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遮阳帽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69400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望远遮阳帽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能使在户外活动时头面部免受阳光直射且具有望远功能的帽子,属于生活领域。其特征是;在帽舌的下方安装一个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佩戴时,在遮阳的同时,能灵活、持久、清晰地观看较远处的各种场景或物体。
2、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遮阳帽,是由帽舌及其正后部的帽体和伸缩搭扣或相当於帽体的环形伸缩搭扣组成,用於在露天场合观看体育比赛、大型演出或旅游时的遮阳,但是,在这些埸合,人们为了清晰地观看远处的埸景,就必须借助于望远镜,在使用望远镜时,必须双手把持,这种姿式首先是双臂必须跟着头部左右旋转动或上下仰俯运动,失去了观看快速变换的动态场景的灵活性,其次是不能持久,同时也影响到在观看的同时须用双手的其他操作。现已知市售有盒式折叠望远镜,如上海海鸥照象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代号为Q/YODN169的3×25mm望远镜,它是用两个等大的方形硬质塑料盒盖,通过中轴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盒盖可沿中轴旋转而开合,在两合盖的前、后缘的内侧各有两个支轴架,目、物镜框自身后面支轴的两端插入支轴架,使镜框能沿支轴旋转,并在四个支轴的内端各装一个小弹簧,小弹簧的外端伸入镜框体内,内端弯曲90°使与弹簧体长轴平行,并搭在内侧支轴架的根部,当打开两侧合盖时,依靠弹簧的弹力,将目、物镜框向外上方弹起,当弹至合盖前、后缘的内侧壁时,镜框即被挡住,由於两侧合盖的前、后缘在左右方向上均连成一条直线且同时垂直於中轴长轴线,所以,此时两侧目镜所构成的平面和两侧物镜所构成的平面也被固定中轴的后、前两端并同时垂直於中轴长轴线,所以两侧目、物镜光心的距离即光轴的长度也严格相等,以此保证望远镜的光学参数不变,当停止使用而合上盒盖时,两侧目、物镜框内侧角上所带的弧面突起即相互接触,随着两侧向内推力的增加,四个弧面突起两两相对挤压滑动,将两侧目、物镜框推至与盒盖底平面相贴,即可将盒盖合上。此种望远镜在上述场合可以完成望远任务,但仍须举起双手操作,且其结构、体积和重量也不宜於固定在帽舌下。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望远遮阳帽,其特点是在帽舌的下边安装一个光学参数仍为Q/YODN的3×25mm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使它在遮阳的同时,无须双手一直举着望远镜操作,即可灵活、持久、清晰地观看较远处的场景或物体,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易於生产和安装。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望远遮阳帽的帽舌由内部的塑料质帽舌支撑体和外部的帽舌包布构成,在未包上帽舌包布以前,先在塑料质帽舌支撑体的下正中线上固定一只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中轴,中轴为总长64mm的铝合金圆柱体,其中段直径4mm、长54mm的部分称为中轴体,两端直径为2mm各长5mm并带有螺纹的部分称为中轴头,在中轴体的侧面,连有一块长×宽×高等於36mm×14mm×1mm的铝合金片,称为中轴侧翼,侧翼的长轴线与中轴体的弧面相切,侧翼的两侧,各有四个直径1mm的园孔,称为中轴侧翼固定孔,先将中轴侧翼贴住塑料质帽舌支撑体下面,并使中轴体长轴线与支撑体下正中线重合,再用细铁丝通过中轴侧翼固定孔,穿透塑料质帽舌支撑体,以固定中轴,然后,再包上帽舌包布,形成帽舌,再在帽舌包布上沿帽舌下正中线前、后两端各开一个直径为4mm的园孔,称为中轴头孔,后一个孔的园心到帽体前缘的距离为6mm,两孔的园心距为54mm,恰使两中轴头暴露於帽舌包布之外。并在帽舌下面包布上沿帽舌下正中线两侧缝制两块面积均为70mm×36mm的松紧带,称为保护带,两保护带的后内缘均起於帽体前缘,其内缘距帽舌下正中线的距离均为18mm。两保护带的前后两端被缝制在帽舌包布上,左右两端游离。