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文档序号:2769393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成像过程例如电摄影、静电印刷、磁记录和色调剂喷射记录中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和一种采用该色调剂的成像方法。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该静电图像用在将色调剂制成的可见像热定影到记录介质的一种定影系统中以及一种采用该色调剂的成像方法。
美国专利US 2,297,691、日本专利公报JP 42-23910和JP 43-24748等中公开的许多方法通常称为电摄影。一般地,以各种方式利用光电导材料在光敏元件上形成一种静电潜像,其后采用色调剂把该潜像显影,在必要时以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把该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一种记录介质例如纸上,接着在热、压力或溶剂蒸汽的作用下定影来获得复印件。以各种清洁方式清除没有转印和残留在光敏元件上的色调剂,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下面描述一种普通的全色成像方法。利用一种初级充电组件对光敏元件(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例如光敏鼓进行均匀地静电充电,和采用以原件的品红色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实现成影像(imagewise)的曝光,在光敏鼓上形成静电潜像。采用一种储备品红色色调剂的品红色显影装置显影该静电潜像,形成品红色色调剂图像。下一步,采用一种转印充电组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把光敏鼓上显影的品红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输送的记录介质上。
以残留电荷消除器清除静电潜像已在其上显影的光敏鼓上的电荷,通过一种清洁装置更进一步地清除。此后,以初级充电组件对其重新静电充电,同样地形成了青色的色调剂图像。把该青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已转印品红色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上,然后依次形成和显影黄色色调剂图像和黑色色调剂图像以使这四种颜色色调剂图像均被转印到记录介质。把具有这四种颜色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定影辊以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将它们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这样便形成了全色图像。
近几年来,该成像设备不仅用作复制原件的纯办公用复印机,而且开始应用在计算机输出的激光束打印机(LBP)领域和专用用途的个人复制(PC)领域。
除LBP和PC代表的领域之外,该设备还迅速扩展到采用主引擎的普通纸传真机。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更设法使该装置小型化、轻量化、高速度、图像高质量和高度可靠,而且目前这种机器已由各方面更简单的部件组成。因此,过去一直要求色调剂性能更高且现已不能研制出优良的机器,除非在色调剂的性能上进行改进。在近几年里,随着各种复印模式的需要,彩色复印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更真实地复制原始彩色图像,应达到更高图像质量和更高分辨率。此外,双面彩色原件复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从这些方面看,优选采用受热时具有好的熔融性和混色性而且在低熔融粘度上也具有一种低软化点和高速熔(sharp-melt)性的色调剂作彩色成像过程中使用的色调剂。
采用这些速熔色调剂使得复制物质的彩色再现范围得到拓宽并使得到忠实于原像的彩色复印件成为可能。
然而,具有这种高速熔性的彩色色调剂对定影辊有如此之高的亲合力从而容易使定影辊在定影时发生偏移。
特别是,就在全色成像装置中的定影装置而言,由于对应于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许多色调剂层形成在记录介质上,色调剂层厚度的提高容易引起偏移。
为了避免色调剂粘附在定影辊的表面上,采取的常用措施是定影辊表面是用一种具有优异的色调剂释放性的材料制作成,例如硅橡胶或一种氟树脂,并且,为了防止偏移和防止定影辊表面疲劳,其表面再覆盖一层薄膜,这层薄膜采用一种以硅油或氟油为代表的具有高释放性的流体形成。然而,尽管从防止色调剂偏移的观点看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它需要一种提供防偏移流体的装置,因此就存在需要一种复杂的定影装置的问题。此外,油的应用会引起定影辊上层的分离,因而,缩短了定影辊的寿命。
于是,基于在热定影时用以防止偏移的流体应从色调剂颗粒内部提供而不采用任何提供硅油的装置的观点,已经建议在色调剂颗粒中添加隔离剂例如一种低分子量聚乙烯或一种低分子量聚丙烯的方法。
日本专利公报JP 52-3304、JP52-3305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57-52574公开了向色调剂颗粒中混入作隔离剂的蜡。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3-50559、JP 2-79860、JP 1-109359、JP62-14166、JP 61-273554、JP 61-94062、JP 61-138259、JP 60-252361、JP 60-252360和JP 60-217366公开了混入蜡的技术。
至于黑色色调剂,为了在定影时提高高温抗偏移性,采用以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为代表的具有一种相对高的可结晶性的隔离剂。然而,就全色色调剂而言,当输出时此隔离剂的可结晶性极大的损害了OHP(投影机)色调剂图像的透明性。再者,这种蜡会引起色调剂抗粘性下降和显影性能下降,因为当色调剂因成像设备如打印机和复印机升温而受热时并且当色调剂长期放置时蜡向色调剂颗粒表面迁移。
为解决这些问题,从粘合剂树脂方面尝试了各种改进手段。具体地说,在粘合剂树脂中大量采用一种交联组份或一种高分子量组份以致于能够在定影时提高高温抗偏移性。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当然能提高高温抗偏移性同时也对提高耐久性有效,从而防止外加添加剂埋入色调剂颗粒表面和防止色调剂熔融粘附在光敏元件和色调剂携带元件上。
然而,这种方法与提高色调剂易磨性和低温定影性能相矛盾,为了既具有高温抗偏移性或耐久性又具备低温定影性,仍有改进的余地。
所以,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把更多的希望放在了新型色调剂的发展上。
为解决上述主题,提议了一种由悬浮聚合法制备的色调剂(日本专利公报JP 36-10231)。在这种悬浮聚合法中,可聚合单体和一种着色剂(以及任选一种聚合引发剂、一种交联剂、一种电荷控制剂和其它的添加剂)均匀地溶解或分散以形成一种单体组合物,然后这种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含有一种分散稳定剂的连续相(例如一种水相)中,采用一种适合的搅拌器以同时实现聚合反应直至获得具有所需颗粒直径的色调剂颗粒。
在这种悬浮聚合法中,在一种具有强极性的分散介质例如水中制备单体组合物的微滴,然后形成所谓的核/壳结构,在该结构中含于单体组合物中的具有极性基团的组份存在于与水相呈界面的表面层部分,而非极性成分并不存在于该表面层部分。
因为包裹了作隔离剂的蜡组份,聚合制备的色调剂使得既获得低温定影性能或抗粘性又获得高温抗偏移性成为可能,也使不加任何油隔离剂到定影辊上就可防止高温偏移成为可能。
用以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一般包含作为必需组份的一种粘合剂树脂和一种着色剂,为了提高显影效能,定影性能,存储稳定性和色调剂环境稳定性,建议了各种用以改进粘合剂树脂的方法。例如,对于上述聚合制备的色调剂,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既获得低温定影性能和又获得存储稳定性(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5-197203),一种具有较高Tg的树脂覆盖在具有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树脂壳上。然而,其中采用的具有较高Tg的大多数树脂是具有吸水性的极性树脂,例如聚酯。即使这些树脂既获得低温定影性能又获得存储稳定性,它们也经常会引起充电稳定性抗环境变化的问题。
此外,众所周知色调剂经受的由多页打印图像时埋在色调剂颗粒表面的外加添加剂引起的损耗会对图象产生不利影响。作为一种提高色调剂运转性能的方法,使粘合剂树脂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由于问题实际产生在粘合剂树脂易磨性和色调剂定影性能上,采用这种韧性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一般是很困难的。
作为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电特性和抗老化性(耐侯性)的树脂,大家一般熟知聚碳酸酯并使用在各种用途上。就色调剂而言,现已公开了一些用聚碳酸酯作粘合剂树脂的方法。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46-28588公开了使用一种特定聚碳酸酯共聚物和一种粒状载体的一种成像方法。按照该专利申请,采用一特定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作为粘合剂树脂,能够获得一种具有优良抗粘性的色调剂。然而,按照该专利申请,是把一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95℃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用作粘合剂树脂且在该色调剂中不包含任何蜡组份,所以导致了非常差的低温定影性能。所以,还需改进。该专利申请也没有关于可能由包含在聚碳酸酯共聚物中的杂质产生的任何对电摄影性能的影响的描述。在实施例中,该专利申请也公开了采用喷雾干燥和研碎法制备色调剂的方法,但是根本没有公开关于在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到记录介质的色调剂图像转印性能上的区别和充电均匀性上的区别,这些区别是由于获得色调剂的形状造成的。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63-208863公开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一种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是50℃的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三元共聚物作为用于闪光定影的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按照该专利申请,由于该粘合剂树脂聚碳酸酯三元共聚物在闪光定影中不能热分解,该色调剂不合任何异味和被洗脱物质,且即使其不含蜡组份也能获得具有良好定影性能的色调剂。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仅仅是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碳酸酯三元共聚物用作粘合剂树脂,就抗粘性和运转性能而言,该色调剂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同样,由于该色调剂是为闪光定影设计的,对该色调剂来说,将其用到定影装置是困难的,例如,在该装置中当热辊定影时该色调剂与加热元件接触。
美国专利US 4,457,998也公开了一种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色调剂,在该结构中,线性粘合剂树脂混合到一种以极大程度交联的粘合剂树脂中,而且宣称能采用聚碳酸酯共聚物做高度交联的树脂或者线性粘合剂树脂或者两者均可。然而,在该专利的说明书中,没有采用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实施例,且在聚碳酸酯共聚物用作粘合剂树脂时,不清楚能达到何种效果。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5-273782公开了当在一种使用显影辊的成像方法中制成光敏板时,采用一种Izot冲击强度数值为2至500kg·cm/cm的色调剂可防止成膜,在该成像方法中许多瞬间闭路电场形成在显影辊表面附近。一般认为采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和聚碳酸酯的混合物可做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然而,在该专利申请中,没任何关于聚碳酸酯的描述。此外,在组份和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上没有进行任何研究,该组份具有聚碳酸酯重复单元和包含在以GPC法测得在分子量分布上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6-43688公开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把显示热致性液晶性能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用做粘合剂树脂。显示热致性液晶性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通常具有一较高的可结晶性,显示一种平缓热软化性能直到其熔点,当温度升高到引起粘度减小和温度下降时进一步突然地液化(熔融)。由于这些性能,采用这种聚碳酸酯共聚物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色调剂即使不含蜡组份,当保持易磨性和抗粘性时也能够在低能量下被定影。然而,由于在该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色调剂仅仅是由一种粘合剂树脂组成,在色调剂熔融时它的粘度过低从而产生所谓的高温偏移,熔融的色调剂会粘附在定影元件例如热辊上。该问题仍未解决。此外,该专利申请中没有任何有关可能由包含在聚碳酸酯共聚物中的杂质引起的对电摄影性能的影响和有关色调剂颗粒形状的详细描述。
如前所述的,近几年,用户对双面原件复印或单面原件双面复印的需求日益增长。因而,为这些目的需要具备较高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的双面图像。
在双面彩色复印的常用技术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发生在一面定影之后的纸卷曲。如果纸卷曲经常发生,被定影的图像可能转印性能太差以至不能获得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需要色调剂具有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图像浓度的高质量图像的性能,在少量色调剂转印到记录介质的状态下可以使彩色再现等等。为了这一目的,越来越需要提高色调剂本身的着色效率。在双面复印中,由于图像两次经过定影装置,需要在高温抗偏移性能上有更多提高。
在常用的全色复印机上,一般采用的方法中使用了四个光敏元件和一个带状转印元件,该方法中采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色调剂显影形成在光敏元件上的静电图像,然后为直道转印色调剂图像在光敏元件和带状转印元件之间输送记录介质,形成全色图像,和另一种方法是以静电力或以机械方式例如抓纸器将记录介质绕在转印元件表面周围,转印元件配置在光敏元件的对面,在此完成显影和转印步骤四次,最终得到一幅全色图像。
近几年来,作为用于全色复印的记录介质,扩展材料到各种方面变得越来越必需,这些方面不仅包括常用纸和投影机(OHP)胶片而且包括卡纸和小型化的纸片例如卡片和明信片。在上述采用四个光敏元件的方法中,直接输送记录介质,以后把该方法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记录介质上。然而,由于许多色调剂图像必须精确地重叠位于记录介质的给定的位置上,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甚至任何轻微的错误定位会使获得良好重现性的高质量图像很困难,需要一种输送记录介质的复杂装置以使可靠性更高和组成部件的数目更大。此外,当一种方法采用具有大的基础重量的卡纸时,该方法中记录介质被吸绕在转印元件表面周围,由于记录介质的强刚性记录介质背面的末端会产生错误的吸引,随之不希望地因转印引起错误图像。同样缺点的图像也可发生在小型化的纸片上。
于是,做为一种能够被应用到各种记录介质和能够被小型化的系统,一种采用中间转印元件的程序系统受到推荐。例如,已经知道采用鼓形中间转印元件的全色成像装置公开在美国专利US 5,187,526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4-16426中。
上述美国专利US 5,187,526公开了当使一种所含表面层由基础材料为聚氨酯制成的中间转印辊具有的体积电阻率低于109Ω·cm和使合同样表面层的转印辊具有的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010Ω·cm时,能得到高的图像质量。然而,在该系统中,当色调剂转印到记录介质时,为把转印电荷以足够数量传给色调剂,必需高输出电场,因此将一种提供导电性的试剂分散到聚氨酯制成的表面层。此表面层能局部地引起击穿从而不希望地在中间色调图像(其中以较小的量涂色调剂)中引起明显的图像失调。此外,在高于60%RH(相对湿度)的高湿度环境中,所述高电压的应用容易引起错误转印,因为当记录介质具有较低电阻时泄漏了转印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在低于40%RH(相对湿度)的低湿度环境中,它也会引起起因于记录介质非均匀电阻的错误转印。
此外,在转印大量色调剂图像的全色成像装置中,中间转印元件上的色调剂比黑白复印中的数量多许多,作为转印残留色调剂必然大量地残留。因此,加强作用在中间转印元件和清洁元件之间的剪切力或磨擦力是必要的。这样,当采用具有良好定影性能的彩色色调剂时,色调剂的熔融-粘着或者成膜趋于发生在中间转印元件表面,从而转印效率变差和趋于发生由于四色色调剂图像在全色复印中没有均匀转印所致的色彩均匀度和色彩平衡问题。因而,以较高的图像质量稳定地形成全色图像已是困难的。也就是说,亦在该转印步骤中,期望的色调剂应具有良好平衡的定影性和运转性。
公开了色调剂和采用一种中间转印元件的结构之间的联系的专利申请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59-15739和JP 59-5046。然而,这些专利申请仅指出了利用一种附着中间转印元件以优良的效率转印颗粒直径等于或者小于10μm的色调剂。通常地,在采用中间转印元件的系统中,色调剂可见图像必须从光敏元件一次性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再从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记录介质,这里色调剂的转印效率必须比上述常用过程高得多。尤其当使用在显影后转印大量色调剂图像的全色复印机时,光敏元件上的色调剂比用于黑白复印机中的单色黑色色调剂数量多许多,且仅仅采用常用色调剂提高转印效率是困难的。此外,使用常用色调剂时,由于作用在光敏元件或中间转印元件和清洁元件之间和/或在光敏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之间的剪切力或磨擦力,色调剂的熔融-粘着或者成膜容易发生在光敏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表面,以使转印效率变差且容易发生由于四色色调剂图像在全色复印中没有均匀转印所致的色彩均匀度和色彩平衡问题。因而,以一较高的图像质量稳定地形成全色图像是困难的。
此外,作为放置在常用的全色复印机中的色调剂,一切彩色色调剂需要在定影步骤中很好地混色。从这方面看,色彩重现性和OHP图像的透明性的提高是重要的,并且,与黑色色调剂相比,一般在彩色色调剂中优选使用速熔和低分子量的树脂。如前所述,为了在定影时提高高温抗偏移性能,在常用黑色色调剂中,采用以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为代表的具有一种相对较高的可结晶性的隔离剂。然而,如前所述,在全色色调剂中,该隔离剂的可结晶性在输出时极大地损害了OHP(投影机)色调剂图像的透明性。为此,一般把硅油均匀地加在没有外加任何作为彩色色调剂组份的隔离剂的热定影辊上从而提高高温抗偏移性。然而,过量的硅油会粘附在具有这样形成的已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不希望地使用户形成不满意的感觉。因而,利用具备许多接触部分的中间转印元件形成全色图像目前存在许多难题。在这一点上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59-15739和JP 59-5046并没有为设计这种色调剂或中间转印元件提出任何建议。
同时,当在显影步骤中于光敏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在转印步骤被转印到记录介质时且当如前所述转印残留色调剂残留在光敏元件上时,对转印残留色调剂来说,在清洁步骤中以清洁方式将其清除且贮存在一种废色调剂容器中是必要的。在此清洁步骤中,刮板清洁,毛刷清洁和辊清洁是曾经采用的清洁方式。这些方式是那些通过机械地刮除或隔断转印后残留的色调剂(转印残留色调剂)的方式以便于将色调剂收集到废色调剂容器中。因此,由于这种元件与光敏元件加压接触,就可能引起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如果强压清洁元件,光敏元件表面会磨损以缩短光敏元件的寿命。从装置方面看,为了提供这样一种清洁方式整个装置必须做得很大。在使装置变得紧凑的尝试方面这已成为一种障碍。此外,从生态学观点看,在有效利用色调剂的意义上不产生废色调剂的系统是被期待已久的。
公开涉及一种无清洁系统技术的出版物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59-133573,JP 62-203182,JP 63-133179,JP 64-20587,JP 2-302772,JP 5-2289,JP 5-53482和JP5-61383。然而,这些专利申请均未涉及任何理想的色调剂组合物。
在实际上不具有清洁装置的显影时清洁(或显影附带清洁)系统中,提供这样一种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系统中以色调剂和色调剂携带元件磨擦光敏元件表面。由于长期操作、产生运转性能的劣化问题,会使色调剂劣化、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劣化和光敏元件表面劣化或磨损。任何把重点放在定影性能上的常用色调剂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而,还在寻找提供色调剂定影性能和运行性能两者都能达到的技术。
就非磁性单组份接触显影而言,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7-281485公开了一种有关具有抑制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和光敏元件表面劣化作用的聚合色调剂的技术。然而,所用的树脂是常用的那些,且该专利申请完全没有描述任何来自树脂组成的影响。它也没有涉及到与定影性能的兼容性的公开。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8-305074公开了一种利用具有特定颗粒形状和1,000ppm或更少残留单体的色调剂的无清洁器成像方法。然而,在色调剂粘附到光敏元件或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上仍有更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产生的问题的色调剂以及采用这种色调剂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显影静电图像的具有高运转性能和高转印效率的色调剂以及采用这种色调剂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取决于环境的充电性能上较稳定且具有高转印效率的用以显影静电图像的色调剂以及采用这种色调剂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在采用一种无清洁器系统或一种中间转印元件的接触显影型成像过程中通过使用一种特殊的色调剂保持低温定影性能的同时,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运行性能(或耐久性)例如色调剂抗劣化性和色调剂抗熔融-粘着性的成像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一种粘合剂树脂,一种着色剂和一种蜡的色调剂,其中
粘合剂树脂含有基于粘合剂树脂重量为0.1%到50.0%(重量)聚碳酸酯树脂和50.0%到99.9%(重量)的一种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和在以可溶于四氢呋喃(THF)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色调剂包含一种基于色调剂重量为15.0%(重量)或更小的组份,其中该组份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且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分中。
本发明也可以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成像方法(Ⅰ)把电压外加到充电元件上给静电潜像承载元件静电充电;(Ⅱ)在充电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Ⅲ)采用色调剂显影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Ⅳ)经过,或者不经过一种中间转印元件,把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一种记录介质上;和(Ⅴ)把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色调剂图像热定影在记录介质上;该色调剂包括一种粘合剂树脂、一种着色剂和一种蜡,其中该粘合剂树脂含有基于粘合剂树脂重量为0.1%到50.0%(重量)聚碳酸酯树脂和50.0%到99.9%(重量)的一种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和在以可溶于四氢呋喃(THF)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色调剂包含一种基于色调剂重量为15.0%(重量)或更小的的组份,其中该组份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且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分中。


