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93488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包括由混凝土梁和组合梁组成的混合梁,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通过结合段连接;混凝土梁为双边肋梁且其包括两道混凝土梁肋;组合梁包括两道钢主梁,钢主梁为工字形且其包括钢主梁顶板、钢主梁底板和主梁钢腹板;结合段包括由前承压板、后承压板和结合段钢腹板组成的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钢主梁顶板和钢主梁底板均伸入至混凝土梁肋内,该斜拉桥体系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钢-混结合部的连接效果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下部支撑结构及主塔施工;二、混合梁施工,该方法简单、实现方便且施工周期短,施工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斜拉桥的主梁材料一般有钢和混凝土两种,主梁按这两种材料的不同组合可分为 钢梁、混凝土梁、组合梁和混合梁。组合梁在横截面内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是不同 材料在截面内的组合。组合梁的优点是用混凝土板代替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经济性好、刚度 大,可拆分为小构件,易于运输和安装;但其缺点是需要解决好桥面板开裂问题。组合梁斜 拉桥在300m-600m跨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混合梁斜拉桥中跨采用钢梁以减轻自 重、增大跨越能力;边跨采用混凝土梁起到了配重的作用,提高全桥的整体刚度。该桥型能 够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经济性好。混合梁斜拉桥是跨越能力最大的一种 斜拉桥桥型,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 混合梁是指主梁沿梁的长度方向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主梁的梁体为钢 梁,边跨的梁体为混凝土梁。钢主梁重量较轻,跨越能力强,而混凝土主梁自重大,造价低。 混合梁合理使用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充分发挥钢梁和混凝土梁各自的优势,改善了结 构体系的受理力性能,灵活利用施工条件,优化工程经济性,但是钢梁和混凝土梁连接部 (简称钢-混结合部)是主梁刚度突变点,容易形成结构体系的弱点,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关 键技术问题之一,并且钢-混结合部的位置及构造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的关键。混合梁斜 拉桥可为跨度600m以上的斜拉桥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当边跨长度受到限制时,可优 先考虑混合梁方案。但目前所建成的有结合段的混合梁斜拉桥均采用的是钢箱梁与混凝土 梁相结合的方式,即边跨采用的是混凝土箱梁,边跨的断面形式为整体混凝土箱型断面或 双边箱型混凝土断面;而中跨采用的是钢箱梁,中跨的断面形式为整体封闭式钢箱或双边 钢箱断面。实际施工时,上述钢箱梁与混凝土梁相结合的混合梁斜拉桥存在施工工艺复杂、 施工速度快、钢-混结合部的结合效果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塔混 合梁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 钢-混结合部的连接效果好。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 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于下部结构结构上的混合梁和两个布设于所述混合梁上的主塔,两个 所述主塔的两侧与所述混合梁之间均设置有多道斜拉索;所述混合梁由两个混凝土梁和连 接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梁之间的组合梁组成,两个所述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均通过结合段 进行连接,所述组合梁、两个所述混凝土梁和两个所述结合段均沿所施工混合梁斜拉桥的 纵桥向布设;
[0006] 所述混凝土梁为双边肋梁,所述双边肋梁包括两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混凝土梁肋和 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连接于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之间的混凝土横梁,多道所述混凝土横 梁均沿横桥向布设,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二者通过多道所述混凝土梁肋 连接为一体;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的上部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桥面板连接,多道所述混凝 土横梁均位于现浇混凝土桥面板下方且其与现浇混凝土桥面板连接为一体;
