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架与物镜驱动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78036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镜架与物镜驱动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盘驱动器的光拾波器的物镜驱动装置,尤其是涉及物镜架。
背景技术
光盘驱动器是用来读出记录在光盘(CD、CD-ROM、CD-R/RW、DVD-ROM、DVD-±R/RW、Blu-lay、HD、DVD)中的信息,或者写入信息的装置。这种光盘驱动器为了完成从光盘中读出信息,或者把信息写入光盘中,具有用于把激光照射在光盘上并检测其反射光的光拾波器。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在DVD装置中,还存在安装了具有用于对DVD和CD来说都能进行记录和再生的特别的光拾波器的光盘驱动器。这种特别的光拾波器是分使用DVD用的短波长的激光(波长约650nm)和CD用的长波长激光(波长约780nm)两种激光进行记录和再生的光拾波器,称为“两种波长对应型光拾波器”。
作为这种与两种波长对应型光拾波器的一种,有具有用于发射DVD用的短波长激光(第一激光)的DVD用的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用于发射CD用的长波长激光(第二激光)的CD用的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光拾波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2220号公报)。
可是,如果以不同的零件构成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第二激光二极管时,存在零部件的数量多、产品大型化之类的问题。作为处理这个问题的对策,开发了把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第二激光二极管做成一个零件(一块芯片)的结构(以下,称之为“单芯片型激光二极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49652号公报)。这种单芯片型激光二极管可使结构小型化。
可是,由于这种单芯片型激光二极管的发射第一激光的第一发光点和发射第二激光的第二发光点,只隔开规定的距离(例如,100μm),所以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互相只隔开规定的距离平行地发射。因此,将这样隔开距离的两个激光照射在一个光盘上的情况下,会引起种种问题。因此,最好借助于某种能使光轴一致的装置,把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引导到同一条光轴上。
在专利文献3,即日本特开2001-284740号公报中,提出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两波长激光模块的方案。所提出的两波长激光模块,具有下列各部分发射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光源;发射有与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光源;接受第一激光或者第二激光,向同一条光轴发射激光的使光轴一致的装置,把第一激光光源、第二激光光源和使光轴一致的装置收容在一个封装内。
此外,在上述单芯片型的激光二极管中,在把隔开距离的两个激光照射在光盘上的情况下,从光盘上反射回来的光(光盘的反射光)也是以光轴互相错开的状态反射(返回)的。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在光检测器上,不能在一个受光位置上接受这样两个光盘的反射光。因此,还提出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光拾波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88870号公报)。所提出的这种光拾波器具有下列各部分将具有互不相同的第一和第二波长的第一和第二激光分别从互相隔开规定距离的第一和第二发光点、平行地发射出两种波长的、成为一个组件的激光二极管;把第一和第二激光引导到光盘一侧,同时能让从光盘一侧射入的光轴错开的第一和第二返回光穿过的光学系统;把穿过上述光学系统的第一和第二返回光导向光检测器,使得它们的光轴在光检测器的一个受光位置上一致的光轴重合元件。
总之,这种光盘驱动器具有做成高度尺寸很小的所谓薄型(瘦型,或者超薄型)的趋势。为此,构成光拾波器的主要部分的光拾波器的致动器也要求薄型化。
通常,光拾波器具有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光源,以及把这种发射的激光束引导到光盘上,同时又将光盘的反射光引导到光检测器上的光学系统。而且,这种光学系统中包含了布置成与光盘相对的物镜。
用于光拾波器的物镜,必须对沿着光轴的聚焦方向及沿着光盘半径方向的跟踪方向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以便把激光正确地聚光到被驱动旋转的光盘的记录面(径迹)上。此外,最近,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除掉或者抑制由光盘的变形造成的影响的必要性也提高了,有必要对物镜进行倾动控制。
上述光拾波器的致动器,是用于进行聚焦控制,跟踪控制和倾动控制的装置,也称为物镜驱动装置。物镜驱动装置用几根悬线弹性地支承着保持物镜的物镜架。
另外,物镜驱动装置可分为“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和“非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这里,所谓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是指包含线圈和磁体在内的磁路是以物镜为中心对称布置的装置。另一方面,所谓非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是指包含线圈和磁体在内的磁路相对于物镜呈非对称布置的装置。
