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79401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式液晶显示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采用不含金属物质的微发泡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Micro Cellular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MCPET)作为其背光模块的支撑架构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轻薄短小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相当受到消费者的注目。通过数字的设计,使用者能够在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显示面板上任意输入笔迹或画图,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即可通过感应笔及其显示器中的感应板感应到触控输入的位置及内容,并于屏幕上显示出来。传统上,笔记型计算机的面板或背光模块大多采用背铁框或前铁框的支撑架构。 请参照图1,图1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背铁框架构的剖面视图。如图1所示,由于感应板S 贴附于显示面板P的背面,若感应板S与显示面板P的可视区域(active area) AA之间有金属物质存在的话,将会对感应板S的感应上造成干扰,故此一架构的缺点在于背铁框B 的面积太大而延伸于感应板S与显示面板P的可视区域AA之间,导致感应板S受到金属物质干扰而感应不良。有鉴于此,虽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缩减背铁框面积的设计。然而,此一架构虽可避免感应板S受到金属物质干扰而感应不良的现象发生,但却导致了整个背铁框B’的强度大幅减弱,无法有效支撑整个背光模块的重量,故现行产品几乎不采用上述背铁框B’搭配感应板S的设计。接着,请参照图3A,图3A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前铁框架构的剖面视图。如图3A所示,由于印刷电路板组装(Print circuit Board Assembly,PBCA)板亦包含有金属物质,所以感应板S需设置于PBCA板之上。然而,为了将感应板S设置于显示面板P的可视区域AA 下方,LED支架(holder)H的铁框的面积势必缩减,导致其支撑强度变弱。此外,如图所示,在实际组装过程中,亦需先将PBCA板向下拉开后,再将感应板S插入,不仅增加组装工时,亦可能由于PBCA板向下拉开而导致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连带弯折而受到损伤。由上述可知,目前面板背光模块所采用的铁框架构仍存在许多问题与缺点亟待克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范畴在于提出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在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包含背光模块及感应板。背光模块包含支撑构件、导光板及背光源。支撑构件由非金属材料所构成,支撑构件具有一底部及多个侧墙,底部的各边分别与这些侧墙连接以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导光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导光板具有出光面,且出光面的一侧具有入光端。背光源对应入光端而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背光源产生的光线入射至入光端。感应板设置于底部的下表面上,通过电磁反应感应物体于支撑构件上方所进行的动作。于一实施例中,非金属材料为发泡型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于一实施例中,这些侧墙包含第一侧墙及多个第二侧墙。第一侧墙与底部的第一侧边相连,并与背光源相邻。多个第二侧墙分别与底部的其它各侧边相连,并与导光板相邻。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墙至少包含一侧墙部,侧墙部的一端连接底部。于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二侧墙至少包含第一侧墙部、第二侧墙部及第三侧墙部, 第一侧墙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底部与第二侧墙部,第二侧墙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墙部与第三侧墙部。于一实施例中,感应板通过贴合的方式设置于底部的下表面上,其中感应板为电磁感应式手写板。于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含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的上方。于一实施例中,感应板的感应区设置于下表面的位置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可视区域,显示面板的各边缘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墙的水平部及这些第二侧墙的水平部上。于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含触控面板(touch panel),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公开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不仅可有效改善传统感应板所遭遇到的金属干扰问题,由于其采用不含金属物质的微发泡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Micro Cellula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MCPET)作为其背光模块的支撑架构,可将传统背光模块架构中的背铁框、反射片及胶框整合在一起,并在LED背光源侧与金属托架结合,故可减少组装工时、简化材料种类、减轻重量、并同时兼顾强度与客户端的组装方便性,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背铁框架构的剖面视图;图2绘示缩减背铁框面积的设计的剖面视图;图3A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前铁框架构的剖面视图;图;3B绘示将图3A中的PBCA板向下拉开后,再将感应板S插入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沿X-X线及Y-Y线的剖面视图。其中,附图标记T 触控式液晶显示器AA 可视区域4 背光模块400 底部
4D 支撑构件6 触控面板LGP,41 导光板S、43 感应板400a:上表面400c 第一侧边CT 胶框410:出光面FU441 上扩散膜F3、443 下菱镜膜BR 托架H21 水平部V22 第二垂直部PBCA 印刷电路板组装BM:缓冲部X-X、Y-Y 截线K 外框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于此实施例中,触控式液晶显示器至少包含有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感应板及触控面板。其中,背光模块为侧光式LED背光模块,但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4,图4绘示此实施例中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T沿X-X线及Y-Y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触控式液晶显示器T包含背光模块4、胶框CT、感应板43、显示面板5、 触控面板6及保护玻璃7。显示面板5设置于背光模块4的上方;感应板43设置于背光模块4的下方;触控面板6设置于显示面板5的上方;保护玻璃7设置于触控面板6的上方; 胶框CT围绕背光模块4的外围以及触控面板6的上方而设置,但可不须覆盖于保护玻璃7 之上。于此实施例中,背光模块4包含有支撑构件4D、导光板41、背光源42、光学膜组44、托架BR、反射板RP及缓冲部BM。其中,支撑构件4D由非金属材料所构成。实际上,构成支撑构件4D的非金属材料可以是发泡型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PET),例如微发泡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Micro Cellular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MCPET),但不以此为限。反射板RP设置于背光源42及部分的导光板41上方,并由光反射材料所构成;托架BR设置于反射板RP与显示面板5之间,以及靠近背光源 42端的支撑构件4D外侧与胶框CT之间,并由金属材料所构成;缓冲部BM设置于托架BR与显示面板5及触控面板6之间。支撑构件4D具有底部400及多个侧墙VII,402b,底部400的各边分别与这些侧墙 Vll,402b连接以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举例而言,若支撑构件4D的底部400为四边形,则其四边将分别与四个侧墙Vll,402b连接,以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但不以此为限。至于支
