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50072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属于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转印带编码时的图像采集辅助装置领域,该系统包括转印带存储支架、转印带限位机构、拍摄平台、初级限速机构、限速卷盘机构和调整轮。限速卷盘机构的核心部件能自动对传动轴上的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转印带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初级限速机构和限速卷盘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转印带运行的速度上限,使相机所拍到的转印带码条图像不会因运动速度过快而产生模糊。该系统无需电控的速度反馈系统或对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就能在最高的平均转速状态下按周期性的变加速度连续稳态工作,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最大化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转印带编码时的图像采集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转印带属于可以盘卷的连续柔性材料,通常使用卷盘进行盘卷。经过热转印工艺处理后的转印带在向印码产品上印制了一个出厂编码的同时,转印带自身下表面上则残留下与其对应出厂编码一致的透明转印码条,转印带上连续的转印码条是由机械码盘通过热和压力连续转印生成的,由于码盘的高位码不经常使用,机械结构灵活性较差,因此偶尔会产生漏码、重复或模糊不清等错误,这种错误一旦产生,则会同时在转印带码条及其对应的产品出厂编码上同时体现。目前,通常由人工凭肉眼逐一检查转印带码条,或者,凭肉眼逐一检查产品的出厂编码号,但人工检查的效率非常低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也难以避免人为疏漏。
[0003]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文字识别算法已经是成熟的工业检测方法,它能够根据文字图像的特征进行文字定位和分割,运用识别原理对文字进行分类和匹配,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在理论上,使用工业相机对转印带上的每一个透明转印码条分别拍摄一幅图像,即可通过后续的机器视觉技术对该图像上的转印带转印码条完成识别提取和错误校验,迅速完成对转印带的错码和漏码的检测筛选过程。
[0004]现有的柔性材料盘卷装置一般既作为盘卷机构,同时又兼做盘卷动力的驱动机构。但若使用这样的传统盘卷装置直接作为转印带的盘卷装置,则会导致转印带随着盘卷驱动机构的连续盘卷,其卷盘直径也不断增加,转印带上的转印码条从相机镜头下顺次通过的速率同步增加,最终会导致相机无法按恒定的快门频率抓拍到其当前正下方的转印码条,而是可能拍摄到两个相邻码条的连接段,或者只能拍到带有模糊残影的图像,进而造成后续的子符识别错误。
[0005]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可以使用非接触式位置检测装置对转印码条的位置进行检测,并据此精确控制工业相机的快门触发时间,可以使相机刚好能够抓拍到当前镜头下方正在通过的转印码条。但这又要求非接触式位置检测装置既不能阻挡相机的光路,同时也不能沿着转印带的传输方向,从而阻挡和影响转印带的平稳运行。如若缺少能够提供特定位置调整关系的调姿平台,则只能按照检测装置前置于相机的拍摄视场的放置方式,但在该方式下,检测装置受到当前码条触发时,相机同步收到触发而对当前视场内的景物进行拍摄,但此时,触发检测装置的码条有可能尚未进入到相机的视场之中,由此产生拍摄的图像在时序上存在错误,最终致使机器视觉识别技术无法对转印带上的转印码条进行正确拍照和识别。
[0006]此外,传统的转速控制系统一般都使用复杂而昂贵的电控速度反馈系统或电机调速装置,无法仅依靠简单有效的机械装置就在最高的平均转速状态下按周期性的变加速度连续稳态工作。
[0007]如何能设计一款既可以对盘卷装置进行速度控制,又能使相机按正确的时序完成对转印带码条的连续拍摄系统,从而使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能在转印带编码识别领域成功应用成为亟待克服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解决现有同时兼做盘卷驱动动力来源的盘卷机构,转印带随着盘卷驱动机构的连续盘卷,其卷盘直径也不断增加,致使转印带上的转印码条从相机镜头下顺次通过的速率同步增加,最终会导致相机无法按给定的快门频率抓拍到其当前正下方的转印码条,而是可能拍摄到带有模糊残影的图像,进而造成后续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字符识别出现错误。
[0009]传统的转速控制系统一般都使用复杂而昂贵的电控速度反馈系统或电机调速装置,无法仅依靠简单有效的机械装置就在最高的平均转速状态下按周期性的变加速度连续稳态工作。
[0010]使用非接触式位置检测装置辅助触发相机快门的方法,缺少能提供特定位置调整关系的调姿平台,若按照检测装置前置于相机的拍摄视场的放置方式,拍摄的图像在时序上存在错误,可能拍摄到两个相邻码条的连接段,因而无法直接应用于转印带转印码条的识别作业。这些都直接导致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文字识别手段无法直接应用于转印带编码识别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包括转印带存储支架、转印带限位机构、拍摄平台、初级限速机构、限速卷盘机构和调整轮,所述转印带存储支架包括门字形支架,存储滚轮和辅助调整滚轮,门字形支架的两个立柱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向斜上方开口的存储滚轮卡槽,所述两个立柱的顶端通过轴杆连接;存储滚轮的辊子两侧分别设有短轴,两个短轴完全相同,它们的长度小于存储滚轮卡槽的深度;存储滚轮其辊子的轴向长度小于门字形支架两个立柱的间距;所述辅助调整滚轮包括矩形的旋转支架和辅助压辊;旋转支架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转臂,所述转臂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孔,辅助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支架两旋臂的前端轴孔轴连,所述两个旋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轴杆轴连;存储滚轮卡槽的下端到轴杆轴线的距离与辅助压辊的长度相同;
[0013]所述转印带限位机构包括高度定位轮、方向槽和压力轮,压力轮的直径和高度均与高度定位轮相同,其二者轴向平行且水平放置;方向槽的两端为敞口,其槽的底面高度与高度定位轮的外径最低点相同,方向槽的两端敞口分别与高度定位轮和压力轮对齐;
[0014]拍摄平台包括调整支架、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相机姿态调整座、照明支架、转印带稳定机构、光源、光幕传感器和相机,调整支架上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的上方,其二者完全相同;所述相机姿态调整座包括连接块、连接螺杆和两个定位螺杆,连接块和两个定位螺杆分别固连在连接块的前、后两个端面上;
[0015]所述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包括竖板、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和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竖板的侧壁上设有横向滑槽,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共面并均位于竖板的同侧,它们分别垂直并固连于竖板的两端,其三者一体成型,并合围成一个凹字形结构;所述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顺次穿过横向滑槽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固连;
