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外形电动工具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32848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换外形电动工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电动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以电池为电源的电动工具如电动钉枪、电动起子或手持电钻等,如图16所示的电动钻E,其主要结构包含一壳体6、一设于该壳体6内的驱动装置8以及一结合于该壳体6上且与该驱动装置8电连接的电池组件9,该电池组件8是用以提供该驱动装置8电源,使该驱动装置8得以驱动一工具作动,如驱动一钻头转动。
电动工具常被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工作空间中,其固定不变的外形却无法适合于各种空间,如图17所示,该电钻E因其电池组件8因与该电钻E所在的环境产生干涉,而影响该电钻E的工作进行。
为了解决此一课题,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改变电池与壳体间的结合结构,使电池可以相差180度的二种方向结合于壳体上,使该电动工具具有可依需求变换的二种外形,如图18及图19所示,以因应工作空间的需求。
此一方式导致使用者结合与拆解电池与壳体的次数增加;由于电池与壳体间的结合结构复杂,过多次数的拆卸与结合壳体与电池,将导致其间的结合结构容易损毁而造成该二者的结合不良或无法结合,特别是容易导致电池与设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不良。
除此的外,图18及图19所示电动工具仅能作二种外形变换,并无法适用于各种工作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外形可作多种变换。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电池与壳体间的结合状态、以及其电池与驱动装置间的电连接良好。
用以达成上揭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是将电动工具的壳体分成一主壳体及一次壳体,该主壳体是用以容置一驱动装置,该次壳体用以连接一电池,且该次壳体可以至少二种朝向固设于该主壳体上,通过此,该电动工具的外形可作至少二种变换,以适合于不同工作空间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重点在于本发明所揭电动工具的壳体,是由一主壳体、以及一可在至少二种不同朝向的状态下结合于该主壳体上的次壳体所构成,通过以可达到改变该电动工具的整体外形,以使该电动工具适合于多种不同的工作空间,且此种设计可避免前述现有技术电动工具因电池组件的经常拆装而导致电源接触不良或电池组件结合不良的缺点。


以下,兹举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详细说明的;在下列图示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图7是分别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形态下的侧图;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的剖视图;图11~图12是分别图8所示实施例在不同形态下的侧图;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14~图15是分别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6是一种现有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现有电动工具的使用示意图;图18~图19是分别为另一种现有电动工具的二种不同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第一实施例电动工具A 壳体1驱动装置2 电池组件3主壳体10 身部11手持部12 结合槽121定位孔122 凹、凸部123、124缺口125第一凸耳13穿孔131第二凸耳14螺帽141螺栓15次壳体20 身部21
结合构造211 结合部22定位颈221 挡止环222凹、凸部223、224马达30传动齿轮组31工具夹头32开关33电源线34 第一导接端子35电池壳体40结合构造401电池41第二导接端子42第二实施例电动工具B壳体4主壳体50 身部51手持部52 结合凸部521螺纹522 容置室523开口524 第一双向导接端子525次壳体60 壳身61身部611 结合柱612颈部613 第二双向导接端子614结合螺环62结合槽621穿孔622 螺纹623第三实施例电动工具C壳体7
