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书写用具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61748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书写用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了多个书写笔芯体,并有选择地使这些书写笔芯体突出呈能书写状态的复合书写用具,特别涉及与具备从用于顶压操作的后笔杆突出的顶压部件的复合书写用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书写用具,如本申请人申请的特开2001-328393号公告(专利文献1)所述的用具已为众人所知。
专利文献1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构成如下,具有前笔杆;后笔杆;被插在前笔杆和后笔杆之间,且能分离地与前笔杆结合并且能转动而不能向轴向移动地与后笔杆结合,并能使前笔杆与后笔杆相互分离、还以在连结的状态下两者能相对转动且不能向轴向移动地连结的中笔杆;被收纳于前笔杆内且总是被向后方施加作用力的同时、由中笔杆能轴向移动地被引导的多个书写笔芯体;在后笔杆内不能与后笔杆相对转动且能轴向移动地设置并能将利用前笔杆及中笔杆的相对转动有选择地由中笔杆轴向被引导的一个书写笔芯体保持于突出位置的凸轮筒;与凸轮筒连结,且从上述后笔杆的后部突出的顶压部件;利用该顶压部件的顶压上述凸轮筒能够顶压突出的书写笔芯体。
但是,作为将中笔杆与后笔杆能转动且能沿轴向移动地结合的结造,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是中笔杆具有向后笔杆内大致同心地延伸的后筒部,并在该后筒部的后端形成有配合突起,该配合突起与形成在后笔杆内面上的配合台阶部配合的结构。
即,在传统的结构中是由后笔杆、中笔杆及凸轮筒构成的三层筒结构,因此,具有加大了笔杆外径的问题。因此,为了在后笔杆的内部分别设置凸轮筒及中笔杆,必须将凸轮筒和顶压部件连接,不增大体积地将中笔杆安装在后笔杆上是比较困难的。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28393号公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从用于顶压操作的后笔杆突出的顶压部件的复合书写用具,能缩小笔杆的外径的复合书写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第1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具有前笔杆,后笔杆,被插在前笔杆和后笔杆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地与前笔杆连结并且能相对转动地与后笔杆连结的中笔杆,被收纳于前笔杆内、且总是向后方被施加作用力的同时由中笔杆沿轴向能移动地被引导的多个书写笔芯体,在后笔杆内相对于后笔杆不能转动且沿轴向能移动地被设置、并使利用前笔杆及中笔杆的相对转动选择地由中笔杆沿轴向被引导的书写笔芯体伸出退回的凸轮筒,与凸轮筒连结、且从后笔杆突出的顶压部件;通过该顶压部件的顶压由上述凸轮筒能顶压突出的书写笔芯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笔杆的后部被插入凸轮筒内,中笔杆的后端部贯通形成于后笔杆内与轴向垂直的固定用壁上的通孔并固定在上该通孔内;凸轮筒和顶压部件贯通设在后笔杆内或后笔杆上的开口而被连结。
本发明第2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其中,本发明第1方案的开口被形成于上述固定用壁的上述通孔以外的部分上。
本发明第3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定用具,其中,本发明第1或第2方案所述的开口被形成于固定用壁上或固定用壁与后笔杆之间,是在比上述通孔靠外的外径侧非环状的开口。
本发明第4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在本发明第1~第3方案任何一方案所述的复合书定用具中,在上述凸轮筒的后端部形成通过上述开口的固定片,顶压部件被连结在该固定片上。
本发明第5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在本发明第1~第4方案任何一方案所述顶压部件是夹子。
本发明第6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在本发明第1或第5方案所述的开口被形成于后笔杆的侧面上。
本发明第7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在本发明第1~第6方案任何一方案所述的固定用壁被形成在固定于后笔杆的后端上的尾帽上。
