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体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安装容纳有墨水的墨盒并消耗从该墨盒供应而来的墨水在印刷 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还己知有安装了用于 对所容纳的墨水的消耗状态进行电检测的传感器的打印机(例如,专利文
献1) o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146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146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508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当墨水具有导电性时,存在外来噪声经墨水侵入并恶化传感器 检测精度的危险。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喷墨式打印机用的墨盒中,而是用 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容器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例如,向通过 喷射含有金属成分的液体材料来在半导体上形成电极层的喷射装置供应液 体材料的液体容纳体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经由导电性液体而向对墨水等导电性液体的 状态进行电检测的传感器侵入的噪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以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 实现。 一种液体容器,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其特征在
于,包括
液体容纳部,容纳导电性的所述液体;以及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对所述设置位置处的所述液体的
状态进行电检测;
其中,所述液体被施加恒定电位。
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由于导电性液体被施加恒定电位,因 此,能够抑制外部噪声经导电性液体侵入传感器中。其结果是,例如传感 器的检测精度上升。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可以包括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 形成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与所述液体接触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 供应所述恒定电位的电源电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导电性液体连接在 恒定电位上。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恒定电 位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 时,所述液体可以与所述第二导电部接触。由此,能够在液体喷射装置一 侧将导电性液体连接在恒定电位上。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随着液体喷射装置对所述液体的消 耗,所述液体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流动,并且所述液体可在所述传感 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由此,由于导电性液体在 传感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这两侧与恒定电位电连接,因此能够更有效地 抑制外部噪声经由导电性液体侵入传感器中。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可具有"〕"型流路, 该"〕"型流路包括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上游侧的第二流路、以及所 述第一流路下游侧的第三流路,所述传感器可沿着所述第一流路配置,并 包括第三导电部以及第四导电部,其中,所述第三导电部形成所述第二流 路的与所述液体接触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 所述第四导电部形成所述第三流路的与所述液体接触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 分,并且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由此,由于导电性液体在配置有传感器 的"〕"型流路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这两侧与恒定电位电连接,因此能够 更有效地抑制外部噪声经由导电性液体侵入传感器中。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包括导电部件,包括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以及传感器模块,包括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流 路;其中,所述导电部件可以是配置所述传感器模块的台座。由此,由于 使用配置传感器模块的台座来作为用于将导电性液体连接在恒定电位上的 导体,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导电性液体连接在恒定电位上。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包括位于供应所述液 体的流路内的差压阀,构成所述差压阀的部件至少在与所述液体接触的部 分包含导体,所述导体可以与所述恒定电位连接。由此,由于使用构成差 压阀的部件来作为用于将导电性液体连接在恒定电位上的导体,因此能够 抑制部件数的增加。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恒定电 位电连接的第五导电部,所述导体与上游恻的所述液体以及下游侧的所述 液体电连接,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下游 侧的所述液体可与所述第五导电^接触。由此,上游侧的导电性液体和下 游侧的导电性液体即便在物理上分离,也通过导体而电连接。其结果是, 能够通过液体喷射装置一侧的导电部来将上游侧的导电性液体电连接在恒 定电位上。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可以实际上覆盖从预 定方向观看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时的平行投影面。于是,由于在预定 方向观看时,液体全体被与恒定电位连接的导体所覆盖,因此能够有效地 屏蔽来自预定方向的噪声。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喷嘴部件,该喷嘴 部件具有用于喷射所述液体的喷嘴,所述第二导电部可以是所述喷嘴部 件。于是,由于使用液体喷射装置一侧的喷嘴部件来作为用于将导电性液 体连接在恒定电位上的导体,因此能够简化液体容器的结构。
