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取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310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胶片取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检验领域,特别是涉及胶片取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放射设备是常用的检验设备,其检验结果通过胶片得出。胶片的冲洗一般都采用手工操作,而由于是人工进行操作,操作员的手需要进行清洁,而一旦操作员手不干,或者带有残留药物,很容易造成胶片的污染,造成诊断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直接接触胶片容易造成胶片的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胶片取片装置。
[0004]胶片取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缓冲器和吸盘,缓冲器的内腔包括由间隔壁隔开形成的左内腔和右内腔,气囊垂直连接于缓冲器中部,并与左内腔连通,右内腔底部与吸盘连通,左内腔和右内腔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顶部。
[0005]进一步地,缓冲器为两端狭长的椭球结构,椭球结构狭长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囊和吸盘。
[0006]进一步地,气囊的外壁设有增大摩擦的方便握持的凸点。
[0007]进一步地,缓冲器为硬质塑料制成。
[0008]上述胶片取片装置,包括气囊、缓冲器和吸盘,操作人员手持气囊,并将气囊压缩,然后将吸盘靠近胶片后,松开气囊,吸盘即可吸取胶片将其取出。在气压作用下冲洗胶片的部分液体进入缓冲器右内腔,由于左内腔和右内腔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顶部,液体不容易进入左内腔,而且即使进入左内腔后,由于气囊与左内腔的连通位置位于中部,液体不容易进入气囊,避免了液体对气囊的污染和腐蚀,增强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胶片取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1、气囊;21、间隔壁;22、左内腔;23、右内腔;2、缓冲器;3、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胶片取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1、缓冲器2和吸盘3,缓冲器I的内腔包括由间隔壁21隔开形成的左内腔22和右内腔23,气囊I垂直连接于缓冲器2中部,并与左内腔22连通,右内腔23底部与吸盘3连通,左内腔22和右内腔23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21顶部。
[0012]缓冲器2为空腔结构,隔开形成连通气囊I的左内腔22和连通吸盘3的右内腔23。进入缓冲器2的液体一般较少,仅停留在右内腔23底部,而左内腔22和右内腔23的连通孔位于右内腔23顶部,从而避免了液体进入气囊I。气囊I优选为椭球形气囊1,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可单手握持。
[0013]上述胶片取片装置包括气囊1、缓冲器2和吸盘3,操作人员手持气囊1,并将气囊I压缩,然后将吸盘3靠近胶片后,松开气囊1,吸盘3即可吸取胶片将其取出。在气压作用下冲洗胶片的部分液体进入缓冲器2右内腔23,由于左内腔22和右内腔23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21顶部,液体不容易进入左内腔22,而且即使进入左内腔22后,由于气囊I与左内腔22的连通位置位于中部,液体不容易进入气囊1,避免了液体对气囊I的污染和腐蚀,增强了气囊I的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地,缓冲器2为两端狭长的椭球结构,椭球结构狭长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囊I和吸盘3。缓冲器2两端狭长,使得连通孔离右内腔23与吸盘3的连接点较远。避免液体较多时,漫过出连通孔直接进入左内腔22,进一步增强了气囊I的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地,气囊I的外壁设有增大摩擦的方便握持的凸点。凸点增大了手掌与气囊I的外壁的摩擦力,方便握持。
[0016]进一步地,缓冲器2为硬质塑料制成。硬质塑料耐腐蚀性好,并且为刚性结构,可较好固定吸盘3和气囊I。
【主权项】
1.胶片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缓冲器和吸盘,所述缓冲器的内腔包括由间隔壁隔开形成的左内腔和右内腔,所述气囊垂直连接于所述缓冲器中部,并与所述左内腔连通,所述右内腔底部与所述吸盘连通,所述左内腔和所述右内腔的连通孔位于所述间隔壁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为两端狭长的椭球结构,所述椭球结构狭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囊和所述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外壁设有增大摩擦的方便握持的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胶片取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为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胶片取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缓冲器和吸盘,缓冲器的内腔包括由间隔壁隔开形成的左内腔和右内腔,气囊垂直连接于缓冲器中部,并与左内腔连通,右内腔底部与吸盘连通,左内腔和右内腔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顶部。操作人员手持气囊,并将气囊压缩,然后将吸盘靠近胶片后,松开气囊,吸盘即可吸取胶片将其取出。在气压作用下冲洗胶片的部分液体进入缓冲器右内腔,由于左内腔和右内腔的连通孔位于间隔壁顶部,液体不容易进入左内腔,而且即使进入左内腔后,由于气囊与左内腔的连通位置位于中部,液体不容易进入气囊,避免了液体对气囊的污染和腐蚀,增强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G03D13-08
【公开号】CN204331285
【申请号】CN201520028124
【发明人】李慧
【申请人】李慧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