[0016]所述照明支架包括光源支承座和四个完全相同的立柱,四个立柱顶端均设有螺孔,它们的下端分别与调整支架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光源支承座分别与四个立柱的中段固连;
[0017]所述转印带稳定机构包括两个凹字形薄板、两个小螺钉和两个螺钉垫片,两个凹字形薄板完全相同,薄板的凹字形悬臂的前端分别设有小螺孔,所述小螺钉与螺钉垫片一一对应;两个凹字形薄板的四个悬臂两两对齐并将两个螺钉垫片夹在中间,小螺钉顺次穿过上层凹字形薄板的小螺孔、螺钉垫片和下层凹字形薄板的小螺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相机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的上方,相机通过其侧壁上的径向螺孔与连接螺杆螺纹连接,两个定位螺杆分别穿过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固连;光幕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光幕传感器安装座固连,发射器的发射端与接收器的接收端彼此相对;所述照明支架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的凹字形结构内侧,光源的下端面固连于光源支承座上;
[0018]所述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或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上的双滑槽是由彼此平行的两个长条通孔构成,所述长条通孔的轴向与连接螺杆的轴向相同;
[0019]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小铜柱,小铜柱的前端为螺柱,末端为螺孔;所述立柱由多个小铜柱首尾连接而成;通过增加或减少同一层面上的四个小螺柱,可以分别调整光源支承座或转印带稳定机构的水平高度;
[0020]初级限速机构包括限速电机、第一压辊支承座、第二压辊右支承座、主动辊轮、从动辊轮和两个拉簧,第二压辊支承座的中心设有第二主动辊轮轴承,第二压辊支承座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二拉簧固定座,第二压辊支承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第一压辊支承座的中心设有第一主动辊轮轴承,第二压辊支承座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一拉簧固定座,第二压辊支承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主动辊轮包括主动辊轮芯轴和第一橡胶轮,其二者同轴固连;从动辊轮包括从动辊轮芯轴和从动辊轮套筒,从动辊轮芯轴的中段上还分别固连有两个从动辊轮轴承,从动辊轮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从动辊轮轴承的外圈固连并形成滚动幅;从动辊轮套筒外表面套有第二橡胶轮;从动辊轮芯轴的总长度大于第一压辊支承座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的间距,其两个从动辊轮轴承的外壁间距与第一压辊支承座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的间距相同,辊轮芯轴穿过从动辊轮轴承内圈后向外延伸的轴段上对称设有两个彼此平行的车削平面;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包括第二转轴固定槽和第二检修支撑槽,第二转轴固定槽和第二检修支撑槽均为贯穿第二压辊支承座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第一从动辊轮定位槽包括第一转轴固定槽和第一检修支撑槽,第一转轴固定槽和第一检修支撑槽均为贯穿第一压辊支承座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
[0021]第一压辊支承座与第二压辊支承座的结构对称;主动辊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动辊轮轴承和第二主动辊轮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辊轮芯轴的两端分别由第一检修支撑槽和第二检修支撑槽支撑;一个拉簧的下端与第二拉簧固定座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的轴端固连;另一个拉簧的下端与第一拉簧固定座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的轴端固连;主动辊轮芯轴通过联轴器与限速电机同轴固连;
[0022]限速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驱动机构和磁力卷盘,驱动机构包括卷盘电机和卷盘联轴器;脱扣限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弹簧组、弹簧前端座、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键和多个弹簧定位销;第一驱动轴包括光杆、挡板、螺杆和驱动轴孔,光杆和螺杆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的两侧,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位于螺杆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
[0023]所述弹簧前端座包括主动摩擦轮盘和销轴,销轴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二键槽;多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多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弹簧后端座的后侧端面上;第二驱动轴包括从动摩擦轮盘和卷盘轴,卷盘轴同轴固连于从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弹簧后端座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径与主动摩擦轮盘相同,圆环的内侧壁光滑;弹簧组包括多根弹簧,所述的每一个弹簧完全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一个弹簧定位销上;
[0024]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螺杆顺次穿过压力调整螺母和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弹簧后端座的一端与压力调整螺母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组的一端连接,弹簧组的另一端与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连接;销轴插入到驱动轴孔内部,第一键槽通过键与第二键槽连接;磁力卷盘包括卷盘挡板、卷盘芯轴和芯轴压板,其三者顺次同轴固连,卷盘芯轴的后端面设有沿其径向的通槽,芯轴压板嵌入通槽内;
[0025]所述卷盘电机的动力轴通过卷盘联轴器与第一驱动轴的光杆连接,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与从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连接,卷盘轴的末端与磁力卷盘同轴固连;
[0026]所述多个弹簧定位销为六个,三个弹簧定位销分别按度的圆周角间隔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另外三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方式固连在弹簧后端座的后侧端面上;所述主动摩擦轮盘上设有三个沉孔螺孔,它们分别按度的圆周角间隔均布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所述弹簧后端座上也设有与沉孔螺孔完全相同的三个沉孔螺孔;所述六个弹簧定位销均为螺栓,它们以螺纹连接的形式与三个沉孔螺孔或弹簧后端座上的三个沉孔螺孔连接;
