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88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片材按压装置以及打印装置,能够将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杆可靠地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分离位置。该片材按压装置具有:可动侧按压杆(86),其构成为能够在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按压位置是通过片材按压部(99)将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模切标签纸向平坦面(61a)按压的位置,所述分离位置是片材按压部(99)从模切标签纸分离的位置;以及杆弹簧(87),其以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中立点为界,对可动侧按压杆(86)分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
【专利说明】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片材按压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按压装置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沿输送路径(运送路径)面输送片状部件(片材)的片材输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086976号公报
[0004]在这样的片材输送装置中,为了防止片状部件从输送路径面浮起,而考虑设置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杆。如果将该按压杆构成为能够在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位置与从片状部件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结构,则对于针对输送路径面设置片状部件的情况等而言也较方便。在此结构中,为了通过按压杆按压片状部件,优选利用弹簧对按压杆朝向按压位置施力,并设为能够将按压杆保持在分离位置。这一点,例如考虑利用单击球(click ball)机构将按压杆反抗弹簧地保持在分离位置,但是该情况下,在单击球接合于单击球孔之前用户不反抗弹簧地旋转操作按压杆的情况下,按压杆会由于弹簧的作用力而返回至按压位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杆可靠地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分离位置的片材按压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按压装置的打印装置。
[0006]本发明的片材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按压杆,其构成为能够在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按压位置是通过片材按压部将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片状部件向输送路径面按压的位置,分离位置是片材按压部从片状部件分离的位置;以及弹性部件,以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中立点(neutral point)为界,对按压杆分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
[0007]根据该结构,具备以中立点为界而对按压杆分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的弹性部件,由此在从按压位置向分离位置旋转操作按压杆时,用户在从按压位置至中立点之前使按压杆反抗弹性部件地旋转,而当经过中立点时施力方向发生切换,能够不反抗弹性部件地使按压杆朝向分离位置旋转。同样地,在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旋转操作按压杆时,用户从分离位置至中立点之前使按压杆反抗弹性部件地旋转,而当经过中立点时施力方向发生切换,能够不反抗弹性部件地使按压杆朝向按压位置旋转。因此,能够将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杆旋转可靠地操作至按压位置、分离位置。
[0008]该情况下,优选还具备:基部,其能够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进退部件,其形成有对沿输送路径面输送来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并且以相对于片状部件能够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的方式被保持于基部;以及联动机构,其与按压杆向分离位置的旋转联动而使进退部件前进至前进位置且保持于前进位置,并且与按压杆向按压位置的旋转联动而使进退部件后退至后退位置。
[0009]根据该结构,当在输送路径面上放置片状部件时,将按压杆旋转操作至分离位置侦牝由此按压杆通过弹性部件而旋转至分离位置,并且进退部件与此联动地前进至前进位置且保持于前进位置。由此,用户能够在按压杆旋转至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在输送路径面上放置片状部件,并且使片状部件顶靠在被保持于前进位置的进退部件的引导面且使基部滑动,能够调整引导宽度。另外,当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片状部件时,将按压杆旋转操至作按压位置侧,由此按压杆通过弹性部件旋转至按压位置,并且进退部件向后退位置后退。由此,通过成为利用按压杆防止片状部件从输送路径面浮起的状态,并且比引导宽度调整时引导宽度更广,从而能够不对片状部件施加过度的输送阻力地适当地输送片状部件。
[0010]这样,通过进退部件与按压杆的旋转联动而进退,用户能够同时进行使按压杆旋转的操作和使进退部件进退的操作,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性。
[0011]该情况下,优选:联动机构由杆接合部、进退部件按压部及弹性部件构成,该杆接合部形成于按压杆,通过按压杆向分离位置的旋转而与进退部件接合,通过按压杆向按压位置的旋转而从进退部件分离,该进退部件按压部形成于按压杆,通过按压杆向按压位置的旋转而将进退部件按压至后退位置,并且通过按压杆向分离位置的旋转而从进退部件分离,弹性部件经由按压杆对进退部件向前进位置施力。
[0012]根据该结构,若将按压杆旋转操作至分离位置侧,则按压杆通过弹性部件旋转至分离位置,并且按压杆的杆接合部与进退部件接合。由此,进退部件经由按压杆被弹性部件向前进位置施力。另一方面,若将按压杆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侧,则按压杆的杆接合部从进退部件分离。由此,经由按压杆的、弹性部件对进退部件向前进位置的施力被释放。在该施力释放状态下,旋转至按压位置的按压杆的进退部件按压部向后退位置按压进退部件,所以进退部件向后退位置后退。这样,能够以简单地结构实现与按压杆向分离位置的旋转联动而将进退部件保持于前进位置且与按压杆向按压位置的旋转联动而将使进退部件后退的联动机构。
