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 电子照相过程的感光体、图像显影部分、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激光扫描 部分的配置。
背景技术:
近年以来,随着图像形成设备尺寸减小,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感光 鼓的直径尺寸也减小。在所述设备具有中速/低速的情况下,通常使用
具有约30mm直径的感光鼓。该趋势源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的需要。 此外,感光体材料的特性和电子照相过程技术的进步使得所述尺寸减 小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设备变得日益复杂,甚至在所述设备具有中速 /低速的情况下,也当然设置自动双面打印功能,这是因为节能的需要。
此外,由于所述设备尺寸减小,提出了一种允许打印纸张沿竖直方 向馈入的布局(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No.2006-78575 )。
另外,提出了一种将感光鼓曝光的扫描装置的配置,所迷扫描装置 用激光束将感光体的偏心部分曝光(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 请No.平成61-132921中关于常规手段的说明)。
随着感光鼓的直径尺寸减小,执行与电子照相过程有关的各个过程 (例如静电充电、显影、转印、清洁等等)的站被密集地设置在感光 体附近。
另一方面,当在大量的打印纸张上进行双面打印时,在打印时第一 面被加热的打印纸张在进行到所述打印纸张的第二面上的转印时与感 光体接触,因而所述感光鼓被逐渐加热。传导到所述感光鼓的热然后 被传导给与所述感光鼓接触的图像显影部分,因而可能存在调色剂颗 粒聚集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中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优选的是 产生空气流来释放所迷热。
发明内容
4本发明鉴于上述缺陷而产生,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 述图像形成设备实现尺寸减小并能够有效地从感光体和图像显影部分 释放热。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迷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圆柱形感 光体,所述感光体用于电子照相过程中的图像形成;激光扫描部分, 所述激光扫描部分用于将所述感光体的外围表面暴露给扫描束,以便 在所述外围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显影部分,所述图像显影部分 用于通过使用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调色剂存储部分,所述调 色剂存储部分用于存储被供应给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所述调色剂;竖 直输送路径,所述输送路径被配置成在打印纸张与所述感光体的所述 外围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同时使所述打印纸张通过所述竖直输送路 径;和转印部分,所述转印部分用于将借助于调色剂通过所述图像显 影部分可视化的图像从所述感光体的外围表面转印到所述打印纸张 上,其中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设置成与所述转印部分相比在所述感光 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与所迷外围表面接触,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 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同时距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具有预定距离, 从而在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 的空间,且所述激光扫描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上地发射扫描束, 使得所发射的扫描束通过所述空间,到达所述外围表面,并曝光所述 外围表面。
图l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的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在 感光鼓211附近的各个站的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 装置、调色剂盒和LSU的配置的图4A 、 4B和4C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爆光位置的变化的允许范 围的图5A和5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SU的内部构造、 以及所述LSU、显影装置、调色剂盒和感光鼓的配置的图;和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常规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装置、调色剂盒、和LSU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图像显影 部分隔开预定距离,以便在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 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的空间。因而,可以有效地从所述图像显影部分 释放热,并且也可以在密集地设置各个外围站的位置处产生朝向所迷 感光体的空气流。此外,由于所述激光扫描部分发射扫描束,通过所 述空间,到外部圆周表面上,且将所述外部圆周表面暴露给所述扫描 束,于是所述空间被有效地用作所述扫描束通过的光路,由此能够实 现所述设备的尺寸减小。