图1A,1B和1C图解说明按照本发明的色调剂颗粒的截面;图2是一种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成像装置的简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用于双组份显影的一种显影装置主要部件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用于单组份显影的一种显影装置主要部件的放大截面图5是一种重复使用残留未转印色调剂的成像装置的简图;图6是一种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当一种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处于未驱动状态时一种显示膜层状态的放大横向截面图;图8是另一种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单组份成像装置的简图;图9是另一种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显影装置的简图;图10A和图10B图解说明由劣质转印引起的存在于字符图像中的空白区域。
作为大范围研究的结果,本发明者已经发现采用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的一部分且亦控制包含在色调剂中的一种特定化合物的含量,能够获得具有良好运行性能和良好转印效率的色调剂。因而,他们已经完成了本发明。
按照本发明的色调剂必须至少由一种粘合剂树脂,一种着色调剂和一种蜡组份组成而且包含一种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
这种本发明必需组份聚碳酸酯树脂在其分子结构式中具有下式(Ⅰ)表示的重复单元
其中R代表一种有机基团。
由上式(Ⅰ)表示的重复单元包括具有不同结构的那些。所有已知的聚碳酸酯由,例如,通过溶液方法或者熔融方法使二价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而生产。例如,它包括具有一种下式(Ⅱ)代表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其中R2代表一个氢原子,一种脂族烃基或者一种芳香族取代基,m代表0-4的整数,且当R2有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代表一种以单键,一种脂族烃基,一种芳香族取代基,-S-,-SO-,-SO2-,-O-或-CO-表示的连接。
用各种方法可得到该聚碳酸酯树脂。通常,使式(Ⅲ)到(Ⅴ)中任意的一种代表的二价酚与碳酸酯前体如光气或碳酸酯化合物反应就能很容易地制备它。
其中R2代表一个氢原子,一种脂族烃基或者一种芳香族取代基,m代表0-4的整数,且当R2有多个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代表一种以单键,一种脂族烃基,一种芳香族取代基,-S-,-SO-,-SO2-,-O-或-CO-表示的连接。具体地说,例如,它能这样制备,在一种已知酸受体或者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在例如二氯甲烷的溶剂中,把二价酚与一种碳酸酯前体例如光气反应或者把此二价酚和一种碳酸酯前体例如碳酸二苯酯进行酯基转移反应。
上式(Ⅲ)到(Ⅴ)代表的二价酚可包括不同种类,且可包括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常称为“双酚A”),也可为二羟基芳基烷烃例如二(4-羟基苯基)甲烷,二(4-羟基苯基)苯甲烷,二(4-羟基苯基)萘甲烷,二(4-羟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甲烷,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甲烷,1,1-二(4-羟基苯基)乙烷,1-萘基-1,1-二(4-羟基苯基)乙烷,1-苯基-1,1-二(4-羟基苯基)乙烷,1,2-二(4-羟基苯基)乙烷,2-甲基-1,1-二(4-羟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1-乙基-1,1-二(4-羟基苯基)丙烷,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1,1-二(4-羟基苯基)丁烷,2,2-二(4-羟基苯基)丁烷,1,4-二(4-羟基苯基)丁烷,2,2-二(4-羟基苯基)戊烷,4-甲基-2,2-二(4-羟基苯基)戊烷,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二(4-羟基苯基)己烷,4,4-二(4-羟基苯基)庚烷,2,2-二(4-羟基苯基)壬烷,1,10-二(4-羟基苯基)癸烷和1,1-二(4-羟基苯基)环癸烷;二羟基芳基砜类例如二(4-羟基苯基)砜和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砜;二羟基芳基醚例如二(4-羟基苯基)醚和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醚;二羟基芳基酮例如4,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甲酮;二羟基芳基硫醚例如二(4-羟基苯基)硫醚,二(3-甲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硫醚;二羟基芳基亚砜例如二(4-羟基苯基)亚砜;二羟基联苯例如4,4’-二羟基联苯;二羟基苯例如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和甲基对苯二酚;和二羟基萘例如1,5-二羟基萘和2,6-二羟基萘。这些二价酚每个可单独使用或者一起联用。
该碳酸酯化合物包括碳酸二芳基酯例如碳酸二苯基酯,和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基酯和碳酸二乙基酯。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是以采用这些二价酚中一种的均聚物,一种采用其中二种或更多的共聚物,或一种采用其中任何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它也可以是一种热塑性的无规支化聚碳酸酯树脂,该树脂是使一种多功能芳香族化合物与上述二价酚和/或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得到的。
为了控制该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粘弹性,此外优选采用一种改良聚碳酸酯树脂,这种树脂具有这样一种形式,上述二价酚部分已经被一种多元醇取代,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1,4-二(2-羟乙基)苯,1,4-环己烷二甲醇,聚乙二醇,丙二醇,氢化双酚A或它的一种衍生物,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成产物,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成产物,甘油,三羟甲基丙烷,或者季戊四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上述工序通过部分二价酚的替代可简单地制备此树脂。可选择地,作为生产工序的另一实施例,采用了一种方法,在此方法中,二价酚在用吡啶作为催化剂的二氯甲烷溶剂中与一种脂族或芳香族二氯代甲酸酯反应。当然,采用任何生产工序而不是这些也可合成它。
本发明中,作为聚碳酸酯树脂,采用上述聚碳酸酯与一种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也是可行的,该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或异丁烯酸共聚物,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烯烃,聚酰胺,聚砜,聚氰基芳基醚(polycyanoaryl ether)或聚亚芳基硫醚,和采用通过接枝一种丙烯酸烷基酯或异丁烯酸烷基酯单体,一种丙烯酸或异丁烯酸单体,一种马来酸单体或苯乙烯单体得到的一种接技改良共聚物也是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在色调剂中基于该色调剂重量含有15.0%(重量)或更少的下一组份是必需的,所述组份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包含在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分中。
一般地,由于所用聚碳酸酯树脂的类型及其生产方式不同聚碳酸酯树脂中所含杂质的类型也不同,它们包括各种化合物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原料、附加原料、副产物、这些的分解产物、聚合催化剂、聚合终止剂、聚合溶剂和抗氧化剂。例如,它们是氯化脂族或芳族烃(例如,二氯甲烷),光气,苯酚,叔丁基苯酚,有机胺,氯化钠,每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举例来说,用做聚碳酸酯树脂单体的二价酚,例如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每个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羟基的脂族化合物(例如,用做聚碳酸酯树脂单体的二醇,例如1,4-丁二醇),聚碳酸酯低聚物,一种每个分子中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化合物和一种聚合终止剂与在其间插入的碳酸的酯键形成的化合物(例如,一种二价酚和对-叔丁基苯酚与在其间插入的碳酸的酯键形成的化合物),每个分子中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单和/或二甲酸酯(例如,二氯甲酸亚苯基酯),每个分子中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脂族化合物的单和/或二甲酸酯(例如,二氯甲酸亚乙基酯),碳酸二芳基酯(例如,碳酸二苯基酯),和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基酯)。
这些杂质中,在制备聚碳酸酯树脂的步骤中低沸点的化合物例如二氯甲烷和水溶性化合物例如氯化钠能够被相对容易地清除。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高沸点的杂质残留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当制备聚碳酸酯树脂时,在这些高沸点和低分子量杂质中使用每分子中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单体(例如,二价酚)和在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即,聚碳酸酯低聚物或一种每个分子中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化合物和一种聚合终止剂例如单价酚与在其间插入的碳酸的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就会引起一些问题。当制备大量包含这些单体和组份的色调剂时,该色调剂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例如色调剂电荷量降低(在图像浓度上的下降和图像模糊增加),色调剂环境稳定性降低,由酚型杂质的空中氧化引起的变色(图像颜色的改变),定影时杂质的异味,由杂质结晶引起的OHP透明性降低,在粉化法中为色调剂制备步骤之一的熔融捏和步骤中一种意外的粘合剂树脂交联,和当用聚合法制备色调剂时由酚型杂质引起的一种聚合抑制作用。由于本发明者已作了色调剂分析和图像的评估,所以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
本发明色调剂是这样控制的,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也就是说,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基于色调剂重量为15.0%(重量)或更少。如上所述,不利地影响色调剂的各种性能和性质的化合物不仅包括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而且包括聚碳酸酯树脂的单体。这些单体的含量与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的含量相称,而且只要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的含量不超过基于该色调剂重量的15.0%(重量),上述种种问题便不会发生。由于本发明者已作了广泛的研究,所以已经发现了这些现象。为了更好地改进该色调剂的性能和性质,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的含量不超过该色调剂重量的10.0%(重量),且特别优选地是不超过5.0%(重量)。当然,使用这样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做为粘合剂树脂是最理想的,它被再沉淀高度纯化以致于即使用各种方式分析该色调剂,也检测不到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
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如果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是以超过该色调剂重量的15.0%(重量)存在的,色调剂的耐久性就会降低,贮存稳定性受到损害,当多页印刷时图像浓度上的变化就会变大,此外,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转印效率变化和图像模糊也会上升。
本发明中,通过各种方法都能定性定量地分析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且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例如,以光谱学如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红外吸收光谱(IR),喇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UV)或质谱(MS),元素分析,GPC,气相色谱(GC),高压液相色谱(HPLC),和其它化学分析法分析该色调剂。当研究色调剂本身很困难时,以一种能溶解粘合剂树脂的溶剂例如四氢呋喃或甲苯对色调剂进行索格利特提取,用蒸发器浓缩得到的滤液,然后就可以做上面的分析。也可采用各种分析手段,例如,采用以上的方法分析一种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分的样品,以液相色谱或GPC分离和收集,或者以一种单一或混合溶剂提取的样品。这些分析手段中的任何一种可单独采用,也可联用。
其它方法也是可行的,其中以GPC法分离和收集包含在色调剂中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然后,例如,以一种碱完全水解收集的组份,之后,用分析手段例如1H-NMR,13C-NMR或IR,对当制备聚碳酸酯树脂时采用的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更多羟基的单体(例如,二价酚)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里被定量测定的单体含量是通过水解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聚碳酸酯低聚物所产生的单体和通过酯键连接一种每分子具有二个或更多羟基的化合物和一种聚合终止剂例如单价酚与插入其间的碳酸所形成的化合物以及在聚碳酸酯树脂中(聚合时)所含的原始残留单体的总和。这种总含量是以聚碳酸酯低聚物和一种单体和一种聚合终止剂与插入其间的碳酸的酯键连接所形成的化合物(在聚合终止剂已经被单独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之后)的含量计算的。只要这样获得的数值基于该色调剂重量等于或小于15.0%(重量),相应地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和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化合物的含量将不超过15.0%(重量)。因而,根据本发明,把该方法用作一种色调剂的分析方法。
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该色调剂可溶于THF物质的分子量分布。作为一种通过GPC测量的特定方法,在室温下于四氢呋喃(THF)中把粘合剂树脂或色调剂溶解24小时制得溶液,以一种孔径为0.2μm的抗溶剂膜滤器过滤得到样品溶液,接着在下面所示的条件下测量该样品溶液。为了制备样品,这样控制THF的数量,可溶于THF中的组份的浓度是0.4到0.6%(重量)。仪器高速GPC HLC8120 GPC(Toso Co.,Ltd.制造)柱子七柱联用,Shodex KF-801,802,803,804,805,806和807(购自ShowaDenko K.K.)洗脱剂四氢呋喃流速1.0ml/min烘箱温度40.0℃进样量0.10ml
为了计算样品的分子量,采用了一种分子量校准曲线,此曲线是采用一种标准聚苯乙烯树脂(购自Toso Co.,Ltd.,TSK标准聚乙烯F-850,F-450,F-288,F-128,F-80,F-40,F-20,F-10,F-4,F-2,F-1,A-5000,A-2500,A-1000,A-500)制得的。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此聚碳酸酯树脂优选地是在分子量区域1,000到500,000中具有峰值分子量,而且更优选地是从2,000到100,000的分子量区域中具有峰值分子量的那些。如果它在的低于1,000分子量区域中具有峰值分子量,就会对充电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分子量高于500,000的区域中,它的熔融粘度过高会引起定影性能上的问题。当制备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时,可任意选用一种适合的分子量调节剂,一种用于改进粘弹性的支化剂和一种用于加速反应的催化剂。
本发明中,以粘合剂树脂重量为基准,聚碳酸酯树脂含量是从0.1到50%(重量),优选地是从0.2到40%(重量),而且更优选地是从0.5到30%(重量),一种与聚碳酸酯树脂结合的用作粘合剂树脂的附加树脂的含量是从50到99.9%(重量),优选地是从60到99.8%(重量),更优选地是从70到99.5%(重量)。在该色调剂中,一种峰值分子量高于50,000的高分子量树脂或交联树脂和一种峰值分子量约是1,000到50,000的低分子量树脂可组合作为粘合剂树脂优选使用,以使为抑制低温和高温偏移可设计色调剂的粘弹性。如果粘合剂树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大于50%(重量),制备这样设计的色调剂就很困难,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如果粘合剂树脂中的此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小于0.1%(重量),本发明中本应达到的优异的运行性能和转印效率就不可能实现了。
本发明中与聚碳酸酯树脂联用的附加树脂可包括经常采用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和环氧树脂。尤其,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可优选使用。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方法来生产这些树脂。例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可由构成它们的单体聚合制得,优选使用的是苯乙烯单体例如苯乙烯,邻-,间-或对-甲基苯乙烯,和间-或对-乙基苯乙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基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基酯或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基酯或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硬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甲酯,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烯烃单体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环己烯,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和丙烯酰胺。这些中任一种可单独使用,或通常以一种合适的单体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这样混合以致于在《聚合物手册》〔第二版第Ⅲ章,139-192页(John Wiley&Sons,Inc.)〕中描述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Tg)范围是40到75℃。如果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40℃,色调剂贮存稳定性或运行稳定性的问题就会产生。另一方面,如果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75℃,色调剂的定影点就变高。特别在使用彩色色调剂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定影时各彩色色调剂的颜色混合性能变低,造成色彩重现性很差,而且OHP图像的透明性也降低。因而,这样的温度不可选。
本发明中,聚碳酸酯树脂优选存在于色调剂颗粒表面,因为该色调剂在运行性能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色调剂中,这里聚碳酸酯树脂优选位于色调剂颗粒表面,可以各种分析手段确认色调剂颗粒表面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存在。例如,首先,在一种TEM(透射电子显微镜)上观察色调剂颗粒截面,以确定色调剂颗粒表面部分各自是否产生一种反差。当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此表面上,此部分就产生一种反差。下一步,采用光声光谱法(PAS),在改变移动反射镜扫描速度同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IR)/PAS分析该色调剂颗粒表面的组成。当通过TEM观察看到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一种连续或不连续的反差而且据通过IR/PAS分析也确认聚碳酸酯树脂的存在时,就可以判定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色调剂颗粒的表面。除IR/PAS之外,各种分析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例如,喇曼光谱法和PAS联用的色调剂颗粒表面组成分析,通过ESCA(化学分析电子光谱法)的色调剂颗粒表面元素分析,和采用一种提供有能量分散型X-射线光谱法或一种电子射线能量分析器的电子显微镜的色调剂颗粒表面元素分析。这些分析手段中任何一种可单独使用,也可联用。
当以后面所述的聚合法制备本发明中的色调剂时,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它的聚合物组份优选具有的主峰在分子量为5,000到100,000和重均分子量(Mw)对数均分子量(Mn)的比值Mw/Mn为2到300的区域中。
当以一种图像分析器测量时,本发明的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优选为从100到160,形状因子SF-2是从100到140。更优选的是形状因子SF-1为从100到140,形状因子SF-2为从100到120。此外,尤其优选(SF-2)/(SF-1)的比值等于或小于1.0。
本发明中,表示一种形状因子的SF-1是这样得到的,借助于从500倍放大的色调剂颗粒图像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品,例如,利用FE-SEM(S-800;一种Hitachi LTD.制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一种图像分析仪中通过一界面引入它们的图像信息(LUZEX-Ⅲ;Nikore Co.制造)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下列表达式计算数据。所得的数值定义作形状因子SF-1。
形状因子SF-1=(MXLNG)2/AREA×π/4×100其中,MXLNG代表一种色调剂颗粒的绝对最大长度,而AREA代表一种色调剂颗粒的投影面积。
形状因子SF-2指的是根据下列表达式计算得到的一种数值。
形状因子SF-2=(PERI)2/AREA×1/4π×100其中PERI代表一种色调剂颗粒的圆周长度,AREA代表一种色调剂颗粒的投影面积。
形状因子SF-1表示色调剂颗粒成球形程度,SF-2表示色调剂颗粒的不规则程度。
到目前为止,当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和SF-2较小时,在长期运转期间容易产生清洁故障或者外部添加剂趋向于埋入色调剂颗粒表面,在许多情况下引起图像质量变坏。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该粘合剂树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含量是从0.1到50%(重量),该色调剂具有非常良好的运行性能,而且能够防止图像质量的变坏。如果SF-1大于160,色调剂颗粒具有一种无定形形状(无形状的),这并不是优选的,因为当色调剂图像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转印到记录介质,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且从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记录介质时,色调剂图像转印效率趋于降低。如果SF-2大于140,色调剂会具有宽的充电分布而且在显影装置中色调剂颗粒表面容易被磨光,在一些情况下产生图像浓度下降和图像模糊。
为了提高色调剂图像的转印效率,优选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2是从100到140且(SF-2)/(SF-1)的值等于或小于1.0。如果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2大于140且(SF-2)/(SF-1)值大于1.0,色调剂颗粒表面不光滑而且有许多不平处,以使当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到中间转印元件和从中间转印元件到记录介质转印色调剂图像时转印效率趋于降低。
当采用全色复印机显影和转印大量色调剂图像时,上述趋势更为显著。更具体地说,在全色成像过程中,对于四种颜色色调剂图像均匀地转印是困难的。而且,当采用中间转印元件时,就色彩均匀度和色彩平衡方面容易产生问题,使得稳定地形成一种高图像质量全色图像很困难。
此外,当采用常用的无定形(无形状的)色调剂时,由于作用在光敏元件或中间转印元件和清洁元件之间和/或光敏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之间的剪切力或磨擦力,色调剂的熔融-粘着或者成膜会发生在光敏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的表面,在与成像装置匹配上存在难题。