本发明第8方案提供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在本发明第1~第6方案任何一方案所述的固定用壁与后笔杆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中笔杆的后部被插入凸轮筒内,并将中笔杆的后端部固定在形成于固定用壁的通孔中,所以在后笔杆内能相对转动地安装中笔杆。由于能缩小中笔杆的外径、并在后笔杆内能呈不扩展的形状,结果能缩小笔杆的外径。由于凸轮筒及顶压部件能穿过被设在后笔杆内或后笔杆上的开口而被连结,所以当顶压顶压部件时,顶压力传递到凸轮筒上,通过凸轮筒向书写笔芯体传递顶压力。
此外,通过非环状的开口而连结凸轮筒和顶压部件时,可以将凸轮筒不能相对转动地安装在后笔杆上。
此外,做成将凸轮筒的固定片与顶压部件连结时,则在组装时固定片能径向移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连结作业,且在组装时不会损伤顶压部件。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全体纵剖视图(包括一部分侧视图)。
图2(a)是中笔杆的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箭头b向视图。
图3(a)是凸轮筒、尾帽、顶压筒及中笔杆后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凸轮筒、尾帽及顶压筒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凸轮筒的纵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b-b线的剖视图,图4(c)是图4(b)的箭头c向视图。
图5(a)是尾帽的纵剖视图,图5(b)是图(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a)是顶压筒的俯视图,图6(b)是纵剖视图。
图7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包括一部分侧面图),图7(a)是顶压筒没有被顶压的状态,图7(b)是顶压筒被顶压的状态。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的全体纵剖视图(包括一部分侧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凸轮筒、尾帽及橡皮安装座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的全体纵剖视图(包括一部分侧面图)。
符号说明10前笔杆,20、20-1、20-2、22后笔杆,20a开口,22a固定用壁,22b通孔,22c开口,30中笔杆,30d固定片,40、42、42书写笔芯体,50、50-1、50-2凸轮筒,50c 固定片,52、52-1、52-2尾帽,52b 固定用壁,52c通孔,52d切口部(开口),54顶压筒(顶压部件),70夹子(顶压部件),72侧置顶压件(顶压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图1~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的图。图中,复合书写用具具有前笔杆10及后笔杆20。
在该实施方式中,前笔杆10及后笔杆20由有利于缩小笔杆外径的薄壁金属管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塑料制成。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前笔杆10及后笔杆20分别作为一体件而被形成,当然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在前笔杆10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后述的书写笔芯的前端突出的开口10a。
在前笔杆10和后笔杆20之间,通过金属制的嵌合筒28插入塑料制的中笔杆30。嵌合筒28能拆装且不能相对转动地与前笔杆10连结,并且不能拆装且能相对转动地与后笔杆20连结的部件,其也可以是与中笔杆30成为一体的部件。并且,中笔杆30通过嵌合筒28能分离且不能相对转动地与前笔杆10连结的同时相对于后笔杆20可以相对转动,将前笔杆10和后笔杆20能分离、且在连结状态下两者能相对转动且不能轴向移动地连结起来。
具体地如图2详细所示的那样,中笔杆30具有前筒部30a;导向部30b;在前筒部30a和导向部30b之间,与轴向大致垂直的分隔壁30c;在后端部如后所述用于能相对转动地与后笔杆20连结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固定片30d。固定片30d在其后端具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中笔杆30的前筒部30a外圆周面与上述嵌合筒28的内圆周面嵌合,嵌合筒28与中笔杆30被嵌合成一体。