此外,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迷图像显影部分上方,且所 述激光扫描部分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斜向上地发射扫描束,从而将所 述外部圆周表面暴露给通过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形成的所述空间 的扫描束。因而,可以有效地从所述图像显影部分释放热,并且也可 以产生朝向所迷感光体的空气流。
在本发明中,所述感光体具有(环状)圆柱形形状。所迷圆柱形形 状典型地为鼓形。然而,所述形状并不限于此,而可以是带形。此外, 所述感光体的材料和物理属性并不受具体限制,只要所述材料和物理 属性可适用于电子照相过程即可。在图像形成时,所述感光体的外部 圆周表面沿单个方向(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在鼓形感光体的情况 下,所述外部圆周表面响应于所迷鼓的旋转而移动。
所述激光扫描部分沿所述外部圆周表面的移动方向并且还沿垂直 于该移动方向的方向(第一扫描方向)在所迷外部圆周表面上进行激 光束扫描,且将所述外部圆周表面暴露给所述激光束。所迷激光扫描 部分的典型构造使得从被固定的激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在旋转的多面镜 的侧表面上反射,以获得所述扫描束。
用于显影的调色剂是单一组分类型还是双组分类型并不是至关重 要的。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和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成彼此远离的配置 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设置成面向所述感光体的 外部圆周表面以便在所述外部圆周表面上进行显影,且也被设置在沿 第 一扫描方向延伸的区域中。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成以预定距离与所述图像显影部分隔开。所述预定距离是允许所述扫描束通过在 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和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间将所述外部 圆周表面曝光的距离。
如上所述,所迷扫描束沿笫一扫描方向扫描所述感光体的外部圆周 表面,因而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扫 描方向延伸,且在它自身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之间形成所述空间。
在感光鼓的直径的尺寸减小的情况下最严重的缺陷是衰减时间(直 到暴露给所述扫描束的部分的表面电势稳定为止需要的时间)。在感 光鼓的直径的尺寸减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预定衰减时间,在暴露给 所迷扫描束的曝光点和显影点之间的角度,即从感光鼓的中心轴线看 的角度,需要被设定得宽。
虽然将在随后给出详细说明,但是在如图l中所示的具有竖直输送 路径的布局中,图像显影部分被设置在所迷鼓下方。在这种情况下, 当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时,所述扫描 束的光路由于所述感光鼓的直径的尺寸减小而被中断。
在该构造中,为了将爆光点和显影点之间的角度保持为宽的角度, 清洁器和充电器被设置在竖直输送路径的下游位置(转印部分上方的 那一侧),从而将膝光点定位在较高的可能位置。另一方面,所述图 像显影部分需要被设置在竖直输送路径的上游位置(转印部分下方的 那一侧)。然而,当清洁器和充电器实际被设置时,曝光点位于感光 体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位置,所述位置稍微高于包含感光体的中心轴 线的水平面。
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优选地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这是 因为这种构造允许在不反抗重力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供应给所述图像显 影部分,且没有机械方面的为难。最简单的设置是将所述调色剂存储 部分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正上方。
另一方面,为了改进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热释放属性,优选的是将 用于释放热的空间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周围区域中。根据这种 观点,优选的是将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设置成与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远 离。因此,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上侧, 使得距所迷图像显影部分有预定距离。此外,所述激光扫描部分被设 置在所迷图像显影部分的横向方向上,且所述扫描束从水平面斜向上面暴露给通过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形成 的空间的扫描束,由此咏光点可以位于更接近于所述充电器的上部位 置。
以这种方式改进了图像显影部分和感光鼓的热释放属性,且在没有 无用空间的情况下确保预定衰减时间。因而,可以实现能够减小尺寸 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激光扫描部分可以朝向比感光体的中心轴线更高的位置发射扫描 束。因而,在外部圆周表面上反射的扫描束返回到激光扫描部分,从
