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警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化警示装置,包括三条边材,各边材具有端端相对而形成的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各边材均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纵长型安装槽,安装槽内纵横间隔排布多个发光元件,每条边材内的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其中各自的第一组发光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内一侧,各自的第二组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外一侧,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与第二组发光元件均与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和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导通以发光示警。通过控制单元的综合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可以呈现闪烁发光、成形显示的综合控制效果,使警示效果更为明确高效,表达内容更加丰富。
【专利说明】集成化警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在道路上遇险或抛锚时,为警示后车避免次生灾害,需要用到三角警示牌之类的警示装置。三角警示牌表面利用反光材料印制危险警示标志,后车靠近时,即可看到该标志,从而切线离开本车道,达到预警的效果。
[0003]传统的警示装置依赖于表面材料的反光效果,其视觉效果并不明显,来车容易忽略该标志,或者直至靠近该警示牌时才发现该标志,急忙进行切线,很容易导致次生灾害。业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提出采用外部照明的方式来加以克服,但这种方式显然未能从本质上满足需求。
[0004]另一方面,警示装置所起的警示作用较为单一,通常只能表达危险,而不能起到切线指示的作用,后者驾驶员需要自行做出判断,而判断的时间往往也会影响驾驶员的精力,从而增加了交通隐患。
[0005]因此,如何使警示装置的警示效果更为直观和高效,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警示用途的集成化警示装置。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化警示装置,包括三条边材,各边材具有端端相对而形成的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定义所述一条边材为所述三角形的底材,另外两条边材为所述三角形的腰材,所述各边材均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纵长型安装槽,安装槽内纵横间隔排布多个发光元件,每条边材内的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其中各自的第一组发光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内一侧,各自的第二组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外一侧,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与第二组发光元件均与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和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导通以发光示警。
[0009]进一步,所述三角形的两条腰材上各自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在其纵长方向上的排列的长度,小于该两条腰材上相应的第一组发光元件在该纵长方向上的排列的长度的一半。
[0010]该警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具有第一切换状态、第二切换状态以及第三切换状态,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一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一条腰材和底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另一条腰材和底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三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两条腰和底边上各自的第二组发光元件。
[0011]所述两条腰材,其包括一纵长的本体部和一靠近该本体部一端且位于本体部一侧的附属部,所述安装槽占据该本体部和附属部设置,且该本体部上的安装槽部分用于装设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该附属部上的安装槽部分则用于装设所述第二组发光元件;所述底材包括均呈纵长状且长短不一上下叠放的本体部,其一侧的本体部上的安装槽装设第一组发光元件,另一侧的本体部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元件。
[0012]进一步,该警示装置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闪动开关,该控制单元检测到该闪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输出脉冲信号控制至少一组发光元件周期性导通和关闭以实现闪烁示警。
[0013]较佳的,该警示装置包括一支架,用于固定所述三条边材。所述各边材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0014]所述各边材的安装槽的开口面覆盖有透明板材。
[0015]所述每一边材上的每一组发光元件,均配置有独立的驱动电路,各组发光元件均通过其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通过发送指令给驱动电路以驱动各组发光元件工作。
[0016]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的光谱不同于所述第二组发光元件的光谱。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为警示装置的构成三角形相对位置关系的三条边材设置两组发光元件,由一控制单元集中控制每一组发光元件的导通状态,且在物理结构上,将其中的第一组发光元件组成一个三角形图案,将其中的任意一条腰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和底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组成箭头图案,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既可以利用三角形发光图案起“危险”的警示作用,又可以通过箭头图案起导向以便后车及时切线的作用,在一副警示装置上起到了多个功能,并且借助发光效果起到更为醒目的警示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的三条边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2]图5、图6、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处于不同示警状态下的效果示意图,各图中实心圆点表示导通的发光二极管,空心圆圈表示未导通的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为俗称的道路警示牌。由于各国通用的警示牌一般采用三角状图示,因而,本实用新型也主要以三角状警示牌为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得出四边形或其它多边形状的警示牌效果。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包括一套支架I和一套成形机构2,所述的支架1,主要为该成形机构2起固定支撑作用,并且,整套警示装置既可收纳也可展开。具体而言,所述的警示装置由两个可以绕虚设轴10旋转以实现收纳或展开的脚架