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横支轴为四只结构完全相同、每只总长为58mm的铝合金园柱体,其内端膨大为4mm×4mm×1mm的“U”形半扁园体,在半扁园体的正中部钻一个内径为2mm的通孔,即构成横支轴头,横支轴头以外的直径2mm、长54mm、最外端带有螺纹的圆柱体称为横支轴体,横支轴头的外侧平面如向横支轴体的一侧延伸,则与横支轴体的外弧面相切,其内侧平面恰交于横支轴体横截面的直径,将四个横支轴头两两内面对接,并使横支轴头上的通孔重合,分别套装在中轴的前、后两头上,外加内径为2mm的固定螺母,并使各横支轴在沿中轴头旋转时有一定的阻尼。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两只相同的目镜框和两只相同的物镜框,均为硬质塑料制成的梯形框,其前部装有目镜或物镜的部分,称为镜框体,其后部相当於梯形底边的部分形成内径2mm、外径4mm、壁厚1mm总长50mm的菅状结构,称为镜框套管,镜框套管横截面的外弧,占据管的前、后、上共270°弧度,其下部所余90°弧度的弦的长度恰等於镜框体的厚度且直接与镜框体相连,沿各镜框套管外端点向内5mm处横向截去镜框套管的前、后、上侧的270°弧度的管壁后所留下的、与镜框体直接相连的、上弧面为90°凹面、弧面曲率半径为1mm、凹面向着镜框套管管腔的弧面突起,称为限制头,实际上,限制头上面的凹弧面即所留下的90°弧度的镜框套管内壁。限制头的两个面积均为5mm×1mm的侧面与镜框体前、后两面的夹角均为135°,两侧面如向上延伸,则以90°夹角相交于镜框套管的管轴,将四个限制头向外,两目镜框在后,两物镜框在前,通过镜框套管,将四个镜框分别套装在四只横支轴体上,在四个镜框的外侧,左右各有一只形状相同的侧支架,侧支架的长×宽×高等於60mm×4mm×1mm的铝合金矩形体部分,称为侧支架体,在侧支架体内侧面的两端各连着一个长5mm、管轴线垂於侧支架体内侧平面的铝合金半园管,称为限制片,两限制片的园心均落在侧技架体内侧面的长轴线上,两圆心的圆心距为56mm,两限制片的外径均为4mm,内径均为2mm,厚度为1mm,两个半园形限制片的弦在侧支架体内侧面长轴线的后侧与侧支架体内侧面长轴线的交角均为45°,两弦的延长线在侧支架体的后侧以外以90°夹角相交,以两限制片的园心为圆心,以1mm为半径,在侧支架体两端钻通孔,两孔的圆心距恰等於56mm。将两侧支架的后侧对着帽舌下面,使侧支架上的两通孔套在两侧前、后横支轴体的外端,外加内径为2mm的固定螺母,并使各镜框套管在沿各横支轴旋转时有一定的阻尼。望远镜工作时,将两侧目、物镜框沿横支轴向外旋转90°,至各限制头被各限制片档住,此时,左、右两侧目镜框在中轴体后面形成一个平面,左、右物镜框在中轴体前面形成一个平面,且两平面同时垂直於中轴体长轴线,两侧目、物镜的光轴长度均为56mm,且同时平行於中轴体长轴线,以保持Q/YODN169的3×25mm的光学参数不变,在不旋转两侧横支轴的情况下,两侧目、物镜的光轴距过中轴体长轴线的帽舌的垂直平分面的垂直距离均为35mm,然后,戴上望远遮阳帽,上下移动帽舌,使两目镜的光心连线与自身两瞳孔的连线重合,此时,再握住两侧侧支架体,使之带动四横支轴和镜框沿中轴作上下旋转,并同时推拉帽舌,直至两目镜的光心距等於自身的瞳距,即可进行望远观察。停止工作时,先将各镜框沿横支轴向内旋转90°,至各限制头被限制片档住,再握住两侧支架体同时向内下方推,暴露并拉开保护带,将侧支架向外上推至贴住帽舌下面并套进保带内即可。
5、积极效果由於采用上述方案,可在遮阳的同时,无须双手把持望远镜,即可灵活、持久、清晰地观看较远处的场景和物体,停止使用时,只要把四只镜框内旋90°并将其置于两保护带之内,因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厚薄、重量轻,不会影响正常观看和遮阳。
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望远遮阳帽帽舌下面包布上两中轴头孔、两中轴头和两保护带布局的主视图。
图4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主视图。
图5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主视图。
图6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主视图。
图7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主视图。
图8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主视图。
图9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左侧视图。
图10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俯视图。
图11是望远遮阳帽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后横支轴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横支轴共四只。