而可以防止扫描束的能级(level)降低的问题。
此外,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可以被配置成允许调色剂在沿感光体的中 心轴线延伸的区域中与外围表面接触,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可以包括 调色剂输送部分,所述调色剂输送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 一端,且将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连通,且所述调 色剂输送部分可以将存储在调色剂存储部分中的调色剂输送给所述图 像显影部分。所述调色剂输送部分可以以与调色剂存储部分结合的方 式被构造,且可以从包括图像显影部分的图像形成设备本体拆卸。替 代地,所述调色剂输送部分被设置在包括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设备本体 中,且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可从图像形成设备本 体拆卸。
此外,所述竖直输送路径可以将可视化的图像被转印到其上的打印 纸张朝定影部分引导,然后在打印纸张的方向在反向输送路径处反向 之后将打印纸张朝转印部分引导,使得所述打印纸张循环通过所述反 向输送路径,其中所述定影部分被设置在竖直输送路径下游且将所述 调色剂定影到所述打印纸张上。上述各种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彼此结合 来实现。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注意到以下说明示出本发 明的实例,且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将详细描述 感光体、激光扫描部分、图像显影部分、调色剂存储部分、竖直输送 路径、转印部分和调色剂输送部分的实例。图l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的图。如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总体上
包括原稿读取部分100、图像形成设备本体200、后处理装置300、和纸 张堆叠部分400。
原稿读取部分100被设计成读取放置在透明原稿台101上的原稿(未 示出),为此包括扫描器光学系统lll。原稿的图像由光电转换元件(电 荷耦合器件(CCD) ) U5转换成电信号(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设备本体200由图像形成部分20、进纸器和输送部分220 构成。图像形成部分210根据图像信号形成原稿的图像。进纸器和输送 部分220使打印纸张P被存储在进纸盒221中,并连续地将存储的打印纸 张P供应给第 一供应路径225 供应给第 一供应路径225的打印纸张然后 被输送给所迷图像形成部分210。
所述图像形成部分210具有用于电子照相过程的感光鼓211。感光鼓 2U与本发明的感光体相对应。设置在感光鼓211附近的是主充电装 置215、与本发明的激光扫描部分相对应的LSU201、与本发明的图像显 影部分相对应的显影装置212、与转印部分相对应的转印辊213、和清 洁装置214。也设置有与本发明的调色剂存储部分相对应的调色剂盒
216。 在感光鼓211的一个外部圆周侧,显影装置212和调色剂盒216彼 此连通,具有置于显影装置212和调色剂盒216之间的调色剂供应管道
217。 转印辊213与本发明的转印部分相对应,且调色剂供应管道217与 本发明的调色剂输送部分相对应。
主充电装置215使感光鼓211的外部圃周表面大致均匀地充电。感光 鼓2U以箭头所示的方向被旋转驱动。沿所示方向在主充电装置215的 下游有曝光点L,来自于LSU201的激光束入射到所迷曝光点L上。在暴 露给激光束时,在感光鼓2U的外部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所述激 光束的出射光束量基于图像信号被控制。位于所迷曝光点L下游的显影 装置212通过使用调色剂将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变成可视图像(调色剂图 像)。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双组分显影。
位于显影装置212下游的转印辊213将所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 打印纸张P上。所述转印辊213沿竖直输送路径226设置在竖直输送路径 226中途。打印纸张P通过定位辊(resist roller) 229,并由沿竖直输送 路径226在中途的转印辊213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纸张P上。打印纸 张P然后被输送到设置在竖直输送路径的端部处的定影辊230。所述定影辊230与定影部分相对应。竖直输送路径226与本发明的竖直输送路 径相对应。设置在转印辊213下游的清洁装置214将转印之后残留在感 光鼓211上的调色剂去除。清洁装置构成竖直输送路径226的一部分。 作为变型的实例,电荷中和装置可以被设置在所迷转印辊213和所述清 洁装置214之间,以便去除剩留在感光鼓211上的电荷。在该情况下, 取代清洁装置2M,电荷中和装置构成竖直输送路径226的一部分。
如上所迷,来自于LSU201的激光束基于表示原稿的图像的图像信 号而被控制。然而,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不限于这种构造。替代 地,所述激光束可以基于从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的诸如外部计算机(未 示出)或类似物的设备接收的打印数据而被控制,或基于从经由公用 线路连接的FAX机接收的传真数据而被控制。换句话说,所述图像形 成设备可以起到所谓的数字式多功能装置的作用。