[0013]该情况下,优选进退部件按压部按压进退部件的引导面。
[0014]根据该结构,按压杆的进退部件按压部直接按压进退部件的引导面,所以能够使进退部件的引导面高精度地后退。
[0015]该情况下,优选:按压杆在沿输送方向分散的多个部位具有片材按压部,并且还具有分别对多个片材按压部朝向片状部件施力的多个施力部件。
[0016]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多个片材按压部之间良好平衡地按压片状部件。
[0017]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片材按压装置;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片状部件的输送部;以及对片状部件进行打印的打印部。
[0018]根据该结构,具备能够通过简单操作而使对输送路径面按压片状部件的按压杆在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旋转的片材按压装置,由此能够提高将成为打印对象的片状部件放置于输送路径面时的操作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die-cut label paper)的图,(a)是俯视图,(b)是部分剖视图。
[0020]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a)是开闭盖关闭状态的图,(b)是开闭盖打开状态的图。
[0021]图3是打印装置的纵剖视图。
[0022]图4是打印装置中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是将可动侧按压杆及固定侧按压杆旋转至分离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0023]图5是打印装置中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是将可动侧按压杆及固定侧按压杆旋转至按压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0024]图6是引导单元中的可动部(除去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的立体图。
[0025]图7是可动部(除去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的俯视图。
[0026]图8是基于图7的切割线的可动部(除去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的剖视图。
[0027]图9是基于图11的切割线的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周围的剖视图,(a)是将可动侧按压杆旋转至分离位置后的状态的图,(b)是将可动侧按压杆旋转至按压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0028]图10是可动部中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a)是锁定板旋转至锁定位置后的状态的图,(b)是锁定板旋转至中间位置后的状态的图,(C)是锁定板旋转至解锁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0029]图11是可动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添附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进行说明。该打印装置是对模切标签纸等打印介质以喷墨方式进行打印的装置。打印装置经由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电缆、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连接,基于从信息处理终端发送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0031]如图1所示,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P (片状部件)由长条形的底纸部I和被等间隔地粘贴在底纸部I的粘贴面Ia的多个标签部2构成。多个标签部2是通过模切加工起模而成的。在底纸部I的粘贴面la,在距底纸部I的侧端规定尺寸(空余尺寸D)的位置形成基于模切加工的切痕3。其中,规定空余尺寸D例如是数mm左右。模切标签纸P在形成了切痕3的位置,变得易于沿图1(b)的箭头方向、即变得易于以在粘贴面Ia侧形成凸起的方式而折弯。
[0032]如图2所示,打印装置1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装置壳体11。在装置壳体11的正面的靠左方的上半部分设置配置有操作键等的操作面板12,在操作面板12的下方形成有拉出式的墨盒更换口 13。另外,在装置壳体11正面的靠右方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排出打印后的模切标签纸P的狭缝状的用纸排出口 14。
[0033]在装置壳体11的右侧面的靠正面侧的下方,设置有废墨仓更换口 15,并且在废墨仓更换口 15的背面侧,较宽地设置有卷纸供纸口 16。在卷纸供纸口 16的内部,设置有以粘贴面Ia为外侧而卷绕成卷状的模切标签纸P被可输送地装填的卷纸装填部20 (参照图3)。用户从卷纸供纸口 16将卷绕的模切标签纸P装填至卷纸装填部20。
[0034]并且,在装置壳体11,设置有以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大致中央的铰链为中心而向侧方打开的开闭盖17。在开闭盖17的内部收纳有防止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P走偏的引导单元21。
[0035]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10具备:卷纸装填部20、设置在卷纸装填部20的上方的引导单元21、输送从卷纸装填部20拉出的模切标签纸P的输送部22 (输送部)、以及对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P的各标签部2通过喷墨头进行打印的打印部23。输送部22构成为:具有沿输送路径配置的多个辊和驱动辊的电机等,并且能够正向反向输送模切标签纸P。
[0036]以下,对引导单元21进行说明,以将模切标签纸P朝向用纸排出口 14输送的正输送方向为基准,还将输送方向上游侧称为“前”,将输送方向下游侧称为“后”。另外,也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而将右侧称为“右”,将左侧称为“左”。并且,将与引导单元21的输送板25(后述)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设为“上”及“下”。当然,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设置的,关于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向。
[0037]如图4及图5所示,引导单元21具备:设置在左右的支承架24、按照跨越左右的支承架24间的方式设置的大致矩形形状的输送板25、设置在输送板25的左侧边部的可动部26、以及设置在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的固定部27。
