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演示色光加色法原理的物理实验仪器,具体为一种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科学上揭示的色光加色法原理,是根据人体视觉生理特征而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简述为:红光(R)+绿光(G)+蓝光(B)=白光。其最佳显示方法是使之在同一盒子中充分混色,然后再用透过乳白色玻璃屏展现出来,这样做效果好但是不简洁、不直观、。
[0003]作为教学手段,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使用较简单的投射方式来显示。因为这种方式最简洁也最直观。即让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同时投射至同一白色光屏(例如白色墙壁)上,这被称为投射式RGB模式,即R+G+B =白光模式。
[0004]然而现有的各种RGB模式投射式显示装置实际效果皆令我们大失所望,举例2014年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京市参赛项目《光的色彩颜色系列探究活动装置》,它直接使用了红、绿、蓝三只LED普通聚光二极管,将其投射至同一光屏上,很可惜,其显示结果根本看不到白光展现出来!又如公开号为CN203288142U的中国专利,它采用白色LED灯源和滤色透光板方式,因为亮度太低,其显示效果更差!
[0005]那么,是哪些原因造成显示结果达不到所推测的效果呢?应该怎样做才能设计并制作出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有效装置呢?
[0006]分析起来有如下原因:
[0007]1.各色光源的亮度太低一一过去普通物理实验室普遍采用白炽式灯珠做光源(缘为LED尚未问世)、后来采用LED (普通发光二极管),但一般其亮度都不理想,在白天室内有背景光线的条件下,全然不能抵制环境杂光的干扰,效果必然堪忧,但在一般教室或实验室中想立即布置或改制出理想的暗室条件来,真真不太现实;
[0008]2.常用的LED (普通发光二极管)一一本身聚光性能亦不理想(散射角太大),远不能产生理想的亮度均匀的光斑,进而无法实现再聚焦调节;
[0009]3.以为凡具有红、蓝、绿二色光就能够合成出白光其实这是误解,而由此错误理解导致随便找来三个色光做光合成器也就成了误导,这是因为它们并不符合三色光的“匹配”原则。什么是色光“匹配”原则呢?早在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研制出一个〔CIE标准色度图〕,指出只有位于图中封闭曲线内的“点”,才是物理上能够实现的合成色光,封闭曲线外的“点”因为实现不了“匹配”,实际上产生不了预计的“合成色光”,所以要实现色光“匹配”,既要解决色纯度问题还要解决各色光自身亮度问题。
[0010]针对问题I的解决方向:寻觅高亮度单体单色LED。目前能找得到的单体单色LED其功率已达5瓦或大于5瓦,以后肯定会有功率远大于5瓦的LED问世。现实中为什么单体LED功率并不容易做大呢?因为通过晶片电流越大散热越难因而越容易造成热损。(通常照明采用的矩阵式LED虽然可用拼接方式将功率做得很大很大,但是这种矩阵式LED由于不能很好聚焦在此并不合用。)
[0011]针对问题2的解决方向:借用聚光透镜,还必须是物距可调,只有解决好聚光问题,方能获得大小理想的光斑。
[0012]针对问题3的解决方向:采用线性电流电路分别微调R/G/B各自亮度,以实现良好的色度“匹配”。
【发明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创制一种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它能够最直截了当的使用较简单的投射方式来显示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同时投射至同一白色光屏(例如白色墙壁)上而得到白色光显现。
[0014]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设置外筒可以前后滑移的双筒灯筒来构建所述光源筒,外灯筒借助沿螺纹刻线旋动方式来实现前后滑移,借以调焦以改变所投射出光斑的大小,外灯筒刻内螺纹,内灯筒刻外螺纹,外灯筒前端安装有聚光透镜后端空心,内灯筒前端空心后端设利于散热的金属灯座,灯座上紧贴单体功率> 5瓦的LED,LED串联线性电位器之后,再利用电气接插组件与外置供电电源模块实现供电连接,内灯筒后部外壁还附有万向连接杆,万向连接杆与底座上的万向连接杆支撑架相连,线性电位器的转柄伸出筒外并套上旋钮以方便调节,将三个同样的所述光源筒平行放置于桌上,在三个光源筒内分别安装红、绿、蓝的单体功率> 5瓦的LED,所述本装置便得以完成。
