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2416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第一凸轮、连接部件以及第二凸轮。定影部件用于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加压部件挤压定影部件以便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压力。第一凸轮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其突部向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加压部件的一个端部侧在加压部件的一个端部侧与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连接部件在加压部件的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至第一凸轮,并且朝加压部件的另一端部侧延伸。第二凸轮通过从与在一个方向上转动的第一凸轮联锁的连接部件接收驱动力而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其突部向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加压部件的另一端部侧在加压部件的另一端部侧与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专利说明】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181937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结构:即,通过使操作杆绕由第一立起片所保持的臂转动以便使导芯部件克服压力弹簧而转动,从而释放圆筒膜与传送辊的的压力接触。
[0003]另外,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98169号公报公开了以下结构:即,当利用释放杆进行压力释放操作时,使压力侧传送导向件与释放杆一起操作以便打开转印纸张的路径。
[0004]在采用通过使设置在加压部件的两端并且彼此连接的两个凸轮转动而使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分离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将驱动通过连接部件从一个端部上的凸轮传递到另一端部上的凸轮时,在使凸轮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件中可能发生诸如扭曲等变形。当发生变形时,可能存在由于操作力未充分传递到另一端部上的凸轮从而导致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彼此未充分分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相较于设置在凸轮中的突部的位置在凸轮的转动方向上彼此对准的情况,更可靠地将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分离。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第一凸轮、连接部件以及第二凸轮。所述定影部件用于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在其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的所述加压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并且挤压所述定影部件以便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一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并且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轮,并且朝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延伸。所述第二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二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从与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的所述第一凸轮联锁的所述连接部件接收驱动力而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在所述定影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之前,将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定位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下游。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所述定影装置中,当所述第一凸轮开始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首先朝所述定影部件施加所述压力,然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朝所述定影部件施加所述压力。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轮具有转动中心且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具有顶部;以及所述第二凸轮具有转动中心且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具有顶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定影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定影装置中,记录介质通道延伸通过所述定影装置,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记录介质通道通过。并且,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记录介质通道设置,从而使所述连接部件具有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记录介质通道通过的功能。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和定影装置。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定影装置将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由所述图像形成部所形成的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第一凸轮、连接部件以及第二凸轮。所述定影部件用于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在其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的所述加压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并且挤压所述定影部件以便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一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并且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轮,并且朝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延伸。所述第二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并且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周向上转动并且通过从与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的所述第一凸轮联锁的所述连接部件接收驱动力而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之前,将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定位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下游。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一步包括操作单元和开闭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操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并且由用户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旋。所述开闭单元可开闭地设置并且使所述操作单元露出以使所述用户能够操作所述操作单