在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恒定电位是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 框架地线,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液体可 以与框架地线电连接。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墨盒被安装在印刷头单元上的状态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一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二分解立体图; 图7是概念性地示出从大气开放孔至液体供应部的路径的图; 图8是将盒主体IO从正面侧观看的图; 图9是将盒主体10从背面侧观看的图; 图10是将图8和图9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11是对第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在比较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将从差压阀附近到液体供应部的结构的概要截面与印刷头的 概要截面一并示出的图15是对第二实施例中的传感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16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意图17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墨盒的分解立体图18是在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意
图19是密封型墨盒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9中的B—B截面的第一图; 图21是示出图19中的B—B截面的第二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第一实施例
打印机以及墨盒的结构
参考图1以及图2,对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墨盒被
安装在印刷头单元上的状态的图。
印刷系统包括打印机1000和计算机2000。打印机1000经由连接器 CN与计算机2000相连。
打印机1000包括副扫描运送机构、主扫描运送机构、头驱动结 构、以及用于控制各机构的主控制部2。副扫描运送机构包括送纸马达3 和送纸滚筒(platen) 4,并通过向送纸滚筒传递送纸马达的旋转来向副扫 描方向运算纸张P。主扫描运送机构包括托架马达5、滑轮7、张紧设置 在托架马达5和滑轮7之间的驱动带8、以及与送纸滚筒4的轴并列设置 的滑动轴9。固定在驱动带8上的托架6可滑动地由滑动轴9保持。托架 马达5的旋转经由驱动带8被传递给托架6,托架6沿着滑动轴9在送纸 滚筒4的轴向(主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托架6 上的印刷头单元60,并驱动印刷头,使其向纸张P上喷射墨水。如后所 述,在印刷头单元60的上方配置有支座(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可在 该支座上拆卸自如地安装多个墨盒。打印机1000还包括供用户进行打印 机的各种设定或确认打印机状态的操作部等,但对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印刷头单元6包括印刷头61以及配置在印刷头61上面 的支座62。支座62被构成为可安装多个墨盒1。支座62中形成有用于对 墨盒1进行定位和固定的凸起63和凹入部64。具有安装销(端子)的连 接机构以及盒电路被配置在支座62的X轴负方向一侧的开口部65中(省 略图示)。此外,后述的供墨针被配置在印刷头61的上面。
除了图2之外,还参考图3 图6,进一步说明墨盒l。图3是第一实 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二外观 立体图。图4示出了从与图3的观看方向相反的方向观看的图。图5是第 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一分解立体图。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盒的第二 分解立体图。图6示出了从与图5的观看方向相反的方向观看的图。
在墨盒1的内部容纳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在墨盒1如图2那样被安装 在支座62上的状态下,墨水经供墨针供应到印刷头61中。
如图3和图4,墨盒1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并包括Z轴正方向一侧的面le、 Z轴负方向一侧的面lf、 X轴正方向一侧的面lg、 X轴负方向 一侧的面lh、 Y轴正方向一侧的面li、 Y轴负方向一侧的面lj。下面,为 了便于说明,将面le称为顶面,将面lf称为底面,将面lf称为右侧面 面,将面lh称为左侧面,将面li称为正面,将面lj称为背面。并且,将 这些面le lj所处的那一侧分别称为顶面侧、底面侧、右侧面侧、左侧面 侧、正面侧、背面侧。
在底面lf上设有液体供应部50,该液体供应部50具有用于向喷墨式 打印机供应墨水的供应孔。在底面lf上还开设有用于向墨盒1的内部导入 大气的大气开放孔IOO (图6)。
大气开放孔100具有可使形成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印刷头60上的凸起 63 (图2)以产生预定空隙的裕量插入的深度和直径。用户在剥离掉气密 地密封大气开放孔100的密封膜90后,将墨盒1安装到支座62上。凸起 63起到防止忘记剥离密封膜90的作用。
在左侧面lh上设有卡合杆11。在卡合杆11上形成有凸起lla。当墨 盒l被安装在支座62上时,通过凸起11a与支座62的凹入部64相卡合, 墨盒1被固定在支座62上(图2)。
在左侧面lh的卡合杆11的下方设有电路基板34 (图4)。电路基板 34上形成有多个电极端子34a,这些电极端子34a经由设置于盒6上的连 接机构(省略图示)而与盒电路电连接。
在墨盒1的顶面le和背面lj上贴有外表面膜55。
此外,参考图5、图6,对墨盒1的内部机构、部件结构进行说明。 墨盒1包括盒主体10、以及覆盖盒主体10的正面侧的盖部件20。
在盒主体10的正面侧形成有具有各种形状的肋板(rib) 10a (图 3)。覆盖盒主体10的正面侧的膜80设置在盒主体10和盖部件20之间。 膜80致密地贴在盒主体10的肋板10a的正面侧的端面上,以便不产生空 隙。由这些肋板10a和膜80将墨盒l的内部划分形成多个小室,例如后述 的墨水容纳室、缓冲室。关于这些各室,将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盒主体10的背面侧形成有差压阀容纳室40a和气液分离室70a (图 6)。差压阀容纳室40a容纳差压阀40,该差压阀40包括阀部件41、弹簧42以及弹簧座43。在包围气液分离室70a的底面的内壁上形成堤坝70b, 气液分离膜71被贴在该堤坝70b上,从而整体构成了气液分离过滤器 70。
在盒主体10的背面侧还形成有多个沟槽10b (图6)。当以覆盖盒主 体10的背面侧的大致全部的方式粘贴了外表面膜55时,这些沟槽10b在 盒主体10与外表面膜55之间形成后述的各种流路,例如用于使墨水或大 气流动的流路。
接着,对上述电路基板34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盒主体10的左侧 面的下面侧,形成有传感器容纳室30a (图6)。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 和固定弹簧32被容纳在传感器容纳室30a中。固定弹簧32将液体余量传 感器模块31压靠并固定在传感器容纳室30a的下面侧的内壁上。传感器容 纳室30a的右侧面侧的开口由盖部件33所覆盖,在盖部件33的外表面固 定了上述的电路基板34。将传感器容纳室30a、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 固定弹簧32、盖部件33、电路基板34、以及后述的传感器流路形成室统 称为传感器部30。
在电路基板34上设有EEPROM ( Electron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可改写的 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记录喷墨式打印机的墨水消耗量等。
在盒主体10的底面侧,设有上述液体供应部50和大气开放孔100, 并且还设有减压孔IIO、传感器流路形成室30b、以及迷宫流路形成室95a (图6)。当在墨盒1的制造工序中注入墨水时,使用减压孔110吸出空 气以使墨盒1的内部减压。传感器流路形成室30b和迷宫流路形成室95a 构成后述的墨水容纳室的一部分。