图12是望远遮阳帽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后横支轴的左侧视图。
图13是望远遮阳帽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后横支轴的俯视图。
图14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主视图。
图15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左侧视图。
图16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的俯视图。
图17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侧支架共两只。
图18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上的前、后限制片与右侧支架体关糸的放大主视图。
图19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右侧图。
图20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俯视图。
图21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主视图,相同结构侧支架共两只。
图22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右侧视图。
图23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的俯视图。
图24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柜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目镜框共两只。
图25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后限制头与右目镜框套管和右目镜框体关系的放大右侧视图。
图26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物镜框共两只。
图27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右侧视图。
图28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右侧视图。
图29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俯视图。
图30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俯视图。
图31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目镜框共两只。
图32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物镜框共两只。
图33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左侧视图。
图34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左侧视图。
图35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的俯视图。
图36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物镜框的俯视图。
图37是望远遮阳帽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固定螺母的主视图,相同结构的固定螺母共六只。
图38是望远遮阳帽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固定螺母的左侧视图。
图39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的左侧图。
图40是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的左侧视图图41是图39的I-I剖视图。
图42是图6的II-II剖视图。
图43是图6的I-I剖视图。
图44是图43中的右后限制头与右后限制片和右后横支轴体关糸的放大视图。
图45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46是图45中的右后限制头与右后限制片和右后横支轴体关系的放大视图。
图47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8是图7的I-I剖视图。
