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贮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7745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雨水贮留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贮留装置,其结构包括集水罐、调控罐和贮水罐,集水罐的顶部敞口,作为雨水进口,在雨水进口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在集水罐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流管,在集水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调控罐设在地面下方的土壤层中,其进水口与溢流管的末端相连通;在调控罐的罐体侧壁上由低到高依次设有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末端通入地下渗水层,第二导流管的末端连通到贮水罐上,第三导流管的末端通入公共雨水下水道;贮水罐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三导流管的设置高度,在贮水罐和调控罐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管。本实用新型集集水、调控、土壤涵水等功能于一身,降低了地区排水系统的尖峰负荷。
【专利说明】
雨水贮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排放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雨水贮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水的来源大多是来自于降雨,雨水落至地面后经由雨水排水沟、雨水管道流入水库中储存,经处理后分送到不同的用水地点。
[0003]但是,当遇到强降雨或暴雨时,由于排水沟的功能有限,又时常有淤塞状况,导致雨水无法适时排放,从而造成城市积水成灾。另外,雨水由排水沟进入下水道系统后,便会流放到水库中,当需要使用时,还需耗费额外的程序与动力才能实现,且流入水库中的雨水无法渗入地面土壤,会造成地下水无法回补、地层下陷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雨水贮留装置,以解决现有雨水排水系统尖峰负荷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雨水贮留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集水罐、调控罐和贮水罐,
[0007]所述集水罐的顶部敞口,作为雨水进口,在所述雨水进口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在所述集水罐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流管,在所述集水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0008]所述调控罐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土壤层中,所述调控罐的进水口与所述集水罐的所述溢流管的末端相连通;在所述调控罐的罐体侧壁上由低到高依次设有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末端通入地下渗水层,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末端连通到所述贮水罐的罐体底部,所述第三导流管的末端连通到公共雨水下水道;
[0009]所述贮水罐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设置高度,在所述贮水罐的顶部和所述调控罐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管,所述检修管向上伸出地面。
[0010]在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管壁上和所述第三导流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透水孔。
[0011]在所述集水罐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邻近所述集水罐的雨水进口。
[0012]本装置的集水罐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只要其设置高度高于调节罐的设置高度即可。
[0013]降雨时,关闭排水阀,打开顶盖,使雨水进口露出,即可将雨水收集到集水罐内储存。需要使用集水罐中的水时,只需打开排水阀即可。
[0014]当遇到强降雨或暴雨时,集水罐的雨水容纳量超过预定值后,超出的雨水会从溢流管流入调控罐中。当雨水在调控罐内积聚至液面高于第一导流管的设置高度时,雨水会经由第一导流管流入地下渗水层中;当调控罐内的雨水液面继续增加至高于第二导流管的设置位置时,雨水会由第二导流管流入贮水罐中,当调控罐内的雨水液面下降时,贮水罐中的雨水回流到调控罐中再经由第一导流管流入地下渗水层;当调控罐内的雨水继续增加至其液面高于第三导流管的设置位置时,雨水会由第三导流管流入公共雨水下水道中。如此一来,本装置可协助降低地面积水的几率,并降低公共雨水下水道的尖峰负荷,同时又能贮留雨水,及将雨水补注到地下水中。