[0027]所述通槽内设有磁块,芯轴压板为铁磁材料,所述磁块与芯轴压板通过磁力固连;弹簧组可以由一个大扭簧代替,该扭簧直接套在螺杆上与弹簧组对应的位置,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后端座和主动摩擦轮盘固连;
[0028]转印带存储支架、转印带限位机构、拍摄平台、初级限速机构、调整轮和限速卷盘机构顺次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存储滚轮卡槽的下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以及立柱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均大于方向槽的槽底面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竖板在水平方向上向转印带存储支架所在的一侧倾斜;调整轮的直径小于主动辊轮的直径,调整轮的旋转轴高度也小于主动辊轮的旋转轴高度;卷盘芯轴与主动辊轮的直径相同,卷盘芯轴的旋转轴高度大于从动辊轮的旋转轴高度;存储滚轮卡槽在门字形支架上的开口方向与转印带限位机构相对于门字形支架所在的方向相反。
[00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与相机姿态调整座配合使用,可以使光幕传感器所发出的检测光带以特殊的倾角稳定地投射到转印带上,在该倾角姿态下,光幕传感器既不会阻挡相机的拍摄视场同时又不干扰转印带的水平运行,避免因传感器前置于相机视场而导致的触发快门与拍摄到的码条不对应的时序错误,或仅拍摄到两个相邻码条的连接段。初级限速机构和限速卷盘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转印带运行的速度上限,使相机可以按照正确的频率抓拍到其当前正下方的转印码条,所拍到的转印带码条图像也不会因运动速度过快而产生模糊。
[0030]限速卷盘机构基于机械原理的限速功能,其核心部件能自动对传动轴上的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转印带等柔性材料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进而使得转印带的盘卷速度在不超过极限速度的一个区间内周期性地改变,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
[0031]此外,该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无需电控的速度反馈系统,也无需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其仅依靠简单有效的机械装置就能在最高的平均转速状态下按周期性的变加速度连续稳态工作,最大化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的立体图;
[0033]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3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印带存储支架的立体图;
[0035]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
[003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印带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003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拍摄平台的立体图;
[0038]图7是图6的爆炸视图;
[0039]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相机姿态调整座的立体图;
[0040]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支架的立体图;
[0041]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支架光幕传感器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的爆炸视图;
[0042]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照明支架、光源和转印带稳定机构的爆炸视图;
[0043]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印带稳定机构的爆炸视图;
[0044]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初级限速机构的立体图;
[0045]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初级限速机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视图;
[0046]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辊右支承座的正视图;
[0047]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整轮的立体图;
[0048]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限速卷盘机构的立体图;
[0049]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限速卷盘机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视图;
[0050]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和脱扣限速机构的立体图;
[0051]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脱扣限速机构的爆炸视图;
[0052]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轴的立体图;
[0053]图22是图21的轴向剖视图;
[0054]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前端座的立体图;
[0055]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轴的立体图;
[0056]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卷盘芯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8]如图1至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包括转印带存储支架1、转印带限位机构2、拍摄平台3、初级限速机构4、限速卷盘机构5和调整轮6,转印带存储支架I包括门字形支架1-1,存储滚轮1-2和辅助调整滚轮1-3,门字形支架1-1的两个立柱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向斜上方开口的存储滚轮卡槽1-1-1,两个立柱的顶端通过轴杆1-1-2连接。存储滚轮1-2的辊子两侧分别设有短轴,两个短轴完全相同,它们的长度小于存储滚轮卡槽1-1-1的深度;存储滚轮1-2其辊子的轴向长度小于门字形支架1-1两个立柱的间距;辅助调整滚轮1-3包括矩形的旋转支架1-3-1和辅助压辊1-3-2 ;旋转支架1-3-1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转臂,转臂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孔,辅助压辊1-3-2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支架1-3-1两旋臂的前端轴孔轴连,两个旋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轴杆1-1-2轴连;存储滚轮卡槽1-1-1的下端到轴杆1-1-2轴线的距离与辅助压辊1-3-2的长度相同。