主壳体70 身部71手持部72 结合凸环721容置槽722 穿孔723定位闩724 凸块725弹簧726开口727次壳体80 身部81结合构造811结合部82结合凹槽821挡柱822定位凹槽823穿孔8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工具A,其主要包含有一壳体1、一驱动装置2及一电池组件3;其中该壳体1包含有一主壳体10及一次壳体20。
该主壳体10是由二半壳体对接而成,其具有一身部11、一概略与该身部11呈90度角连接的手持部12、一第一凸耳13及一第二凸耳14、以及一螺栓15。该手持部12的内部接近该手持部12的自由端处具有一结合槽121,该手持部12的自由端端面上更开设一定位孔122连通该手持部12的内部与外界,且该定位孔122的孔壁上形成有多数交错排列的凹、凸部123、124。该第一、二凸耳13、14是平行地分别自该手持部12的外壁面上接近自由端处延伸出,其中,该第一凸耳13具有一穿孔131,该第二凸耳14内则植设有一螺帽141。该螺栓15是穿经该第一凸耳13的穿孔131并结合于该第二凸耳14内的螺帽141上。另外,该手持部12上更具有一缺口125位于该二凸耳13、14间。
该次壳体20具有一身部21及一结合部22。该身部2 底部具有一结合构造211;该结合部22具有一自该身部21顶部向上延伸出的定位颈221、以及一连结于该定位颈221顶部的挡止环222,且该定位颈221的颈壁上配合该定位孔122的凹、凸部123、124形成有多数交错排列的凹、凸部223、224。该次壳体20是结合于该主壳体10上,其挡止环222位于该主壳体10的结合槽121中,且其定位颈221位于该定位孔122中;当旋紧该螺栓15,使该螺栓15的头部压迫该第一凸耳13靠向该第二凸耳14导致该定位孔122缩小时,该定位颈221即受该定位孔122孔壁的压迫,使该定位孔122与该定位颈221的凹、凸部123、124、223、224交互卡合,而形成该主壳体10及该次壳体20的定位;当旋松该螺栓15,使该第一凸耳13因弹性回复原来位置,该定位孔122即回复原尺寸而松离该定位颈221,该次壳体20便可供转动。
该驱动装置2主要包含有一马达30、一传动齿轮组31、一工具夹头32一开关33及一组电源线34,其中,该马达30、该传动齿轮组31是置设于该主壳体10的身部11中,且该马达30的输出端连接该传动齿轮组31的输入端;该工具夹头32是自该身部11内穿伸出该主壳体10的前端,其是连接该传动齿组31的输出端;该开关33是设于该手持部12上;该组电源线34一端经该开关33连接该马达30,另端穿入该次壳体20内部,并连接一组设于该次壳体20的结合构造211处的第一导接端子35。
该电池组件3包含有一电池壳体40、以及多数固定设置于该电池壳体40内部且相互串联的电池41,该电池壳体40的顶部具有一结合构造401,是用以与该次壳体20的结合构造211相结合,使该电池组件3可结合于该次壳体20上;该电池壳体40的结合构造401处设有一组第二导接端子42,是连接该等电池41的电极,且用以在该电池组件3结合于该次壳体20上时与该次壳体20上的第一导接端子结合35,使该等电池41的电源得以经过该开关22供应予该马达30。
通过由上述电动工具A的结构,将该电池组件3结合于该次壳体20上,使该第一、二导接端子35、42相结合,如图5所示,该电池组件3的电池41便可供应电源于该驱动装置2。当使用者需依不同的工作空间而改变该电动工具A的外形时,可旋松该螺栓15并转动该电池组件3及该次壳体20,使该次壳体20及该电池组件3产生相对于该主壳体10的转动,以改变该电动工具A的外形,如图6、图7所示;再将该螺栓15旋紧,使该次壳体20与该主壳体10再次定位固定即可。如此,该电动工具A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工作空间。
请参阅图8~图1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工具B,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包含有一壳体4、一驱动装置及一电池组件,且该壳体4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包含有一主壳体50及一次壳体60;其中,该驱动装置及该电池组件皆与上述实施例所述者相同,在此便不加赘述。
该主壳体5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具有一身部51及一手持部52,该手持部52的自由端具有一结合凸部521,该结合凸部521的周壁上具有一螺纹522;该手持部52内形成有一断面呈椭圆形的容置室523,且该容置室具有一椭圆形开口524形成于该结合凸部521的端面上。另外,该驱动装置具有一第一双向导接端子525设于该容置室内。