此外,中笔杆30的导向部30b的直径比前筒部30a小。在导向部30b上形成了符合该复合书写用具能最大收纳的书写笔芯体的根数的数量的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30e。在分隔壁30c上形成与导向槽30e连通的多个插孔30f。
在前笔杆10内收纳了多根(该实施方式中为3根)书写笔芯体40、42、42。这些书写笔芯体40、42、42当中的一根书写笔芯体40是自动铅笔笔芯,其余的2根书写笔芯体42(但是,其中一根在图1的面前侧而看不见,用假想线表示收纳了全体书写笔芯体时的状态)是颜色互不相同的圆珠笔笔芯。但是,作为书写笔芯的组合,当然不局限于该组合,也可以组合包括橡皮芯的任意的书写笔芯体。各书写笔芯体40、42、42的后部穿过形成在上述中笔杆30的分隔壁30c上的对应的插孔30f,向后笔杆20内延伸,在该后端上安装凸轮滑块44。在各凸轮滑块44与分隔壁30c之间插装作为弹性部件的复位弹簧46,利用各复位弹簧46,对各书写笔芯体40、42、42总是向后施加作用力。
在后笔杆20的后内部设有凸轮筒50。在凸轮筒50的前端,如图3及图4所示,形成有笋状的凸轮突起50a,在该凸轮突起50a的前端形成有配合凹部50b。上述凸轮滑块44的配合突起44a(参照图1)的后端能与该配合凹部50b配合。
在凸轮筒50的后端形成一对固定片50c、50c,在各固定片50c、50c上形成固定孔50d,在固定孔50d的后端边缘部形成沿内径方向突出的固定突起50e、50e。
此外,在凸轮筒50的内部形成与轴向垂直的分隔壁50f,在分隔壁50f的中央部形成通孔50g。并且,在比分隔壁50f更靠前侧的凸轮筒50的内圆周面上形成用于限制顶压的顶压限制突起50h。顶压限制突起50h是如下进行限制的部件,即,只在中笔杆30的导向槽30e与凸轮筒50的顶压限制突起50h对正时,上述中笔杆30的导向槽30e和凸轮筒50的相对转动位置关系成为顶压限制突起50h能够进入导向槽30e内,并且凸轮筒50可相对于中笔杆30前进。
在凸轮筒50的后部组装尾帽52。尾帽52是通过压入后笔杆20的后端等而被固定。如图3及图5所示,尾帽52具有向前方延伸的一对插脚部52a、52a,并且,插脚部52a、52a的前端部彼此之间用固定用壁52b连结。固定用壁52与轴向垂直,在固定用壁52b的中央部形成通孔52c,并且在比通孔52c更靠外径侧形成作为圆弧状延伸的开口的切口部52d、52d。
此外,在凸轮筒50的后部安装顶压筒54。顶压筒54具有在后方开口的橡皮安装部54a、及从橡皮安装部54a的底部向前方延伸的限制杆54b。在橡皮安装部54a中插入带套管55的橡皮56(参照图1)。此外,在顶压筒54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用于固定上述凸轮筒50的固定突起50e的环状的固定槽54c。
如图1所示,在顶压筒54上适当地盖着橡皮帽58(参照图1)。此外,在后笔杆20上可以安装合适的夹子,并能将该夹子的根部插入形成于上述凸轮筒50及尾帽52与后笔杆20之间的空间内。
参照图3及图7详细说明以上的凸轮筒50、尾帽52、顶压筒54及中笔杆30在后笔杆20内的组装。
由于用上述返回弹簧46在中笔杆30上施加向前方的推出的力,因此在后笔杆20内对后笔杆20必须限制轴向的前进运动且能转动地进行配置,使得能够承受该推出的力。因此,通过固定在后笔杆20上的尾帽52将中笔杆30安装在后笔杆20上。
具体的是,首先,将凸轮筒50的固定片50c、50c穿过形成于尾帽52的固定用壁52b上的切口部52d、52d而插入尾帽52的脚部52a、52a之间,并使凸轮筒50的分隔壁50f和尾帽52的固定用壁52b接近,使分隔壁50f的通孔50g和固定用壁52b的通孔52c对正。然后将中笔杆30的后部从前方插入凸轮筒50内,在使中笔杆30的固定片30d从前方通过分隔壁50f的通孔50g和尾帽52的固定用壁52b的通孔52c以后,将该固定片30d的后端固定在固定用壁52b上。然后,从后方将顶压筒54插入尾帽52内,使该橡皮承安装部54a的前端部与凸轮筒50的固定孔50d的前端接触,并使凸轮筒50的固定突起50e、50e嵌合在该配合槽54c内。由于凸轮筒50的固定孔50d及固定突起50e都被形成于固定片50c上,且固定片50c在顶压筒54插入时能弹性地扩大,所以容易组装,并不会在组装时损伤顶压筒54。顶压筒54的限制杆54b被插入中笔杆30的多个固定片30d之间,固定片30d向内径方向倾倒以防止与上述固定用壁52b的脱开。
如上所述被组装了的凸轮筒50、尾帽52、顶压筒54及中笔杆30通过从后笔杆20的后方插入,并将尾帽52压入后笔杆20内,而被安装在后笔杆20内。凸轮筒50与顶压筒54能向前方一体移动地被连结在一起,但通过凸轮筒50的固定片50c和尾帽52的固定用壁52b及脚部52a的嵌合,凸轮筒50不能相对于后笔杆20转动。另一方面,当顶压筒54被向前方顶压时,凸轮筒50可以和顶压筒54一道前进(图7(b))。
