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834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和其它机械强度特性的易深冲包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钮扣式微电池的阳极盒或阴极盒、石英晶体振荡器壳、其它各种电子元件外壳以及需要深冲性的其它类型微型电器的包覆材料。
背景技术
通过轧制复合多层金属而获得的包覆材料是整体材料,它保留了各金属的特性并因此在必须同时提供许多种性能的应用场合中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钮扣式微电池的外壳必须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深冲性、耐腐蚀性、低接触电阻等。Cu/SUS(不锈钢)/Ni、Cu/Fe/Ni和其它包覆材料被用于制造阳极盒,Ni/SUS、Ni/SUS/Ni、Al/SUS/Ni和其它包覆材料被用于制作阴极盒。
另外,Ni/Fe/Ni、Ni/SUS/Ni、Cu/SUS/Ni、Cu/Fe/Ni和其它包覆材料被用来制作具有特殊的机械强度、深冲性、耐腐蚀性、可焊性等要求的各种电子元件的外壳。
用作这样外壳的基材的包覆材料通常是通过叠置构成包覆材料的许多块薄金属板、冷轧复合这些薄板、对它们进行均质处理并使它们接受冷终轧或冷终轧与最后退火的组合工序而获得的。产品任选地可以被切成预定长度。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获得的包覆材料通过传统深冲方式被模压成杯形,这使得获得被设计用于各种用途并被制作成特定尺寸的外壳成为可能。
例如,上述钮扣式微电池外壳的微型化变得很重要,因为在电器领域内,人们需要更小巧轻便的装置。
确切地说,人们越发地需要更薄的包覆材料,因为人们需要设计出用于有更高能量和更长寿命的钮扣式微电池的外壳。
实践已经证实,即使当人们只要求获得薄包覆材料时,传统的制造方法也难于进行所需的深冲加工。确切地说,本发明人经试验证明了,试图通过传统制造方法来获得包覆材料导致了高兰克伏特值,或者r值(它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和与该轧制复合方向成预定角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之间的巨大差异。另外,深冲产生了小圆度并产生了其主轴位于轧制复合方向上的椭圆形。尤其是,当制成薄包覆材料时,形成了裂纹和破损并且难于获得杯形。
发明概述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拉性能和其它机械强度性能的易深冲包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提供一种适用作钮扣式微电池的阴极盒或阳极盒的或者牵涉到微型电器并需要深冲性和比较薄的金属带的其它用途的包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作为试图实现上述目的实验的结果,本发明人基于这样的发现而完成了本发明,即除了进行传统的包覆材料制造工艺外,r值(它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和与该轧制复合方向成预定角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之间的差值可以通过进行压下率最多为30%的冷轧而减小,由此可以明显提高包覆材料的机械强度并大量生产具有低轧制各向异性的包覆材料。
确切地说,本发明在于这样一种包覆材料,它的特点是对至少一条金属基材的主表面进行轧制复合,r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在延伸率为5%的情况下测得的)设定为小于0.6,所述差值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同相对其45度角相交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
上述包覆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r值设定为至少为0.7,所述r值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同相对其45度角相交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
上述包覆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复合厚度最多为0.5毫米,金属覆材厚度为金属基材厚度的2%-20%。
上述包覆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金属基材是不锈钢,在与金属覆材进行复合的平面内的戈斯{110}<100>取向聚集小于没有轧制复合金属覆材时所观察到的聚集。包覆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金属覆材至少是一种选自铜和镍的材料。
获得上述包覆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轧制复合金属覆材到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得到的包覆材料接受压下率最多为30%且最好为5%-25%的冷轧。
附图简介

图1是表示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轧制复合方向的角度的曲线图,其中图1A描述了在压下率为82%的冷轧后获得测量结果,图1B示出了在最后退火后获得的测量结果,图1C示出了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获得的测量结果。
图2是表示r值和相对轧制复合方向的角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图2A示出了在最后退火后获得的测量结果,图2B示出了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获得的测量结果。
图3是表示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包覆材料的晶粒取向分布函数(ODF)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单张SUS薄板的晶粒取向分布函数(ODF)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r值和相对轧制复合方向的角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这是在布恩格提出的泰勒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根据ODF测定多晶材料的r值的方法而得到的。
