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面板以及使用该面板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58208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El面板以及使用该面板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照明装置、灯饰、信号用光源 等的EL面板(电致发光元件)以及使用该EL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EL元件具有下述结构在透光性基板上,通过阳极和阴极夹住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中间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在上述结构的阳极和阴极施加直流电压,且向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而再结合, 由此生成激发子,并利用该激发子失去活性时所放出的光达到发光的目的。以往,在这些EL元件中,由发光层出射的光线,在从发光面一侧的透光性基板出射时,一部分光在观察侧的透光性基板表面发生全反射,存在着出射到外部的光量损失的问题。通常,此时的光出射效率被认为20%左右。因此,存在着所需要的显示或照明的亮度越高需要投入的电力就越大的问题。另外,此时,较大电流流动在元件中,因此增加了元件的负荷,导致亮度降低或低寿命化,且降低元件自身的可靠性。于是,为了提高由EL元件发出的光出射效率,提出了通过在发光面侧的透光性基板的观察者一侧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由此将在透光性基板的表面发生全反射而导致光损失的光线出射到外部的EL面板。作为这种提高光出射效率的EL面板,例如可以使用图17所示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在透光性基板20的一侧面上平面地配置多个微透镜元件的微透镜阵列24。然而,当将上述的微透镜阵列24用于EL元件的情况下,若手指等传热体接触到微透镜阵列24时,EL元件变暗,在EL元件的面内形成明亮区域和昏暗区域,由此导致亮度的不均勻。该传热体所接触到的区域,其昏暗情况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左右,因此对于如落地灯或墙面照明的实际应用方面,出现照明的影子,由此观察被照物时成为障碍。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608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如果手指等传热体接触到EL元件的表面,则接触部分的EL 元件的热量被夺走,EL元件的发光效率发生变化,由此变暗。于是,产生被手指接触到的部分(昏暗部分)和没有被手指接触的部分(明亮部分),在EL元件的面内出现亮度不均勻的情况。特别是,在照明装置中,实际使用时容易被手指等碰到,因此也容易出现亮度不均勻的情况。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在EL元件的最外表面设置用于抑制热传导的保护片,从而提供在EL元件的面内不发生亮度不均勻现象的EL面板和 EL照明装置。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S卩,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具有透光性基板、设置在所述透光性基板的一侧面上并具有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介质层的EL元件和设置在所述EL元件的所述透光性基板的另一侧面上的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中,与所述透光性基板相反侧的面具有包括带圆凸状和棱形的表面形状,对于所述形状而言,随着从所述带圆凸状的底面到顶部,与所述单位凸部的所述底面平行的截面积就越小,当将离底面最远的截面中心点作为顶点、将所述顶点的高度设为Tc、将相邻的所述各带圆凸部的所述顶点间的距离设为Be、将所述棱形的高度设为Tp 时,满足下述式1,2 (Tc-Tp) ^ Bc ^ 10 (Tc-Tp)…(式 1)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EL面板中,周期性地配置所述保护片的棱形区域。本发明第3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2所述的EL面板中, 无规则地配置所述保护片的带圆凸状的区域。本发明第4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3所述的EL面板中, 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50 μ m以上且500 μ m以下。本发明第5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4所述的EL面板中, 所述保护片的热传导率为0. 08ff/(m · k)以上且0. 5ff/(m · k)以下。本发明第6技术方案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5所述的EL面板中,所述保护片由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组合而成的共聚物组成。本发明第7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采用技术方案1 6所述的EL面板。