[0015]本实用新型集集水、调控、土壤涵水等功能于一身,实现了雨水的贮存、浅层地下水的补注、以及延滞暴雨雨水进入公共雨水下水道,降低了地区排水系统的尖峰负荷。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直接利用水体重力、溢流、渗透压等方式进行调控与涵水,而无需额外增加设备或动力,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且贮存在集水罐中的水可替代自来水作为部分生活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有效降低市政给水压力的目的。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实施,无安全隐患,且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集水罐,2、调控罐,3、贮水罐,4、顶盖,5、支撑杆,6、溢流管,7、排水管,8、排水阀,9、第一导流管,1、第二导流管,11、第三导流管,12、检修管,13、地面,14、地下渗水层,15、过滤网,16、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集水罐1、调控罐2和贮水罐3等部分组成。
[0020]集水罐I为圆柱体,其顶部敞口,作为雨水进口,其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亦可设置在地面13,只要其设置高度高于调控罐2的设置高度即可。在集水罐I的顶沿上设有可伸缩支撑杆5,支撑杆5与液压装置(未示出)连接,在支撑杆5的顶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顶盖4,液压装置用于控制支撑杆5的伸缩,从而实现顶盖4的升降。进行雨水收集时,液压装置驱动支撑杆5向上伸出并将顶盖4顶开,使集水罐I的雨水进口露出,以便使雨水汇入集水罐I中。在收集完雨水后,液压装置驱动支撑杆5缩回并将顶盖4拉回,使顶盖4扣盖在集水罐I的雨水进口上,从而可防止杂物落入集水罐I中,污染罐内水质,同时也可减少罐内水分的蒸发量。
[0021]在集水罐I的底部侧壁上设有排水管7,在排水管7上设有排水阀8。集聚在集水罐I内的雨水可经排水管7输送至对水质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所利用,例如马桶用水、浇花用水、室内或室外清洁用水等。在集水罐I的顶部侧壁上设有溢流管6,当集水罐I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溢流管6的设置高度后,超出的雨水从溢流管6流入调控罐2中。
[0022]为了防止在雨水收集过程中有树叶、塑料袋等杂物随雨水一起进入集水罐I内,在集水罐I的内部邻近雨水进口的位置设置过滤网15,以拦截体积较大的杂物,从而防止杂物进入装置内部堵塞管道。
[0023]调控罐2设置在地面13下方的土壤层中,其进水口与集水罐I的溢流管6的末端相连通。在调控罐2的罐体侧壁上由低到高依次设有第一导流管9、第二导流管10和第三导流管11,用于对进入调控罐2内的雨水进行分配。第一导流管9的末端通入地下渗水层14,以将雨水补注到浅层地下水中;第二导流管10的末端连通到贮水罐3上,以将雨水就近贮存,当降雨结束后,贮水罐3中的水再经由第二导流管10回流到调节罐内,进而使雨水补注到浅层地下水中;第三导流管11的末端连通到公共雨水下水道,以便于将无法贮存的雨水及时排出,避免大量积水造成水患。在各导流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透水孔16,以便于将雨水更多、更快地补注到地下水中。
[0024]在调控罐2的顶部设有检修管12,检修管12的顶端露在地面13的上方,以便于维修人员对调控罐进行检修。在检修管12的顶部扣盖有上盖,以避免非维修人员在经过时,不慎掉入检修管中。
[0025]贮水罐3设置在地面13下方的土壤层中,且其设置高度低于调控罐2上的第三导流管11的设置高度,以尽可能多的将雨水贮留到贮水罐内,而不是直接经由第三导流管排入公共雨水下水道,从而有效缓解公共雨水排水系统的尖峰负荷。
【主权项】
1.一种雨水贮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集水罐、调控罐和贮水罐, 所述集水罐的顶部敞口,作为雨水进口,在所述雨水进口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在所述集水罐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溢流管,在所述集水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所述调控罐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土壤层中,所述调控罐的进水口与所述集水罐的所述溢流管的末端相连通;在所述调控罐的罐体侧壁上由低到高依次设有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末端通入地下渗水层,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末端连通到所述贮水罐的罐体底部,所述第三导流管的末端连通到公共雨水下水道; 所述贮水罐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设置高度,在所述贮水罐的顶部和所述调控罐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管,所述检修管向上伸出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贮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导流管的管壁上和所述第三导流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贮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集水罐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邻近所述集水罐的雨水进口。
【文档编号】E03F5/10GK205669249SQ201620503514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王凯, 杜永建, 李贯拥, 安晓飞, 胡亚辉
【申请人】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