J L ο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通过使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两端并且彼此连接的两个凸轮转动而使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时,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的该分离比在所述凸轮的转动方向上的所述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位置彼此对准的情况更可靠地进行。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和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同时向所述定影部件侧施加所述压力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将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所需的载荷。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可比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的情况更可靠地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所述压力。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省略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引导部件。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通过使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两端并且彼此连接的两个凸轮转动而使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时,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的该分离比在所述凸轮的转动方向上的所述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位置彼此对准的情况更可靠地进行。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用户可通过打开所述开闭单元并且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来将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
【附图说明】
[0018]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0019]图1是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是在图1中的箭头II方向上观察时的定影装置的透视图;
[0021]图3的㈧和⑶分别是在图2的箭头IIIA方向和箭头IIIB方向上观察时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视图;
[0022]图4的㈧?(C)图示了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移动;以及
[0023]图5图示了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5]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像形成装置10设有壳体11。容器12、图像形成部14、纸张传送机构16以及控制器20均设置在壳体11中。容器12包含一张纸或多张纸。纸张用作记录介质的示例。图像形成部14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纸张传送机构16将纸张从容器12传送至图像形成部14。控制器2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部件的操作。此外,纸张堆叠单元(未图示)设置在壳体11的上侧。将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置于纸张堆叠单元中。
[0027]将在图1中逆时针转动的光导鼓32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中。此外,设置了转印辊26,转印辊26在图1中顺时针转动以便将由光导鼓32所保持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0028]此外,在靠近光导鼓32处设置了对光导鼓32充电的充电辊23。此外,设置了曝光装置36。曝光装置36通过根据来自控制器20的图像数据使光导鼓32暴露于光而在光导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此外,设置了显影装置38。显影装置38对已经由曝光装置36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便在光导鼓3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0029]纸张传送机构16设有纸张通道48,纸张从纸张通道48通过。纸张传送机构16沿纸张通道48还设有传送辊50以便传送纸张。虽然图1仅图示了一对传送辊50,但设置了多对传送辊50。
[0030]此外,将对已经转印到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60设置在图1的转印部35T上方(在纸张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转印部35T的下游)。转印部35T由光导鼓32和转印辊26形成。此外,将传送辊52设置在图1的定影装置60上方。传送辊52传送纸张,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已经定影至纸张堆叠单元(未图示)。
[0031]接着,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描述。
[0032]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包含在容器12中的纸张中的最上一张纸首先由馈送辊13馈送到纸张通道48上。接着,由沿纸张通道48设置的传送辊50将该纸张传送至转印部35T。
[0033]同时,在图像形成部14中,光导鼓32由充电辊23充电并且光导鼓32由曝光装置36暴露于光下。由此,在光导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由显影装置38对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光导鼓3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0034]由在转印部35T中的转印辊26将该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之后,将纸张传送至定影装置60并且在定影装置60中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和施压处理。将已经从定影装置60通过的纸张置于纸张堆叠单元(未图示)中。
[0035]接着,对定影装置60的结构进行描述。
[0036]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60包括用于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的加热辊64,其用作定影部件的示例。此外,定影装置60包括可转动的加压辊66,其用作加压部件的示例,加压部件挤压加热辊64以便在位于其间的纸张上施加压力。
[0037]可转动地设置的加热辊64包括圆筒部件64A和热源64B。圆筒部件64A由诸如铝等金属材料形成。将使用例如卤素灯的热源64B设置在圆筒部件64A中。
[0038]加压辊66例如包括圆筒底座部件和设置在底座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弹性部件。
[0039]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弹簧部件68,从而使弹簧部件68在加压辊66的轴向上对应于加压辊66各自的端部。加压辊66的端部由这些弹簧部件68朝着加热辊64挤压,从而使加压辊66挤压加热辊64。
[0040]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由在操作杆上进行的用户(操作者)操作分离,稍后将对该操作进行描述。这使得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去除由于卡纸等卡在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之间的纸张。
[0041 ] 此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加压辊66挤压加热辊64时,使加热辊64和加压辊66转动,并将其上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馈送到加热辊64与加压辊66彼此接触的咬合中。由此,对在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并且进行加压处理,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
[0042]图2是在图1中的箭头II方向上观察时的定影装置60的透视图。
[0043]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轮70在加压辊66的轴向上附接至加压辊66的一个端部661。更具体地说,第一凸轮70附接至加压辊66,从而使第一凸轮70可在加压辊66的周向上转动。更详细地说,第一凸轮70附接至加压辊66的在轴向上向外突起的轴部66A。此处,第一凸轮70使加压辊66的一个端部661在一个端部661侧与加热辊6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0044]第二凸轮80在加压辊66的轴向上附接至加压辊66的另一端部662。与第一凸轮70相似,第二凸轮80附接至加压辊66的另一端部662,从而使第二凸轮80可在加压辊66的周向上转动。具体地说,第二凸轮80附接至加压辊66的在轴向上向外突起的加压辊66的轴部(未图示)。第二凸轮80使加压辊66的另一端部662在另一端部662与加热辊6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0045]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了连接部件90。连接部件90在加压辊66的一个端部661侧上连接至第一凸轮70并且以其与第一凸轮70的连接部作为起始点朝加压辊66的另一端662侧延伸。另外,连接部件90在加压辊66的轴向上延伸,以便使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彼此连接。