[0007] 所述组合梁包括两道沿纵桥向布设的钢主梁和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连接于两 道所述钢主梁之间的钢横梁,多道所述钢横梁均沿横桥向布设,两道所述钢主梁呈左右对 称布设且二者通过多道所述钢横梁连接为一体并形成组合梁梁体,所述组合梁梁体上铺装 有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主梁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且其包括钢主梁顶板、位于钢主 梁顶板下方的钢主梁底板和连接于钢主梁顶板与钢主梁底板之间的主梁钢腹板,所述钢主 梁顶板、钢主梁底板和主梁钢腹板均沿纵桥向布设;
[0008] 所述结合段包括两个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两个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 梁连接结构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二者分别连接于混凝土梁的两道混凝土梁肋与组合梁的两 道钢主梁之间;所述钢主梁的钢主梁顶板和钢主梁底板均伸入至混凝土梁肋内,所述钢主 梁顶板伸入至混凝土梁肋内的节段为顶板伸入段,所述钢主梁底板伸入至混凝土梁肋内 的节段为底板伸入段,所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伸入段的长度;所述混凝土梁 肋-钢主梁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伸入段前后两端上方的前承压板和后承压板以及 连接于前承压板与后承压板之间的结合段钢腹板,所述前承压板的高度与钢主梁顶板和钢 主梁底板的间距相同且其位于钢主梁顶板和钢主梁底板之间,所述后承压板和前承压板均 沿横桥向布设,所述结合段钢腹板沿纵桥向布设,且后承压板的高度小于前承压板的高度; 所述结合段钢腹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多个腹板剪力钉,多个所述腹板剪力钉均沿横桥向 布设且其均浇筑于混凝土梁肋内,所述底板伸入段上设置有多个底板剪力钉,多个所述底 板剪力钉均浇筑于混凝土梁肋内。
[0009]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两个所述主塔分别为位于所述混合 梁上前后两侧的前主塔和后主塔,两个所述混凝土梁分别为位于组合梁前后两侧的前侧混 凝土梁和后侧混凝土梁,所述组合梁分为前后两个组合梁段,且两个所述组合梁段分别为 与所述前侧混凝土梁连接的前侧组合梁段和与所述后侧混凝土梁连接的后侧组合梁段;所 述前主塔前侧所设置的斜拉索与所述前侧混凝土梁连接且其后侧所设置的斜拉索与所述 前侧组合梁段连接,所述后主塔前侧所设置的斜拉索与所述后侧组合梁段连接且其后侧所 设置的斜拉索与所述后侧混凝土梁连接。
[0010]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混合梁以两个所述主塔为界分 为中跨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中跨前后两侧的边跨,所述中跨位于两个所述主塔之间;所述 结合段位于所述中跨上或所述边跨上。
[0011]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下部结构结构包括两个主塔基 础、两个过渡桥墩和多个辅助桥墩,所述混合梁的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过渡桥墩上,两 个所述主塔分别支撑于两个主塔基础上,所述辅助桥墩为对混凝土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桥 墩;所述结合段位于所述混合梁上靠近主塔的区域或靠近辅助桥墩的区域;
[0012] 所述钢主梁顶板和钢主梁底板的宽度相同,所述钢主梁顶板位于钢主梁底板的正 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主梁钢腹板位于钢主梁顶板和钢主梁底板之间的中部,所述 主梁钢腹板与钢主梁顶板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承压板和后承压板均为矩形板且二者的宽 度均与钢主梁顶板的宽度相同;所述混凝土梁肋上下部均设置有多道沿纵桥向布设的纵向 预应力筋,所述纵向预应力筋的一端锚固在混凝土梁肋的外端和其另一端锚固在前承压板 上,所述前承压板和后承压板上均开有多个供纵向预应力筋穿过的纵向预应力孔道;每道 所述混凝土横梁上均设置有多道沿横桥向布设的横向预应力筋,所述结合段钢腹板上开有 多个分别供所述横向预应力筋穿过的横向预应力孔道。
