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75268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是涉及
一种使用含有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像剂的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 形成装置,上述显影装置在用于基于静电复制利用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 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如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等。
背景技术
通常,基于静电复制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等是公知的。使
用静电复制的图像形成装置被构造为通过在感光鼓(调色图像承载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
像、将调色剂从显影装置供应到感光鼓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将通过显影而形成在感光
鼓上的调色图像转印至纸张等等并通过固定装置将调色图像固定到该纸上来形成图像。 近年来,在能复制全色和优质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经常使用能显现出优良带
电性能稳定性的双组分显影剂(下面将其简称为"显影剂")。此显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组
成,该调色剂和载体在显影装置中得以搅拌并相互摩擦而形成适当带电的调色剂。 在显影装置中,带电调色剂被供应至显影剂支承构件,如显影辊的表面。如此供应
至显影辊的调色剂通过静电引力移动至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由此,在感光鼓上形
成基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图像。 此外,需要使此类图像形成装置紧凑并以高速度运行,且还必须使得显影剂快速 且充分带电,并迅速而顺畅地输送显影剂。 从而,为了将即时供应的调色剂分散成显影剂并提供带有适量电荷的调色剂,专 利文献l(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24592)已经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 装置安装有循环机构的显影装置,该循环机构的显影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显影剂的形成循环 路径的两个显影剂输送通道以及在显影剂通道中输送显影剂时对显影剂进行搅拌的两个 显影剂搅拌器。 在专利文献1的显影装置中,通常将螺旋推动螺杆用作用于在搅拌显影剂容器中 的显影剂时循环输送显影剂的输送构件。但是,此结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为了提高 显影剂输送的速度而增大螺旋推动器的转速,则显影剂可能因其与封装螺旋推动螺杆的显 影剂容器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结块并粘着到显影剂容器的内壁上,从而扰乱显影剂 的流动。由此,存在的问题就是显影剂的输送(搅拌)性能降低,从而由于调色剂不能获得 必须的静电电荷而导致背景模糊以及图像密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已鉴于以上问题而构想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及 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能防止显影剂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容器的内 壁上而不降低输送性能。 根据本发明,用于解决以上问题的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构造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用于存 储包括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通道,在显影剂容器内经由所述显影剂输 送通道输送显影剂;显影剂输送构件,所述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显影剂输送通道内用于 在预定方向上搅拌和输送显影剂;以及显影辊,所述显影辊支承显影剂输送通道内的显影 剂,并将显影剂所包含的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剂输送构件包括旋 转轴;以及多个螺旋刀片,所述多个螺旋刀片设置在旋转轴外围上,所述多个螺旋刀片由形 成在旋转轴外围上的第一螺旋刀片以及沿着旋转轴的轴线布置并径向位于第一螺旋刀片 外周外面的第二螺旋刀片组成,并且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被设定为比第一螺旋刀片的螺距 更短。 在本发明中,第一螺旋刀片为外周对应于第二螺旋刀片的内径的内螺旋刀片,第 二螺旋刀片为布置在第一螺旋刀片外面的外螺旋刀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第二螺旋刀片被设置为限定从轴向看时内接第 一螺旋刀片外周的环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优选的是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被设定为处于第一螺旋刀 片的螺距的0. 4倍到0. 6倍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优选的是第一螺旋刀片具有由多个螺旋刀片构成的多螺 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优选的是第一螺旋刀片的外径被设定为处于第二螺旋刀 片的外径的0. 7倍到0. 8倍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优选的是显影剂输送构件被形成为使得第二螺旋刀片与 旋转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处于60。到80°的范围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用于基于静电复制利用调色 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所述感光鼓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带电装置,所述带电装置用于使得感光鼓的表面带电;曝光装置,所述曝光装置用于在感光 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通过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表面上 的静电潜像而形成调色图像;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用于将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图像转 印至记录介质;以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调色图像固定至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显 影装置使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个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显影剂输送构件的一个回转期间沿旋转轴的轴向(显 影剂输送方向)推进的显影剂输送速度在靠近旋转轴之处较大,而在靠近显影剂输送通道 的内壁之处较小。由此,显影剂与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弱,从而,即 便是在通过使得显影剂输送构件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显影剂因 摩擦热结块和粘着到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对第二螺旋刀片而言,在第一螺旋刀片外围周围输送显 影剂而不影响第一螺旋刀片的显影剂输送操作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使得不同螺旋刀片的搅拌性能和输送性能兼容,从而 使稳定显影剂的流动成为可能。 这里,如果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小于第一螺旋刀片螺距的0.4倍,则会出现所输送的显影剂的速度差很大的情况,从而致使强烈搅拌显影剂。结果,显影剂的流动性因其上