在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物镜架上卷绕着一个聚焦线圈,在物镜架的侧面则粘贴着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并且使这些线圈局部位于磁路的间隙内。在这种结构中,通过控制流过各个线圈内的电流,以往的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就能对物镜的位置和倾斜进行微调(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93177号公报)。另外,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除了必须粘贴在物镜架的侧面外,还应该采用空心线圈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非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是把线圈印刷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的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73656号公报)。在这种非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可预期光拾波器的小型化(薄型化)。
在专利文献5中所公开的以往的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必须把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粘贴在物镜架的侧面,在制造上存在费工和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空心线圈与绕线线圈相比价格要高很多,因而使得物镜驱动装置变得很贵。还有,由于其结构做成在物镜架上只卷绕了一个聚焦线圈,所以必须让激光穿过物镜架下表面的下方,很难使光拾波器薄型化。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非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因为它是非对称结构,很难达到重量的平衡,在大量生产时存在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共振之类的问题。此外,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线圈的制造工艺很复杂,与卷线线圈相比,存在着成本高的问题。此外,还必须对磁体进行复杂的多极磁化,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因中性区域成为产生加速度的敏感度降低及倾角特性恶化等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是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又具有能使光拾波器薄型化的新颖结构的物镜架。
本发明的其他任务是提供一种组装容易的,廉价的物镜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提供一种既是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又能使光拾波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还便于组装的,廉价的物镜驱动装置,对于采用什么样结构的物镜架更好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先,为了便于组装,降低价格,把物镜架分成两个部分,并且设计了具有能使用卷线线圈作为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的卷绕框架部分的结构。另一方面,为了使光拾波器薄型化,不是在物镜架上只卷绕了一个聚焦线圈,而是采用在物镜架上卷绕了与激光的光轴对称的两个聚焦线圈的结构。并且,在物镜架上设置了能让激光通过的开口。这样,就不必让激光穿过物镜架下表面的下方,而是让它经开口穿过物镜架中,从而实现了光拾波器的薄型化。
按照本发明,一种用于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100、保持物镜2的物镜架1,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互相组合起来的上方部件50和下方部件55,上述下方部件具有与激光光轴对称的、用于卷绕倾动线圈4和聚焦线圈3的一对主卷绕框架部分552;上述上方部件与下方部件具有为了让上述激光通过的开口505、553,上述上方部件与上述下方部件分别具有用于卷绕跟踪线圈5的四个钩子部分504、554。
另外,上述标号只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附上的,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