图49是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左前横支轴体 2.左前固定螺母 3.左侧支架体 4.左物镜框体 5.左物镜 6.左目镜框体 7.左目镜 8.左后横支轴体 9.左后固定螺母 10.塑料质帽舌支撑体 11..左后限制片 12.帽体前缘 13.左目镜框套管 14.右后横支轴头 15.中轴后头 16.后固定螺母 17.左后横支轴头 18.侧翼中轴固定孔 19.右目镜框套管 20.右后限制片 21.右后固定螺母 22.右后横支轴体 23.右目镜框体 24.右目镜 25.右侧支架体 26.右物镜 27.右物镜框体 28.右前横支轴体 29.右前固定螺母30.右前限制片 31.右物镜框套管 32.中轴侧翼 33.左前横支轴头 34.中轴前头 35.前固定螺母 36.右前横支轴头 37.中轴体 38.左物镜框套管 39.左前限制片 40.塑料质帽舌支撑体中轴固定孔 41.帽舌 42.左后限制头 43.左保护带 44.后中轴头孔 45.右后限制头 46.右保护带47.右前限制头 48.前中轴头孔 49.左前限制头在图1所示的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中轴体37通过中轴侧翼32上的侧翼中轴固定孔18,可被固定在塑料质帽舌支撑体10的下正中线上,左、右后横支轴头17、14反向对接,套在中轴后头15上,左,右横支轴体8、22的长轴连成一条垂直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直线,左、右前横支轴头33、36反向对接套在中轴前头34上,左、右前横支轴体1、28的长轴连成一条垂直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直线,中轴前、后头34、15上装上前、后固定螺母35、16,左、右目镜框套管13、19分别套装在左、右后横支轴体8、22上,各镜框套管腔的管轴均与其所在相应的横支轴体的长轴线重合。左侧支架体3及其前、后两端的左前、后限制片39、11套在左前、后横支轴体1、8的外端,左前、后固定螺母2、9将左侧支架体3固定,左前限制片39的内端与左物镜框套管38外上端的管壁相接触,左后限片11的内端与左目镜套管13外上端的管壁相接触,右侧支架体25及其前、后两端的右前、后限制片30、20装在右前、后横支轴体28、22的外端,右前、后固定螺母29、21将右侧支架体25固定,右前限制片30的内端与右物镜框套管31外上端的管壁相接触,右后限制片20的内端与右目镜框套管19外上端的管壁相接触,这样,使左、右侧支架体3、25的长轴同时与中轴体37的长轴线平行,并使四个镜框体形成一个平面,中轴体37的长轴线恰将该平面左、右平分,左目、物镜框体6、4构成的平面与右目、物镜框体23、27构成的平面相对于中轴体37的长轴线,是轴对称的,此时,四个镜框体的相对位置即被确定在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非工作状态,左目镜7的光心O与右目镜24的光心B相对于中轴体37的长轴线,是轴对称的。左物镜5的光心O’与右物镜26的光心B’相对於中轴体37的长轴线是轴对称的。光心O与光心B的连线以90°的夹角与中轴体37的长轴线相交於A点,线段OA等於线段A B均为35mm,左物镜5的光心O’与右物镜26的光心B’的连线O’B’以90°夹角与中轴体37长轴线相交于A’点,线段O’A’等於线段A’B’均为35mm,因此,直线OB平行且等於直线O’B’均为70mm,光心O和光心O’的连线OO’与光心B和光心B’的连线BB’相对於中轴体37的长轴线是轴对称的,线段OO’平行且等於线段BB’均为23mm,,直线OO’向后的延长线以90°夹角与左目镜框套管13的长轴线相交于C点,线段OC等於16.5mm,直线OO’向前的延长线以90°夹角与左物镜框套管38的长轴线相交于C’,线段O’C’等於16.5mm,直线BB’向后的延长线以90°夹角与右目镜框套管19的长轴线相交于D点,线段BD等於16.5mm,直线BB’向前的延长线以90°夹角与右物镜框套管31的长轴线相交于D’点,直线B’D’等於16.5mm,因此,在矩形CDD’C’中对边CC’与DD’平行且均等於56mm,对边CD与C’D’平行且均等於70mm。
在图2所示的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中轴侧翼32为肋状,在中轴体37的背侧向左右两侧展开,各肋向后弯曲90°并插入塑料质帽舌支撑体中轴固定孔40中,以固定中轴。在第二实施例中,各镜框上无限制头。左前、后限制片39、11为同时向左侧支架体3内侧弯曲90°、长5mm、厚1mm的金属片,左前、后限制片39、11的内侧面分别与左物、目镜框套管38、13外端管壁的上弧面相切,右前、后限制片30、20为同时向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弯曲90°的金属片,右前、后限制片30、20的内侧面分别与右物、目镜框31、19外端管壁的上弧面相切。第二实施例各目、物镜的光心的相对位置同图1中各相应目、物镜光心的坐标。