11、12构成,在其中的顶部脚架12的两侧,设有属于所述成形机构2的两个支撑枢转结构,该成形机构2进而包括第一边材21、第二边材22以及第三边材23,为说明的便利,所述第一边材21和第二边材22也定义为腰材,而第三边材23则定义为底材。所述两侧的支撑结构均设有横向轴杆20,其中第一边材21和第二边材22分别以其底端枢设于该两个支撑结构的横向轴杆20上,使其可以绕相应的轴杆20转动,从而可以自该脚架12上展开或收纳到该脚架12上方;而所述的第三边材23,其一端或两端固定到该两侧支撑结构的相应横向轴杆20上。考虑到三条边材21、22、23在展开时需形成三角形,故三条边材21、22、23在该顶部脚架12的横向上的安装结构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灵活处理,相互错开设置。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等同替换手段,上述三条边材21、22、23可以以端端固定相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以此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集成化警示装置的实施。
[0026]图1所示的效果,支架I所属的两个脚架11、12被展开设置,而所述成形机构2则被收纳到顶部脚架12上设置;图2所示的效果中,支架I所属的两个脚架11、12被收纳设置,而所述成形机构2则被展开设置成三角形,使得所述三条边材21、22、23构成呈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
[0027]进一步请结合图3,构成三角形相对位置关系的三条边材21、22、23,均沿其自身的纵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210、220、230,安装槽开口面210、220、230装设有透明板材以便透光,其中第一边材21和第二边材22构成三角形的两条腰材,而第三边材23则构成三角形的底材。图3中,以实心圆圈表不第一组发光兀件31a、32a、33a,以虚圆圈表不第二组发光元件 31b、32b、33b。
[0028]所述第一边材21,也即第一腰材,具有本体部21a和附属部21b,本体部21a—体纵长,附属部21b约为1/4本体部21a的长度,附属部21b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以小于或等于本体部21a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为宜,附属部21b居于图中本体部21a的左侧,也即本体部21a居于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靠内一侧,而附属部21b居于该三角形的靠外一侧,本体部21a与附属部21b —体成型,均同向纵长设置,由此可见附属部21b位于图3所示的三角形的腰的底部位置处,便于与三角形的底材相连接构造图案。第一边材21的安装槽210占据整个本体部21a和附属部21b,由此安装槽210在第一边材21中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居于本体部21a的安装槽部分用于安装第一组发光元件31a,位于附属部21b中的安装槽部分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元件31b,此处关于发光元件的分组,是相对于其所属的边材21而言的,后续对其它边材22、23的描述也同此理。
[0029]所述第二边材22,也即第二腰材,同样具有本体部22a和附属部22b,本体部22a一体纵长,附属部22b约为1/4本体部22a的长度,附属部22b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以小于或等于本体部22a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为宜,附属部22b居于图中本体部22a的右侦牝也即本体部22a居于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靠内一侧,而附属部22b居于该三角形的靠外一侦牝本体部22a与附属部22b —体成型,均同向纵长设置,由此可见附属部22b位于图3所示的三角形的腰的底部位置处,便于与三角形的底材相连接构造图案。同理,第二边材22的安装槽220占据整个本体部22a和附属部22b,由此安装槽220在第二边材22中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居于本体部22a的安装槽部分用于安装第一组发光元件32a,位于附属部22b中的安装槽部分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元件32b,同理,此处关于发光元件的分组,是相对于其所属的边材22而言的。
[0030]所述的第三边材23,即为底材,同样被区别为上、下相叠连的两个本体部23a、23b,该两个本体部22a、22b相互平行,且均呈一体成型的纵长型设置,同理,相对于所述构造而成的三角形而言,其中的一个本体部23a居于该三角形的靠内一侧,而另一本体部23b居于该三角形的靠外一侧。同样,第三边材23的安装槽230占据两个本体部23a、23b设置,其中,居于图中上方的本体部23a用于装设第一组发光元件33a,居于图中下方的本体部23b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元件33b,同理,此处关于发光元件的分组,是相对于其所属的边材23而言的。考虑到三角形各边的重叠遮盖关系,位于图中上方的本体部23a的长度可以略短于位于图中下方的本体部23b的长度,上方的本体部23a对应的安装槽部分用于装设第一组发光二极管,下方的本体部23b对应的安装槽部分则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由此可以不必设置过多的发光二极管。
