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输送机构的打印机,其中,输送机构沿经由打印头和压板之间的介质输送路,利用输送辊对夹持记录介质进行输送。
【背景技术】
[0002]在打印机,例如喷墨打印机中,作为沿经由打印位置的介质输送路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有使用在作为驱动侧的辊的输送辊与从动辊之间夹住介质进行输送的辊对的输送机构。例如,在打印头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配置输送辊对,利用上游侧的辊对将记录介质供给至打印位置,利用下游侧的输送辊对输送并排出通过了打印位置的记录介质。
[0003]这里,在打印头与压板之间产生夹纸的情况下等,为了除去卡住的记录介质,期望设置扩展介质输送路的机构。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使打印头升降来调节打印头与压板的距离(压板间隙)的压板间隙调整机构(处理间隙调整机构)的打印机。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具备在打印头的上游侧在送纸辊与从动辊之间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和在打印头的下游侧在排纸辊与从动辊之间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部,通过同一驱动源(间隙调整马达)与扩展压板间隙的动作联动地进行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的释放动作(使从动辊与送纸辊分离的动作)。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80649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1的处理间隙调整机构具备支承安装了打印头的滑架的两根滑架引导轴,通过由平齿轮构成的齿轮列连结两根滑架引导轴,并使两根滑架引导轴同步旋转。处理间隙调整机构具备分别安装在两根滑架引导轴的旋转凸轮,若这些旋转凸轮同步地旋转,则两根滑架引导轴同步地升降,而打印头升降。
[0006]然而,在利用由平齿轮构成的齿轮列连结两根滑架引导轴并使两根滑架引导轴同步旋转的机构中,随着两根滑架引导轴的轴间距离的增加,而平齿轮的个数增加。另外,为了使间隙调整马达的旋转减速并进行传递,需要规定个数以上的平齿轮。并且,使用许多齿轮的情况下,安装这些齿轮的框架也增大。因此,同步旋转机构的设置空间变大了。另外,由平齿轮构成的同步旋转机构由于在各齿轮的啮合存在齿隙,所以齿隙会导致产生旋转误差。因此,使两根滑架引导轴精度良好地同步旋转较困难。
[0007]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设于第一输送部(送纸棍对)和第二输送部(排纸棍对)的两个位置处的释放机构分别基于作为处理间隙调整机构的驱动源的间隙调整马达的旋转进行动作,但向释放机构的动力传递经由包括通过间隙调整马达旋转的传递齿轮的齿轮系进行。
[0008]S卩,在专利文献1中,尽管能够与扩展压板间隙的动作联动地利用同一驱动源进行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的释放动作,但为了实现那样的机构,会成为除了使用了许多平齿轮的同步旋转机构之外,还另外设置了构成释放机构的齿轮系等动力传递机构的复杂结构。特别是,由于第二输送部(排纸辊对)离间隙调整马达较远,所以向释放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成为使用了许多齿轮的复杂构成。因此,部件数较多,需要更大地确保其设置空间。另外,在释放机构的齿轮列中,齿隙也会导致产生旋转误差,所以在准确的时机进行释放动作较困难。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课题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提出能够基于共用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压板间隙的调整动作和输送辊对的释放动作,并且,能够以比以往简单的构成实现这些机构,而对部件数的减少、小型化以及省空间化有利的打印机。
[0010]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打印头;头滑架,上述头滑架安装有上述打印头;第一引导轴以及第二引导轴,上述第一引导轴以及上述第二引导轴支承上述头滑架,并相互平行地延伸;压板,上述压板与上述打印头对置;压板间隙调整机构,上述压板间隙调整机构具备同步旋转机构以及引导轴移动机构,上述同步旋转机构基于沿着与上述第一引导轴以及上述第二引导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的旋转,使上述第一引导轴以及上述第二引导轴同步旋转,上述引导轴移动机构基于分别同轴地设于上述第一引导轴以及上述第二引导轴的旋转凸轮的旋转,使上述第一引导轴以及上述第二引导轴沿着相对于上述压板接近以及分离的间隙调整方向移动;输送辊以及从动辊,上述输送辊以及上述从动辊在相对于上述打印头与上述第二引导轴相同的一侧,夹持并输送记录介质;以及释放机构,上述释放机构基于上述第二引导轴的旋转,使上述输送辊与上述从动辊分离。
[0011]本发明的打印机像这样,具有使平行地延伸的两根滑架引导轴(第一引导轴、第二引导轴)向间隙调整方向移动的压板间隙调整机构,并且,具有基于这两根滑架引导轴中位于与输送辊对相同的一侧的滑架引导轴的旋转使输送辊对分离的释放机构。因此,能够通过与压板间隙调整机构共用的驱动源同步地进行输送辊对的释放动作。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以一根旋转轴传递驱动力使两根滑架引导轴同步旋转,释放机构基于配置在所释放的辊对附近的滑架引导轴的旋转进行释放动作。因此,能够不使用部件数较多的复杂机构,而以简单的控制,将间隙调整马达的驱动力高效地传递到释放机构。因此,对这些机构的小型化以及成本减少有利,动作精度也较高。
[0012]在本发明中,能够成为上述第二引导轴、上述输送辊、以及上述从动辊相对于上述打印头,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构成。这样一来,在相对于打印头,在上游侧和下游侧配置滑架引导轴,而作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驱动源的马达配置在上游侧的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的机构向排纸辊对的释放机构传递动力。
[0013]在本发明中,优选构成为还具有以上述从动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从动辊的支承框架,上述支承框架能够移动到将上述从动辊推压至上述输送辊的推压位置、以及使上述从动辊与上述输送辊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述释放机构具备基于上述第二引导轴的旋转进行预先设定的释放动作的释放部件,上述支承框架基于上述释放动作,向上述分离位置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经由释放部件以及支承框架,基于第二引导轴的旋转释放输送辊对。