在图3中,塑料质帽舌支撑体10的外部包上包布后,即构成帽舌41,帽舌41的下正中线在该视图上与中轴体37的长轴线重合,中轴前、后头34、15分别从帽舌包布上的前、后中轴头孔48、44中伸出,左、右保护带43、46为两块面积均等于70mm×36mm的矩形松紧带,两保护带的后内缘均起始於帽体前缘12,两保护带的内缘距帽舌41的下正中线的距离均为18mm,二者相对於帽舌下正中线是轴对称的,而且二者处於帽舌41下的同一平面之中,两保护带的前、后两边被缝制在帽舌下面的包布上,其左、右两边游离。
在图4中,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时,左、右后限制头42、45向内旋离左、右后限制片11、20的前缘,左、右前限制头49、47向内旋离左、右前限制片39、30的前缘,左、右目镜框体6、23与左、右物镜框体4、27构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叠於左、右两保护带43、46所在平面之上,左目、物镜框体6、4构成的平面与右目、物镜框体23、27构成的平面相对於帽舌41的下正中线是轴对称的,由於第一实施例各镜框套管外径均为4mm,各镜框体的厚度均为2.84mm,故在该主视图上可见各镜框套管与各该镜框体之间的分界线。
在图5中,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非工作状态时,左前、后限制片39、11的内侧面分别与左物、目镜框套管38、13外端管壁的上弧面相切,右前、后限制片30、20的内侧面分别与右物、目镜框套管31、19外端管壁的上弧面相切,第二实施例各镜框套管外端无限制片,因第二实施例各横框套管的外径与各镜框体的厚度相等均为4mm,故在该主视图上各镜框套管与各该镜框体之间无分界线可见。
在图6中,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左、右目镜框套管13、19沿左、右后横支轴体8、22同时向外旋转90°至左、右后限制头被左、右后限制片11、20限制,从而使左、右目镜框体6、23在中轴体37的后端形成一个垂直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目镜框平面,左、右目镜框体6、23横面的中线连成一条垂直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直线,左、右物镜框套管38、31沿左、右前横支轴体1、28同时向外旋转90°至左、右前限制头被左、右前限制片39、30限制,从而使左、右物镜框体4、27在中轴体37的前端形成一个垂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物镜框平面,左、右物镜框体4、27横面的中线连成一条垂直於中轴体37长轴线的直线,故左目镜框体6横面的中线到左物镜框体4横面的中线的距离,等於右目镜框体23横面的中线到右物镜框体27横面的中线的距离,均为56mm,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进入工作状态,由於第一实施例各镜框套管的外径大於各镜框体的厚度,故在该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的主视图上,仍可见到四个镜框套管壁的前、后侧。
在图7中,望远遮阳帽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各目、物镜框体向外旋转90°后,左、右目镜框体6、23前侧面的根部被左、右后限制片11、20内侧面的前部限制,左、右物镜框体4、27前侧面的根部被左、右前限制片39、30内侧面的前部限制。这样,左、右目镜框体6、23横面的中线连成的直线,与左、右物镜框体4、27横面的中线连成的直线同时垂直于中轴体37的长轴线,因此,左目镜框体6横面的中线到左物镜框体4横面的中线的距离等於右目镜框体23横面的中线到右物镜框体27横面中线的距离,均为56mm。由於各镜框套管的外径与各镜框体的厚度相等,故在该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主视图上只能看到各镜框体的横面。
在图8中,第一实施例中轴侧翼32为长×宽×高等于36mm×14mm×1mm的铝合金片,它在中轴体37的背侧面向左、右两侧展开,中轴侧翼32的两侧各有四个侧翼中轴固定孔18,中轴前、后两头34、15在中轴体的两端、与中轴体37同轴,二者的长度均为5mm,外径为2mm并带有螺距为0.5mm螺纹。
在图9中,中轴侧翼32的前面的正中线与中轴体37左侧的弧面相切,其厚度为1mm。
在图10中,中轴体37与中轴后头15同轴,中轴体37的直径为4mm后中轴头的直径为2mm,中轴侧翼32的宽14mm、厚1mm。