该次壳体60具有一壳身61及一结合螺环62。该壳身61具有一身部611、断面呈椭圆形的结合柱612、以及一分别连结该结合柱612与该身部611且断面呈圆形的颈部613;另外,该结合柱612的顶面具有一可与该第一双向导接端子525呈导接结合的第二双向导接端子614。该结合螺环62中央部位具有一结合槽621、一贯穿该结合槽621槽底的穿孔622,且该结合槽621的槽壁上具有一螺纹623;结合螺环62是以其穿孔611套设于该次壳体60的颈部613上。
通过由上述主、次壳体50、60的结构,该次壳体60可以其结合柱612自该主壳体50的开口524插置入该容置室523,使该第一、二双向导接端子525、614呈导接结合,再将该结合螺环62的螺纹623结合于该结合凸部521的螺纹522上,使该主、次壳体50、60呈紧密结合,如图11所示。
当使用者需要改变该电动工具B的外形时,仅需旋松该结合螺环62使其离开该结合凸部521,并将该结合柱612抽出该容置室523,再将该次壳体60连同该电池组件水平地旋转180度后,将该结合柱612插置入该容置室523使该第一、二双向导接端子525、614结合,并螺锁该结合螺环62与该结合凸部521,便完成改变该电动工具外形的程序,如图12所示。如此,本实施例的电动工具B可作二种外形变换。
请参阅图13~图15,该等图示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工具C的部分结构分解及作动图。该电动工具C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包含有一壳体7、一驱动装置及一电池组件,且该壳体7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包含有一主壳体70及一次壳体80;其中,该驱动装置及该电池组件皆与上述实施例所述者相同,在此便不加赘述。
该主壳体7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具有一身部71及一手持部72。该手持部72的内壁接近该手持部72的自由端处具有二依预定间距平行设置的结合凸环721,且该手持部72的内壁上更形成一容置槽722,该容置槽722的槽底开设一穿孔723贯通该手持部72的内部与外界;另设一定位闩724与一弹簧726,该定位闩724是置于该容置槽722中,且可于该容置槽722中沿该容置槽722往复滑;又,该定位闩724具有一凸块725自该穿孔723穿出;该弹簧726是设于该定位闩724与该容置槽722间,用以顶抵该定位闩724,使该定位闩724维持在一固定的位置上。另外,该手持部72的自由端端面上更开设一开口727连通该手持部72的内部与外界。
该次壳体80具有一身部81及一结合部82。该身部81底部具有一结合构造811;该结合部82是为一自该身部81顶部向上延伸出的圆柱,其周壁上配合该手持部72的结合凸环721而凹设二结合凹槽821,其顶面上凸设有一挡柱822、以及沿周缘等距凹设有四个定位凹槽823。另外,该次壳体80上具有一穿孔83贯穿该结合部80顶面及该身部81底面。
该次壳体80的结合凹槽821与该主壳体70的结合凸环721相结合,而使该次壳体80结合于该主壳体70上,且使该次壳体80可相对于该主壳体转动90,该挡柱822则用以在转动过程中与次壳体的容置槽722槽壁相抵触,以限制该次壳体80的转动幅度无法超过往复360度。
该定位闩724的底端因该定位闩724的顶部受该弹簧726的抵顶的原故而保持抵顶在该结合部82的顶面上,在该次壳体转80转动的过程中,当该四定位凹槽823的任一移至该定位闩724的底端下方时,该定位柱闩724的底部将因其顶部受该弹簧726抵顶的故而卡入该定位凹槽823中,而锁掣该次壳体80,使其无法续转动而达成该主壳体70与该次壳体80间的定位效果;如图14所示。欲解除该主壳体70与该次壳体80间的定位效果时,只须用手拨动该定位闩724的凸块725,使该定位闩724沿该容置槽722向上移动,而使该定位闩724的底部离开该所在的定位凹槽823,则该次壳体80又可供继续转动;如图15所示。通过此,该电动工具便可作四种外形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包含有一壳体、一驱动装置及一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有一主壳体及一次壳体,且该次壳体在至少二不同朝向的状态下固设于该主壳体上;该驱动装置是设于该主壳体内,用以驱动一工具作动;该电池组件是可拆卸地结合于该次壳体上并与该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以供给电源于该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主壳体具