在墨盒1制完之后,液体供应部50、大气开放孔100、减压孔110、 迷宫流路形成室95a、以及传感器流路形成室30b的开口部分别被密封膜 54、 90、 98、 95、 35密封。其中,密封膜90如上所述在墨盒1被安装到 喷墨式打印机的托架6上之前由用户剥掉。由此,大气开放孔100与外部 连通,大气被导入墨盒l的内部。此外,密封膜54被构成为在墨盒1被安 装在喷墨式打印机的托架6上时被盒6上的供墨针戳破。在液体供应部50的内部,从下面侧开始依次容纳有密封部件51、弹 簧座52、堵塞弹簧53。当在液体供应部50中插入了供墨针66时,密封 部件51进行密封以使液体供应部50的内壁与供墨针66的外壁之间不产生 空隙。当墨盒1没有被安装到托架6上时,弹簧座52抵接在密封部件51 的内壁,以堵塞液体供应部50。堵塞弹簧53朝着向密封部件51的内壁抵 接弹簧座52的方向施力。 一旦供墨针被插入液体供应部50中,供墨针的 上端就上推弹簧座52,从而在弹簧座52与密封部件51之间产生空隙,墨 水从该空隙被供应到供墨针中。
接着,为了易于理解,参考图7,概念性地说明从大气开放孔100到 液体供应部50的路径。图7是概念性地示出从大气开放孔100到液体供应 部50的路径的图。
从大气开放孔100到液体供应部50的路径大体上分为上游侧的大气 导入部以及下游侧的墨水容纳部。
大气导入部从上游侧开始依次包括蜿蜒通路310、上述的容纳气液 分离膜71的气液分离室70a、连结气液分离室70a和墨水容纳室的连结部 320 360。蜿蜓通路310的上游端与大气开放孔100连通,其下游端与气 液分离室70a连通。蜿蜒通路310细长蜿蜒地形成,以延长大气开放孔 100至第一墨水容纳部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墨水容纳部内的墨水中的 水分蒸发。气液分离膜71由容许气体透过但不容许液体透过的材质构 成。通过将气液分离膜71配置在气液分离室70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 能够抑制从墨水容纳部逆流而来的墨水通过气液分离室70a而进入上游 侧。连结部320 360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墨水容纳部的上游侧依次包括第一墨水容纳室370、容纳室连接通路 380以及第二墨水容纳室390。容纳室连接通路380的上游侧与第一墨水 容纳室370连通,容纳室连接通路380的下游侧与第二墨水容纳室390连 通。
墨水容纳部还从第二墨水容纳室390的下游侧开始依次包括迷宫流 路400、第一流动通路410、上述的传感器部30、第二流动通路420、缓 冲室430、上述容纳差压阀40的差压阀容纳室40a、第三流动通路450。迷宫流路400包括由上述迷宫流路形成室95a形成的空间,并形成为三维 迷宫形状。通过迷宫流路400捕获混入墨水内的气泡,从而能够抑制气泡 混入迷宫流路400下游的墨水中。第一流动通路410与上游端连通,其下 游端与传感器部30的传感器流路形成室30b连通。第二流动通路420的上 游端与传感器部30的传感器流路形成室30b连通,其下游端与缓冲室430 连通。缓冲室430是即便传感器部30中的墨水变没从而检测出墨水用尽 之后也储存预定量的墨水以能够执行预定量印刷的小室。缓冲室430与差 压阀容纳室40a连通。在差压阀容纳室40a中,通过差压阀40,差压阀容 纳室40a下游侧的墨水压力被调整为低于上游侧的墨水压力,从而下游侧 的墨水成处于负压状态。第三流动通路450的上游端与差压阀容纳室40a 连通,其下游端与液体供应部50连通。
配置在印刷头61上面的供墨针66被插入液体供应部50中。容纳在液 体供应部50中的墨水经供墨针66被供应到印刷头61中。印刷头61在主 控制部2的控制下,将供应而来的墨水从形成于其下面的喷嘴NZ喷射到 纸张P上。
当制造墨盒1时,如在图7中以虚线ML1概念性地示出液面那样,将 墨水填充至位于墨水容纳部最上游侧的第一墨水容纳室370为止。当墨盒 1内部的墨水被印刷头61逐渐消耗时,液体朝着下游流动,随之液面向下 游侧移动,并代替之,大气通过大气导入部从上游流入墨水容纳部中。而 且,当墨水被进一步消耗时,如在图7中以虚线ML2概念性地示出液面 那样,液面将到达传感器部30。于是,大气进入传感器部30中,从而由 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检测出墨水用尽。 一旦检测出墨水用尽,墨盒1 在存在于传感器部30下游侧(缓冲室430等)的墨水完全被消耗之前的 阶段,停止印刷,并向用户通知墨水用尽。这是因为以下原因如果在墨 水完全用尽之后还进行印刷,就会有空气混入印刷头31中,从而存在产 生缺陷的危险。
依据以上的说明,参考图8 图10,对大气幵放孔IOO至液体供应部 50的路径上的各结构部件在墨盒1内的具有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将盒主 体IO从正面侧观看的图。图9是将盒主体IO从背面侧观看的图。图10的(a)是将图8简化后的模式图。图10的(b)是将图9简化后的模式图。 在墨水容纳部中,第一墨水容纳室370以及第二墨水容纳室390形成 在盒主体10的正面侧。第一墨水容纳室370以及第二墨水容纳室390在图 8以及图10的(a)中分别以单向阴影线和交叉阴影线表示。容纳室连接 通路380形成在盒主体10的背面侧中图9和图IO的(b)所示的位置处。 连通孔371是使容纳室连接通路380的上游端和第一墨水容纳室370连通 的孔,连通孔391是使容纳室连接通路380的下游端和第二墨水容纳室 390连通的孔。
在大气导入部中,蜿蜒通路310以及气液分离室70a分别形成在盒主 体IO的背面侧中图9和图10的(b)所示的位置处。连通孔102是使蜿蜒 通路310的上游端和大气开放孔IOO连通的孔。蜿蜒通路310的下游端贯 穿气液分离室70a的侧壁而与气液分离室70a连通。
更详细地说,图7所示的大气导入部的连结部320 360包括配置在 盒主体10的正面侧的第一空间320、第三空间340、第四空间350 (参见 图8和图10的(a))、以及配置在盒主体10的背面侧的第二空间330、 第五空间360 (参见图9和图10的(b)),并且各空间从上游开始依符 号顺序串联形成为一条流路。连通孔322是连通气液分离室70a和第一空 间320的孔。连通孔321、 341是分别连通第一空间320和第二空间330、 以及第二空间330和第三空间340的孔。第三空间340和第四空间350通 过将第三空间340和第四空间350隔开的肋板上所形成的切口 342而连 通。连通孔351、 372是分别连通第四空间350和第五空间360、以及第五 空间360和第一墨水容纳室370的孔。
在墨水容纳部中,迷宫流路400、第一流动通路410形成在盒主体10 的正面侧中图8以及图10的(a)所示的位置处。连通孔311被设在将第 二墨水容纳室390和迷宫流路400隔开的肋板上,用于连通第二墨水容纳 室390和迷宫流路400。如参考图6所说明的那样,传感器部30配置在盒 主体10的左侧面的下面侧(图8 图10)。第二流动通路420和上述的 气液分离室70a分别形成在盒主体IO的背面侧中图9和图10的(b)所示 的位置处。缓冲室430和第三流动通路450形成在盒主体IO的正面侧中图8和图10的(a)所示的位置处。连通孔312是连通传感器部30的迷宫流 路形成室95a (图6)与第二流动通路420的上游端的孔,连通孔431是连 通第二流动通路420的下游端与缓冲室430的孔。连通孔432是直接连通 缓冲室430与差压阀容纳室40a的孔。连通孔451和连通孔452是分别连 通差压阀容纳室40a与第三流动通路450、以及第三流动通路450与液体 供应部50内部的供墨孔的孔。
这里,图8和图10的(a)所示的空间501是未填充墨水的未填充 室。未填充室501不在大气开放孔100至液体供应部50的路径上,而是独 立存在。在未填充室501的背面侧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孔502。当 用减压包包装墨盒1时,未填充室501成为蓄积了负压的脱气室。由此, 在墨盒1被包装的状态下,盒主体10内部的气压被保持在规定值以下, 从而能够供应没有溶存空气的墨水。
传感器部30的结构