[0038]在支承架24的前端部固定有能够旋转地支承张力杆28 (参照图3)的张力轴29,张力杆28对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P赋予适当的张力。另一方面,在输送板25的后端部上表面支承有收纳输送辊的辊盖31,输送辊将由用户从卷纸装填部20拉出的模切标签纸P朝向打印部23进行输送。用户在将模切标签纸P放置在输送板25上时,将从卷纸装填部20拉出的模切标签纸P的前端顶靠于输送辊来进行放置。另外这时,模切标签纸P按照粘贴面Ia成为表面的方式、即按照粘贴面Ia朝上的方式被放置。
[0039]各支承架24形成为下方被较宽地切割成梯形形状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在各支承架24的中央固定有后述的引导轴35。另外,输送板25的侧边部被支承在各支承架24的上端面。
[0040]输送板25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沿输送板25的上表面(输送路径面)输送模切标签纸P。在输送板25的中央形成有左右较长大致矩形形状的引导开口 32。在引导开口 32,后述的盒部45沿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
[0041]另外,在输送板25的引导开口 32的前方及后方,分别形成有浅且左右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引导凹陷部33。在各引导凹陷部33,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参照图6)沿装置宽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并且,在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形成有浅且前后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固定侧凹陷部34。在固定侧凹陷部34嵌入有后述的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
[0042]可动部26具备:沿左右延伸的引导轴35、构成为能够沿引导轴35滑动的可动引导件36、将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引导轴35锁定/解锁的锁定机构37、以及设置在可动引导件36且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的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其中,引导轴35经由上述支承架24接地。
[0043]如图6至图8所示,可动引导件36具备: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引导轴35的基部40、设置在基部4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2个侧端按压部件42、以及位于前后2个侧端按压部件42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模切标签纸P进退地安装于基部40的进退滑动件44 (进退部件)。
[0044]基部40具有:按照沿前后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输送板25上的基部主体41、从基部主体41的下端大致中央起向右方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盒部45、按照与各侧端按压部件42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在基部主体41的前后两端部的2个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以及分别形成在基部主体4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2个按压杆轴支承部46。其中,在基部主体41的上方安装有释放杆盖部47,释放杆盖部47位于前后大致中间部且按照沿左右覆盖后述的锁定释放杆75上方的方式形成。释放杆盖部47成为用户将锁定释放杆75旋转操作至释放位置(后述)时的抓手。
[0045]盒部45是下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沿装置宽度方向能够滑动地支承于引导轴35。在盒部45的右侧面形成有供引导轴35插通的引导轴孔48。另一方面,在盒部45的左侧面,短圆筒状的引导圆筒状凸部49突出形成,引导轴35插通于引导圆筒状凸部49。经由该引导圆筒状凸部49,锁定释放杆75被以能够沿前后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引导轴35。
[0046]在盒部45的上表面右后角部,形成有大致沿前后方向稍长的锁定长孔53。在该锁定长孔53嵌入有后述的锁定轴71。并且,在盒部45的后表面靠左方形成有后述的锁定弹簧74的后端被卡止的锁定弹簧后端卡止部54。
[0047]形成在基部主体41的前后两端部的各按压杆轴支承部46分别形成有大致倒“U”字状的轴支承凸部55、和分别形成在2个轴支承凸部55相互的对置面的短圆柱状的轴支承凸起57。并且,在2个轴支承凸部55的内侧附近形成有后述的杆弹簧87(弹性部件)的下端被卡止的杆弹簧下端卡止部59。
[0048]各侧端按压部件42被安装于基部主体41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部。各侧端按压部件42按照将矩形的板状部件在靠下方部位向右侧沿水平折弯的方式而形成,比折弯部更靠下方的部分成为顶靠面42a。通过后述的按压承受基端部62,左侧边部倾斜的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端顶靠于该顶靠面42a。由此,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变得难于浮起,并且能够防止左侧边部因左侧边部的浮起而造成的折弯。
[0049]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从基部主体41的右侧面的下端部朝向右侧地大致矩形形状地突出设置,并且具有前端侧的按压承受前端部61和基端侧的按压承受基端部62。
[0050]如图9所示,按压承受前端部61成为承受可动侧按压杆86对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的按压的部位。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上表面(平坦面61a)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按压承受基端部62相对于平坦面61a突出形成。即,按压承受基端部62的上表面(倾斜面62a)形成为从平坦面61a朝向基端侧前端上升的斜面状。通过该倾斜面62a,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按照朝向左侧端前端上升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被折弯成在粘贴面侧(表面侧)形成凸起。