[0031]由以上三条边材21、22、23的内部结构的揭示可知,之所以将边材分为本体部21a、22a和附属部21b、22b,或者分为两个本体部23a、23b,主要是为了定义各边材21、22、23上的安装槽210、220、230的外围形状,也即其占据的范围,以便排放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和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而所述的各组发光元件,是依照所述安装槽210、220、230的所占据的空间范围设置的。至于同一边材21、22、23不同部分的安装槽210、220、230之间是否需要采用隔板(未图示)进行分隔,则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技术手段,也属本实施例按需可灵活采用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所以,依照安装槽210、220、230的形状,设置所述各组发光元件。具体的,依照其中第一边材21和第二边材22的本体部21a、22a的纵长矩形状,以公知的矩阵或类似的形式,即纵横间隔设置,排列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 ;依照其中第一边材21和第二边材22的附属部21b、22b的纵长矩形状,也以公知的矩阵的形式,即纵横间隔设置,排列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 ;同理,依照其中第三边材23的两个本体部23a、23b的纵长矩形状,也以公知的矩阵的形式,纵横间隔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构成第三边材23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发光元件33a、33b。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主要是因为其便于进行组阵,以便足以从整体上呈现图案效果,因而,布设发光元件时,可以灵活增删其个数,以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组合最终能形成所需要的几何图案即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灵活实现。
[0032]所述的三条边材21、22、23中的各组发光元件,为每组发光元件配置一独立的驱动电路41,使同一组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均与相应的驱动电路41电性连接,由此,便可通过控制每一驱动电路41达到控制与之连接的相应组的发光元件的导通与关闭的目的,所述的驱动电路41适宜置于相应的边材21、22、23的安装槽210、220、230中,以便于以公知且简易的布线结构将各组发光元件与属于本警示装置的位于各边材外部的控制单元40实现电性连接,由该控制单元40发送信号给相应的驱动电路41以控制与该些驱动电路41相连接的相应组的发光元件的导通和关闭。当然,作为一种理论上的等同替换手段,也可直接将每组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引线出外部与位于外部的驱动电路41电性连接,实现布线结构;又或者,也可将发光元件直接引线出边材之外与所述的控制单元40直接电性连接,由该控制单元40直接驱动相应组的发光元件的导通或关闭。
[0033]请继续结合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图中为了表达的便利,以实线示出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以虚线示出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可以看出,各组发光元件均被引线至外部与控制单元40电性连接,此外,还有控制开关42与闪动开关43分别与该控制单元40电性连接。[0034]所述的控制开关42,主要用于提供给用户进行关于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的工作状态的设置,使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发光呈现多种箭头效果,其在电路原理上的实现形式较为灵活。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拔动开关呈现三种切换状态,当其处于第一切换状态时,控制单元40发送指令给两条边材21、23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3b,具体是发送给图中左侧的腰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和图中中间底材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3b的相应驱动电路41,由该些驱动电路41驱动相应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3b导通发光,从而呈现左向箭头图案;而当其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时,控制单元40发送指令给两条边材22、23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2b、33b,具体是发送给图中右侧的腰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2b和图中中间底材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3b的相应驱动电路41,由该些驱动电路41驱动相应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2b、33b导通发光,从而呈现右向箭头图案;当其处于第三切换状态时,控制单元40发送指令给三条边材21、22、23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的相应驱动电路41,各驱动电路41驱动相应的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导通发光,从而呈现左、右向双箭头的发光图案效果。由此,用户便可根据实际路面情况,通过操控该控制开关42处于不同的切换状态,显示不同的指向图案,引导后车及早切换到正确的车道。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42,其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如本实施例通过单刀多掷的单个控制开关42实现,也可通过多个独立的单刀单掷开关元件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自由确定的内容。
[0035]进而,为了起到更为强化的示警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所述的闪动开关43,该闪动开关43的实现形式也较为灵活,可以采用仅呈现开、闭两个状态的普通开关元件,以便控制所述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和/或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使其处于是否闪烁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采用单刀多掷开关,利用其处于不同切换状态而选择驱动不同的发光元件组闪烁,也即是说,可以在第一状态时使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均不闪烁而使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闪烁,也可以在第二状态时使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均不闪烁而使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进行闪烁。作为一种替换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省略该闪动开关43,而在控制单元40中直接编程实现默认的闪烁控制。闪烁控制效果的技术实现,优选的方式为:当控制单元40识别到所述的闪动开关43处于表征某几组发光元件为闪烁状态,或者控制单元40默认为控制某几组发光元件进行闪烁时,控制单元40向相应组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41输出脉冲信号,利用脉冲的有无实现间隔驱动该相应组的发光元件导通发光,相应组的发光元件便被周期性地导通和关闭,从而实现闪烁效果。