当具有由转印辊213转印到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打印纸张P通过定 影辊230时,所迷调色剂熔融并粘附到打印纸张P的表面。然后,所述 打印纸张P被输送通过纸张输送路径231、第二开关门238、第一开关门 235、笫一紙张输出路径233、和纸张输出辊232,且被排出给第一排出 部分234。替代地,所述打印纸张P由设置在定印辊230下游的第一开关 门235朝向后处理设备300的第二纸张输出路径301引导,并经由排出路 径302或装订托盘303排出给纸张堆叠部分400中的第一纸张堆叠托盘 401或笫二纸张堆叠托盘402 。
此外,进纸器和输送部分220具有与紙张输送路径231平行设置的反 向输送路径237。所述反向输送路径237^皮i殳计成4丸行自动双面打印功 能,以在打印纸张P的两面上打印图像。在自动双面打印时,已经通过 定影辊230的打印纸张P被暂时输送给纸张输出辊232。当打印纸张P的 后端已经通过第二开关门238时,打印紙张P由第二开关门238引导以相 反方向转向所述反向输送路径237,并然后被输送给设置在转印辊213 上游的定位辊229。之后,打印纸张P再次通过转印辊213,并将调色剂 图像转印到与先前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側面相对的纸张表面上。 具有转印到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打印纸张P被输送通过定影辊230,且 被排出到第一排出部分234、第一纸张堆叠托盘401、或第二纸张堆叠 托盘402中。
感光体及其周围的布局接下来将描述感光体及其周围的布局。在图l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
备中,为了减小该设备的尺寸,采用这种布局所述布局使打印纸张
剂图像。此外,为了减小尺寸,设置具有最小可能直径的感光体。在 本实施例中,感光体具有30mm的直径。考虑电子照相过程的特性,当 感光体的直径尺寸减小而不改变过程速度(感光体的外部圆周表面的 移动速度)时,感光体的衰减时间作为问题被提出。衰减时间替代地 被定义为感光鼓211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点的行进时间,所述点在曝光 点L和通过显影装置212使静电潜像可见的点(显影点)之间行进。在 预定过程速度的情况下,行进时间基于曝光点L和显影点之间沿感光体 的外部圆周表面的弧距离来确定。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在 感光鼓211附近的各个站的图。图2示出从感光鼓211的旋转轴线伸出的 远点(distantpoint)看到的感光鼓211的形状。图2示出主充电装置215、 显影装置212、转印辊213和清洁装置214的配置。清洁装置214的右侧 表面构成竖直输送路径226的一部分,且在该表面上设置有将打印纸张 P从感光鼓211物理地分开的分离爪227。
在图2中,感光鼓211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曝光点用附图标记L表 示,显影点用附图标记D表示。此外,曝光点L和显影点D之间沿感光 鼓211的外部圆周表面的弧距离用附图标记Pld表示。另外,在感光鼓211 的外部圆周表面上进行静电充电的点和进行转印的点分别用附图标记 C和T表示。
通过将距离Pld除以过程速度得到衰减时间。为了在不改变过程速 度的情况下使感光鼓211的直径尺寸减小,即使感光鼓211的直径减小, 孤距离Pld也需要保持不变。因而,从感光鼓211的旋转轴线来看在曝光 点L和显影点D之间的角度需要被设定得宽。
当竖直输送路径被设置在感光鼓211的右侧时,转印点T和清洁装 置214的位置与感光鼓211的直径无关地被确定。在转印点T,微细的调 色剂颗粒需要在没有振动、暈影和扩散的情况下被转印到打印纸张P的 表面上。已经转印但尚未定影的调色剂然后需要被输送到定影辊230。 因而,需要将打印纸张P从转印点T供应给定影辊230,使得在其输送期 间没有不必要的外力被施加到打印纸张P上。必然地,所述竖直输送路径被确定为位于允许打印纸张P以直线行进的这种路径处。
当曝光点L和显影点D之间的角度随着直径尺寸减小而逐渐被设定 得更宽时,显影点D逐渐更接近竖直输送路径226的上游(下部)侧, 而静电充电点C和曝光点L逐渐更接近竖直输送路径226的下游(上部) 侧。然而,清洁装置214需要使其清洁叶片与感光鼓211的外部圆周表 面接触以在所述清洁叶片和感光鼓2U的外部圆周表面之间形成锐角, 且也需要具有空间来排出所收集的调色剂。因而,尺寸减小以受限制 的方式进行。此外,显影装置212需要具有搅动机构和对流机构,以便 使从调色剂盒216供应的调色剂被均匀地供应给显影点D。因而,尺寸 减小具有限制。
由于这些限制条件,爆光点L被限制在稍微高于包括感光体的旋转 轴线的水平面的位置。此外,显影点D被限制在比包括感光体的旋转轴 线的竖直面稍微更接近膝光点L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
在此,调色剂盒216的位置随着所述直径的尺寸减小作为问题被提 出。优选的是将调色剂盒216设置在图像显影部分上方,使得调色剂可 以在不反抗重力的情况下被供应给所述图像显影部分。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 装置212、调色剂盒216和LSU201的配置的图。图3也示出图2中所示的 感光鼓211、主充电装置215、转印辊213、和清洁装置214的配置,以 及定影辊230的配置。如图3中所示,调色剂盒216被设置在显影装置212 上方,且调色剂盒216和显影装置212彼此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具有 空间。来自于LSU201的扫描束行进通过所述空间。LSU201被设置在显 影装置212的左侧,且扫描束从水平面稍微斜向上发出。曝光点位于主 充电装置215的稍下游。
显影装置和感光鼓之间的热释放空间
在显影装置212中,调色剂被搅动并对流地移动,从而产生摩擦热。 此外,当进行自动双面打印时,第一面经历转印过程并利用定影辊230 被加热的打印纸张通过反向输送路径237并在第二面经历转印过程时 与感光鼓2U接触。当在大量打印纸张上进行自动双面打印时,感光鼓 211的温度由于打印纸张输送的热而逐渐增加。
