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活动扳手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扳手。
在此类活动扳手的操作上,因为是以手握施力扳转的方式进行锁卸操作,在施力时很容易发生手部滑脱现象,尤其是扳手握柄作光面设计时,其滑脱的问题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其扳转施力的稳定性,基于此,有业者研发出一种仅可防止滑脱的活动扳手结构,如
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活动扳手握柄1近头部位置的正、反面各形成一弧凸块2,使该弧凸块2呈现突出于握柄1表面的形态,借以在使用者手握活动扳手时,其拇指3恰可抵于该弧凸块2部位,使其在操作活动扳手进行锁卸作业时,可借由拇指3对弧凸块2的抵持而维持其握持形态,使其扳转施力上更为稳定而不致发生滑脱的情况。
上述活动扳手的设计上,虽利用其弧凸块2可提供使用者拇指3抵持而增进其施力的稳定性,然因其弧凸块2是突出于扳手握柄1表面且接近头部位置,导致其在拨控蜗杆旋钮4操作活动鄂夹5与固定鄂夹6的张夹时,其拇指3的转动动作将受到该弧凸块2的干扰、阻碍,使其无法以拇指3面与蜗杆旋钮4取得较大面积的接触转动,仅能以拇指3指尖的局部接触进行蜗杆旋钮4的转动(如图2所示),严重影响其操作的简便性与顺手性,而且其弧凸块影响了产品的外观美感,难以称为一种理想的设计。
再者,因为弧凸块2仅设于扳手握柄1的正、反面位置,于握柄1的外形左、右两侧并未设置类似构造,导致其在进行螺栓(帽)锁紧作业终了的大施力制紧操作或松卸初始的大施力制松操作上,因为未提供其拇指适当的抵持,造成其施力方位无法稳定进行且易产生滑脱,影响其整体实用性,有待一并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于一适当长度的握持部分前端一侧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固定颚夹一侧设一滑槽以嵌组一活动颚夹,于适当位置设一槽孔贯通该滑槽,槽孔内设置一与活动颚夹连动的蜗杆旋钮,其主要是于活动扳手握持部分的适当部位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弧凹抵持部,借以于手握活动扳手进行锁卸操作时,恰可使拇指得以抵持于该弧凹抵持部,以防止扳转施力时发生扳手头部角度偏摆及滑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这一设计,可使活动扳手在操作施力上更为稳定与安全,而且其抵持部为弧凹形态可以避免对蜗杆旋钮的转动动作造成干扰、阻碍,从而提升了其操作的简便性及实用性。
图2为习知可防止滑脱的活动扳手于蜗杆旋钮转动操作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蜗杆旋钮转动操作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锁设作业下的握持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锁设作业终了的制紧操作时的握持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松卸作业初始的制松操作时的握持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于松卸作业下的握持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扳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扳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于一适当长度的握柄10前端一侧延伸形成一固定鄂夹11,固定鄂夹11一侧设一滑槽12以嵌组一活动鄂夹13,而在适当位置设一槽孔14贯通该滑槽12,于槽孔14内置一蜗杆旋钮15并与活动鄂夹13取得连动关系,使蜗杆旋钮15的转动得以操作活动鄂夹13作相对于固定鄂夹11的夹合或张离,从而可以夹持或释放螺栓(帽),据此构成活动扳手的基本功能架构。
其中,该扳手握柄10在手掌掌握而拇指伸直抵持部位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弧凹抵持部20、20’,而该设于握柄10正、反面的弧凹抵持部20,因受限于其握柄10轻量化所设计的凹陷区域16形态,是以其弧凹抵持部20前缘自然延伸形成适当的弧止推部21(若活动扳手握持无该等凹陷区域设置,即无需作该弧止推部设计),借以使弧凹抵持部20可与拇指30取得全面性的良好抵持接触,且该弧止推部21的最高点乃低于或等于握柄10两侧肋部17平面的最高点,使弧止推部21不致凸出于握柄10两侧肋部17,据此于手握握柄10操控活动扳手进行螺栓(帽)的锁卸操作时,除恰可使拇指30得以抵持于该弧凹抵持部20而取得操作施力的稳定性外,同时因该弧凹抵持部20为弧凹形态设计,而其前缘延伸的弧止推部21高度又低于握柄10两侧肋部17,是以在其欲转动蜗杆旋钮15操作固定鄂夹11与活动鄂夹13的张夹时,该弧凹抵持部20前缘的弧止推部21不致对拇指30的转动动作造成干扰、阻碍,因而可以拇指30面与旋钮15取得大面积接触的形态进行其张夹操作,使其在使用操作上更为简便、顺手。
