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用刻槽机器在路面板上加工出若干横跨接缝的切槽,所述切槽长度方向均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步骤2、用高压水枪或高压气流将切槽4内侧或者底部的碎屑清理干净;步骤3、在切槽底部居中放置预制传力杆;步骤4、向切槽内回填混凝土填料,使新旧混凝土充分粘结;步骤5、沿路面板原有接缝的路径在回填的混凝土填料上切出切缝;步骤6、传力杆更换后十天之内必须通过表面打磨处理回复路面板的平整度。本发明有效减轻或避免了板角开裂及板端附近的横向折裂,防止接缝处的相对垂直运动,因传力杆只布置在车道轮迹带,节约成本,操作简单、实用,可行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刚性混凝土路面必须设置各种缝,以避免由温度、湿度变化在混凝土内产生的过度应力集中。实践证明,接缝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薄弱部位,其传递荷载能力是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及行车平稳和舒适的关键因素,接缝破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3大病害(断板、错台、接缝破坏)之一。接缝的设置效果主要取决于接缝传递荷载的能力,设置传力杆可以显著地提高接缝的传荷能力。传力杆具有以下2个主要作用:(1)将车轮荷载从一块板传至另一块板,以防止板端过度弯沉,这样就减轻或避免了板角开裂及板端附近的横向折裂,(2)防止接缝处的相对垂直运动。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传力杆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长期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了路面厚度外,传力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重要的结构。
[0003]我国2003年版的水泥路面设计规范认识到了传力干的重要性。但是2003年以前,中国修建的水泥混凝土接缝多数未设置传力杆,而使用情况表明,很有必要对接缝增设传力杆。因此在路面养护中通过加设传力杆是一项非常可取的措施,也是水泥混凝土养护技术的革新。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型技术是安装或更换传力杆,提供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技术,节省了道路工程养护成本,改善了传力杆的路用性能。
[0006]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用刻槽机器在路面板上加工出若干横跨接缝的切槽,所述切槽长度方向均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所述切槽的宽度为80-100mm,长度为600-800mm,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2/3,槽间距为 300-500 mm ;
步骤2、用高压水枪或高压气流将切槽内侧或者底部的碎屑清理干净;
步骤3、在切槽底部居中放置预制传力杆;
步骤4、向切槽内回填混凝土填料,使新旧混凝土充分粘结;
步骤5、沿路面板原有接缝的路径在回填的混凝土填料上切出切缝;
步骤6、整平和修饰,传力杆更换后十天之内必须通过表面打磨处理回复路面板I的平整度。
[0007]进一步地,步骤I中所述切槽对称布置在路面板的轮迹带,与路面板的纵向边缘距离大于30cm。
[0008]进一步地,步骤4中回填的混凝土填料比路面板高出3?6mm。
[0009]进一步地,步骤4中回填的混凝土填料在48h内固化到设计强度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处的剪切强度应达到混凝土整体剪切强度55%以上。
[0010]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切缝的宽度为3?8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切缝的深度为路面板厚度的1/4-1/3。
[0012]进一步地,步骤2中清理出的碎屑应距离切槽至少4m。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I)将车轮荷载从一块板传至另一块板,以防止板端过度弯沉,这样就减轻或避免了板角开裂及板端附近的横向折裂。
[0014](2)防止接缝处的相对垂直运动。
[0015](3)传力杆只布置在车道轮迹带,节约成本。
[0016](4)本技术操作简单、实用,可行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本发明后的路面局部俯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路面;2_路边;3_接缝;4_切槽;5_混凝土填料;6_传力杆;7_基层;8-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21]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用刻槽机器在路面板I上加工出若干横跨接缝3的切槽4,所述切槽4长度方向均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所述切槽4的宽度为80-100mm,长度为600-800mm,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2/3,槽间距为300-500 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槽4对称布置在路面板I的轮迹带,每个轮迹带设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切槽4,其中最靠近路面板I的纵向边缘2的切槽4与纵向边缘2距离为35cm,所述切槽4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800mm,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2/3,槽间距为300 mm (见图1所示);
步骤2、用高压水枪或高压气流将切槽4内侧或者底部的碎屑清理干净,清理出的碎屑应距离切槽4至少4m,避免更换传力杆6或者回填混凝土填料5时,混凝土碎片或者灰尘又容易重新进入切槽4内;
步骤3、在切槽4底部居中放置预制传力杆6,实施例的传力杆6直径为25mm,也可根据施工及实际需要,选择其他尺寸的传力杆6 ;
步骤4、向切槽4内回填混凝土填料5,使新旧混凝土充分粘结,所述混凝土填料5比路面板I高出3?6mm,以补偿混凝土填料5固话后出现的收缩现象,且其在48h内固化到设计强度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处的剪切强度应达到混凝土整体剪切强度55%以上。
[0022]步骤5、沿路面板I原有接缝3的路径在回填的混凝土填料5上切出切缝8,所述切缝8的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1/4-1/3,宽度为3?8mm ;
步骤6、整平和修饰,传力杆6更换后十天之内必须通过表面打磨处理回复路面板I的平整度(见图2)。
[0023]完成上述步骤后,施工处道路的截面如图2所示,所述传力杆6被嵌入到位于基层7上的路面板I内且基本位于路面板I厚度的1/2处,传力杆6将车轮荷载从接缝3 —侧的路面板I传至接缝3另一侧的路面板1,以防止板端过度弯沉,这样就减轻或避免了板角开裂及板端附近的横向折裂以及接缝处的相对垂直运动。本实施例中,因传力杆6只布置在车道轮迹带,无需路面板I其他位置设置传力杆6,节约成本,,操作简单、实用,可行性高,可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建设领域。
[0024]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先用刻槽机器在路面板(I)上加工出若干横跨接缝(3)的切槽(4),所述切槽(4)长度方向均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所述切槽(4)的宽度为80-100mm,长度为600-800mm,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2/3,槽间距为300-500 mm ; 步骤2、用高压水枪或高压气流将切槽(4)内侧或者底部的碎屑清理干净; 步骤3、在切槽(4)底部居中放置预制传力杆(6); 步骤4、向切槽(4)内回填混凝土填料(5),使新旧混凝土充分粘结; 步骤5、沿路面板(I)原有接缝(3)的路径在回填的混凝土填料(5)上切出切缝8 ; 步骤6、整平和修饰,传力杆(6)更换后十天之内必须通过表面打磨处理回复路面板(I)的平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切槽⑷对称布置在路面板⑴的轮迹带,与路面板⑴的纵向边缘⑵距离大于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回填的混凝土填料(5)比路面板⑴高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回填的混凝土填料(5)在48h内固化到设计强度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处的剪切强度应达到混凝土整体剪切强度5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切缝⑶的宽度为3?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切缝(8)的深度为路面板I厚度的1/4-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路面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清理出的碎屑应距离切槽(4)至少4m。
【文档编号】E01C11/14GK104313973SQ20141053694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胡迟春, 刘勇, 罗毅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