[0059]转印带限位机构2包括高度定位轮2-1、方向槽2-2和压力轮2_3,压力轮2_3的直径和高度均与高度定位轮2-1相同,其二者轴向平行且水平放置。方向槽2-2的两端为敞口,其槽的底面高度与高度定位轮2-1的外径最低点相同,方向槽2-2的两端敞口分别与高度定位轮2-1和压力轮2-3对齐。
[0060]拍摄平台3包括调整支架3-1、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相机姿态调整座3_3、照明支架3-4、转印带稳定机构3-5、光源3-6、光幕传感器3-7和相机3_8,光源3_6是LDL-TP型背光透射LED光源,相机3_8采用DMK22BUC03型工业相机,光幕传感器3_7是LV-NH300型光幕传感器,其包括发射器7-2和接收器7_1。调整支架3_1上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的上方,其二者完全相同;相机姿态调整座3-3包括连接块3-3-1、连接螺杆3-3-2和两个定位螺杆3_3_3,连接块3_3_1和两个定位螺杆3-3-3分别固连在连接块3-3-1的前、后两个端面上。
[0061 ] 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包括竖板3-2-1、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_2_2和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3-2-3,竖板3-2-1的侧壁上设有横向滑槽3-2-1-1,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1共面并均位于竖板3-2-1的同侧,它们分别垂直并固连于竖板3-2-1的两端,其三者一体成型,并合围成一个凹字形结构。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3-2-3顺次穿过横向滑槽3-2-1-1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3-1固连;照明支架3-4包括光源支承座3-4-2和四个完全相同的立柱3-4-1,四个立柱3-4-1顶端均设有螺孔3-4-1-1,它们的下端分别与调整支架3-1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光源支承座3-4-2分别与四个立柱3-4-1的中段固连。
[0062]转印带稳定机构3-5包括两个凹字形薄板3-5-1、两个小螺钉3_5_2和两个螺钉垫片3-5-3,两个凹字形薄板3-5-1完全相同,薄板3-5-1的凹字形悬臂的前端分别设有小螺孔3-5-1-1,小螺钉3-5-2与螺钉垫片3-5-3 —一对应。两个凹字形薄板3_5_1的四个悬臂两两对齐并将两个螺钉垫片3-5-3夹在中间,小螺钉3-5-2顺次穿过上层凹字形薄板
3-5-1的小螺孔3-5-1-1、螺钉垫片3-5-3和下层凹字形薄板3_5_1的小螺孔3_5_1_1并与螺孔3-4-1-1螺纹连接;两个凹字形薄板3-5-1彼此平行,它们以相同的姿态彼此层叠并将两个螺钉垫片3-5-3夹在中间,使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两个凹字形侧臂分别形成带有夹缝的双层板结构。
[0063]相机3-8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上方,相机3-8通过其侧壁上的径向螺孔与连接螺杆3-3-2螺纹连接,两个定位螺杆3-3-3分别穿过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3-1固连;光幕传感器3-7的发射器3-7-2和接收器3-7-1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2固连,发射器3-7-2的发射端与接收器3-7-1的接收端彼此相对;照明支架3-4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的凹字形结构内侧,光源
3-6的下端面固连于光源支承座3-4-2上;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1所在平面与转印带稳定机构3-5所在平面呈一定倾角;该倾角的角度可根据拍摄姿态的需求自由调整,以便使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无法遮挡相机3-8的镜头视场。
[0064]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或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上的双滑槽是由彼此平行的两个长条通孔构成,长条通孔的轴向与连接螺杆3-3-2的轴向相同。立柱3-4-1包括多个小铜柱,小铜柱的前端为螺柱,末端为螺孔;立柱3-4-1由多个小铜柱首尾连接而成。通过增加或减少同一层面上的四个小螺柱,可以分别调整光源支承座3-4-2或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水平高度。
[0065]初级限速机构4包括限速电机4-1、第一压辊支承座4-2、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_3、主动辊轮4-4、从动辊轮4-5和两个拉簧4-6,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中心设有第二主动辊轮轴承4-3-1,第二压辊支承座4-3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二拉簧固定座4-3-2,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4-3-3 ;第一压辊支承座4-2的中心设有第一主动辊轮轴承4-2-1,第二压辊支承座4-3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一拉簧固定座4-2-2,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4-2-3。主动辊轮4_4包括主动辊轮芯轴4-4-1和第一橡胶轮4-4-2,其二者同轴固连;从动辊轮4-5包括从动辊轮芯轴4-5-1和从动辊轮套筒4-5-2,从动辊轮芯轴4-5-1的中段上还分别固连有两个从动辊轮轴承4-5-1-1,从动辊轮套筒4-5-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从动辊轮轴承4-5-1-1的外圈固连并形成滚动幅;从动辊轮套筒4-5-2外表面套有第二橡胶轮。从动辊轮芯轴4-5-1的总长度大于第一压辊支承座4-2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3的间距,其两个从动辊轮轴承
4-5-1-1的外壁间距与第一压辊支承座4-2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3的间距相同,辊轮芯轴4-5-1穿过从动辊轮轴承4-5-1-1内圈后向外延伸的轴段上对称设有两个彼此平行的车削平面4_5_1_1。第二从动棍轮定位槽4-3-3包括第二转轴固定槽4-3-3-1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第二转轴固定槽4-3-3-1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_3_3_2均为贯穿第二压辊支承座4-3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第一从动辊轮定位槽4-2-3包括第一转轴固定槽4-2-3-1和第一检修支撑槽4-2-3-2,第一转轴固定槽4-2-3-1和第一检修支撑槽
4-2-3-2均为贯穿第一压辊支承座4-2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
[0066]第一压辊支承座4-2与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结构对称,主动辊轮4_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动辊轮轴承4-2-1和第二主动辊轮轴承4-3-1转动连接,从动辊轮芯轴4-5-1的两端分别由第一检修支撑槽4-2-3-2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支撑。一个拉簧4_6的下端与第二拉簧固定座4-3-2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4-5-1的轴端固连;另一个拉簧4-6的下端与第一拉簧固定座4-2-2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4-5-1的轴端固连;主动辊轮芯轴4-4-1通过联轴器与限速电机4-1同轴固连。
