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使用的扩散板,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 示屏上背光模组及其扩散板。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的显示装置,需要配置背光源可实现显示的效果。传统 的液晶显示屏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组,通过背光模组将光线引导至液晶面板上, 使液晶面板发光。[0003]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设于最底层的反射片、位于反射片上方的导光板、设于导光 板上方的扩散板及背光源。常见的背光模组可根据背光源的设置位置分为侧光源式和直 下光源式两种。所谓侧光源式是在背光模组中单侧或多侧设置点光源,光源所射出的光 线经由导光板的引导及反射片的反射,而导入扩散板散射,并射入液晶面板上,使液晶 面板产生亮度显示。而所谓的直下光源式是通过在背光模组的底部设置发射的光源,由 扩散板均勻扩散底部点光源或线光源得到面光源,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0004]目前,市场上的扩散板通常由亚克力材质制成且为单层结构,为了增加扩散板 的光扩散性能,通常在扩散板内增加了成本较高的荧光增亮添加剂,这不但增加了扩散 板的制造成本,还不符合环保趋势。[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扩散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其 可有效提高对光线的扩散性。[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散板,该 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合设置,且 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 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 甲脂或其共聚物。[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设有若干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呈均勻分布的微结构。[0009]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三层一体挤出成型的第四层及第五 层,第四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五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二层的厚度的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所述 第三层厚度与第二层厚度的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0011]进一步地,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三层的厚度相等。[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扩散板及 光源,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 合设置,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 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0013]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层的一侧。[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第三层均设有平整的内表面及外表面。[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光线穿过扩散板时的扩散 性,而无需添加光扩散离子,降低了扩散板及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上的改良型扩散板20。如图1所 示,所述背光模组100,其包括导光板10、设于所述导光板10上方的扩散板20、扩散膜 30及产生光线的光源40,所述光源40的光线依次通过导光板10、扩散板20及扩散膜 30,而被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上(未图示),使液晶面板发光。[0020]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导光板10置于所述扩散板20的下方,其主要功能在于引 导光线方向,以提高液晶面板的亮度及控制光线的均勻度。[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散板20由多层材质通过一体挤出成型,请参阅图2所 示,所述扩散板20包括第一层13、第二层12、第三层14、第四层15及第五层16, 所述相邻两层的材质不相同,其中,第一层13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俗称亚克力)且设有若干微结构11 (如柱状镜),所述微结 构11大小、形状相同并呈均勻分布。所述第二层12为聚苯乙烯材质(polystyrene,简 称PS)。而所述第三层14也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PMMA,亚克力),第四层15则 为聚苯乙烯材质(PS),第五层16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PMMA,亚克力),由此, 形成PMMA(亚克力)与PS材质交替间隔设置的五层结构,该五层材质通过一体挤压成 型,且由于不同材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各个折射角131<I212<III3< 134 <05,光线由 下而上穿过扩散板20的第五层16至第一层13时,穿射的路径被拉长了,相较于现有技 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散板20的5层不同材质的结构,提高了光的扩散性,同时,由 于微结构的设置,使得扩散板20的聚光效果出色,提高了光的透过率,而无需在扩散板 20内添加扩散粒子(如荧光增亮添加剂),降低了扩散板20的制造成本。[0022]所述光源40为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下方的灯管,其通电后将产生光线并最终使 液晶面板发亮。所述背光模组100可根据灯管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侧光源式或直下光源 式两种。[0023]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板20’还可以由三层结构构成,请参图3所 示,该扩散板20,包括第一层17,、第二层18,及第三层19,。所述第一层17,为聚 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PMMA,即亚克力),其厚度Hl介于0.01毫米至1毫米之间,该 第一层17’设有微结构11,该微结构为若干大小、形状相同且均勻分布的柱状镜;所述第二层18,为聚苯乙烯材质(polystyrene,简称PS),其厚度为H2 ;所述第三层19,为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PMMA,即亚克力),其厚度H3等于H1,即也介于0.01毫米至 1毫米之间。所述三层17,、18’、19’为一体结构,其是通过一体挤出成型的,由于 不同材质的折射率不同,致使光线穿过该所述三层材质时的折射角关系为06< 07< 08, 其中,所述第一层厚度Hl与第二层厚度H2的比值Hl H2介于0.01至1之间(包含 0.01和1),同样,第三层厚度H3与第二层厚度H2的比值H3 H2介于0.01至1之间 (包含0.01和1)。[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扩散板所使用的PMMA材质(即亚克力), 不仅仅局限于亚克力材质,也可替换成亚克力的共聚物。[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100通过将扩散板20、20’设置成一体挤出成型的 多层结构(至少3层),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相同,使得光线在扩散板20、20’内的传播 路径被拉长了,提高了光线经过扩散板20、20’时的扩散性,避免了在扩散板20、20’ 中添加扩散粒子(即荧光增亮添加剂),大大降低了扩散板20、20’的制造成本。[0026]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 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1.一种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 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合设置,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 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 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设有若干大小、形状均相 同且呈均勻分布的微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三层一 体挤出成型的第四层及第五层,第四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五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脂或其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二层的厚度的 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所述第三层厚度与第二层厚度的比值介于0.01至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厚度与第三层的厚度相等。
6.—种背光模组,包括一扩散板及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层、第 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彼此贴合设置,且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 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 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层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第三层均设有平整的 内表面及外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至少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所述相邻两层的材质不同,该三层经一体挤出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第二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第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其共聚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扩散板提高了光线穿过时的扩散性,而无需添加光扩散离子,降低了扩散板及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803313SQ20102056332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建林, 张黎明 申请人: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