[0051]顶靠面42a相对于倾斜面62a形成角度Θ I。优选Θ I为锐角,更加优选为45°?70°。如果是该范围的角度,则能够使顶靠面42a相对于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端产生有效按压。另外,倾斜面62a相对于平坦面61a形成角度Θ 2。优选Θ 2为2°?11°。如果是该范围的角度,则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的折弯。并且,优选倾斜面62a的长度比模切标签纸P的与切痕3相关的空余尺寸D长。由此,能够包括形成有易于折弯的切痕3的位置地使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倾斜(抬起)。
[0052]其中,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按照被埋入上述前后的各引导凹陷部33内的方式而设置,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由各引导凹陷部33的前后壁沿前后方向进行引导,并且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由此,可动引导件36能够相对于前后方向不倾斜地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
[0053]如图6至图9所示,进退滑动件44由滑动件引导部63和滑动件上壁部64形成剖面呈大致倒“L”字状,滑动件引导部63具有与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端抵接的引导面,滑动件上壁部64从滑动件引导部63的上边部向左方延伸。在滑动件引导部63的下端中央形成有朝向右方延伸的滑动件下片65。并且,在进退滑动件44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接合部96接合的滑动件接合部66。
[0054]进退滑动件44与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旋转操作联动,相对于模切标签纸P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微小量(例如0.5_)进退。即,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分离位置时,进退滑动件44前进至前进位置,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时,进退滑动件44后退至后退位置。
[0055]滑动件引导部63形成为沿前后大致呈矩形形状,并且相对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垂直。另外,旋转至按压位置后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滑动件按压部97 (后述)抵接于滑动件引导部63。另外,滑动件上壁部64被支承于上述的基部主体41的上表面。
[0056]滑动件下片65被嵌入上述的引导开口 32,该滑动件下片65的上表面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滑动件下片65由引导开口 32的前后边缘部沿前后方向引导,并且在盒部45的上表面滑动。由此,进退滑动件44能够相对于前后方向不倾斜地沿装置宽度方向进退。
[0057]滑动件接合部66与旋转至分离位置后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接合部96接合,从旋转至按压位置后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接合部96分离(释放接合)。
[0058]若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分离位置,则这样构成的进退滑动件44被与滑动件接合部66接合的按压杆接合部96按压,而向前进位置前进(参照图9(a))。另一方面,对于进退滑动件44而言,若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则按压杆接合部96从滑动件接合部66分离,并且滑动件引导部63被滑动件按压部97按压,从而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 9(b))。
[0059]如图6至图8、图10所示,锁定机构37具有:插入至上述的盒部45的锁定长孔53的锁定轴71被竖立设置的锁定板72、在与盒部45之间能够旋转地支承锁定板72的支承板73、对锁定板72旋转施力的锁定弹簧74、以及用于反抗锁定弹簧74而旋转操作锁定板72的锁定释放杆75。
[0060]锁定板72由钢板等金属性板材构成,形成为左右较长的大致横“L”字状。在锁定板72的后边部的略靠右方,锁定突片76朝上形成。在锁定突片76安装有例如由橡胶构成的介电性的摩擦部件77。
[0061]锁定轴71和摩擦部件77按照沿前后方向夹持引导轴35的方向设置。而且,锁定板72构成为能够在锁定轴71及摩擦部件77抵接于引导轴35的锁定位置(参照图10 (a))与锁定轴71及摩擦部件77从引导轴35分离的解锁位置(参照图10(c))之间旋转。
[0062]锁定轴71是形成为圆柱状的金属性部件,被填缝固定于锁定板72的右后端部。锁定轴71具有尺寸与上述锁定长孔5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直径,被嵌入锁定长孔53。由此,形成了锁定长孔53的盒部45 (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锁定板72被沿装置宽度方向定位。而且,锁定轴71通过锁定板72的旋转沿锁定长孔53移动。这时,因为锁定轴71是圆柱状,所以即使在通过锁定板72的旋转而锁定轴71沿锁定长孔53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长孔53 (盒部45)也不会相对于锁定轴71摇荡。因此,在锁定板72旋转至锁定位置时,可动引导件36能够不摇荡地相对于引导轴35锁定。
[0063]另外,在锁定板72的后边部的左端,释放杆承受片78朝下形成。锁定释放杆75的下端部(释放杆动作部85)抵接于释放杆承受片78。并且,在锁定板72的前边部略靠左方,形成有向左方弯曲延伸的锁定弹簧前端卡止部79。锁定弹簧74的前端被卡止在锁定弹簧前端卡止部79的前端。其中,在锁定轴71的附近形成有供后述的固定螺丝80贯通且允许锁定板72旋转的大小的贯通孔81。
[0064]支承板73按照将锁定板72夹持于中间并覆盖盒部45下方的方式设置,并利用将前端拧合于盒部45的上壁部的固定螺丝80而被固定在盒部45。由此,锁定板72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支承板73上。
[0065]其中,在支承板73形成有:与对可动引导件36的滑动位置(模切标签纸P的宽度尺寸)进行检测的体积电阻器的检测杆(省略图示)接合的电阻器引导部82。
[0066]锁定弹簧74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前端被卡止在锁定板72的锁定弹簧前端卡止部79,后端被卡止在盒部45的锁定弹簧后端卡止部54。锁定弹簧74对锁定板72朝向锁定位置(沿俯视顺时针)旋转施力。
[0067]锁定释放杆75形成为纵剖面大致倒“P”字状,经由盒部45的引导圆筒状凸部49,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引导轴35。锁定释放杆75具有:形成在盒部45的靠下方的释放杆轴插通部83、形成在上端部的释放杆旋钮部84、以及形成在下端部的释放杆动作部85。释放杆动作部85与锁定板72的释放杆承受片78接合。