本发明第8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采用技术方案1 6所述的EL面板。发明的效果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通过在EL面板的最外表面设置具有带圆凸状和棱形的保护片来抑制热传导,从而能够提供在EL元件的面内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勻现象的EL元件和EL照明装置。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EL面板构成的图;图2为表示传热体接触本实施方式的EL面板时的图;图3为表示传热体接触保护片的一例的最外表面时的图;图4为表示传热体接触保护片的一例的最外表面时的图5为表示传热体接触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片最外表面时的图;图6为表示传热体接触保护片的一例的最外表面时的图;图7为表示传热体接触保护片的一例的最外表面时的图;图8为在激光显微镜下观察保护片的图;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棱形的一例的图;图10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圆凸状的一例的图;图1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圆凸状区域的一例配置图;图1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圆凸状区域的一例配置图;图1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圆凸状的一例的图;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棱形的图;图15为表示发光介质层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6为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片中改变带圆凸状高度、带圆凸状区域的配置和棱形高度时的评价结果;图17表示以往的微透镜元件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EL面板100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EL面板100中,透光基板IA和基板IB之间形成有夹在阳极3和阴极4之间的发光介质层2。另外,本发明的EL面板100的构成是在EL元件9 的发光面侧、即透明基板IB的层叠有阳极3的面的相反侧的出射面G上,通过粘接层6设置保护片7。在此,EL元件9为具有发光功能的元件,通过向阳极3和阴极4施加电压,光从发光介质层2出射。该出射的光透过阳极3 (bl)、进而透过透明基板IA(M)、透过粘接层6后 (b3),入射到保护片7的入射面M。接下来,从保护片7的入射面M入射的光,透过保护片 7 (b4),并在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的带圆凸状区域5c和棱形区域5p发生聚光和扩散后出射(b5)。另外一部分光在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成为反射光(h6)。另外,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20中,带圆凸状区域5c和棱形区域5p有助于减少上述反射光(h6)。另外,在发光介质层2,所投入的电能中的约25%成为光,剩下的75%则成为热
量,因此产生很多热。在发光介质层2产生的热,其经过阳极3 (hi)、透光性基板IA(M)、粘接层6(h3) 后,传导到保护片7的入射面M。然后,由保护片7的入射面M传输的热,传导到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h4)。进而,传导到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的热成为向EL面板100外部传导的热。接下来,利用附图2说明当手指等的传热体Ht接触到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时的热传导。当手指等传热体Ht接触到最外表面F20时,传导到保护片7内部的热(h4),从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传输到上述传热体表面FlO并被传导到传热体Ht的内部(M4)。在EL面板100中的热传导区域Rt而言,由于发光介质层2的热被夺走、发光介质层2的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发光效率降低,由此,从发光介质层2出射的光(bl)减少,其结果,从EL面板100出射的光( )减少。在没有热传导的区域Re,由于发光介质层2的发光效率没有降低,因此出射与没有接触传热体Ht时相同的光( )。因此,当手指等的传热体Ht接触EL 面板100时,在EL面板100的面内发生亮度不均勻的情况。在此,从该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传导至传热体表面FlO的热量取决于保护片 7的最外表面F20的形状。如图3所示,当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仅包括带圆凸状区域5c时,由于保护片 7的最外表面F20中接触传热体表面FlO的区域F22变大,因此易于进行热传导。另外,如图4所示,当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仅包括棱形区域5p时,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与传热 体表面FlO相接触的区域F22也变大,因此易于进行热传导。