在图11中,以右后横支轴为例,右后横支轴头14为一长×宽×高等于4mm×4mm×1mm的“U”形半扁园体,其正中部有一内径为2mm的通孔,通孔的园心到右后横支轴头14的顶端、两侧缘及后缘的距离均为2mm,右后横支轴头14的后缘直接与直径为2mm、末端带有螺距为0.5mm螺纹的园柱状右后横支轴体22相连。
在图12中,右后横支轴头14的外侧面如向右后横支轴体22方向延伸,则与右后横支轴体22的外侧弧面相切。
在图13中,右后横支轴头14的内侧面的后缘交於右后横支轴体22的直径。
在图14中,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侧翼32呈肋状,在中轴体37的背侧向左、右两侧展开。
在图15中,中轴侧翼32的各肋向中轴体37的后侧弯曲。
在图16中,中轴侧翼32的各肋向中轴体37的左、右两侧各伸展7mm后再向中轴体37的后侧弯曲90°。
在图17中,以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为例,右前、后限制片30、20在侧支架体25内侧面正中线的两端,均为管轴垂直於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的、内径为2mm、外径为4mm、管壁厚为1mm的半园管,右前、后限制片30、20的园心分别落在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正中线两端的E’E两点,直线E’E等於56mm,右前、后限制片30、20的弦,在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正中线的后侧均以45°夹角与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的正中线相交,两弦的延长线在右侧支架体25的后侧以外以90°夹角相交。分别以点E’和点E为园心,以1mm为半径,在右侧支架体25的前、后两端钻通孔,两通孔的园心距E’E为56mm。
在图18中,放大示右前、后限制片30、20与右侧支架体25及两通孔的关系。
在图19中,右前、后限制片30、20在右侧支架右侧视图上的投影宽度为4Sin45°+2(1-Sin45°)等於2.84mm+0.58mm等於3.42mm,长度为5mm,右侧支架体的厚度为1mm。
在图20中,右后限制片20在右侧支架俯视图上的投影长度为5mm,宽度为4Cos45°十2(1-Cos45°)等於2.84mm+0.58mm等於3.42mm。
在图21中,以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为例,右前、后限制片30、20为右侧支架体25两端的、与右侧支架体25同宽、同厚、并同时弯向右侧支架体25内侧90°的片状结构。在右侧支架体25内侧面正中线的两端,确定E’、E两点,使E’E的长度等于56mm,分别以点E’和点E为园心、以1mm为半径,在右侧支架体25上钻两通孔,两通孔的园心距E’E为56mm。
在图22中,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侧支架体25两端的右前、后限制片30、20均为长5mm、厚度1mm,向右侧支架体25内侧弯曲90°的片状结构,右前、后限制片30、20的内侧面的距离为60mm,右侧支架体的厚度为1mm,右侧支架总长62mm。
在图23中,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后限制片20在右侧支架俯视图上的投影长度为5mm,加右侧支架体厚度1mm总长等於6mm,宽度与右侧支架体相等,均为4mm。
在图24中,以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右目镜框为例,右目镜框为一梯形框,梯形框的高为26mm,占据其下底边的长45mm、内径2mm、外径4mm的通管为右目镜框套管19,除右目镜框套管19以外的的梯形框的其余部分,称为右目镜体23。右后限制头45是在原长50mm的右目镜框套管19的右外端点向内5mm处截去270°弧度镜框套管壁所留下的、直接与右目镜框体23相连的、上弧面为90°凹弧面、其曲率半径为1mm、凹面向着镜框套管腔的弧面突起,右后限制头45的两个面积均为5mm×1mm的前、后侧面,与右目镜框体23的前、后两面的夹角均为135°,右后限制头45的前、后两个侧面如向上延伸,则以90°夹角相交于右目镜框套管19的管轴。镶在右目镜框体23上的有效直径为9mm的右目镜24的光心B的坐标,为B到右目镜框套管19的管轴的垂直距离BD等于16.5mm,B到右目镜框体23前缘的垂直距离为7.5mm,过右目镜框体23前缘左端点F’作右目镜框套的管19管轴的垂线并与右目镜框套管19的管轴相交于F点,则B到直线F’F的垂直距离等於11mm。
在图25中,放大右侧视右后限制头45与右目镜框套管19和右目镜框体23的关糸,右目镜框套管19的外径为4mm,其管壁外弧占据套管前、后、上侧的270°弧度,所余90°外弧的弦,恰是右后限制头45与右目镜框体23的连接线,故右目镜框体23的厚度应等於右后限制头45所占据的90°外弧的弦,即4Cos45°等於2.84mm。