[0067]限速卷盘5包括脱扣限速机构5-1、驱动机构5-2和磁力卷盘5_3,驱动机构5_2包括卷盘电机5-2-1和卷盘联轴器5-2-2 ;脱扣限速机构5-1包括第一驱动轴5_1_1、第二驱动轴5-1-2、弹簧组5-1-3、弹簧前端座5-1-4、弹簧后端座5-1-5、压力调整螺母5-1-6、键5-1-7和多个弹簧定位销5-1-8。第一驱动轴5-1-1包括光杆5_1_1_1、挡板5_1_1_2、螺杆5-1-1-3和驱动轴孔5-1-1-4,光杆5-1-1-1和螺杆5_1_1_3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5-1-1-2的两侧,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5-1-1-4位于螺杆5-1-1-3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5-1-1-4-1。
[0068]弹簧前端座5-1-4包括主动摩擦轮盘5-1-4-1和销轴5_1_4_2,销轴5_1_4_2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5-1-4-2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二键槽5-1-4-2-1。多个弹簧定位销5-1-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多个弹簧定位销5-1-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弹簧后端座5-1-5的后侧端面上;第二驱动轴5-1-2包括从动摩擦轮盘5-1-2-1和卷盘轴5-1-2-2,卷盘轴5-1-2-2同轴固连于从动摩擦轮盘5_1_2_1的后侧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弹簧后端座5-1-5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径与主动摩擦轮盘5-1-4-1相同,圆环的内侧壁光滑;弹簧组5-1-3包括多根弹簧,的每一个弹簧完全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一个弹黃定位销5-1-8上。
[0069]第一驱动轴5-1-1的螺杆5-1-1-3顺次穿过压力调整螺母5_1_6和弹簧后端座5-1-5,压力调整螺母5-1-6与螺杆5-1-1-3螺纹连接,弹簧后端座5_1_5的一端与压力调整螺母5-1-6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组5-1-3的一端连接,弹簧组5-1-3的另一端与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连接。销轴5-1-4-2插入到驱动轴孔5-1-1-4内部,第一键槽5-1-1-4-1通过键5-1-7与第二键槽5-1-4-2-1连接;磁力卷盘5_3包括卷盘挡板5_3_3、卷盘芯轴5-3-2和芯轴压板5-3-1,其三者顺次同轴固连,卷盘芯轴5-3-2的后端面设有沿其径向的通槽5-3-2-1,芯轴压板5-3-1嵌入通槽5-3-2-1内。卷盘电机5_2_1的动力轴通过卷盘联轴器5-2-2与第一驱动轴5-1-1的光杆5-1-1-1连接,主动摩擦轮盘5_1_4_1的前端面与从动摩擦轮盘5-1-2-1的前端面连接,卷盘轴5-1-2-2的末端与磁力卷盘5-3同轴固连。
[0070]多个弹簧定位销5-1-8为六个,三个弹簧定位销5-1-8分别按120度的圆周角间隔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另外三个弹簧定位销5-1-8按相同的方式固连在弹簧后端座5-1-5的后侧端面上。主动摩擦轮盘5-1-4-1上设有三个沉孔螺孔5-1-4-1-1,它们分别按120度的圆周角间隔均布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弹簧后端座5-1-5上也设有与沉孔螺孔5-1-4-1-1完全相同的三个沉孔螺孔。六个弹簧定位销5-1-8均为螺栓,它们以螺纹连接的形式与三个沉孔螺孔5-1-4-1-1或弹簧后端座5-1-5上的三个沉孔螺孔连接。
[0071]通槽5-3-2-1内设有磁块,芯轴压板5-3-1为铁磁材料,磁块与芯轴压板5_3_1通过磁力固连。弹簧组5-1-3可以由一个大扭簧代替,该扭簧直接套在螺杆5-1-1-3上与弹簧组5-1-3对应的位置,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后端座5-1-5和主动摩擦轮盘5-1-4-1固连。
[0072]转印带存储支架1、转印带限位机构2、拍摄平台3、初级限速机构4、调整轮6和限速卷盘机构5顺次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存储滚轮卡槽1-1-1的下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以及立柱3-4-1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均大于方向槽2-2的槽底面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竖板3-2-1在水平方向上向转印带存储支架I所在的一侧倾斜;调整轮6的直径小于主动辊轮4-4的直径,调整轮6的旋转轴高度也小于主动辊轮4-4的旋转轴高度;卷盘芯轴5-3-2与主动辊轮4-4的直径相同,卷盘芯轴5-3-2的旋转轴高度大于从动辊轮4-5的旋转轴高度。存储滚轮卡槽1-1-1在门字形支架1-1上的开口方向与转印带限位机构2相对于门字形支架1-1所在的方向相反。
[0073]具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时,存储滚轮1-2用于装载未经检测的转印带卷盘,其自身辊子两侧的短轴分别装入两个存储滚轮卡槽1-1-1,然后将转印带的端头顺次从高度定位轮2-1的下方、方向槽2-2内和压力轮2-3的下方穿过。将从转印带限位机构2输出后的转印带从侧向嵌入由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两个凹字形侧臂分别形成带有夹缝的双层板结构中,由此,两个双层板结构能起到对转印带的支撑、限位和稳定作用。调整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的倾角,使其邻近压力轮2-3的一端向下倾斜,以避开转印带的传输路径。随后,将转印带从主动辊轮4-4与从动辊轮4-5之间穿过,再使其从调整轮6的下方绕过,然后,将转印带的端头盘绕在卷盘芯轴5-3-2的外径上。
[0074]在完成转印带的初步装载后,将从动辊轮芯轴4-5-1从由第一检修支撑槽
4-2-3-2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支撑改为由第一转轴固定槽4_2_3_1和第二转轴固定槽4-3-3-1共同支撑,此时,主动辊轮4-4与从动辊轮4-5的外径相切,从动辊轮4_5在两个拉簧4-6的拉力作用下,向转印带施加压力。最后,将转印带沿其经过的路径做对齐调整后,转动存储滚轮1-2将转印带绷紧并用调整轮6压在未经检测的转印带卷盘上,依靠调整轮6的自身重力向未经检测的转印带卷盘施加压力,以防止转印带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过度松懈的状态。
[0075]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凹字形区域内部的一小段转印带,即为光幕传感器3-7和相机3-8的检测和拍摄目标。分别启动光源3-6、光幕传感器3-7和相机3-8,光源
3-6发出的光线照亮转印带的背面以增强照明。用控制线缆将发射器3-7-2与相机3-8连接,并根据当前光照条件给接收器3-7-1预设一个适当的光强触发阈值。发射器3-7-2所发出的检测光带穿过转印码条并入射接收器3-7-1,当检测光带穿过转印带上的透明转印码条时,进入到接收器3-7-1内部的光通量会超过其预设的触发阈值,从而导致接收器7-1向相机3-8发出一个拍摄触发控制信号。
[0076]用支架5-6支撑卷盘联轴器5-2-2,并用第一轴承支架5-4和第二轴承支架5-5的内置轴承分别将光杆5-1-1-1和卷盘轴5-1-2-2的轴向间距固定。卷盘轴5-1-2-2的末端直接与磁力卷盘5-3同轴固连,从而形成连贯的盘卷轴系。手动旋转并改变压力调整螺母