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包括带圆凸状区域5c和棱形区域5p时,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与传热体表面FlO相接触的区域F22变窄。因此,与单独的带圆凸状区域5c和棱形区域5p相比,难以进行热传导,因此,在EL面板100的面内难以发生亮度不均勻的情况。对于上述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间隔Bc而言,当将上述带圆凸状区域的高度设为Tc、将上述棱形区域的高度设为Tp时,优选为2 (Tc-Tp)以上且IO(Tc-Tp)以下。如图6所示,如果上述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间隔Bc小于2 (Tc-Tp),则与传热体表面FlO相接触的表面F22变大,易于进行热传导,易发生亮度不均勻情况。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如果上述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间隔Bc大于10 (Tc-Tp), 则产生传热体表面FlO与棱形区域5p相接触的区域Rt,易于进行热传导,易发生亮度不均勻情况。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0的形状,是通过激光显微镜的三维形状测量而得到。图 8是通过测量而获得的保护片7的三维形状。然后,根据所得到的三维形状,得到带圆凸状区域5c与棱形区域5p的边界BO。将接近于棱形区域5p底部的面设为最外表面F20的底面F0,将边界BO的内部设为带圆凸状区域5c的底面F1、将边界BO的外部设为棱形区域5p的底面F2。(步骤1)然后,将带圆凸状区域5c的顶点Ct设为离底面Fl最远的点Ct,并根据其与底面 Fl之间的距离,求出仅带圆凸状区域5c的高度Tc。进而,根据棱形区域5p与底面F2的距离,求出棱形区域5p的高度Tp。另外,求出相邻的带圆凸状区域5c的顶点Ct之间的距离Be,计算是否满足(式 1)。(步骤2)根据上述步骤1到2,判断出上述最外表面F20是否具有满足条件的区域。2 (Tc-Tp) ^ Bc ^ 10 (Tc-Tp)…(式 1)作为棱形区域5p,可以为如图9(a)所示的棱形区域5p的顶部Pt为带圆的形状、 如图9(b)所示的非对称形状或如图9(c)所示的具有曲面的形状。作为带圆凸状区域5c,可以为如图10(a)所示的由多段曲面组成的形状。此时, 如图10(a)所示,通过使上段曲面部分小于下段曲面部分,由此能够使接触面积更小。当上述带圆凸状区域5c为如图10(b)所示的具有凹凸的曲面时,由于凹部不接触传热体,因此
6此时也可以使接触面积变小。在带圆凸状区域5c为如图10(c)所示的由曲线和直线组成的形状时,直线部分中,将上部曲线部分的面积集中在下部呈梯形状的直线部分中,由此同样可以减少与传热体的接触面积。另外,可以形成如图10(d)所示的、高度不同的形状。此时,当接触的压力较小时,仅与高的凸部相接触,因此可以减少接触面积。当带圆凸状区域 5c由如图10(d)所示的大小不同的形状组成时,其高度Tc可以采用相邻带圆凸状区域5c 的平均值。接下来,优选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为下述配置。作为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例如可以为图11(a)所示的周期性配置,或者也可以为如图11 (η)所示的无规则配置。如果带圆凸状区域5c的配置为无规则配置,则不产生干扰条纹,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将上述EL面板100用于照明用途时,为了增加外观性,根据配置带圆凸状区域5c的粗密程度,可以配置成图12(a)所示的标志、图12(b)所示的标记、图12(c)所示的
图案等。而且,上述带圆凸状区域5c无需为单一的配置,也可以配置成如图13 (a) 13 (d) 所示的不同形状。另外,优选棱形区域5p的配置为下述配置。棱形区域5p的配置可以为如图14(a)所示的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形状、如图14(b) 所示的沿两个方向延伸的形状。通过周期性地配置这些棱形区域5p,可以配置无间隙的棱形区域5p。另外,作为保护片7的厚度,优选为50 μ m 500 μ m。如果厚度薄于50 μ m,则发光介质层2的热容易传导到传热体Ht而容易发生亮度不均勻的情况。如果厚度厚于500 μ m, 则放热不充分,无法将足够的电流流入发光介质层2。由此,无法得到作为照明的所需的亮度。作为上述保护片7的形成材料,可以使用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 (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0P(环烯烃聚合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聚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三聚氰胺树脂、硫尿烷树脂、环硫树脂等。对于这些树脂的热传导率(W/(m · k))而言,三聚氰胺树脂为0. 3 0. 4、聚碳酸酯树脂为0. 2左右、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为0. 2 0.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0. 2 0.四、聚乙烯树脂为0. 25 0. 