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49040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识别墨盒的技巧,所述墨盒以适当的负压向响应于印刷信号而喷出墨滴的记录头提供油墨。
背景技术
一种喷墨记录设备通常被构造成,将响应于印刷信号而喷出墨滴的喷墨记录头安装在一个沿记录纸张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托架上,而将油墨从外部油墨容器提供到记录头。在小尺寸类型的记录头内,将油墨储存容器例如油墨罐或类似物品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架上。另一方面,在大尺寸类型的记录头内,将油墨储存容器设置在记录设备的框架或外壳上,并通过油墨供应管与记录头相连。
通常这样构造被安装在托架上的油墨罐,从而多孔元件例如海绵或类似物品被包含在油墨罐内并浸渍油墨,以便减少压力变化,由于托架往复运动所导致的油墨波动等等而引起所述压力变化。
即使从设置在框架上的大容量的油墨袋通过油墨供应管向记录头提供油墨,通过具有用于阻止由于托架的往复运动引起的油墨压力的变化的缓冲功能的下油罐(sub tank)向记录头提供油墨,以便阻止由于管弯曲所引起的油墨压力的变化,托架往复运动引起上述的管弯曲。
因此,前者具有一个问题,即由于包含在油墨罐内的多孔元件的体积与能够包含在油墨罐内的油墨的体积之比,增加了油墨罐的尺寸或重量。后者具有这样的问题,即由于需要一种阻止油墨压力由于振动而变化的机械,记录设备的结构复杂。
为了改善印刷质量,已经改进了记录头和油墨,记录头所使用的油墨被也制造者所指定。
另一方面,由于从记录设备的结构或类似的角度出发,墨盒被形成为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容器,存在这样的问题,很难辨别适用于记录设备的墨盒,可能由于失误而错误地选择墨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记录设备的墨盒夹持器上形成凸起部位,在墨盒上形成凹入部分,从而适合于所述凸起部位。也就是说,仅仅在将凸起部位装配到凹入部分上时,油墨供给针才穿过油墨供给口。
如果将墨盒的重量也就是墨盒的容量减少,就使高速印刷成为可能,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墨盒的狭窄的底部上允许形成的凹入部分的种类数量是有限的。
发明概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中通过利用相对狭窄空间,适用于辨别的形状的种类可以被增加,并提供一种适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墨盒。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例如一种用于从具有油墨供给口的墨盒向记录头提供油墨的喷墨记录设备,其特点是,将三维空间坐标轴中的每个坐标轴分成多个部分,用于提供多个坐标点,在墨盒插入方向上凸起的识别元件被形成,其到达根据识别项目所选择的坐标点。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例如一种具有包含油墨的容器的墨盒,在所述容器的一个侧面上具有一个油墨供给口,墨盒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识别装配部分,从而与用于容纳墨盒的记录设备上的识别元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将三维空间坐标轴中的包含一个侧表面的每个坐标轴分成多个部分,用于提供多个坐标点;识别装配部分被设置在根据识别项目所选择的坐标点上,从而识别装配部分邻接识别元件的一个端部。
由于使用三维空间,从而识别件被设置在三维空间,结合的数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包含在下列日本专利申请中的主题2001-104526(申请日是2001年4月3日);2001-147418(申请日是2001年5月17日);2001-149315(申请日是2001年5月18日);2001-264896(申请日是2001年8月31日);和2001-320197(申请日是2001年10月18日);本实用新型申请通过参考将上述内容引入本专利申请中。
附图介绍


图1A和1B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示例的一种墨盒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图2A和2B显示一种状态,此时用于密封
图1所示墨盒的侧表面形成元件被拆下;图3显示了
图1所示的墨盒的底表面的结构;图4是一个放大的视图,显示了形成在