有一身部、一与该身部呈90度角连接的手持部、一第一凸耳及一第二凸耳、以及一螺栓;该手持部的内部接近该手持部的自由端处具有一结合槽,该手持部的自由端端面上更开设一定位孔连通该手持部的内部与外界,且该定位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多数交错排列的凹、凸部;该第一、二凸耳是平行地分别自该手持部的外壁面上接近自由端处延伸出,其中,该第一凸耳具有一穿孔,该第二凸耳内则植设有一螺帽;该螺栓是穿经该第一凸耳的穿孔并结合于该第二凸耳内的螺帽上;另外,该手持部上更具有一缺口位于该二凸耳间该次壳体具有一身部及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一自该身部顶部向上延伸出的定位颈、以及一连结于该定位颈顶部的挡止环,且该定位颈的颈壁上配合该定位孔的凹、凸部形成有多数交错排列的凹、凸部;该次壳体是结合于该主壳体上,其挡止环位于该主壳体的结合槽中,且其定位颈位于该定位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身部底部具有一结合构造;该电池组件包含有一电池壳体、以及并数固定设置于该电池壳体内部且相互串联的电池,该电池壳体的顶部具有一结合构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导接端子,是设于该次壳体的结合构造处;该电池组件包含有一第二导接端子,是连接该电池的电极,且用以在该电池组件结合于该次壳体上时与该次壳体上的第一导接端子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驱动装置更包含有一马达、一传动齿轮组、一工具夹头一开关及一组电源线,其中,该马达、该传动齿轮组是置设于该主壳体的身部中,且该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该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该工具夹头是自该身部内穿伸出该主壳体的前端,其是连接该传动齿组的输出端;该开关是设于该手持部上;该组电源线一端经该开关连接该马达,另端穿入该次壳体内部,并连接该第一导接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主壳体具有一身部及一手持部,该手持部的自由端具有一结合凸部,该结合凸部的周壁上具有一螺纹;该手持部内形成有一断面呈椭圆形的容置室,且该容置室具有一椭圆形开口形成于该结合凸部的端面上;该次壳体具有一壳身及一结合螺环;该壳身具有一身部、断面呈椭圆形的结合柱、以及一分别连结该结合柱与该身部且断面呈圆形的颈部;该结合螺环央部位具有一结合槽、一贯穿该结合槽底的穿孔,且该结合槽的槽壁上具有一螺纹;又,该结合螺环是以其穿孔套设于该次壳体的颈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驱动装置具有一第一双向导接端子设于该容置室内,该结合柱的顶面具有一与该第一双向导接端子呈导接结合的第二双向导接端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外形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主壳体具有一身部及一手持部,该手持部的内壁接近该手持部的自由端处具有二依预定间距平行设置的结合凸环,且该手持部的内壁上更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槽底开设一穿孔贯通该手持部的内部与外界;另设一定位闩与一弹簧,该定位闩是置于该容置槽中,且于该容置槽中沿该容置槽往复滑;又,该定位闩具有一凸块自该穿孔穿出;该弹簧是设于该定位闩与该容置槽间,用以顶抵该定位闩,使该定位闩维持在一固定的位置上;另外,该手持部的自由端端面上更开设一开口连通该手持部的内部与外界;该次壳体具有一结合部,其周壁上配合该手持部的结合凸环而凹设二结合凹槽,其顶面上凸设有一挡柱、以及沿周缘等距凹设有四个定位凹槽;该次壳体的结合凹槽与该主壳体的结合凸环相结合,而使该次壳体结合于该主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换外形电动工具,其包含有一壳体、一驱动装置及一电组件;壳体包含有一主壳体及一次壳体,主壳体是用以容置一驱动装置,次壳体用以连接一电池,且次壳体可以至少二种朝向固设于该主壳体上,通过此,电动工具的外形可作至少二种变换,以适合于不同工作空间的需求。
文档编号B25F5/00GK2920567SQ20062011281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蔡裕庆, 邓正宜 申请人: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