本发明中,为了处理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可提供中间转印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转印步骤大体上加倍。因此,转印效率的下降降低了色调剂利用效率,这就是一个问题。在数字全色复印机或打印机中,一种彩色图像原件必须用一种B(蓝色),一种G(绿色)和一种R(红色)滤光器预先经受彩色分辨,然后在光敏鼓表面必须形成一种20到70μm的点潜像以便于利用采用一种Y(黄色)色调剂,一种M(品红色)色调剂,一种C(青色)色调剂和一种B(黑色)色调剂的减色混合物的作用能够重现忠实于原件的彩色图像。这里,根据原件或CRT的颜色信息Y色调剂,M色调剂,C色调剂和B色调剂大量叠放在光敏元件或中间转印元件上,因此本发明中采用的彩色色调剂需要具备一种非常高的转印性能。为了达到这样一种要求,此色调剂优选具有形状因子SF-1和SF-2满足上述条件的色调剂颗粒。
为了真实地显影微小潜像点以提高图像质量,该色调剂具有的重均颗粒直径是2到10μm,优选地是2到9μm,更优选地是4μm到8μm,且在数量分布上的变动系数(A)等于或小于35%。如果此色调剂具有的重均颗粒直径小于4μm,转印后此色调剂会大量残留在光敏元件或中间转印元件上而且也会引起由错误转印造成的图像模糊和图像不均匀。因而,这种色调剂不是优选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色调剂。如果该色调剂具有的重均颗粒直径大于10μm,它会熔融-粘着在元件例如光敏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表面。如果色调剂在数量分布上的变动系数(A)大于35%,这种趋势会变得更高。
该色调剂的颗粒大小分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得。在本发明中,它是以Coulter计数器测得的。
例如,把TA-Ⅱ型Coulter计数器用作测量仪器(Coulter Electronics,Inc.制造)。把数量分布和体积分布输出端的接口(Nikkaki K.K.制造)同一台个人计算机联接。使用一级氯化钠制得1%氯化钠水溶液作电解液。例如,可采用ISOTON R-Ⅱ(购自Coulter Scientific Japan Co.)。通过加入0.1至5ml的一种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一种烷基苯磺酸盐)到100至150ml的上述含水电解液中,然后进一步加入2至20mg待测的样品进行测量。样品已经悬浮在内的电解液在一种超声分散机内经受大约1分钟到3分钟的分散。在颗粒直径是从2至40μm的颗粒的数基颗粒大小分布是由上述Coulter Multisizer测量的,例如,使用一种100μm孔作为其孔。然后,测定本发明的数值。
按照下列表达式可计算在色调剂数量分布上的变动系数(A)。
变动系数A=[S/D1]×100其中S代表在色调剂颗粒的数量分布上的标准偏差值,且D1代表色调剂颗粒的数均颗粒直径(μm)。
在本发明色调剂中使用的蜡可包括石蜡及其衍生物,微晶蜡及其衍生物,费-托合成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及其衍生物,巴西棕榈蜡及其衍生物,高级脂肪酸及其金属盐,高级脂族醇,高级脂族酯,脂族酰胺蜡,酮类,一种硬化蓖麻油及其衍生物,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和凡士林。这些衍生物包括氧化物,与乙烯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技改性产物。
在温度升高时,在以一种示差扫描量热计测量的DSC曲线上,该蜡组份在温度范围从40到130℃具有最大吸热峰,优选地是从50到100℃。具有在上述温度范围的最大吸热峰的组份极大地促进了低温定影而且也有效地展示了隔离性。如果该最大吸热峰温度低于40℃,该蜡组份就具有一种弱的自粘力,导致差的高温抗偏移性能和一种过度的高光泽。另一方面,如果该最大吸热峰温度高于130℃,定影温度就会变高而且使定影图像表面适当地光滑也变得困难。因此,尤其在彩色色调剂中使用时,由于颜色混合性能的降低使得它并不是优选的。并且,当通过在含水介质中进行制粒和聚合直接得到色调剂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例如,如果吸热峰处于高温,在制粒时蜡组份可能沉淀。
根据ASTM D3418-8测量该蜡组份的最大吸热峰温度。例如,在该方法中所用的是DSC-7,由Perkin-Elmer Corporation制造。在该装置检测部位的温度是以铟和锌熔点为基准校正的,且卡路里是以铟熔融热为基准校正的。把该样品放入一铝制平盘中同时放一空盘作为对照,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10℃至180℃升高温度的同时进行测量。
本发明中,对所添加的蜡组份的数量没有特别地限制。通常,以色调剂重量为基准,优选的蜡组份含量是从0.1至50%(重量),而且更优选地是从0.5至30%(重量)。如果该蜡组份含量小于0.1%(重量),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偏移。如果它的含量大于50%(重量),长期存贮稳定性就会降低而且其它的色调剂材料不能被充分分散,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图像质量的降低。
本发明中使用的着色剂可包括以下所示的黄色着色剂,品红色着色剂和青色着色剂。作为黑色着色剂,可以采用炭黑,磁性材料,或通过混合以下所示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着色剂调配成黑色的着色剂。
作为黄色着色剂,可使用以缩合偶氮化合物,isoindolinone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配合物,次甲基化合物和烯丙酰胺化合物为代表的那些化合物。值得一提的是,优选C.I.颜料黄12,13,14,15,17,62,74,83,93,94,95,97,109,110,111,128,129,147,168和180。
作为品红色着色剂,使用缩合偶氮化合物,diketopyrorolopyrr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啉酮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苝化合物。具体地说,特别优选C.I.颜料红2,3,5,6,7,23,48:2,48:3,48:4,57:1,81:1,144,146,166,169,177,184,185,202,206,220,221和254。
作为青色着色剂,可使用铜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蒽醌化合物和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具体地说,特别优选使用C.I.颜料蓝1,7,15:1,15:2,15:3,15:4,60,62和66。
这些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以混合物的形式,或在一种固溶液的状态下使用。选择着色剂要考虑到在色调剂颗粒的色彩、色度、亮度、耐侯性、OHP透明性和分散性。以100重量份该树脂组份为基准此着色剂优选使用的量是从1到20重量份。
本发明色调剂也可采用磁性材料作黑色着色剂从而使其能用做一种磁性色调剂。这里可用的磁性材料可包括氧化铁例如磁铁矿,赤铁矿和铁氧体;金属例如铁,钴和镍,或这些金属中任何一种与金属例如铝,钴,铜,铅,镁,锡,锌,锑,铍,铋,镉,钙,锰,硒,钛,钨或钒的合金,和这些中的任何混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磁性材料优选地是一种表面改性磁性材料。当在由聚合法制备的色调剂中使用时,优选经受过一种表面改性剂疏水处理的材料,该改性剂不具备聚合抑制作用。例如,这种表面改性剂可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偶联剂。
这些磁性材料优选地是具有平均颗粒直径等于或小于2μm的那些,且优选地是大约从0.1到0.5μm。以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为基准,磁性材料在色调剂颗粒中的优选含量是20到200重量份,特别优选的是从40到150重量份。磁性材料优选地是具有矫顽力(Hc)为20至300奥,饱和磁化强度(σs)为50至200emu/g和剩余磁化强度(σr)为2至20emu/g的那些,磁性特性在施加10千奥下测得。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控制剂,已知的控制剂均可使用。尤其,优选使用具有高充电速度和能够稳定地保持恒定充电量的电荷控制剂。当色调剂颗粒通过聚合法直接制备时,尤其优选在水相中既不具备聚合抑制作用也没有增溶作用的电荷控制剂。作为特定化合物,负电荷控制剂可包括芳香族羧酸例如水杨酸,萘甲酸和二羧酸的金属化合物;偶氮染料或偶氮颜料的金属盐或金属配合物;在侧链中具有磺酸或羧酸基团的聚合物型化合物;硼化合物;脲化合物;硅化合物;和carycsarene。正电荷控制剂可包括季铵盐,在侧链中具有这种季铵盐的聚合物型化合物,胍化合物和咪唑化合物。以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为基准包含在色调剂中的电荷控制剂的优选量是0.5至10重量份。然而,本发明中,电荷控制剂的添加不是必需的。当采用双组份显影时,可实现与一种载体的摩擦带电,而且当采用一种非磁性单组份刮涂显影时,可有意利用与刮板元件或套筒元件的摩擦带电。因而,在色调剂颗粒中不必要包含该电荷控制剂。
按照本发明的制备色调剂的方法可包括各种方法。例如,当以粉化法制备时,采用一种混合机例如亨氏混合机或球磨机彻底分散含有聚碳酸酯树脂,蜡组份,着色剂和/或磁性材料的粘合剂树脂,电荷控制剂和其它添加剂,采用一种热捏和机例如压力捏和机或挤压机熔融捏合得到的混合物,然后冷却捏和产物,通过一种机械手段或以射流状态将冷却产物向靶体撞击以使该冷却产物被精细地粉碎而具有所需的色调剂颗粒直径。然后,可选择地处理粉碎产物以使色调剂颗粒光滑和形成球形。随后,进一步将粉碎产物引入分级步骤以使其颗粒大小分布变窄。采用一种混合机例如亨氏混合机将分级过的粉末与一种流动性提供剂例如细硅石粉进一步混合,这样就得到了本发明的这种色调剂。当采用该粉碎方法时,聚碳酸酯树脂和其它树脂可溶解(可任选加热)在一种有机溶剂例如二甲苯中以均匀地混合,接着通过清除溶剂以获得一种粘合剂树脂混合物,且该混合物可用作材料,因而甚至具有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碳酸酯树脂也能够很好地被分散在该色调剂中。这是一种特别优选的制备方法。
制备该色调剂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里一种被超微粉碎的聚碳酸酯树脂与流动性提供剂一起加到分级过的粉末中,为了使聚碳酸酯树脂固着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将其完全混合。在这种情况下,该聚碳酸酯树脂可包含在分级过的粉末中的粘合剂树脂内,或者不包含在其中。在其固着于色调剂颗粒表面之后,进一步处理该色调剂颗粒以使它们光滑和形成球形。
当本发明的色调剂由聚合法制备时,聚碳酸酯树脂可添加至聚合体系中,这样本发明的色调剂能够通过下列方法得到如在日本专利公告JP 36-10231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59-53856和JP 59-61842中公开的方法,其中色调剂是通过悬浮聚合法直接制备;一种分散聚合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能够溶解可聚合单体且不能溶解所得聚合物的水性有机溶剂直接制备色调剂;或者一种无皂聚合代表的乳化聚合法,该方法是在一种水溶性极性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通过直接聚合可聚合单体制备色调剂。采用这样一种方法也是可能的,在该方法中,通过聚合方法制备不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物颗粒,然后通过熔融喷射使一种微粒聚碳酸酯树脂粘附在聚合物颗粒表面,然后任选通过处理使此颗粒光滑和形成球形。如日本专利公告JP 56-139545中公开的一种方法例证仍有另一种方法,在此方法中通过一圆盘或一多射流喷嘴在空气里雾化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剂材料混合物以获得球形色调剂颗粒。
在上述色调剂制备方法中,采用熔融喷射的方法可控制SF-1的值(以LUZEX测量的色调剂颗粒形状因子)在100到160的范围内,但是这样制得的色调剂颗粒趋于具有宽的颗粒大小分布。至于分散聚合,制得的色调剂颗粒有很窄的颗粒大小分布,但是从生产设备趋于复杂和难于掌握的观点看,所用的材料必须在窄的范围内选择或者使用有机溶剂涉及废溶剂的处理或溶剂的易燃性。乳化聚合法是有利的,因为色调剂颗粒具有一相对均匀的颗粒大小分布,但通常地,制备的颗粒是如此之细以致于它们很难直接用作色调剂颗粒。此外,所用的水溶性聚合引发剂端基和乳化剂可能存在于色调剂颗粒表面以使在一些情况下环境性能较差。在另一方面,采用使色调剂颗粒光滑和形成球形的处理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聚合法的制备方法能容易地控制形状因子SF-1的值在100至160范围内和形状因子SF-2的值在100至140范围内,而且可以说是一种优选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说,联合使用聚合法和使色调剂颗粒光滑和形成球形的处理法的生产方法和采用在有聚碳酸酯树脂存在的色调剂颗粒表面通过聚合来直接制备色调剂的方法能容易地控制形状因子SF-1的值在100至140范围内,形状因子SF-2的值在100至120范围内且(SF-2)/(SF-1)的值等于或低于1.0。此外,当以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磁性色调剂颗粒横截面时,聚碳酸酯树脂位于色调剂颗粒表面,由乙烯基单体得到的粘合剂树脂和蜡组份位于它们的内部,而且这种蜡组份基本上以球形和/或纺缍形岛或群岛的形式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因此,可以得到很少因环境因素引起充电性能变动的和具有优良转印性能,显影性能,低温定影性能和抗粘性的色调剂。因而,这是一种更优选的制备方法。在有聚碳酸酯树脂存在的色调剂颗粒表面通过聚合来直接制备色调剂的方法不仅具有上述优点,而且还是一种容易的制备方法,还允许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所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因而,这是特别优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色调剂中所含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任何形状和形态包含在色调剂颗粒中,在这里它能同其它的粘合剂树脂相溶或保持相分离状态。例如,当在上述的粉碎方法中熔融捏和聚碳酸酯树脂和额外的树脂时,该聚碳酸酯树脂在此熔融捏和步骤中不必熔融,且能分散在已经被熔融的额外粘合剂树脂中。在这种情况下,色调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分散在组合使用的额外粘合剂树脂中。当采用一种有机溶剂例如二甲苯提前均匀地溶解和混合聚碳酸酯树脂和额外的粘合剂树脂时,由于此聚碳酸酯树脂细微地分散在该额外的树脂中或在一些情况下与该额外的树脂溶解在一起而不成问题。然而,在没有任何这种操作来进行均匀化的情况下,捏和且在低于此聚碳酸酯树脂熔化温度的温度下捏和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和额外的粘合剂树脂时,也能把该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分散在色调剂中。因而,优选使用的是一种细粉碎至1μm或更小的聚碳酸酯树脂,且更优选地是0.5μm或更小。
本发明中,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观察色调剂颗粒的截面。例如,在这种方法中,在室温下可固化的环氧树脂中充分分散色调剂颗粒,接着在温度为40℃的环境下固化2天,以四氧化三钌对所得的固化产物染色,可选择与四氧化三锇结合,然后采用具有金钢石切割器的薄片切片机将样品切成片状,以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色调剂颗粒的截面形状。本发明中,为了通过利用在采用的蜡组份和组成外壳的树脂之间在结晶性上的区别在材料之间形成一种对照,优选使用四氧化三钌染色法。附图1A至1C所示的是典型的实施例。
在后面所给的实施例12,14和16中得到的色调剂颗粒(13),(15),(17)的横截面由TEM观察。所以,就色调剂颗粒(13)而言,聚碳酸酯树脂连续分布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图1A)。就色调剂颗粒(15)而言,聚碳酸酯树脂不连续分布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图1B)。就色调剂颗粒(17)而言,聚碳酸酯树脂连续位于色调剂颗粒表面而且,在它们的内部存在由乙烯基单体制得的粘合剂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蜡组份,在那里这种蜡组份看起来基本上以球形和/或纺缍形岛的形式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图1C)。
当采用悬浮聚合法作为色调剂制备方法时,通过改变一种轻微水溶性无机盐和一种具有保护胶体作用的分散剂的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或者通过控制机械条件(例如,转子圆周速度,消耗时间,搅拌叶片的形状和反应容器的形状)或者在含水介质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可控制色调剂颗粒的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直径,因此可以获得预期的色调剂颗粒。
当色调剂由聚合法直接制备时,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可包括偶氮或二偶氮型聚合引发剂例如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异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1-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和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物型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碳酸二异丙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和过氧化月桂酰。以可聚合单体重量为基准,通常采用的聚合引发剂的用量是从0.5至20%(重量),该用量取决于要求聚合的程度而变化。考虑到它10小时半衰期温度时,聚合引发剂在其取决于聚合方法的类型方面有一些不同,且可以单独或者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为了控制聚合程度,可进一步地加入任何一种已知的交联剂,链转移剂和聚合引发剂。
当在制备色调剂的过程中采用使用分散稳定剂的悬浮聚合法时,可用的分散稳定剂包括,无机化合物如磷酸三钙,磷酸镁,磷酸铝,磷酸锌,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酸钙,硫酸钙,硫酸钡,膨润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作为有机化合物,它们可包括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丙烯酸及其盐和淀粉。使用时这些中的任何一种可以在水相中分散。以100重量份可聚合单体为基准,这些分散稳定剂优选使用的量是从0.2至20重量份。
当这些无机化合物用作分散稳定剂时,可以直接采用商业上可得到的那些用作分散稳定剂。然而,为了获得细微颗粒,这些无机化合物的细颗粒应在分散介质中形成。例如,就磷酸三钙而言,在高速搅拌下混合磷酸钠水溶液和氯化钠水溶液。
为了细微地分散这些分散稳定剂,可以联用按重量计为0.001至0.1%的表面活性剂。这是用来加速上面分散稳定剂的预期作用,且这种活性剂可包括,例如,十二烷基苯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硬脂酸钾和油酸钙。
当把直接聚合法作为本发明中所用的制备色调剂的方法时,可以进行下列的生产步骤。
借助一种常用的搅拌器,一种均相混合机,一种均化器等将已用一种均化器或一种超声分散机均匀溶解或分散的含可聚合单体和加入其中的蜡组份的单体组合物、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聚合引发剂和其它的添加剂分散到含有分散稳定剂的一种含水介质中。控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同时优选地实现制粒,以致单体组合物的微滴能具有预期的色调剂颗粒大小。在制粒之后,这样进行搅拌,即颗粒状态得到保持且在分散稳定剂的作用下能防止颗粒沉降。在聚合温度设置在40℃或40℃以上时实现聚合,通常是从50至90℃。为了清除未反应的可聚合单体和副产物等等以便在本发明的成像方法上提高运转性能,在聚合的后半部分,可升高聚合温度,而且在反应的后半部分或反应完成后从反应体系中部分清除含水介质。在该反应已经完成之后,通过冲洗和过滤收集制备的色调剂颗粒,接着干燥。在此悬浮聚合法中,以100重量份单体组合物计,通常用作分散介质的水的量优选地是从300至3,000重量份。
有必要使本发明色调剂所含聚碳酸酯树脂的数量以粘合剂树脂的重量计为0.1%到50%(重量)。这种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可以采用波谱学方法如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红外吸收光谱(IR)、喇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UV)或者质谱(MS),元素分析法和其他化学分析方法对色调剂进行分析。如果色调剂本身难以分析,则可以用一种能够溶解粘合剂树脂的溶剂(如四氢呋喃或甲苯)对色调剂进行索氏提取,将所得滤液进行蒸发浓缩,然后便可以进行上述的分析了。各种分析方法均可以使用;例如,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对由GPC法分离收集得到的试样或经单一或混合溶剂提取的试样进行分析。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
在本发明的色调剂中,为了提高充电稳定性、显影性能、流动性和运转性能,优选使用一种无机细粉作为一种添加剂并使之与色调剂颗粒混合。
本发明所用的无机细粉可以包括二氧化硅细粉,细钛粉和细氧化铝粉。特别是那些具有30m2/g或以上(特别是范围在50到400m2/g)的比表面积(这种比表面积是由BET氮气吸附法测定的)的无机细粉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机细粉用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为0.01到8重量份,优选为0.1到5重量份。
为了赋予疏水性和控制荷电率,如果需要,优选可以采用一种处理试剂对本发明所用的无机细粉进行处理,这种处理试剂例如硅氧烷清漆,各种改性硅氧烷清漆,硅油,各种改性硅油,硅烷偶合试剂,具有官能团的硅烷偶合试剂,或其他有机硅化合物。
其他添加剂可以包括润滑剂,如Teflon,硬脂酸锌和聚偏氟乙烯(特别优选聚偏氟乙烯);研磨剂,如氧化铈,碳化硅和钛酸锶(特别优选钛酸锶);防结块剂;导电性提供试剂,如炭黑,氧化锌,氧化锑和氧化锡;显影性能改进剂,如具有与色调剂颗粒极性相反极性的白细粉或黑细粉。
在本发明中,如果将无机细粉与其他添加剂搅拌并混合得到色调剂,则可以用已将其中的无机细粉和其他添加剂除去的色调剂颗粒来测量其所具有的各种物理特性。对于如何除去其中的无机细粉和其他添加剂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用水洗涤色调剂除去这些物质。
在已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中,加入色调剂,然后充分搅拌混合。通过这种操作,具有较大粒径的无机细粉和其他添加剂从色调剂颗粒中分离出来,并分别分散于水中。接着,将色调剂颗粒从这种混合的分散系中分离出来。例如,作为一种分离方法,可以用具有合适网孔(seive opening)的滤纸进行过滤,借此可以将色调剂颗粒分离在滤纸上,而无机细粉和其他添加剂作为含有它们的水溶液分离在滤液中。作为另一种分离方法,可以对混合分散系进行湿法分级来分离色调剂颗粒。
在本发明中,色调剂可以用作单组份显影剂或与载体联合作为双组份显影剂使用。这种载体可以包括铁粉,磁铁矿粉,铁氧体粉末,玻璃珠和通过在树脂中分散磁性粉末得到的物质。可任选用一种树脂涂覆在载体颗粒表面。这里所用的树脂可以包括含氟树脂,酚树脂,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烯烃树脂和硅氧烷树脂。这些涂覆树脂中的任一种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为了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色调剂和载体可以以这样一种比例混合,该比例是显影剂中色调剂的浓度为1到15%(重量),优选为2到13%(重量)。
应用本发明色调剂的成像方法参考附图描述如下。
在图2所示的设备系统中,将含有青色色调剂的显影剂,含品红色色调剂的显影剂,含黄色色调剂的显影剂和含磁性黑色色调剂的显影剂分别放置于显影部件4-1,4-2,4-3和4-4中。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例如光敏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磁刷显影或非磁性单组份显影而显影,在光敏鼓1上形成具有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将本发明色调剂与磁性载体混合,可利用例如图3所示的双组分显影系统的显影方法进行显影。具体来说,显影优选在以下条件下进行使用一种交流电场并使之处于让由色调剂与磁性载体组成的磁刷与光敏鼓13发生接触的状态。显影剂携带元件(显影套筒)11与光敏鼓13之间的距离(即S-D之间的距离)可以优选为100到1,000μm,该距离是防止载体粘连和提高点再现性所需的。如果该距离小于100μm(也就是说间隙变窄),则趋于不能提供充足的显影剂,导致图像浓度降低。如果该距离大于1,000μm,则从磁体S1发出的磁力线可以延长而使磁刷密度降低,导致点再现性不足,或者使载体的结合力减弱而导致载体的粘连。
交流电场优选使用的峰间电压(Vpp)为500到5,000V,其频率(f)为500到10,000Hz,优选为500到3,000Hz,这些条件可以通过合适地选择应用于该成像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波形可以选自三角波形,矩形波形,正弦波形或具有不同负载比的波形。如果峰间电压小于500V,则难以得到充足的图像浓度,而且某些情况下不能充分收集在无图象区域中灰雾的色调剂。如果峰间电压大于5,000V,则可能通过磁刷而发生静电潜像紊乱,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如果频率(f)小于500Hz,则按照这种工作速度,电荷可能会被注入到载体中,从而使载体发生粘连或潜像发生紊乱而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如果频率(f)大于10,000Hz,则色调剂不能跟随该电场而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使用具有良好充电的色调剂的双组份显影剂能降低图像灰雾输出电压(Vback),并能使光敏元件在初级充电过程中荷电较低,这样可以延长光敏元件的寿命。该Vback优选为小于或等于150V,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100V,并且它的大小取决于显影系统。
作为对比电压,优选使用200V到500V的电压以能得到充足的图像浓度。
