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砖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298258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吸声砖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声砖,其包括承压部分(1)和位于噪音侧的和所述承压部分(1)相配合的吸声部分(2),所述承压部分(1)为山型结构,所述吸声部分(2)为填充于所述承压部分(1)空隙中并在所述噪音侧形成具备一定厚度吸声面的吸声结构。上述结构的吸声砖,其通过改善承压部分的结构,极大提高了吸声砖的抗压强度,而且扩大了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的粘结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吸声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隔离或减弱噪音的用于制造声屏障的吸声砖。

【背景技术】
[0002]声屏障是设置在公路、铁路或桥梁两侧用以隔绝或吸收噪声的装置。当高速列车经过时,其噪声、振动和由速度而带来的风速都很大,对位于交通工具两侧的声屏障的吸声效果和机械强度均带来一定的挑战。现有声屏障有金属声屏障和非金属声屏障两种,金属声屏障由于造价较高,某些路段倾向采用造价较为低廉的非金属声屏障。
[0003]非金属声屏障可由吸声砖互相堆砌而成,吸声砖一般包括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承压部分用于形成支撑墙体,吸声部分用于吸收和隔离噪声,但是现有技术中所描述的吸声砖的承压部分抗压性不高,不能根据需求堆砌成较高的高度。另外,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两者之间粘合的不牢固,天长日久,在振动和噪音的环境中,吸声部分和承压部分容易脱离,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压强度大,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不易脱离的吸声砖。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声砖,其包括承压部分和位于噪音侧的和所述承压部分相配合的吸声部分,所述承压部分为山型结构,所述吸声部分为填充于所述承压部分空隙中并在所述噪音侧形成具备一定厚度吸声面的吸声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承压部分为密实结构,所述吸声部分为含空隙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承压部分包括后壁、固定设置在后壁上的两侧壁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在Y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两侧壁在Y轴方向的高度。
[0008]优选的,在所述吸声砖内部至少设置一空腔。
[0009]优选的,所述空腔为两个或以上,至少两空腔之间互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空腔通过至少一导孔与空气连通。
[0011]优选的,在所述吸声部分的表面至少设置一凹槽。
[0012]优选的,所述凹槽为两个或以上,至少两凹槽之间互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吸声部分对应的两侧面上,所述凹槽通过至少一导槽与所述吸声面侧的空气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吸声面为曲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声砖,其通过改善承压部分的结构,极大提高了吸声砖的抗压强度,而且扩大了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承压部分和吸声部分的粘结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吸声砖内部或侧面设置空腔或凹槽,并且使各空腔或凹槽相互导通,利用空腔或凹槽的相互缓冲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吸声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19]图4为具有不同形状吸声面的吸声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声砖,其包括承压部分I和位于噪音侧的和承压部分I相配合的吸声部分2,承压部分I为山型结构,吸声部分2为填充于承压部分I空隙中并在所述噪音侧形成具备一定厚度吸声面的吸声结构。承压部分I一般是由硬质材料形成的紧密结构,例如水泥,以便承受上面砖体的重量,吸声部分2由具备一定粒径的硬质材料形成的具有空隙的结构,例如珍珠岩,该疏松结构的表面和内部具有许多空隙,噪音可由空隙进入吸声部分内部,进而起到降噪的作用。
[0022]具体的,承压部分I包括后壁11、固定设置在后壁11上的两侧壁12和13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支撑壁14,支撑壁14在Y轴方向的高度可不同于两侧边12和13在Y轴方向的的高度,为进一步提高吸声砖的抗压强度,支撑壁14在Y轴方向的高度可大于两侧边12和13在Y轴方向的的高度。后壁11、支撑壁14的厚度可选择为1mm?200mm,其厚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相同也可不同,两侧壁12和13的厚度与后壁11、支撑壁14的厚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作为优化方案,两侧壁12和13的厚度可为支撑壁14的1/2?3/4。
[0023]如图1和图3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吸声效率,在吸声砖内部至少设置一空腔21,该空腔21可设置在吸声部分2的内部,根据需要,空腔21可设置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以上,空腔21可为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当噪音进入吸声部分I内部时,具有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噪音可在空腔21内互相碰撞和抵消,起到削弱噪音的目的。为提高各空腔21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各空腔21之间设置至少一导孔22,各空腔21之间通过导孔22互相连通,亦可选择使部分空腔21之间通过导孔22连通。
[0024]为增加进入空腔21内部的噪音量,可在空腔21周围设置至少一导孔22,空腔21通过导孔22与空气连通。更进一步的,空腔21通过导孔22与吸声面侧的空气连通,可进一步提高进入空腔21的噪音量,亦可选择使部分空腔21与空气之间通过导孔22连通。
[0025]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图2所不,可在吸声部分2的表面设置凹槽25,该凹槽25可为多个,分别位于吸声部分的相对应的两侧面上,当吸声砖上下堆砌在一起时,位于吸声部分的凹槽25可互相组合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空腔。为使由凹槽25所形成的空腔与由吸声砖所形成的声屏障的外侧的空气相连通,在凹槽25与吸声面侧的空气之间设置至少一导槽24,上述空腔通过导槽24与吸声面侧的空气连通。凹槽25之间也可设置互相连通的至少一导槽24,各凹槽25之间通过导槽24相互连通,亦可选择使部分凹槽25之间通过导槽24相连通。
[0026]如图4中的A所示,所述吸声面可设置为平面结构,为加大吸声砖的吸声面与噪声的接触面积,如图4中的B、C、D、E和F所示,所述吸声面可设置为曲面结构,曲面结构可外凸也可内凹,截面可选择为三角形、四方形、半圆形、梯形等,形状不限,与以上描述类似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曲面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7]上述吸声砖的外形可任意选择,只要可以堆砌形成声屏障的所有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有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声砖,其包括承压部分(I)和位于噪音侧的和所述承压部分(I)相配合的吸声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分(I)为山型结构,所述吸声部分(2)为填充于所述承压部分(I)空隙中并在所述噪音侧形成具备一定厚度吸声面的吸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分(I)为密实结构,所述吸声部分(2)为含空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分(I)包括后壁(11)、固定设置在后壁(11)上的两侧壁(12)、(13)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支撑壁(14),所述支撑壁(14)在Y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两侧壁在Y轴方向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声砖内部至少设置一空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为两个或以上,至少两空腔(21)之间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通过至少一导孔(22)与空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声部分(I)的表面至少设置一凹槽(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为两个或以上,至少两凹槽(25)之间互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设置在所述吸声部分(2)对应的两侧面上,所述凹槽(25)通过至少一导槽(24)与所述吸声面侧的空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面为曲面结构。
【文档编号】E01F8/00GK204185785SQ20142063210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彭翰泽, 袁地保, 袁停 申请人:上海中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