5-1-6在螺杆5-1-1-3上的位置,并通过压力调整螺母5-1-6向弹簧后端座5_1_5施加压紧推力,使得弹簧组5-1-3受力压缩,该推力顺次经弹簧组5-1-3和主动摩擦轮盘5-1-4-1传递并最终施加在从动摩擦轮盘1-2-1上。
[0077]使限速电机4-1和卷盘电机5-2-1均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转动,当卷盘电机5_2_1以恒定的转速工作时,脱扣限速机构5-1按照卷盘电机5-2-1的输出转速和扭力将盘卷动力传递至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由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共同形成的摩擦副之间产生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在卷盘轴5-1-2-2的额定脱扣扭矩下将保持不变,因此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不会脱扣,二者无相对运动。前述盘卷动力保持不变,继续传递并驱动磁力卷盘5-3开始勻速转动。
[0078]由于磁力卷盘5-3盘卷转印带的速度会随着转印带盘的外径增加而不断加快,导致盘卷轮负载扭矩的不断加大、盘卷线速度也同步增加。这都会带来转印带被扯断,无法连续盘卷的风险,同时,伴随着初级限速机构4和限速卷盘机构5转印带被逐渐绷紧,从动辊轮4-5将在转印带的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转动,同时,主动辊轮4-4则依然通过其产生的摩擦力对转印带起到一定的限速作用,这导致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内部的转印带虽然也有加速趋势,但其加速效果明显放缓。
[0079]伴随着转印带的进一步加速和绷紧,磁力卷盘5-3的负载扭矩将逐渐趋向极值,当磁力卷盘5-3的负载扭矩达到卷盘轴5-1-2-2的额定脱扣扭矩时,前述摩擦副之间的扭力将克服静摩擦力,导致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脱扣,同时,静摩擦力瞬时变成转动摩擦力。盘卷轮产生的过载扭矩将得到释放并导致扭力迅速下降,磁力卷盘5-3减速。当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之间的扭力重新低于静摩擦力时,导致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在弹簧组5-1-3的压力作用下重新连接,自动恢复到静摩擦力下的额定盘卷动力传动模式,磁力卷盘5-3重新加速。
[0080]上述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构成的摩擦副脱扣、恢复连接的过程周而复始,使磁力卷盘5-3重新在便加速的转动状态下达到新的稳态,从而在无需调制电机转速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磁力卷盘5-3的最高转速或最大负载扭矩,确保转印带盘卷时不被扯断。同时,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凹字形区域内部的一小段转印带虽然也同步做周期性的运动,但其运行速度始终被限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在此情况下,光幕传感器3-7可以确保按照正确的频率触发相机3-8快门,使其抓拍到其当前正下方的转印码条,从而避免拍摄到两个相邻码条的连接段,所拍到的转印带码条图像也不会出现模糊残影。
[0081]根据需求设定压力调整螺母5-1-6在螺杆5-1-1-3上的位置,可以间接设定本卷盘的摩擦副所能承受的最大额定扭力,进而控制磁力卷盘5-3所盘卷的纸袋盘的最大外径上限。
[0082]通槽5-3-2-1的内置磁块与芯轴压板5-3-1通过磁力固连,在磁力卷盘5_3盘卷转印带的过程中,芯轴压板5-3-1在侧向对转印带所形成的卷盘起到规整限位作用。当磁力卷盘5-3完成对整卷转印带的盘卷作业后,用手握住芯轴压板5-3-1两侧并克服磁块的吸引磁力,即可方便地将芯轴压板5-3-1从卷盘芯轴5-3-2前端取下,方便转印带卷盘的取下和更换。
[0083]当转印带盘在限速卷盘5的带动下开始运动时,前述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凹字形区域内部的一小段转印带开始水平运动,发射器3-7-2所发出的检测光带间歇性地从转印带的转印码条中穿过或者从邻近两个转印码条的连接部透过,这导致接收器3-7-1所接收到的检测光带随之产生间歇性的光通量变化,接收器3-7-1即可产生与检测光带光通量变化频率相同的触发脉冲,形成对相机3-8的拍摄触发信号。相机3-8用于从转印带上方对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凹字形区域内部的一小段转印带进行拍摄,其快门拍照频率与光幕传感器3-7所发来的拍摄触发信号的触发频率保持一致。
[0084]相机姿态调整座3-3可用于调整相机3-8的拍摄倾角和高度,进而改变相机3_8拍摄的视场的范围、光轴姿态和对焦位置。发射器3-7-2所发出的检测光带投射到转印带表面时,会在转印带表面形成一个条形光斑,通过调整相机姿态调整座3-3的姿态,可以使相机3-8以最佳的姿态对条形光斑所在位置的转印带进行拍摄。
[0085]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则可调整光幕传感器3-7所发出的检测光带投射到转印带上的入射倾角和位置。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与相机姿态调整座3-3配合使用,可以使光幕传感器3-7所发出的检测光带以特殊的倾角稳定地投射到转印带上,在该倾角姿态下,光幕传感器3-7既不会阻挡相机的拍摄视场,同时又不干扰转印带的水平运行,此夕卜,在光幕传感器3-7的这种姿态下,相机3-8每次受到光幕传感器3-7触发时,都能正确地抓拍到产生当前相机拍摄触发信号的转印码条,而不会产生时序错误。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传感器前置于相机视场而导致的触发快门与拍摄到的码条不对应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多种拍摄姿态调整需求。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狭缝能对转印带进行支撑和限位并在转印带运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保持稳定作用。
[0086]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与相机姿态调整座配合使用,可以使光幕传感器所发出的检测光带以特殊的倾角稳定地投射到转印带上,在该倾角姿态下,光幕传感器即不会阻挡相机的拍摄视场同时又不干扰转印带的水平运行,避免因传感器前置于相机视场而导致的触发快门与拍摄到的码条不对应的时序错误,或仅拍摄到两个相邻码条的连接段。
[0087]初级限速机构和限速卷盘机构转速始终相同,但随着转印带等柔性材料在卷盘上的卷盘直径逐渐增大,限速卷盘机构对转印带的牵引速度逐渐快于初级限速机构对转印带的牵引速度,此时,初级限速机构的从动辊轮4-5将在转印带的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转动,同时,主动辊轮4-4则依然通过其产生的摩擦力对转印带起到一定的限速作用,这导致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内部的转印带虽然也有加速趋势,但其加速效果明显放缓,从而起到初级限速作用。
[0088]伴随着卷盘直径进一步逐渐增大,转印带的进一步加速和绷紧,磁力卷盘5-3的负载扭矩将逐渐趋向极值,当磁力卷盘5-3的负载扭矩达到卷盘轴5-1-2-2的额定脱扣扭矩时,前述摩擦副之间的扭力将克服静摩擦力,导致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脱扣,同时,静摩擦力瞬时变成滑动摩擦力。盘卷轮产生的过载扭矩将得到释放并导致扭力迅速下降,磁力卷盘5-3因失去动力而减速。当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之间的扭力重新低于静摩擦力时,导致主动摩擦轮盘5-1-4-1与从动摩擦轮盘1-2-1在弹簧组5-1-3的压力作用下重新连接,自动恢复到静摩擦力下的额定盘卷动力传动模式,磁力卷盘5-3重新加速。