为了进行显影以实现充足的图像浓度,得到更好的点再现性和防止载体粘连,优选使显影套筒11上的磁刷与光敏鼓13发生接触的宽度(显影辊隙C)为3到8mm。如果显影辊隙C比3mm窄,则难以实现充足的图像浓度和点再现性。如果显影辊隙C比8mm宽,则显影剂会被塞入辊隙,导致机器停止运转,或者难以充分防止载体的粘连。作为一种调节显影辊隙的方法,这种辊隙的宽度可以通过调节显影剂控制刮板18和显影套筒11之间的距离A或通过调节显影套筒11和光敏鼓13之间的距离B而加以适当地调节。
在形成全色图像的过程中,半色调是很重要的,可使用3个或3个以上的品红色,青色和黄色的显影部件,并可以使用利用本发明色调剂的显影剂和显影过程,特别是与形成数字潜像的显影系统联合使用。这样,潜像不会受磁刷的影响并且不会发生紊乱,从而能真实地显影成点像。同样在转印阶段,使用本发明的色调剂能实现高转印效率,从而在半色调区域和实心区域都能得到高图像质量。
另外,使用本发明色调剂在初始阶段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同时,还充分实现了本发明的效果,即使在进行多页打印时也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本发明色调剂也可优选用在单组分显影系统的显影装置中。以下所举的例子是关于一个使用单组分显影剂对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设备。而实施例则不必限于以下所述。
在图4中,参考号数25代表一个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敏鼓)。潜像通过电摄影或静电记录的方法形成。参考号数24代表由铝或不锈钢板制得的非磁性套筒所形成的色调剂携带元件(显影套筒)。
事实上,色调剂携带元件24圆柱体表面的右半部分总是与色调剂容器21内的色调剂储存器相接触,而在色调剂携带元件24附近的色调剂则通过由色调剂携带元件内的磁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磁力和/或静电力而被吸附并保留在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
在本发明中,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Ra(μm)优选设置为不大于1.5,优选为不大于1.0,更优选为不大于0.5。
如果表面粗糙度Ra设置为不大于1.5,则可以控制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色调剂颗粒输送性能,使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层变薄而色调剂携带元件与色调剂接触的次数增多,从而使色调剂的充电性能得到改善,同时还带来图像质量的改进。
如果色调剂携带元件具有的表面粗糙度Ra大于1.5,则不仅难以使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层变薄,而且也会降低色调剂的充电性能,这样预期不能提高图象质量。
在本发明中,色调剂携带元件具有的表面粗糙度Ra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相当,后一粗糙度是根据JIS表面粗糙度“JIS B-0601”用一种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SURFCOADER SE-30H,由K.K Kosakakenkyusho制造)测量得到的。具体地说,在粗糙度曲线上画出2.5mm部分,沿中心线方向标出一测量长度a。当画出部分的中心线用X轴表示,纵向用Y轴来表示,粗糙度曲线用y=f(x)来表示时,则根据下述表达式所确定且以微米(μm)表示的值就是表面粗糙度Ra。Ra=1a∫0a|f(x)|dx]]>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色调剂携带元件,优选使用由诸如非磁性金属(如不锈钢或铝)制成的圆柱状或带状元件。如果需要,可在基体表面涂覆金属或树脂涂层,或者在基体表面涂覆一层其中分散有树脂微粒,金属,炭黑或者电荷控制剂的树脂。
在本发明中,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可设置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1.05到3.0倍,借此使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层具有合适的搅拌效果,从而使静电潜像的真实再现性得到改善。
如果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小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1.05倍,则色调剂层的搅拌效果变得不足,以致难以形成良好的图像。同样,当对大片区域上需要大量色调剂的图像(例如在实心黑像中)进行显影时,提供给静电潜像的色调剂数量趋于变少,导致图像浓度的不足。如果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大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3.0倍,则不仅会出现由于色调剂的过度充电而引起的各种问题,而且会使色调剂由于机械应力或由于色调剂粘附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而不利地劣化。
色调剂,T,保存在料斗21中,并且通过一供应元件22提供给显影套筒24。关于这种供应元件,优选可使用一种由多孔的弹性材料(如软聚氨酯泡沫之类的发泡材料)形成的供应辊。这种供应辊可以以一相对于显影套筒的正方(前方)或反方(后方)的速度不为零的相对速度发生旋转,这样可以将色调剂提供到显影套筒上,并且也可以除去残留在显影套筒上的色调剂(未参与显影过程的色调剂)。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色调剂供应和除去的平衡,可以使这种供应辊与显影套筒以2.0到10.0mm的宽度(辊隙)发生接触,更优选为4.0到6.0mm。另一方面,这样的设置不可避免地造成色调剂的过度受压从而导致由于色调剂的损坏而引起色调剂结块增多,或者导致色调剂熔融-粘连或粘附在显影套筒和供应辊上。但是,在本发明显影过程中所用的色调剂由于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隔离性,并且具有运转稳定性,因而在含有这种供应元件的显影系统中也优选使用这种色调剂。由尼龙或人造纤维之类的树脂纤维制成的电刷元件也可以用作供应元件。这种供应元件在使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非磁性色调剂)进行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其中任何一种磁性结合力都不被利用)中是非常有效的。它还可以用在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磁性色调剂)进行的磁性单组分显影中。
通过调节元件使供给显影套筒的色调剂以薄层和均匀的方式加以应用。这种用来形成色调剂薄层的调节元件是一种刮浆刀,如置于距显影套筒一定距离的金属刮片或磁性刮片。或者可使用一种刚性材料辊或金属、树脂或陶瓷制成的套筒来代替刮浆刀,并在它们内部提供一种磁发生装置。
弹性元件(如用于在压力接触下施加色调剂的弹性刮板或弹性辊)可用作形成色调剂薄层的调节元件。例如,如图4所示,在弹性刮板23的上面基部将它固定安装于料斗(显影剂容器)21边缘,并使它的刮板内表面(或在反向情况下是它的外表面)在它下侧以合适的弹性压力与显影套筒24的表面发生接触,这种压力状态使在显影套筒旋转方向的正向或反向上对刮板弹力发生偏转。按照这种结构,形成的色调剂层即使处于环境变化时也能保持稳定及较高的密度。其原因并不一定很清楚,可假定为通过弹性元件使色调剂与显影套筒表面发生被迫摩擦,使色调剂总以相同的状态被充电而不管色调剂所处环境如何变化。
另一方面,色调剂趋于过度充电,而使它趋于熔融-粘连在显影套筒或弹性刮板上。但是,优选使用本发明色调剂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极好的隔离性并具有稳定的摩擦荷电率。
关于弹性刮板,优选一种适于使色调剂静电充电至所需极性的摩擦电类材料,它包括橡胶弹性材料,如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或丁腈橡胶(NBR);合成树脂弹性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金属弹性材料,如不锈钢,钢和磷青铜,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用。
如果要求弹性元件和显影套筒具有耐久性,则优选在金属弹性材料中粘附或应用树脂或橡胶,以使之与套筒的接触的部分发生接触。
在弹性元件中可加入有机或无机物质,并可以使这些物质熔融混合或分散于弹性元件中。例如,可以加入任何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粉未,陶瓷,碳的同素异形体,针状单晶,无机纤维,染料,颜料和表面活性剂,以使色调剂充电性能得到控制。特别是当弹性元件由橡胶或树脂的模制产物形成时,优选在其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细粉如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锆或氧化锌,炭黑,或者在色调剂中普遍使用的电荷控制剂。
还可以在用作调节元件的显影刮板、作为供应元件的供应辊和刷元件上使用DC电场和/或AC电场,由于作用于色调剂上的松散作用,可使显影套筒的调节部分的均匀薄层涂覆性能和均匀荷电率得到更好地改进,色调剂也能平稳地供给和清除,这样便可得到充足的图像浓度和良好质量的图像。
使弹性元件与色调剂携带元件(显影套筒)在压力为0.1kg/m或以上时相接触是非常有效的,优选压力为0.3到25kg/m,更优选为在色调剂携带元件的动线方向上的线性压力为0.5到12kg/cm。这使有效松散色调剂结块和产生色调剂电荷量瞬间升高成为可能。如果接触压力小于0.1kg/m,则难以均匀地施加色调剂,导致色调剂的电荷数量分布变宽,从而导致图像灰雾或在线条图像周围产生黑点。如果接触压力太大,则施加于色调剂上的巨大压力导致色调剂的损坏,同时使色调剂发生结块,并且为了驱动色调剂携带元件则要求一个巨大的转矩,这是所不需要的。
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色调剂携带元件之间的间隙α可优选设置为50到500μm,而刮浆刀和色调剂携带元件之间的间隙优选设置为50到400μm。
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层的层厚度优选为小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色调剂携带元件之间的间隙α。在某些情况下,色调剂层的层厚度可以调节至使组成色调剂层的大量色调剂磁耳(toner ear)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发生部分接触。
可以用一种偏压电源26将交流电场穿过色调剂携带元件和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这使得色调剂能容易地从色调剂携带元件转移到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并且形成具有更高图像质量的图像。这种交流电场的Vpp优选为100V或以上,更优选为200到3,000V,进一步优选为300到2,000V。优选应用的交流电场频率(f)为500到5,000Hz,更优选为1,000到3,000Hz,进一步优选为1,500到3,000Hz。就这种电场的波形而言,可以使用矩形波形,正弦波形,锯齿波形和三角波形。也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正/反电压施加时间的不对称的AC偏压。也可以优选使用由AC偏压叠加于DC偏压上形成的偏压。
如图2所示的设备中,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是含有由α-Se,CdS,ZnO2,OPC或α-Si形成的光电导绝缘材料层的光敏鼓或光敏带。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被一种驱动系统(没有标示)驱动,并沿箭头方向旋转。
关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优选使用具有无定形硅光敏层或有机光敏层的光敏元件。
有机光敏层可以是单层类型,其中光敏层在同一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转移材料,也可以是一种由电荷转移层和电荷产生层组成的功能分离的光敏层。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含有导电底物的多层类型光敏层,电荷产生层与电荷转移层以这种顺序叠加于该底物上。
关于有机光敏层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转印性能和良好的清除性能,并且几乎不会导致错误的清除和色调剂在光敏元件上的熔融-粘附以及外部添加剂的成膜。
充电步骤有利用电晕充电部件并且不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接触的非接触型充电系统,或利用接触充电元件(如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接触的充电辊)的接触型充电系统。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种。优选使用图2所示的接触充电系统以使有效且均匀的充电成为可能,并能简化系统和较少产生臭氧。
充电辊2基本上由处于中心的主轴2b和形成前者外周的导电弹性层2a组成。充电辊2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的表面发生压力接触,并且随着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的旋转而旋转。
使用充电辊时,进行充电过程的优选条件为辊接触压力为5到500g/cm,AC电压为0.5到5kVpp,AC频率为50Hz到5kHz,当使用通过叠加AC电压于DC电压上形成的充电偏压时,其DC电压为±0.2到±1.5KV,当仅使用DC电压作为充电偏压时,DC电压为±0.2到±5KV。
作为充电辊以外的充电装置,有一种利用充电刮板的充电方法和一种利用导电刷的方法。这些接触充电装置具有无需高电压和较少产生臭氧等效果。
作为接触充电设备的充电辊和充电刮板优选由导电橡胶制成,并可在其表面涂覆一层隔离涂层。这种隔离涂层可以由尼龙树脂,PVDF(聚偏氟乙烯)或PVDC(聚偏氯乙烯)形成,这些物质的任意一种都可使用。
在中间转印元件5中施加某一电压(例如,±0.1到±5KV)时,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色调剂图像首先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上。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被一种具有清除刮板8的清除设备9清除。
中间转印元件5由管状导电主轴5b和在其外周形成的中等电阻的弹性材料层5a组成。主轴5b可以包含其上有导电涂层的塑料管。
这种中等电阻的弹性材料层5a是一种由弹性材料(如硅橡胶,Teflon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制得的固体或发泡材料层,其中将导电性提供试剂如炭黑,氧化锌,氧化锡或碳化硅混合分散于其中,来调节电阻(体积电阻率)为105到1011Ω·cm的中等电阻值。
中间转印元件5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底部相接触,受到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平行的轴向支承,并以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相同的线速度沿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
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的表面形成并保留其上的第一种颜色色调剂图像在穿过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和中间转印元件5之间发生接触的转印辊隙部分时,在电场的作用下连续地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的圆周上,该电场是通过施加于中间转印元件5上的转印偏压在转印辊隙部位形成的。
如果需要,在色调剂图像已被转印到记录介质后,用可拆卸的清除设备10对中间转印元件5的表面进行清除。当色调剂存在于中间转印元件5上时,将清除设备10从中间转印元件表面拆下以使色调剂图像不受影响。
转印设备7与中间转印元件5的底部相接触,受到与中间转印元件5平行的轴向支承。转印设备7,如转印辊或转印带,以与中间转印元件5相同的线速度沿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转印设备7与中间转印元件5直接接触或可以这样安排将一皮带置于中间转印元件5和转印设备7之间并与它们相接触。
关于转印辊,它基本上是由处于中心的主轴7b和形成前者外周的导电弹性层7a组成。
中间转印元件和转印辊可由普遍可得到的材料制成。可以将转印辊的弹性层所具有的体积电阻率设置为小于中间转印元件弹性层的体积电阻率,借此可减小应用于转印辊上的电压,并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良好的色调剂图像,也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缠绕在中间转印元件上。特别优选中间转印元件的弹性层所具有的体积电阻率至少为转印辊弹性层体积电阻率的10倍。
例如,转印辊7的导电弹性层7b是由体积电阻率为106到1010Ω·cm的弹性材料制成,如聚氨酯或乙烯-丙烯-二烯类型的三元聚合物(EPDM),其中分散有一种导电材料,如炭。通过稳压电源给主轴7a施加偏压。至于偏压的条件,优选为±0.2到±10KV的电压。
记录介质6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热压定影装置进行定影。这种热压定影装置包括一种基本上由内部设有一种加热元件如卤素加热器的加热辊和在加压下与其接触的弹性材料加压辊组成的加热辊系统,和一种能使色调剂图像借助加热器的热压作用而通过薄膜定影的系统(图6和图7)。本发明的色调剂能与上述热压定影装置很好配合,因为它具有优异的定影性能和抗偏移特性。
采用本发明的色调剂,转印步骤的转印效率较高,转印之后的色调剂残留较少,清除性能优异,因而几乎不会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成膜。而且,采用本发明的色调剂,使外部添加剂较少包埋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中,因而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因此,在图5所示的成像设备中优选使用这种色调剂,该设备具有一个所谓的再利用装置,通过这个装置,残留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中间转印元件上的色调剂在转印结束后通过清除刮板之类的清除设备清除,并被收集和重新利用。
在图5中,参考号数40代表用作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光敏鼓,49代表作为转印元件的转印辊,通过该转印元件在光敏鼓40表面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50上;41代表清除器,通过它,残留在光敏鼓40表面的色调剂在转印结束后被作为清除刮板的弹性刮板42刮除并被收集。参考号数43代表清除螺杆,通过它使收集在清除器41中的色调剂在清除器41的内部输送,44代表一种内部设有一输送螺杆的输送管,通过它使被清除螺杆43输送的色调剂输送到色调剂装料斗45中。参考号数46代表显影组件;48代表显影套筒,作为一种显影剂携带元件,用来携带和输送保留在显影组件中的显影剂。参考号数47代表一种对光敏鼓40进行初级充电的充电辊。
在成像设备中,初级充电辊47对光敏鼓40进行初级静电充电,而通过一种曝光装置(没有图示)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含有色调剂并携带在显影组件46的显影套筒48上的显影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在光敏鼓40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通过转印辊49转印到记录介质50上,而转印到记录介质50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种作加热-定影装置用的热辊定影组件51被热压定影在记录介质50上。同时,存在于光敏鼓40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在转印结束后被弹性刮板42刮除,然后先被收集在清除器41中,接着被带到清除器41内部,通过清除螺杆43进一步被输送,穿过设有输送螺杆的输送管44,然后通过装料斗45,返回到显影组件46中,在那里色调剂被重新用于静电潜像的显影。如前所述,图5所示的成像设备对色调剂加以重新利用。
本发明的色调剂由于含有特殊的聚碳酸酯树脂而具有优良的运转性能,因此它也能应用于对色调剂的运转性能要求很高的接触显影系统所进行的成像方法中。
参照图8对单色成像方法加以描述,其中用到了接触显影系统,也用到了无清洁器方法。
在图8中,参考号数100代表显影组件;109代表光敏元件,105代表记录介质,如纸;106代表转印元件;107代表定影压力辊;108代表定影加热辊;110代表直接对与其接触的光敏元件109进行充电的初级充电元件。
偏压电源115与初级充电元件110相连以使光敏元件109的表面被均匀地充电。
显影组件100含有色调剂104和按箭头方向旋转并与光敏元件109相接触的色调剂携带元件102。它还具有显影刮板101,用于调节色调剂的量和对色调剂进行充电;涂覆辊103,它按箭头方向旋转以使色调剂104能粘附在色调剂携带元件102上并通过与色调剂携带元件102的摩擦对色调剂进行充电。显影偏压电源117与色调剂携带元件102相连。偏压电源118也与涂覆辊103相连,其中对使用可充负电的色调剂的显影偏压而言将电压设在负侧,对使用可充正电的色调剂的显影偏压而言将电压设在正侧。
极性与光敏元件109相反的转印偏压电源116与转印元件106相连。这里在光敏元件109和色调剂携带元件102的接触区域的旋转方向的长度,即所说的显影辊隙宽度,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2mm和小于或等于8.0mm。如果它小于0.2mm,则显影量不足而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浓度,也不能充分收集转印残留色调剂。如果它大于8.0mm,则色调剂的过多供给易造成图像灰雾,而且还会造成光敏元件的磨损,这是不利的。
就色调剂携带元件而言,优选使用表面具有弹性层的弹性辊。就弹性层所用的材料而言,优选使用硬度为20到65度(JISA)的材料。色调剂携带元件优选具有范围大约为102到109Ω·cm的体积电阻率。如果它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02Ω·cm,则有可能产生过度的电流流动,例如当光敏元件109的表面出现针孔时。另一方面,如果体积电阻率大于109Ω·cm,则色调剂由于摩擦充电而易于造成过度充电,趋于造成图像浓度的降低。
色调剂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用量优选为0.1mg/cm2到1.5mg/cm2。如果用量少于0.1mg/cm2,则难以得到充足的图像浓度,如果用量大于1.5mg/cm2,则难以使所有的各个色调剂颗粒均匀地摩擦充电,导致图像灰雾这一不良的局限性。更为优选的用量为0.2mg/cm2到0.9mg/cm2。
色调剂的涂覆量通过显影刮板101来调节。这种显影刮板101与色调剂携带元件102通过色调剂层以5g/cm到50g/cm这一优选范围的接触压力发生接触。如果接触压力小于5g/cm,则不仅难以调节色调剂的涂覆量,而且也影响均匀地摩擦充电,导致发生图像灰雾。如果接触压力大于50g/cm,则色调剂颗粒将承受过度负荷,导致颗粒的变形或使色调剂熔融-粘着在显影刮板或色调携带元件上。
就色调剂涂覆量调节元件而言,除了使用使色调剂在压力接触下施加的弹性刮板以外还可以使用金属刮板或辊。
就弹性调节元件而言,优选一种适于将色调剂静电充电到所需极性的摩擦电系列的材料,它包括橡胶弹性材料,如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或丁腈橡胶(NBR);合成树脂弹性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金属弹性材料,如不锈钢,钢和磷青铜,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用。
如果弹性调节元件和色调剂携带元件要求具有耐久性,则优选在金属弹性材料中上粘附或使用树脂或橡胶,以使之与套筒的接触部分发生接触。
在弹性调节元件中可加入有机或无机物质,或可将这些物质熔融混合或分散于弹性调节元件中。例如,可以加入任何一种金属氧化物,金属粉末,陶瓷,碳的同素异形体,针状单晶,无机纤维,染料,颜料和表面活性剂,以调节色调剂的充电性能。特别是当弹性元件由橡胶或树脂的模制产物形成时,优选向其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细粉如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锆或氧化锌,炭黑或者在色调剂中普遍使用的电荷控制剂。
还可以在调节元件中应用DC电场和/或AC电场,借此作用于色调剂的松散作用可使均匀的薄层涂覆性能和均匀荷电率得到更好地改进,这样便可得到充足的图像浓度和良好质量的图像。
在图8所示的设备中,初级充电元件110对沿箭头方向旋转的光敏元件109进行均匀地静电充电。这里所用的初级充电元件110是一种基本由处于中心的主轴110b和形成前者外周的导电弹性层110a组成的充电辊。充电辊110与光敏元件109的表面发生压力接触并随着光敏元件109的旋转而旋转。
使用充电辊时,进行充电过程优选的条件为辊接触压力为5到500g/cm。可以使用仅由DC电压形成的充电偏压或通过叠加AC电压于DC电压上形成的充电偏压作为应用电压。在本发明中,虽然没有特殊的限定,但优选使用仅由DC电压形成的充电偏压。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电压的值为±0.2到±5KV。
作为充电辊以外的充电装置,有一种利用充电刮板的充电方法和一种利用导电刷的方法。与非接触电晕充电相比,这些接触充电方法无需高电压和较少产生臭氧。作为接触充电设备的充电辊和充电刮板优选为由导电橡胶制得,并可在其表面涂覆一层隔离涂层。这种隔离涂层可以由尼龙树脂,PVDF(聚偏氟乙烯)或PVDC(聚偏氯乙烯)形成,这些物质的任意一种都可使用。
在初级充电步骤之后,通过光发射装置上的曝光装置111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09上形成与信息信号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利用与色调剂携带元件102发生接触的区域内的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在本发明的成像方法中,尤其可以联合使用光敏元件上形成数字潜像的显影系统。这样使点潜像显影能比较真实,因为潜像不被扰乱。接着,可视图像通过转印元件106被转印到记录介质105上。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112与记录介质105一起进一步经过加热辊108和压力辊107,并在那里被定影,得到永久图像。就这种热压定影设备而言,可以使用一种基本上由内部设有一种加热元件例如卤素加热器的加热辊和在加压下与其接触的弹性材料压力辊组成的加热辊系统;此外还可以使用一种能使色调剂图像借助加热器的热压作用而通过薄膜定影的系统。