参考图11和图12,进一步对上述传感器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 11是对第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ll示出了图10 中的A—A截面。图12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以作为传感器的压电装置为中心 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上述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包括作为传感器主体的压电装置210、 振动板204、第一基板205、金属板206、以及第二基板207。压电装置 210包括上述电极201、压电层202以及下部电极203,其中压电层202由 锆钛酸铅(PZT)等压电材料形成。振动板204向墨水传递压电装置210 的振动,并相反地向压电装置210传递墨水的振动。振动板204是绝缘性 薄膜。第一基板205、金属板206、以及第二基板207是具有孔的板,并 以此顺序被层叠。第一基板205例如使用将生片烧结而制的陶瓷。金属板 206例如使用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第二基板207例如使用树脂。 在第一基板205的表面以覆盖第一基板205的孔的方式配置振动板204, 并以与第一基板205的孔中间隔着振动板204的方式配置压电装置210。 从而形成了由第一基板205、金属板206、以及第二基板207的各孔和振 动板204界定的腔室。如图ll所示,该腔室的A—A截面大致呈"〕"型。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如图11所示那样配置在盒主体10的传感器流 路形成室30b (图6)的上部。从而,该腔室形成墨水容纳部的一部分。 随着打印机1000消耗墨水,墨盒1内的墨水在该"〕"型腔室内如图11 中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从以上说明可知,当墨盒1内部有足够的墨水 时,也就是说,当图11所示的腔室内部充满墨水时,导体的金属板206 与充满腔室内部的墨水接触。
对上述"〕"型腔室(墨水的流路)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在"〕" 型腔室中,将沿振动板204的部分设为第一流路、将位于第一流路的上游 侧并与第一流路大致垂直的部分设为第二流路,将位于第一流路的下游侧 并与第一流路大致垂直的部分设为第三流路。压电装置210沿第一流路而 配置。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三流路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分别由 导体的金属板206形成(图11)。
参考图12进一步对墨盒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2中,通过等价 电路示出了包括压电装置210在内的墨盒1的电结构。电阻Rl和R2表示 墨水的阻抗。静电电容Cl表示在墨水与压电装置210的下部电极203之 间产生的静电电容,所述墨水与压电装置210的下部电极203中间隔着作 为绝缘体的振动板204而彼此相对。该静电电容起到电容器的作用。节点 nl表示墨水与作为绝缘体的振动板204相接触的节点。如图12所示,压 电装置210的各电极201和203分别与电路基板34的多个电极端子34a中 的一个电连接。其结果是,当墨盒1被安装在支座62上时,压电装置210 的各电极与打印机1000的托架电路67电连接。而且,如图12所示,导电 性的金属板206与电路基板34的多个电极端子34a中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其结果是,当墨盒1被安装在支座62上时,金属板206被连接在打印机 1000中的作为稳定电位的框架地线VSS上。从而,当腔室内部充满墨水 时,墨水与金属板206接触,从而经由金属板206与框架地线VSS连接。 图12中的节点nl表示墨水与框架地线VSS的连接点(墨水与金属板206 的连接点)。在图12中,电阻R1表示在腔室中从金属板206观看时处于 压电装置210 —侧的墨水的电阻,即处于金属板206至振动板204间的墨 水的电阻。在图12中,电阻R2表示从金属板206观看时处于与压电装置210相反的一侧的墨水的电阻,例如,处于图7所示的第一墨水容纳室 370、第二墨水容纳室390、缓冲室430等中的墨水的电阻。
在图12中,以符号NS表示的交流电源(噪声源)概念性地示出了从 外部传递到墨盒1内的墨水中的噪声。
接着,对利用传感器所进行的墨水余量检测进行说明。在打印机1000 中,主控制部2和托架电路67被构成为可经由总线交换信号。托架电路 67具有作为其功能模块的传感器驱动部Ml。主控制部2与托架电路67的 传感器驱动部Ml通过协作对各墨盒1执行检测墨水余量的处理(墨水余 量检测处理)。具体地说,主控制部2在开始墨水余量判断处理后,向传 感器驱动部Ml送出请求用于判断墨水余量的频率测定(在后面进行说 明)的指令、以及用来确定作为该频率测定对象的墨盒1的数据。传感器 驱动部Ml在接收到指令和数据后,对作为对象的墨盒1开始执行频率确 定处理。具体地说,传感器驱动部Ml经由对应的电极端子34a,将压电 装置210的上部电极201或下部电极203中的一个连接到发生传感器驱动 信号DS的传感器驱动信号线上。此外,传感器驱动部Ml经由对应的电 极端子34a,将压电装置210的上部电极201或下部电极203中的另一个 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在压电装置210的电极201和203连接在传感器 驱动信号线或框架地线VSS上之后,传感器驱动信号DS经传感器驱动信 号线被施加在压电装置210的电极上。传感器驱动信号DS例如是包含一 个以上梯形脉冲的信号。
一旦传感器驱动信号DS被施加在压电装置210的电极上,该压电装 置210就会发生变形(伸縮)。在传感器驱动信号DS结束施加的定时, 传感器驱动部Ml从压电装置210的连接有传感器驱动信号线的电极断开 该信号线。于是,压电装置210与墨水余量相应地进行振动(伸縮),并 且,压电装置210从与传感器驱动信号线断开的电极经由电极端子34a向 托架电路67输出与振动相应的电压(应答信号RS)。托架电路67的传感 器驱动部Ml测定应答信号RS的频率。
传感器驱动部Ml在测定到应答信号RS的频率之后,向主控制部2 发送测定结果。主控制部2基于从传感器驱动部Ml接收的频率的检测结果,判断作为处理对象的墨盒1的墨水余量。例如,当墨水余量为预定量
以上时,压电装置210以第一固有振动频率Hl (例如,约30KHz)振 动,当墨水余量小于预定量时,压电装置210以第二固有振动频率H2 (例如,约llOKHz)振动。gp,当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时,与压电装 置210中间夹着振动板204而相对的腔室内部处于填充有墨水的状态,当 墨水余量小于预定量时,与压电装置210中间夹着振动板204而相对的腔 室内部处于没有墨水而存在空气的状态。如此,压电装置210的谐振频率 反映压电装置210周围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主控制部2在所接收的频 率测定结果基本与第一固有振动频率Hl相等时,作出墨水余量处于预定 量以上的判断,在所接收的频率测定结果基本与第二固有振动频率H2相 等时,作出墨水余量小于预定量的判断。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经金属板206向墨盒1内部的墨水施加 作为恒定的稳定电位的框架地线VSS的电位。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外部噪 声经导电性墨水而侵入压电装置210中。从而,例如能够在将压电装置 210作为电气式传感器来使用的墨水余量的检测中提高其精度。
为了易于理解,参考图13,将墨水没有被连接在稳定电位上的场合作 为比较例进行说明。图13是在比较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 意图。在图13中,比较例中的打印机IOOO和墨盒la的结构部件中被标注 与图12相同的符号的结构部件与在图12中进行说明的同一符号的结构部 件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在比较例中的墨盒la中,电阻R3表示导电性 墨水的电阻。在比较例中,与阻抗R3对应的部分、即导电性墨水起天线 作用,从而从外部噪声源NS接收噪声并传递给压电装置210。其结果 是,压电装置210可能会受噪声影响而发生振动。并且,有可能向托架电 路67传播交流噪声。其结果是,使用压电装置210的墨水余量的检测精 度存在恶化的危险。在第一实施例中,抑制了这种外部噪声的侵入。
而且,从图11可知,金属板206被配置在压电装置210附近。就是 说,墨水在压电装置210附近被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其结果是,能够 更加有效地抑制外部噪声的侵入。如果墨水被连接到稳定电位上的位置远 离压电装置210,则从与稳定电位连接的连接点到压电装置210为止的墨水容易起天线作用,可接收到噪声,因此,如第一实施例那样,优选在压