以下,说明如上构成的复合书写用具的作用。首先,图1表示为自动铅笔笔芯的书写笔芯体40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安装在该书写笔芯体40后端上的凸轮滑块44的配合突起44a后端与凸轮筒50的配合凹部50b配合,保持书写笔芯体40的前端从前笔杆10的前端开口10a突出的状态,从而可以书写。
从该状态相对于前笔杆10转动后笔杆20时,凸轮筒50与后笔杆20一起相对于前笔杆10及中笔杆30转动,解除配合突起44a与配合凹部50b的配合,从而突出的书写笔芯体40因复位弹簧46的作用力一边在凸轮筒50的凸轮突起50a的斜面上滑动一边后退。这样,能成为全部书写笔芯体40、42、42都后退状态(图1的假设线)。然后,当再相对于前笔杆10转动后笔杆20时,另外的书写笔芯体42的凸轮滑块44与凸轮筒50的配合凹部50b配合,该书写笔芯体42突出。如此,利用后笔杆20与前笔杆10的相对转动,有选择地使书写笔芯体突出从而成为能使用的状态。
在图1所示的为自动铅笔笔芯的书写笔芯体40突出的状态下,当为了送出铅芯而必须进行顶压时,顶压顶压筒54。通过顶压顶压筒54,与顶压筒54连结的凸轮筒50被顶压,于是,通过固定于凸轮筒50的配合凹部50b上的滑块44顶压书写笔芯体40。通过书写笔芯体40的前端部的外筒部与前笔杆10内圆周面接触,压出书写笔芯体40的内部的夹头C,并利用众所周知的送铅芯机构将铅芯L送出。
此外,在向书写笔芯体40补充铅芯时,从嵌合筒28取下上述前笔杆10,并将前笔杆10与中笔杆30及后笔杆20分离,露出书写笔芯体40进行补充铅芯。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进行有选择地使书写笔芯体40、42、42突出的操作时由于是通过相对于前笔杆10转动后笔杆20而进行的,因此容易进行转动操作,而在进行书写笔芯体40的顶压操作时是通过顶压顶压筒54进行的,所以不必顶压整个后笔杆20,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由于通过作为开口的切口部52d、52d连结顶压筒54和凸轮筒50,所以顶压筒54的顶压力能可靠地被传递到凸轮筒50。
此外,由于在设于后笔杆20内的中笔杆30的后部上的某小直径导向部30b不扩开地被配置在后笔杆20内,且其固定片30d不扩开地被固定在后笔杆20内成为轴向固定的固定用壁52b上,结果可以缩小笔杆的外径。
(第2实施方式)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对于其他部分由于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所以省略图示及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后笔杆22是塑料制的,并能省略用于固定中笔杆30的尾帽52,图8所示的后笔杆22是在规定的截面切开所见的一部分。在后笔杆22上,在其内部形成与轴向垂直的固定用壁22a,在该固定用壁22a的中央部形成通孔22b。此外,在通孔22b的周围形成呈圆弧状延伸的开口22c、22c。
中笔杆30的固定片30d贯通上述凸轮筒50的分隔壁50f的通孔50g后,贯穿后笔杆22的通孔22b,其后端固定在固定用壁22a上。此外,凸轮筒50的固定片50c、50c贯穿后笔杆22的开口22c、22c,上述顶压筒54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与该固定片50c、50c嵌合,从而连结顶压筒54和凸轮筒50。如此,顶压顶压筒54则能顶压凸轮筒50。
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并且能省略尾帽52。
(第3实施方式)图9及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图。在图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例子中,顶压部件是夹子70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顶压筒54,并设有相对于尾帽52-1固定的橡皮安装座60。
此外,在后笔杆20-1的侧面形成开口20a。夹子70的根部70a通过该开口20a,该根部70a在后笔杆20-1内延伸,进一步延伸到形成于尾帽52-1上的槽52e内,并通过固定在凸轮筒50-1的固定凹部50i,连结夹子70和凸轮筒50-1。即,通过开口20a连结凸轮筒50-1和夹子70。
后笔杆20-1的开口20a沿轴向延伸,确保夹子70能够沿轴向顶压的顶压量。