在上述的成像设备中,转印步骤中的转印部件和充电步骤中的充电部件按照作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光敏元件109移动方向以所示顺序放置,并且在转印部件和充电部件之间以及充电部件和显影部件之间不存在与所说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接触以在转印后除去残留在其表面的色调剂的清除元件。
因此,不被转印并残留在光敏元件109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113从光敏元件109和初级充电元件110之间穿过,并再次到达显影辊隙部分,在那里通过色调剂携带元件102被收集在显影组件100中。
利用中间转印元件的接触显影系统的全色成像方法将在以下加以描述。
就全色成像设备的全部组成而言,使用前述图2所示的设备系统。
就显影设备而言,由具有如图9所示的显影装置131的显影设备进行显影。具体地说,显影方式是当来自电源136的DC或交流电场作用于显影剂携带元件137时,色调剂134与光敏元件135发生接触,该色调剂作为单组分显影剂使用,通过涂覆辊134提供,且其涂层由显影刮板133调节。当应用交流电场时,通过合适的选择可使用三角波形,矩形波形,正弦波形,具有不同负载比的波形和周期性变化波形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DC电场,因为这样光敏元件上的电压负载更小,将应用电压设置为处于光敏元件上暗电势(充电后的即时电压)和亮电势(充电后的电压)之间的合适的值。
显影步骤中,色调剂携带元件可以与光敏元件相同或相反的旋转方向发生旋转。当色调剂携带元件以相同的方向旋转时,如图9所示,它的线速度优选设置为光敏元件线速度的1.05到3.0倍。
如果色调剂携带元件的线速度小于光敏元件线速度的1.05倍,则色调剂层所受的搅动效应变得不足而难以获得高图像质量,而且当对在大片区域上需要大量色调剂的图像进行显影(例如在实心黑像中)时,提供给静电潜像的色调剂数量不足,导致图像浓度的降低。线速度比率越大,则提供给显影区域的色调剂数量也越大,色调剂粘附于潜像并从潜像上分离越频繁。这样色调剂在不必要区域被刮除并被赋予必要的区域;重复该过程,即形成忠实于潜像的图像。就显影时清除而言,当转印残留色调剂紧密粘附于光敏元件上时,预期可获得这样的效果利用线速度的差异可使光敏元件表面与色调剂粘附的部分在物理上分离,利用电场可以收集色调剂。因此,线速度比率越大,越有利于收集转印残留色调剂。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线速度比率大于3.0,不仅会出现由于色调剂的过度充电引起的前述各种问题,而且由于机械应力和色调剂粘附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而促使色调剂损坏。
就光敏元件而言,优选使用含有由α-Se,CdS,ZnO2,OPC或α-Si形成的光电导绝缘材料层的光敏鼓或光敏带。
就OPC光敏元件中有机光敏层的粘合剂树脂而言,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转印性能和良好的清除性能,并且几乎不会导致错误的清除、色调剂在光敏元件上的熔融-粘附以及外部添加剂的成膜。
如前所述,光敏元件(静电潜像承载元件)135上的色调剂图像首先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接着参照图2所描述的方式成像。
就上述接触显影步骤的条件而言,有必要使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层与光敏元件表面接触,并且优选使用一种反向显影系统。同样,联合使用不另外提供诸如清除刮板之类的清除设备的无清除器方法而让显影组件自身来收集残留在光敏元件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可以使设备减少到最少程度。这里,在显影时或显影前后的空余时间,应用含有DC或AC成分的偏压来控制电势而使显影和收集残留在光敏元件上的色调剂成为可能。这里,DC成分居于亮区电势和暗区电势之间。
就色调剂携带元件而言,可使用弹性辊和这样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色调剂被应用于弹性辊表面,而涂覆的色调剂与光敏元件的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无清除器方法中,利用作用于光敏元件和通过色调剂面对光敏元件表面的弹性辊之间的电场,可以在显影步骤清除转印残留色调剂。这样,有必要使弹性辊表面或其附近具有一电势,以在光敏元件表面和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之间的狭窄间隙形成电场。因此,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调节弹性辊的弹性橡胶在中等电阻区域具有某一电阻而保持电场,同时防止对光敏元件表面进行导电,或在导电层的表面层提供一种薄层绝缘层。还能使用含有导电辊的导电树脂套筒,该导电辊在其朝向光敏元件表面的一侧涂覆一种绝缘物质,或者使用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在其不朝向光敏元件的一侧具有导电层。还能使用一种刚性材料辊作为色调剂携带元件和使用一种如皮带之类的柔软元件作为光敏元件。作为色调剂携带元件的显影辊优选可具有范围为102到109Ω·cm的体积电阻率。
当采用上述接触显影系统,并且在进行显影时清除时采用使充电元件与光敏元件相接触的接触充电方法作为一种对光敏元件进行初级充电的充电方式时,如果使用普通色调剂,则清除以后残留的色调剂可能会在下一步的接触充电步骤中粘附在充电元件上,导致错误地充电。因此,转印残留色调剂的量必须少于在电晕放电或类似的充电设备不与光敏元件发生接触的方法中的残留量。因此,在接触充电方法中,优选使用其SF-1,SF-2和(SF-2)/(SF-1)被严格限制在前述范围中的色调剂。
根据本发明的色调剂,由于能控制色调剂颗粒的表面形状,因而在转印步骤中转印效率很高,以致较少转印残留,从而在显影组件中进行显影时清除时具有优异的清除性能。此外,因为它含有韧性聚碳酸酯树脂,因此几乎不会导致在接触充电元件、光敏鼓和中间转印元件上成膜。而且,在本发明的色调剂中,即使在进行多张复印测试时,包埋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中的外部添加剂比常规色调剂要少,从而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确定色调剂组合物中的粘合剂组分可以获得具有良好运转性能和转印效率的色调剂。而且,这种色调剂可以以高度的转印效率被转印而不会导致色调剂颗粒熔融-粘着在接触充电元件、光敏鼓和中间转印元件上,并且优选可以与成像设备匹配。
通过以下给出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树脂(1)制备实施例在一个反应容器中,投入200重量份的二甲苯,将温度上升到回流温度。往该二甲苯中滴加入一种由85重量份的苯乙烯,15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和2重量份的过氧化二叔丁基组成的混合溶液。然后在二甲苯回流状态下进行溶液聚合反应,7小时后反应结束得到一种低分子量的树脂溶液。
同时,将70重量份的苯乙烯,2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5重量份的马来酸单丁酯,0.2重量份的聚乙烯醇,200重量份的脱气水和0.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分散得到一种悬浮液。将如此得到的悬浮液加热,在氮气氛下于85℃温度条件下保持24小时,在这种悬浮液中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一种高分子量树脂。
将30重量份的高分子量树脂加进含有70重量份上述低分子量树脂的溶液聚合反应所形成的溶液中,然后用一种溶剂将这些物质完全溶解使之混合。接着,将溶剂蒸发掉便得到树脂(1)。
用GPC法测量树脂(1)分子量分布,对其进行分析显示,其低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10,000,高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750,000,其重均分子量(Mw)为360,000,数均分子量(Mn)为6,000,Mw/Mn比率为60,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
树脂(2)制备实施例将83重量份的苯乙烯,17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0.2重量份的聚乙烯醇,200重量份的脱气水和3.0重量份的AIBN混合并分散得到一种悬浮液。将如此得到的悬浮液加热,在氮气氛下于85℃温度下保持24小时,在这种悬浮液中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树脂(2)。
用GPC法测量树脂(2)分子量分布,对其进行分析显示,其峰值分子量为40,000,其重均分子量(Mw)为42,000,数均分子量(Mn)为12,000,Mw/Mn比率为3.5,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亦为60℃。
实施例1(以重量计)树脂(1) 100份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5,000;Mw:6,000;Mn:1,700) 1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85m2/g) 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2份在107℃时具有最大吸热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 5份将上述物质均匀地分散和混合,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熔融捏和。将得到的捏和产物细粉碎,将所得颗粒进行进一步处理,将其表面进行改性以使其光滑和圆整。
接着,将得到的这种颗粒进行分级以制备色调剂颗粒(1)。随后,将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1)和2重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BET比表面积200m2/g)通过Henschel混合器进行干法混合得到色调剂(1)。接着,将这样得到的6重量份色调剂(1)和94重量份树脂涂覆的磁性铁氧体载体(平均粒径50μm)混合得到磁刷显影的双组份显影剂(1)。
如表1所示,色调剂颗粒(1)所具有的SF-1的值为135,SF-2的值为118,(SF-2)/(SF-1)的值为0.87,重均粒径为7.3μm,高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650,000,低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10,000。
关于色调剂(1),在由THF可溶物通过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具有分子量为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用GPC法分离收集,并用1H-NMR,13C-NMR和IR进行分析。作为结果,如表1所示,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含有的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的组分的含量为1.0%(重量),以色调剂重量计。
对于在制备色调剂颗粒(1)过程中所用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反复再沉淀减少低子量组分和杂质,进行纯化。
色调剂颗粒(1)的储存稳定性通过以下方法来评估。作为结果,如表1所示,在不影响色调剂颗粒流动性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
储存稳定性的评估将5.0g的色调剂颗粒(1)放入50ml的塑料杯中,使其处于温度设为50.0℃的热空气干燥器中。三天后,将这些物质取出冷却到室温。用肉眼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A流动性不受损B流动性低,但在杯子转动时原有的流动性得以恢复C可见色调剂颗粒结块或变粗。D结块实施例2用1-苯基-1,1-双(4-羟苯基)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4,500;Mw:5,000;Mn:1,500)代替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2)、色调剂(2)和显影剂(2)。对色调剂颗粒(2)和色调剂(2)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于在制备色调剂颗粒(2)过程中所用的1-苯基-1,1-双(4-羟苯基)乙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反复再沉淀减少低子量组分和杂质,进行纯化。
实施例3用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4,000;Mw:4,500;Mn:1,200)代替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3)、色调剂(3)和显影剂(3)。对色调剂颗粒(3)和色调剂(3)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于在制备色调剂颗粒(3)过程中所用的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反复再沉淀减少低子量组分和杂质,进行纯化。
实施例4和5改变表面改性处理的条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4)与(5)、色调剂(4)与(5)以及显影剂(4)与(5)。对色调剂颗粒(4)和(5),色调剂(4)和(5)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6不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6)、色调剂(6)以及显影剂(6)。对色调剂颗粒(6)和色调剂(6)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7用树脂(2)代替树脂(1),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7)、色调剂(7)以及显影剂(7)。对色调剂颗粒(7)和色调剂(7)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8用由单偶氮染料和铁所形成的化合物代替水杨酸铁配合物,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8)、色调剂(8)以及显影剂(8)。对色调剂颗粒(8)和色调剂(8)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1不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对比用色调剂颗粒(9)、对比用色调剂(9)以及对比用显影剂(9)。对对比用色调剂颗粒(9)和对比用色调剂(9)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2再加入25重量份由对叔丁基苯酚和1,1-双(4-羟苯基)环己烷通过碳原子以酯键形成的化合物,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得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0)、对比用色调剂(10)以及对比用显影剂(10)。对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0)和对比用色调剂(10)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3双酚A/二酚/二甘醇的共聚物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12,000;Mw:13,000;Mn:4,000;Tg:50℃) 10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85m2/g) 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 2份在107℃时具有最大吸热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 5份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熔融捏和随后进行细粉碎,随后的过程重复实施例1,得到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1),对比用色调剂(11)和对比用显影剂(11),对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1)和对比用色调剂(11)进行类似分析和评估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对于制备色调剂颗粒(11)所用的双酚A/二酚/二甘醇的共聚物聚碳酸酯不进行通过再沉淀方法的纯化。对比实施例4 (以重量计)树脂(1) 50份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3,000;Mw:3,500;Mn:1,000) 5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85m2/g) 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 2份在107℃时具有最大吸热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5份将上述物质均匀地分散和混合,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熔融捏和。将得到的捏和产物进行细粉碎,将所得颗粒进行进一步处理,将其表面进行改性以使其光滑和圆整。
接着,将这样得到的颗粒分级以制备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2)。随后,将100重量份的对比用色调剂颗粒(12)和2重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BET比表面积200m2/g)通过Henschel混合器进行干法混合得到对比用色调剂(12)。接着,将这样得到的6重量份对比用色调剂(12)和94重量份树脂涂覆的磁性铁氧体载体(平均粒径50μm)混合得到对比用双组份显影剂(12)。
对在制备色调剂颗粒(12)过程中所用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不进行通过再沉淀法的纯化处理。
表1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色调剂 色调剂 聚碳酸酯 SF-1 SF-2 SF-2/ (1) (2)颗粒 组分含量*SF-1(wt.%)(μm)实施例1(1)(1)1.0135 118 0.87 7.3 A2(2)(2)2.0137 119 0.87 7.2 A3(3)(3)1.5136 118 0.87 7.3 A4(4)(4)1.0143 118 0.83 7.1 A5(5)(5)1.0155 135 0.87 7.2 A6(6)(6)1.0175 161 0.92 7.5 A7(7)(7)1.0134 118 0.88 6.9 B8(8)(8)1.0133 119 0.89 7.3 A对比实施例1(9)(9)0.0134 117 0.87 7.4 B2(10) (10) 17.0135 116 0.86 7.1 B3(11) (11) 6.2168 158 0.94 7.0 D4(12) (12) 16.0136 119 0.88 7.7 D(1)重均粒径(2)储存稳定性*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的组分含量,该组分包含在由色调剂THF可溶物通过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具有分子量为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分别利用由实施例1到8和对比实施例1到4制得的含有色调剂(1)到(8)和对比用色调剂(9)到(12)的显影剂(1)到(8)和对比用显影剂(9)到(12),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评估。
下面对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进行描述。图2为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截面图。图3为该成像设备的显影系统。
光敏鼓1含有基材1a,其上设有一个含有有机光电半导体的光敏层1b,光敏鼓1能沿箭头方向旋转。通过正对光敏鼓并与之接触旋转的充电辊2(导电弹性层2a和主轴2b),光敏鼓1的表面被静电充电而具有约为-600V的表面电势。根据数字图像信息,用多面镜通过对光敏鼓1的开关控制进行曝光3,借此形成具有-100V曝光区域电势和-600V暗区电势的静电潜像。采用多个显影组件中的显影组件4-1可使黑色色调剂被传送到光敏鼓1的表面,通过反向显影形成色调剂图像。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上。残留在光敏鼓1上的色调剂在转印结束后通过清除元件8被收集在一个残留色调剂容器9中。
中间转印元件5由管状主轴5b和涂覆在其上的弹性层5a组成,该弹性层由丁腈橡胶(NBR)形成,导电性提供剂炭黑充分分散在丁腈橡胶中。这样形成的涂覆层5a具有根据JIS K-6301的硬度为30度而体积电阻率为109Ω·cm。从光敏鼓1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上所需的转印电流大约为5μA,这种电流可通过由电源向主轴5b施加+500V电压而获得。
转印辊7的外径为20mm。转印辊7具有一个弹性层7a,通过将一种发泡材料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涂覆在直径为10mm的主轴7b上而形成该弹性层,导电性提供剂炭充分分散在该发泡材料中。就弹性层7a而言,使用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根据JIS K-6301的硬度为35度的弹性层。在转印辊上施加某一电压产生15μA的转印电流。
就加热定影组件H而言,使用没有油施加功能的热辊型定影组件。这里,具有氟树脂表面层的辊可以用作顶辊和底辊,辊直径为50mm。定影温度设定在180℃,辊隙宽度为7mm。
在上述条件下,在依次提供显影剂(1)到(8)和对比用显影剂(9)到(12)中的每一种的同时,在常温和正常湿度的环境(N/N:25℃,60%RH)中,以单色连续打印模式(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中在显影组件不暂停的情况下色调剂消耗加速)和8张纸(A4大小)/分钟的打印速度进行100张纸的打印测试。接着,在低温和低湿度环境(L/L:15℃,10%RH))中以相同的打印模式进行5,000张图像的打印测试。然后,就下文所列项目对打印图像进行评估。
在打印测试结束后,还可评估上述显影剂与同时使用的成像设备的配合程度。
上述的评估结果总结成表2和表3。
表2打印图像评估结果N/N图像L/L图像图像浓度显影剂 浓度 浓度 的改变 灰雾 空白区域实施例1(1) A A A A A2(2) A A A A A3(3) A A A A A4(4) A A A A B5(5) A A B A B-C6(6) C C B B C7(7) A A B A A8(8) A A A A A对比实施例1(9) D D C C C2(10)D D D D D3(11)C C D B D4(12)D D D D B
表3与成像设备的配合结果评估显影剂 显影套 光敏鼓 中间转印元件 定影组件筒实施例1(1)A A AA2(2)A A AA3(3)A A AA4(4)B B AA5(5)B B BB6(6)B C CC7(7)B B AC8(8)A A AA对比实施例1(9)D C DD2(10) D D DC3(11) D D DD4(12) C C CD实施例9和对比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估,不同的是图3所示的成像设备的显影组件被图4所示的显影组件所代替,将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的移动速度设置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3倍,在依次供应实施例1制得的色调剂(1)和对比实施例1制得的对比色调剂(9)的同时,在单色间歇打印模式(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每次在一张纸上形成图像时显影组件暂停10秒时间,当再次被驱动时通过显影组件的最初操作使色调剂受损加速)下进行打印测试。
这里所用的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1.5,而所用的色调剂调节刮板含有磷青铜基板,该磷青铜基板与聚氨酯橡胶相结合并且其与色调剂携带元件相接触的一面涂覆尼龙。
评估的结果总结成表4和表5。
表4打印图像评估结果N/N图像 L/L图 图像浓度色调剂 浓度像浓度 的改变 灰雾 空白区域实施例9(1)A A A A A对比实施例5(9)D D C C C表5与成像设备的配合结果评估色调剂 显影套筒 光敏鼓 中间转印元件 定影组件实施例9(1) A AA A对比实施例5(9) D DD D实施例10和对比实施例6在本实施例中,在商业上可得到的激光打印机LBP-EX(由佳能公司制造)中加入了一种再利用机构以对打印机进行重新改造,并再次组装以供使用。更为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加入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存在于光敏鼓40表面的转印残留色调剂被与光敏鼓发生接触的清除器41的弹性刮板42刮除,接着色调剂通过清除辊被带到清除器内部,进一步穿过清除螺杆43,穿过设有输送螺杆的供给管44和装料斗45,返回到显影组件46,在那里所收集的色调剂被重新利用。作为初级充电辊47,可以是导电性的炭分散其中并被尼龙树脂涂覆的橡胶辊(直径12mm;接触压力50g/cm)。在光敏鼓(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由激光曝光(600dpi)形成的暗区电势Vd为-700V,亮区电势VL为-200V。就色调剂携带元件而言,使用一种表面被炭黑分散其中的树脂所涂覆并且表面粗糙度Ra为1.1的显影套筒48,其中将该显影套筒的表面移动速度设置为光敏鼓表面移动速度的1.1倍,而光敏鼓与显影套筒之间的间隙(S-D距离)设置为270μm。就色调剂调节元件而言,使用一种由聚氨酯橡胶制得并与显影套筒接触的刮板。就显影偏压而言,使用一种通过将AC偏压组分叠加于DC偏压组分上形成的偏压。
就加热定影组件H而言,使用图6和图7所示的定影组件。加热元件31的温度检测器31d的表面温度设置为170℃,加热元件31和底层含有硅橡胶泡沫的海绵状压力辊33之间的总压力设置为8kg,而压力辊和定影胶片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6mm。就定影胶片32而言,使用一种60μm厚的耐热性聚酰亚胺胶片,这种胶片在它与记录介质接触的一面有一层由内部分散有导电物质的PTEF(高分子量型)所形成的低电阻隔离层。
在上述条件下,在依次供给由实施例1制得的色调剂(1)和对比实施例2制得的对比用色调剂(10)的同时,在常温和正常湿度的环境(N/N:25℃,60%RH)中,在间歇打印模式(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每次在纸上形成图像时显影组件暂停10秒时间,当再次被驱动时通过显影组件的最初操作使色调剂受损加速)下以6张纸(A4大小)/分钟的打印速率进行100张纸的打印测试。接着,在低温和低湿度环境(L/L:15℃,10%RH))中以相同的打印模式进行5,000张图像的打印测试。然后,就下文所列项目对打印图像进行评估。