例如,可以设置闪动开关43或由默认程序设置,令组成三角形图案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不闪烁(或同步闪烁),而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3b进行闪烁,结合所述控制开关42的第一切换状态的控制,第二组发光元件32b闭合不发光,便可以只显示闪烁的左向箭头,如图5所示;也可以令组成三角形图案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不闪烁(或同步闪烁),而第二组发光元件32b、33b进行闪烁,结合所述控制开关42的第二切换状态的控制,第二组发光元件31b闭合不发光,便可以只显示右向箭头,如图6所示;还可以令组成三角形图案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不闪烁(或同步闪烁),而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同步进行闪烁,结合所述控制开关42的第三切换状态的控制,可以同时显示左、右向箭头,如图7所示。由于呈现了闪烁效果,使图案更易引后车司机注意,从而起到更佳的警示效果。[0036]另一方面,为了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发光形成的三角形图案和箭头图案有明显的分野,其中的第一组发光元件31a、32a、33a和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适宜采用具有不同发光光谱的发光二极管,例如,用于构成三角形图案的第一组发光兀件31a、32a、33a可以采用具有红色发光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元件31b、32b、33b可以采用具有黄色发光效果的发光二极管,或者反之,具体以符合当地交通规范为宜。
[0037]同理,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发光形成的三角形图案和箭头图案的示警更为明确,可以采用两种辅助技术手段予以完善。其一是由控制单元40的内部程序经相应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和第二组发光元件交替导通发光示警,从而,三角形图案和箭头图案将交替发光显示;其二可以将所有第一组发光元件与所有第二组发光元件均连接到一交替控制开关,由该交替控制开关交替导通两组发光元件的相应的驱动电路导致相应组的发光元件,同样能起到相同的示警效果。至于交替控制开关的选用与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恕不赘述。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警示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对多组具有特定排列效果且分为多路接线的发光二极管的综合控制,可以呈现闪烁发光、成形显示的综合控制效果,使警示效果更为明确高效,表达内容更加丰富,藉此可以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次生灾害。
[003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化警示装置,包括三条边材,各边材具有端端相对而形成的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定义所述一条边材为所述三角形的底材,另外两条边材为所述三角形的腰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边材均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纵长型安装槽,安装槽内纵横间隔排布多个发光元件,每条边材内的发光元件分为两组,其中各自的第一组发光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内一侧,各自的第二组元件均居于所述三角形的靠外一侧,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与第二组发光元件均与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和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导通以发光示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的两条腰材上各自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在其纵长方向上的排列的长度,小于该两条腰材上相应的第一组发光元件在该纵长方向上的排列的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具有第一切换状态、第二切换状态以及第三切换状态,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一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一条腰材和底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另一条腰材和底材上的第二组发光元件;当所述控制开关处于第三切换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导通所述三角形的两条腰和底边上各自的第二组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腰材,其包括一纵长的本体部和一靠近该本体部一端且位于本体部一侧的附属部,所述安装槽占据该本体部和附属部设置,且该本体部上的安装槽部分用于装设所述第一组发光元件,该附属部上的安装槽部分则用于装设所述第二组发光元件;所述底材包括均呈纵长状且长短不一上下叠放的本体部,其一侧的本体部上的安装槽装设第一组发光元件,另一侧的本体部用于装设第二组发光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示装置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闪动开关,该控制单元检测到该闪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输出脉冲信号控制至少一组发光元件周期性导通和关闭以实现闪烁示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示装置包括一支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三条边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边材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边材的安装槽的开口面覆盖有透明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边材上的每一组发光元件,均配置有独立的驱动电路,各组发光元件均通过其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通过发送指令给驱动电路以驱动各组发光元件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化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组发光元件的光谱不同于所述第二组发光元件的光谱。
【文档编号】E01F9/012GK203514221SQ20132057057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曾凡孝 申请人:曾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