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组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其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人类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液晶显示技术的光学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背光模组制造过程的品质也显得尤为重要,现有背光模组制造过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通常安装反射片、胶框、导光板及三层光学膜材的顺序组装,实际操作时,在组装三张膜材,尤其是上增光时,由于膜材有一定的翘曲变形,胶框及导光板等也无法做到物理意义上的完全平整、光滑,致使在光学膜片尤其是上增光(BEF)贴附时很容易出现歪斜,贴在胶框挡墙上等现象,组装品不良,从而造成背光模组光学品质不良,液晶显不效果不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实现了光学膜材组装精确快速的组装。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导光板、反射片21、胶框22及光学膜材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包括:U形承载台11、转动轴12、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限位槽15 ;所述U形承载台11位于治具I底部,用于承载背光组件2,U形承载台11两侧顶端设有能容纳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的间隙17,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位于间隙17之中,限位杆13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中端,限位组件14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14与U形承载台11接触位置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组件14能够限制限位组件14、限位杆13及转动轴12的转动幅度。
[0005]优选的,所述U形槽16的深度大于等于反射片21的高度加胶框22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幅度指两个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至两个限位杆13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宽度位置的转动角度。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杆13靠近U形承载台11侧伸入至所述U形槽16中。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时,两个限位杆13垂直方向距离等于所述胶框22的宽度。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14为扭力弹簧。
[0009]—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组装所述背光模组2,所述方法包括:限位组件14、转动轴12及限位杆13固定连接,施加外力转动限位杆13至两个限位杆13之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的宽度后,所述背光模组2放置在所述U形承载台11的U形槽16中,组装光学膜片23,撤销外力,限位槽15、限位组件14及转动轴12的作用下带动13转动至水平位置。
[00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通过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I的U形槽16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2的高度及两个限位杆13伸入U形槽且垂直方向最小距离等于所述胶框22的宽度,从而限制需要安装的光学膜材的组装空间,从而避免贴附时歪斜或贴至胶框挡墙上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光学膜材的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从而提高所组装的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0011]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2]【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的组装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结构另一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的另一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的组装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及图3可知,所述背光膜材组装治具I包括U形承载台11、转动轴12、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限位槽15及U形槽16,所述U形承载台11位于治具I底部,U形承载台11两侧顶端设有能容纳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的间隙17,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位于所述间隙17之中,限位杆13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中端,限位组件14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及转动轴12能够以转动轴12的中心线为轴一起转动,所述限位组件14与U形承载台11接触位置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组件14能够限制限位组件14、限位杆13及转动轴12的转动幅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16的深度大于等于反射片21的高度加胶框22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幅度为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转动至左右两限位杆13之间的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宽度的位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13靠近U形承载台11侧伸入至所述U形槽16中。
[00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时,左右两限位杆13垂直方向距离等于所述胶框22的宽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14为扭力弹簧。
[0019]参阅图4,施以外力F,所述推杆13、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绕以转动轴12的中心线为轴一起做旋转动作,待转动至左右两限位杆13之间的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宽度的位置时,放入组装好反射片、胶框及导光板的背光模组2,U形槽16的底部与背光模组2的底部接触,参阅图5,撤销外力F,在限位槽15及限位组件14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杆13及转动轴12以转动轴12的中心线为轴转动至水平位置,参阅图6,所述左右两限位杆13靠U形槽16中心方向的表面距离等于所述胶框22向U形槽16中心方向的侧表面的宽度,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导光板、反射片21、胶框22及光学膜材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I包括:U形承载台11、转动轴12、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限位槽15 ;所述U形承载台11位于治具I底部,U形承载台11设有可整体容纳背光模组的U形槽16,所述U形槽16用于背光模组2的支撑及定位,U形承载台11两侧顶端设有能容纳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的间隙17,所述转动轴12及限位组件14位于所述间隙17之中,限位杆13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中端,所述限位杆13靠U形槽侧伸入至U形槽中,限位组件14固定于转动轴1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13、限位组件14及转动轴12能够以转动轴12的中心线为轴一起转动,所述限位组件14与U形承载台11接触位置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组件14能够限制限位组件14、限位杆13及转动轴12的转动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16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组2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幅度指两个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至两个限位杆13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宽度位置的转动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处于水平位置时,两个限位杆13之间距离等于胶框22之间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4为扭力弹貪。6.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组装所述背光模组2,所述方法包括:限位组件14、转动轴12及限位杆13固定连接,施加外力转动限位杆13至两个限位杆13之间垂直方向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U形槽16的宽度后,放置所述未组装光学膜材的背光模组2于U形槽16中,待背光模组2与U形槽底面接触后,组装光学膜片23,撤销外力,限位槽15、限位组件14及转动轴12的作用下带动13转动至水平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膜材组装治具及其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导光板、胶框及光学膜材,该组装治具包括:U形承载台、转动轴、限位杆、限位组件、限位槽;U形承载台位于治具底部,U形承载台设有可整体容纳背光模组的U形槽,所述U形槽用于背光模组的支撑及定位,U形承载台两侧顶端设有能容纳所述转动轴及限位组件的间隙,所述转动轴及限位组件位于间隙之中,限位杆固定于转动轴中端且靠U形槽侧伸入至U形槽中,限位组件固定于转动轴两侧,U形承载台对应限位组件处设有限位槽,本发明通过限位杆限定U形槽大小至与光学膜材同宽,从而实现光学膜材快速安装,提高背光模组的安装效率及安装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G02F1/13
【公开号】CN105044938
【申请号】CN201510322649
【发明人】李亮军, 熊远江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