图1所示墨盒上的防止错误插入形成区域;图5A是一断面图,显示了构成一种负压生成机构的差压阀的阀闭合状态,图5B是一断面图,显示了差压阀的阀开启状态;图6A是一局部剖开视图,显示了适用于
图1所示墨盒的墨盒夹持器,图6B显示已经将墨盒安置在墨盒夹持器上的状态;图7是一前视图,主要显示了形成在
图1所示的墨盒上的过滤室侧油墨流动通道;图8显示了另一种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墨盒的示例;图9A和9B显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示例的墨盒的前、后外观;
图10A~10D分别是图9所示墨盒的俯视图、前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11是一断面图,显示了一种托架,图9所示墨盒被连接在所述托架上;
图12A和12B显示了将墨盒安置在图9所示托架上的过程;
图13是透视图,显示了构成图9所示墨盒的罐体的敞开表面的结构;
图14是透视图,显示了构成墨盒的罐体的底表面的结构;
图15A是透视图,显示了构成图9所示墨盒的罐体的前表面的结构,
图15B显示了形成在相通沟槽上的通孔;
图16是一放大的视图,显示了负压生成机构储存腔的断面结构;
图17是一放大的视图,显示了气体连络阀储存腔的断面结构;
图18A和18B分别是一种识别块的透视图和前视图,
图18C显示了设置在识别块上的坐标点;
图19A和19A’~
图19F和19F’分别是透视图和前视图,显示了识别块的可识别的凸起部分的形式;图20是一透视图,显示了一种可以容纳多个墨盒的托架结构;图21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托架,此时托架的方向被变换了;图22A和22B是放大的视图,分别显示了托架上的油墨供给针的邻域和托架上的油墨供给孔的邻域;图23A~23C显示了适合识别件的形状,图23D~23F显示了不适合于识别件的形状;图24A~24C显示了形成在识别块上的限制部位,从而利用识别块辨认识别件;图25A~25D显示了另一种识别件;图26A~26D显示了形成在识别块上的限制部位,所以识别件被识别块所辨认;图27A~27C分别是透视图和仰视图,显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盒;图28A和28B显示了图27所示墨盒上的油墨注入孔的密封结构;图29是透视图,显示了另一种识别块。
优选示例的描述下文将在附图所显示的不同示例的基础上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A和1B显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的墨盒1。图2A和2B显示了构成墨盒1的罐体8的前、后结构。图3是一个仰视图,显示了罐体8的结构。罐体8被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壁2(图2B)分成上、下区域。第一油墨腔3形成在下部区域。将在下文介绍的被用作负压生成机构的差压阀储存腔4(图2A)、用于储存过滤器的过滤室5和第二和第三油墨腔15和16被形成在上部区域。
壁6将差压阀储存腔4和过滤室5在罐体8的厚度方向彼此分开。由凸起部分构成的阀座6a(图2A)被形成在壁6的差压阀储存腔一侧,通孔6b穿过壁6。用于固定过滤器18的框架10(图2)被形成在壁6的过滤室一侧。
如图2B所示,通过由在墨盒(图7)侧部垂直延伸的壁11a和11b以及水平延伸的壁11c和11d确定的迂回的流动通道(一条沿垂直平面并打开的流动通道),上、下腔与过滤室5的上部区域开口5a相通。
另一方面,通过通孔6b与过滤室5相连的差压阀储存腔4利用流动通道13与油墨供给口14相通,所述供给通道13与第一油墨腔3隔离。油墨腔15和16被如此设置,从而将差压阀储存腔4和过滤室5设置在油墨腔15和16之间。来自第一油墨腔3的油墨中所包含的气泡在油墨腔15和16内被收集。
壁20水平地延伸,因此在壁20和罐体8的外壁之间形成了微小的间隙,用于确定一空间或气体流动通道21。壁20被形成在罐体8的上部区域。流动通道21(也就是空间或气体流动通道)通过气体可渗透膜24a和毛细管22(图2A)与气体出口17相通。流动通道21也通过圆柱体部分25与第一油墨腔3相通。也就是第一油墨腔3通过圆柱体部分25、气体可渗透膜24a和毛细管22与气体出口17相连。
形成在罐体8的差压阀储存腔4一侧侧表面上的蜿蜒的凹槽被气体不渗透膜37(
图1A)所密封,从而形成毛细管22。毛细管22的一个端部22a与气体出口17相连,另一端通过凹槽23c与形成在气体不渗透膜24b和气体可渗透膜24a之间的区域相通。气体可渗透膜24a在罐体8上的凹入部分23一半深度处延伸。具体地说,膜支承部分23a(图2A)被形成在凹入部分23的一半深度处,因而气体可渗透膜24a采用一种伸长状态被连接到膜支承部分23a上。另一方面,气体不渗透膜24b(
图1A和1B)采用一种伸长状态被连接到凹入部分23的上表面23b上,因而,在此部位,罐体8内的气体与外界空气隔离。
