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降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地铁作为大运量轨道交通手段,是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十分有利的运输工具,其特别适合于城市内市区及老城区建设。国外地铁建设已经发展了 140多年,即使是拥有异常发达的地铁网络,如纽约、巴黎、东京,地铁建设也从未停止。“十五”期间,国家投资8000亿元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设总里程450km,其中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约2000亿元,目前,经济稳定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中国地铁建设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将是中国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世纪。
[0003]然而随着地铁建设量的逐年增大,地铁轨道减振和地铁车站噪声情控制都逐渐成为敏感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虽然没有被大张旗鼓的提出,但是可以看到最近20年地铁正在进行着许多隔声消燥的尝试,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通过选择合理的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如浮置式轨道、梯子式轨道等可以使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振动影响降到较低的水平,同时能够降低高架桥结构的二次噪音,但这些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却不能降低列车通过时产生的一次噪音。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列车通过时产生的一次噪音主要分牵引噪音、滚动噪音及空气噪音三大部分,三种噪音都通过空气介质传播且在总噪音中的比重与车速及轮轨面状态有一定关系。对于降低上述三种噪音的有效手段,国内目前主要有弹性车轮、轨道阻尼板、钢轨打磨润滑、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及全封闭隔声等技术,但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隔声屏不能对遮蔽区以外的建筑如高层楼房有效、同时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隔声屏在表面积灰以后会使其降噪效果大打折扣,而全封闭声屏障虽能有效隔离一次噪音,但它在城市景观、消防、通风方面的负面影响过大,故国外目前趋向于采用铺设于道床表面的道床吸音板技术。
[0004]由于地铁处于特殊的地下隧道环境,对吸音材料的要求较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久程度,防水,耐火,耐腐蚀;吸音性能符合地铁内的噪声特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抵抗气流冲击的性能。因此,普通的吸音材料无法胜任地铁的特殊环境。陶粒多孔吸音材料属于水泥基多孔吸音材料,其保持了水泥基多孔吸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以陶粒作为基本骨料,利用水泥的可塑性,运用特殊的制作工艺使水泥胶体在硬化过程中形成无数微小孔或间隙,并且使孔隙能够连通在一起。借鉴陶粒多孔吸音材料的优良的吸音性能,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利用优质的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粘结剂将经一定级配的吸声陶粒固结,并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而制成,室内测试效果表明,降噪系数达到0.85,吸音性能为I级,然而,国内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还没有实际工程应用,对于吸音板实际工程应用时的工程配合比,地铁环境下的力学性能、降噪效果、耐久性、抗冻性、抗火性、抗震性及制作和安装工艺等的基础性研宄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研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技术储备的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大力推广地铁轨道道床吸音板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好。
[000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I?1.5。
[0007]进一步地,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1.3。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成分合理,强度高,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0]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包含在模具中压缩拌合料,其中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I?1.5 ;为保证陶粒吸音板材料密度控制在1000kg/m3左右,压缩比的合适值为1.3。
[0011]如吸音板厚度为230mm,拌合料的下压高度为50mm左右。
[0012]吸音板不同于普通的陶粒混凝土,其拌合料松散,流动性低,自然浇筑情况下,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强度很低,压制工艺可以使松散的拌合料密实,黏聚性增强,是成品最终成型和获得设计强度、降噪要求的重要环节。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I?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1.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压制方法,松散拌合料的厚度与压制成型后厚度之比为1~1.5。本发明成分合理,强度高,效果好。
【IPC分类】E01B19-00
【公开号】CN104532696
【申请号】CN201410775215
【发明人】朱万旭, 李建立
【申请人】广西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