由于把物镜架分成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两个部分,并且使用了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所以组装起来很方便,能提供廉价的物镜驱动装置。在物镜架上不是只卷绕一个聚焦线圈,而是采用卷绕了与激光光轴对称的两个聚焦线圈的结构,并且在物镜架上设置了用于让激光通过的开口,这样,不是让激光通过物镜架下表面的下方,而是让激光经开口穿过物镜架中,从而能实现光拾波器的薄型化。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表面一侧看到的,包含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波器的立体图;图3是从里面一侧看到的图2所示的光拾波器的立体图;图4(a)是用于图1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物镜架的上方部件的立体图;图4(b)是用于图1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物镜架的下方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把倾动线圈卷绕在图4(b)的下侧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把聚焦线圈卷绕在图5所示状态的下侧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把图4(a)的上方部件安装在图6所示状态的下方部件上的状态的物镜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把跟踪线圈卷绕在图7所示状态的物镜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用粘接方式把物镜和光盘保护器安装在图8所示状态的物镜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镜驱动装置100的立体图,表示的是把金属制造的顶盖(图中未表示)拆卸下来后的状态。
如图1所示,物镜驱动装置100具有物镜架1。物镜架1在中央位置具有用于安装物镜2的由通孔构成的透镜安装部分(将于后述)。在物镜架1的镜头安装部分的跟踪方向Tr的两侧,设有一对用于卷绕后述的倾动线圈和聚焦线圈3的主卷绕框架部分(将于后述)。
这个主卷绕框架部分做成开口的,以便其上方的开口能把轭铁的一部分(将于后述)露出来。在物镜架1的四道外侧壁中,在平行于跟踪方向Tr,即平行于宽度方向的两道外侧壁上,在与上述主卷绕框架部分相对应的部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卷绕跟踪线圈5的副卷绕框架部分1-3。
在本实施例中,物镜架1用四根悬线11支承在阻尼座10上。即,在平行于阻尼座10的切线方向Tg的两道侧壁上,分别形成了用于支承两根悬线11的一端的支承部分10-1。各悬线11的一端穿过支承部分10-1,粘接固定在设置在穿透支承部分10-1的上、下表面上的凹部10-1a上。两根引线12的一端安装在该支承部分10-1的内侧。阻尼座10在切线方向Tg上离开支承部分10-1的物镜架1一侧具有阻尼部10-2。阻尼部10-2在聚焦方向F的两端上,具有U字形的凹槽10-2a,在该凹槽10-2a中填充了硅凝胶等之类的阻尼材料13。
另一方面,在平行于物镜架1的切线方向Tg的两道侧壁上,分别形成了用于支承两根悬线11的另一端和一根引线12的另一端的支承部分1-5。各悬线11和引线12的另一端都穿过支承部分1-5,并以穿过的状态粘接固定在。
众所周知,这四根悬线11和两根引线12还可以用作把上述各种线圈和外部电路,即物镜驱动装置100用的驱动电路进行电连接的布线。
在物镜架1的下方,布置了为在与上述各种线圈之间形成磁路用的轭铁15与四个磁体16的组合件。轭铁15具有第一竖立部分(第一壁部件)15-1和第二竖立部分(第二壁部件)15-2。第一竖立部分以一定的间隔与卷绕在物镜架1的一方的侧壁上所形成的两个副卷绕框架部分1-3上的两个跟踪线圈5相对。第二竖立部分以一定的间隔与卷绕在物镜架1的另一方的侧壁上所形成的两个副卷绕框架部分1-3上的两个跟踪线圈5相对。此外,轭铁15在第一竖立部分15-1与第二竖立部分15-2之间还有两个第三竖立部分(轭铁片)15-3。两个第三竖立部分15-3分别穿过物镜架1的主卷绕框架部分的内部。另外,在第二竖立部分15-2上还形成了如箭头A所示的,与安装在物镜架1上的物镜2相对的,用于确保激光的光路的开口15-2a。
此外,轭铁15还具有从第一竖立部分15-1的中央部位向切线方向Tg延伸,覆盖阻尼座10的上表面的延伸部分15-4。
总之,这种轭铁15是用板状部件制作的,第一~第三竖立部分15-1~15-3,以及延伸部分15-4都是通过由矩形的底面部分(主面部分)进行弯曲加工形成的。
四个磁体16中的两个磁体安装在第一竖立部分15-1的内表面一侧,与两个跟踪线圈5相对,剩下的两个磁体安装在第二竖立部分15-2的内表面一侧,与两个跟踪线圈5相对。
图2和图3是表示包含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100的光拾波器200的图。图2是从表面一侧看到的光拾波器200的立体图。图3是从里面一侧看到的光拾波器200的立体图。这种光拾波器200是两波长对应型。
光拾波器200有光学底座210,物镜驱动装置100就装在该光学底座210上。光学底座210安装在导向杆(未图示)上,能沿着导入光盘驱动器的光盘的半径方向(跟踪方向Tr)移动。此外,如下文所述,在光学底座210上还安装了激光二极管,光检测器,以及预定的光学系统,从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物镜2后照射在光盘上,并将光盘的反射光导入光检测器。
图示的光拾波器200具有装在光学底座210上的,接受和发射光的一体型的模块300。接受和发射光的一体型的模块300具有下列各部分激光发射元件310;光轴修正元件320;偏振光束分离器330;前监控器340;传感器透镜350及光检测器360。激光发射元件310装在金属框架370上。激光发射元件310是由一个零件(一块芯片)构成了第一激光二极管和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单芯片型激光二极管。光轴修正元件320是用于使从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射的第一激光的光轴与从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射的第二激光的光轴一致的器件。
另外,第一激光二极管是发射作为第一激光的波长具有DVD用的波长约为650nm的第一激光的激光二极管。而第二激光二极管是发射作为第二激光的波长具有CD用的波长约为780nm的第二激光的激光二极管。
在接受和发射光一体型的模块300与物镜驱动装置100之间,在光学底座210上安装了平行光管透镜220。此外,在物镜2的下方设有全反射型的反射镜(向上反射镜)230。