的应力而趋于降低。相反,如果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超过第一螺旋刀片螺距的0. 6倍,则在
通过使得显影剂输送构件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显影剂因其与输送通道内
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能通过使得相邻螺旋刀片之间的间隔变小来减小在
显影剂输送构件的转动期间作用于显影剂上的作用力(压力),从而,减轻由于显影剂上的
应力造成的流动性降低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由于螺旋刀片的螺距越大,则相邻螺旋刀片之间堆集的显影剂的量越 大,则作用在显影剂上的作用力(压力)变得更大,从而增大显影剂上的应力。但是,根据 本发明,多螺旋结构的使用使得相邻螺旋刀片之间的间隔变小,从而减小相邻螺旋刀片之 间的显影剂的量。结果,减小在显影剂输送构件的转动期间作用于显影剂上的作用力(压 力)是可能的,借此减弱因显影剂上的应力而造成的流动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使得不同螺旋刀片的搅拌性能和输送性能兼容,从而 使稳定显影剂的流动成为可能。 这里,如果第一螺旋刀片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旋刀片的外径的0. 7倍,则为了增大 显影剂的输送速度,必须加快显影剂输送构件的转速,由此,显影剂因其与输送通道内壁之 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一螺旋 刀片的外径超过第二螺旋刀片外径的0. 8倍,则在通过使得显影剂输送构件以高速度旋转 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降低靠近显影剂容器内壁的显影剂输送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显影剂受到第二螺旋刀片的作用力会使得旋转轴的 轴线方向(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的分量大于旋转分量,因此,减小在显影剂与第二螺旋刀片 的内壁接触时增大的摩擦力而不降低显影剂输送速度是可能的。 这里,如果第二螺旋刀片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小于60° ,则该作用
力的旋转分量变大,且与此同时,显影剂在其输送方向上大幅移动,这使得显影剂与显影剂
输送通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由此,显影剂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输送通道
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二螺旋刀片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超过80。,则为了加
快显影剂输送速度必须增大显影剂输送构件的转速,从而,显影剂因其与显影输送通道内
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即便在通过使得显影剂输送构件以高速旋转而输送显影
剂时防止显影剂因其与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结块和粘着到显影剂
输送通道的内壁上也是可能的,而且减弱由于不理想的显影剂输送而造成的调色剂不能获
得必要静电电荷以及图像密度不均匀同样是可能的。


图1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本发 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 图2是示出了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供应装置的简要构造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平面Cl-C2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了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的构造的剖面 图5是沿图4中的平面Al-A2截取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的平面Bl-B2截取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了由显影装置中的第一输送构件输送的显影剂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构造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且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的说明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静电复制利用调色剂来形成图像,包括如图1 所示,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3a、3b、3c和3d(在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 "感光鼓3");用于使得感光鼓3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器(带电装置)5a、5b、5c和5d(在总体 叙述时,也可称之为"带电器5");用于在感光鼓3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曝光 装置)1 ;用于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3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图像的显影装置2a、 2b、2c和2d(在进行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显影装置2");用于将调色剂供应至显影装 置2的调色剂供应装置22a、22b、22c和22d (在进行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调色剂供应 装置22");用于将调色图像从感光鼓3表面转印至记录介质的中间转印带单元(转印装 置)8 ;以及用于将调色图像固定至记录介质的固定单元(固定装置)12。 此图像形成装置100根据自外界传输的图像数据在预定纸张(记录纸、记录介质) 上形成多色或单色图像。这里,图像形成装置ioo还可包括其顶端上的扫描器等等。 下面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分别处理各种颜色组分,即黑色(K)、蓝绿色(C)、 洋红色(M)以及黄色(Y)的图像数据,形成黑色、蓝绿色、洋红色以及黄色图像,并将这些不 同颜色组分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形成全色图像。 因此,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用于形成4种不同颜色图像的4个显影 装置2 (2a、2b、2c和2d) 、4个感光鼓3 (3a、3b、3c和3d) 、4个带电器5 (5a、5b、5c和5d)以 及4个清洁器单元4 (4a、4b、4c和4d)。换言之,设置了各自包括一个显影装置2、一个感光 鼓3、一个带电器5以及一个清洁器单元4的4个图像形成站(图像形成部分)。
这里,使用符号a到d,"a"表示用于形成黑色图像的部件,"b"表示用于形成蓝绿 色图像的部件,"c"表示用于形成洋红色图像的部件,以及"d"表示用于形成黄色图像的部 件。图像形成装置IOO包括曝光单元1、固定单元12、送纸系统S、进纸托盘10以及出纸托 盘15。 带电器5使得感光鼓3表面以预定电压带电。 作为带电器5,除了图l所示的接触辊式带电器以外,可使用接触刷式带电器、非 接触式放电式带电器及其他带电器。 如图1所示曝光单元1为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除了 激光扫描单元,也可将发光元件如EL(电致发光)和LED写头的阵列用作曝光单元1。曝光 单元1照射已带电的感光鼓3,从而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该