流动通道21通过圆柱体部分25与第一油墨腔3相通。在圆柱体部分25上部的上方设置一个开口26,能够弹性地变形的气体不渗透膜27(
图1A和1B)密封该开口。此外,图中未示的正常封闭阀被设置在圆柱体部分25内。
在这种结构中,当墨盒1被连接到记录设备上时,通过一根与膜27接触的操纵杆,膜27弹性地变形,因而打开阀。从而第一油墨腔3与流动通道21相通。
如图2A和3所示,在差压阀储存腔4下方,形成凹入部分30,并通向设置有油墨供给口14的下表面一侧。用于识别墨盒的识别凸起31被形成在凹入部分30上。在制造墨盒时,用于喷出油墨的喷墨口33和34也被形成在罐体8的下表面上。
如图4所示,在凹入部分30,罐体长度方向X被分成三部分,罐体宽度方向Y被分成两部分,罐体高度方向Z被分成六部分。多个识别凸起部分31-1、31-2、31-3和31-4的坐标分别是(X1,Y2,Z1)、(X1,Y1,Z6)、(X3,Y2,Z3)和(X3,Y1,Y2,Z5),通过适当地选择坐标点,从而构成识别装配部分。当一对一地选择和设置坐标点时,例如一种墨盒和/或一种油墨,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即阻止错误地将与油墨类型不同的墨盒安装到记录设备上。
图5A和5B显示了被用作负压生成机构的差压阀。图5A显示阀处于关闭状态。图5B显示阀处于开启状态。在薄膜阀40的外圆周上具有一个环型厚的部分40a、在薄膜阀40的中心,设置具有一个通孔40b的厚的部分40c,靠近厚的部分40a处设置一个大致S形的弯曲部分40d。将薄膜阀40固定在被装配在差压阀储存腔4内的圆柱型夹持器41上。将盘簧42插在中心厚的部分40c和罐体8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中心厚部分40c和圆柱型夹持器41之间)。调整盘簧42的弹力,从而当由于记录头内的油墨消耗而使预定负压作用在油墨供给口14(图5B)上时,薄膜阀40可以与阀座6分开,当终止向记录头提供油墨时,薄膜阀40与阀座6弹性地接触(图5A)。
通过用盖36(
图1B)封闭过滤室一侧的表面并将气体不渗透膜37(
图1A)贴在差压腔一侧的表面,将如上所述那样被构造的罐体8密封。此时用膜将油墨供给口14密封,通过插入油墨供给针,可使所述膜破裂,一种喷墨设备与下表面的喷墨口33和34相连,密封的罐体内充满油墨。当密封的罐体内充满油墨后,利用栓塞或气体不渗透膜密封喷墨口33和34。因此,被密封的罐体作为墨盒1被加工完毕。
图6A显示了一种适用于上述墨盒1的墨盒夹持器50。墨盒夹持器50具有一个底部51;设置在底部51上的壁52、53和54,对应于墨盒的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邻的两个侧表面;设置在底部51上的凸起部分55,所述凸起所在位置与墨盒的垂直凹入部分相对应;在墨盒的插入/拆卸方向上延伸的识别件56,用于检测墨盒种类。
具体地说,识别件部分56由多个元件56-1、56-2和56-3构成,这些元件的长度能够从托架的表面到达形成在墨盒凹入部分30内的识别凸起部分31-1、31-2、31-3和31-4的下表面,也就是在接收合适的墨盒时,这些元件的尺寸能够阻止识别元件56碰撞作为识别装配部分的识别凸起部分31-1、31-2、31-3和31-4。
因此,当将与托架(夹持器56)相匹配的墨盒安装到夹持器50上时,识别件56允许墨盒被安装到夹持器50上。相反,当将不匹配的墨盒安装到夹持器50上,托架(夹持器)的识别件56与墨盒的识别凸起部分31配合,阻止油墨供给针进入油墨供给口14。此外,图6A和6B中没有显示油墨供给针,但是油墨供给针被设置在夹持器50的底部51上,位于壁52、53和54所包围的区域,也就是与凸起部分55相对的并与识别件56有关的区域。
在这个示例中,当将墨盒1安装到夹持器50上时,墨盒1的前侧三个表面和墨盒1的凹入部分C(图6B)分别被壁52、53和54和凸起部分55导向,因而墨盒1位于图6B所示的预定位置。此外,记录设备的操作杆(图中未示)向膜27施加压力,以便开启设置在圆柱体部分25内的阀元件。从而,第一油墨腔3通过流动通道21、气体可渗透膜24a、毛细管22等与空气相通。
当记录头在此种条件下耗用油墨时,负压作用于油墨供给口,薄膜阀40接受差压并逆着盘簧42的弹力而与阀座6a分开。第一油墨腔3内的油墨通过过滤器18和通孔6b而进入差压阀储存腔4。油墨进一步流过薄膜阀40的通孔40b并经流动通道13进入油墨供给口14。
如图7所示,当油墨流出油墨供给口14时,负压作用在过滤室5上,经过壁11所形成的基本上垂直延伸的流动通道A、在最上端部分水平延伸的流动通道B、由形成过滤室5的壁和水平延伸的壁2所形成的流动通道C、一垂直流动通道D和水平流动通道E,第一油墨腔3内的油墨被吸进过滤室5的上部区域。用此方式,第一油墨腔3内的油墨经过两个油墨腔15和16而流出第一油墨腔3的底部。因而,油墨中所包含的气泡被捕集(停留)在油墨腔15和16的上部区域内,在油墨流进过滤室5之前将气泡尽可能地从油墨中排出。
当有上述方式耗用油墨时,位于底部的第一油墨腔3内的油墨向上被吸到位于上部的过滤室5内,并通过差压阀机构将油墨提供到油墨供给口14。