图6是表示r值与有关轧制压下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欧拉角与取向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其中图7A示出了SUS覆材的α纤维和β纤维,图7B描绘了单张SUS薄板的α纤维和β纤维。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对构成本发明包覆材料的金属基材或金属覆材没有特殊限制。作为由发明人进行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无论金属基材和金属覆材性质如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因以下事实产生了低轧制各向异性,即r值在所有轧制复合方向上(它表示金属基材的塑性各向异性)基本上保持不变,r值的不均匀性被减小,结果产生了在整个包覆材料中基本上保持不变的r值,最后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深冲。
根据以下对包括SUS(不锈钢)金属基材和铜或镍金属覆材的包覆材料的复合表面的织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戈斯{110}<100>取向聚集是很不明显的,取向分散与没有轧制复合金属覆材情况相比比较高。具有比较明显的取向分散性的织构的形成据信是r值不均匀性减小的原因。
尽管出现特殊取向聚集的程度随金属基材性能而略有不同,但是整个包覆材料的织构仍然具有比较高的取向分散,由此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金属覆材不一定被轧制复合到金属基材的两个主表面上。应该根据设计用途选择覆材并且将其轧制复合到至少一个主表面上。于是,轧制复合有覆材的金属基材的表面可以具有上述效果。
尤其是,传统不锈钢SUS(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或析出硬化不锈钢)、铁、30%-55%(重量百分比)Ni-Fe、20%-60%(重量百分比)Ni-Cu、25%-50%(重量百分比)Ni、5%-20%(重量百分比)Co-Fe等应该优选地被用作用于钮扣式微电池阳极盒或阴极盒和其它类型微型电器的包覆材料的金属基材,这是因为考虑到要有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热膨胀系数一致性、可焊性等。另外,镍、铜、铝、5%-30%(重量百分比)Cr-Ni、20%-60%(重量百分比)Ni-Cu等应该优选地被用作金属覆材,这是因为考虑到了耐腐蚀性、电阻、可复合性等。
金属基材和金属覆材应该优选地是不同材料以使本发明的效果更明显。
无论包覆材料的复合厚度是多少,都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理想效果,但是包覆材料应该优选地被用到要求上述深冲性和减小厚度的场合中以便最好地利用本发明的效果。包覆材料的复合厚度应该小于或等于0.5毫米且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3毫米,而且理想地不大于0.2毫米。
尽管构成包覆材料的金属基材与金属覆材的厚度比不受任何特殊限制,但为了进行下述的制造方法,金属覆材厚度最好不小于金属基材厚度的2%且优选地不超过其20%。
当金属覆材被轧制复合到金属基材两个主表面上时,可以通过满足被轧制复合到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的金属覆材的上述条件获得理想的效果,但轧制复合到两个主表面上的金属覆材最好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通过根据理想的包覆材料复合厚度适当地选择金属基材与金属覆材的厚度比而最有效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如本文所述,表示轧制复合方向、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的r值是通过ASTM-E517所定义的方法并且在使用了平行于各方向的切割的样品的基础上测量出的值。r值和延伸率可以用公式1、2表示r=[ln(w0/w)]/[ln(LW/L0W0)](1)
延伸率=[(L-L0)/L0]*100%(2)其中W0是未变形薄板的宽度,W是变形薄板的宽度,L0是未变形标长,而L是变形标长。
确切地说,通过本发明的普通方法获得的包覆材料接受压下率最多为30%的冷轧,从而包覆材料本身受到加工硬化,其延伸率降低。通常,r值是在延伸率为15%-20%的情况下进行测量的。在本发明中,在延伸率为5%的情况下测量r值。
当在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上的r值之间的最大差值被设为不小于0.6时,获得了更高的轧制各向异性,并且不能进行理想的深冲加工。尤其是,上述r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应该被设定为不大于0.5以便进行更精确的深冲加工。
实际上,r值越高,深冲性越好,因此对于轧制复合方向、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以及与轧制复合方向成90度的方向来说,应该在上述不均匀性范围内选择至少等于0.7且最好是至少等于1.0的值。
被用作评价本发明的金属基材和包覆材料的标准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是通过JIS Z2241中所述的方法测定的。尤其是,不仅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具有比传统包覆材料(这将从下述实施例中变得更清楚)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且无论其与轧制复合方向的关系如何,材料特性在各方向上基本上保持不变。
获得本发明包覆材料的上述方法的特点是,通过根据上述方式将金属覆材轧制复合到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而获得的包覆材料进一步接受压下率不大于30%的冷轧。
传统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构成包覆材料的许多块金属基材叠置起来,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终轧或冷终轧与最后退火的联合工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即受到上述冷终轧的包覆材料接着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和压下率不大于30%的冷轧,受到冷终轧和最后退火的包覆材料只接受压下率不大于30%的冷轧。
