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78830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为具有低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所以使用上日渐广泛,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及创新,其种类也日益繁多。
根据液晶显示装置所利用光源的不同,可分为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必须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设置一背光源以实现图像显示,但是背光源的耗能约占整个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耗能的一半,所以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的耗能较大。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能解决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耗能大的问题,但是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很难实现图像显示。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能解决以上的问题。
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透明下基板11与上基板12、一液晶层13夹在该下基板11与上基板12之间。一透明公共电极14及一配向膜18依次设置在该上基板12的内侧表面,一上延迟片122及一上偏光板121依次设置在该上基板12的外侧表面。一透明电极17、一钝化层16、一反射电极15及一配向膜19依次设置在该下基板11的内侧表面,其中该钝化层16及反射电极15具有一开口151。一下延迟片112及一下偏光板111依次设置在该下基板11的外侧表面。
该上延迟片122与下延迟片112是四分之一波片(λ/4),配向膜18、19为水平配向(Homogeneous Alignment),上偏光板121与下偏光板111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反射电极15是高反射率的金属铝(Al),透明公共电极14与透明电极17是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液晶层13具有不同的厚度,其中透明公共电极14与反射电极15之间液晶层13的厚度为d11,透明公共电极14与透明电极17间液晶层13的厚度为d12,其中d12大约为d11的两倍。液晶层厚度为d11的区域为反射区域,液晶层厚度为d12的区域为穿透区域。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为Δn·d11=λ/4由于d12大约是d11的两倍,所以穿透区域的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为Δn·d12=λ/2其中Δn为液晶层13的双折射率,λ为光线的波长。
请参照图2,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水平方向排列,由于反射区域的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为λ/4,穿透区域的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为λ/2,故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为亮态。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垂直于基板11、12的方向排列,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为0,故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为暗态。通过施加不同值的电压可实现不同的灰阶显示。
但是由于配向膜18、19与位于其附近的液晶分子间具有锚钩能(Anchoring Energy),配向膜18、19附近的液晶分子并不能完全沿垂直于基板11、12的方向排列,液晶层13的光学延迟并不完全为0,所以液晶层13存在剩余光学位相延迟,使得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在暗态时存在漏光现象。请参照图3,是现有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的电压与穿透率的曲线图,在暗态时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的穿透率为0.038,也就是说暗态时不能实现全黑,仍然有部分光线通过,从而影响其对比度及视角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对比度不高及视角特性不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比度高且视角特性良好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夹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上偏光板、一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偏光板、一设置在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上延迟片、一设置在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下延迟片、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公共电极及一形成在第二基板的像素电极,其中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是水平配向,该第一上延迟片与该第一下延迟片是四分之一波片,一补偿片形成于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或者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也可进一步包括一分别设置在上偏光板与第一上延迟片之间以及下偏光板与第一下延迟片之间的第二上延迟片与第二下延迟片,该第二上延迟片与第二下延迟片是二分之一波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一上延迟片、第一下延迟片、补偿片能够对施加电压时由于液晶分子并不完全垂直于基板排列而造成的剩余光学相位延迟进行补偿,从而减少暗态时的漏光现象,提高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该补偿片还可以对不同视角的对比度及色差进行补偿,以改善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

图1是现有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态与暗态下的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穿透率与驱动电压关系曲线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的轴向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区域光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穿透区域光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穿透率与驱动电压关系曲线图。
图9与图10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对比度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穿透率与驱动电压关系曲线图。
图13与图14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图15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穿透率与驱动电压关系曲线图。
图17与图18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图19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八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九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第一基板22、一与第一基板22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1、一夹在该二基板22、21之间的液晶层23,该液晶层23包括多个正型液晶分子(未标示)。