当墨盒1内的油墨被消耗,由于墨盒内的油墨被完全用光或因更换不同种类的油墨而拆卸墨盒1时,用于使第一油墨腔3与流动通道21相通的、圆柱体部分25内的阀元件丧失记录设备的操作杆所提供的支承,从而阀被关闭。此外,弹簧42的弹力迫使薄膜阀40与阀座6a弹性地接触。因而阻止油墨从油墨供给口14中泄漏。
在上述示例中,识别凸起与墨盒被形成为一个整体。如图8所示,另一种方案是,凹入部分60可以被形成在构成墨盒1的罐体8上,能够插入并固定在凹入部分60的内周边上的框架61可以被形成为一个分离的元件。此外,可以将识别凸起部分31形成在框架61的内表面上,因而框架61形成了识别块62。
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个实施例的墨盒,通过制备具有识别凸起部分31的识别块62,其中识别凸起部分31的位置根据墨盒1的种类而变化,罐体8本身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
图9A和9B以及
图10A~10D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墨盒71主要具有一个平的矩形盒类型的罐体72,所述罐体72具有一个敞开侧和一个封闭侧;一个用于封闭敞开侧的盖73。油墨供给口74被设置在墨盒插入托架(在这个示例中,罐体72的下表面)方向上的前端侧,并偏移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锁紧件75和76被形成在罐体72的上部不同侧面上。
将具有电极77a的存储设备77设置在位于油墨供给口一侧的锁紧件75下方的凹入部分77b内。将阀储存腔78形成在另一个锁紧件76的下方。在墨盒插入/拆卸方向上延伸的裂口部分79被形成在油墨供给口74的附近并位于罐体72的中心区域。

图11所示,如此构造用于安装墨盒71的托架200,因而将记录头201设置在底表面上。将油墨供给针202设置在托架200上,用于与记录头201相通。将墨盒挤压元件设置在远离油墨供给针202所在的区域,在这个示例中,将片簧或板簧203作为墨盒挤压元件。将定位凸起件204设置在油墨供给针202和片簧203之间,并沿墨盒71的插入/拆卸方向延伸。
将电极206设置在油墨供给针202一侧的侧壁205上。与锁紧件75的凸起75a啮合的凹入部分207被形成在电极206的上方。与墨盒71锁紧件76的凸起76a啮合的凹入部分209被形成在与侧壁205相对的侧壁208上。
在上述结构中,如
图12A所示,当逆着板簧203的弹力而插入墨盒71时,油墨供给口74位于墨盒71的底侧,裂口部分79受凸起件204的限制。因而,此时设置在偏移位置的板簧203提供转动力,因而油墨供给口74一侧向下翻转,使墨盒的状态与特定的插入/拆卸方向平行,即在这个示例中,平行于垂直方向。

图12B所示,当逆着板簧203的弹力继续推墨盒71时,利用锁紧件75的全部弹性,锁紧件75的凸起75a下垂并进入凹入部分207。锁紧件76也被装配到凹入部分209内。
另一方面,由于更换或类似原因,为了将墨盒71从托架200上拆卸下来,当向罐体72方向弹性压锁紧件75时,锁紧件75的凸起75与凹入部分207分离。因而,当在这种条件下,将墨盒71拉出时,可以将墨盒71拉出,而没有弯曲力或类似力作用在油墨供给针202上。
图13和14显示了一种形成在构成墨盒71的罐体72上的流动通道的示例。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壁80将罐体72分成上、下两部分,具体地说,壁80采用这种方式延伸,即油墨供给口74一侧稍微低一些。
第一油墨腔81被形成在下部区域。上部区域被框架84分隔,因而将壁80当作底表面,框架84与罐体72的壁82之间具有预定空间、间距或距离,用于确定空气通道83。底部具有通口85a的垂直壁85将框架84内部分隔开,因而将一个区域当作第二油墨腔86,另一个区域当作第三油墨腔87。
第二油墨腔86和罐体72的底表面72a通过抽吸通道88彼此相连,所述抽吸通道88的下端与第一油墨腔81相通,上端与第二油墨腔86的底部相通。
具有通口89a和89b的壁89被形成在抽吸通道88的底部。用于将油墨从外部注入罐体72的开口90和与第一油墨腔81相通的开口91被形成在与抽吸通道88的下端相对的区域内,当喷射油墨或将油墨注入墨盒71的内部时,所述开口91用于排出气体。
第三油墨腔87被壁92、94、96和85分隔,所述壁92与框架84的上表面84a具有预定间距。第四油墨腔93被壁94、96和97分隔。过滤室104被壁94分隔并连续到壁92,用于储存过滤器125(
图16),在与过滤室125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差压阀储存腔103(
图15A)被壁95分隔。通孔95a被设置在壁95上,因而流过过滤器125的油墨被引导到差压阀储存腔103。过滤室104和差压阀储存腔103相对于公共壁95而彼此相对。