[0013]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钢横梁包括横梁钢顶板、位于横 梁钢顶板下方的横梁钢底板和连接于横梁钢顶板与横梁钢底板之间的钢横梁水平加劲肋, 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安装于横梁钢顶板上,两道所述钢主梁的钢主梁底板均固定在横梁 钢底板上;所述横梁钢顶板与横梁钢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多道钢横梁坚向加劲肋,多道所述 钢横梁坚向加劲肋呈均坚直向布设且其均与钢横梁水平加劲肋呈垂直布设,多道所述钢横 梁坚向加劲肋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
[0014] 所述钢主梁还包括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钢主梁纵向加劲肋和多道沿纵桥向由前 至后布设在主梁钢腹板外侧的钢主梁坚向加劲肋,多道所述钢主梁纵向加劲肋均与主梁钢 腹板呈垂直布设且其均位于主梁钢腹板外侧,多道所述钢主梁纵向加劲肋均沿纵桥向布设 且其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钢主梁坚向加劲肋均呈坚向布设,多道所述钢主梁坚向加劲肋 均沿横桥向布设且其均连接于钢主梁顶板与钢主梁底板之间,每道所述钢主梁纵向加劲肋 均通过多道所述钢主梁坚向加劲肋分隔为多个加劲肋节段。
[0015]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顶板伸入段上开有多个排气孔; 所述结合段钢腹板由上部腹板和位于所述上部腹板下方的下部腹板组成,所述上部腹板位 于后承压板上方且其为直角梯形,所述下部腹板为长方形;所述上部腹板的上部长度与所 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相同;所述上部腹板的下部宽度与所述下部腹板的长度均与后承压板 和前承压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下部腹板的宽度与后承压板高度相同;
[0016] 所述前承压板和后承压板分别位于结合段钢腹板的前后两侧,多个所述腹板剪力 钉均位于结合段钢腹板后部,所述结合段钢腹板上安装腹板剪力钉的区域为剪力钉布设 区;所述结合段钢腹板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结合段钢腹板上开设通孔的区域为开孔区,所 述开孔区位于所述剪力钉布设区的前侧和下方。
[0017] 上述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钢主梁顶板中位于所述顶板伸 入段后侧的节段为顶板过渡段,所述顶板过渡段的长度为1000mm?2000mm,所述顶板伸入 段和所述顶板过渡段上均设置有多个顶板剪力钉,所述顶板伸入段上的顶板剪力钉浇筑于 现浇混凝土桥面板内,所述顶板过渡段上的顶板剪力钉固定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内;
[0018] 所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为Ll=(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于下部结构结构上的混合梁和 两个布设于所述混合梁上的主塔(4),两个所述主塔(4)的两侧与所述混合梁之间均设置 有多道斜拉索(5);所述混合梁由两个混凝土梁(1)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之间 的组合梁(2)组成,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与组合梁(2)之间均通过结合段(3)进行连接, 所述组合梁(2)、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和两个所述结合段(3)均沿所施工混合梁斜拉桥的 纵桥向布设; 所述混凝土梁(1)为双边肋梁,所述双边肋梁包括两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混凝土梁肋 (1-1)和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连接于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1-1)之间的混凝土横梁 (1-3),多道所述混凝土横梁(1-3)均沿横桥向布设,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1-1)呈左右对 称布设且二者通过多道所述混凝土梁肋(1-1)连接为一体;两道所述混凝土梁肋(1-1)的 上部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桥面板(1-2)连接,多道所述混凝土横梁(1-3)均位于现浇混凝 土桥面板(1-2)下方且其与现浇混凝土桥面板(1-2)连接为一体; 所述组合梁(2)包括两道沿纵桥向布设的钢主梁(2-1)和多道沿纵桥向由前至后连接 于两道所述钢主梁(2-1)之间的钢横梁(2-4),多道所述钢横梁(2-4)均沿横桥向布设,两 道所述钢主梁(2-1)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二者通过多道所述钢横梁(2-4)连接为一体并形成 