6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2利用K、 C、 M或Y调色剂使得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可见(显 影)。调色剂输送机构102a、102b、102c和102d(在进行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调色剂输 送机构102")、调色剂供应装置22(22a、22b、22c和22d)以及显影罐(显影剂容器)llla、 111b、lllc和llld(在进行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显影剂容器111")被布置在显影装置 2(2a、2b、2c和2d)上方。 调色剂供应装置22被布置在显影罐111的上侧上面并存储未使用过的调色剂 (粉末调色剂)。调色剂供应装置22中未使用过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输送机构102供应至 显影罐111。 清洁器单元4在显影和图像转印步骤之后去除并回收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上的调 色剂。 中间转印带单元8被布置在感光鼓3上方。中间转印带单元8包括中间转印辊 6a、6b、6c和6d(在进行总体叙述时,也可称之为"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 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以及中间转印带张紧 机构73支承并张紧中间转印带7,从而在图1的箭头B方向上循环驱动中间转印带7。
中间转印辊6可转动地支承于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内的中间转印辊装配部分。 用于将调色图像从感光鼓3转印至中间转印带7的转印偏压被施加给各个中间转印辊6。
中间转印带7被布置为与每个感光鼓3接触。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不同颜色组分 的调色图像被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连续转印至中间转印带7,从而形成全色调色图像(多 色调色图像)。此中间转印带7例如由大约100um到150um厚的环状膜形成。
调色图像从感光鼓3到中间转印带7的转印受到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侧接触的中 间转印辊6的影响。为转印调色图像,将高压转印偏压(与调色剂上的(_)极静电电荷相 反的(+)极高压)施加给每个中间转印辊6。 中间转印辊6由轴以及涂覆在该轴表面上的导电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氨 酯等等)组成,上述轴由金属(如不锈钢)制成并具有8mm到10mm的直径。此导电弹性材 料的使用使得中间转印辊6能将高压均匀地施加给中间转印带7。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辊 状元件(中间转印辊6)用作转印电极,但也可在适当位置使用电刷等等。
如上所述利用与形成在每个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的颜色组分有关的调色剂将 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调色图像。这些调色图像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层叠在中间转印带 7上。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转动将如此形成的调色图像叠层移动到传送纸与中间转印带7 之间的接触位置(转印位置),并通过布置在该位置处的转印辊11将所述调色图像叠层转 印到纸上。在此情况下,在将用于将调色图像转印到纸上的电压施加给转印辊11时,中间 转印带7和转印辊11压向彼此而形成预定箝夹。此电压为极性与调色剂上的(_)极静电 电荷的相反的(+)极高压。 为保持上述箝夹恒久,转印辊11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的一个由硬质材料,如 金属等等制成,而另一个由软质材料,如弹性辊等等(弹性橡胶辊、发泡树脂辊等等)形成。
调色剂由于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3接触而粘着于该转印带,在调色图像的转印 期间没有从中间转印带7被转印至纸张的调色剂将污染下一次操作的彩色调色剂,因此被
7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去除并回收。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包括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刀片(清洁构件)。中间 转印带7从其内侧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支承于该清洁刀片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区域。
进纸托盘10堆叠用于形成图像的纸张(例如记录纸),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和 曝光单元1的下面。另一方面,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顶部的出纸托盘15堆叠打印面朝 下的打印过的纸张。 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送纸系统S,该送纸系统S用于通过转印部分和固定单元 12将纸张从进纸托盘10以及手动进纸托盘20引导到出纸托盘15。这里,转印部分位于中 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与转印辊11之间。 拾取辊16(16a、16b)、对准辊14、转印部分、固定单元12以及进给辊25(25a到 25h)等等沿送纸系统S布置。 进给辊25为沿着送纸系统S布置用以促进和协助纸张输送的多个小直径辊。拾 取辊16a为设置在进纸托盘10末端用于从进纸托盘10 —次拾取一张纸并将其供应至送纸 系统S的辊。拾取辊16b为设置在手动进纸托盘20附近用于从手动进纸托盘20 —次拾取 一张纸并将其供应至送纸系统S的辊。对准辊14暂时中断送纸系统S上输送的纸张,并在 纸张的前端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区域的前端时将该纸张递送到转印部分。
固定单元12包括热辊81、加压辊82等等。这些热辊81和加压辊82在其间夹住 纸时旋转。热辊81由控制器(未示出)控制从而保持预定的不变温度。控制器基于来自 温度检测器(未示出)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热辊81的温度。 热辊81通过利用加压辊82对纸张进行热压将在纸上转印的彩色调色图像叠层进 行熔合、混合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热固定到纸张上。具有固定在其上的多色调色图像(单 色调色图像)的纸张由多个进给辊25输送到送纸系统S的倒置排纸通道,并以倒转状态 (多色调色图像面朝下放置)被排到出纸托盘15上。
接下来描述送纸系统S输送纸张的操作。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预先堆叠纸张的进纸托盘10以及在印出几张 纸时所使用的手动进纸托盘20。各托盘设置有拾取辊16(16a、16b),这些拾取辊16 —次将 一张纸供应至送纸系统S。 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自进纸托盘10输送的纸由送纸系统S中的进给辊25a输送 到对准辊14,并在纸张的前端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包括调色图像叠层的图像区域的前端 时由对准辊14递送至转印部分(转印辊11与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接触位置)。在转印部 分处,调色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然后,此调色图像由固定单元12固定到纸张上。接着,该 纸张经过进给辊25b而由出纸辊25c排到出纸托盘15上。 另外,自手动进纸托盘20输送的纸张由多个进给辊25(25f、25e和25d)输送至对 准辊14。此后,纸张经由自上述进纸托盘IO供给的纸张所经过的相同路径被输送并排到出 纸托盘15。 另一方面,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已如上所述打印第一面并经过固定单元12的纸 张被出纸辊25c夹在该纸张的后端。然后,出纸辊25c反向旋转,以便将纸张引导到进给辊 25g和25h,该纸张经由对准辊14再次得以输送,从而该纸张的背面得以打印,并被排到出 纸托盘15。