[0068]锁定释放杆75在释放杆旋钮部84从上述释放杆盖部47向前方露出的非释放位置与释放杆旋钮部84进入释放杆盖部47内的释放位置之间旋转。即,锁定释放杆75经由锁定板72通过锁定弹簧74被向非释放位置施力。若用户抓住释放杆旋钮部84并反抗锁定弹簧74使锁定释放杆75旋转至释放位置,则锁定板72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
[0069]如图10所示,在这样构成的锁定机构37中,锁定板72的摩擦部件77及锁定轴71按照沿前后方向夹持引导轴35的方式设置。由此,在锁定板72旋转至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0(a))下,摩擦部件77通过锁定弹簧74以锁定轴71为支点而对引导轴35旋转施力,并且锁定轴71通过锁定弹簧74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而对引导轴35旋转施力。即,在锁定板72旋转至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以抵接于引导轴35的锁定轴71为支点且以锁定弹簧74所卡止的锁定弹簧前端卡止部79的前端为力作用点的力从摩擦部件77对引导轴35进行作用。另外,从锁定轴71对引导轴35作用以抵接于引导轴35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且以锁定弹簧前端卡止部79的前端为力作用点的力。
[0070]若用户反抗锁定弹簧74将锁定释放杆75旋转操作至释放位置,则锁定板72以抵接于引导轴35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直至锁定轴71抵接于锁定长孔53的后端边缘的位置(中间位置,参照(图10(b)))为止,沿俯视逆时针旋转。并且,锁定板72以抵接于锁定长孔53的后端边缘的锁定轴71为支点,从中间位置向摩擦部件77从引导轴35分离的解锁位置(参照图10(c))旋转。该状态下,用户对可动部26进行滑动操作。
[0071]若在用户对可动部26进行了滑动操作后从锁定释放杆75放开手,则锁定板72通过锁定弹簧74的作用力,以顶靠于锁定长孔53的后端边缘的锁定轴71为支点,从解锁位置向摩擦部件77抵接于引导轴35的中间位置沿俯视顺时针旋转。然后,锁定板72以抵接于引导轴35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从中间位置向锁定位置沿俯视顺时针旋转。这样,在锁定板72从解锁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时,首先直至摩擦部件77抵接于引导轴35的中间位置为止进行旋转之后,然后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直至锁定轴71抵接于引导轴35的锁定位置为止进行旋转。因此,能够不需要对锁定板72要求严密的尺寸精度地使摩擦部件77及锁定轴71这双方可靠地抵接于轴部件。
[0072]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轴71除了和摩擦部件77 —起抵接于引导轴35而使摩擦产生(锁闭)之外,如上述那样,相对于锁定板72来定位可动引导件36,但也可以单独设置锁闭用的部位和定位用的部位。
[0073]如图4、图5、图9及图11所示,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2个按压杆轴支承部46的俯视大致呈“ 口 ”字状的可动侧按压杆86以及设置于各按压杆轴支承部46的2个杆弹簧87。
[0074]可动侧按压杆86允许输送模切标签纸P,并且对上述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平坦面61a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由此,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变得难于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平坦面61a浮起,所以能够防止左侧边部由于左侧边部的浮起而造成的折弯。
[0075]可动侧按压杆86构成为能够在前端面(后述的片材按压部99)从模切标签纸P分离的分离位置(参照图9 (a))与通过前端面对平坦面61a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按压位置(参照图9(b))之间旋转。用户在打印处理时等模切标签纸P被输送时,将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由此,模切标签纸P以左侧边部被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了的状态进行输送。另外,用户当在输送板25上放置模切标签纸P时等,将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操作至分离位置。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在输送板25上放置模切标签纸P的作业。
[0076]可动侧按压杆86具有:上下2件式结构的按压杆壳体88、以及收纳在按压杆壳体88内的前后2个片材按压臂89。按压杆壳体88具有:分别形成在前后两端部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按压杆端部90、以及将2个按压杆端部90彼此连接的按压杆连接部91。
[0077]各按压杆端部90具有:突出形成在旋转基端侧(左侧)的按压杆外侧凸部92及按压杆内侧凸部93、以及形成在旋转前端侧(右侧)的按压杆旋钮部94。按照沿前后方向夹持2个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方式设置2个按压杆外侧凸部92。
[0078]在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形成有从前后外侧接合上述轴支承凸起57的按压杆轴孔(省略图示)。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从上表面至左侧面形成为圆弧面状,并且从左侧面至下表面经由阶梯部形成为圆弧面状。
[0079]在各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前后外侧的表面(与邻接的按压杆外侧凸部92的对置面),突出设置有杆弹簧87的上端被卡止的杆弹簧上端卡止部95。各按压杆内侧轴部与按压杆外侧凸部92相同,从上表面至左侧面形成为圆弧面状,并且从左侧面至下表面经由阶梯部形成为圆弧面状。该阶梯部成为与进退滑动件44的滑动件接合部66接合的按压杆接合部96。即,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按压杆接合部96与滑动件接合部66接合(参照图9 (a)),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的状态下,按压杆接合部96从滑动件接合部66分离(参照图9 (b))。
[0080]其中,关于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的上述阶梯部,也可以与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按压杆接合部96 —起、或者代替按压杆接合部96,来与进退滑动件44的滑动件接合部66接八口 ο