还可评估上述色调剂与同时使用的成像设备的配合程度。
上述的评估结果总结成表6和表7。
表6打印图像评估结果N/N图像 L/L图 图像浓度的色调剂 浓度 像浓度 改变 灰雾 空白区域实施例10 (1) A A A AA对比实施例6 (10) D D D DC表7与成像设备的配合结果评估色调剂显影套筒光敏鼓定影组件实施例10(1) A A A对比实施例6(10) D D D实施例11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式进行打印测试,不同的是拆下图5所示的色调剂再利用机构并且在供入实施例2所制得的色调剂(2)的同时,在连续打印模式(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色调剂在显影组件不暂停的情况下其消耗加速)下打印图像。
将如此得到的打印图像按照以下所示的项目进行评估,还可以评估色调剂与成像设备的配合程度。结果是在所有的项目中都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所述评估项目和它们的评估标准描述如下。
-打印图像评估-(1)图像浓度
对第100张纸上打印的图像的图像浓度进行评估。用MACBETH反射密度仪(由Macbeth公司制造)来测量图像浓度,结果为打印在密度为0.00的初始白色背景区域上的图像的相对浓度。A大于或等于1.40B1.35到小于1.40C1.00到小于1.35D小于1.00。
(2)图像浓度的改变测量在低温和低湿度环境下的第100张纸和第5,000张纸上的打印图像的图像浓度,根据下式表达式计算图像浓度的任何改变。用MACBETH反射密度仪(由Macbeth公司制造)来测量图像浓度,结果为打印在密度为0.00的初始白色背景区域上的图像的相对浓度。图像浓度的改变=(第100张纸上的浓度)-(第5,000张纸上的浓度)A小于0.05B0.05到小于0.1C0.10到小于0.15D大于0.15。
(3)图像灰雾从在常温和正常湿度环境下打印在第100张纸上的图像在白色背景区域上的白度与记录介质的白度之间的差异计算灰雾度(%),来对图像灰雾进行评估。灰雾度用REFLECTOMETER(由东京Denshoku有限公司制造)测量。A小于1.5%B1.5%到小于2.5%C2.5%到小于4.0%D大于4.0%。
(4)由于不良转印造成的空白区域在常温和正常湿度环境下在第100张纸上打印的图像中,用肉眼对图10A所示的图案字符进行评估,以检查任何由于不良转印而造成的空白区域(如图10B所示的状态)。A几乎没有B可见轻微空白区域C可见少量空白区域D可见明显空白区域-与成像设备的配合评估-(1)与显影套筒的配合在打印测试结束后,用肉眼检查残留在显影套筒表面的色调剂的任何粘附来进行评估。A没有发生粘附B几乎没有发生粘附C可见少量粘附D可见大量粘附(2)与光敏鼓的配合在打印测试结束后,用肉眼检查光敏鼓表面的任何刮痕和残留于其上的色调剂的任何粘附来进行评估。A没有出现粘附和刮痕B可见轻微的刮痕C可见粘附和刮痕D可见大量的粘附(3)与中间转印元件的配合在打印测试结束后,用肉眼检查中间转印元件表面的任何刮痕和残留于其上的色调剂的任何粘附来进行评估。A没有出现粘附和刮痕B可见表面上存在残留色调剂C可见粘附和刮痕D可见大量的粘附(4)与定影组件的配合在打印测试结束后,用肉眼检查定影胶片表面的任何刮痕和残留于其上的色调剂的任何粘附来进行评估。A没有出现粘附和刮痕B可见轻微的粘附C可见粘附和刮痕D可见大量的粘附实施例12(以重量计)树脂(1) 10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104m2/g) 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 2份在107℃时具有最大吸热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5份将上述物质用一种混合器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用加热到130℃的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捏和。将得到的捏和产物冷却,用一种锤磨机进行压碎。然后,用一种喷射磨机细粉化该压碎产物。
接着,利用Henschel混合器将100重量份粉化得到的颗粒和20重量份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5,000;Mw:5,600;Mn:1,600)进行干法混合,随后在40℃下进行结合处理得到表面粘附着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细粉的细微粒。将这样得到的颗粒通过一种含有一种能旋转以提供机械冲击力的转子的设备进行处理,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使之变得圆整。然后,将这样得到的颗粒进行分级以制备色调剂颗粒(13)。
用TEM观察色调剂颗粒(13)截面的结果是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可见连续反差。使用PAS,在改变可动镜的扫描速度的同时,可以用FT-IR/PAS对所得色调剂颗粒表面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是,得到了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的光谱,且证实该聚碳酸酯树脂连续地存在于色调剂颗粒表面。
随后,将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13)和2重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BET比表面积200m2/g)通过Henschel混合器进行干法混合得到色调剂(13)。接着,将这样得到的6重量份色调剂(13)和94重量份树脂涂覆的磁性铁氧体载体(平均粒径50μm)混合得到用于磁刷显影的双组份显影剂(13)。
色调剂颗粒(13)所具有的SF-1值为145,SF-2值为130,(SF-2)/(SF-1)的值为0.90,重均粒径为6.9μm,高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700,000,低分子量一侧的峰值分子量为10,000。
在由色调剂(13)的THF可溶物通过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具有分子量为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用GPC法分离和收集,并用1H-NMR、13C-NMR和IR进行分析。作为结果,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含有的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的组分,其含量为1.2%(重量),以色调剂重量计。对于在制备色调剂(13)过程中所用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反复再沉淀减少低子量组分和杂质,进行纯化。
对于色调剂颗粒(13),它们的储存稳定性同样可以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评估。结果是,在不影响色调剂颗粒流动性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
对该色调剂颗粒(13)和色调剂(13)作相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3除用20重量份的双酚A/二酚/1,6-己二醇共聚物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30,000;Mw:32,000;Mn:10,000;Tg:60℃)代替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作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2相同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14),色调剂(14)和显影剂(14)。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14)的双酚A/二酚/1,6-己二醇共聚物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对色调剂颗粒(14)和色调剂(14)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4 (按重量计)树脂(1) 10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104m2/g)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2份最大吸热峰在107℃的低分子量聚乙烯 5份采用一种混合器混合上述原料,通过一种加热至130℃的双螺杆挤出机对所得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捏合。冷却后将所得的捏合产物用锤磨机粉碎。然后,采用喷射磨机将粉碎产物进行细粉化。
接着,通过一台包括旋转以赋予机械冲击力的转子的设备对所得到的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使其成球形,然后再分级。随后,通过Henschel混合器将100重量份所得的分级的颗粒和5重量份细粉化的双酚A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5,000;Mw:5,600;Mn:1,600)进行干法混合,接着在40℃进行结合处理以得到细粉化颗粒,色调剂颗粒(15),使双酚A聚碳酸酯细粉粘附在色调剂颗粒的表面上。
由于对色调剂颗粒(15)横截面的TEM观察,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上可看到不连续的反差。而且,使用PAS,在改变移动反射镜的扫描速度的同时,通过FT-IR/PAS分析所得色调剂颗粒表面组成。结果,得到了来自双酚A聚碳酸酯的光谱,证明聚碳酸酯树脂不连续存在于色调剂颗粒表面上。
接着,通过亨氏(Henschel)混合器将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15)和2重量份疏水性细二氧化硅粉末(BET比表面积200m2/g)进行干法混合,得到色调剂(15)。然后,将6重量份所得的色调剂(15)和94重量份涂覆树脂的磁性铁氧体载体(平均颗粒直径50μm)混合制备用于磁刷显影的双组份显影剂(15)。
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过程来纯化在色调剂(15)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双酚A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对色调剂颗粒(15)和色调剂(15)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5
除用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4,000;Mw:4,500;Mn:1,200)代替双酚A聚碳酸酯作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16)、色调剂(16)和显影剂(16)。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色调剂(16)制备的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对色调剂颗粒(16)和色调剂(16)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6将650g离子交换水,500g 0.1 mol/l Na3PO4水溶液加入到一个具有高速搅拌器的TY-型均相混合机(Tokushu Kika Kogyo制造)的二升四颈可分烧瓶中,而且在搅拌转速调节至12,000rpm时将混合物加热至70℃。然后,向其中滴加70g 0.1 mol/l的CaCl2水溶液,以制备一种含有细粒微水溶性分散稳定剂Ca3PO4的连续水相。
同时,制备下列作分散相(分散胶体)。
(按重量计)苯乙烯 83份丙烯酸正丁基酯 17份二乙烯基苯(纯度55%)0.3份炭黑(比表面积104m2/g) 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2份通过研磨机(Mitsui Miik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制造)将上述原料混合物分散3小时。向所得到的分散体中加入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8,000;Mw:8,600;Mn:2,800) 5份最大吸热峰在70℃的石蜡 5份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5份然后,通过加热至70℃以制备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
接着,将这种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加入上述水分散介质,在氮气中于液体温度为70℃且高速搅拌机转速为12,000rpm时搅拌15分钟来把该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制成颗粒。然后,把该搅拌器换成具有螺旋桨搅拌刮板的搅拌器,而且在转速50rpm搅拌下在70℃保持该体系温度10小时以得到悬浮液。
之后,冷却该悬浮液,添加稀盐酸以清除分散稳定剂。再用水洗几次,接着通过干燥以得到聚合颗粒,将其定义为色调剂颗粒(17)。
色调剂颗粒(17)的SF-1值是127,SF-2值是106,(SF-2)/(SF-1)的值是0.83,重均颗粒直径是6.2μm,峰值分子量是20,000。
精确称取1.0g的色调剂颗粒(17),然后装入圆筒状滤纸中并且用200ml的四氢呋喃(THF)进行索格利特提取20小时。在40℃把所得到的滤纸真空干燥12小时,并称量残余物的重量来计算不溶于THF的物质。结果,它占聚合颗粒重量的40%(重量)。
然后,通过Henschel混合器将100重量份的色调剂颗粒(17)和2重量份疏水性细二氧化硅粉末(BET比表面积200m2/g)进行干法混合,得到色调剂(17)。随后,将6重量份所得的色调剂(17)和94重量份涂覆树脂的磁性铁氧体载体(平均颗粒直径50μm)混合制备用于磁刷显影的双组份显影剂(17)。
在以色调剂(17)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通过GPC法分离和收集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然后采用1H-NMR,13C-NMR和IR分析该组份。结果,在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且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的含量为色调剂重量的0.5%(重量)。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17)的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对色调剂颗粒(17)和色调剂(17)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7除在可聚合的单体组合物中再加入1重量份的不饱和聚酯(通过丙氧基化双酚A与富马酸缩合得到的聚酯;峰值分子量10,000)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18),色调剂(18)和显影剂(18)。对色调剂颗粒(18)和色调剂(18)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8除用1-苯基-1,1-二(4-羟基苯基)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20,000;Mw:26,000;Mn:6,500)代替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作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19),色调剂(19)和显影剂(19)。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19)的1-苯基-1,1-二(4-羟基苯基)乙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对色调剂颗粒(19)和色调剂(19)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19除用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8,000;Mw:7,800;Mn:2,500)代替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作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20)、色调剂(20)和显影剂(20)。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其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色调剂(20)制备的2,2-二(3-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对色调剂颗粒(20)和色调剂(20)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20除用树脂(2)代替树脂(1)外,用与实施例12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21)、色调剂(21)和显影剂(21)。对色调剂颗粒(21)和色调剂(21)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实施例21除用单偶氮染料和铁形成的化合物代替水杨酸铁配合物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式制备色调剂颗粒(22)、色调剂(22)和显影剂(22)。对色调剂颗粒(22)和色调剂(22)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7除未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2同样的方式制备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3)、对比用的色调剂(23)和对比用的显影剂(23)。对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3)和对比用的色调剂(23)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8除未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式制备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4)、对比用的色调剂(24)和对比用的显影剂(24)。对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4)和对比用的色调剂(24)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对比实施例9 (按重量计)双酚A/二酚/二甘醇共聚物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12,000;Mw:13,000;Mn:4,100;Tg:50℃) 100份炭黑(BET比表面积85m2/g)10份负电荷控制剂(水杨酸铁配合物) 2份最大吸热峰在107℃的低分子量聚乙烯 5份均匀混合上述原料,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熔融捏合,接着细粉化。之后,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以得到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5)、对比用的色调剂(25)和对比用的显影剂(25)。用于制备对比用的色调剂(25)过程中的双酚A/二酚/二甘醇共聚物聚碳酸酯没有经过再沉淀进行纯化。对对比用的色调剂颗粒(25)和对比用的色调剂(25)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如表8所示的结果。
表8分子量≤1,000聚 表面 表面上色调 色调 碳酸酯 SF-1 SF-2 SF-2 重均 峰值存贮 反差 的聚碳剂 剂粒 组份含 /SF-1 颗粒 分子量 稳定 TEM 酸酯树子 量*1 直径 性 观察*2 脂*3(wt.%)(μm)实施例12 (13) (13) 1.8 145 130 0.90 6.9 700,000/ A 连续存在10,00013 (14) (14) 1.7 151 132 0.87 6.7 700,000/ A 连续存在10,00014 (15) (15) 0.5 144 134 0.93 6.6 700,000/ A 不连续 存在10,00015 (16) (16) 0.5 143 128 0.90 6.8 700,000/ A 不连续 存在10,00016 (17) (17) 0.4 127 106 0.83 6.2 20,000 A 连续存在17 (18) (18) 0.4 135 111 0.82 6.4 21,000 A 连续存在18 (19) (19) 0.4 125 115 0.92 6.1 19,000 A 连续存在19 (20) (20) 0.4 126 110 0.87 6.3 21,000 A 连续存在20 (21) (21) 1.9 125 112 0.91 6.4 40,000 A 连续存在21 (22) (22) 0.4 125 110 0.87 6.4 20,000 A 连续存在对比实施例7 (23) (23) 0.0 147 129 0.88 6.8 700,000/ C 无反差 不存在10,0008 (24) (24) 0.0 130 110 0.85 6.1 20,000 B 无反差 不存在9 (25) (25) 30.00 145 130 0.90 6.5 12,000 D 无反差 存在*1在以色调剂的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2TEM检测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上存在的任何连续或不连续反差。*3IR/PAS检测在色调剂颗粒表面上聚碳酸酯树脂的存在。
除了只改变如下所示的打印测试之外,对在实施例12至22和对比实施例(7)至(9)中分别制备的具有色调剂(13)至(22)和对比用的色调剂(23)至(25)的显影剂(13)至(22)和对比用的显影剂(23)至(25),使用与在实施例1至8和对比实施例1至4中所用的相同成像设备以同样方式进行评估。
为了进行打印测试,在每个显影剂搁置于常温和正常湿度(N/N:25℃,60%RH)的环境下一周之后,在接连供给各个显影剂(13)至(22)和对比用显影剂(23)至(25)的同时,以单色连续方式(即,一种不暂停显影组件而加速色调剂损耗的方式)进行打印速度为8页(A4大小)/分的1,000页打印测试。然后,在每个显影剂搁置于高温和高湿度(H/H:30℃,80%RH)的环境下一周之后,以与如上一样的方式进行1,000页的打印测试。随后,就后面所示项目对这样所得到的打印图像进行评估。
表9和表10表示的是评估结果。
表9打印图像评估结果显影剂 图像浓度 图像浓度变化 图像灰雾 空白区域实施例12 (13)AAA B13 (14)AAA B14 (15)BBA B15 (16)ABA B16 (17)AAA A17 (18)ABB A18 (19)AAA A19 (20)ABA A20 (21)ABA A21 (22)AAA A对比实施例7 (23)DDD D8 (24)DDD D9 (25)CDC D
表10与成像设备的配合评估结果显影剂 显影套筒 光敏鼓 中间转印元件 定影组件实施例12(13)A B A A13(14)A B A A14(15)A A B B15(16)B B A A16(17)A A A A17(18)B A A A18(19)A A A A19(20)A A A B20(21)A A B C21(22)A A A A对比实施例7 (23)D C D D8 (24)D D D C9 (25)D D D D实施例22和对比实施例10除了如图3所示成像设备的显影组件用图4所示的代替,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移动速度设置成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3倍,且在接连供给各个在实施例11中制备的色调剂(13)和在对比实施例7中制备的对比用色调剂(23)的同时,以单色间歇方式(即,一种打印一页图像时每次显影组件暂停10秒并且当重新驱动时通过显影组件的最初运转加速色调剂损耗的方式)进行打印测试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估。
这里使用的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Ra是1.5,使用的色调剂调整刮板是一种包括粘有聚氨酯橡胶的磷青铜基板和与色调剂携带元件接触的一侧涂有尼龙的刮板。评估结果总结在表11和12中。
表11打印图像评估结果色调剂 图像浓度 图像浓度改变 图像灰雾实施例22(13) A A A对比实施例10(23) C D D表12与成像设备的配合评估结果色调剂 显影套筒 光敏鼓 中间转印元件 定影组件实施例22(13) A A A A对比实施例10(23) D D D D实施例23和对比实施例11在实施例中,重复使用装置连接在商业上可以得到的激光束打印机LBP-EX(CANON INC.制造)上以改装打印机,把该打印机重新安装并使用。具体地是,如图5所示,连接一种以清洁器41的弹性刮板42刮去存在于光敏鼓40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的系统,该刮板与光敏鼓接触,然后,转印残留色调剂通过清洁器辊传送到清洁器内,再经过清洁螺杆43,经过装备输送螺杆的供料管44,再经过料斗45,返回到重新使用回收色调剂的显影组件46。至于初级充电装置47,采用一种分散有导电碳而且涂覆尼龙树脂的橡胶辊(直径12mm;接触压力50g/cm)。在光敏鼓(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由激光曝光(600dpi)形成-700V暗区电势VD和-200V亮区电压VL。至于色调剂携带元件,采用的是表面涂覆一层分散有炭黑的树脂而且表面粗糙度Ra是1.1的显影套筒,将套筒的表面移动速度设置成光敏鼓表面移动速度的1.1倍,并且将光敏鼓和显影套筒之间的间隙(S-D距离)设置成270μm。色调剂调整元件用聚氨酯橡胶制成的刮板与显影套筒接触。显影偏压是采用叠加AC偏压成分于DC偏压成分上形成的偏压。
在热定影组件H中,采用的是如图6和7所示定影组件。加热元件31的温度检测器31d的表面温度设置在170℃,将加热元件31和在其较低层之中具有硅橡胶泡沫的海绵状压力辊33之间的总压力设置成8kg,压力辊和定影胶片32之间的间隙设置为6mm。定影胶片32采用的是60μm厚的耐热聚酰亚胺膜,在该膜与记录介质接触的一侧具有由其中分散有导电材料的PTEF(高分子量型)制成的低电阻隔离层。
在上述条件下,在每个显影剂搁置于常温和正常湿度(N/N:25℃,60%RH)的环境下一周之后,在接连供给各个在实施例16中制备的色调剂(18)和在对比实施例8中制备的对比用色调剂(24)的同时,以间歇方式(即,一种打印一页图像时每次显影组件暂停10秒而且当重新驱动时通过显影组件的最初运转加速色调剂损耗的方式)进行打印速度为4页(A4大小)/分的1,000页打印测试。然后,在每个显影剂搁置于高温和高湿度(H/H:30℃,80%RH)的环境下一周之后,以与如上一样的方式进行1,000页打印测试。之后,就后面所示项目进行这样所得到的打印图像进行评估。
对上述色调剂与同时使用的成像设备的配合也进行评估。
表13和14总结的是上述评估结果。