最初的轧制复合步骤不局限于上述冷轧复合,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温轧复合或热轧复合方式而获得相同的效果。不一定总是要进行均质处理和冷终轧,应该根据金属基材与金属覆材的性质、厚度和其它特点而与特定环境一起选择是否需要特殊步骤。
也可以在最后的轧制复合步骤前进行刮削/刷理和其它表面处理,也可以用张力矫整机进行厚度调整,或者在压下率为30%的冷轧后进行其它厚度调节处理,或者添加其它传统步骤。
确切地说,本发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包覆材料在获得包覆材料的最后步骤中接受压下率不大于30%的冷轧,有选择地在冷轧前进行热处理。本发明还包含了这样的方案,即根据金属基材和金属覆材的性质、厚度和其它特点多次进行热处理和压下率不大于30%的冷轧。
选择进行的热处理可以在于上述最后退火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最佳条件应该是根据金属基材和金属覆材的性质、厚度和其它特点选择的。热处理通常是在500℃-1100℃下进行的。
在上述冷轧中的压下率必须保持不大于30%,因为当压下率超过30%时,导致了过小的延伸率,结果形成了更差的深冲性,并且r值之间的差值(不均匀性)高达或超过0.6。尤其是,在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的r值不超过0.7。压下率应该优选地为5%-30%且尤其是5%-25%,因为当使压下率低于必需值时,机械强度降低并且r值之间的差值(不均匀性)高达或超过0.6。
另外,金属覆材防止了金属基材在将金属覆材轧制复合到金属基材上和随后的轧制过程中直接接触轧机工作辊,据信,金属覆材通过金属基材的塑性变形改善了织构形成,它的作用将象是摩擦缓冲层。因此,金属覆材的厚度应该优选地至少等于金属基材厚度的2%。另外,金属覆材厚度一般应该被选择成不大于金属基材厚度的20%,因为使金属覆材过厚从整体上看造成包覆材料损失了一些机械强度。
实施例现在,通过以下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效果。实施例1作为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制备0.15毫米厚的Cu/SUS/Ni包覆材料。被用作金属基材的SUS对应于SUS304(JIS G4307),用作被轧制复合到一个主表面上的金属覆材的铜对应于C1020(JIS H3100),用作被轧制复合到另一主表面上的金属覆材的镍对应于VNiR(JIS H4501)。最后厚度是这样的SUS,123μm(82%);铜,24μm(16%);镍,2μm(2%)。μm后的括号内数字表示厚度比。
准备好SUS(金属基材)、铜、镍(金属覆材),通过使它们接受冷轧复合、均质化而获得了1.1毫米厚的三层包覆材料。接着,以82%的压下率冷轧包覆材料并在1000℃下进行最后的退火并以25%的压下率进行冷轧,最后产生了本发明的上述包覆材料。
为了显示出本发明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效果,根据上述过程作为比较材料地加工出用作金属基材的单张SUS薄板。
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和由单张SUS薄板构成的比较材料接受最后的退火和压下率为25%的冷轧,所获得的样品被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r值和织构特性。
图1A、1B、1C中的曲线图的垂直轴表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水平轴线表示相对轧制复合方向的角度(平行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角度设为0度)。在黑圈之间的实线表示包覆材料的抗拉强度,黑圈之间的虚线表示包覆材料的屈服强度,白圈之间的实线表示单张SUS薄板的抗拉强度,白圈之间的虚线表示单张SUS薄板的屈服强度。另外,图1A示出了在压下率为82%的冷轧后的测量结果,图1B示出了在最后退火后的测量结果,图1C示出了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的测量结果。
用于测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样品具有以下测量结果标长50毫米,宽12.5毫米,厚0.2毫米(在压下率为82%的冷轧及最后退火后)和0.15毫米(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
从图1的曲线中看到,与在冷终轧后进行最后退火的情况相比(见图1B),本发明的包覆材料(见图1C)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这些值是近似的,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的值、在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上的值以及在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上的值基本上相同并且只略微变化。因此可以确认,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具有机械强度各向异性低的优点。
图2A、2B中曲线的垂直轴线表示r值,水平轴线表示相对轧制复合方向的角度(平行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角设为0度)。黑圈之间的粗实线表示包覆材料的r值,白圈之间的虚线表示SUS的r值,其中SUS是通过从包覆材料中酸蚀除去铜和镍(金属覆材)而获得的金属基材,白框之间的虚线表示单张SUS薄板的r值。图2A示出了在最后退火后获得的测量结果,图2B示出了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获得的测量结果。
用于测量r值的样品具有以下测量结果标长50毫米,宽12.5毫米,厚0.2毫米(在最后退火后)和0.15毫米(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测量是在延伸率为5%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的。