P、5 显示面板 7 保护玻璃 LED、42 背光源 F、44 光学膜组 400b 下表面 400d 第二侧边 402b 第二侧墙 412 入光端 F2、442 上菱镜膜 F4、444 下扩散膜 Vll 第一侧墙 V21 第一垂直部 B、B’ 背铁框 FR、H :LED 支架 RP 反射板 FPC 软性电路板撑构件4D的底部400及这些侧墙VII,402b的厚度可视实际需求而调整,并无特定的限制。导光板41设置于底部400的各边与各侧墙Vll,402b共同定义的容置空间内。更详细地说,导光板41设置于底部400的上表面400a上。导光板41具有出光面410,且出光面410的一侧具有入光端412。背光源42对应导光板41的入光端412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用以产生光线入射至入光端412。更详细地说,背光源42对应导光板41的入光端412设置于底部400的上表面上,背光源42所发射出的光线射至入光端412而进入导光板41内,由导光板41的出光面 410向上方射出。若背光源42所发射出的光线射至反射板RP,反射板RP将会把光线反射至导光板41内。于实际应用中,背光源4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但不以此为限。感应板43设置于底部400的下表面400b及胶框CT下方,通过电磁反应感应物体于触控面板6上方所进行的动作。实际上,感应板43可以是电磁感应式手写板,并可通过贴合或其它方式设置于底部400的下表面400b及胶框CT下方,但不以此为限。感应板43 的感应区设置于底部400的下表面400b及胶框CT下方的位置对应于显示面板5的可视区域AA,但不以此为限。光学膜组44设置于导光板41的出光面410的上方。于此实施例中,光学膜组44 总共包含四层光学膜441 444,由上到下分别为上扩散膜(diffusion film)441、上菱镜膜(prism film) 442、下菱镜膜443及下扩散膜444。亦即,下扩散膜444最靠近导光板41 的出光面410,而上扩散膜441则离导光板41的出光面410最远。实际上,光学膜组44所包含的光学膜数目、种类及厚度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定,并不以此例的扩散膜与菱镜膜为限。如图4所示,于此实施例中,支撑构件4D的四个侧墙VII,402b包含有一个第一侧墙Vll及三个第二侧墙402b。其中,第一侧墙Vll与支撑构件4D的底部400的第一侧边400c相连,并与背光源42相邻。三个第二侧墙402b分别与底部400的其它各第二侧边 400d相连,并与导光板41及托架BR相邻。也就是说,背光源42设置于底部400的上表面上的位置邻近于第一侧墙Vl 1。于此实施例中,第一侧墙Vll至少包含一侧墙部(如图4所示),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侧墙Vll的底端连接支撑构件4D的底部400。每一个第二侧墙402b至少包含第一侧墙部、第二侧墙部及第三侧墙部,例如图4中的第一垂直部V21、水平部H21及第二垂直部 V22,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垂直部V21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构件4D的底部400与水平部H21, 水平部H2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垂直部V21与第二垂直部V22。该显示面板的各边缘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墙的一水平部上。通过上述的设计,由于设置于感应板43与显示面板5之间的支撑构件4D的底部 400并不包含任何金属材料,因此,支撑构件4D的底部400并不需要为了配合感应板43而缩减其面积,故支撑构件4D仍可维持一定的支撑强度,并且感应板43进行感应时也不会受到金属材料的干扰,借此即可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中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公开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不仅可有效改善传统感应板所遭遇到的金属干扰问题,由于其采用不含金属物质的微发泡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Micro Cellular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MCPET)作为其背光模块的支撑架构,可将传统背光模块中的背铁框、反射片及胶框整合在一起,并在LED背光源侧与金属托架结合,故可减少组装工时、简化材料种类、减轻重量、并同时兼顾强度与客户端的组装方便性,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光模块及一感应板,该背光模块包含一支撑构件,由非金属材料所构成,该支撑构件具有一底部及多个侧墙,该底部的各边分别与这些侧墙连接以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一导光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且该出光面的一侧具有一入光端;以及一背光源,对应该入光端而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背光源产生的一光线入射至该入光端;以及该感应板,设置于该底部的一下表面上,通过电磁反应感应一物体于该支撑构件上方所进行的一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非金属材料为发泡型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这些侧墙包含 一第一侧墙,与该底部的一第一侧边相连,并与该背光源相邻;以及多个第二侧墙,分别与该底部的其他各侧边相连,并与该导光板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侧墙至少包含一侧墙部,该侧墙部的一端连接该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第二侧墙至少包含一第一侧墙部、一第二侧墙部及一第三侧墙部,该第一侧墙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底部与该第二侧墙部该第二侧墙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侧墙部与该第三侧墙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感应板通过贴合的方式设置于该底部的该下表面上,其中该感应板为一电磁感应式手写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感应板的一感应区设置于该下表面的位置对应于该显示面板的一可视区域,该显示面板的各边缘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墙的一水平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包含背光模块及感应板。背光模块包含支撑构件、导光板及背光源。支撑构件由非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具有底部及多个侧墙。底部的各边分别与这些侧墙连接以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导光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具有出光面。出光面的一侧具有入光端。背光源对应入光端而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背光源产生的光线入射至入光端。感应板设置于底部的下表面上,通过电磁反应感应物体于支撑构件上方所进行的动作。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2269896SQ20111022342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叶彦伯, 潘治良, 谌思廷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