显影装置212具有显影辊212a。显影辊212a具有位于其中的磁体, 且通过所迷磁体的作用在所述显影辊212a的外部圆周表面上形成磁刷。所述显影辊212a被定位成面向感光鼓211的外部圆周表面,且所述 磁刷与感光鼓211的外部圆周表面接触。当感光鼓211的温度增加时, 热通过所述磁刷被输送给所述显影辊212a和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调 色剂和栽体)。甚至在打印完成且显影装置212中的搅动停止之后,所 述磁刷还与感光鼓211接触,且调色剂还^^皮感光鼓2U的余热加热。当 这种情况持续长时间段时,调色剂颗粒聚集在显影装置2U内部,这不 利地影响打印图像质量。为了避免这种问题,需要改进显影装置211的 热释放性能。
如前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调色剂盒216和显影装置212被设置成 彼此分隔。由于所述显影装置212周围有空间,所以显影装置212发挥 有利的热释放性能。此外,由于该空间,可以产生朝向所述感光体的 空气流。
为了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特性,将示出常规布局。图6是示意性地示 出常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装置、调色剂盒、和LSU的配置的图。在 图6中,感光鼓用附图标记1211表示,显影装置用附图标记1212表示, 调色剂盒用附图标记1216表示,且LSU用附图标记1201表示。此外,主 充电装置、转印辊、清洁装置、和定影辊分别用附图标记1215、 1213、 1214和1230表示。调色剂盒1216的一部分与显影装置1212的上部接触, 且在所迷接触部分处设置开口 ,使得调色剂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调色 剂盒1216倒出并供应给显影装置1212。
显影装置1212周围的空气的上升流被调色剂盒216中断。在这点上, 图3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在热释放性能方面胜出,因为在显影装置 1212上方有空间。此外,显影装置1212上方的空间也用作扫描束的路 径。换句话说,感光鼓211周围的有限空间被有效地利用。此外,如在 图3与图1中所示的布局相比较时将清楚的,位于第一排出部分234下方 的空间中的LSU20l可以位于更下面的位置,这增强图像形成设备的尺 寸减小。
图5A和5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LSU201的内部构造、以 及所述LSU201、显影装置212、调色剂盒216和感光鼓211的配置的图。 图5A示出所述配置的俯视图,而图5B示出所述配置的侧视图。如图5A 和5B中所示,激光束从激光二极管201a发出,激光二极管201a是激光 源。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01b被汇聚在第一扫描方向(大致水平方向)上,且然后通过柱面透镜201c被汇聚在笫二扫描方向(大致 竖直方向)上。之后,激光束入射到旋转的多面镜201d的侧镜表面上, 并从那里被反射。多面镜201d在如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以预定速度旋 转。由于多面镜201d的旋转,激光束的反射角变化,且从多面镜201d 反射的激光束将是在第一扫描方向上偏转的扫描束。所述扫描束通过f e透镜201e和201f,且也通过防尘玻璃201g,并被输出到LSU201外部, 其中所述f e透镜201 e和201 f具有f G特性。
发出的扫描束行进通过显影装置212和位于显影装置212上方的调 色剂盒216之间的空间,到达感光鼓2U,并在第一扫描方向上扫描感 光鼓2U的外部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扫描方向即平行于感光鼓211的旋 转轴线的方向。感光鼓211以箭头B所示的方向被旋转驱动。在暴露给 扫描束时,感光鼓211具有在其外部圆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
膝光点的变化和LSU的装配
在图3中,在LSU201中的激光束发出部分和感光鼓211的中心之间 的距离是50mm。曝光点被设置在外部圆周表面上的位置处,且比包括 感光体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高2mm。由于在组装图像形成设备和装配 感光鼓211和LSU201时可能出现位置误差,因此曝光点L在竖直方向上 的位置的变化的允许范围被设定为3 m m宽。
图4A、 4B和4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曝光位置的变化 的允许范围的图。在图4A中,膝光点的标准位置位于比包括感光鼓211 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高2mm的位置处,且曝光点L的变化的允许范围在 以曝光点L为其中心的宽度上为3mm。考虑所述变化,显影装置212和 调色剂盒216之间的空间被确定为在它们之间保持预定距离。
图4B表示扫描束从LSU201水平发射并入射到感光鼓2U上的点上 的情况,所述点与变化的允许范围的上限L1相对应且也与曝光点相对 应,且图4B也表示扫描束从相同位置朝感光鼓211的中心发射并入射到 接近变化的允许范围的下限L2的位置的情况,所述位置与曝光点相对 应。如果从外部圆周表面上的爆光点L2反射的扫描束返回到LSU201, 这不是优选的,因为不能保证激光束的量的稳定性。因而,如图4C中 所示,装配LSU的标准被确定,以便扫描束从LSU朝感光鼓211上稍微 高于水平面的点发射。作为示范性装配标准,LSU被装配成使扫描束从 水平面以3度的角度向上发射。LSU的最大倾斜角是从水平面向上5度。因而,即使爆光点由于装配位置误差而在L1和L2之间的范围内变化, 从外部圆周表面反射的扫描束也不会返回到LSU201。因而,可以避免 扫描束的量的变化,所述变化由反射的扫描束引起。
当扫描束稍微向上而不是水平发射并且然后曝光点L散布在包括 感光鼓211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方的区域时,入射到所述外部圆周表 面上的激光点束的形状不是完全圆形,而是在感光鼓211的旋转方向上 长的椭圆形。然而,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只要发射角是从水平面向上5 度且曝光点L被设置在包括感光鼓211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和比所述水 平面高3mm的位置之间的范围内,那么扫描束的形状几乎不影响图像 质量。