从图2A中看到,由最后退火所产生的r值在相对轧制方向成45度的方向上高,这种趋势在单张SUS薄板中尤其明显。r值的不均匀性(最大差值)至少为0.6,在单张SUS薄板的情况下,r值的不均匀性约为1。
从图2B中看到,在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的r值不仅在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上高,而且在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上也高。在单张SUS薄板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很明显,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尤其可以看到r值降低。r值的不均匀性(最大差值)在包覆材料中约等于0.3,在单张SUS薄板中约等于0.7。
为确定金属覆材对包覆材料上的效果,在蚀刻除去铜、镍覆材而只剩下SUS金属基材之后,测量r值。可以证明,在与使用包覆材料相同的条件下,r值没有太大变化。
从这些曲线中看到,本发明包覆材料中的r值不均匀性小于接受最后退火的包覆材料中的r值不均匀性。也可以看到,不均匀性在r值最低的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至少为1.0。
因此,可以确认,在防止裂纹、破损等在深冲过程中出现的同时,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在加工出具有低塑性各向异性的近圆形外壳方面是有利的。
上述效果比在单张SUS薄板的情况下更明显,由此表明,本发明的特征只能在包覆材料中找到。
图3、4是根据表面谐波通过系列膨胀计算出的晶粒取向分布函数(ODFs),它使用单张SUS薄板(图4)和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后的包覆材料的{111},{100},{110}和{311}方向的不完整的极图(反射方法αmax=75度)。欧拉角符号符合布恩格定义。
这些图为包覆材料与单张SUS薄板示出了在从铜{112}<111>取向经S{123}<634>取向到Bs{011}<211>取向的一路上都存在β纤维。尽管也可以看到一些α纤维或弱立方取向,但事实证明,尤其当指单张SUS薄板时,对包覆材料来说,戈斯{110}<100>取向聚集大约高一倍。换句话说,图7A明显地示出了SUS304包覆材料的欧拉角与取向密度之间的关系,图7B示出了单张SUS薄板的相同关系。
另外,r值在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上高,在0度方向上低。戈斯取向聚集的增大趋势在单张SUS薄板情况下更明显。因此可以假设,对单张SUS薄板来说,r值不均匀性更显著,尤其是r值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很低。
图5示出了通过根据上述ODF计算r值所得的结果,就是说,图5示出了在布恩格提出的泰勒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根据ODF计算多晶材料r值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在图中,黑圈之间的粗实线表示包覆材料的计算r值,白圈之间的虚线表示单张SUS薄板的计算r值。如此计算出的r值比较高并可以显示出计算r值令人满意地与测量值量值相符。实施例2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准备出SUS金属基材和铜、镍金属覆材。通过进行冷轧、均质化、冷轧、最后退火以及压下率不同(0-35%)的冷轧而加工出0.15毫米厚的Cu/SUS/Ni包覆材料。
在不同压下率后获得的包覆材料的r值是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在图6中示出了。在图6的曲线图中,垂直轴线表示r值,水平轴线表示压下率。
在图中,黑圈之间的实线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的r值,白圈之间的虚线表示在与包覆材料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的方向上r值,白圈之间的实线表示在垂直于包覆材料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上的r值。
可以在图6中看到,在轧制复合方向(0度)上、在45度方向上、在90度方向上的r值不均匀性(最大差值)小于0.6,所有r值至少等于0.7,而压下率不大于30%。当压下率等于35%时,r值本身增大并且变得很不一致。
r值不均匀性在压下率接近0%时又增大的事实表明了,压下率应保持不大于30%并且最好保持在5%-30%且理想地保持在5%-25%,以便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实施例3为评价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深冲性,准备了SUS金属基材、铜和镍金属覆材;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轧和最后的退火;用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3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单条SUS钢带(0.3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3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3毫米厚)制作出外径为5毫米、高7毫米的外壳;测量裂纹、破损和圆度。结果列于表1中。
从表1中看到,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产生其轧制各向异性很低的近圆形外壳。
表1

实施4为评价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深冲性,准备了SUS金属基材、铜和镍金属覆材;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轧和最后的退火;用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15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单条SUS钢带(0.15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3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15毫米厚)制作出外径为5毫米、高7毫米的外壳;测量裂纹、破损和圆度。结果列于表2中。