电装置210附近将墨水连接在稳定电位上。
此外,由于向墨水施加恒定的电位,因此墨水自身成屏蔽状态,能够
抑制外部噪声侵入压电装置210中。
此外,从图11可知,金属板206如上述那样形成"〕"型腔室的上 游侧和下游侧的一部分。即,金属板206位于墨水与压电装置210中间隔 着振动板204而相对的位置(上述的第一流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这两 侧。从而,墨水在于压电装置210附近所流动的墨水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 两侧被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外部噪声侵 入压电装置210中。
此外,金属板206是作为用于确保压电装置210附近的刚性以抑制压 电装置210的振动衰减的台座而发挥功能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仅仅为 了将墨水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而导致部件数增加。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将导电性墨水电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的位置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那 样的金属板206的部分。参考图14,对作为变形例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 图14是将从差压阔40附近到液体供应部50的结构的概要截面与印刷头 61的概要截面一并示出的图。在图14中,为进行适当说明并易于理解, 省略了详细的结构,示出了简洁的概要结构。墨水容纳部被构成差压阔40 的阀部件41分成上游侧流路213和下游侧流路214。上游侧流路213是与 图6和图7所示的差压阀容纳室40a的上游侧相当的部分。下游侧流路 214是其下游端达到液体供应部50的流路,并包括上述差压阀容纳室40a 的下游侧、以及图7所示的第三流动通路450。上游侧流路213和下游侧 流路214实际上都具有更复杂的构造。
弹簧42将阀部件41向形成在相反侧的壁面上的阀座一侧(图14的左 侧)施力。此外设有旁路流路215,该旁路流路215的第一端部与下游侧 流路214连通,其第二端部与形成阀座的壁面连通。当下游侧流路214内 部的墨水压力与弹簧42所施加的压力之和大于上游侧流路213内部的墨 水压力时,阀部件41顶在阀座上,构成关闭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上游侧流路213和下游侧流路214在物理上分离,以便墨水不从上游侧流路 213流入下游侧流路214中。
另一方面,当下游侧流路214的墨水被消耗从而下游侧流路214内部 的墨水压力与弹簧42所施加的压力之和小于上游侧流路213内部的墨水 压力时,在阀部件41与阀座之间产生空隙。其结果是,上游侧流路213 与旁路流路215连通,墨水从上游侧流路213经由旁路流路215流入下游 侧流路214中。所述墨水的流入一直持续到下游侧流路214内部的墨水压 力与弹簧42所施加的压力之和与上游侧流路213内部的墨水压力达到平 衡为止。 一旦下游侧流路214内部的墨水压力与弹簧42所施加的压力之 和与上游侧流路213内部的墨水压力达到平衡,阀部件41就顶在阀座 上,阻碍了上游侧流路213和旁路流路215之间的连通,从而上游侧流路 213和旁路流路215在物理上分离。通过这样的构成,下游侧流路214内 的墨水压力总是被保持得低于上游侧流路213内的墨水压力。
在第一变形例中,用导体形成阀部件41。阀部件41的导体例如使用 导电性橡胶、导电性合成橡胶等导电性树脂。此外,在第一变形例中,用 导体形成与阀部件41接触的弹簧42。弹簧42的导体例如使用不锈钢。并 且,在弹簧42上连接配线,并将弹簧42电连接到电路基板34的多个电极 端子34a中的接地端子上。其结果是,当墨盒l被安装在支座62上时,阀 部件41被连接在打印机1000中的作为稳定电位的框架地线VSS上(图 14中的实线)。当上游侧流路213充满墨水时,墨水经由阀部件41以及 弹簧42而被电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
通过以上结构,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此外,由 于阀部件41和弹簧42是使得液体供应部50附近的墨水处于负压所必需的 部件,因此,能够抑制仅仅为了将墨水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而导致部件 数增加。
与第一变形例一样,在第二变形例中,也用导体形成阀部件41。另一 方面,在第二变形例中,不将弹簧42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代替之, 经由印刷头61将墨水电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
这里,用于插入墨盒1的液体供应部50中的供墨针66竖立设置在印刷头61的上面。此外,在印刷头61的底面具有喷嘴板61b,该喷嘴板 61b由铝、不锈钢等导体构成,并具有许多喷嘴NZ。喷嘴板61b通过配线 而与框架地线VSS连接(图14的虚线)。印刷头61的内部形成有内部流 路610,该内部流路610的一端向供墨针66的顶端部开口,其另一端开口 成喷嘴。墨盒1内部的墨水从供墨针66—侧的端部流经内部流路610的内 部,并从喷嘴吐出。但是,由于通过上述阀部件41和弹簧42,阀部件41 下游侧的墨水处于负压状态,因此墨水不会从喷嘴孔自动吐出。在内部流 路610中途的壁面上配置有压电元件PZT。该压电元件PZT在主控制部2 的控制下伸长,从而将内部流路610压縮变形,由此墨滴IN从喷嘴孔吐 出。代替上述的通过压电元件来喷射墨水的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利 用内部流路610内所配置的加热器使内部流路610内产生气泡(bubble) 来吐出墨滴的方法等。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印刷头6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液 体喷射部。
从配置了压电装置210的腔室的下游侧到图14中的上游侧流路213为 止的空间被墨水充满。而且,从下游侧流路214至喷嘴NZ的空间也被墨 水充满。上游侧流路213内的墨水与下游侧流路214内的墨水通过导体的 阀部件41而电连接。并且,下游侧流路214内的最下游部分的墨水与喷 嘴板61b接触,并经喷嘴板61b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从而,压电装置 210附近的腔室内的墨水经阀部件41和喷嘴板61b被电连接在作为稳定电 位的框架地线VSS上。
通过以上结构,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此外,由 于阀部件41和喷嘴板61b是墨盒1以及打印机1000所必需的部件,因 此,能够抑制仅仅为了将墨水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而导致部件数增加。
但经由印刷头61将墨水电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的办法不局限于将 喷嘴板61b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的方法。可以采用将印刷头61中与墨 水接触的各种部件用导电性材料形成,并该导电性部件电连接在框架地线 VSS上的结构。例如,可将供墨针66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具体地说供墨 针66中的与墨水接触的顶端部或者顶端部附近的部分用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也可以通过配线来将导电性部分与框架地线VSS电连接。或
者,也可以在将供墨针66的顶端部分的墨水导入内部流路610内的开口 部上安装用导电性材料形成的盖。并在该盖上设置开口,以允许墨水导入 内部流路610中。而且,也可以通过配线来将该盖与框架地线VSS电连 接。