在壁80和壁96之间具有通口96a的分隔壁96被设置在壁94的底部。下部具有通口97a的分隔壁97被用于在壁97和框架84之间确定一条油墨流动通道98。油墨流动通道98的上部通过通孔99与墨盒71的前表面侧相通。

图14所示,通孔99被壁97一直到壁100所分隔,并通过壁100的凹入部分100a(
图15A)与过滤室104的上部相通。具体地说,通孔99通过凹入部分100a与被壁100、94、和92所分隔的区域101相通,并通过形成在用于分隔过滤室104的壁94上部的通口94a进一步与过滤室104上部相通。

图15A所示,通过由形成在罐体72表面上的凹入部分105和一覆盖在凹入部分105上的气体不渗透膜所构成的流动通道,差压阀储存腔103和油墨供给口74彼此相连。在
图15A中,附图标记105a表示进入油墨供给口一侧的深部。
窄凹槽106、围绕窄凹槽106的宽凹槽107和与第二油墨腔86相对区域内的矩形凹入部分108被形成在罐体72的前表面上,由于窄凹槽106蜿蜒,因而可形成尽可能地高的流动阻力。框架109和肋110被形成在矩形凹入部分108内,因而其所在位置比凹入部分108的敞开边缘低一个台阶。具有油墨排斥性能和气体渗透性的气体可渗透膜以伸长状态被附着在框架109和肋110上,因而确定了气体相通腔。相对于气体渗透膜,窄凹槽106与凹入部分108的侧表面区域相通。通孔111被形成在凹入部分108的底表面上并与被第二油墨腔86的壁112所分隔的细长区域113(
图13)的一端相通。如
图15B所示,细长区域113的另一端经过通孔114、相通凹槽115和通孔116与阀储存腔78相通。
在墨盒的插入方向上,在阀储存腔78的前端,在这个示例中也就是阀储存腔78的下部,设置一个窗口78a并如
图14所示那样敞开。在下文将要描述的识别块140被安装到罐体72的凹入部分150,因而多个识别件210、211和212(
图11)以及被设置在记录设备的托架200上的阀操作杆可以进入所述窗口78a。
图16显示了差压阀储存腔103附近的结构。弹簧120和薄膜阀122被设置在差压阀储存腔103内。由弹性可变形材料例如弹性体或类似材料形成薄膜阀122,在其中心具有一个通孔121。在薄膜阀122的周边上具有一环形厚的部分122a和一个与所述厚的部分122a为一体的框架部分124。通过框架部分124,将薄膜阀122固定在罐体72上。弹簧120的一端被薄膜阀122的容纳弹簧部分122b所支撑,另一端被用于封闭腔103的盖123的容纳弹簧部分123a所支撑。

图16中,附图标记125表示设置在过滤室104内的过滤器,126和127分别表示粘贴在罐体72前表面和敞开表面侧上的气体不渗透膜。如
图14所示,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膜126被连接在框架84和壁80、85、92、94、96、97、100和112上,因而形成了油墨腔86、87和93的上部。
在上述结构中,流经过滤器125的油墨通过油墨流动通道95a,但是被薄膜阀122阻挡。当油墨供给口74的压力在此条件下被减少时,薄膜阀122逆着弹簧120的弹力方向而与阀座部分95b分离。因而,油墨流过通孔121并通过凹入部分105所形成的流动通道而流进油墨供给口74。
当油墨供给口74内的压力增加到一预定值时,弹簧120的弹力迫使薄膜阀122移动,因而,薄膜阀122与阀座部分95b弹性接触,因而阻挡了油墨流动。当重复上述操作时,当将油墨压力保持在一恒定负压值时,可以将油墨提供到油墨供给口74内。
图17显示了气体相通阀储存腔78的结构。通孔130被形成在分隔阀储存腔78的壁上。由弹性元件例如橡胶组成的施压元件131可移动地插入通孔130,同时施压元件131的周边被罐体72所支承。弹性体例如片簧132支承阀体135,并由凸起133固定片簧132的底端,其中心部位受凸起134限制,因而总是迫使阀体135趋向于通孔130。将阀体135设置在施压元件131的前端进入侧。

图18A~18C所示,将识别块140连接在罐体72上,从而识别块140邻近气体相通阀储存腔78,阀元件135的施压元件131可以位移。利用爪140a和140b,识别块140的底部固定在罐体72的凹入部分150上(
图15A)。识别块140的底部具有多个凹槽(例如这个实施例中三个凹槽141、142和143),每个凹槽与墨盒71的插入方向平行,在墨盒71的宽度方向上,其具有预定的宽度。此外,用于使施压元件131移动的臂144被一体形成在凹槽的特定区域内(这个示例内在凹槽142内)的预定位置。
在凹槽142的识别件进入侧(
图18A~18C的下侧),被D表示的敞开部分被加宽,臂144被设置在凹槽142内,从而,凹槽142的敞开部分与邻近凹槽之一(例如在这个示例中,凹槽141)是一体的。因而,当将墨盒71安装到托架200上时,即使操作杆213(图21)稍微改变位置,操作杆213可以被宽的敞开部分D所容纳和导向,从而进入凹槽142。
臂144可以围绕转动支点144a转动,从而稍微向内。形成臂144,因而拉出侧例如在这个示例中臂144的上侧偏斜地进入操作杆213(图21)的进入路径。此外,识别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分别形成在凹槽141~143内,从而与托架200的识别件210、211和212相对。