[0046]将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在加热辊64的轴向上设置在加热辊64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处。此处,第一凸轮70挤压设置在加热辊64的一个端部侧上的凸轮从动件72A。第二凸轮80挤压设置在加热辊64的另一端部侧上的凸轮从动件72B(未图示)。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分别为环形并且径向地向外延伸到加热辊64之外。
[0047]图3的㈧和⑶分别是在图2的箭头IIIA方向和箭头IIIB方向上观察时的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视图。具体地说,图3A图示了在图2的箭头IIIA方向上观察时的第一凸轮70 ;以及图3B图示了在图2的箭头IIIB方向上观察时的第二凸轮80。
[0048]此处,图3的㈧和⑶图示了在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转动之前,S卩,在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分离之前,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状态。通过使这些状态的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分别在箭头3A方向(顺时针)和箭头3B方向(顺时针)上转动,使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分离。
[0049]如图3的(A)所示,第一凸轮70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压接部75。压接部75挤压凸轮从动件72A。第一凸轮70在其转动方向上在其外周表面上的压接部75的上游侧上还具有突部76。第一凸轮70在其转动方向上在其外周表面上的突部76的上游侧上还具有凹部77。
[005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压接部75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76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凹部77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7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和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凹部77 (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压接部75 (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0051]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7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距离A。
[0052]此处,为了使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分离,使第一凸轮70在箭头3A方向上转动。这使突部76面朝加热辊64侧,从而使突部76挤压凸轮从动件72A。由此,加压辊66的一个端部661侧(见图2)克服由弹簧部件68(见图1)对其施加的推压力并且在一个端部661与加热辊6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005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轮70进一步转动直到凸轮从动件72A最后容纳在凹部77中。然后,停止第一凸轮70的转动。
[0054]接着,参照图3的⑶对第二凸轮80进行描述。
[0055]与第一凸轮70的情况相似或相同,第二凸轮80具有压接部85和突部86。压接部85挤压凸轮从动件72B。突部86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方向上位于压接部85的上游。第二凸轮80还具有比突部86更远地位于该上游侧的凹部87。
[0056]与第一凸轮70的情况相似或相同,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压接部85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86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凹部87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86 (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和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凹部87 (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压接部85(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0057]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突部8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距离B。
[0058]此处,为了使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分离,与在第一凸轮70侧上的情况相似或相同,使第二凸轮80在图3的⑶的箭头3B方向上转动。这使突部86面朝加热辊64侧,从而使突部86挤压凸轮从动件72B。由此,加压辊66的另一端部662侧(见图2)克服由弹簧部件68(见图1)对其施加的推压力并且在另一端部662与加热辊6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之后,第二凸轮80进一步转动直到凸轮从动件72B最后容纳在凹部87中。
[0059]虽然从上面的说明中省略了,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凸轮70通过由用户进行的在图3的㈧的箭头3C方向上附接至第一凸轮70的操作杆98(见图3的(A))的移动而转动。操作杆98用作操作单元的示例。此处,操作杆98在第一凸轮70的径向上从第一凸轮70的外周表面向外延伸。此外,操作杆98由第一凸轮70整体形成。虽然同样从上面的说明中省略了,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如图1所图示的外盖FC0外盖FC起开闭单元的作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打开该外盖FC,操作杆98暴露,从而使用户能够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
[0060]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置了使第一凸轮70与第二凸轮80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件9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凸轮70转动(在图3的(A)的箭头3A方向上转动)时,与第一凸轮70联锁的连接部件90当第一凸轮70转动时开始移动。在本发明中,第二凸轮80从正被移动的连接部件90接收驱动力,因此,第二凸轮80同样在与第一凸轮70相同的方向上转动。
[0061]此处,如图2所示,将在纵向上的连接部件90的一端固定至操作杆98的底座部。将在纵向上的连接部件90的另一端固定至第二凸轮80。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第二凸轮80设有在第二凸轮80的径向上从第二凸轮80的外周表面突起的突起部件88。将在纵向上的连接部件90的另一端固定至该突起部件88。
[006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3的(A)和⑶中所示的虚线表示纸张通道48。连接部件90 (见图2)沿纸张通道48设置以便引导纸张从纸张通道48通过。
[0063]此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已经描述过的,操作杆98所附接至的第一凸轮70由在操作杆98上进行的用户操作转动。此外,当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时,与操作杆98联锁的连接部件90当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时移动,由此使第二凸轮80转动。
[0064]图4的(A)?(C)图示了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移动。图4的(A)?(C)图示了在图2中的箭头IVA至IVC方向上观察时的定影装置60的状态。
[0065]图4的㈧图示了在操作杆98的操作开始之前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状态。此外,图4的(A)图示了在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转动之前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状态。