在图26中,以第一实施例右物镜框为例,右物镜框为一梯形框,梯形框的高为34mm,其下底边部分外径为4mm、长45mm的通管,为右物镜框套管31,除右物镜框套管31以外的梯形框的其余部分为右物镜框体27,右物镜框套管31右端外与右物镜框体27直接相连的、上弧面为90°凹弧面、其曲率半径为1 mm的、凹面向着镜框套管腔的弧面突起为右前限制头47,右前限制头47的两个面积均为5mm×1mm的前、后侧面与右物镜框体27的前、后两面的夹角均为135°,右前限制头47的前、后两个侧面如向上延伸,则以90°夹角相交于右物镜框套管31的管轴。镶在右物镜框体27上的有效直径为27mm的右物镜26的光心B’的坐标为B’到右物镜框套管31的管轴的垂直距离B’D’等於16.5mm,B’到右物镜框体27前缘的垂直距离为15.5mm,过右物镜框体27前缘的左端点G’作右物镜框套管31管轴的垂线并与右物镜框套管31管轴相交于G点,则B’到直线G’G的垂直距离等於11mm。
在图27中,第一实施例右目镜框套管19为内径2mm、外径4mm,管壁外弧270°弧度的通管,右目镜框体的23厚度为4Cos45°等於2.84mm。
在图28中,第一实施例右物镜框套管31为内径2mm、外径4mm、管壁外弧270°弧度的通管,右物镜框体27的厚度为4Cos45°等於2.84mm。
在图29中,俯视第一实施例右目镜框,可见右目镜框体23,右目镜框套管19管壁的前、后缘,由於截去了原右目镜框套管19外端5mm长的270°度弧度的管壁,故右目镜框套管19实际的总长度为45mm。
在图30中,俯视第一实施例右物镜框,可见右物镜框体27,右物镜框套管31管壁的前、后缘,由於截去了右物镜框套管31外端5mm长的270°弧度的管壁,故右物镜框套管31的实际总长度为45mm。
在图31中,以第二实施例右目镜框为例,第二实施例右目镜框为一梯形框,占据下底边的长度为50mm、内径为2mm、外径为4mm的通管为右目镜框套管19,除右目镜框套管19以外梯形框的其余部分为右目镜框体23,镶在右目镜框体23上的有效直径为9mm的右目镜24的光心B的座标,同图24中右目镜24的光心B的坐标。第二实施例右目镜框无限制头。
在图32中,以第二实施例右物镜框为例,第二实施例右物镜框为一梯形框,占据下底边的长度为50mm、内经2mm、外径为4mm的通管为右物镜框套管31,除右物镜框套管31以外梯形框的其余部分为右物镜框体27,镶在右物镜框体27上的有效直径为27mm的右物镜26的光心B’的座标,同图26中右物镜26的光心B’的坐标。第二实施例右物镜框无限制头。
在图33中,第二实施例右目镜框套管19的管壁为“U”形,内径为2mm,其顶部180°弧度的套管壁的外径,恰等於右目镜框体23的厚度,均为4mm,且直接与右目镜框体23相连接。
在图34中,第二实施例右物镜框套管31的管壁为“U”形,内径为2mm,其顶部180°弧度的套管壁的外径,恰等於右物镜框体27的厚度,均为4mm,且直接与右物镜框体27相连接。
在图37中,固定螺母螺纹的螺距为0.5mm。
在图39中,左目、物镜框体6、4通过自身的镜框套管,沿左后、前横支轴体8、1各向外旋转90°,左目镜框体6左侧面的正中线和左物镜框体4左侧面的正中线同时垂直於左侧支架体3外侧面的正中线,左目镜框体6左侧面的正中线至左物镜框体4左侧面的正中线距离为56mm。
在图40中,左目、物镜框体6、4通过自身的镜框套管,沿左后、前横支轴体8、1各向外方旋转90°,左目镜框体6左侧面的正中线和左物镜框体4左侧面的正中线同时垂直於左侧支架体3外侧面的正中线,左目镜框体6左侧面的正中线至左物镜框体4左侧面的正中线的垂直距离为56mm。由於第二实施例侧支架上的前、后限制片为与侧支架体同宽、长5mm、厚1mm、向侧支架体内侧弯曲90°的片状结构,故在第二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工作状态的左侧视图上,左侧支架体3的总长度为62mm。
在图41中,第一实施例左目镜7的光心O到左物镜5的光心O’的距离,即左目、物镜7、5的光轴OO’长56mm,并平行於帽舌41的下正中线,OO’到过帽舌41下正中线的帽舌垂直平分面的垂直距离为35mm。
在图42中,第一实施例左目镜7的光心O到左物镜5的光心O’的距离,即左目、物镜的光轴OO’长56mm,并平行於中轴体长轴线,OO’到中轴体长轴线的距离为16.5mm。
在图43中,第一实施例右后限制头45的前缘与右后限制片20的前缘相接触而被限制,右前限制头47的前缘与右前限制片30的前缘接触而被限制,右目、物镜框体23、27右侧断面的两正中线间的距离为56mm,且两正中线同时垂直於中轴体长轴线。
在图44中,放大显示图43中右后限制头45的前缘被右后限制片20的前缘限制,使右目镜框体23右侧断面的正中线垂直於中轴体长轴线。
在图45中,第一实施例右后限制头45的后缘与右后限制片20的后缘相接触而被限制,右前限制头47的后缘与右前限制片30的后缘相接触而被限制,右目、物镜框体23、27右侧断面的正中线连成一条平行于於中轴体长轴线的直线。