34、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0. 21左右、苯乙烯树脂为 0. 08 0. 12,这些均小于钠玻璃的热传导率0. 55 0. 75,更难以进行热传导,因此是优选的。另外,也可以具有基材层10,作为这样的基材层10,优选使用脆性低的树脂。作为材料,可举出(a-)PET或聚碳酸酯、(聚)尿烷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腈(聚)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等。以lm/min 30m/min的线速度往模具内挤压这些树脂,可以形成带圆凸状区域5c 和棱形区域5p。如果速度低于lm/min,则在挤压到模具之前,丙烯酸树脂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分发生反应而无法进行成型,如果速度比30m/min快,则会导致气泡的进入。而且,通过照射500mJ/m2 3000mJ/m2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可以得到保护片。作为这样的丙烯酸树脂,通过适时混合单官能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丙烯酸树脂,由此可以同时获得表面强化性能和光出射效果。这样的保护片7可通过对树脂薄膜进行模压加工而制造。此时的赋形率只要达到 70%以上即可,优选为85%以上,由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达到光学特性方面几乎无差异的水平。对于此时的模压压力条件,通常线压为5 500kg/cm、优选为5 300kg/cm、更优选为10 150kg/cm。当线压小于^g/cm时,赋形率低于70%,无法充分地赋形出凹凸形状。当线压大于lOkg/cm时,可以得到85%以上的赋形率,因此更优选。在500kg/cm 的线压下,对机械的负荷过大,因此无法实际应用。另外,如果线压为300kg/cm以下,则即薄膜宽度超过lm,对机械的负荷也不会过大。如果线压为150kg/cm,则可以得到99% 100%的赋形率,因此再提高赋形率。另外,EL元件用于各种环境,可在紫外线较多的环境、例如在室外使用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紫外线照射到EL元件内部,由此引起劣化与损伤。因此,通过将紫外线吸收材料混合于保护片7内、或粘接材料中、或扩散板中,由此能够抑制紫外线由外部照射到EL元件内部的现象,可以减缓上述的劣化和损伤。接下来,对EL面板100中除保护片7以外的构成要素分别进行说明。基板IB由板状的玻璃、金属、树脂等构成。在基板IB的发光介质层2 —侧的面上形成有阴极3。阴极3是具有电传导性的层,用于向发光层2施加电压。对于构成阴极3的材料,使用在由铝等组成的基板IA上蒸镀铝而成的材料。另外,作为具有电传导性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上述铝,也可以使用金、银、铜等的各种金属或具有导电性的碳等。接下来,透明基板IA具有透过由发光层2出射的光的功能。对透光基板IA的材料而言,作为无机材料可以使用各种玻璃材料。作为有机材料可以使用PMMA、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的塑料材料。在此,特别优选环烯烃类聚合物,该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树脂加工性和耐热性、耐水性、光学透光性等的特性,因此优选。另外,透光性基板IA尽可能使来自发光层2的光透过,因此优选其由全光线透过率为50%以上的材料形成。接下来,在透明基板IB的发光介质层2 —侧的面上形成阳极4。阳极4是具有电传导性的层,其用于向发光层2施加电压。作为构成阳极4的材料,使用蒸镀ITO或SiO等透明导电体的材料。接下来,粘接层6形成在透明基板IA的出射面G侧,用来固定保护片7和透明基板IB0在此,作为构成粘接层6的粘接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类、尿烷类、橡胶类、硅类的粘接剂。由于任何情况下都在高温的背光源内使用,因此优选100°c的温度下存储弹性模量 G’为1.0E+04(Pa)以上。另外,为了出射均勻的光,可以在粘接层6中掺入透明的微粒子、 如可以掺入玻珠等。而且,作为粘接剂也可以为双面胶带。如图15所示,优选发光介质层2为包括空穴传输层池和发光层21的构成。而且,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上述发光介质层2上设置电子注入层(未图示)、电子模块层(未图示)和起到电子传输层功能的层(未图示)。层叠在阳极3和发光层21之间的层是空穴注入层(未图示)、电子块层(未图示)、空穴传输层2h,形成在发光层21和阴极4之间的层是空穴模块层(未图示)、电子注入层(未图示)和电子传输层(未图示)。这些也可以层叠多层,或者也可以是一个层具有两种以上功能。如后述,电子注入层、电子模块层和电子传输层根据各材料可适当选择层叠方法,特别是,通过选择由无机物组成的材料,能够得到热稳定性和耐性优异且更稳定的EL元件9。作为构成空穴传输层ai的空穴传输材料,可举出聚苯胺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 聚乙烯基咔唑(PVK)衍生物、聚(3,4_乙烯二羟基噻吩)(PEDOT)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将这些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并通过旋涂法、突涂法(突出二一卜法)、浸涂法, 进行整体涂敷。另外,通过采用凸版印刷法,能够以像素间距得到均勻且无成膜不良现象的线形图案。