[0081 ] 按压杆连接部91从输送方向观察,形成为相对于按压杆端部90大致成90 °。在按压杆连接部91的左侧面、即在按压位置进退滑动件44的与滑动件引导部63对置的表面,在前后2部位突出设置滑动件按压部97 (进退部件按压部)。通过利用可动侧按压杆86向按压位置的旋转从而2个滑动件按压部97按压滑动件引导部63 (引导面),进退滑动件44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9(b))。另外,利用可动侧按压杆86向分离位置的旋转,2个滑动件按压部97从滑动件引导部63分离(参照图9(a))。
[0082]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为了使进退滑动件44向后退位置后退而滑动件按压部97按压滑动件引导部63,但是按压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按压杆内侧凸部93,在与按压杆接合部96周向不同的位置形成接合部,该接合部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的状态下,与滑动件接合部66接合而使进退滑动件44向后退位置后退,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分离位置的状态下,从按压杆接合部96分离。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滑动件按压部97直接按压滑动件弓I导部63,能够使进退滑动件44的滑动件弓I导部63(引导面)高精度地后退。
[0083]在按压杆连接部91的前端面(下表面)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使片材按压臂89的片材按压部99 (后述)从壳体内部突出的臂开口 98。
[0084]各片材按压臂89在前后内侧的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按压杆连接部91内,并且在前后外侧的端部形成有片材按压部99。片材按压部99形成为下表面是缓弯的圆弧面状。并且,在按压杆连接部91内,内置有沿片材按压部99从臂开口 98突出的方向对各片材按压部99施力的臂弹簧100 (压缩螺旋弹簧)。由此,各片材按压臂89从臂开口 98突出的片材按压部99的下表面抵接于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从而弹性地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因此,能够在前后的片材按压部99之间,良好平衡地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
[0085]并且,片材按压臂89为了有效地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的折弯(弯曲),优选按压左侧端附近。例如,优选按压位置尺寸L2(从滑动件引导部63至基于片材按压臂89的按压位置的尺寸)是I?13mm。此外,片材按压臂89也可以相对于按压承受基端部62 (倾斜面62a)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
[0086]各杆弹簧87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上端被卡止在可动侧按压杆86的杆弹簧上端卡止部95,下端被卡止在按压杆轴支承部46的杆弹簧下端卡止部59。各杆弹簧87作为所谓的双稳定弹簧发挥作用。因此,可动侧按压杆86以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中立点(各杆弹簧87成为直立姿势的位置)为界,通过各杆弹簧87分别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各杆弹簧87如果是作为这样的双稳定弹簧发挥作用的弹性部件即可,并不限定于拉伸螺旋弹簧,例如也可以是扭转螺旋弹簧。
[0087]其中,各杆弹簧87的弹力是考虑可动侧按压杆86的旋转操作及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按压力而设定的。即,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按压力对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折弯有效且不妨碍模切标签纸P的输送。
[0088]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部27具备:固定于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的固定引导件136、以及设置在固定引导件136且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右侧边部的固定侧侧边部按压机构138。
[0089]固定引导件136具有:形成有与模切标签纸P的右侧端所抵接的引导面的阻挡部141、以及从阻挡部141的引导面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设置的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并且,在阻挡部14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安装有与可动引导件36的侧端按压部件42相同构成的侧端按压部件142。
[0090]在阻挡部14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形成有与可动引导件36的按压杆轴支承部46相同构成的按压杆轴支承部146。与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的可动侧按压杆86相同构成的固定侧侧边部按压机构138的固定侧按压杆186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按压杆轴支承部 146。
[0091]固定侧按压杆186与可动侧按压杆86相同,通过杆弹簧187分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
[0092]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形成为前后较长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与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相同,由具有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的上表面(平坦面161a)的前端侧的按压承受前端部161、以及具有从平坦面61a朝向基端侧前端上升的倾斜面162a的基端侧的按压承受基端部162构成。
[0093]以下,关于这样构成的引导单元21的各部分的作用,通过用户将模切标签纸P放置在输送板25上的操作以及这之后的模切标签纸P的输送处理,来进一步具体地说明。
[0094]用户在将模切标签纸P设置在输送板25上时,首先打开开闭盖17,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从按压位置旋转操作至分离位置。这时,用户从按压位置至中立点反抗杆弹簧87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旋转,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改变,能够不反抗杆弹簧187地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朝向分离位置旋转。因此,通过杆弹簧187的作用力,固定侧按压杆186被保持在分离位置。