如以上说明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所示,电连接到框架地线 VSS上的位置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金属板206的位置。即,只要将 墨水容纳部中与墨水接触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用导体形成并将该导体 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即可。
B.第二实施例
打印机以及墨盒的结构-
参考图15以及图16,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5是对第二实施例 中的传感器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5示出了图IO中的A—A截面。 图16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以作为传感器的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意 图。
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00b以及墨盒lb的概要结构与参考图1 图 10进行说明的打印机1000b以及墨盒lb的概要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 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
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和第二实施例的墨盒lb的不同点在于传感器部 的结构。如图15所示,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部30具有液体余量传感器模 块31b,用以替代第一实施例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
第二实施例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b除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压 电装置210、振动板204、第一基板205、金属板206以及第二基板207之 外,还具有绝缘薄膜211和导电薄膜212。绝缘薄膜211和导电薄膜212 配置在压电装置210和振动板204之间。绝缘薄膜211配置在压电装置 210 —侧,导电薄膜212配置在振动板204 —侧。第二实施例的液体余量 传感器模块31b的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的结 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压电装置210与墨水之间,从压电装置210 — 侧开始依次层叠了绝缘层(绝缘薄膜211)、导电层(导电薄膜212)以及绝缘层(振动板204)。并且,如图16所示,导电薄膜212电连接在电 路基板34的多个电极端子34a中的接地端子上。其结果是,当墨盒1被安 装在支座62上时,导电薄膜212被连接在打印机1000b中的作为稳定电位 的框架地线VSS上。
参考图16进一步对墨盒lb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6中,通过等价 电路示出了包括压电装置210在内的墨盒lb的电结构。与图13—样,电 阻R3表示墨水的电阻。静电电容C3表示在导电薄膜212与压电装置210 的下部电极203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所述导电薄膜212与压电装置210 的下部电极203中间隔着绝缘薄膜211而彼此相对。静电电容C4表示由 墨水与导电薄膜212形成的静电电容,所述墨水与导电薄膜212中间隔着 作为绝缘体的振动板204而彼此相对。节点n2与导电薄膜212对应,示出 了导电薄膜212经34a被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b的腔室中, 墨水经静电电容C4而与作为稳定电位的框架地线VSS交流连接。其结果 是,能够抑制静电电容C4的交流分量经由导电性墨水侵入压电装置210 中。从而,例如能够在将压电装置210作为电气式传感器来使用的墨水余 量的检测中提高其精度。
此外,由于只要将层叠体的片数增加两个就行,因此液体余量传感器 模块31b的制造也比较容易。
而且,由于导电薄膜212不直接与墨水接触,因此无需考虑导电薄膜 212的耐墨水性(对墨水的抗腐蚀性等),能够采用廉价材料。此外,也 不存在因导电薄膜212被腐蚀而造成的墨水泄漏。
,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将墨水隔着静电电容连接到框架地线VSS上的位置不局限于第一实施 例那样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b附近。参考图17和图18,对作为变形 例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图17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墨盒的分解立 体图。图18是在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以压电装置为中心的电结构的示 意图。图17所示的本变形例的墨盒lc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 的不同点在于,覆盖盒主体10的正面侧的膜的结构。在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中,在盒主体10的肋板10a的正面侧的端面上粘贴了一张膜80 (图 5)。而在本变形例中,在盒主体IO的肋板10a的正面侧的端面上粘贴了 一张绝缘性膜81,并在该绝缘性膜81上重叠粘贴了大致相同大小的导电 性膜82。即,由绝缘性膜81和导电性膜82形成了墨盒1的壁,该壁的与 墨水接触的那一侧(内侧)为绝缘性膜81,而与墨水相反的一侧(外侧) 为导电性膜82。绝缘性膜81例如使用绝缘性树脂膜。导电性膜82例如使 用铝箔。
参考图18,进一步对墨盒lc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8中,通过等 价电路示出了包括压电装置210在内的墨盒lc的电结构。电阻R4和R5 表示墨水的电阻。静电电容Cl表示由墨水与压电装置210的下部电极203 形成的静电电容,所述墨水与压电装置210的下部电极203中间隔着作为 绝缘体的振动板204而彼此相对。静电电容C5由导电性膜82和墨水形成 的静电电容,所述墨水与导电性膜82中间隔着绝缘性膜81而彼此相对。 如等价电路所示,墨水的电阻R4、 R5以及静电电容C5在节点n3分岔并 构成彼此并联的关系。如图18所示,导电性膜82电连接在电路基板34的 多个电极端子34a中的一个上。其结果是,当墨盒lc被安装在支座62上 时,导电性膜82被电连接在打印机1000c的框架地线VSS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由静电电容C5吸收外部噪声,因此能够 抑制外部噪声的交流分量经由导电性墨水侵入压电装置210中。从而,例 如能够在将压电装置210作为电气式传感器来使用的墨水余量的检测中提 高其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此形成静电电容C5的导电性膜82以及绝缘 性膜81构成了与作为近似长方体的中空体的墨盒lc的一面相对应的壁。 其结果是,如图17所示,绝缘性膜81以及导电性膜82实际上覆盖从Y 轴方向观看墨盒lc内的墨水时的平行投影面(图17)。从而能够从全体 墨水中有效地吸收侵入墨水内的交流噪声。
导电性膜82以及绝缘性膜81也可以使用将铝箔和绝缘性树脂膜粘合 而成的现成的铝层压膜。
此外,在上述变形例中,用导电性膜82和绝缘性膜81覆盖了近似长方体的墨盒lc的整个一面,但并不是必须覆盖整个面,也可以覆盖一部分 面。
C.其他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例及其变形例中,使用了随着墨水的消耗向墨水容 纳部中导入大气的大气开放型墨盒,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例如,也 能够应用于墨水被容纳在密封的容器中并随着墨水的消耗而容器收縮的密