另外,当将无机材料用作空穴传输材料时,可通过真空蒸镀法形成用作无机材料的铬(Cr)、钨(W)、钒(V)、铌(Nb)、钽(Ta)、钼(Mo)、钛(Ti)、锆⑶、铪(Hf)、钪( )、钇 (Y)、锰(Mn)、铁(Fe)^T (Ru)、锇(Os)、钴(Co)、镍(Ni)、铜(Cu)、锌(Zn),Ig (Cd)等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此时,通过使用任意的荫罩板(shadow mask),可整体形成上述材料,或可以得到线形图案。通过设置由无机物构成的空穴传输层,能够得到热稳定性和耐性方面优异且更稳定的EL元件9。另外,在阳极3和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传输层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空穴注入和电子模块(electronic block)功能的中间层(未图示)。作为用于中间层的材料,可举出聚乙烯基咔唑或其衍生物、侧链或主链上具有芳香胺的聚亚芳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三苯基二胺衍生物等的含有芳香胺的聚合物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中间层是将中间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并通过采用旋涂法等的各种涂布方法、或者通过凸版印刷法、凹版涂法、丝网印刷法等的印刷法而形成。另外,作为中间层材料使用无机材料时,通过真空蒸镀法可以形成作为无机材料的铬(Cr)、钨(W)、钒(V)、铌(Nb)、钽(Ta)、钼(Mo)、钛(Ti)、锆⑶、铪(Hf)、钪( )、钇 (Y)、锰(Mn)、铁(Fe)^T (Ru)、锇(Os)、钴(Co)、镍(Ni)、铜(Cu)、锌(Zn),Ig (Cd)等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此时,通过使用任意的荫罩板,能够整体形成上述材料或可以得到线形图案。通过设置由无机物构成的中间层,能够得到热稳定性和耐性方面优异且更加稳定的EL元件9。发光层21可以设成白色发光层,或者也可以设成蓝色、红色、黄色、绿色等的单色发光层。在此,将发光介质层设为白色发光层时,例如,可将阳极3/发光介质层2/阴极4 的构成设置成ITO/CuPC (铜酞菁)/ α -NPD中掺杂1 %的红荧烯/ 二萘蒽中掺杂1 %的茈/ Alq3/氟化锂/作为阴极4的Al的构成。对于发光层21而言,形成中间层后形成发光层21。发光层21是通过流动电流而发光的层。作为形成发光层21的有机发光材料,例如可举出将香豆素类、茈类、吡喃类、蒽酮类、卩卜啉(porphyrin)类、喹吖酮类、N,N’ - 二烷基取代喹吖啶酮、萘酰亚胺类、N,N’ - 二芳基取代吡咯并吡咯类、铱络合物类等的发光性色素分散于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乙烯基咔唑等的高分子中的材料、或者是聚亚芳基类、聚亚芳基乙炔类和聚芴类的高分子材料,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将这些有机发光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或稳定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有机发光油墨。 作为溶解或分散有机发光材料的溶剂,可举出甲苯、二甲苯、丙酮、苯甲醚、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的单一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从有机发光材料的溶解性方面考虑,优选甲苯、二甲苯、苯甲醚等芳香族有机溶剂。另外,根据需要,有机发光油墨中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粘度调节剂、紫外线吸收剂等。除了上述高分子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9,10-二芳基蒽衍生物、芘、六苯并苯、茈、 红荧烯、1,1,4,4_四苯基丁二烯、三(8-喹啉)铝络合物、三G-甲基-8-喹啉)铝络合物、 双(8-喹啉)锌络合物、三甲基-5-三氟甲基-8-喹啉)铝络合物、三甲基-5-氰基-8-喹啉)铝络合物、双O-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K4-(4-氰基苯基)苯酚] 铝络合物、双(2-甲基-5-氰基-8-羟基喹啉)W-(4-氰基苯基)苯酚]铝络合物、三(8-羟基喹啉)钪络合物、双[8_(对甲苯磺酰基)氨基喹啉]锌络合物和镉络合物、1,2,3,4_四苯基环戊二烯、聚_2,5- 二庚氧基-对亚苯基乙烯等的低分子发光材料。作为发光介质层2的形成方法,根据材料可以使用真空蒸镀法、CVD法等的干式涂敷法,或者可以使用喷墨印刷法、凸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的湿式涂敷法等现有的成膜法。(保护片的制造方法)接下来,对保护片7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在光学用双轴延伸易粘接PET薄膜(膜厚为125μπι)上,涂布以用于形成保护片7 图案的尿烷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然后使用切割成保护片7形状的圆筒模具,在输送涂布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薄膜的同时,从PET薄膜一侧进行紫外线曝光, 由此对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进行固化。固化后,对PET薄膜进行脱模处理,由此可以得到包括直径为140 μ m的带圆凸状区域5c和棱形区域5p的保护片7。实施例2将作为热塑性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加热到约300°C,并沿着辊延伸以成型为厚度为0. 3mm的薄膜,然后采用圆筒模具并通过蚀刻加工出凹形的带圆凸状区域5c,且使用通过刀具被切削的圆筒模具加工棱形区域5p,然后对加热的薄膜进行加压处理的同时进行冷却(圆筒模具的温度为120°C ),由此得到成型有凸形区域5c的薄膜。由此,可以制造出具有直径为50 μ m的单位凸部5的保护片7。实施例3图16的表1、表2、表3、表4表示在本发明的保护片中改变带圆凸状的高度Tc、带圆凸状区域间隔Bc和棱形高度Tp时的评价结果的图。如图16所示,在满足(式1)的条件下没有指痕的阴影,因此不发生亮度不均勻的现象。另一方面,在不满足(式1)的条件下,存在指痕的阴影,因此发生亮度不均勻的现象。