组合梁梁体,所述组合梁梁体上铺装有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2);所述钢主梁(2-1)的横截 面形状为工字形且其包括钢主梁顶板(2-11)、位于钢主梁顶板(2-11)下方的钢主梁底板 (2-12)和连接于钢主梁顶板(2-11)与钢主梁底板(2-12)之间的主梁钢腹板(2-13),所述 钢主梁顶板(2-11)、钢主梁底板(2-12)和主梁钢腹板(2-13)均沿纵桥向布设; 所述结合段(3)包括两个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两个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 梁连接结构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二者分别连接于混凝土梁(1)的两道混凝土梁肋(1-1)与组 合梁⑵的两道钢主梁(2-1)之间;所述钢主梁(2_1)的钢主梁顶板(2-11)和钢主梁底板 (2-12)均伸入至混凝土梁肋(1-1)内,所述钢主梁顶板(2-11)伸入至混凝土梁肋(1-1)内 的节段为顶板伸入段,所述钢主梁底板(2-12)伸入至混凝土梁肋(1-1)内的节段为底板伸 入段,所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伸入段的长度;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 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伸入段前后两端上方的前承压板(3-2)和后承压板(3_3)以及连接 于前承压板(3-2)与后承压板(3-3)之间的结合段钢腹板(3-1),所述前承压板(3-2)的高 度与钢主梁顶板(2-11)和钢主梁底板(2-12)的间距相同且其位于钢主梁顶板(2-11)和 钢主梁底板(2-12)之间,所述后承压板(3-3)和前承压板(3-2)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结 合段钢腹板(3-1)沿纵桥向布设,且后承压板(3-3)的高度小于前承压板(3-2)的高度;所 述结合段钢腹板(3-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多个腹板剪力钉(3-6),多个所述腹板剪力钉 (3-6)均沿横桥向布设且其均浇筑于混凝土梁肋(1-1)内,所述底板伸入段上设置有多个 底板剪力钉(3-4),多个所述底板剪力钉(3-4)均浇筑于混凝土梁肋(1-1)内。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塔(4) 分别为位于所述混合梁上前后两侧的前主塔和后主塔,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分别为位于 组合梁(2)前后两侧的前侧混凝土梁和后侧混凝土梁,所述组合梁(2)分为前后两个组合 梁段,且两个所述组合梁段分别为与所述前侧混凝土梁连接的前侧组合梁段和与所述后侧 混凝土梁连接的后侧组合梁段;所述前主塔前侧所设置的斜拉索(5)与所述前侧混凝土梁 连接且其后侧所设置的斜拉索(5)与所述前侧组合梁段连接,所述后主塔前侧所设置的斜 拉索(5)与所述后侧组合梁段连接且其后侧所设置的斜拉索(5)与所述后侧混凝土梁连 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梁 以两个所述主塔(4)为界分为中跨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中跨前后两侧的边跨,所述中跨位 于两个所述主塔(4)之间;所述结合段(3)位于所述中跨上或所述边跨上。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 构结构包括两个主塔基础(4-1)、两个过渡桥墩(6)和多个辅助桥墩(7),所述混合梁的两 端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过渡桥墩(6)上,两个所述主塔(4)分别支撑于两个主塔基础(4-1) 上,所述辅助桥墩(7)为对混凝土梁(1)进行支撑的支撑桥墩;所述结合段(3)位于所述混 合梁上靠近主塔(4)的区域或靠近辅助桥墩(7)的区域; 所述钢主梁顶板(2-11)和钢主梁底板(2-12)的宽度相同,所述钢主梁顶板(2-11)位 于钢主梁底板(2-12)的正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主梁钢腹板(2-13)位于钢主梁顶 板(2-11)和钢主梁底板(2-12)之间的中部,所述主梁钢腹板(2-13)与钢主梁顶板(2-11) 呈垂直布设;所述前承压板(3-2)和后承压板(3-3)均为矩形板且二者的宽度均与钢主梁 顶板(2-11)的宽度相同;所述混凝土梁肋(1-1)上下部均设置有多道沿纵桥向布设的纵向 预应力筋(1-11),所述纵向预应力筋(1-11)的一端锚固在混凝土梁肋(1-1)的外端和其另 一端锚固在前承压板(3-2)上,所述前承压板(3-2)和后承压板(3-3)上均开有多个供纵 向预应力筋(1-11)穿过的纵向预应力孔道(3-8);每道所述混凝土横梁(1-3)上均设置有 多道沿横桥向布设的横向预应力筋,所述结合段钢腹板(3-1)上开有多个分别供所述横向 预应力筋穿过的横向预应力孔道(3-7)。