对于上述结构,臂144的位置保持恒定,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的位置分别在凹槽141~143内变化,如
图19和19’~19F和19F’所示。此外,根据墨盒71的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确定识别件210、211和212的前端位置。因而,阻止将储存不匹配油墨的墨盒71安装到托架200上。
由于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的位置不仅可以在墨盒71的插入/拆卸方向上变化,而且还可以在墨盒71的厚度方向上变化。可以三维地设置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因而,不用扩大识别形成区域,就可以识别多种油墨。如果这样设定凹槽141~143中每个凹槽的深度(罐体72厚度方向内的长度),即多个识别件210、211和212可以插入每个凹槽,可以识别大量种类的油墨。
图20和21显示了一种已经安装了墨盒的托架的示例。可以安装多个墨盒。这个示例被这样构造,因而可以安装一种黑色油墨墨盒和三种彩色油墨墨盒。
也就是第一安装区域220的一个侧面稍微宽一些。具有相同宽度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安装区域221~223被肋224~226和相反端的肋227~229分隔,因而邻近第一安装区域220。
如上结合
图11所述,每个墨盒安装区域具有与记录头201相通的油墨供给针202、一施压元件例如这个示例中的被设置在远离油墨供给针202所在区域的板簧或片簧203、形成在片簧203和油墨供给针202之间的定位凸起件204,所述定位凸起件在墨盒的插入/拆卸方向上延伸。
此外,电极206被设置在油墨供给针202一侧的壁205上。与锁紧件75的凸起75a匹配的凹入部分207被形成在电极206的上方。
在这个示例中,如图22A所示,定位凸起件204具有一个沿平行于墨盒71的前表面延伸的侧部204a,用于确保墨盒的可靠地定位并增强薄和长凸起件204的强度。为了应付这种结构,在墨盒71的插入/拆卸方向上,墨盒71的裂口部分79的前端延伸到前表面一侧,同时凹入部分79a被形成在至少一个与如图9A、10B和22B所示侧部分204a相对的区域内。也就是至少具有凹入部分79a的裂口部分79的墨盒插入引导端被形成,以阻止与凸起件204和侧部204a匹配的基本上L型横截面。
如图22B所示,一对具有U型横截面的肋74a、74b被形成在墨盒71上,在所述肋74a、74b之间,设置油墨供给口74,因而,用于与肋74a、74b啮合的匹配肋202a围绕着油墨供给针202被形成(图22A)。这些肋可以保持油墨供给针202处于这种状态,即油墨供给针202插入油墨供给口74。
当将墨盒71安置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托架200上时,托架200上的识别件210、211和212分别进入识别块140上的凹槽141、142和143。此外,操作杆213进入凹槽142。当墨盒71适合于安装区域时,墨盒71的油墨供给口74可以被装配到油墨供给针202上。在这个过程中,操作杆213压识别块140的臂144,从而使气体相通阀储存腔78的阀元件135开启。因而墨盒71的第一油墨腔81与空气相通,因而如上所述将油墨提供到记录头。
另一方面,当安装不适合于安装区域的墨盒时,凹槽141、142和143内的任何一个识别凸起部分141a、142a和143a与托架200上的任何一个识别件210、211和212碰撞,从而在油墨供给口74被装配在油墨供给针202之前,阻止墨盒71的运动。因而,在油墨供给口74被装配在油墨供给针202之前以及操作杆213压识别块140的臂144之前,发现安装错误。
下文将详细介绍识别块的功能。
例如假设在识别块140上制备三个识别件可插入区域也就是三个凹槽141、142和143,如
图19A和19A’~19F和19F’所示,识别区域的数量也就是每个可插入区域坐标点的数量是三个,如
图18C所示,如表1所示,设定27个不同的用于识别的图案。
表1

在表1中,标记a、b和c表示三个识别件可插入区域(在这个示例内,就是凹槽141、142和143),数值1、2和3表示识别件在墨盒的插入/拆卸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图18C中的坐标点1~3)。
在上述示例中,用于使气体开启阀的施压元件132移动的臂144位于每个识别件可插入区域也就是凹槽142内的最前端侧。因而,在凹槽142内可以设置的坐标点是两个,因而在此情况下,如表2所示,可以设定18个用于识别的模式。也就是在此情况下,如表2所示,在可插入区域b,不用设定坐标点3。
表2

对于这种结构的用于上述识别块140的识别件210、211和212,图23A~23C所示的三种模式可以被想象。
模式A,其中相对高度H是1,凹槽深度一侧的相对长度L是3;
模式B,其中相对高度H是2,凹槽深度一侧的相对长度L是2或模式B’,其中相对高度H是2,凹槽深度一侧下部的相对长度L1是2,凹槽深度一侧上部的相对长度L2是1;模式C,其中相对高度H是3,凹槽深度一侧的相对长度L是1。
选择模式A~C之一,将其用作对应于凹槽141、142和143的识别件210、211和212中的一个。因而能够识别18个不同类型的墨盒。
此外,当选用图23D~23F所示的识别件模式时,由于这些模式比模式A~C的小,因而可以进入设计用于识别模式A~C的凹槽,不能可靠地排除不适合的墨盒。然而如果适当的模式相结合,可以使用这些模式。
此外,在识别块凹槽141~143中的每个凹槽内,对应于所选择的识别件模式A~C之一,不仅设置用于限制识别件模式相对高度的凸起部分(在图24A~24C中的141a)而且设置用于限制识别件模式的相对长度的部分(在图24A~24C中的141b)。也就是被断面线所表示的坐标点(在图24A~24C中的141b)也被限制,因而,设定识别块凹槽141、142和143的深度,使数值3的相对长度L’用于模式A,使数值2的相对长度L’用于模式B和B’,使数值1的相对长度L’用于模式C。能够可靠地从凹槽141、142和143中之一识别三种模式A~C。因而,可以阻止墨盒71的错误插入。(此外,在此情况下,由于识别件模式B和识别件模式B’的形状彼此不同,但是都可以准确地插入相同的识别块凹槽内,识别件模式B和识别件模式B’都可以与别的模式A和C结合使用,也就是在此情况下,不能分辨模式B和模式B’)。
同样,当在识别块140上设置四个凹槽时,在深度方向上,凹槽141~143中的每个凹槽的相对长度为4,在插入/拆卸方向上,相对高度为4。作为对应的识别件,制备如图25A~25D所示的识别件。
模式E,其中,相对高度H是1,相对长度L是4;模式F和F”,其中,相对高度H是2,相对长度L是3;模式G和G”,其中,相对高度H是3,相对长度L是2;模式J,其中,相对高度H是4,相对长度L是1;从而如上所述,至少通过限制图26A~26D内断面线所示的凹槽的相对高度和相对长度,可以区分识别件。
也就是如果在平行于墨盒的插入方向和墨盒的深度方向的方向上,设置坐标点的数量N(N是一个不小于3的整数),识别件最好这样被形成第一模式识别件的一个端部到达平行于墨盒插入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一坐标点,一个端部到达平行于墨盒深度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n个坐标点;第i(i是一个满足2≤i≤(n-1)的整数)模式识别件的一端到达平行于墨盒插入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个坐标点,一个端部到达平行于墨盒深度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n-i+1)个坐标点;和第n模式识别件的一端到达平行于墨盒插入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n个坐标点,一个端部到达平行于墨盒深度方向的坐标轴方向内的第一坐标点。
顺便地说,被安置在宽的安装区域220的墨盒71’(图27A~27C)的结构基本上类似于被安置在
图10~17所示的第二~第四安装区域221、222、223上的墨盒71。如图27所示,然而墨盒71’的罐体72’被如此形成,从而,敞开表面的形状没有改变,但是仅仅增加了深度W。因而,通过简单地改变罐体72’的深度W,可以增加能够存储在墨盒71’内的油墨数量。
采用与其它示例的墨盒71内相同的方式,使油墨供给口74’的中心和存储设备77’距前表面也就是罐体72’的封闭的侧面的距离是一恒定值W1。由于将识别块140’(图28A和28B)安置在罐体72’的前表面一侧,当然,识别块140’距罐体72’的前表面的距离与别的墨盒71中的距离相同。
与图27C所示的油墨供给口74’的偏斜位置相同,锁紧件75’偏移于罐体72’侧面的中心位置,从而当安置墨盒71’时,压力可靠地施加在油墨供给口74’上。
可以将装饰膜230粘贴在罐体72、72’上,如图28A所示。装饰膜230可以由对应于喷墨口90、90’、91、91’区域内的舌部230a组成,从而,如图28B所示,喷墨口90、90’、91、91’被舌部230a所密封。
虽然在上述示例中,识别凸起部分与识别块是一体的,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这样的情况,即识别块上有孔,销插入孔中。例如,所述孔分布在每个识别件可插入凹槽的高度方向上,将销插入所选择的一个孔中并延伸至少部分横跨凹槽从儿构成高度约束部分。当然所述孔也可以分布在深度方向上。此外,可以适当地选择每个销的突出长度。
虽然在上述示例中,在识别块上形成多个凹槽,从而,在凹槽内形成识别凸起部分,即使识别块被形成为具有与图29所示的识别件A、B和C的外型一致的凹入部分的块220,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此时,如果在块220和墨盒71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该间隙,操作杆213可以进入,用于开启阀元件135,或如果凹入部分或通孔形成在块本身上,块可以靠近阀元件而设置。