该第一基板22的外侧表面依次设置一上补偿片224、一第一上延迟片223、一第二上延迟片222及一上偏光板221。该第一基板22的内侧表面依次设置一公共电极24及一配向膜28。该公共电极24是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该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依次设置一下补偿片214、一第一下延迟片213、一第二下延迟片212及一下偏光板211。一透明电极27形成在第二基板21的内侧表面,一钝化层26、一反射电极25及一配向膜29依次形成在该透明电极27之上,其中该反射电极25与钝化层26具有一穿透开口251,自背光模块(图未示)发出的光线可从该穿透开口251入射至液晶层23。该透明电极27与反射电极25一起构成像素电极,在公共电极24间产生一垂直于基板22、21的电场以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以实现图像显示。该透明电极27是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该反射电极25是具高反射率的金属铝(A1)。该像素电极、公共电极24及液晶层23构成一像素区域。其中,与反射电极25所对应的像素区域为反射区域,与透明电极27所对应的像素区域为穿透区域。外界环境光通过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后通过反射电极25的反射作用再次通过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而实现图像显示。背光模块发出的光线穿过传透区域的液晶层23而实现图像显示。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的厚度为d21,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的厚度为d22,其中d21<d22,本实施方式中d21大约为d22的二分之一。
配向膜28、29为水平配向(Homogeneous Alignment),其预倾角度为0°~15°,液晶分子在该配向膜28、29的作用下大致沿水平方向排列。
该上补偿片224及下补偿片214是双轴补偿膜,该第二上延迟片222与第二下延迟片212是二分之一波片(λ/2),该第一上延迟片223与第一下延迟片213是四分之一波片(λ/4)。该波片是根据某一特定的波长λ=550nm制作,该波长位于可见光(380nm~780nm)范围中间。
请参照图5,下偏光板211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211′,上偏光板221的偏振轴221′与下偏光板211的偏振轴211′方向垂直。第二下延迟片212与第二上延迟片222的光轴212′、222′互相垂直,且第二下延迟片212的光轴212′与下偏光板211的偏振轴211′成θ角,θ为8°~22°及68°~82°范围内的任意值,其中本实施方式θ为10°。第一下延迟片213与第一上延迟片223的光轴213′、223′互相垂直,且第一下延迟片213的光轴213′与下偏光板211的偏振轴211′成2θ±45°。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22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224=m(λ/2),m=0,1,2,…其中,RetLCR(Voff)是亮态时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LCR(VOn)是暗态时反射区域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F224是上补偿片224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224及下补偿片2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224+RetF214=mλ,m=0,1,2,…其中,RetLCT(VOff)是亮态时穿透区域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LCT(VOn)是暗态时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F224、RetF214分别是上补偿片224及下补偿片214的相位延迟。
本实施方式中,RetLCR(0V)-RetLCR(3.7V)=λ/4
RetLCR(3.7V)+RetF224=0RetLCT(0V)-RetLCT(3.7V)=λ/2RetLCT(3.7V)+RetF224+RetF214=0请参照图6,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反射区域的运作示意图。没有施加电压时,外部环境光经过上偏光板221后转变成偏振方向与上偏光板221的偏振轴221′平行的线偏振光,波长为550nm的线偏振光通过第二上延迟片(二分之一波片)222后偏振方向转过2θ角,仍为线偏振光。因第一上延迟片223(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223′与上偏光板221的偏振轴221′成2θ+45°夹角,所以从第二上延迟片222出射的线偏振光通过第一上延迟片223后转变为圆偏振光,其它波长的椭圆偏振光也转变为圆偏振光,所以几乎所有波长的线偏振光通过第一上延迟片223及第二上延迟片222后均转变为圆偏振光。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层23的液晶分子沿水平方向排列,上补偿片224与反射区域液晶层23的光学延迟总和为λ/4,圆偏振光通过上补偿片224及液晶层23后由反射电极25反射并再次经过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224,圆偏振光两次通过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224的光学作用相当于二分之一波片,所以圆偏振光通过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224后转变为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
该圆偏振光通过第一上延迟片223后转变成偏振方向与第二上延迟片222的光轴222′成θ角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经过第二上延迟片222后偏振方向顺时针转过2θ角,与上偏光板221的偏振轴方向平行并且能通过该上偏光板221,此时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显示亮态。
施加电压时,外部环境光通过上偏光板221后进入液晶层23之前的运作过程与没有施加电压时一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沿垂直于基板22、21的方向排列,靠近基板的残留相位延迟由上补偿片224补偿,使液晶层23与上补偿片224总和的相位延迟为零,圆偏振光通过液晶层23后由反射电极25反射并再次经过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224后偏振状态不发生改变,该圆偏振光通过第一上延迟片223后转变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上延迟片223的光轴223′成45°角,与第二上延迟片222的光轴222′成90°+θ度角。该线偏振光通过第二上延迟片222后,偏振方向旋转180°+2θ度角,与上偏光板221的偏振轴221′垂直,所以光线不能通过上偏光板221,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显示暗态。
请参照图7,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穿透区域的运作示意图。穿透区域的运作过程与反射区域的运作过程大致相同,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与上、下补偿片224、214的光学延迟总和为λ/2,所以效果与光线两次通过反射区域液晶层23与上补偿片224相同。
由于第二下延迟片对入射之线偏振光具补偿作用,所以大部分可见光通过第一下延迟片213时转变为圆偏振光,有效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上、下补偿片224、214能够对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并不完全垂直于基板22、21排列而造成的剩余光学相位延迟进行补偿,从而减少暗态时的漏光现象,提高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的对比度。另外,该下补偿片214与上补偿片224也可补偿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及色差,提高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的视角特性。
请参照图8,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的穿透率与电压(T-V)曲线图,反射区域的T-V曲线与穿透区域的T-V曲线重叠。当没有施加电压时,穿透率最大;随着施加电压数值的逐渐增大,穿透率下降,当电压为3.7伏特(V)时,穿透率最低,所以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请参照图9与图10,分别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反射区域及穿透区域的视角图,如图所示,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具良好的视角特性。