如下文所述,在物镜架1上卷绕着倾动线圈,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通过适当地控制流过这些线圈的电流,物镜架1就能根据与轭铁15和磁体16所产生的磁场的关系,向跟踪方向(Tr)倾动(以平行于切线方向Tg的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进行转动),或者沿着跟踪方向(Tr)移动,或者,沿着聚焦方向(F)移动。
接着,说明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波长对应型光拾波器200的工作过程。首先,说明使用光盘是DVD情况下的工作过程,然后再说明使用光盘是CD情况下的工作过程。
光盘是DVD的情况下,仅使第一激光二极管处于工作状态,而使第二激光二极管处于非工作状态。因此,只有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射第一激光。
从DVD用的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射的第一激光通过光轴修正元件320,在这里对第一激光的光轴进行修正。这种光轴经过修正后的第一激光射入偏振光束分离器330,其中的大部分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0,而一部分被反射。由该偏振光束分离器330反射的激光,由前监控器340进行监控。透过了偏振光束分离器330的激光由平行光管透镜220变成平行光,再经过全反射反射镜230射入物镜2。透过了该物镜2后的激光在此处汇聚后,照射在光盘即DVD的记录面上(进行聚光)。
另外,如在该技术领域中所公知的,两种波长对应型光拾波器能以写入式和再生式中任何一种工作。在写入式的情况下,按照以上的说明结束工作。与此相反,在再生式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进行以下的工作。
从上述光盘(DVD)的记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第一回射光)通过物镜2,由全反射反射镜230进行反射,在透过平行光管透镜220之后,成为汇聚光。这种汇聚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0进行反射,在透过传感器透镜350之后,聚光在光检测器360上(由它接受光)。
其次,在光盘是CD的情况下,仅使第二激光二极管处于工作状态,而使第一激光二极管处于非工作状态。因此,只有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射第二激光。
从CD用的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射的第二激光通过光轴修正元件320,在这里对第二激光的光轴进行修正。以后的工作,与上述光盘是DVD的情况下相同。即,这种光轴经过修正后的第二激光射入偏振光束分离器330,其中的大部分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0,但有一部分被反射。由该偏振光束分离器330反射的激光,由前监控器340进行监控。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0的激光由平行光管透镜220变成平行光,再经过全反射反射镜230,射入物镜2。透过了该物镜2的激光在此处汇聚后,照射在光盘即CD的记录面上(进行聚光)。
从上述光盘(CD)的记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第二回射光)通过物镜2,由全反射反射镜230进行反射,在透过平行光管透镜220之后,成为汇聚光。这种汇聚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0进行反射,在透过传感器透镜350之后,聚光在光检测器360上(由它接受光)。
下面,详细描述物镜架1。
物镜架1由如图4(a)所示的上方部件50,和如图4(b)所示的下方部件55构成。
如图4(a)所示,上方部件50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与下方部件55相对的一面大致为四边形),在其中央部位,形成了由用于安装物镜2的通孔构成的镜头安装部分501。此外,在把镜头安装部分夹在中间的上方部件50的跟踪方向Tr的两侧,在对称的位置上形成了用于插入轭铁15的一部分(第三竖立部分15-3)的两个矩形孔502a。
此外,在上方部件50上,在跟踪方向(Tr)的两侧还形成了用于支承悬线11和引线12的另一端的支承部分1-5。还有,在上方部件50的切线方向(Tg)的两侧,在其端部附近,形成了沿着切线方向(Tg)凸出来的,用于卷绕跟踪线圈5的四个第一钩子部分504。上方部件50具有为确保激光的光路A用的缺口(开口)505。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下方部件55具有大致呈コ字形的板状部分551。这个大致呈コ字形的板状部分551做成以激光的光路A为中心的对称形状。两个主卷绕框架552从这个大致呈コ字形的板状部分551的一面沿着垂直方向凸出来。板状部分551的尺寸至少在切线方向(Tg)上与上方部件50相同。
在板状部分551的两端部上,形成了用于插入轭铁15的一部分(第三竖立部分15-3)的两个矩形孔502b。主卷绕框架552做成使其包围着这个矩形孔502b。下方部件55具有为确保激光束的光路A用的缺口(开口)553。
还有,在下方部件55的切线方向(Tg)的两侧,在其端部附近,形成了沿着切线方向(Tg)凸出来的,用于卷绕跟踪线圈5的四个第二钩子部分554(在图4(b)中只表示了3个)。
四个第一钩子部分504和四个第二钩子部分554组合在一起,就能起到用作卷绕跟踪线圈5的副卷绕框架部分1-3的作用。
把以上所述的上方部件50和下方部件55互相组合起来,就能构成物镜架1,但在组合这两个部件之前,要把倾动线圈和聚焦线圈按照其顺序卷绕在主卷绕框架部分552上。
下面,参照图5~图9,说明把线圈卷绕在物镜架1上,以及组装物镜驱动装置的活动部分的工序。
首先,如图5所示,把倾动线圈4依次各自卷绕在两个主卷绕框架部分552上。然后,如图6所示,把聚焦线圈3重叠地卷绕在已经卷绕了倾动线圈4的这两个主卷绕框架部分552上,并使其覆盖在倾动线圈4上。
这样,在把倾动线圈4和聚焦线圈3卷绕在下方部件55上之后,把上方部件50安装在下方部件55上。图7表示了这种状态。