接下来具体描述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供应装置22的构造。 图2是示出了构成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供应装置的简要构 造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2中的平面Cl-C2截取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调色剂供应装置22包括调色剂存储容器121、调色剂搅拌器125、调 色剂排放装置122以及调色剂排放口 123。调色剂供应装置22被布置在显影罐111的上侧 上面并存储未使用过的调色剂(粉末调色剂)。调色剂供应装置22中的调色剂随着调色剂 排放装置(排放螺杆)122旋转通过调色剂输送机构102 (图1)从调色剂排放口 123被供 应至显影罐lll(图l)。 调色剂存储容器121为具有带有中空内部的大致半圆筒形构造的容器部件,旋转 支承调色剂搅拌器125和调色剂排放装置122以存储调色剂。如图3所示,调色剂排放口 123为大致矩形的开口,设置在调色剂排放装置122下面并被定位为相对于调色剂排放装 置122的轴线方向(该轴线方向为纵向)靠近中心,从而与调色剂输送机构102相对。
调色剂搅拌器125为板状部件,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Z方向上围绕旋转轴125a旋 转,并在搅拌存储在调色剂存储容器121中的调色剂的同时向上吸取所述调色剂并朝着调 色剂排放装置122输送所述调色剂。调色剂搅拌器125具有位于一端并沿着旋转轴125a 延伸的调色剂舀取部件125b。调色剂舀取部件125b由具有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片材制成并平行于调色剂搅拌器125的旋转轴125a附接至两端。
调色剂排放装置122将调色剂存储容器121中的调色剂从调色剂排放口 123分配 至显影罐lll,并由调色剂输送刀片122a和调色剂排放装置旋转轴122b所形成的螺旋推动 螺杆以及调色剂排放装置旋转齿轮122c形成,如图3所示。调色剂排放装置122由未示出 的调色剂排放装置驱动马达旋转驱动。就螺旋推动螺杆的螺旋方向而言,调色剂输送刀片 122a被设计成使得能相对于调色剂排放装置旋转轴122b的轴向从调色剂排放装置122的 两端朝着调色剂排放口 123输送调色剂。 调色剂排放装置分隔壁124设置在调色剂排放装置122与调色剂搅拌器125之 间。此壁使得将调色剂搅拌器125所舀取的适量调色剂保持并保存在调色剂排放装置122 周围成为可能。 如图2所示,在调色剂搅拌器125搅拌调色剂并通过其在箭头Z方向上的转动而 朝着调色剂排放装置122向上舀取调色剂时,调色剂舀取部件125b在因其自身弹性而形变 并在调色剂存储容器121的内壁上方滑动时转动,借此朝着调色剂排放装置122侧供应调 色剂。然后,调色剂排放装置122转动,从而将所供应的调色剂引导到调色剂排放口 123。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显影装置2。 图4是示出了显影装置2的构造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4中的平面Al-A2截取的 剖面图,以及图6是沿图4中的平面Bl-B2截取的剖面图。 如图4所示,显影装置2具有布置在显影罐(显影剂存储部分)111中与感光鼓3 相对的显影辊114,并将调色剂从显影辊114供应至感光鼓3表面而使得在感光鼓3的表面 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见(显影)。 除了显影辊114以外,显影装置2还包括显影罐111 、显影罐盖115、调色剂供应口 115a、刮墨刀片116、第一输送构件(显影剂输送构件)112、第二输送构件(显影剂输送构 件)113、分隔板(分隔壁)117以及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磁导率检测传感器)119。
显影罐111是用于保存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下文中将其简称为 "显影剂")的容器。显影罐111包括显影辊114、第一输送构件112以及第二输送构件113 等等。这里,第一实施例的载体为表现出磁性的磁性载体。 显影辊114为通过未示出的装置围绕其自身轴线而被旋转驱动的旋转磁辊,该显 影辊向上吸取并在表面上携带显影罐111中的显影剂,并且将调色剂从支承在显影辊表面 上的显影剂供应至感光鼓3。 显影辊114平行于并远离感光鼓3而布置,从而与感光鼓3相对。由显影辊114输 送的显影剂在辊表面和鼓表面变得最靠近的区域内与感光鼓3接触。将此接触区域定义为 显影箝夹部分N。随着将显影偏压从连接至显影辊114的未示出的电源施加给显影辊114, 包括在显影辊114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于显影箝夹部分N处被供应至感光鼓3表面 上的静电潜像。 刮墨刀片116靠近显影辊114的表面布置。刮墨刀片116为矩形板状构件,并被 布置在与显影辊114的轴线延伸所在方向(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刮墨刀片116沿其一个 纵向侧由显影罐盖115支承,而相对纵向缘被定位为与显影辊114表面相距预定间隙。此 刮墨刀片116可由不锈钢制成,或者可由铝、合成树脂等等制成。 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设置在显影罐111的底部上,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 位于第二输送构件113竖直下方的大致中心位置处,并以其传感器表面暴露于显影罐111 内部的方式附连。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电连接至未示出的调色剂浓度控制器。此调 色剂浓度控制器根据由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的调色剂浓度大小来控制相关 组分,从而通过旋转驱动调色剂排放装置122将调色剂从调色剂排放口 123供应到显影罐 111中。 当调色剂浓度控制器确定来自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的调色剂浓度检测结 果小于设定的调色剂浓度级时,控制器将控制信号发送到用于旋转驱动调色剂排放装置 122的驱动器,从而旋转驱动调色剂排放装置122。 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可使用多用途检测传感器。这些示例包括透射光检测 传感器、反射光检测传感器、导磁性检测传感器等等。其中,导磁性检测传感器是优选的。
导磁性检测传感器连接至未示出的电源。此电源将用于驱动导磁性检测传感器的 驱动电压和用于输出调色剂浓度检测结果的控制电压施加给控制器。从电源到导磁性检测 传感器的电压施加由控制器控制。导磁性检测传感器为接收控制电压施加并将调色剂浓度 的检测结果作为输出电压输出的传感器。从根本上说,由于传感器对输出电压的中间范围 很敏感,因此对所施加的控制电压进行调整,以便生成该范围附近的输出电压。此类导磁性 检测传感器可在市场上购买,其示例包括TS-L、 TS-A以及TS-K(所有这些均是TDK公司产 品的商标名)。 可拆卸的显影罐盖115布置在显影罐111的顶部上,如图4所示。此显影罐盖115
形成有用于将未使用过的调色剂接收到显影罐111中的调色剂供应口 115a。 此外,如图1所示,存储在调色剂供应装置22内的调色剂经由调色剂输送机构102
和调色剂供应口 115a被输送至显影罐lll,并因此被供应至显影罐111。 第一输送构件112与第二输送构件113之间的分隔板117布置在显影罐111内。
分隔板117平行于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的轴向(各个旋转轴所在的方向)而延伸。显影罐111的内部由分隔板117分成两部分,S卩,具有第一输送构件112的第 一输送通道P以及具有第二输送构件113的第二输送通道Q。 分隔板117被布置为其末端相对于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的轴向 与显影罐111的相应内壁面间隔开。因此,显影罐111具有在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 送构件113的两轴向端周围的、在第一输送通道P与第二输送通道Q之间连通的连通路径。 在以下的描述中,如图5所示,将相对于箭头X的方向形成在下游侧上的连通路径叫作第一 连通路径a,将相对于箭头Y的方向形成在下游侧上的连通路径叫作第二连通路径b。