[0015]使用方法:将三个分别安装有红、绿、蓝单体功率> 5瓦的LED光源筒同时对准一块白屏或一面白墙,待接通电源后分别滑移外灯筒调焦至屏上所得到的三个光斑等大,然后利用万向连接杆挪动光斑至三光斑重合,再细调各电位器改变R/G/B各自亮度以获得R/G/B各色光良好的配比,从而便可得到最为满意的R/G/B合成白色光斑显现于屏。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方便而快速地完成投射式RGB模式演示实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整套结构由与此相同的三件套构成,只是各件内分别安装红(R)、绿(G)、蓝(B)颜色的单体功率> 5瓦的LED。
[0018]图2是光源筒结构示意图,外灯筒刻内螺纹,内灯筒刻外螺纹,借助外灯筒沿螺纹刻线旋动而实现外灯筒前后滑移,借以改变所投射光斑的大小。
[0019]图中,1.聚光透镜,2.外灯筒,3.内灯筒,4.单体LED,5.灯座,6.线性电位器,
7.旋钮,8.万向连接杆,9.万向连接杆支撑架,10.电气接插组件,11.供电电源模块,12.底座,21.内螺纹,31.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设置外筒可以前后滑移的双筒灯筒来构建所述光源筒,外灯筒(2)借助沿螺纹刻线旋动方式来实现前后滑移,借以调焦以改变所投射出光斑的大小,外灯筒刻内螺纹(31),内灯筒刻外螺纹(21),外灯筒前端安装有聚光透镜(I)后端空心,内灯筒(3)前端空心后端设利于散热的金属灯座(5),灯座上紧贴单体功率>5瓦的LED (4),LED串联线性电位器(6)之后,再利用电气接插组件(10)与外置供电电源模块(11)实现供电连接,内灯筒后部外壁还附有万向连接杆(8),万向连接杆与底座(12)上的万向连接杆支撑架(9)相连,线性电位器的转柄伸出筒外并套上旋钮(7)以方便调节,将三个同样的所述光源筒平行放置于桌上,在三个光源筒内分别安装红、绿、蓝的单体功率> 5瓦的LED。
[0021]使用方法:将三个分别安装有红、绿、蓝单体功率> 5瓦的LED光源筒同时对准一块白屏或一面白墙,待接通电源后分别滑移外灯筒调焦至屏上所得光斑等大,然后利用万向连接杆挪动光斑至三光斑重合,再细调各电位器改变R/G/B各自亮度以获得R/G/B各色光良好的配比,从而便可得到最为满意的R/G/B合成白色光斑显现于屏。
【主权项】
1.一种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外筒可以前后滑移的双筒灯筒来构建所述光源筒,外灯筒(2)借助沿螺纹刻线旋动方式来实现前后滑移,借以调焦以改变所投射出光斑的大小,外灯筒刻内螺纹(31),内灯筒刻外螺纹(21),外灯筒前端安装有聚光透镜(I)后端空心,内灯筒(3)前端空心后端设利于散热的金属灯座(5),灯座上紧贴单体功率> 5瓦的LED (4),LED串联线性电位器(6)之后,再利用电气接插组件(10)与外置供电电源模块(11)实现供电连接,内灯筒后部外壁还附有万向连接杆(8),万向连接杆与底座(12)上的万向连接杆支撑架(9)相连,线性电位器的转柄伸出筒外并套上旋钮(7)以方便调节,将三个同样的所述光源筒平行放置于桌上,在三个光源筒内分别安装红、绿、蓝的单体功率> 5瓦的LED。
【专利摘要】一种能实现RGB模式投射式显示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外筒可以前后滑移的双筒灯筒来构建所述光源筒,外灯筒(2)借助沿螺纹刻线旋动方式来实现前后滑移,借以调焦以改变所投射出光斑的大小,外灯筒刻内螺纹(31),内灯筒刻外螺纹(21),外灯筒前端安装有聚光透镜(1)后端空心,内灯筒(3)前端空心后端设有利于散热的金属灯座(5),灯座上紧贴单体功率>5瓦的LED(4),LED串联线性电位器(6)之后,再利用电气接插组件(10)与外置供电电源模块(11)实现供电连接,内灯筒后部外壁还附有万向连接杆(8),此杆与底座(12)上的万向连接杆支撑架(9)相连,线性电位器的转柄伸出筒外并套上旋钮(7)以方便调节,将三个同样的所述光源筒平行放置于桌上,在三个光源筒内分别安装红、绿、蓝的单体功率>5瓦的LED,本实验装置适用于教学和科普活动。
【IPC分类】G09B23/22
【公开号】CN204732045
【申请号】CN201520405992
【发明人】沈昌生
【申请人】沈昌生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