表13打印图像评估结果色调剂 图像浓度 图像浓度改变 图像灰雾实施例23(13) A A A对比实施例11(23) D D D
表14与成像设备的配合评估结果色调剂 显影套筒 光敏鼓 定影组件实施例23(13) A A A对比实施例11(23) D D D实施例24除了拆除图5的色调剂再使用装置和在提供实施例16制备的色调剂(17)的同时以连续方式(即,一种不暂停显影组件而加速色调剂损耗的方式)打印图像外,与实施例23一样的方式进行打印测试。
就后面所示项目对这样所得到的打印图像进行评估。对上述色调剂与所用成像设备的配合也进行评估。结果,所有项目下均获得了良好结果。
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指出的评估项目和它们的评估标准如下所述。
-打印图像评估-(1)图像浓度常温和正常湿度条件下在1,000页用于复印机的常用的普通纸(75g/m2)上打印图像,并且评估在第1,000页上的打印图像的图像浓度。以MACBETH反射密度计(Macbeth Co.制造)测量图像浓度,结果为打印在浓度为0.00的初始白色背景区域的图像的相对浓度。A1.40或更大。B1.35至小于1.40。C1.00至小于1.35。D小于1.00。
(2)图像浓度的变化常温和正常湿度条件下在1,000页用于复印机的常用的普通纸(75g/m2)上打印图像并且然后在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中打印。测量每个条件下打印在第1,000页上的图像的图像浓度,根据下列表达式计算任何图像浓度上的变化。以MACBETH反射密度计(Macbeth Co.制造)测量图像浓度,结果为打印在浓度为0.00的初始白色背景区域的图像的相对浓度。
图像浓度变化=常温和正常湿度下的浓度-第5,000页的浓度A小于0.05。B0.05至小于0.10。C0.10至小于0.15。D不小于0.15。
(3)图像灰雾在常温和正常湿度条件下在1,000页用于复印机的常用的普通纸(75g/m2)上打印图像。从第1,000页打印图像的白色背景区域的白度与记录介质的白度之间的差别来计算灰雾度(%)以评估图像灰雾,以反射计(Tokyo Denshoku Co.,Ltd制造)测量。A小于1.5%。B1.5%至小于2.5%。C2.5%至小于4.0%。D不小于4.0%。
(4)由不良转印引起的空白区常温和正常湿度条件下的打印图像中,对具有如图10A所示图形的字符进行视觉上的评估,以检测任何由不良转印引起的空白区(图10B所示情况)。A很少产生。B可见轻微空白区。C可见一些空白区。D可见显著空白区。
-与成像设备的配合评估-(1)与显影套筒的配合打印测试结束之后,通过检测任何残留在显影套筒表面色调剂的粘附进行视觉上的评估。A无粘附产生。B几乎无粘附产生。C可见一些粘附。D显著可见粘附。
(2)与光敏鼓的配合打印测试结束之后,通过检测任何光敏鼓表面上的划痕和任何残留在那里的色调剂的粘附进行视觉上的评估。A无划痕和粘附产生。B可见产生轻微划痕。C可见粘附和划痕。D显著可见粘附。
(3)与中间转印元件的配合打印测试结束之后,通过检测任何中间转印元件表面上的划痕和任何残留在那里的色调剂的粘附进行视觉上的评估。A无划痕和粘附产生。B可见残留色调剂存在于表面上。C可见粘附和划痕。D显著可见粘附。
(4)与定影组件的配合打印测试结束之后,通过检测任何定影组件表面上的划痕和任何残留在那里的色调剂的粘附进行视觉上的评估。A无划痕和粘附产生。B轻微可见粘附。C可见粘附和划痕。D显著可见粘附。
实施例25 (按重量计)树脂(1) 100份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5,000;Mw:6,000;Mn:2,500) 10份炭黑(着色剂)5份负电荷控制剂(单偶氮染料和铁的化合物)2份低分子量聚乙烯(DSC峰值107℃) 5份把上述原料预先混合,再通过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在130℃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捏合。用锤磨机粉碎所得的熔融捏合产物以得到能过1mm筛网的粉碎的色调剂产物。然后,采用射流冲击磨将粉碎的色调剂产物再进行粉化,接着通过空气分级以得到黑色粉末,色调剂颗粒(27),它的重均颗粒直径是9.3μm。将1.0重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外加到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27)中,以得到粉化色调剂(27),其中按照BET法测得的具有200m2/g比表面积的该疏水性二氧化硅的起始二氧化硅颗粒已预先用硅烷偶合剂和硅油进行表面处理使得比表面积为120m2/g。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到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就色调剂(27)来说,在以可溶于THF物质的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上,分离和收集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份,然后采用1H-NMR,13C-NMR和IR分析该组份。结果如表15所示,在其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重复单元并且含于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000的组分中的组份的含量为色调剂重量的1.0%(重量)。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27)的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对该色调剂的色调剂颗粒横截面也进行的TEM观察揭示了岛状分散的聚碳酸酯树脂和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组份)彼此之间并不相溶并且是分散在整个色调剂颗粒中。
实施例26将实施例25所得的色调剂颗粒(27)加入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然后在85℃高速搅拌的同时表面处理2小时,接着通过过滤,水洗和干燥得到黑色粉末,色调剂颗粒(28),它的重均颗粒直径是9.6μm。将1.0重量份与实施例25中所用的相同疏水性二氧化硅外加到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28)中从而得到粉化色调剂(28)。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到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对比实施例12用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29)和球形色调剂(29),但是不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对比实施例13用与实施例26一样的方式得到色调剂颗粒(30)和球形色调剂(30),只是没有采用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作聚碳酸酯树脂。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27除了聚碳酸酯树脂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使用的量为45重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获得色调剂颗粒(31)和球形色调剂(31)。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28除了用具有峰值分子量为3,500,Mw为4,000,Mn为1,800的聚碳酸酯树脂代替了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外,用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获得色调剂颗粒(32)和球形色调剂(32)。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32)的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到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29除了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Mw:163,000;Mn:18,300;Mw/Mn:8.9)代替树脂(1)外,用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式获得黑色分级细粉。将所得到的黑色分级细粉加入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然后在90℃高速搅拌的同时表面处理2小时,接着通过过滤,水洗和干燥得到具有重均颗粒直径是10.5μm的色调剂颗粒(33)。将1.0重量份与实施例25中所用相同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外加到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3)中得到球形色调剂(33)。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30 (按重量计)树脂(1) 100份炭黑(着色剂)5份负电荷控制剂(单偶氮染料和铁的化合物)2份低分子量聚乙烯(DSC峰值107℃) 5份使用上述原料以与实施例26相同的方式获得黑色粉末。然后,通过亨氏混合器将所得的100重量份的黑色粉末和10重量份的细粉化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干法混合,接着采用Nara Kikai K.K制造的杂化器(hybridizer)表面改性来得到色调剂颗粒(34),将其用作球形色调剂(34)。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34)的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该色调剂的色调剂颗粒横截面的TEM观察揭示了颗粒表面可见到被认为是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层且被认为是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组份)的岛状分散物彼此之间并不相溶并且分散在整个色调剂颗粒内部。
该色调剂颗粒和这样所得到的色调剂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31将560g 0.1M Na3PO4水溶液加入到一个盛有710g离子交换水的二升四颈烧瓶中,将混合物加热至60℃,接着使用具有高速搅拌器的TY-型均相混合机(Tokushu Kika Kogyo Co.,Ltd制造)以12,000rpm搅拌。然后,向其中滴加85g 1.0M的CaCl2水溶液来制备含有细粒、微水溶性分散稳定剂的一种水分散介质。
同时,制备下列作分散相(分散胶体)。
(按重量计)苯乙烯 80份丙烯酸正丁基酯 20份炭黑(着色剂)5份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5,000;Mw:6,000;Mn:2,600) 5份炭黑5份负电荷控制剂(单偶氮染料和铁的化合物)2份酯蜡(DSC峰值70℃) 5份在上述配方中,仅采用着色剂、单偶氮染料铁化合物和苯乙烯,通过磨碎机(Mitsui Mining和Smelting Co.,Ltd.制造)制备炭黑母料。然后,将该母料和上述配方中剩余的原料加热至60℃以溶解和分散它们形成单体混合物。在保持温度60℃同时向单体混合物中加入10g聚合引发剂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并将其溶解。这样就制得了单体组合物。
将上述单体组合物加入在均相混合器中的2升烧瓶内制备的水介质中,接着通过TK-型均相混合器在60℃于氮气中以10,000rpm搅拌20分钟以使该单体组合物形成颗粒。然后,以桨叶搅拌刮板搅拌该组合物的同时在60℃将反应进行6小时,之后,在80℃将聚合反应进行10小时。
聚合反应结束之后,冷却反应产物,添加盐酸溶解以去除Ca3(PO4)2,接着过滤,水洗和干燥以得到黑色悬浮颗粒,即重均颗粒直径大约为7.1μm的色调剂颗粒(35)。
将1.5重量份与色调剂合成实施例1中所用相同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外加到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5)中,以得到聚合色调剂(35)。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重复再沉淀的方式纯化用于制备色调剂(35)的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以减少较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对该色调剂的色调剂颗粒横截面进行的TEM观察揭示颗粒表面上可见到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层和由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组份)组成的球形分散物质分散在色调剂颗粒内部。
该色调剂颗粒(35)和这样所得到的聚合色调剂(35)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实施例32除了酯蜡的使用量为50重量份外,用与实施例30相同的方式制得色调剂颗粒(36)和聚合色调剂(36)。
该色调剂颗粒(36)和这样所得到的聚合色调剂(36)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
对比实施例14除了不使用聚碳酸酯树脂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外,用与实施例30相同的方式得到色调剂颗粒(37)和聚合色调剂(37)。
该色调剂颗粒(37)和这样所得的聚合色调剂(37)的物理性质如表15所示。实施例33向2-升四颈烧瓶中所装的710g离子交换水中加560g 0.1M-Na3PO4水溶液,将该混合物加热到60℃,接着用一种高速搅拌器,TK-型均相混合器(由Tokushu Kika Kogyo有限公司制造)以12,000rpm的速度进行搅拌。然后,往其中慢慢加入85g 1.0M-CaCl2水溶液而得到一种含有细颗粒状和微溶于水的分散稳定剂的水分散介质。
同时,就分散相(分散胶体)而言,进行以下制备。
(以重量计)苯乙烯 80份丙烯酸正丁酯20份双酚A/二酚/1,6-己二醇共聚物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30,000;Mw:42,000;Mn:16,000) 5份C.I蓝颜料15∶3(着色剂) 5份电荷控制剂(2,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Al化合物)2份酯蜡(DSC峰70℃)5份在上述配方中,仅将着色剂,2,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Al化合物和苯乙烯采用EBARA MILDER(由Ebara Seisakusho公司制造)进行预混。接着,将所有上述物质加热到60℃使之溶解分散形成一种单体混合物。向该单体混合物中进一步加入10g聚合反应引发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使之溶解并在60℃下保存该混合物。这样便制得一种单体组合物。
将上述单体组合物加入上述在均相混合器中的2-升烧瓶内制得的水分散介质中,接着通过一种高速搅拌器,TK-型均相混合器在氮气氛下以12,000rpm的速度在60℃下搅拌20分钟来进行单体组合物的颗粒化处理。然后,通过一种桨状搅拌叶轮搅拌该组合物使该反应在60℃下进行6个小时,随后在80℃下进行聚合反应10个小时。
在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却,加入盐酸以溶解Ca3(PO4)2,接着进行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着色的悬浮颗粒,即重均颗粒直径约为6.9μm的色调剂颗粒(38)。
向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8)中外加入1.5重量份的与实施例25中相同的疏水二氧化硅以得到聚合色调剂(38)。对在色调剂(38)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双酚A/二酚/1,6-己二醇共聚物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通过多次再沉淀进行纯化来减少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8)和聚合色调剂(38)的物理特性如表15所示。实施例34向2-升四颈烧瓶中所装的710g离子交换水中加入520g0.1M-Na3PO4水溶液,将该混合物加热到60℃,接着用一种高速搅拌器,TK-型均相混合器(由Tokushu Kika Kogyo有限公司制造)以12,000rpm的速度进行搅拌。然后,往其中慢慢加入85g 1.0M-CaCl2水溶液而得到一种含有微粒且微溶于水的分散稳定剂的水分散介质。
同时,制备下列作分散相(分散胶体)。
(以重量计)苯乙烯 80份丙烯酸正丁酯20份1-苯基-1,1-双(4-羟苯基)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20,000;Mw:32,000;Mn:10,000) 5份C.I颜料红202(着色剂) 5份电荷控制剂(2,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Al化合物)2份酯蜡(DSC峰70℃)5份在上述配方中,仅将着色剂、2,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Al化合物和苯乙烯采用EBARA MILDER(由Ebara Seisakusho公司制造)进行预混。接着,将所有上述物质加热到60℃使之溶解分散形成一种单体混合物。向该单体混合物再加入10g的聚合反应引发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使之溶解并在60℃下保存该混合物。这样便制得单体组合物。
将上述单体组合物加入上述在均相混合器中的2-升烧瓶内制得的水分散介质中,接着通过一种高速搅拌器,TK-型均相混合器在氮气氛下以12,000rpm的速度在60℃下搅拌20分钟来进行单体组合物的颗粒化处理。然后,通过一种桨状搅拌叶轮搅拌该组合物使该反应在60℃下进行6个小时,随后在80℃下进行聚合反应10个小时。
在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却,加入盐酸以溶解Ca3(PO4)2,接着进行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着色的悬浮颗粒,即重均颗粒直径约为7.1μm的色调剂颗粒(39)。
向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9)中外加入1.5重量份的与实施例25中相同的疏水二氧化硅以得到聚合色调剂(39)。
对在色调剂(39)制备过程中所用的1-苯基-1,1-双(4-羟苯基)乙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通过多次再沉淀进行纯化来减少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39)和聚合色调剂(39)的物理特性如表15所示。实施例35制备下列作分散相(分散胶体)。
(以重量计)苯乙烯 80份丙烯酸正丁酯20份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8,000;Mw:12,000;Mn:4,000)5份C.I颜料黄17(着色剂) 5份电荷控制剂(2,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Al化合物)2份酯蜡(DSC峰70℃)5份在上述配方中,通过与实施例33中相同的方法制得色调剂颗粒(40),同样重复随后的过程得到一种重均颗粒直径约为7.0μm的聚合色调剂(40)。
对在色调剂(40)制备过程中所用的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聚碳酸酯用二氯甲烷和异丙醇通过多次再沉淀进行纯化来减少低分子量组份和杂质。
这样得到的色调剂颗粒(40)和聚合色调剂(40)的物理特性如表15所示。
对比实施例15(以重量计)树脂(1)50份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峰值分子量3,000;Mw:3,500;Mn:1,000) 50份炭黑(着色剂)5份负电控制剂(单偶氮染料与铁的化合物) 2份低分子量聚乙烯(DSC峰107℃)5份将上述物质进行预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通过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在103℃下进行熔融-捏和。用一种锤磨机将得到的熔融-捏和产物压碎以得到一种通过1mm筛网的压碎的色调剂产物。通过一种冲击磨采用射流对这种压碎的色调剂产物进一步粉化,接着通过空气分级得到一种黑色粉末,重均颗粒直径为9.3μm的对比用色调剂颗粒(41)。向100重量份这样得到的对比用色调剂颗粒(41)中外加入1.0重量份的疏水二氧化硅以得到对比用粉化色调剂(41),其中对由BET法测得的比表面积为200m2/g的疏水二氧化硅的母体二氧化硅颗粒已用硅烷偶合试剂和硅油进行过表面处理使其比表面积为120m2/g。
这样得到的对比用色调剂颗粒和对比用色调剂的物理特性如表15所示。
对在制备对比用色调剂(41)中所用的1,1-双(4-羟苯基)环己烷聚碳酸酯不采用再沉淀法进行纯化。
-评估方法-以600dpi的激光打印机(LBP-860,由CANON公司制造)用作电摄影设备。将它的运行速度改造成60mm/s。将清洁橡胶刮板从这种设备的处理盒上卸下以改变这种设备的充电系统为通过使橡胶辊发生接触而进行的直接充电。应用一种DC成分的电压(-1,200V)。
接着,改变处理盒上的显影部件。用一种由炭黑分散于其中的硅橡胶组成的中等电阻大小的橡胶辊(直径16mm;硬度ASKER C 45度;电阻105Ω.cm)作为色调剂携带元件来代替1个为色调剂供应元件的不锈钢套筒,并使之与光敏元件发生接触。这里,显影辊隙宽度被设置为3mm左右。驱动色调剂携带元件以使之与光敏元件在前者与后者发生接触的部分相同的方向发生旋转,并且使它的的线速度为光敏元件旋转线速度的150%。
就这里所用的光敏元件而言,将直径为30mm,长度为254mm的铝圆柱体用作基体,以下所示的层是在所形成的光敏元件上通过浸涂法在这些涂层自身上依次形成。1)导电涂层主要由分散于酚树脂内的氧化锡和二氧化钛粉末组成。层厚度15μm。2)胶层主要由改性尼龙和共聚尼龙组成。层厚度0.6μm。3)电荷产生层主要由在长波长范围具有吸收且分散于丁醛树脂中的钛氧基酞菁颜料组成。层厚度0.6μm。4)电荷转移层主要由以8∶10的重量比率溶于聚碳酸酯树脂(分子量由奥斯特瓦尔德粘度计测得为20,000)中的空穴转移三苯胺化合物组成。层厚度20μm。
就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的涂布装置而言,可在显影组件中提供一种由发泡聚氨酯橡胶组成的涂层辊,并使之与色调剂携带元件发生接触。在涂层辊上施加约为-550V的电压。同样,为了涂层控制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还添加了一种由不锈钢制成的树脂涂层刮板,并使之与色调剂携带元件以约20g/cm的线性压力发生接触(如图8所示)。在显影时仅应用DC成分的电压(-450V)。
为了适应上述处理盒的改变,对电摄影设备进行改造并将它的运转条件设定为如下所述。
改造后的设备的运行过程包括用辊充电组件(只应用DC电流)对图像承载元件进行均匀地充电,充电后接着使图像区域接受激光照射以形成静电潜像,使用色调剂将潜像转变成可视图像(色调剂图像),然后通过一种其上施加了某一电压的辊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该过程如图8所示。
将光敏元件设置成暗区电势为-600V,亮区电势为-150V。将定量为75g/m2的纸用作转印介质。
采用上述的成像设备,在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10%环境中,使用粉化色调剂(27)和(41),球形色调剂(28)到(34)和聚合色调剂(35)到(40)进行运转测试。
为了评估运转性能,在3%的打印区域打印字符图像并按以下几点进行评估。
充电辊的色调剂污染可通过由于充电元件污染而在半色调图像上发生错误充电的纸张的序数来判断。
发生在光敏元件和显影套筒上的色调剂熔融-粘着的情况可通过观察光敏元件表面和显影套筒表面在实心黑像上出现白点的地方来检查是否发生熔融-粘着。当没有看到熔融-粘着发生时,运转性能的评估继续进行。
如果没有发生充电辊污染,在光敏元件上不发生熔融-粘着和在显影套筒上不发生熔融-粘着,继续进行图像的打印直到1,500张纸。这就是说,它们出现的纸张序数越大,则色调剂所具有的运转性能越好。
为了评估初始运转阶段的转印性能,在转印以后,当实心黑像被显影时,残留在光敏元件上的色调剂通过Mylar带的粘着而被清除,而带有色调剂的带被粘贴在白纸上。从其上测得的Macbeth密度中,扣除在仅粘贴在白纸上的带(不含有色调剂)上测定所得的Macbeth密度而得到数值,根据该数值进行评估。因此,数值越小,转印性能越好。
通过考察在600dpi下较小直径的分离单点再现性来对初始运转阶段的分辨率进行评估,这些单点会由于潜像电场的原因而趋于形成闭合电场,并且难以再现。A(很好)每100个点中遗失点为少于或等于5个。B(好)每100个点中遗失点为6到10个。C(一般)每100个点中遗失点为11到20个。D(不好)每100个点中遗失点为大于或等于20个。
为了评估抗偏移性,观察从开始到复印第100张的运转阶段任何发生在图像样品背面的污染以计算被污染纸张的数目。
灰雾度可采用REFLECTOMETER MODEL TC-6DS(由东京Denshoku有限公司制造)来测量。就滤光器而言,聚合色调剂(38)可采用一种琥珀色滤光器,聚合色调剂(40)采用蓝色滤光器,其它色调剂采用绿色滤光器。根据下式计算灰雾度。该值越小,形成的灰雾越小。
灰雾度(反射率)%=[标准纸的反射率(%)]-[样本非图像区域的反射率(%)]得到的结果如表16所示。
实施例36和对比实施例17在以下所示的测试条件下,对全色图像的运转性能进行评估。
图1以图表形式显示了本实施例36和对比实施例17所用的成像设备的截面。图9显示了成像设备的显影系统。
光敏鼓1含有一个基体1a,在该基体上设有含有有机光电半导体的光敏层1b,该光敏鼓沿箭头方向进行旋转。通过对朝向光敏鼓并与之发生接触旋转的充电辊2(导电弹性层2a和主轴2b),光敏鼓1的表面被静电充电而具有-600V左右的表面电势。使用光敏鼓1上一种根据数字图像信息进行开关控制的多面镜来进行曝光,借此形成曝光区域电势为-100V,而在暗区电势为-600V的静电潜像。将聚合色调剂(38),(39)和(40)以及聚合色调剂(35)(实施例36)或(37)(对比实施例17)分别放入显影组件4-1,4-2,4-3,4-4。用一种非磁性单组分显影系统对在光敏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反显影,这样便在光敏元件1上形成各种颜色的的色调剂图像。接着将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上,最后在某一时刻将它转印到记录介质6上。这里,通过清洗元件8的清洗将不被转印并残留在光敏元件1上的色调剂清除,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元件5上的色调剂则通过清洗元件9的清洗来清除。
中间转印元件5由管状主轴5b和以及涂在其上的弹性层5a组成,该弹性层5a由丁腈橡胶(NBR)组成,在该丁腈橡胶中分散有炭黑作导电性提供试剂。这样形成的涂层5a具有的JIS K-6301硬度为20度,其体积电阻率为109Ω.cm。从光敏鼓1到中间转印元件5进行转印所需的转印电流为5μA左右,它可以通过电源在主轴5b上施加+1,000V电压而得到。