将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布置为使其轴线相互平行,而它们的外 周侧相对于分隔板117彼此相对,且第一输送构件和第二输送构件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也 就是说,如图5所示,第一输送构件112在箭头X的方向上输送显影剂,而第二输送构件113 在与箭头X的方向相反的箭头Y的方向上输送显影剂。 如图5和图6所示,调色剂供应口 115a形成在第一输送通道P内相对于箭头X的 方向位于第二连通路径b下游的位置处。也就是说,调色剂被供应到第一输送通道P内位 于第二连通路径b下游的位置处。 在显影罐111中,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由驱动装置(未示出) 如马达等等旋转驱动而输送显影剂。 更具体而言,在第一输送通道P中,显影剂由第一输送构件112在箭头X的方向上 搅拌和输送以到达第一连通路径a。到达第一连通路径a的显影剂经由第一连通路径a输 送至第二输送通道Q。 另一方面,在第二输送通道Q中,显影剂由第二输送构件113在箭头Y的方向上搅 拌和输送以到达第二连通路径b。然后,到达第二连通路径b的显影剂经由第二连通路径b 输送至第一输送通道P。 也就是说,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在沿相反方向输送显影剂的同 时对其进行搅拌。 如此,显影剂沿着第一输送通道P、第一连通路径a、第二输送通道Q以及第二连通 路径b以此提及的顺序在显影罐111内循环移动。在此布置中,显影剂由旋转显影辊114 的表面携带并得以向上吸取,同时在第二输送通道Q内得以输送,在向上吸取的显影剂中 的调色剂随着移向感光鼓3而得以连续使用。 为了补偿此调色剂的消耗,未使用的调色剂从调色剂供应口 115a被供应到第一 输送通道P中。所供应的调色剂与先前存在于第一输送通道P内的显影剂搅拌并混合。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
如图5所示,第一输送构件112由第一螺旋输送刀片(螺旋刀片)112a和第一旋 转轴112b所形成的螺旋推动螺杆以及第一输送齿轮112c组成。第一输送构件112由驱动 装置(未示出)如马达等等旋转驱动以搅拌并输送显影剂。 第一输送刀片112a由第一内螺旋刀片(第一螺旋刀片)112aa和第一外螺旋刀片 (第二螺旋刀片)112ab组成。 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为突出地附接在第一旋转轴112b的外围上并螺旋布置在 第一旋转轴112b的纵轴周围的片状部件。 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为与第一旋转轴112b保持预定距离、而且被布置为围绕第一旋转轴112b的轴向弯曲并沿其行进的片状部件。 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外径被设定为大于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第一 外螺旋刀片112ab的内径被设定为等于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第一外螺旋刀片 112ab被布置为与第一旋转轴112b的外围相隔预定距离并被螺旋设置为从轴向上看时的 环状。 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螺距被设定比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螺距更短。
优选地将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螺距设定为处于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螺距 的0.4倍到0.6倍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螺距被形成为第 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螺距的0. 5倍。 这里,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螺距小于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螺距的0. 4 倍,则会出现由这两刀片所输送的显影剂的速度差很大的情况,从而致使强烈搅拌显影剂。 结果,显影剂的流动性因显影剂上的应力而趋于降低。相反,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 螺距超过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螺距的0. 6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一输送构件112以高速 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 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设定为处于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 的外径的0.7倍到0.8倍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被形 成为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外径的0. 75倍。 这里,如果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小于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外径的O. 7 倍,则为了增大显影剂的输送速度,必须加快第一输送构件112的转速,由此,显影剂因其 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 壁上。相反,如果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外径超过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外径的0. 8 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一输送构件112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降低 靠近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的显影剂输送速度。结果,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 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和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与第一旋转轴1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 角9 1设定为处于60°到80°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与第 一旋转轴1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1设定为70° 。 这里,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与第一旋转轴1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 9 1小于6(T ,则显影剂在其输送方向上大幅移动时,作用在该显影剂上的作用力的旋转 分量变大,致使显影剂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结果,显影剂变得易于 结块和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与第一旋转轴 1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ei超过8(T ,则为了加快显影剂输送速度,必须增大第一 输送构件112的转速,致使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构件112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 结块和粘着到第一输送构件112上。 如图5所示,第二输送构件113由第二螺旋输送刀片(螺旋刀片)113a和第二旋 转轴113b所形成的螺旋推动螺杆以及第二输送齿轮113c组成。第二输送构件113由驱动 装置(未示出)如马达等等旋转驱动以搅拌并输送显影剂。 第二输送刀片113a由第二内螺旋刀片(第一螺旋刀片)113aa和第二外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113ab组成。 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为突出地附接在第二旋转轴113b的外围上并螺旋布置在 第二旋转轴113b的纵轴周围的片状部件。 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为与第二旋转轴113b保持预定距离、而且被布置为围绕第 二旋转轴113b的轴向弯曲并沿其行进的片状部件。 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外径被设定为大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第二 外螺旋刀片113ab的内径被设定为等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第二外螺旋刀片 113ab被布置为与第二旋转轴113b的外围相隔预定距离并被螺旋设置为从轴向上看时的 环状。 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螺距被设定比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更短。