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 (2-4)包括横梁钢顶板(2-43)、位于横梁钢顶板(2-43)下方的横梁钢底板(2-44)和连接 于横梁钢顶板(2-43)与横梁钢底板(2-44)之间的钢横梁水平加劲肋(2-42),所述预制 混凝土桥面板(2-2)安装于横梁钢顶板(2-43)上,两道所述钢主梁(2-1)的钢主梁底板 (2-12)均固定在横梁钢底板(2-44)上;所述横梁钢顶板(2-43)与横梁钢底板(2-44)之间 还设置有多道钢横梁坚向加劲肋(2-41),多道所述钢横梁坚向加劲肋(2-41)呈均坚直向 布设且其均与钢横梁水平加劲肋(2-42)呈垂直布设,多道所述钢横梁坚向加劲肋(2-41) 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 所述钢主梁(2-1)还包括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钢主梁纵向加劲肋(2-14)和多道沿纵 桥向由前至后布设在主梁钢腹板(2-13)外侧的钢主梁坚向加劲肋(2-15),多道所述钢主 梁纵向加劲肋(2-14)均与主梁钢腹板(2-13)呈垂直布设且其均位于主梁钢腹板(2-13) 外侧,多道所述钢主梁纵向加劲肋(2-14)均沿纵桥向布设且其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钢主 梁坚向加劲肋(2-15)均呈坚向布设,多道所述钢主梁坚向加劲肋(2-15)均沿横桥向布设 且其均连接于钢主梁顶板(2-11)与钢主梁底板(2-12)之间,每道所述钢主梁纵向加劲肋 (2-14)均通过多道所述钢主梁坚向加劲肋(2-15)分隔为多个加劲肋节段。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伸 入段上开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结合段钢腹板(3-1)由上部腹板和位于所述上部腹板下方的 下部腹板组成,所述上部腹板位于后承压板(3-3)上方且其为直角梯形,所述下部腹板为 长方形;所述上部腹板的上部长度与所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相同;所述上部腹板的下部宽 度与所述下部腹板的长度均与后承压板(3-3)和前承压板(3-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下 部腹板的宽度与后承压板(3-3)高度相同; 所述前承压板(3-2)和后承压板(3-3)分别位于结合段钢腹板(3-1)的前后两侧,多 个所述腹板剪力钉(3-6)均位于结合段钢腹板(3-1)后部,所述结合段钢腹板(3-1)上安 装腹板剪力钉(3-6)的区域为剪力钉布设区;所述结合段钢腹板(3-1)上开有多个通孔 (3-5),所述结合段钢腹板(3-1)上开设通孔(3-5)的区域为开孔区,所述开孔区位于所述 剪力钉布设区的前侧和下方。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主梁顶 板(2-11)中位于所述顶板伸入段后侧的节段为顶板过渡段,所述顶板过渡段的长度为 1000mm?2000mm,所述顶板伸入段和所述顶板过渡段上均设置有多个顶板剪力钉(3-9), 所述顶板伸入段上的顶板剪力钉(3-9)浇筑于现浇混凝土桥面板(1-2)内,所述顶板过渡 段上的顶板剪力钉(3-9)固定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2)内; 所述顶板伸入段的长度为
所述底板伸入段的长度为L2 = (1. 8? 2. 5) XH,所述后承压板(3-3)的高度为
其中Η为钢主梁顶板(2-11) 和钢主梁底板(2-12)之间的间距且其为前承压板(3-2)的高度; 所述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呈纵桥向布设的混凝土湿接 缝(2-21),两道所述混凝土湿接缝(2-21)分别位于两道所述钢主梁(2-1)上方;所述预制 混凝土桥面板(2-2)通过两道所述混凝土湿接缝(2-21)分为中部桥面板和两个分别位于 所述中部桥面板左右两侧的侧部桥面板,两道所述钢主梁(2-1)的钢主梁顶板(2-11)上部 均设置有多个钢主梁顶部剪力钉(2-3),多个所述钢主梁顶部剪力钉(2-3)均呈坚直向布 设且其均位于混凝土湿接缝(2-21)内。
8.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 梁(2)分为前后两个组合梁段,且两个所述组合梁段分别与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连接;所 述混凝土梁(1)与组合梁(2)连接的一端为结合端且其另一端为外端,所述组合梁(2)与 混凝土梁(1)连接的一端为结合端且其另一端为合龙端;所施工双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施工 过程如下: 步骤一、下部支撑结构及主塔施工:对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和主塔(4)进行施工; 步骤二、混合梁施工:对两个混凝土梁(1)分别进行施工,且两个混凝土梁(1)施工过 程中,对组合梁(2)同步进行施工直至组合梁(2)合拢;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和两个所 述组合梁段进行施工时,均分Μ个节段由先至后进行施工,其中Μ为正整数且Μ > 2 ;对混 凝土梁(1)进行施工时,从结合端向外端进行施工;对所述组合梁段进行施工时,从结合端 向合龙端进行施工;所述混合梁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混凝土梁的第一个节段及结合段施工: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 段分别进行施工,并在两个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上分别施工结合段(3); 步骤202、组合梁段的第一个节段施工及斜拉索安装:对两个所述组合梁段的第一个 节段分别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在两个所述主塔(4)的两侧均安装斜拉索(5),此时所安 装的斜拉索(5)与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或所述组合梁段的第一个节段连接; 步骤203、混凝土梁与组合梁段的下一个节段施工:先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下一 个节段分别进行施工,再对两个所述组合梁段的下一个节段进行施工; 步骤204、斜拉索安装:在两个所述主塔(4)的两侧均安装斜拉索(5),此时所安装的斜 拉索(5)与步骤203中所施工混凝土梁(1)的下一个节段或所述组合梁段的下一个节段连 接; 步骤205、判断是否完成Μ个节段的施工过程:当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和两个所述组 合梁段中的Μ个节段均施工完成后,进入步骤206 ;否则,返回步骤203 ; 步骤206、组合梁合龙:对两个所述组合梁段进行合龙,并形成组合梁(2)。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 第一个节段进行施工时,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且施工之前,先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 第一个节段施工用的施工支架进行搭设; 步骤203中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下一个节段进行施工时,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 且施工之前,先对两个所述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施工用的施工支架进行搭设; 步骤202中对所述组合梁段的第一个节段进行施工以及步骤204中对所述组合梁段的 下一个节段进行施工时,均采用挂篮施工。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对结合段(3)进行施工时, 利用对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进行施工的施工支架进行施工; 所述组合梁段中第一个节段的两道所述钢主梁(2-1)均由多个钢主梁段拼装而成,多 个所述钢主梁段中与混凝土梁(1)连接的钢主梁段为结合段钢主梁段;步骤201中对结合 段(3)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2011、施工前准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前承压板(3-2)、后承压板(3-3)和结合段 钢腹板(3-1)均吊装至所述施工支架上; 步骤2012、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施工:对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进行混 凝土浇注之前,对当前所施工结合段(3)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分别进 行施工,两个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相同; 对所述混凝土梁肋-钢主梁连接结构进行施工时,先将所述结合段钢主梁段的钢主梁 顶板(2-11)和钢主梁底板(2-12)均插入至对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进行成型施工的 成型模板内,并对步骤2011中吊装至所述施工支架上的前承压板(3-2)、后承压板(3-3) 和结合段钢腹板(3-1)分别进行安装;同时,在所述底板伸入段上布设多个底板剪力钉 (3-4),并在所述顶板伸入段上布设多个顶板剪力钉(3-9),且在结合段钢腹板(3-1)上安 装多个腹板剪力钉(3-6); 步骤2013、混凝土浇注:对混凝土梁(1)的第一个节段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便完成结 合段(3)的施工过程。
【文档编号】E01D11/04GK104294747SQ201410489577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蒲广宁, 肖汝诚, 张晓栋, 程进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