请参照图11,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包括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外侧表面上的一上补偿片324、一第一上延迟片323、一第二上延迟片322及一上偏光板321,一下补偿片314、一第一下延迟片313、一第二下延迟片312及一下偏光板3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第一上延迟片323与第一下延迟片313是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上延迟片322与第二下延迟片312是二分之一波片,该上补偿片324与下补偿片314为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单轴晶体制成,A-板补偿片可补偿正向的对比度。
下偏光板311具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上偏光板321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311的偏振轴方向垂直。第二下延迟片312与第二上延迟片322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二下延迟片312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311的偏振轴方向成θ角,θ为8°~22°及68°~82°范围内的任意值,其中本实施方式θ为10°。第一下延迟片313与第一上延迟片323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下延迟片313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311的偏振轴方向成2θ±45°。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324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324=±m(λ/2),m=0,1,2,…其中,RetLCR(VOff)是亮态时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LCR(VOn)是暗态时反射区域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F324是上补偿片324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324及下补偿片3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324+RetF314=±mλ,m=0,1,2,…其中,RetLCT(VOff)是亮态时穿透区域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LCT(VOn)是暗态时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RetF324、RetF314分别是上补偿片324及下补偿片314的相位延迟。
本实施方式中,RetLCR(0V)-RetLCR(4V)=λ/4RetLCR(4V)+RetF324=0RetLCT(0V)-RetLCT(4V)=λ/2RetLCT(4V)+RetF324+RetF314=0请参照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的T-V曲线图。当施加的电压为4伏特(V)时,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显示暗态,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
请同时参照图13与图14,分别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反射区域及穿透区域的视角图。可知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具有高对比度,反射区域的最大对比度可达400,穿透区域的最大对比度可达1000。
请参照图15,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4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包括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外侧表面的一第二上补偿片425、一第一上补偿片424、一第一上延迟片423、一第二上延迟片422及一上偏光板421,一第二下补偿片415、一第一下补偿片414、一第一下延迟片413、一第二下延迟片412及一下偏光板4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第一上延迟片423与第一下延迟片413是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上延迟片422与第二下延迟片412是二分之一波片,该第一上补偿片424与第一下补偿片414是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单轴晶体制成。该第二上补偿片425与第二下补偿片415是盘状分子补偿膜(DiscoticMolecular film)。该第二上补偿片425与第二下补偿片415可补偿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及色差,以提高视角。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第一上补偿片424及第二上补偿片425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424+RetF425=mλ,m=0,1,2,…其中,RetF424、RetF425分别是第一上补偿片424及第二上补偿片425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第一上补偿片424、第一下补偿片414、第二上补偿片425及第二下补偿片415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424+RetF414+RetF425+RetF415=mλ,m=0,1,2,…其中,RetF424、RetF414、RetF425、RetF415分别是第一上补偿片424、第一下补偿片片414、第二上补偿片425及第二下补偿片415的相位延迟。
本实施方式中,RetLCR(0V)-RetLCR(3V)=λ/4RetLCR(3V)+RetF424+RetF425=0
RetLCT(0V)-RetLCT(3V)=λ/2RetLCT(3V)+RetF424+RetF414+RetF425+RetF415=0下偏光板411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上偏光板421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411的偏振轴方向垂直。第二下延迟片412与第二上延迟片422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二下延迟片412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411的偏振轴方向成θ角,θ为8°~22°及68°~82°范围内的任意值,其中本实施方式θ为10°。第一下延迟片413与第一上延迟片423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下延迟片413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411的偏振轴方向成2θ±45°。
请参照图16,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4的T-V曲线图。当施加的电压为3伏特(V)时,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3显示暗态,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
请同时参照图17与图18,分别是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4反射区域及穿透区域的视角图,穿透区域的最大对比度可达700。
请参照图19,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5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一上补偿片524、一上延迟片522及一上偏光板521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的外侧表面上,一下补偿片514、一下延迟片512及一下偏光板5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延迟片512、522是四分之一波片,该补偿片524、514是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型单轴晶体制成。下偏光板511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上偏光板521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511的偏振轴方向垂直。下延迟片512与上延迟片522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下延迟片512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511的偏振轴方向成45度角。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524及下上补偿片514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524=±m(λ/2),m=0,1,2,…其中,RetF524是上补偿片524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524、下补偿片5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524+RetF514=±mλ,m=0,1,2,…本实施方式中,RetLCR(0V)-RetLCR(4V)=λ/4RetLCR(4V)+RetF524=0RetLCT(0V)-RetLCT(4V)=λ/2RetLCT(4V)+RetF524+RetF514=0本实施方式中,该补偿片524、514也可以是双轴补偿膜。