封型墨盒中。参考图19 图21,对密封型墨盒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9是 密封型墨盒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20是示出图19中的B—B截面的第 一图。图21是示出图19中的B—B截面的第二图。图20示出了墨盒ld 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的截面图,图21示出了墨盒ld的墨水 余量为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的截面图。
如图19所示,墨盒ld包括近似长方体的中空的外壳20d、收纳在 外壳20d内的墨水包10d、供墨管51d、以及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外 壳20d例如使用树脂制成。墨水包10d例如通过将具有柔软性的近似长方 形的两组合成树脂膜10d—u以及10d一b粘贴而构成了袋形状。墨水包10d 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性墨水。供墨管51d被固定在外壳的一个面上,并且供 墨管51d的端部暴露在外部。在供墨管51d的外侧端部上开设有供墨孔 50d。
当将墨盒ld安装在没有图示的打印机上时,与打印机的印刷头连通 的供墨针插入墨盒ld的供墨孔50d中。随着墨水通过打印机的印刷头内 的压电元件而从喷嘴吐出,墨水从墨水包10d通过供墨管51d并从供墨孔 50d被供应到印刷头中。
在供墨管51d的中途配置有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与第一实施例 中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 —样,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用于判断墨 盒ld中容纳的墨水的余量处于预定量以上还是预定量以下。
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具有压电装置210d,该 压电装置210d包括上部电极201d、压电层202d以及下部电极203d。此 外,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还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包括振动板204d、第 一基板205d、金属板206d、以及第二基板207d。这些结构部件210d、204d 206d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相同的顺序层 叠。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金属板206 (图11) 一样,当墨盒ld被安装 在打印机上时,金属板206d被连接在打印机的框架地线VSS上。
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接合在构成袋状墨水包10d的上侧的膜 10d—u上。在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与构成墨水包10d的下侧的膜10d—b 之间配置有弹簧216d。弹簧216d朝着扩宽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与下 侧的膜10d—b之间的空间的方向,对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d与下侧的膜 10d—b施加应力。
当墨水包10d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时,墨水包10d被弹簧216d扩 宽,从而如图20所示,在压电装置210d下方形成被墨水填充的较宽的空 间。另一方面,当墨水包10d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下时,弹簧216d由 于墨水包的收縮而被压縮,从而如图21所示,在压电装置210d下方形成 被墨水填充的较窄的空间。
对密封型墨盒ld中的墨水余量的检测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 大气开放型墨盒一样,从打印机一侧向压电装置210d施加传感器驱动信 号DS。于是,与大气开放型墨盒一样,压电装置210d根据墨水余量而振 动(伸縮),并向打印机输出与振动相应的电压(应答信号RS)。这 里,在大气开放型墨盒中,是测定应答信号RS的频率来判断墨水余量 的,但在密封型墨盒ld中,测定应答信号RS的振幅大小来判断墨水余 量。具体地说,当墨水包10d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即在压电装置 210d的下方形成了被墨水填充的较宽的空间时,应答信号RS的振幅变 大。相反地,当墨水包10d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下、即在压电装置210d 的下方形成了被墨水填充的较窄的空间时,应答信号RS的振幅变小。从 而,打印机在应答信号RS的振幅为预定值以上时,判断为墨水包10d的 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上,在应答信号RS的振幅小于预定值时,判断为墨 水包10d的墨水余量为预定量以下。
在以上说明的变形例的墨盒ld中,墨盒ld内的墨水经金属板206d被 电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其结果是,通过本变形例的墨盒ld,可获得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2) 在上述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作为传感器的压电装置被配置在 墨盒中,但也可以配置在打印机一侧,例如也可以沿着抵达打印机印刷头
内部的喷嘴的墨水流路来配置。具体地说,例如象在图14中以虚线表示 的液体余量传感器模块31m那样,也可以配置在印刷头61中的从供墨针 66到喷嘴NZ为止的内部流路610中。如此,传感器只要配置在墨盒内部 以及供墨针至喷嘴的墨水所存在的空间的一部分中即可。从以上的说明可 知,权利要求中的液体容纳部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墨水内部以及供墨针至 喷嘴的墨水可存在的空间。
(3) 在上述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上, 但代替之,也可以使用固定在打印机上的墨水罐。从上述实施例中的说明 可知,实施例中的墨盒与打印机的组合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液体喷射装 置。
(4) 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喷墨式打印机以及喷墨式打印机用的墨盒, 但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吐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 喷射装置用的液体容器。这里所说的液体包括在溶剂中分散功能材料的颗
粒而得的液状体、如凝胶状这样的流状体。例如可以是在液晶显示器、
EL (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用于 喷射将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的液体的液体喷射 装置;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用于喷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 被用作精密移液管以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 采用向手表或相机等精密器械中精准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 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器件等的微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 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 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这些装置中的任 一种喷射装置以及用于该喷射装置的液体容器。