优选地将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螺距设定为处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 的0.4倍到0.6倍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螺距被形成为第 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的0. 5倍。 这里,如果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螺距小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的0. 4 倍,则会出现由这两刀片所输送的显影剂的速度差很大的情况,从而致使强烈搅拌显影剂。 结果,显影剂的流动性因显影剂上的应力而趋于降低。相反,如果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 螺距超过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的0. 6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二输送构件113以高速 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显影剂因其与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 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设定为处于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 的外径的0.7倍到0.8倍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被形 成为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外径的0. 75倍。 这里,如果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小于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外径的O. 7 倍,则为了增大显影剂的输送速度,必须加快第二输送构件113的转速,由此,显影剂因其 与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 壁上。相反,如果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超过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外径的0. 8 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二输送构件113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降低 靠近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的显影剂输送速度。结果,显影剂因其与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 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与第二旋转轴113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 角92设定为处于60°到80°的范围内。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与第 二旋转轴113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2设定为70° 。 这里,如果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与第二旋转轴113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 9 2小于60° ,则显影剂在其输送方向上大幅移动时,作用在该显影剂上的作用力的旋转 分量变大,致使显影剂与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结果,显影剂变得易于 结块并粘着到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与第二旋转轴 113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2超过80° ,则为了加快显影剂输送速度,必须增大第二 输送构件113的转速,致使显影剂因其与第二输送构件113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 结块并粘着到第二输送构件113上。
13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输送显影剂时显影装置2的操作。 图7是示出了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2中的第一输送构件112输送的显影 剂的状态的说明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2,如图5所示,显影罐111中的显影剂由第一输送构 件112在第一输送通道P内以箭头X的方向输送,并且由第二输送构件113在第一输送通 道Q内以箭头Y的方向输送。 下面将以第一输送构件112为例来描述由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 搅拌和输送的显影剂D的状态。 如图7所示,显影剂D在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部通过第一输送构件112的转动得 以搅拌和输送。在受到来自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和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在箭头X的 方向上的作用力时,显影剂D在图中被向右输送。 在此输送过程中,由于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的螺距被设定为第一内螺旋刀片 112aa的螺距的0. 5倍,因此,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与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之间会出现 显影剂D的输送速度差。 更确切地说,在将由具有较大螺旋刀片螺距的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推动的显影 剂D或者靠近第一输送构件112的旋转轴112b的显影剂D的输送速度称为DF1,而将由具 有较小螺旋刀片螺距的第一外螺旋刀片112ab推动的显影剂D或者靠近第一输送通道P的 内壁的显影剂D的输送速度称为DF2时,输送速度DF1大于输送速度DF2。结果,显影剂D 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防止产生摩擦热是可能的。