如图6-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扳手经由于握柄10所设的弧凹抵持部20、20’的设计,于实施螺栓(帽)40的锁设操作时,是将手掌紧握握柄10后,使其拇指30伸抵于握柄10正面所设的弧凹抵持部20上,配合其前缘延伸形成的弧止推部21,使拇指30可与握柄10取得全面性良好的触抵关系,据以在施力扳转操作活动扳手时,可有效避免滑脱的情况,以维持其操作方位的稳定性(如图6所示);待将螺栓(帽)40锁设终了,欲进一步将螺栓(帽)40制紧时,则可调整手势而将拇指30改为抵持于扳手握柄10外形左侧弧凹抵持部20’,同样可提供稳定的施力形态(如图7所示);而在欲将螺栓(帽)40松卸时的初始制松作业上,可将活动扳手反握并使拇指30抵持于握柄10外形右侧的弧凹抵持部20’,即可稳定施力以将螺栓(帽)40制松(如图8所示);其后即可调整手持并将拇指30抵持于握柄10反面的弧凹抵持部20,据以使其在松卸螺栓(帽)40的作业上,能获得稳定方位的实施,避免滑脱问题的发生(如图9所示);换言之,则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扳手经由其握柄10近头部位置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所设置的弧凹抵持部20、20’,使其无论在以扳手操作螺栓(帽)40的锁卸或制松、制紧的作业上,其不同的握持手持均能使拇指30可抵持于适当部位的弧凹抵持部20、20’,使其在扳转施力上可稳定其头部方位且不致有滑脱之虞,以维持其操作的稳定性,且其弧凹抵持部20、20’并不致影响其转动蜗杆旋钮15调整鄂夹11、13张夹的动作,从而能有效解决习知结构所衍生的诸多缺失。
如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于活动扳手握柄提供手掌掌握的部位直接设置弧凹抵持部外,针对一般于握柄10末段套设有胶质套50的活动扳手设计上,是将该弧凹抵持部移设于胶质套50,于胶质套50供手掌掌握而拇指伸直抵持部位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弧凹抵持部51、51’,该弧凹抵持部51、51’的设置部位可视扳手的规格作适当的调整,并于该弧凹抵持部51、51’前缘自然延伸形成适当的弧止推部52、52’,借以使弧凹抵持部51、51’可与拇指取得全面性的良好抵持接触,而于弧凹抵持部51、51’表面更进一步形成微凸的止滑纹路53、53’,借以增加拇指与弧凹抵持部51、51’的触抵稳定性,从而在扳手扳转施力过程中,不致发生滑脱现象而能维持其头部施力方位的稳定进行,有效提升扳手操作的稳定性,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形态。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扳手,主要是于一适当长度的握持部分的前端一侧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固定颚夹一侧设一滑槽嵌组一活动颚夹,于适当位置设一槽孔贯通该滑槽,槽孔内设置一与活动颚夹连动的蜗杆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扳手握持部分在手掌掌握而拇指伸直抵持部位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弧凹抵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分为单纯的扳手长柄,所述弧凹抵持部直接设于长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凹抵持部,因应其握柄轻量化的凹陷区域结构形态,其前缘自然延伸形成适当的弧止推部,且该弧止推部的最高点低于或等于两侧肋部平面的最高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扳手的握持部分为扳手长柄套组胶质套,所述弧凹抵持部设于胶质套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凹抵持部前缘自然延伸形成适当的弧止推部,表面形成有微凹的止滑纹路;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凹抵持部的设置部位可视扳手规格所衍生的手掌掌握部位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扳手,主要是于手掌掌握扳手握持部分而拇指伸直抵持部位的正、反面及外形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弧凹抵持部,借以无论在正、逆转锁卸操作或初始制松及终了制紧操作上,其手部在握持时均能使拇指抵持于其中一弧凹抵持部,从而防止扳转施力时发生扳手头部角度偏摆及握持滑脱的情况,使活动扳手在操作施力上更为稳定与安全。
文档编号B25B13/00GK2516317SQ0125500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30日
发明者吴传福 申请人:吴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