(5)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感器采用了压电装置,但也可以使用其他 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向墨水中施加电流并测定墨水的电阻值的 类型的传感器。此外,不局限于检测墨水余量的传感器,也可以是对墨水 的粘度、种类、浓度等进行电检测的传感器。 一般来说,只要是对墨水等液体的状态进行电检测的传感器就行。
(6)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形例中,使金属板206、阀部件41、 喷嘴板61b与墨水接触,并将金属板206、阀部件41、喷嘴板61b连接在 稳定电位上,但不限于这些,可以使任意的导体在墨水容纳部的任意位置 与墨水接触并将该导体电连接在稳定电位上。例如,在图5中,也可以将 形成容纳墨盒1内部的墨水的小室的膜80设为导电性膜,并将该导电性 膜电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如此,由于导电性膜实际上覆盖从Y轴方 向观看墨盒1内的墨水时的平行投影面(图5),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 制外部噪声的侵入。
(7)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中,通过用绝缘性膜81和导电性膜 82的层叠体覆盖盒主体来形成了用于去除噪声的静电电容,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盒主体中,将形成容纳墨水的小室的壁的一部分形成得较 薄,并在形成得较薄的部分的外侧配置导体,然后将该导体连接在框架地 线VSS上。 一般来说,可以将墨水容纳部中的与墨水接触的内表面的至少 一部分用绝缘体形成,在该绝缘体的与接触墨水的内表面相反的一侧配置 导体,并将该导体连接在稳定电位上。
(8) 在上述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墨水或者用于去除噪声的静电电 容被连接在框架地线VSS上,但不限于此,只要连接在恒定电位上即可。 具体地说,也可以连接在信号地线或地面上。
(9)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一及第二墨水容纳室、缓冲室为中心具 体地限定了墨盒的性质,但这些仅为示例,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的范围内进行变形或改进。
以上,基于实施例、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发明的实 施方式是用来易于理解本发明的,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本发明可在 其宗旨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同 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体容器,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纳部,容纳导电性的所述液体;以及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对所述设置位置处的所述液体的状态进行电检测;其中,所述液体被施加恒定电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包括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形成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与所述液体接 触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供应所述恒定电位的电源电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 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液体与所述第二导电部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随着液体喷射装置对所述液体的消耗,所述液体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流动,所述液体在所述传感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具有"〕"型流路,该"〕"型流路包括第一流路、 所述第一流路上游侧的第二流路、以及所述第一流路下游侧的第三流路, 所述传感器沿着所述第一流路配置, 还包括第三导电部,形成所述第二流路的与所述液体接触的内表面的至少一 部分,并且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以及第四导电部,形成所述第三流路的与所述液体接触的内表面的至少一 部分,并且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包括导电部件,包括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以及 传感器模块,包括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流路; 其中,所述导电部件是配置所述传感器模块的台座。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部包括位于供应所述液体的流路内的差压阀, 构成所述差压阀的部件至少在与所述液体接触的部分包含导体, 所述导体与所述恒定电位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恒定电位电连接的第五导电部, 所述导体与上游侧的所述液体以及下游侧的所述液体电连接, 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下游侧的所述液体与所述第五导电部接触。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实际上覆盖从预定方向观看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 时的平行投影面。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喷嘴部件,该喷嘴部件具有用于喷射所述液体 的喷嘴,所述第二导电部是所述喷嘴部件。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恒定电位是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框架地线,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液体与框架地 线电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经由导电性液体而向对导电性液体的状态进行电检测的传感器侵入的噪声。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其包括容纳导电性的所述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传感器,设置在液体容纳部中,对设置位置处的所述液体的状态进行电检测。并且,液体被电连接在恒定的电位上。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417538SQ20081017116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水谷忠弘, 石泽卓, 胜村隆义, 西原雄一, 野濑宏, 鳄部晃久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