尽管已经以输送显影剂的第一输送构件112的操作示例为例进行了描述,但由于 第二输送构件113与第一输送构件112具有相同构造,因此,第二输送构件113的操作与第 一输送构件112的操作相同。从而,第二输送构件113的设置减小了显影剂D与第二输送 通道Q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因此防止产生摩擦热是可能的。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实施例,显影装置2中的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 构件113的设置在第一输送构件112和第二输送构件113的旋转轴周围的显影剂与靠近第 一输送通道P和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的区域内的显影剂之间产生了输送速度差。具体而 言,靠近第一输送通道P和第二输送通道Q的内壁的显影剂D的输送速度变得小于靠近旋 转轴的显影剂的输送速度,因此,减小显影剂D与显影剂输送通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借 此防止产生摩擦热是可能的。结果,防止显影剂D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和第二输 送通道Q的内壁上而不降低显影剂D的输送性能,借此减少由于显影剂输送故障造成的调 色剂不能获得适当静电电荷以及图像密度不均匀的情况是可能的。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装置202。图8是示出了显影 装置202的构造的剖面图。 由于除了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显影装置2中的第一输送构件112的第一输送构 件312的第一输送刀片312a具有由多个螺旋刀片构成的多螺旋结构以外,显影装置202与 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2具有相同构造,因此,给予与显影装置2中的构造相同的部件以 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和图4所示,除了显影辊114、显影罐111、显影罐盖115、调色剂供应口115a、刮墨刀片116、第二输送构件113、分隔板(分隔壁)117以及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119以外,显影装置202还包括第一输送构件312。 第一输送构件312由第一螺旋输送刀片(螺旋刀片)312a和第一旋转轴312b所形成的螺旋推动螺杆以及第一输送齿轮312c组成。第一输送构件312由驱动装置(未示出)如马达等等旋转驱动以搅拌并输送显影剂。 第一输送刀片312a由第一内螺旋刀片(第一螺旋刀片)312aa和第一外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312ab组成,所述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形成在第一旋转轴312b的外围上,而所述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限定从轴向上看时的环状,该环状的外径大于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径并与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围内接。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螺距被设定为比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螺距更短。 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具有双螺旋结构,该结构由具有相同螺距的两个螺旋刀片312aal和312aa2构成。螺旋刀片312aal和312aa2形成在第一旋转轴312b的外围上,并以180°的相位差移位。这里,在第二实施例中,假定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具有双螺旋结构,但例如也可使用具有相同螺距的三个螺旋刀片的三螺旋结构或者具有相同螺距的四个螺旋刀片的四螺旋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输送刀片312a包括具有多螺旋结构的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因此使得相同相位的相邻螺旋刀片(312aal-312aa2)之间相对于第一旋转轴312b纵向的第二间隔比相同相位的相邻螺旋刀片(112aa-112aa)之间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内螺旋刀片112aa的第一旋转轴112b纵向的第一间隔更短是可能的。因此,会在第二间隔中保存比第一间隔中更少量的显影剂。结果,能减小在第一输送构件312的转动期间作用于显影剂上的作用力(压力),借此减弱因显影剂上的应力而造成的流动性降低是可能的。 优选地将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螺距设定为处于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螺距的0. 4倍到0. 6倍的范围内。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螺距被形成为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螺距的0. 5倍。 这里,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螺距小于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螺距的0. 4倍,则会出现由这两刀片所输送的显影剂的速度差很大的情况,从而致使强烈搅拌显影剂。结果,显影剂的流动性因显影剂上的应力而趋于降低。相反,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螺距超过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螺距的0. 6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一输送构件312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径设定为处于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外径的0. 7倍到0. 8倍的范围内。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径被形成为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外径的0. 75倍。 这里,如果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径小于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外径的O. 7倍,则必须加快第一输送构件312的转速,由此,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外径超过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的外径的0. 8倍,则在通过使得第一输送构件312以高速度旋转来输送显影剂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降低靠近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的显影剂输送速度。结果,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 此外,优选地将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与第一旋转轴3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3设定为处于60°到80°的范围内。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与第一旋转轴3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3设定为70° 。 这里,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与第一旋转轴3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3小于60° ,则显影剂在其输送方向上大幅移动时,作用在该显影剂上的作用力的旋转分量变大,致使显影剂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结果,显影剂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上。相反,如果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与第一旋转轴312b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9 3超过80° ,则为了加快显影剂输送速度,必须增大第一输送构件312的转速,致使显影剂因其与第一输送构件312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变得易于结块并粘着到第一输送构件312上。 第二输送构件113(图5)由第二螺旋输送刀片113a和第二旋转轴113b所形成的螺旋推动螺杆以及第二输送齿轮113c组成。