如果不必靠近开启/闭合阀元件布置识别块,由凸起部分件构成的识别件可以提供给构成墨盒的罐体,可以将识别块连接和固定在托架的相应的位置上。
此外,墨盒的识别件/识别块和存储设备可以结合使用,用于辨别墨盒。在墨盒之间没有导致安装错误,根据存储在存储设备内的信息,可以判断墨盒是否是适用的。
此外,识别装配部分(识别凸起部分)不需要邻接识别件。也就是在装配部分和识别件之间有间隙,因而识别件可以与其他识别件区分。
虽然上述示例使用差压阀作为负压生成机构,当多孔元件例如海绵浸渍油墨时,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从而多孔元件的细微孔的毛细力保持负压。
油墨的种类或要被判断的项目至少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剂类型和溶剂类型等项目中的一种。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空间,因而识别限制部分被三维地布置。因而,为了识别目的,需要组合的数量增多,适合于记录设备的不同种类的墨盒可以被安装,而不出现错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从至少一个墨盒向记录头提供油墨的喷墨记录设备,所述墨盒具有一底壁和通过底壁互相连接在一起并且互相朝向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所述墨盒还具有一在底壁上的油墨供给口,一从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一锁紧件和一设置在第二侧壁附近的凹部,该锁紧件具有一可向接近以及离开第一侧壁的方向移动的第一接合部分,所述记录设备包括一具有至少一个适于容纳墨盒的墨盒安装区域的滑架;多个识别件,其从墨盒安装区域的底部沿着平行于墨盒插入滑架的方向凸起,并且被定位和构形,使得当墨盒与墨盒安装区域相适应时该些识别件被容纳在墨盒的凹部内;一位于墨盒储存区底部的油墨供给针,其构形成用于连接至墨盒的油墨供给口;以及一被定位和构形成用以与墨盒的接合部分相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有一从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二锁紧件,其放置在凹部的上方并且具有一可向接近以及离开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接合部分,所述记录设备还包括一被定位和构形成用以与墨盒的第二接合部分相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记录设备的第一接合部分下方的电接点,其被构形成与放置在墨盒的第一侧壁的电极电接触。
4.一种墨盒,其包括一底壁,和通过底壁互相连接在一起并且互相朝向的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一在底壁上的油墨供给口;一从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一锁紧件,该锁紧件具有一可向接近以及离开第一侧壁的方向移动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一设置在第二侧壁附近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从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二锁紧件,其放置在凹部的上方并且具有一可向接近以及离开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接合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侧壁并且在第一锁紧件下方的电极。
专利摘要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在墨盒1上形成凹入部分,用于确定三维空间。三维空间内的每个轴被分成多个部分,用于获得多个坐标点,所述三维空间包含墨盒的一个侧表面,其中油墨供给口14被形成在该表面上。根据识别项目,被当作识别件的识别凸起部分31-1~31-3被有选择地设置在坐标点上。
文档编号B41J2/175GK2649336SQ0222987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日
发明者宫泽久, 品田聪, 坂井康人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