2 (Tc-Tp) ^ Bc ^ 10 (Tc-Tp)...(式 1)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可作为在照明装置、灯饰、信号用光源等中使用的EL面板(电致发光元件) 以及可应用于使用EL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附图标记的说明
IA透光性基板IB 基板2发光介质层21发光层2c空穴传输层3 阳极4 阴极5结构层5c带圆凸状区域5p棱形区域6粘接层7保护片10透光性基材150出射面151入射面bl从发光介质层出射的光Μ透过透明基板的光b3透过粘接层的光b4透过保护片的光沾从最外表面出射的光M在最外表面反射的光100EL 面板G EL元件的出射面M保护片的入射面hi来自发光介质层的热在阳极内部传导的热h2经过透明基板传导到粘接层的光h3经过粘接层传导到保护片的热h4经过保护片内部传导到最外表面的热h5从最外表面传导到EL面板外部的热h54从传热体表面传导到传热体内部的热Tc带圆凸状区域的高度Tp棱形区域的高度Bc带圆凸状顶点之间的距离Ht 传热体FlO传热体的表面F20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F22传热体表面与保护片7的最外表面相接触的区域Ct带圆凸状区域的顶点Pt棱形区域的顶点
FO最外表面的底面
Fl带圆凸状区域的底面
F2棱形区域的底面
20透光性基板
24微透镜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EL面板,包括透光性基板、设置在所述透光性基板的一侧面上并具有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介质层的EL元件和设置在所述EL元件的所述透光性基板的另一侧面上的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中,与所述透光性基板相反侧的表面是配置带圆凸部和棱形部而成,对于所述凸部而言,随着从所述凸部的底面到顶部,与所述凸部的所述底面平行的截面积就越小,当将离底面最远的截面中心点作为顶点、将所述顶点的高度设为Tc、将相邻的所述各凸部的所述顶点间的距离设为Be、将所述棱形的高度设为Tp时,满足下述式1,2 (Tc-Tp) ^ Bc ^ 10 (Tc-Tp)…(式 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周期性地配置所述棱形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无规则地配置所述凸部。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50μ m 以上且500 μ 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热传导率为 0. 08W/ (m · k)以上且 0. 5ff/ (m · k)以下。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由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组合而成的共聚物构成。
7.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EL面板。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EL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在EL元件的最外表面设置用于抑制热传导的保护片,从而提供在EL元件的面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匀的EL面板、EL照明装置和EL显示装置。本发明的EL面板,包括透光性基板、设置在所述透光性基板的一侧面上且具有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介质层的EL元件和设置在所述EL元件的所述透光性基板的另一侧面上的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中,在与所述透光性基板相反侧的面上具有带圆凸状和棱形,且对所述带圆凸状而言,随着从所述带圆凸状的底面到顶部,与所述单位凸部的所述底面平行的截面积就越小,且当将离底面最远的截面中心点作为顶点时,通过将所述顶点的高度和所述顶点间的距离最佳化,在EL元件面内难以发生亮度不均匀现象的EL面板、以及EL照明装置和EL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9F13/22GK102379155SQ20108001510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本间英明, 笼谷彰人, 诸永耕平 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