[0089]初级限速机构和限速卷盘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转印带运行的速度上限,使相机可以按照正确的频率抓拍到其当前正下方的转印码条,所拍到的转印带码条图像也不会因转印带运动速度过快而产生模糊。限速卷盘机构5基于机械原理的限速功能,其核心部件能自动对传动轴上的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转印带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进而使得柔性材料的盘卷速度在不超过极限速度的一个区间内周期性地改变,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
[0090]此外,该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无需电控的速度反馈系统,也无需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其仅依靠简单有效的机械装置就能在最高的平均转速状态下按周期性的变加速度连续稳态工作,最大化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
1.转印带码条图像限速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转印带存储支架(I)、转印带限位机构(2)、拍摄平台(3)、初级限速机构(4)、限速卷盘机构(5)和调整轮(6),所述转印带存储支架(I)包括门字形支架(1-1),存储滚轮(1-2)和辅助调整滚轮(1-3),门字形支架(1-1)的两个立柱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向斜上方开口的存储滚轮卡槽(1-1-1),所述两个立柱的顶端通过轴杆(1-1-2)连接;存储滚轮(1-2)的辊子两侧分别设有短轴,两个短轴完全相同,它们的长度小于存储滚轮卡槽(1-1-1)的深度;存储滚轮(1-2)其辊子的轴向长度小于门字形支架(1-1)两个立柱的间距;所述辅助调整滚轮(1-3)包括矩形的旋转支架(1-3-1)和辅助压辊(1-3-2);旋转支架(1-3-1)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转臂,所述转臂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轴孔,辅助压辊(1-3-2)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支架(1-3-1)两旋臂的前端轴孔轴连,所述两个旋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轴杆(1-1-2)轴连;存储滚轮卡槽(1-1-1)的下端到轴杆(1-1-2)轴线的距离与辅助压辊(1-3-2)的长度相同; 所述转印带限位机构(2)包括高度定位轮(2-1)、方向槽(2-2)和压力轮(2-3),压力轮(2-3)的直径和高度均与高度定位轮(2-1)相同,其二者轴向平行且水平放置;方向槽(2-2)的两端为敞口,其槽的底面高度与高度定位轮(2-1)的外径最低点相同,方向槽(2-2)的两端敞口分别与高度定位轮(2-1)和压力轮(2-3)对齐; 拍摄平台(3)包括调整支架(3-1)、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相机姿态调整座(3-3)、照明支架(3-4)、转印带稳定机构(3-5)、光源(3-6)、光幕传感器(3_7)和相机(3-8),调整支架(3-1)上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的上方,其二者完全相同;所述相机姿态调整座(3-3)包括连接块(3-3-1)、连接螺杆(3-3-2)和两个定位螺杆(3-3-3),连接块(3-3-1)和两个定位螺杆(3_3_3)分别固连在连接块(3-3-1)的前、后两个端面上; 所述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包括竖板(3-2-1)、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2)和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3-2-3),竖板(3-2-1)的侧壁上设有横向滑槽(3-2-1-1),两个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1)共面并均位于竖板(3-2-1)的同侧,它们分别垂直并固连于竖板(3-2-1)的两端,其三者一体成型,并合围成一个凹字形结构;所述两个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螺栓(3-2-3)顺次穿过横向滑槽(3-2-1-1)和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3-1)固连; 所述照明支架(3-4)包括光源支承座(3-4-2)和四个完全相同的立柱(3-4-1),四个立柱(3-4-1)顶端均设有螺孔(3-4-1-1),它们的下端分别与调整支架(3-1)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光源支承座(3-4-2)分别与四个立柱(3-4-1)的中段固连; 所述转印带稳定机构(3-5)包括两个凹字形薄板(3-5-1)、两个小螺钉(3-5-2)和两个螺钉垫片(3-5-3),两个凹字形薄板(3-5-1)完全相同,薄板(3-5-1)的凹字形悬臂的前端分别设有小螺孔(3-5-1-1),所述小螺钉(3-5-2)与螺钉垫片(3-5-3) —一对应;两个凹字形薄板(3-5-1)的四个悬臂两两对齐并将两个螺钉垫片(3-5-3)夹在中间,小螺钉(3-5-2)顺次穿过上层凹字形薄板(3-5-1)的小螺孔(3-5-1-1)、螺钉垫片(3-5-3)和下层凹字形薄板(3-5-1)的小螺孔(3-5-1-1)并与螺孔(3-4-1-1)螺纹连接;相机(3_8)位于转印带稳定机构(3-5)的上方,相机(3-8)通过其侧壁上的径向螺孔与连接螺杆(3-3-2)螺纹连接,两个定位螺杆(3-3-3)分别穿过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的左、右滑槽,并通过螺母与调整支架(3-1)固连;光幕传感器(3-7)的发射器(3-7-2)和接收器(3-7-1)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光幕传感器安装座(3-2-2)固连,发射器(3-7-2)的发射端与接收器(3-7-1)的接收端彼此相对;所述照明支架(3-4)位于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座(3-2)的凹字形结构内侧,光源(3-6)的下端面固连于光源支承座(3-4-2)上; 所述相机姿态调整双滑槽(3-1-1)或光幕传感器姿态调整双滑槽(3-1-2)上的双滑槽是由彼此平行的两个长条通孔构成,所述长条通孔的轴向与连接螺杆(3-3-2)的轴向相同; 所述立柱(3-4-1)包括多个小铜柱,小铜柱的前端为螺柱,末端为螺孔;所述立柱(3-4-1)由多个小铜柱首尾连接而成; 