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两用打孔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打孔机。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办公室常用工具,其功用在于在一张或多张纸上穿凿或切割孔洞,以方便将这些纸张装订成册,或收藏于文件夹中。
两用打孔机是同时具备打圆孔、方孔的打孔机。通常的两用打孔机圆孔、方孔为两套装置,分别设于打孔机的两侧,结构复杂,用户要更换打孔类型时需将纸张换到打孔机另一边打孔,且整体刀及圆刀下压后不能自动复位,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两用打孔机结构复杂,整体刀及圆刀下压后不能自动复位,操作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整体刀及圆刀下压后能自动复位,操作方便的两用打孔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用打孔机,包括底座、固接在底座上的左右支架、可转动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安装圆刀的圆刀固定板,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固定板都横置且相互平行,还包括与所述冲孔轴平行的切换滑板,冲孔齿固定安装在冲孔轴上,冲孔齿与切换滑板上的横向槽配合,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安装在左右支架的垂直的滑动轨道上,并设有复位装置。
所述的切换滑板上,以及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设有垂直的槽或可在所述的垂直槽内通过的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凸起的对齐处。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之一是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有凸起,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上均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垂直槽,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圆刀固定板上,并处于整体刀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整体刀上,并处于圆刀固定板垂直槽内。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之二是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垂直槽,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有凸起,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圆刀固定板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整体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整体刀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圆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之三是所述的圆刀固定板有垂直槽,整体刀的凸起在圆刀固定板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之四是所述的整体刀有垂直槽,圆刀固定板的凸起在整体刀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进一步,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分别布置于切换滑板的两侧。
再进一步,所述的冲孔轴上安装有拉钩,左右支架上固接有与拉钩配合的竖齿。
再进一步,所述的圆刀固定板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整体刀上设有与左右支架连接的拉簧。
再进一步,所述的切换滑板设有拉扣,拉扣设有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冲孔轴带动切换滑板下压,通过切换滑板的两档位置,选择下压整体刀或圆刀固定板两种打孔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用打孔机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设有切换滑板,切换滑板两侧分布整体刀及圆刀,切换滑板的两个位置可分别带动整体刀或圆刀,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者无需将纸张换到打孔机另一边打孔,操作简便;2、带有复位装置,能自动复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切换至打圆孔状态未打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切换至打圆孔状态打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切换至打方孔状态未打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切换至打方孔状态打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一种两用打孔机,包括底座1、固接在底座上的左右支架2、可转动安装在左右支架2上的冲孔轴3、整体刀4、圆刀5、安装圆刀5的圆刀固定板6,冲孔轴3、整体刀4、圆刀固定板6相互平行,还包括与所述冲孔轴3平行的切换滑板7,冲孔齿8固定安装在冲孔轴3上,冲孔齿8与切换滑板7上的横向槽配合,所述的整体刀4及圆刀固定板6安装在左右支架2的垂直的滑动轨道上,所述的圆刀固定板6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整体刀4上设有与左右支架2连接的拉簧。
所述的整体刀4及圆刀固定板6分别布置于切换滑板的两侧。
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有凸起,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上均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垂直槽,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圆刀固定板上,并处于整体刀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整体刀上,并处于圆刀固定板垂直槽内。
所述的冲孔轴上安装有拉钩9,左右支架上固接有与拉钩配合的竖齿10。
所述的切换滑板设有拉扣,拉扣设有扳手。
使用时,扳手可带动切换滑板上的拉钩,使切换滑板在冲齿孔上滑动,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切换滑板上的凸起抵靠在圆刀固定板上,带动圆刀固定板下压,可按下手柄打圆孔,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切换滑板上的凸起抵靠在整体刀上,带动整体刀下压,可按下手柄打方孔。拉钩与竖齿配合可压钢条。
实施例二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垂直槽,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有凸起,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圆刀固定板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整体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整体刀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圆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
使用时,扳手可带动切换滑板上的拉扣,使切换滑板在冲齿孔上滑动,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圆刀固定板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切换滑板带动圆刀固定板下压,可按下手柄打圆孔,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整体刀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切换滑板带动整体刀下压,可按下手柄打方孔。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所述的圆刀固定板有垂直槽,整体刀的凸起在圆刀固定板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凸起采用顶杆形式,顶杆可插入垂直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布置于切换滑板的下方。使用时,扳手可带动切换滑板上的拉扣,使切换滑板在冲齿孔上滑动,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切换滑板的凸起抵靠在圆刀固定板上,切换滑板带动圆刀固定板下压,可按下手柄打圆孔,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切换滑板的凸起插入垂直槽,抵靠在整体刀的凸起上,切换滑板带动整体刀下压,可按下手柄打方孔。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所述的整体刀有垂直槽,圆刀固定板的凸起在整体刀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使用时,扳手可带动切换滑板上的拉扣,使切换滑板在冲齿孔上滑动,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切换滑板的凸起插入垂直槽,抵靠在圆刀固定板的凸起上,切换滑板带动圆刀固定板下压,可按下手柄打圆孔,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切换滑板的凸起抵靠在整体刀上,切换滑板带动整体刀下压,可按下手柄打方孔。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三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打孔机,包括底座、固接在底座上的左右支架、可转动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安装圆刀的圆刀固定板,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固定板都横置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冲孔轴平行的切换滑板,冲孔齿固定安装在冲孔轴上,冲孔齿与切换滑板上的横向槽配合,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安装在左右支架的垂直的滑动轨道上,并设有复位装置;所述的切换滑板上,以及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设有垂直的槽或可在所述的垂直槽内通过的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凸起的对齐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有凸起,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上均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垂直槽,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圆刀固定板上,并处于整体刀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凸起抵靠在整体刀上,并处于圆刀固定板垂直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滑板上设垂直槽,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有凸起,切换滑板在第一切换位置,圆刀固定板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整体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切换滑板在第二切换位置,整体刀的凸起抵靠在切换滑板上,圆刀的凸起处于切换滑板垂直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刀固定板有垂直槽,整体刀的凸起在圆刀固定板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刀有垂直槽,圆刀固定板的凸起在整体刀的垂直槽内,切换滑板上有凸起,所述的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槽与切换滑板上的凸起的对齐处。
6.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分别布置于切换滑板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孔轴上安装有拉钩,左右支架上固接有与拉钩配合的竖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刀固定板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整体刀上设有与左右支架连接的拉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滑板设有拉扣,拉扣设有扳手。
专利摘要一种两用打孔机,包括底座、左右支架、可转动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圆刀固定板,冲孔轴、整体刀、圆刀固定板都横置且相互平行,还包括与所述冲孔轴平行的切换滑板,冲孔齿固定安装在冲孔轴上,冲孔齿与切换滑板上的横向槽配合,整体刀及圆刀固定板安装在左右支架的垂直的滑动轨道上,并设有复位装置;切换滑板上,以及整体刀与圆刀固定板的侧面,设有垂直的槽或可在垂直槽内通过的凸起,切换滑板的切换档位设置在垂直槽与凸起的对齐处。本实用新型两用打孔机设有切换滑板,切换滑板两侧分布整体刀及圆刀,切换滑板的两个位置可分别带动整体刀或圆刀,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者无需将纸张换到打孔机另一边打孔,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B26D7/26GK2933763SQ20062010452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9日
发明者阮永华 申请人:阮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