请参照图20,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6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包括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外侧表面上的一上补偿片624、一第一上延迟片623、一第二上延迟片622及一上偏光板621,一下补偿片614、一第一下延迟片613、一第二下延迟片612及一下偏光板6 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第一上延迟片623与第一下延迟片613是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上延迟片622与第二下延迟片612是二分之一波片,该上补偿片624与下补偿片614是盘状分子膜,可补偿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6的对比度及视角。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62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624=m(λ/2),m=0,1,2,…其中,RetF624是上补偿片624之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624及下补偿片6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624+RetF614=mλ,m=0,1,2,…其中,RetF624、RetF614分别是上补偿片624及下补偿片614的相位延迟。
下偏光板611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上偏光板621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611的偏振轴方向垂直。第二下延迟片612与第二上延迟片622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二下延迟片612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611的偏振轴方向成θ角,θ为8°~22°及68°~82°范围内的任意值,其中本实施方式θ为10°。第一下延迟片613与第一上延迟片623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下延迟片613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611之偏振轴方向成2θ±45°。
请参照图21,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7与第五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仅于第一基板22与第一上延迟片623之间设置一上补偿片624,而第二基板21与第一下延迟片613之间没有设置补偿片。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62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624=m(λ/2),m=0,1,2,…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上补偿片62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624=mλ,m=0,1,2,…请参照图22,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8与第五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仅于第二基板21与第一下延迟片613之间设置一下补偿片614,而第一基板22与第一上延迟片623之间没有设置补偿片。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m(λ/2),m=0,1,2,…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下补偿片6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614=mλ,m=0,1,2,…请参照图23,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八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9与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包括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外侧表面的一第二上补偿片925、一第一上补偿片924、一第一上延迟片923、一第二上延迟片922及一上偏光板921,一第一下补偿片914、一第一下延迟片913、一第二下延迟片912及一下偏光板9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第一上延迟片923与第一下延迟片913是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上延迟片922与第二下延迟片912是二分之一波片,该第一上补偿片924与第一下补偿片914是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单轴晶体制成。该第二上补偿片925是盘状分子补偿膜(Discotic Molecular film)。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第一上补偿片924及第二上补偿片925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924+RetF925=mλ,m=0,1,2,…其中,RetF924、RetF925分别为第一上补偿片924及第二上补偿片925之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第一上补偿片924、第一下补偿片914、第二上补偿片925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924+RetF914+RetF925=mλ,m=0,1,2,…其中,RetF914是第一下补偿片片914的相位延迟。
请参照图24,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九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0与第八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第二基板21与第一下补偿片914之间设置一第二下补偿片915,该第二下补偿片915是盘状分子膜,而第一基板22与第一上补偿片924之间没有设置补偿片。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与第一上补偿片924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924=mλ,m=0,1,2,…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第一上补偿片924、第一下补偿片914、第二下补偿片915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
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924+RetF914+RetF915=mλ,m=0,1,2,…其中,RetF915是第二下补偿片片915之相位延迟。
请参照图25,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1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包括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外侧表面上的一上补偿片1124、一第一上延迟片1123、一第二上延迟片1122及一上偏光板1121,一第一下延迟片1113、一第二下延迟片1112及一下偏光板11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第一上延迟片1123与第一下延迟片1113是四分之一波片,该第二上延迟片1122与第二下延迟片1112是二分之一波片,该上补偿片1124是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单轴晶体制成,A-板补偿片可补偿正向的对比度。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1124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1124=±m(λ/2),m=0,1,2,…其中,RetF1124是上补偿片1124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之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1124之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1124=±mλ,m=0,1,2,…请参照图26,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2与第十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一下补偿片1114形成于第二基板21与第一下延迟片1113之间,该下补偿片是A-板补偿片。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m(λ/2),m=0,1,2,…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下补偿片11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