初级限速机构(4)包括限速电机(4-1)、第一压辊支承座(4-2)、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3)、主动辊轮(4-4)、从动辊轮(4-5)和两个拉簧(4-6),第二压辊支承座(4_3)的中心设有第二主动辊轮轴承(4-3-1),第二压辊支承座(4-3)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二拉簧固定座(4-3-2),第二压棍支承座(4-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棍轮定位槽(4-3-3);第一压辊支承座(4-2)的中心设有第一主动辊轮轴承(4-2-1),第二压辊支承座(4-3)下段的外侧壁的右侧设有第一拉簧固定座(4-2-2),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4-2-3);主动辊轮(4-4)包括主动辊轮芯轴(4-4-1)和第一橡胶轮(4-4-2),其二者同轴固连;从动辊轮(4-5)包括从动辊轮芯轴(4-5-1)和从动辊轮套筒(4-5-2),从动辊轮芯轴(4-5-1)的中段上还分别固连有两个从动辊轮轴承(4-5-1-1),从动辊轮套筒(4-5-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从动辊轮轴承(4-5-1-1)的外圈固连并形成滚动幅;从动辊轮套筒(4-5-2)外表面套有第二橡胶轮;从动辊轮芯轴(4-5-1)的总长度大于第一压辊支承座(4-2)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3)的间距,其两个从动辊轮轴承(4-5-1-1)的外壁间距与第一压辊支承座(4-2)距离第二压辊右支承座(4-3)的间距相同,辊轮芯轴(4-5-1)穿过从动辊轮轴承(4-5-1-1)内圈后向外延伸的轴段上对称设有两个彼此平行的车削平面(4-5-1-1);第二从动辊轮定位槽(4-3-3)包括第二转轴固定槽(4-3-3-1)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第二转轴固定槽(4_3_3_1)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均为贯穿第二压辊支承座(4-3)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第一从动辊轮定位槽(4-2-3)包括第一转轴固定槽(4-2-3-1)和第一检修支撑槽(4-2-3-2),第一转轴固定槽(4-2-3-1)和第一检修支撑槽(4-2-3-2)均为贯穿第一压辊支承座(4_2)侧壁的矩形横向通槽,其后者比前者深; 第一压辊支承座(4-2)与第二压辊支承座(4-3)的结构对称;主动辊轮(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动辊轮轴承(4-2-1)和第二主动辊轮轴承(4-3-1)转动连接,从动辊轮芯轴(4-5-1)的两端分别由第一检修支撑槽(4-2-3-2)和第二检修支撑槽(4-3-3-2)支撑;一个拉簧(4-6)的下端与第二拉簧固定座(4-3-2)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4-5-1)的轴端固连;另一个拉簧(4-6)的下端与第一拉簧固定座(4-2-2)固连,其另一端与从动辊轮芯轴(4-5-1)的轴端固连;主动辊轮芯轴(4-4-1)通过联轴器与限速电机(4-1)同轴固连; 限速卷盘(5)包括脱扣限速机构(5-1)、驱动机构(5-2)和磁力卷盘(5-3),驱动机构(5-2)包括卷盘电机(5-2-1)和卷盘联轴器(5-2-2);脱扣限速机构(5_1)包括第一驱动轴(5-1-1)、第二驱动轴(5-1-2)、弹簧组(5-1-3)、弹簧前端座(5_1_4)、弹簧后端座(5_1_5)、压力调整螺母(5-1-6)、键(5-1-7)和多个弹簧定位销(5-1-8);第一驱动轴包括光杆(5-1-1-1)、挡板(5-1-1-2)、螺杆(5-1-1-3)和驱动轴孔(5-1_1_4),光杆(5-1-1-1)和螺杆(5-1-1-3)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5-1-1-2)的两侧,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5-1-1-4)位于螺杆(5-1-1-3)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5-1-1-4-1);所述弹簧前端座(5-1-4)包括主动摩擦轮盘(5-1-4-1)和销轴(5-1-4-2),销轴(5-1-4-2)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5-1-4-2)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二键槽(5-1-4-2-1);多个弹簧定位销(5_1_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多个弹簧定位销(5-1-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弹簧后端座(5-1-5)的后侧端面上;第二驱动轴(5-1-2)包括从动摩擦轮盘(5-1-2-1)和卷盘轴(5-1-2-2),卷盘轴(5-1-2-2)同轴固连于从动摩擦轮盘(5-1-2-1)的后侧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弹簧后端座(5-1-5)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径与主动摩擦轮盘(5-1-4-1)相同,圆环的内侧壁光滑;弹簧组(5-1-3)包括多根弹簧,所述的每一个弹簧完全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一个弹簧定位销(5-1-8)上; 所述第一驱动轴(5-1-1)的螺杆(5-1-1-3)顺次穿过压力调整螺母(5-1-6)和弹簧后端座(5-1-5),压力调整螺母(5-1-6)与螺杆(5-1-1-3)螺纹连接,弹簧后端座(5_1_5)的一端与压力调整螺母(5-1-6)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组(5-1-3)的一端连接,弹簧组(5-1-3)的另一端与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连接;销轴(5-1-4-2)插入到驱动轴孔(5-1-1-4)内部,第一键槽(5-1-1-4-1)通过键(5-1-7)与第二键槽(5-1-4-2-1)连接;磁力卷盘(5-3)包括卷盘挡板(5-3-3)、卷盘芯轴(5-3-2)和芯轴压板(5_3_1),其三者顺次同轴固连,卷盘芯轴(5-3-2)的后端面设有沿其径向的通槽(5-3-2-1),芯轴压板(5-3-1)嵌入通槽(5-3-2-1)内; 所述卷盘电机(5-2-1)的动力轴通过卷盘联轴器(5-2-2)与第一驱动轴(5-1-1)的光杆(5-1-1-1)连接,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前端面与从动摩擦轮盘(5-1-2-1)的前端面连接,卷盘轴(5-1-2-2)的末端与磁力卷盘(5-3)同轴固连; 所述多个弹簧定位销(5-1-8)为六个,三个弹簧定位销(5-1-8)分别按120度的圆周角间隔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另外三个弹簧定位销(5-1-8)按相同的方式固连在弹簧后端座(5-1-5)的后侧端面上;所述主动摩擦轮盘(5-1-4-1)上设有三个沉孔螺孔(5-1-4-1-1),它们分别按120度的圆周角间隔均布在主动摩擦轮盘(5-1-4-1)的后侧端面上;所述弹簧后端座(5-1-5)上也设有与沉孔螺孔(5-1-4-1-1)完全相同的三个沉孔螺孔;所述六个弹簧定位销(5-1-8)均为螺栓,它们以螺纹连接的形式与三个沉孔螺孔(5-1-4-1-1)或弹簧后端座(5-1-5)上的三个沉孔螺孔连接; 所述通槽(5-3-2-1)内设有磁块,所述磁块与芯轴压板(5-3-1)通过磁力固连;弹簧组(5-1-3)可以由一个大扭簧代替,该扭簧直接套在螺杆(5-1-1-3)上与弹簧组(5-1-3)对应的位置,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后端座(5-1-5)和主动摩擦轮盘(5-1-4-1)固连; 转印带存储支架(I)、转印带限位机构(2)、拍摄平台(3)、初级限速机构(4)、调整轮(6)和限速卷盘机构(5)顺次固连于同一水平面上,存储滚轮卡槽(1-1-1)的下端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以及立柱(3-4-1)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均大于方向槽(2-2)的槽底面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值;竖板(3-2-1)在水平方向上向转印带存储支架(I)所在的一侧倾斜;调整轮(6)的直径小于主动辊轮(4-4)的直径,调整轮(6)的旋转轴高度也小于主动辊轮(4-4)的旋转轴高度;卷盘芯轴(5-3-2)与主动辊轮(4-4)的直径相同,卷盘芯轴(5-3-2)的旋转轴高度大于从动辊轮(4-5)的旋转轴高度;存储滚轮卡槽(1-1-1)在门字形支架(1-1)上的开口方向与转印带限位机构(2)相对于门字形支架(1-1)所在的方向相反。
【文档编号】B41F33/00GK203920018SQ20142036075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周晓东, 岳晓峰, 高学亮 申请人:长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