[0066]虽然在参照图3的(A)和⑶的说明中省略,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设置在第一凸轮70中的突部76的位置和设置在第二凸轮80中的突部86的位置互不相同。更具体地说,在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的转动方向(由图4的(A)的箭头4C所指示的方向)上,将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定位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下游。
[006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该状态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
[0068]当开始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时,向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施加转动驱动力。这使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在图4的(A)的箭头4C方向上转动。这时,第一凸轮70和第二凸轮80在图4的(A)中所示的相的状态维持时(在将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定位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下游的状态维持时)转动。
[0069]之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到达加热辊64的凸轮从动件72B,然后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到达加热辊64的凸轮从动件72A。由此,将定影装置60设置为在图4的(B)中所示的状态。
[0070]之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进一步在操作杆98上进行用户操作。由此,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受到第一和第二凸轮70和80的突部76和86挤压。
[007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的⑶所示,当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受到突部76和86挤压时,凸轮从动件72A和凸轮从动件72B分别受到突部76和突部86同时挤压。
[0072]之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的(C)所示,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在突部76和86之上滑动,然后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分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凸轮70和80中的凹部77和87中。
[0073]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部件90(见图2)由薄板部件形成并且容易变形。由此,不易于将用户的操作力从第一凸轮70传递到第二凸轮8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轮80的转动量相对于第一凸轮70的转动量减少。这可能导致例如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到达不了突部86面朝凸轮从动件72B的位置的问题。尤其是当将弹簧部件68 (见图1)的弹簧力设置为较大值时,连接部件90的变形量很可能增加并且第二凸轮80的转动量很可能减少。
[0074]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即使当第二凸轮80的转动量减少时仍移动至突部86面朝凸轮从动件72B的位置,如上所描述的,在第一和第二凸轮70和80的转动方向上,将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定位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下游。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凸轮70和80的转动方向上,将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定位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之前。
[0075]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在第二凸轮80由较少转动量所转动的阶段中到达突部86面朝凸轮从动件72B的位置。由此,凸轮从动件72B可比利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位置与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的位置对准的结构更可靠地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
[0076]图5图示了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
[0077]在上面的说明中,描述了如下情况的示例:如图4的⑶所示,凸轮从动件72A和凸轮从动件72B分别受到突部76和突部86同时挤压。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凸轮从动件72A和72B同时在两个突部76和86之上滑动,因此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趋向于增加。
[0078]图5图示了在凸轮从动件72A受到突部76挤压的时机和凸轮从动件72B受到突部86挤压的时机彼此错开的情况下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
[0079]具体地说,图示了在以下情况下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S卩,凸轮从动件72B首先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然后凸轮从动件72A受到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挤压。
[0080]在这种情况下,与上面所描述的凸轮从动件72A和凸轮从动件72B分别受到突部76和突部86同时挤压的结构相比,对操作杆98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载荷(最大操作载荷)可能减少。
[0081]为了使凸轮从动件72A受到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挤压的时机和凸轮从动件72B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的时机互不相同,增加了例如连接部件90 (见图2)的硬度以便抑制连接部件90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在图4的(B)中所示的状态(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赶上领先的第二凸轮80的主导突部86的状态),因此,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在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挤压凸轮从动件72A之前挤压凸轮从动件72B。
[0082]另外,为了使凸轮从动件72A受到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挤压的时机和凸轮从动件72B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的时机互不相同,可以增加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的位置和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位置彼此移位的量。
[0083]具体地说,将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置和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彼此分离的量设置为大于在图4的(A)中所示的状态的量。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赶上领先的第二凸轮80的主导突部86的状态不大可能发生,因此,凸轮从动件72B在凸轮从动件72A受到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挤压之前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
[0084]此外,在图5所示的结构的示例中,为了增加凸轮从动件72B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的可靠性,将在第二凸轮80的转动中心与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在第一凸轮70的转动中心与第一凸轮70的突部76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0085]更具体地说,将在图3的(B)中所示的距离B设置为小于在图3的(A)中所示的距离A。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可更容易地面朝凸轮从动件72B,因此,凸轮从动件72B可比在距离A与距离B相同的情况更可靠地受到第二凸轮80的突部86挤压。
[0086]其他操作和变形例
[0087]在上面的说明中,描述了用于使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分离的部件的操作。相反,为了使已经与加热辊64分离的加压辊66再次与加热辊64接触,操作杆98在与如上所描述的操作方向相对的方向上移动。如此,进行与以上说明相反的操作,从而使第一凸轮70的压接部75和第二凸轮80的压接部85分别再次面朝凸轮从动件72A和72B。