第二输送构件113由驱动装置(未示出)如马达等等旋转驱动以搅拌并输送显影剂。 第二输送刀片113a由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和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组成,所述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形成在第二旋转轴113b外围上,而所述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限定从轴向上看时的环状,该环状的外径大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径并与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外围内接。第二外螺旋刀片113ab的螺距被设定为比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的螺距更短。 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装置202以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2相同的操作方法来执行显影剂输送操作。也就是说,以较快速度输送靠近第一输送构件312的第一旋转轴312b的显影剂,而以较慢速度输送由具有较短螺距的第一外螺旋刀片312ab推动的显影剂或者靠近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的显影剂。结果,显影剂与第一输送通道P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防止产生摩擦热是可能的。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二实施例,除第一实施例实现的效果以外,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多螺旋结构的使用还能减小由第一输送构件312的转动而作用在显影剂上的作用力(压力),从而进一步减轻显影剂因其上的应力而造成的流动性降低是可能的。
这里,很明显能通过将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内螺旋刀片113aa设置为多螺旋结构来实现第一内螺旋刀片312aa的相同操作和效果。可供选择地,给予第二内螺旋刀片以多螺旋结构形式,而给予第一内螺旋刀片以单螺旋结构(112aa)是可能的。
尽管以举例方式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中本发明的显影装置2和202应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但只要是使用通过显影剂输送构件对显影罐111中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对其进行输送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就能将本发明开发成其它图像形成装置等等,而不限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和复印机。 到现在为止描述的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也就是说,通过组合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作出的适当修改的技术方法所获得的任意具体实施方案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
权利要求
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用于存储包括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显影剂输送通道,在所述显影剂容器内经由所述显影剂输送通道输送所述显影剂;显影剂输送构件,所述显影剂输送构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输送通道内用于在预定方向上搅拌和输送所述显影剂;以及显影辊,所述显影辊支承所述显影剂输送通道内的显影剂,并将所述显影剂所包含的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输送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螺旋刀片,所述多个螺旋刀片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围上,所述多个螺旋刀片由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围上的第一螺旋刀片以及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线布置并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刀片的外周外面的第二螺旋刀片组成,并且所述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螺旋刀片的螺距更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从轴向看时所述第二螺旋刀片被设置为限定 内接所述第一螺旋刀片的外周的环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螺旋刀片的螺距被设定为处于所述 第一螺旋刀片的螺距的0. 4倍到0. 6倍的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具有由多个螺旋刀片组成 的多螺旋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刀片的外径被设定为处于所述 第二螺旋刀片的外径的0. 7倍到0. 8倍的范围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输送构件被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 螺旋刀片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螺旋角处于60。到80°的范围内。
7. —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基于静电复制利用调色剂来形成图像, 包括感光鼓,所述感光鼓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带电装置,所述带电装置用于使得所述感光鼓的表面带电; 曝光装置,所述曝光装置用于在所述感光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用于通过将调色剂供应至所述感光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来形 成调色图像;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用于将所述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以及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调色图像固定至所述记录介质,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包括用于存储显影剂的显影容器、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输送构件、第二输送构件以及显影辊的显影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构件具有第一旋转轴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外围上的第一输送刀片,所述第一输送刀片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外围上的第一内螺旋刀片以及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布置并径向位于所述第一内螺旋刀片外周外面的第一外螺旋刀片,且第一外螺旋刀片的螺距被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内螺旋刀片的螺距。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794100SQ20101010505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日
发明者石黑康之, 见原幸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