[0095]用户紧接固定侧按压杆186向分离位置的旋转操作之后,从按压位置向分离位置旋转操作可动侧按压杆86。该情况下,用户也从按压位置至中立点反抗杆弹簧87使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但是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改变,能够不反抗杆弹簧87地使可动侧按压杆86朝向分离位置旋转。
[0096]并且,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分离位置时,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接合部96与滑动件接合部66接合,所以进退滑动件44被向前进位置按压。这时,杆弹簧87经由可动侧按压杆86对进退滑动件44向前进位置施力。即,通过杆弹簧87的作用力,可动侧按压杆86保持在分离位置,并且进退滑动件44保持在前进位置(参照图9)。用户在固定侧按压杆186及可动侧按压杆86分别保持在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在输送板25上放置模切标签纸P。
[0097]接下来,用户将锁定释放杆75从非释放位置旋转操作至释放位置。由此,锁定板72从锁定位置经由中间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参照图10)。在锁定板72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摩擦部件77及锁定轴71这双方从引导轴35分离,所以不会在摩擦部件77及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之间产生摩擦力(滑动阻力),能够使可动部26沿装置宽度方向平滑地滑动。
[0098]该状态下,用户对可动引导件36沿装置宽度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并调整引导宽度,直至进退滑动件44的滑动件引导部63顶靠于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端。
[0099]其中,优选构成为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不变的状态下,用户难于将锁定释放杆75旋转操作至释放位置。例如,设成在将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后的状态下,阻止接近锁定释放杆75的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在保持由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模切标签纸P不变时,用户将可动引导件36滑动。
[0100]若在调整引导宽度后,用户从锁定释放杆75放开手,则通过锁定弹簧74的作用力,锁定释放杆75旋转至非释放位置,并且锁定板72从解锁位置经由中间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参照图10)。在锁定板72旋转至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如上述所述,摩擦部件77通过锁定弹簧74以锁定轴71为支点对引导轴35旋转施力,并且锁定轴71通过锁定弹簧74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对引导轴35旋转施力。由此,在摩擦部件77及锁定轴71这双方均与引导轴35较强地接触,从而能够分别在摩擦部件77与引导轴35之间、以及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即使不使用作用力较强的锁定弹簧74,也能够提高锁定板72与引导轴35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不损害解锁时的操作性地、即能够在反抗锁定弹簧74而将锁定释放杆75旋转操作至非释放位置时不需要较强的操作力地在锁闭时牢固保持可动弓I导件36。
[0101]并且,旋转至锁定位置的锁定板72经由金属性(导电性)的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电连接,经由引导轴35接地。因此,即使在使用介电性的材料(例如橡胶)作为摩擦部件77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锁定板72电浮动而带电。因此,能够防止因锁定板72的带电而对周边的传感器等(例如,上述体电阻器)造成的恶劣影响。
[0102]在可动引导件36被锁定机构37锁闭于引导轴35的状态下,用户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从分离位置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这时,用户从分离位置至中立点反抗杆弹簧87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旋转,但若经过中立点作为施力方向改变,能够不反抗杆弹簧187地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朝向按压位置旋转。旋转至按压位置的固定侧按压杆186通过杆弹簧187的作用力,对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右侧边部。
[0103]其中,关于固定侧按压杆186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的旋转操作,也可以在模切标签纸P放置在输送板25上后,在可动引导件36的滑动操作前进行。
[0104]用户在紧接固定侧按压杆186向按压位置的旋转操作之后,将可动侧按压杆86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旋转操作。该情况下,用户也从分离位置至中立点,反抗杆弹簧87使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改变,能够不反抗杆弹簧87地使可动侧按压杆86朝向按压位置旋转。旋转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通过杆弹簧87的作用力对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
[0105]并且,在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至按压位置时,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接合部96从滑动件接合部66分离。由此,杆弹簧87借助可动侧按压杆86将进退滑动件44保持在前进位置的保持状态被释放。在该施力释放状态下,旋转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滑动件按压部97按压进退滑动件44的滑动件引导部63,所以进退滑动件44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9)。由此,通过与引导宽度的调整时相比引导宽度稍微变广,能够不对模切标签纸P施加过度的输送阻力地适当地输送模切标签纸P。