[0088]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形成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示例,但图像形成装置10不限于此。上面所描述的定影装置60可安装在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直接将色调剂图像从光导鼓32转印到纸张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10。作为替代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可一旦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诸如中间转印带等中间转印体上,然后将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体转印到纸张上。
[0089]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进行定影的两个部件由诸如加热辊64和加压辊66等辊形部件形成的示例。作为替代实施方式,这两个部件的其中之一或两个均可由例如一个带形部件或多个带形部件形成,或者由例如一个垫形部件或多个垫形部件形成。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连接部件90具有纸张引导功能的结构的示例。作为替代实施方式,可设置与连接部件90分离的纸张引导部件。
[0090]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凸轮70通过来自用户的操作力转动的情况的示例。作为替代实施方式,第一凸轮70可通过诸如马达等驱动源转动。
[0091]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关于加压辊66和加热辊64的术语“分离”并不一定描述了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完全分离的形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术语“分离”还描述了包括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彼此部分接触的形式的形式。
[0092]更具体地说,例如,“分离”是指包括以下形式的形式:即,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在加压辊66的一个端部661 (见图2)侧上彼此分离,以及加压辊66与加热辊64在减少的压力下在加压辊66的另一端部662侧上彼此接触。
[0093]为了进行图示和说明,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目的不在于全面详尽地描述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型。本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以最佳方式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熟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做出适合特定用途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件; 在其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以便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压力; 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一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所述第一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所述第一凸轮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轮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朝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延伸;以及 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二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从与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的所述第一凸轮联锁的所述连接部件接收驱动力而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之前,将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定位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凸轮开始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首先朝所述定影部件施加所述压力,然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朝所述定影部件施加所述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凸轮具有转动中心且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具有顶部;以及所述第二凸轮具有转动中心且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具有顶部,并且 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所述顶部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记录介质通道延伸通过所述定影装置,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记录介质通道通过,并且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记录介质通道设置,从而使所述连接部件具有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记录介质通道通过的功能。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 将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由所述图像形成部所形成的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用于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件; 在其轴向上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以便向所述记录介质施加压力; 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一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所述第一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所述第一凸轮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至所述第一凸轮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朝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延伸;以及 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具有外周表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突部,所述第二凸轮附接至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可在所述加压部件的周向上转动,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从与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的所述第一凸轮联锁的所述连接部件接收驱动力而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便使所述突部向所述定影部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转动之前,将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突部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定位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突部的下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由用户操作以使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转动;以及 可开闭地设置的开闭单元,所述开闭单元使所述操作单元露出以使所述用户能够操作所述操作单元。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5988342SQ201510093824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发明人】上野智弘, 内山隆幸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