从表2中看到,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产生其轧制各向异性很低的近圆形外壳。
表2

实施例5为评价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深冲性,准备了SUS金属基材和镍金属覆材;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轧和最后的退火;用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Ni/SUS包覆材料(0.15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单条SUS钢带(0.15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35%的冷轧的Ni/SUS包覆材料(0.15毫米厚)制作出外径为5毫米、高7毫米的外壳;测量裂纹、破损和圆度。结果列于表3中。
从表3中看到,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产生其轧制各向异性很低的近圆形外壳。
表3

实施例6为了评价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深冲性,准备了SUS金属基材、铜和镍金属覆材;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轧和最后的退火;用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1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单条SUS钢带(0.1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35%的冷轧的Cu/SUS/Ni包覆材料(0.1毫米厚)制作出外径为5毫米、高7毫米的外壳;测量裂纹、破损和圆度。结果列于表4中。
从表4中看到,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产生其轧制各向异性很低的近圆形外壳。
表4

实施例7为评价所提出的包覆材料的深冲性,准备了SUS金属基材,而镍带作为金属覆材包覆在金属基材的两个主表面上;进行冷轧复合、均质处理、冷轧和最后的退火;用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Ni/SUS/Ni包覆材料(0.1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25%的冷轧的单条SUS钢带(0.1毫米厚)、经过压下率为35%的冷轧的Ni/SUS/Ni包覆材料(0.1毫米厚)制作出外径为5毫米、高7毫米的外壳;测量裂纹、破损和圆度。结果列于表5中。
从表5中看到,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产生其轧制各向异性很低的近圆形外壳。
表5<

>工业实用性上述实施例表明,根据本发明获得的包覆材料具有优良的深冲性、异常的抗拉强度和其它金属基材性能并且因而可被用于制作钮扣式微电池的样阳极盒或阴极盒并可被用于需要使用比较薄的可深拉带材的其它微型电器。
包覆材料也具有优良的可焊性、耐腐蚀性和其它优点。本发明的包覆材料可以不仅被用在上述电池外壳中,而且也可以被用到形状与尺寸与电池外壳类似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中,并且它也可以被用到其它各种电子元件中,因而它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覆材料,其中一个金属覆材被轧制复合到一个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在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的兰克伏特值(r值,在延伸率为5%的情况下测得的)之间的最大差值为小于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表示在轧制复合方向、与轧制复合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以及垂直于轧制复合方向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的r值至少为0.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整个包覆材料的厚度为不大于0.5毫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金属覆材厚度为金属基材厚度的2%-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金属基材是不锈钢,在获得了与金属覆材复合的平面内的戈斯{110}&lt;100&gt;取向聚集程度小于当没有轧制复合金属覆材时所观察到的聚集程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金属覆材是至少一种选自铜和镍中的材料。
7.一种制造包覆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通过将一金属覆材轧制复合到一金属基材上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得到的包覆材料接受压下率最大为30%的冷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覆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轧压下率为5%-25%。
全文摘要
提供这样一种包覆材料的制造方法,即所述包覆材料可被用于制作钮扣式微电池的阴极盒或阳极盒并可被用于需要使用比较薄的可深拉带材的其它微型电器。本发明除了进行传统的包覆材料制造方法之外,还允许通过以压下率最大为30%的冷轧减小r值或兰克伏特值(它们表示在包覆材料轧制复合方向、以预定角度与轧制复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之间的塑性各向异性)之间的差,由此可以明显提高包覆材料的机械强度并可以大量生产具有低轧制各向异性的包覆材料。
文档编号B32B15/01GK1273544SQ99801117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3日
发明者石尾雅昭, 高居善树 申请人: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