在前述条件(即,LSU的倾斜角是5度,且曝光点被设定在上限位 置处)下,在扫描束入射到膝光点的方向和在曝光点处垂直于外部圆 周表面的方向之间的最大角度(曝光倾斜角)在几何上被限定为约17 度。当曝光倾斜角增加时,射束在所述倾斜方向上的直径也增加。然 而,射束的直径的增加与曝光倾斜角是0度的情况相比仅为4%。例如, 在射束的直径是70微米的情况下,射束的直径的增加为约3微米。根据 经验数据,爆光倾斜角的这种角度不会影响图像质量。
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可以提供本发明的各种变型实施例。这些变 型实施例应当净皮理解为在本发明范围内。此外,本发明应当净皮理解为 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任何方案,以及在所述范围内的任何 和全部等价物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圆柱形感光体,所述感光体被用于电子照相过程中的图像形成;激光扫描部分,所述激光扫描部分用于将所述感光体的外围表面暴露给扫描束,以便在所述外围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显影部分,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用于通过使用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调色剂存储部分,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用于存储要被供应给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所述调色剂;竖直输送路径,所述竖直输送路径被配置成在打印纸张与所述感光体的所述外围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同时使所述打印纸张通过所述竖直输送路径;和转印部分,所述转印部分用于将借助于调色剂通过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可视化的图像从所述感光体的外围表面被转印到所述打印纸张上,其中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设置成与所述转印部分相比在所述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与所述外围表面接触,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同时距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具有预定距离,从而在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的空间,且所述激光扫描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上地发射扫描束,使得发射的扫描束通过所述空间,到达所述外围表面,并曝光所述外围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迷激光扫描部分朝 高于所述感光体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发射扫描束。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配置成允许调色剂在沿所述感光体的中 心轴线延伸的区域中与所述外围表面接触,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调色剂输送部分,所述调色剂输送部分被 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的一端,且将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与所述图 像显影部分连通,并且所述调色剂输送部分将存储在调色剂存储部分中的调色剂输送给所述图像显影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迷竖直输送路径将 其上转印有可视化图像的打印纸张朝定影部分引导,然后在所述打印分引导,、;得所i打:p纸张循环i过所述反向输送路径,其中所述i 影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竖直输送路径下游且将所述调色剂定影到所述打 印纸张上。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圆柱形感光体;激光扫描部分,用于在所述感光体的外围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显影部分,用于通过使用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调色剂存储部分,用于存储待供应的所述调色剂;和转印部分,用于借助于调色剂将可视化图像转印到所述打印纸张上,其中所述图像显影部分被设置成与转印部分相比在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上方,同时距所述图像显影部分具有预定距离,从而在所述调色剂存储部分和所述图像显影部分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的空间,且所述激光扫描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上地发射扫描束,使得所发射的扫描束通过所述空间,并曝光所述外围表面。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566809SQ20091013212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久世雅人, 山内浩一, 若本宏治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