[0014]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有:第一施力部件,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对上述支承框架向上述分离位置侧施力;第一定位部,上述第一定位部从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与上述支承框架抵接,并且在上述分离位置定位上述支承框架;第二施力部件,上述第二施力部件经由上述释放部件,对上述支承框架向上述推压位置侧施力;以及第二定位部,上述第二定位部从与上述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与上述支承框架抵接,并且在上述推压位置定位上述支承框架,上述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力量比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力量大,上述释放动作是从上述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力量放开上述支承框架的动作。这样一来,释放部件通过释放动作而离开支承框架,其结果,通过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力量,支承框架定位在分离位置。另外,不进行释放动作时,通过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力量,能够将支承框架定位在推压位置。因此,能够以使用了施力部件的简单构成实现释放机构。另外,仅在释放时通过第二引导轴向释放部件传递驱动力即可,而在利用输送辊对夹持记录介质的期间不需要向释放部件传递驱动力。因此,能够避免一直对第二引导轴施加来自释放部件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一直施加负载而第二引导轴的耐久性降低。
[0015]在本发明中,优选作为上述释放部件,上述打印机具备配置在上述第二引导轴的一端侧的第一释放杆以及配置在上述第二引导轴的另一端侧的第二释放杆,上述第二施力部件与上述第一释放杆和上述第二释放杆分别对应地设在两个位置,上述释放动作是基于上述第二引导轴的旋转,上述第一释放杆和上述第二释放杆同步地摆动的动作。这样一来,能够利用配置在第二引导轴的两端的一对释放杆,同步地推压沿滑架引导轴延伸的支承框架的两端。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使支承框架稳定地移动。
[0016]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有杆推压部,上述杆推压部基于上述第二引导轴的旋转,与上述第二引导轴同轴地设置的上述旋转凸轮一体地旋转,上述第一释放杆通过上述杆推压部而摆动。这样一来,能够一体地形成间隙调整机构的旋转凸轮、和使第一释放杆摆动的杆推压部。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对小型化以及省空间化有利。
[0017]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二引导轴通过上述同步旋转机构,能够在包括预先设定的第一旋转角度范围以及不与上述第一旋转角度范围重合的第二旋转角度范围的旋转角度范围旋转,上述旋转凸轮在上述第二引导轴在上述第一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时,使上述第二引导轴向上述间隙调整方向移动,上述释放机构在上述第二引导轴在上述第二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时,进行上述释放动作。这样一来,第二引导轴向间隙调整方向移动的期间不会进行释放机构的释放动作。因此,能够避免在压板间隙调整中同时进行释放动作或者若进行释放动作则压板间隙变化等情况。
[0018]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有:上游侧输送辊以及上游侧从动辊,上述上游侧输送辊以及上述上游侧从动辊相对于上述打印头,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上游侧释放机构,上述上游侧释放机构基于相对于上述打印头,配置在与上述上游侧输送辊以及上述上游侧从动辊相同的一侧的上述第一引导轴的旋转,使上述上游侧输送辊与上述上游侧从动棍分离,上述上游侧释放机构与上述释放机构同步地进行释放动作。这样一来,能够通过与压板间隙调整机构共用的驱动源同步地进行两组释放机构的释放动作。另夕卜,两组释放机构分别基于配置在所释放的输送辊对附近的滑架引导轴的旋转进行释放动作。因此,能够不使用复杂机构,而以简单的控制,在打印头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位置处精度良好地同步进行输送辊对的释放动作。因此,除去卡在介质输送路的打印头与压板之间的记录介质的作业较容易。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前侧立体图。
[0020]图2是打印机的概要纵剖视图以及局部剖视图。
[0021]图3是表示打印机机构部的俯视图。
[0022]图4是表示打印机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后侧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打印机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后侧立体图。
[0024]图6是表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后侧立体图。
[0025]图7是表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前侧立体图。
[0026]图8是表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部分立体图。
[0027]图9是表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部分立体图。
[0028]图10是表示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部分侧面图。
[0029]图11是局部地示出第二释放机构的立体图(第一释放杆的释放状态)。
[0030]图12是局部地示出第二释放机构的立体图(第一释放杆的非释放状态)。
[0031]图13是局部地示出第二释放机构的立体图(第二释放杆的释放状态)。
[0032]图14是表示支承框架的定位结构的立体图。
[0033]图15是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基准位置检测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4]图16是压板间隙调整机构的基准位置检测部的说明图。
[0035]图17是复合齿轮的基准位置的设定动作、压板间隙调整动作、以及释放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能够双面打印的具备了翻转单元的喷墨打印机的实施方式。对于不具备翻转单元的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以外的打印机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发明。
[0037]打印机的整体构成
[0038]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以下,仅称为“打印机”。)的情况下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2(a)是表示打印机的内部构成的概要纵剖视图,图2(b)是部分纵剖视图。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以附图标记X表示打印机宽度方向,以附图标记Y表示打印机前后方向,以附图标记Z表示打印机上下方向。X、Y、Z三个方向相互正交。
[0039]主要参照图1、图2,对打印机1的整体形状进行说明。打印机1具备打印机主体部2和翻转单元3。打印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