[0106]这样,利用包括按压杆接合部96、滑动件按压部97及杆弹簧87的联动机构,与可动侧按压杆86向分离位置的旋转联动,从而进退滑动件44前进至前进位置且保持在前进位置,并且与可动侧按压杆86向按压位置的旋转联动,从而进退滑动件44向后退位置后退。而且,通过与可动侧按压杆86的旋转联动而进退滑动件44进行进退,用户不需要单独进行使可动侧按压杆86旋转的操作和使进退滑动件44进退的操作,所以能够提高操作性。
[0107]用户在如以上那样放置模切标签纸P后,关闭开闭盖17。打印装置10若从信息处理终端接收打印指令,则开始模切标签纸P的输送处理。这里,在打印装置10中,通过利用按压承受基端部62、162 (倾斜面62a、162a)从而在输送板25上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倾斜,能够防止侧边部在粘贴面Ia侧(表面侧)形成凸起地折弯(参照图9)。尤其是如上述所述,模切标签纸P在粘贴面Ia形成有切痕3,所以在形成切痕3的位置,变得易于在粘贴面Ia侧形成凸起地折弯。相对于此,在打印装置10中,包括形成切痕3的位置在内,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倾斜,由此能够防止侧边部在切痕3的位置在粘贴面Ia侧形成凸起地折弯。
[0108]另外,通过倾斜了的侧边部的周边部位被片材按压部99、199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变得难于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161的平坦面61a、161a浮起。并且,通过利用顶靠面42a、142a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侧端,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变得难于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161的平坦面61a、161a浮起(参照图9)。因此,能够防止侧边部因侧边部的浮起而造成的折弯(弯曲)。
[0109]这样,通过具备具有倾斜面62a、162a、片材按压部99、199以及顶靠面42a、142a的折弯防止部,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的折弯,并且能够引导沿输送板25的上表面而输送的模切标签纸P的侧端。
[0110]另外,在可动部26中,折弯防止部(倾斜面62a、片材按压部99及顶靠面42a)被设置在前端部及后端部,所以在倾斜行进的模切标签纸P较靠近的可动引导件36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左侧边部的折弯。并且,通过在固定部27也相同地设置这些折弯防止部,即使在模切标签纸P沿左右中的一侧倾斜行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的折弯。
[0111]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具备以中立点为界而对可动侧按压杆86、固定侧按压杆186分别向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施力的杆弹簧87、187。由此,能够将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可动侧按压杆86、固定侧按压杆186可靠地旋转操作至按压位置、分离位置。因此,能够提供将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P放置在输送板25上表面时的操作性。
[01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的折弯,可动侧按压杆86、固定侧按压杆186构成为利用片材按压部99、199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侧边部的结构,但能够与模切标签纸P中的按压部位无关地应用本发明,例如在按压模切标签纸P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0113]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方式而使用了喷墨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热敏方式等。另外,作为片状部件,以模切标签纸P为例进行了列举,但可以是一般的卷纸,可以是打字纸等其他长尺状的片状部件,亦可以是单片纸。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按压杆,其构成为能够在按压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按压位置是通过片材按压部将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片状部件向所述输送路径面按压的位置,所述分离位置是所述片材按压部从所述片状部件分离的位置;以及 弹性部件,其以所述按压位置与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的中立点为界,对所述按压杆分别向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基部,其能够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装置宽度方向滑动; 进退部件,其形成有对沿所述输送路径面输送来的所述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并且以相对于所述片状部件能够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基部;以及 联动机构,其与所述按压杆向所述分离位置的旋转联动而使所述进退部件前进至所述前进位置且保持于所述前进位置,并且与所述按压杆向所述按压位置的旋转联动而使所述进退部件向所述后退位置后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机构由杆接合部、进退部件按压部以及所述弹性部件构成, 所述杆接合部被形成于所述按压杆,通过所述按压杆向所述分离位置的旋转而与所述进退部件接合,通过所述按压杆向所述按压位置的旋转而从所述进退部件分离, 所述进退部件按压部被形成于所述按压杆,通过所述按压杆向所述按压位置的旋转而将所述进退部件按压至所述后退位置,并且通过所述按压杆向所述分离位置的旋转而从所述进退部件分尚, 所述弹性部件经由所述按压杆对所述进退部件向所述前进位置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退部件按压部按压所述进退部件的所述弓I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杆在沿输送方向分散的多个部位具有所述片材按压部, 所述按压杆还具有分别对多个所述片材按压部朝向所述片状部件施力的多个施力部件。
6.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片材按压装置; 沿所述输送路径面输送所述片状部件的输送部;以及 对所述片状部件进行打印的打印部。
【文档编号】B41J11/04GK104339882SQ20141034163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平林健一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