110中。
此时,光学板130、两散射片133、以及一层双增亮膜135被间置在LCD板组件200与安装在接纳容器110内的发光灯120之间。
图8是分解透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板组件。
参见图8,LCD板组件200包括LCD板235和驱动模块255。LCD板235包括TFT基底210、液晶层230、以及滤色基底220。TFT基底210包括玻璃基底201、薄膜晶体管(TFTs)218、以及像素电极216。
图9是示意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板的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
TFTs218通过薄膜工艺制在玻璃基底201上,其用作半导体装置,并按照点阵的形状进行布置。参见图9,每个TFTs218都包括栅极(G)、漏极(D)、源极(S)以及沟道层(C)。栅极(G)与栅极线214相连接,源极(S)则与数据线212相连接。各个TFTs218的漏极(D)连接到对应的像素电极216上。像素电极216是由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的透明导体制成的。
图10中的剖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滤色基底。
参见图10,滤色基底220与TFT基底210联接。滤色基底220包括玻璃基底222、滤色器224、黑点阵228以及公共电极226。滤色器224形成为面对TFT基底210的像素电极216,由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组成的,从而能实现全色彩显示。在各个滤色器224之间形成有黑点阵228,以防止光线被漏到液晶分子不受控制的区域处。公共电极226被形成在玻璃基底222的整个表面上,以遮盖住滤色器224,从而当向像素电极216加电时,可在液晶上建立预定的电场。
驱动模块255(参见图8)连接到具有上述结构的LCD板235上。驱动模块255包括印刷电路板(PCB)240和片带式载流封装件(TCP)250。TCP250包括与栅极线214和数据线212连接的第一端;面对着第一端、且连接着PCB240的第二端。
返过来参见图7,具有上述结构的LCD板组件200被安装在背光组件100的接纳容器110中。框架300包封着安装在背光组件100中的LCD板组件200的边缘,使得LCD板组件200不会偏离背光组件100。因此,框架300可防止LCD板由于受到外界冲击而破碎。
如上所述,对节距与间隙之间比值进行调节,以最大程度地减弱会对图像显示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亮线,从而能显示出高质量的图像,其中的节距是指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灯与LCD板之间的距离,间隙是指发光灯中心与光学板之间的距离。
尽管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防亮线率被设定为小于约1.5,但防亮线率也被降低到约1.3。同样,在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板的透射率在约41%到59%的范围内变动,但透射率的范围也可被扩展到35%-65%。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及其优点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在不悖离本发明设计思想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多种形式的改动、替换和变更,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接纳容器;布置在接纳容器内的至少两个发光灯;以及光学板,用于提高发光灯所发出光线的亮度均匀性,其中,该背光组件具有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防亮线率,该防亮线率的范围在约1.3到约2.0之间,可防止从光学板的外侧观察到由发光灯产生的亮线,所述节距是指两相邻发光灯之间的中心距,间隙是指各个发光灯与光学板表面之间的中心距,该表面与发光灯是相对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亮线率大约在1.7到1.8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光学板的透射率约在35%到6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片,其制在光学板的外表面上,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光线亮度的均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亮膜,其形成在外表面上,用于回收利用被光学片散射的光线,从而可提高光线使用率。
6.一种背光组件,包括接纳容器;布置在接纳容器内的至少两个发光灯;散射板,用于对发光灯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以及散射图纹,其形成在散射板与发光灯相对的一部分上,其中,背光组件具有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防亮线率,该防亮线率的范围在约1.3到约2.8之间,从而可防止从光学板的外侧观察到由发光灯产生的亮线,所述节距是指两相邻发光灯之间的中心距,间隙是指各个发光灯与光学板表面之间的中心距,该表面与发光灯是相对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散射板的透射率约在35%到6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射片,其形成在散射板的外表面上,可进一步提高光线亮度的均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亮膜,其形成在外表面上,用于回收利用被散射片散射的光线,从而提高光线使用率。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接纳容器;布置在接纳容器内的至少两个发光灯,用于产生第一光线;以及光学板,其远离发光灯的中心位置,用于对第一光线进行散射而形成亮度分布均匀的第二光线,其中,背光组件具有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防亮线率,节距是指两相邻发光灯之间的中心距,间隙是指各个发光灯与光学板表面之间的中心距,防亮线率的范围在约1.3到约2.8之间,从而可防止在光学板的外侧观察到第一光线的亮线;液晶显示板组件,其安装在接纳容器中,用于利用光学板散射后的第二光线来显示图像;以及框架,用于将液晶显示板组件固定到接纳容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亮线率大约在1.7到1.8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第一光线进行散射的散射图纹,其形成在光学板与发光灯相对的一部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亮线率大约在2.3到1.7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光学板的透射率约在35%到65%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片,其设置在光学板与液晶显示板组件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亮膜,其形成在光学片上,该增亮膜对光学片散射的第三光线进行回收,从而可提高光线使用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节距约在13mm到23mm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调整将节距与间隙相比而得到的比值,以最大程度地减弱会对图像显示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亮线,从而能显示出高质量的图像,其中的节距是指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灯与LCD板之间的距离,间隙是指发光灯中心与光学板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F21S8/04GK1469168SQ0314845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日
发明者李根雨, 朴钟大, 方昌煐, 李汰真, 李在祥, 李正焕, 郑在皓, 崔容硕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