RetLCT(VOn)+RetF1114=±mλ,m=0,1,2,…其中,RetF1114是下补偿片1114的相位延迟。
请参照图27,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3与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一上补偿片1324、一上延迟片1322及一上偏光板1321依次形成于第一基板22的外侧表面上,一下延迟片1312及一下偏光板1311依次形成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表面。其中,该延迟片1312、1322是四分之一波长板,该补偿片1324是A-板补偿片,该A-板补偿片由负型单轴晶体制成。下偏光板1311具有一水平方向的偏振轴,上偏光板1321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1311的偏振轴方向垂直。下延迟片1312与上延迟片1322的光轴方向互相垂直,且下延迟片1312的光轴方向与下偏光板1311的偏振轴方向成45度角。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1324的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RetF1324=±m(λ/2),m=0,1,2,…其中,RetF1324是上补偿片1324的相位延迟。
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上补偿片132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RetLCT(VOn)+RetF1324=±mλ,m=0,1,2,…请参照图28,是本实用新型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4与第十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一下补偿片1314形成于第二基板21与下延迟片1312之间,该下补偿片1314是A-板补偿片。
反射区域的液晶层23之相位延迟满足公式RetLCR(VOff)-RetLCR(VOn)=λ/4±m(λ/2),m=0,1,2,…RetLCR(VOn)=±m(λ/2),m=0,1,2,…穿透区域的液晶层23及下补偿片1314的相位延迟关系满足公式RetLCT(VOff)-RetLCT(VOn)=λ/2±mλ,m=0,1,2,…
RetLCT(VOn)+RetF1314=±mλ,m=0,1,2,…其中,RetF1314是下补偿片1314的相位延迟。
本实用新型中,该延迟片与补偿片可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相应基板的靠近液晶层的内侧表面上;A-板补偿片也可以由正单轴晶体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夹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上偏光板、一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偏光板、一设置在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上延迟片、一设置在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下延迟片、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公共电极及一形成在第二基板的像素电极,其中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是水平配向,该第一上延迟片与该第一下延迟片是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一补偿片形成于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或者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片位于第一上延迟片与液晶层之间或者第一下延迟片与液晶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片是双轴补偿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片是盘状分子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片是单轴补偿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片是A-板补偿片。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偏光板的偏振轴与下偏光板的偏振轴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延迟片的光轴与第一上延迟片的光轴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分别设置在上偏光板与第一上延迟片之间及下偏光板与第一下延迟片之间的第二上延迟片与第二下延迟片,其中该第二上延迟片与第二下延迟片是二分之一波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下延迟片的光轴与第二上延迟片的光轴垂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下延迟片的光轴与下偏光板的偏振轴具有一夹角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延迟片的光轴与下偏光板的偏振轴之间的夹角为2θ±4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θ为8°~22°或68°~82°。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延迟片的光轴与该下偏光板的偏振轴的夹角是45°。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穿透区域的液晶层厚度大于反射区域的液晶层厚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及夹于其中的液晶层构成多个像素区域,该每一像素区域具有一反射区域及一穿透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像素电极进一步包括一透明电极与一反射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该透明电极与反射电极间的钝化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射电极与该钝化层具有一穿透开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电极对应该反射区域,该穿透开口对应该穿透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分别形成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内侧且与液晶层相接触的配向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夹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上偏光板、一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偏光板、一设置在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上延迟片、一设置在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的第一下延迟片、一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公共电极及一形成在第二基板的像素电极,其中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是水平配向,该第一上延迟片与该第一下延迟片是四分之一波片,一补偿片形成于上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或者下偏光板与液晶层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GK2735383SQ2004200711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秋莲, 凌维仪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