此外,中笔杆30后端部的固定片30d穿过尾帽52-1上的通孔52c而固定在固定用壁52b上,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即使在如此构成的复合书写用具中,由于在书写笔芯体40的顶压操作时是利用夹子70来进行顶压的,所以不必顶压全体后笔杆20-1,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由于通过开口20a连结夹子70和凸轮筒50-1,所以夹子70的顶压力能可靠地传递到凸轮筒50-1,从而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4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复合书写用具的图。在图中,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顶压部件是侧置顶压块72,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顶压筒54,并设有相对于尾帽52-2固定的橡皮安装座60。
此外,在后笔杆20-2的侧面形成开口20a。侧置顶压块72的环状根部72a通过该开口20a,该根部72a在后笔杆20-2内延伸,并固定在凸轮筒50-2的外圆周面上,由此连结侧置顶压块72和凸轮筒50-2。即,通过开口20a连结凸轮筒50-2和侧置顶压块72。
后笔杆20-2的开口20a沿轴向延伸,确保侧置顶压块72能够沿轴向顶压的顶压量。
此外,中笔杆30的后端部的固定片30d通过尾帽52-2的通孔52c而固定在固定用壁52b上,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即使在如此结构的复合书写用具中,由于在书写笔芯体40的顶压操作时是通过顶压侧置顶压块72而进行的,因此不必顶压全体后笔杆20-2,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由于通过开口20a连结侧置顶压块72和凸轮筒50-2,因此侧置顶压块72的顶压力能可靠地传递到凸轮筒50-2,从而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书写用具,具有前笔杆,后笔杆,被插在前笔杆和后笔杆之间、且不能相对转动地与前笔杆连结的同时能相对转动地与后笔杆连结的中笔杆,被收纳于前笔杆内且总是向后方被施加作用力的同时由中笔杆沿轴向能移动地被引导的多个书写笔芯体,在后笔杆内相对于后笔杆不能转动且沿轴向能移动地被设置、并使利用前笔杆和中笔杆的相对转动选择地由中笔杆沿轴向被引导的书写笔芯体伸出退回的凸轮筒,与凸轮筒连结、且从后笔杆突出的顶压部件;利用该顶压部件的顶压能够由所述凸轮筒顶压突出的书写笔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笔杆的后部被插入凸轮筒内,中笔杆的后端部贯通形成于后笔杆内与轴向垂直的固定用壁上的通孔的同时被固定在该通孔中;凸轮筒和顶压部件通过设在后笔杆内或后笔杆上的开口而被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被形成于所述固定用壁的所述通孔以外的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被形成于固定用壁上或固定用壁与后笔杆之间,是在比所述通孔更靠外径侧非环状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筒的后端部形成通过所述开口的固定片,顶压部件被连接在该固定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部件是夹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被形成于所述后笔杆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用壁被形成在固定于所述后笔杆的后端上的尾帽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用壁与后笔杆一体地被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用于顶压操作的从后笔杆突出的顶压部件的复合书写用具,可以缩小笔杆的外径。当相对于前笔杆转动后笔杆时,相对于后笔杆不能转动的凸轮筒与后笔杆一起转动,利用与前笔杆及中笔杆之间产生的相对转动,将由中笔杆选择地沿轴向被引导的一个书写笔芯体保持于突出的位置。并且,当顶压顶压筒时,凸轮筒也被顶压,利用凸轮筒能顶压突出了的书写笔芯。中笔杆的后部被插入凸轮筒内,中笔杆的后端部的固定片贯通形成于尾帽上的垂直固定用壁的通孔,该尾帽被固定在后笔杆后端,同时中笔杆的后端部的固定片被固定在该通孔内。凸轮筒和顶压筒穿过该固定用壁的通孔以外的切口部而被连结。
文档编号B43K27/08GK1701969SQ200510066340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阴山秀平, 小高忠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