转印辊7具有的外径为20mm。转印辊7具有弹性层7a,它是由一种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的可发泡材料涂在直径10mm的主轴7b上形成的,且在该EPDM内分散有碳作导电性提供试剂。就弹性层7a而言,采用一种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JIS K-6301硬度为35度的物质。在转印辊上施加某一电压以产生15μA的转印电流。
在加热定影组件H中,应用一种不具有油施用功能的热辊类型的定影组件。
在上述条件下,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以10%的图像面积百分率,按8张(A4大小)/分的送纸速度打印图像来在最多1,500张纸上连续进行运转测试。
对发生在光敏元件和显影套筒上的色调剂的熔融-粘着的评估方式与实施例25到35中的方式相同。通过观察在实心黑像中出现白点阶段的中间转印元件表面是否发生熔融-粘着来考察色调剂对中间转印元件的熔融-粘着情况。如果没有看到熔融-粘着现象发生,则运转性能的评估继续进行。
如果不发生充电辊污染,在光敏元件上和显影套筒上不发生熔融-粘着,那么继续进行图像打印直到1,500张纸。它意味着,它们出现的纸张的序数越大,则色调剂的运转性能越好。
上述评估结果总结成表17。
表15聚碳酸 分子量小于或等于 色调剂平均 聚碳酸酯树脂色调剂 蜡酯含量 1,000组份的含量*1 SF-1 SF-2 SF-2/SF-1 粒径 的TEM观测(pbw) (pbw) (μm)实施例25 Pul.toner(27) L-Mw PE 10 1.0165 1761.07 9.3 全部分散(5pbw)26 Sph.toner(28) L-Mw PE 10 1.0147 1360.92 9.6 全部分散(5pbw)对比实施例12 Sph.toner(29)-10 1.0154 1300.84 9.7 全部分散13 Sph.toner(30) L-Mw PE - -146 1280.88 9.4 无(5pbw)实施例27 Sph.toner(31) L-Mw PE 45 4.5141 1330.94 9.9 全部分散(5pbw)28 Sph.toner(32) L-Mw PE 1014.5153 1390.91 9.4 全部分散(5pbw)29 Sph.toner(33) L-Mw PE 10 1.0158 1400.89 10.5 全部分散(5pbw)30 Sph.toner(34) L-Mw PE 10 1.0138 1300.94 9.8 不连续存在*2(5pbw)31 Pol.toner(35) Est.wax 5 0.5110 1090.99 7.1 连续存在*2(10pbw)32 Pol.toner(36) Est.wax 5 0.5121 1200.99 7.2 连续存在*2(50pbw)*1在通过色调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其结构中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2在表面Pul.toner粉化色调剂;Sph.toner球形色调剂;Pol.toner聚合色调剂L-Mw PE低分子量聚乙烯;Est.wax酯蜡表15(续)聚碳酸 分子量小于或等于 色调剂平均 聚碳酸酯树脂色调剂蜡酯含量 1,000组份的含量*1 SF-1 SF-2 SF-2/SF-1 粒径 的TEM观测(pbw) (pbw) (μm)对比实施例14 Pol.toner(37) Est.wax - - 126 121 0.96 7.2 无(10pbw)实施例33 Pol.toner(38) Est.wax 50.4 118 116 0.98 6.9 连续存在*2(10pbw)34 Pol.toner(39) Est.wax 50.4 117 115 0.98 7.1 连续存在*2(10pbw)35 Pol.toner(40) Est.wax 50.5 109 108 0.99 7.0 连续存在*2(10pbw)对比实施例15 Pol.toner(41) L-Mw PE 50 18 166 176 1.07 9.4 全部分散(5pbw)*1在通过色调剂的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其结构中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份中的组分。*2在表面Pul.toner粉化色调剂;Sph.toner球形色调剂;Pol.toner聚合色调剂L-Mw PE低分子量聚乙烯;Est.wax酯蜡表16熔融-粘着在Macbeth初 初始灰 不均匀充电发 光敏元件 显影套筒 由于偏移引起 初始转 初始分辨色调剂 始图像浓度 雾度 生在 上发生于 上发生于 的背面污染 印性能率(纸张) (纸张)(纸张)(纸张)实施例25 Pul.toner(27) 1.42 1.9 第1,100张 第1,200张 第1,100张 100张中有3张 0.14 C(轻度) (轻度)(轻度)26 Sph.toner(28) 1.45 1.5 第1,300张 第1,400张 第1,400张 100张中有3张 0.10 B(轻度) (轻度)(轻度)对比实施例13 Sph.toner(29) 1.48 1.0 [1] [1][1] 100张中有19张 0.09 B14 Sph.toner(30) 1.35 1.6 [2]第300张 第400张100张中有11张 0.10 C实施例27 Soh.toner(31) 1.40 1.3 第1,300张 没有 没有 100张中有6张 0.12 B(轻度)28 Sph.toner(32) 1.47 1.8 第1,100张 第1,200张 第1,300张 100张中有1张 0.15 C(轻度)(轻度) (轻度)29 Sph.toner(33) 1.40 1.9 第1,300张 第1,300张 第1,300张 100张中有4张 0.11 C(轻度)(轻度) (轻度)30 Sph.toner(34) 1.49 1.0 第1,300张 没有 没有 100张中有1张 0.09 B(轻度)31 Pol.toner(35) 1.54 0.6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0.02 A32 Pol.toner(36) 1.56 1.0 第1,400张 第1,400张 第1,400张没有 0.08 B(轻度)(轻度)(轻度)Pul.toner粉化色调剂;Sph.toner球形色调剂;Pol.toner聚合色调剂[1]偏移发生太严重以至于不能继续进行运转测试[2]熔融-粘着发生太严重以至于不能继续进行运转测试表16(续)熔融-粘着在Macbeth初初始灰 不均匀充电发 光敏元件 显影套筒 由于偏移引起 初始转 初始分辨色调剂 始图像浓度雾度 生在 上发生于 上发生于 的背面污染 印性能率(纸张) (纸张)(纸张) (纸张)对比实施例15 Pol.toner(37)1.380.8 [2] 第600张 第800张 100张中有7张 0.04 A实施例33 Pol.toner(38)1.520.5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0.04 A34 Pol.toner(39)1.530.6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0.04 A35 Pol.toner(40)1.550.4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0.02 A对比实施例16 Pol.toner(41)1.252.1 第200张 第200张 第300张 100张中有2张 0.18 CPol.toner聚合色调剂[1]偏移发生太严重以至于不能继续进行运转测试[2]熔融-粘着发生太严重以至于不能继续进行运转测试表17熔融-粘着在显影位置(见图2) 色调剂 光敏元件上发 显影套筒上发 中间转印元件生于 生于 上发生于实施例364-1聚合色调剂(38)没有 没有没有4-2聚合色调剂(39)没有 没有没有4-3聚合色调剂(40)没有 没有没有4-4聚合色调剂(35)没有 没有没有对比实施例174-1聚合色调剂(38)第600张第800张 第700张4-2聚合色调剂(39)第600张第800张 第700张4-3聚合色调剂(40)第600张第800张 第700张4-4聚合色调剂(37)第600张第800张 第700张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蜡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粘合剂树脂含有占粘合剂树脂重量的0.1%到50%(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和50%到99.9%(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以色调剂的重量计小于或等于15.0%(重量)的一种组份,在该组份的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该组分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以色调剂的重量计小于或等于10.0%(重量)的一种组份,在该组份的结构中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该组分含于其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以色调剂的重量计小于或等于5.0%(重量)的一种组份,在该组份的结构中含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该组分含于其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在1,000到500,000的分子量区域具有峰值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在2,000到100,000的分子量区域具有峰值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用图像分析仪测得该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为100到160,形状因子SF-2为100到1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用图像分析仪测得该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为100到140,形状因子SF-2为100到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该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与形状因子SF-2的比率(SF-2)/(SF-1)为小于或等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该色调剂具有的重均粒径为2μm到1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该色调剂具有的重均粒径为4μm到8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该色调剂在色调剂数量分布上具有的变动系数(A)小于或等于35%,该变动系数是根据下式计算得到的变动系数(A)=[S/D1]×100,其中S代表在色调剂颗粒数量分布上的标准偏差值,D1代表色调剂颗粒的数均粒径(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含有所说的蜡的量占色调剂重量的0.1%到5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含有所说的蜡的量占色调剂重量的0.5%到30%(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所说的蜡在40℃到130℃的温度范围内升温时具有一个最大的吸热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在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所说的蜡在50℃到100℃的温度范围内升温时具有一个最大的吸热峰。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该色调剂的颗粒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该色调剂的颗粒表面,并且所说的蜡分散于色调剂颗粒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连续存在于该色调剂颗粒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不连续地存在于该色调剂颗粒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包括在含水介质中通过聚合一种可聚合单体组合物而得到的聚合色调剂颗粒,这种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含至少一种聚合单体,着色剂,蜡和聚碳酸酯树脂。
22.一种成像方法,包括(Ⅰ)充电步骤,对充电元件外加某一电压来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进行静电充电;(Ⅱ)潜像形成步骤,在经此充电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Ⅲ)显影步骤,通过使用一种色调剂对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Ⅳ)转印步骤,将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通过或不通过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和(Ⅴ)定影步骤,将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热定影于记录是质上;所说的色调剂包括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蜡,其中所说的粘合剂树脂含有占粘合剂树脂重量的0.1%到50%(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和50%到99.9%(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在通过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色调剂重量的15.0%(重量)或更小的一种组分,该组分在其结构上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通过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色调剂重量的10.0%(重量)或更小的一种组分,该组分在其结构上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通过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色调剂重量的5.0%(重量)或更小的一种组分,该组分在其结构上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通过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在分子量为1,000到500,000的区域具有一个峰值分子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通过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在分子量为2,000到100,000的区域具有一个峰值分子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树脂。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用图像分析仪测得所说的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为100到160,形状因子SF-2为100到140。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用图像分析仪测得所说的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为100到140,形状因子SF-2为100到120。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的形状因子SF-1与形状因子SF-2的比率,(SF-2)/(SF-1)为小于或等于1.0。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具有的重均粒径为2μm到10μm。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具有的重均粒径为4μm到8μm。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在色调剂数量分布上具有的变动系数(A)小于或等于35%,该变动系数是根据下式计算得到的变动系数(A)=[S/D1]×100,其中S代表在色调剂颗粒数量分布上的标准偏差值,D1代表色调剂颗粒的数均粒径(μm)。
3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该色调剂重量的0.1%到50%(重量)的所说蜡。
3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该色调剂重量的0.5%到30%(重量)的所说蜡。
3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所说的蜡在40℃到130℃的温度范围内升温时具有一个最大的吸热峰。
3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所说的蜡在50℃到100℃的温度范围内升温时具有一个最大的吸热峰。
3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所说的色调剂的颗粒表面上。
3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存在于所说的色调剂的颗粒表面上,并且所说的蜡分散于色调剂颗粒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连续存在于该色调剂颗粒表面。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不连续地存在于该色调剂颗粒表面。
4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说的色调剂包括在含水介质中通过聚合一种可聚合单体组合物而得到的聚合色调剂颗粒,这种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聚合单体、着色剂、蜡和聚碳酸酯树脂。
4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所说的色调剂在被带到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时参与显影;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移动速度设置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移动速度的1.05到3.0倍;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小于或等于1.5μm。
4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所说的色调剂在被带到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时参与显影;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含有一非磁性套筒和在该非磁性套筒内提供的一磁体;并提供一种铁磁性金属刮板,在该刮板和非磁性套筒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在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上形成色调剂层。
4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所说的色调剂在被带到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时参与显影;以及使一种弹性刮板与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接触以在色调剂携带元件上形成色调剂层。
4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所说的色调剂在被带到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时参与显影;将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设置成在其表面和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并在显影时在所说的色调剂携带元件上施加一种含有交流偏压的显影偏压。
4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充电步骤中,使外加某一电压于其上的充电元件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发生接触,以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进行静电充电。
4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定影步骤中,通过一种加热定影组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上,在该定影组件内不提供给定影元件任何抗偏移试剂。
4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定影步骤中,通过一种加热定影组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上,该定影组件不含有任何与定影元件表面发生接触以清洁定影元件表面的清洁元件。
5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定影步骤中,通过一种加热定影组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上,该定影组件是在已转印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与胶片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施加热和压力。
5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通过一种装有所述色调剂的显影装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通过一种色调剂再利用系统形成图像,在该系统中,在转印后残留于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的色调剂被收集以清洁其表面,而将收集到的色调剂提供给显影装置并将收集的色调剂盛放于显影装置中,以被重新用于对静电潜像的显影。
5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转印步骤中,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无需通过中间转印元件而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转印步骤中,使其上外加某一电压的转印元件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接触而通过该记录介质转印色调剂图像。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转印步骤中,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最初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而最初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转印步骤中,使其上外加某一电压的转印元件与中间转印元件表面接触而通过该记录介质二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到记录介质上。
5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由所说的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层是在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上形成的,而在显影时该静电潜像是在至少使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层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发生接触的状态下被显影的。
5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所说的显影步骤中,由所说的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层是在色调剂携带元件表面上形成的,而在显影时该静电潜像是在至少使色调剂携带元件上的色调剂层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发生接触的状态下被显影的,而图像是通过一种显影时清洁系统形成的,在该系统中,把转印后残留于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的色调剂收集到色调剂携带元件的表面以清洁前者的表面,而把收集到的色调剂带到色调剂携带元件上以重新用于对静电潜像的显影。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在显影步骤中的显影部件,在转印步骤中的转印部件和在充电步骤中的充电部件沿所说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移动的方向按指定的顺序排列,并且在所说的转印部件和充电部件之间以及所说的充电部件和显影部件之间不存在与所说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相接触以清除转印后残留在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清洁元件。
全文摘要
一种含有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蜡的色调剂。所说的粘合剂树脂含有占粘合剂树脂重量的0.1%到50%(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和50%到99.9%(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树脂;在用四氢呋喃可溶性物质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中,所说的色调剂含有占色调剂重量的15.0%(重量)或更小的一种组分,在该组分的结构中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复单元且该组分含于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000的组分中。
文档编号G03G9/087GK1214470SQ98120278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5日
发明者桥本昭, 久木元力, 大野学, 泷口刚, 绫木保和, 半田智史, 伊藤雅教, 河本惠司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