在图46中,放大显示图45中右后限制头45的后缘被右后限制片20的后缘限制,使右目镜框体23右侧断面的正中线平行於中轴体长轴线。
在图47中,第二实施例右后限制片20的内侧面与右目镜框套管19顶端的弧面相切,右前限制片30的内侧面与右物镜框套管31顶端的弧面相切,右目、物镜框体23、27右侧断面的正中线连成一条平行於中轴体长轴线的直线。
在图48中,第二实施例右目镜框体23前面的根部与右后限制片20的内侧面相接触而被限制,右物镜框体27前面的根部与右前限制片30的内侧面相接触而被限制,右目、物镜框体23、27右侧断面的正中线同时垂直於中轴体长轴线,两正中线的距离为56mm。
在图49中,望远遮阳帽第一实施例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左、右物镜框体4、27通过左、右物镜框套管38、31沿左、右前横支轴体1、28同时向前外方旋转90°,左、右前限制头49、47的前缘分别与左、右前限制片39、30的前缘相接触而被限制,左、右前横支轴头33、36沿中轴前头34同时向下旋转,带动左、右物镜5、26的光心O’与B’距离靠近,以适合使用者的瞳距。
权利要求1.一种望远遮阳帽,其后部为带有搭扣的帽体,前部为帽舌,帽舌内部为塑料质帽舌支撑体,外部有帽舌包布,其特征是在遮阳帽帽舌下面安装一只由中轴、横支轴、目、物镜框、目、物镜和侧支架等组成的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及左、右两保护带,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中轴通过其自身所带的中轴侧翼上的侧翼中轴固定孔,被固定在塑料质帽舌支撑体的下正中线上,位於帽舌包布之内,中轴的前、后两头则伸出於帽舌包布之外,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其余部件均游离於帽舌之下,使目、物镜框可沿横支轴作90°范围的前、后旋转而开合,两侧支架可带动横支轴及各镜框沿中轴作上、下旋转而调节两侧目、物镜光轴间的距离,望远镜停止工作时,可将四个镜框内旋90°并置於帽舌下的两保护带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框架式折叠望远镜的中轴体的背侧带有向中轴体两侧伸展开的片状中轴侧翼,侧翼上有侧翼中轴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四个镜框的镜框套管外端均带有限制头,限制头是截去原镜框套管外端5mm长的270°弧度套管壁后所留下的、直接与镜框体相连的、上弧面为90°凹弧面、其曲率半径为1mm、凹面向着镜框套管腔的弧面突起,限制头的两个侧面与镜框体前、后两面的夹角均为135°,两个侧面如向上延伸,则以90°夹角相交於镜框套管的管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侧支架体的内侧面正中线两端,各有一个管轴垂直於侧支架内侧面的半园管形限制片,同一侧支架两端的两限制片的弦,在侧支架内侧面正中线的后侧,均以45°夹角与侧支架体内侧面的正中线相交,两弦的延长线以90°夹角相交於侧支架体的后侧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中轴体的背侧带有向中轴体左右两侧伸展开的肋状中轴侧翼,各肋的外端向后弯曲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框架式折叠望远镜侧支架的限制片在侧支架体的两端,为与侧支架体同宽、同厚并同时向侧支架体内侧弯曲90°的片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遮阳帽,其特征是;在帽舌下正中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缝制在帽舌包布上的矩形松紧带构成的保护带,两保护带的前、后两边被缝制在帽舌包布上,其左右两端游离。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望远功能的遮阳帽,它是在已知的遮阳帽帽舌下,安装一只框架式折叠望远镜及左、右两保护带,属于生活领域,供观看大型演出、体育比赛及/或旅游时的望远和遮阳之用,工作时,望远镜的四个镜框可以沿两侧横支轴体向外旋转90°,左、右两侧的前、后横支轴及四个镜框可在两侧支架的带动下,沿中轴前、后两头作上、下旋转,调节两侧目、物镜光轴间的距离,使之等於使用者自身的瞳距,以进行望远观察而不影响遮阳功能,也无须双手把持望远镜,停止工作时,将四个镜框内旋90°,并置于左、右两保护带之内,依然可以遮阳而不影响正常观看。
文档编号G02B23/16GK2616086SQ03203558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5日
发明者郭洪涛 申请人:郭洪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