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霾隧道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雾霾防治系统,尤其是一种设置在道路上的防雾霾隧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工业发展,造成了排放到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不断的累积和演变,导致了空气中的颗粒物不断以几何数级的增加,由于部分城市和地区空气流通不畅而造成了热岛效应,形成雾霾或灰霾。目前雾霾灰霾天气已经日趋成为常态,而雾霾灰霾重污染或灾难天气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多、地面低压空气流动缓慢或不流动。在2011年后的近几年,全球的空气污染恶果表现越来越恶劣明显,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0003]现有的环保技术中,更多倾向于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且一般仅能对于室内的空气进行部份治理净化处理而少有室外大型的空气治理设备或系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190613.1公开了一种雾霾灰霾治理设备,包括多个空气净化系统;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箱体及箱体内构件、电源和开关,箱体的两端分别是进风口风门和出风口风门,在箱内,从进风口风门到按秩依次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加热器,蒸发器,空气过滤器,静电空气净化器,风机,加热器,第三过滤网,电源和开关;进风口风门与管道连接,管内内有遮拦网和风机;电源经开关与加热器、蒸发器和静电空气净化器等连接;箱内外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或电脑连接,进风口风门与出风口风门上有遮拦板。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雾霾现象,但是该设备只是对空间进行简单的净化,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雾霾问题,同时该设备耗能太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此外,该设备的滤网需要定期更换,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有效的缓解雾霾现象且耗能较低的防雾霾隧道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雾霾隧道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大棚隧道,所述大棚隧道的端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大棚隧道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处理塔,所述处理塔具有疏风管、连通所述疏风管和所述大棚隧道的进风口,以及连通外部和所述疏风管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进风口的水平位置,所述疏风管内设置有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水雾喷头O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道路上的大棚隧道可以将汽车产生的尾气与外部空气隔离,在通过设置在大棚隧道上的处理塔收集并处理大棚隧道内被污染的空气,同时让大棚隧道内的空气往处理塔流动,再通过处理塔上的疏风管排放到外部,有效促进空气流动,更有效的缓解雾霾现象;此外,通过水雾喷头对空气进行净化,能耗较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处理塔设置有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位于所述疏风管的底部且与所述疏风管连通。通过上述改进,使得疏风管上冷下热,可以进一步促进空气的流动,缓解雾霾现象。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供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疏风管连通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方铺设有可为所述蓄水池提供热源的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储水池还与所述水雾喷头连接并为所述水雾喷头提供水源。通过上述改进,使用环保的太能能进行供热,避免产生高能耗和二次污染的问题。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供热装置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大棚隧道的路面位置。通过上述改进,更好的促进大棚隧道内空气的流动,缓解雾霾现象。
[00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疏风管内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利用疏风管内的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
[00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竖直距离在100米以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防雾霾隧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处理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防雾霾隧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防雾霾隧道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17]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0018]10-大棚隧道;20-处理塔;
[0019]21-疏风管;22-进风口;
[0020]23-出风口;24-水雾喷头;
[0021]25-风力发电装置;30-供热装置;
[0022]31-蓄水池;32-太阳能集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大棚隧道10,大棚隧道10的端口与外部连通。大棚隧道10可以设置在普通的道路上或高架路上,其高度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条大棚隧道10—般具有两个与外部连通的端口,该端口也是车辆进出大棚隧道10的出入口,对于包含交通枢纽位置的道路,大棚隧道10的端口一般会在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以具有两个端口的大棚隧道10为例进行说明。
[0025]大棚隧道10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处理塔20,处理塔20 —般设置在大棚隧道10顶部的中间位置,但也可以根据大棚隧道10所在位置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确定处理塔20的设置位置。
[0026]如图2所示,处理塔20具有疏风管21、连通疏风管21和大棚隧道10的进风口 22和连通外部和疏风管21的出风口 23,出风口 23的水平位置高于进风口 22的水平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疏风管21竖直设置,出风口 23与进风口 22的竖直距离在100米以上。当然,疏风管21也可以如图3所示沿着山体进行放置,将出风口 23设置在山顶。
[0027]如图2所示,疏风管21内设置有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水雾喷头24,水雾喷头24可以是常规的喷头。水雾喷头24安装在靠近进风口 22的位置,且其喷洒水雾的方向是朝向进风口 22的。疏风管21内靠近出风口 23的位置处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25,风力发电装置25也可以是常规的风力发电装置,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疏风管21内空气流动产生风力进行发电,节能且环保。
[00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处理塔20还设置有供热装置30,供热装置30位于疏风管21的底部且与疏风管21连通,具体的连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不会影响大棚隧道10内的车辆行驶即可。
[0029]供热装置30的水平位置最好低于大棚隧道10的路面位置。供热装置30包括与疏风管21连通的蓄水池31,且与疏风管21连通的位置应该尽可能靠近进风口 22。蓄水池31上方铺设有可为蓄水池31提供热源的太阳能集热板32,太阳能集热板32应该放置在阳光可以长时间照射的地方。储水池31还与水雾喷头24连接并可为水雾喷头24提供水源。
[0030]如图4所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在热岛现象形成时,车辆驶入大棚隧道10后,其尾气会排放在大棚隧道内,由于出风口 23位置处的高空温度相对较低,聚集了车辆尾气的大棚隧道10温度相对较高,使得大棚隧道10内被汽车尾气污染的空气会按如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往疏风管21流动,然后从出风口 23流到外部,外部的空气则通过大棚隧道10的端口流入大棚隧道10内,形成一个循环的空气流动过程。当空气流经疏风管21时,通过水雾喷头24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排除空气中所含的粉尘和颗粒污染物。
[0031]由于水雾喷头24使用的水源是储水池31中被太阳能集热板32加热过的水,喷洒后水雾温度相对较高,可以加热相应位置的空气,而出风口 23位置处的空气温度仍然相对较低,可以进一步加快空气的对流,为安装在疏风管21内的风力发电装置25提供更多的风力。
[00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在供热装置30中加入利用地热加工的装置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大棚隧道,所述大棚隧道的端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大棚隧道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处理塔,所述处理塔具有疏风管、连通所述疏风管和所述大棚隧道的进风口,以及连通外部和所述疏风管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进风口的水平位置,所述疏风管内设置有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水雾喷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设置有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位于所述疏风管的底部且与所述疏风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疏风管连通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方铺设有可为所述蓄水池提供热源的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储水池还与所述水雾喷头连接并为所述水雾喷头提供水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大棚隧道的路面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风管内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雾霾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竖直距离在100米以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雾霾隧道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上的大棚隧道,所述大棚隧道的端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大棚隧道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处理塔,所述处理塔具有疏风管、连通所述疏风管和所述大棚隧道的进风口和连通外部和所述疏风管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进风口的水平位置,所述疏风管内设置有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水雾喷头。通过设置在大棚隧道上的大棚隧道可以将汽车产生的尾气与外部空气隔离,在通过设置在大棚隧道上的处理塔收集并处理大棚隧道内被污染的空气,同时让大棚隧道内的空气往处理塔流动在通过处理塔上的疏风管排放到外部,有效促进空气流动;此外,通过水雾喷头对空气进行净化,能耗较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IPC分类】E01F7-00
【公开号】CN104562993
【申请号】CN201510010202
【发明人】侯荣华
【申请人】南安市荣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