此外,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使形成在上方部件50上的通孔(安装镜头的部分)501的中心轴线,与形成在下方部件55上的缺口(开口)553的中心轴线互相一致。此外,使形成在上方部件50上的四个第一钩子部分504,与形成在下方部件55上的四个第二钩子部件554互相相对并分别成对。如上所述,第一钩子部分504与第二钩子部件554所构成的对,分别构成用于卷绕跟踪线圈用的四个副卷绕框架部分1-3(图1)。
然后,如图8所示,在四个副卷绕框架部分1-3上卷绕跟踪线圈5,并如图9所示通过粘接将物镜2和光盘保护器6安装在上方部件50上。
如图1所示,聚焦线圈3、跟踪线圈5和倾动线圈4的端部都连接在连接端子601、602、603上。在此,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5的端部所连接的端子还如图1所示,分别连接在以穿过支承部分1-5的状态固定在上方部件50上所形成的该支承部分1-5的悬线11的一端。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连接倾动线圈4的连接端子603上,连接着引线12。
如图1所示,引线12在穿过支承部分1-5并固定之后,将其向下弯曲,与设置在物镜架1的下方部件55上的倾动线圈4用的连接端子603连接。
图1表示卷绕了线圈3、4和5,在安装了悬线11的物镜架1上组装了轭铁15和磁体16的状态。另外,磁体16是两极带磁的磁体。
从图1中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在轭铁15与磁体16的组合所构成的磁路的磁隙内,分别布置了倾动线圈4、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5的一部分。这样,物镜架1便能根据流过各个线圈的电流进行移动或者倾动。即,通过对流过各线圈中的电流进行控制,就能进行倾动控制,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
本实施例的物镜架1,由于不需要倾动线圈专用的空间,所以能实现小型化。借此,也能实现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化。由于在将物镜架1分成上方部件50和下方部件55两个部件的同时,还使用了作为跟踪线圈5和倾动线圈4的卷绕线圈,因而组装很方便,能提供廉价的物镜驱动装置100。不是在物镜架1上只卷绕了一个聚焦线圈,而是采用了在物镜架1上卷绕了与激光光轴对称的两个聚焦线圈3的结构的同时,还在物镜架1上设置了用于让激光通过的开口505、553。这样,由于不是让激光通过物镜架下面的下方,而是经开口505、553穿过物镜架1的内部,因而能使光拾波器200薄型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物镜架,用于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并夹持物镜,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互相组合起来的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上述下方部件具有与激光光轴对称的,用于卷绕倾动线圈和聚焦线圈的一对主卷绕框架部分;上述上方部件与下方部件具有用于让上述激光通过的开口;上述上方部件与下方部件分别具有用于卷绕跟踪线圈的四个钩子部分。
2.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架,夹持在该物镜架上的物镜;卷绕在上述一对主卷绕框架部分上的倾动线圈;重叠在该倾动线圈上,卷绕在上述一对主卷绕框架部分上的聚焦线圈;卷绕在上述四个钩子部分上的跟踪线圈;支承上述物镜架的多条悬线;含有沿着规定的方向夹持上述物镜架的,相对地布置的一对两极带磁的磁体的磁路;通过控制流过上述倾动线圈,上述聚焦线圈和上述跟踪线圈的各个线圈的电流,进行上述物镜的聚焦控制,跟踪控制和倾动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述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与上述跟踪线圈和/或上述聚焦线圈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以及与上述倾动线圈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子;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布置在上述物镜架的侧面,上述第三连接端子布置在物镜架的下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条悬线以穿过上述物镜架侧面的支承部分的状态,固定在该支承部分上的同时,其前端部分连接在上述物镜架侧面的连接端子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引线,上述引线以穿过上述物镜架侧面的支承部分的状态,固定在该支承部分上的同时,其前端部分向上述物镜架的下面一侧折弯,连接在该物镜下面的连接端子上。
6.一种光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称结构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具有能使光拾波器薄型化的新颖结构的物镜架。本发明的物镜架是,把物镜架分成上方部件(50)和下方部件(55)两个部分的同时,使用卷绕线圈作为跟踪线圈和倾动线圈。不是在物镜架上只卷绕了一个聚焦线圈,而是采用在物镜架上卷绕了与激光的光轴对称的两个聚焦线圈的结构。此外,在物镜架上设置了用于让激光通过的开口(505、553)。这样,就不必让激光通过物镜架下表面的下方,而是让它经开口(505、553)穿过物镜架中。
文档编号G02B7/02GK1744212SQ200510071018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山田司 申请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